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3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350.25t·hm-2,其净初级生产力为23.918t·hm-2a-1。其有效防护范围为林带迎风面距林带10H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15H内。林带风速平均降低24.3%,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1.1% ,蒸发量平均降低15.7%,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1.1% ;降水量增加46.1mm。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提高15% ,大麦千粒重增加7% ,粗淀粉含量提高4.8%。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树种,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对改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The biomass, productivity and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al benefits of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shelterbelt in coastal region of Pintan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during 3 years. The biomass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the shelter belt was 350.25 t·hm-2 and 23.918 t·hm-2a-1,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protected range of the shelterbelt was 10 H(ten-fold of tree height) on windward side and 15 H on the leeside from the edge of the shelterbelt. In this range, the average wind speed was reduced by 24.3%, the average content of soil fine sand was increased by 1.1%, the average evaporation was reduced by 15.7%, the average precipitation was increased by an amount of 46.1 mm, and the soil moisture was increased by 1.1%. In the effective protected range, the crop yield was increased by 15%, with an increased dry weight per 1 000 kernel of barley and an enhanced coarse amylum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uarina equisetifolia is the most effective in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of coastal region and contributes highl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全 文 :第 v|卷 第 t期
u s s v年 t 月
林 业 科 学
≥≤∞× ≥∂ ∞ ≥≤∞
∂²¯1v| o²1t
¤±qou s s v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黄义雄 郑达贤 方祖光 谢皎如 沙济琴
k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州 vxssszl
摘 要 } 通过对福建平潭岛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 !生产力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 v ¤的定位研究 o结果表
明 o木麻黄防护林带现存生物量为 vxs1ux ·#«°pu o其净初级生产力为 uv1|t{ ·#«°pu¤pt ∀其有效防护范围为
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ts Η和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tx Η内 ∀林带风速平均降低 uw1v h o土壤细沙含量平均提高
t1t h o蒸发量平均降低 tx1z h o土壤表层含水量提高 t1t h ~降水量增加 wy1t °° ∀林带防护范围内大麦产量
提高 tx h o大麦千粒重增加 z h o粗淀粉含量提高 w1{ h ∀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树
种 o具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o对改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木麻黄 o生物量 o生产力 o生态经济效益
收稿日期 }ussu p ts p t{ ∀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kussttswzl !福建省水土保持办公室资助项目 ∀
ΣΤΥ∆Ψ ΟΝ ΤΗΕ ΕΧΟΛΟΓΙΧΑΛ ΑΝ∆ ΕΧΟΝΟΜΙΧΑΛ ΒΕΝΕΦΙΤΣ
ΟΦ ΧΑΣ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 ΣΗΕΛΤΕΡΒΕΛΤ
ΙΝ ΤΗΕ ΧΟΑΣΤ ΟΦ ΦΥϑΙΑΝ
∏¤±ª≠¬¬¬²±ª «¨ ±ª⁄¤¬¬¤± ƒ¤±ª∏ª∏¤±ª ÷¬¨ ¬¤²µ∏ ≥«¤¬´¬±
k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Γεογραπηψo Φυϕιαν Νορµαλ Υνιϖερσιτψ Φυζηου vxssszl
Αβστραχτ } ׫¨ ¥¬²°¤¶¶o³µ²§∏¦·¬√¬·¼ ¤±§·«¨ ¦¨²¯²ª¬¦¤¯ ¤±§ ¦¨²±²°¬¦¤¯ ¥¨ ±¨ ©¬·¶²© Χασ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ᶫ¨ ·¯¨µ¥¨ ·¯¬±
¦²¤¶·¤¯ µ¨ª¬²± ²©°¬±·¤±¬± ƒ∏¬¤± °µ²√¬±¦¨ º¨ µ¨ §¨·¨µ°¬±¨ §§∏µ¬±ªv ¼¨ ¤µ¶q׫¨ ¥¬²°¤¶¶¤±§±¨·³µ¬°¤µ¼ ³µ²§∏¦·¬√¬·¼²©·«¨
¶«¨ ·¯¨µ¥¨ ·¯º¤¶vxs1ux·#«°pu ¤±§uv q|t{·#«°pu¤pt oµ¨¶³¨¦·¬√¨ ¼¯ q׫¨ ©¨©¨¦·¬√¨ ³µ²·¨¦·¨§µ¤±ª¨ ²©·«¨ ¶«¨ ·¯¨µ¥¨ ·¯º¤¶
ts Ηk·¨±2©²¯§²©·µ¨¨«¨¬ª«·l ²± º¬±§º¤µ§¶¬§¨ ¤±§tx Η²±·«¨ ¯¨ ¶¨¬§¨ ©µ²°·«¨ §¨ª¨ ²©·«¨ ¶«¨ ·¯¨µ¥¨ ·¯q±·«¬¶µ¤±ª¨ o·«¨
¤√¨ µ¤ª¨ º¬±§¶³¨ §¨º¤¶µ¨§∏¦¨§¥¼ uw qv h o·«¨ ¤√¨ µ¤ª¨ ¦²±·¨±·²©¶²¬¯©¬±¨ ¶¤±§º¤¶¬±¦µ¨¤¶¨§¥¼ t qt h o·«¨ ¤√¨ µ¤ª¨
√¨¤³²µ¤·¬²± º¤¶µ¨§∏¦¨§¥¼ tx qz h o·«¨ ¤√¨ µ¤ª¨ ³µ¨¦¬³¬·¤·¬²± º¤¶¬±¦µ¨¤¶¨§¥¼ ¤± ¤°²∏±·²©wy qt °°o¤±§·«¨ ¶²¬¯
°²¬¶·∏µ¨ º¤¶¬±¦µ¨¤¶¨§ ¥¼ t qt h q± ·«¨ ©¨©¨¦·¬√¨ ³µ²·¨¦·¨§µ¤±ª¨ o·«¨ ¦µ²³ ¼¬¨ §¯ º¤¶¬±¦µ¨¤¶¨§ ¥¼ tx h o º¬·« ¤±
¬±¦µ¨¤¶¨§§µ¼ º¨ ¬ª«·³¨µt sss ®¨µ±¨ ¯ ²© ¥¤µ¯¨ ¼ ¤±§¤± ±¨«¤±¦¨§¦²¤µ¶¨ ¤°¼¯∏° ¦²±·¨±·q ׫¨ µ¨¶∏¯·¶¬±§¬¦¤·¨§·«¤·
Χα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 °²¶·¨©©¨¦·¬√¨ ¬±¬°³µ²√¬±ª ¦¨²¯²ª¬¦¤¯ ±¨√¬µ²±°¨ ±·¶²©¦²¤¶·¤¯ µ¨ª¬²± ¤±§¦²±·µ¬¥∏·¨¶«¬ª«¯¼·²
·«¨ ¦¨²±²°¬¦§¨√¨ ²¯³°¨ ±·q
Κεψ ωορδσ} Χασ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o
¬²°¤¶¶o°µ²§∏¦·¬√¬·¼o∞¦²¯²ª¬¦¤¯ ¤±§ ¦¨²±²°¬¦¤¯ ¥¨ ±¨ ©¬·
木麻黄k Χασυαρινᶳ³ql原产于大洋洲 !太平洋岛屿及东南亚地区 o在福建省滨海地区分布有木麻
黄k Χασ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l !细枝木麻黄k Χq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ναl和粗枝木麻黄k Χq γλαυχαlv种k福建省科学
技术委员会 ot||tl ∀由于它们具有速生优质 !防风固沙 !抗旱的特性 o近年来已成为福建省滨海地区最
重要的防护林造林树种 o这不仅为人民生活需要提供了急需木材和燃料 o更重要的是减免了风 !沙 !潮水
灾害造成的威胁 o改善了福建省滨海地区生态环境 o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木麻黄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是 us世纪 ys年代以后 o近年来相关学者对防护林的生态效益也进
行了研究k张水松等 ousss ~李志真 ot||| ~杨玉坡等 ot||v ~康立新等 ot||w ~卢成林 ot||zl o普遍认为防护
林带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 ∀但对木麻黄防护林体系生态经济效益进行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目前少见报
道 ∀本课题组在平潭岛国营林场一片开阔地上营造了木麻黄试验防护林带 o就其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和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多年定位观测和研究 o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t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平潭县城以北 t ®°国营林场的一片开阔耕地上k北纬 uxβvuχ o东经 tt|βxuχl o属南亚热
带海岛型季风气候 o年均温 t|1y ε o全年 ∴ts ε 积温 y xyv ε ~年平均降水量 t tzu °° ow ∗ |月降水量占
全年 zs h ~年均蒸发量 t u||1z °° ~年均风速 z °#¶pt ~台风活动频繁 ot|ys ∗ usss年的 ws ¤间 o年均受台
风影响多达 x次 ∀土壤属风沙土类润沙土属 o按国际土壤分类 o属湿润新成土 ∀表层土壤ks ∗ ws ¦°l有
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含量分别为 z1y !s1xt !s1tx !ut1z ª#®ªpt ∀
试验区观测场呈 txs ° ≅ vxs °的长方形状 ∀于 t|{w p su用 u ¤生木麻黄k Χασυαρινα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l实
生苗营造 ts行防风林带 o林带长 txs ° o宽 tv1x ° o共 t xss株 ∀林带内行距 t1x ° o株距 t ° o行与行的
株间呈交错排列 ∀林带迎风面k北lwss °和背风面k南luss °内均为开阔地带 ∀观测期间林带秋冬季
透风系数为 s1xx o春夏季透风系数为 s1w{ ∀
u 研究方法
211 木麻黄林带生物生产力测定
由于乔木层郁闭度较大kzs h ∗ |s h l o林内干燥 o无灌木生长 o草本地被物种类和数量极少 o所以草
本层生物量可忽略不计 o林带生物量调查只在乔木层进行 ∀
分别于 t|{x p sv !t|{{ p sw !t||s p sy !t||y p st和 ussu p sy对林带每木实测树高 k Ηl !胸径k ∆l o
并计算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和株数 ∀根据林带径级分布选择标准木 x株 o伐倒后分别测定树干 !枝 !小枝
鲜重 o并采用全挖法测定根系鲜重 o同时对各器官分别取样测定含水率 o将各器官鲜重换算为干重 ∀采
用相对生长法计算林带的平均生物量 ∀同时调查林带枯死 !损耗采伐数量 o并假定枯 !采量树木平均株
高 !平均胸径同于当年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 o用相对生长法计算枯损采伐量生物量 ∀
凋落物量用收集框测定 ∀在林带内机械布设 tx个 t1s ° ≅ t1s ° ≅ s1u °木箱 o木箱底部用孔径为
s1ux °°的尼龙网做成 o离地面 ux ¦°高水平置放 ∀分别于 t|{x !t|{{ !t||s !t||y和 ussu年每月收集凋
落物 ∀凋落物分为小枝 !枝 !皮 !果 o称鲜重后对各组分取样测定含水率 o并换算为干重 ∀
212 木麻黄林带生态经济效益测定
在田间垂直于试验林带引出一条垂线 o沿垂线在林带迎风面k北侧l距林带 ts Η !y Η !v Η和林带
背风面k南侧l距林带 v Η !y Η !ts Η !tx Η !ux Η和 vu Ηk Η为树高l处各设立 t个 ts ° ≅ ts °小气候
观测点和 v个 u ° ≅ u °作物样方 o从 t||s p ts始 o观测风速 !降水 !蒸发 !土壤风蚀 !土壤表层含水量和
农作物生长状况 o历经 v ¤观测 ∀
采用 ⁄∞2y型轻便风向风速仪来测定 u °高度的风向风速 o各测点 u °高度的风速采用同步遥控
观测 o即在开始观测前打开遥控开关让各个观测点的轻便风向风速仪同时工作 ot °¬±后自行停止工作 o
然后逐一记录 ~采用口径 us ¦°的小型蒸发器在各测点距地面 zs ¦°高度观测蒸发量 ~在旷野和林带背
风面距林带 y Η处设置雨量器测定降水量 ~在各测点右角设计一个 t1s ° ≅ t1s ° o深 s1x °的土坑 o然
后均匀填入混有 x h直径 v ∗ x °°的沙粒的沙土 o高度与地表面持平 o为防止下雨时沙粒外流 o在外围
铺有砖块 o定期测定土壤表层ks ∗ ts ¦°l细沙含量的变化 o通过计算测定土壤表面的风蚀量 ~在各气候
观测点内的 v个重复作物样方土壤统一混匀后再回填 o消除各样方土壤差异对作物生产的影响 ∀采用
统一的耕作措施 o测定林带对作物的增产效应 o并采用酸碱试剂测定粗蛋白质 !粗淀粉含量 ∀试验区内
的气象观测的仪器安装及观测方法均按照国家气象局统一颁发的5地面气象观测规范6的要求进行 ∀
v 结果和分析
311 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及生产力
v1t1t 相对生长方程 相对生长法用法是目前计算林木生物量最为通用的方法 o并已有多种生长模型
k张水松等 ousssl ∀根据野外各径级标准木测得的各器官干重数据 o通过运用不同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o
uv 林 业 科 学 v|卷
发现以幂函数式 Ω ¤k ∆u Ηlβ的拟合效果最好 o相关系数 Ρ均达s1|u以上 o回归关系均达显著水平k Π
s1stl表 t ∀
表 1 木麻黄标准木各器官干重与 ∆u Η的回归方程k ν vssl
Ταβ . 1 Τηε ρεγρεσσιον εθυατιον οφ δρψ ωειγητσ οφ ϖαριουσ οργανσ ανδ ∆2 Η
变量因素 ƒ¤¦·²µ¶ 回归方程 ª¨µ¨¶¶¬²± ¨´ ∏¤·¬²±¶ Ρ Ρs1st
小枝 ׺¬ª Ωp ∆u Η Ω t qwtw yk ∆u Ηls q{zy z s q|y| s q{zw
枝
µ¤±¦« Ω
p ∆u Η Ω
t qxyw yk ∆u Ηls q{yu t s q||s s q{zw
根 ²²·Ω p ∆u Η Ω t qzxu |k ∆u Ηls q{vz y s q|uv s q{zw
干 ≥·¨° Ω× p ∆u Η Ω× u qt{| {k ∆u Ηls qz{t { s q|vw s q{zw
v1t1u 林带生物生产力动态变
化趋势 植物个体的净生产量是
单位时间内在植物组织内合成和
积累的有机物质量 ~它是植物光
合作用后的净收益 o等于总生产
量减去呼吸量 ∀植物净生产量的
某些部分可以由于组织的死亡和
脱落而损失 o在测定生产量时这
种丧失必需计算在内 ∀森林群落的净生产力通常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实际产生有
机物质k除去呼吸消耗l的速度来表示 o即年净生产量作为净生产力的标志k李文华等 ot|{x ~冯宗炜等 o
t|||l ∀木麻黄生产力研究对综合评价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将野外 x次测定的平均树高 !平均胸径代入表 t回归方程即得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及其比例关系 o
依据调查年份的林带密度计算林带生物量 o再根据林带年龄计算林带年平均生物量生长量 ∀并根据凋
落物量 !枯损采伐量求得林带净初级生产力 ∀结果如表 u ∀
表 2 木麻黄防护林带不同年龄阶段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
Ταβ . 2 Τηε βιοµ ασσ ανδ νετ πριµαρψ προδυχτιϖιτψ οφ Χ . 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 σηελτερ βελτ ατ διφφερεντ αγεσ
年龄
ª¨
Π¤
树高
×µ¨¨«¨¬ª«·
Π°
胸径
⁄
Π¦°
密度
≥·¨° §¨±¶¬·¼
Πk·µ¨ #¨«°pul
生物量
¬²°¤¶¶
Πk·#«°pul
生物量生长量
¬²°¤¶¶¬±¦µ¨°¨ ±·
Πk·#«°pu¤p tl
凋落物量
¬·¨µ©¤¯¯
Πk·#«°pu¤p tl
枯损 !采伐量
⁄¬¨2∏³¤±§«¤µ√¨ ¶·¬±ª
Πk·#«°pu¤p tl
净初级生产力
°°Π
k·#«°pu¤p tl
v v qu t q| y sus xs quv ty qzwv u qwuv s q{tt t| q|zz
y z q{ y qu w zwy ttz qts t| qxtz v qzy{ t qszy uw qvyt
{ { q{ z qt w y{y twt qtz tz qywy w q{zz t q{zv uw qv|y
tw tu qt tv qw v zux ux{ qwt t{ qwx{ w qx|y t q|wy ux qsss
us tv q{ ty qx v vsx vxs qux tz qxtv w qvvx u qszs uv q|t{
林分密度在幼林期变化较大 ov ¤生时年减少株数 t v{w株#«°pu ov ¤生至 y ¤生期间年均减少株数
wux株#«°pu oy ¤生至 { ¤生期间年均减少 vs株#«°pu o{ ¤生至 tw ¤生期间年均减少株数 tys株#«°pu o
tw ¤生至 us ¤生期间年均减少株数 zs株#«°pu o林分密度之所以出现这种动态变化与本地生境有关 ∀
在平潭风大的情况下 o幼林阶段木麻黄抗风沙能力较弱 o导致幼树死亡率较高 ∀进入中龄阶段后随着抗
风沙能力增强 o死亡率降低 ∀这种变化规律与一般林分密度变化所遵循的生理生态学规律有所差异 ∀
林带生物量是有机质多年积累的指标 ∀随着树木年龄增长 o林带生物量也随之增大 ous ¤生时达
vxs1ux·#«°pu o超过弱风区潮积沙土上 ux ¤林生木麻黄林分生物量 vvx1wv ·#«°puk张水松等 ousssl o这
可能与本研究木麻黄林带种植在农田上 o具有较高的土壤肥力有关 ∀
木麻黄林带净初级生产力随林带年龄增长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 ov ¤生时净初级生产力为 t|1|zz·#
«°pu¤pt oy ¤生至 tw ¤生净初级生产力均超过 uw1v·#«°pu¤p t o到 tw ¤生达到 ux1sss·#«°pu¤pt o以后逐
渐减少 o到 us ¤生时降到 uv1|t{·#«°pu¤p t ∀净初级生产力的这种变化与福建滨海木麻黄生长规律在 v
¤生前生长缓慢 oy到 tx ¤生为木麻黄高速生长期 o进入 ty ¤后生长逐渐减缓的报道较一致k郑达贤等 o
t||wl ∀本研究的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均超过我国亚热带其它森林乔木层的生物生产
力k冯宗炜等 ot|||l o表明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是一个高生产力的森林生态系统 ∀
312 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效益分析
防护林带的最基本作用是降低了林带防护范围内的风速和改变了气流的性质 o也间接的影响其它
vv 第 t期 黄义雄等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o改善了林带防护范围内的生物生长环境 ∀木麻黄防护林带的防风效益明显 o在林
带迎风面 ts Η !y Η !v Η处风速比旷野分别降低了 x h !{ h和 tu h ~在背风面 v Η !y Η !ts Η !tx Η !ux Η和
vu Ηk已进入副林带防护范围l处风速分别降低了 vy h !w| h !v| h !vu h !t{ h和 us h o表明林带迎风面
tx Η处风速可代表旷野风速 ∀这与林带迎风面 ts ∗ y Η范围内相对风速之差不大于 x h o林带迎风面
ts Η处风速可代表旷野风速的报道有一定差异 o而与林带背风面风速降低的最大值出现在 x ∗ { Η处的
报道较一致k徐浚森等 ousst ~陈远生等 ousss ~宫伟光 ot||z ~周心澄等 ot||x ~李志真等 ousssl ∀林带降低
风速的作用还随着风速的增大而提高k图 tl o当风速小于 u °#¶pt时 o林带最大降低风速约为 v h o而当
风速大于 ts °#¶pt时林带最大降低风速可达 xu h ∀
表 3 亚热带地区森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生产力比较
Ταβ . 3 Χοµ παρισον αµ ονγ τηε βιοµασσ ανδ νετ πριµ αρψ προδυχτιϖιτψ οφ φορεστ τρεε στρατυµ ιν συβτροπιχ ρεγιον
森林类型
ƒ²µ¨¶··¼³¨
平潭木麻黄林带
°¬±ª·¤±
Χqεθυισετιφολια
东部常绿阔叶林 ≠
∞¤¶·¨µ± √¨ µ¨ªµ¨ ±¨
¥µ²¤§¯ ¤¨√ §¨
西部常绿阔叶林 ≠
• ¶¨·¨µ± √¨ µ¨ªµ¨ ±¨
¥µ²¤§¯ ¤¨√¨ §
常绿阔叶人工林 ≠
¤±°¤§¨
¥µ²¤§¯ ¤¨√ §¨©²µ¨¶·
杉木林 ≠
Χυννινγηαµια
λανχεολατα
马尾松林 ≠
Πινυσ
µασσονιανα
中国平均值 ≠
√¨ µ¤ª¨ ²©
≤«¬±¤
林龄 ª¨Π¤ x ∗ us vs ∗ vx tu ∗ wu x ∗ vs t| ∗ ut us ∗ vs 成熟林 ¤·∏µ¨ ©²µ¨¶·
生物量
¬²°¤¶¶
Πk·#«°pul vxs qux tvx qyz t{| qyw tsv qzw txs qv |v qzt vst qsx
净初级生产力
°°Πk·#«°pu¤p tl uv q|u t{ q{x t{ qvt t{ qux { qw y quv tv qzw
≠冯宗炜等kt|||l ƒ ±¨ª²±ªº ¬¨ετ αλq
表 4 防护林带前后各测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变化 ≠
Ταβ . 4 Χηανγεσιν ωεατηερ ανδ σοιλφαχτορσ ον τηε ωινδωαρδ σιδε ανδ λεεσιδε οφ τηε σηελτερβελτ
观测因子
ƒ¤¦·²µ¶
旷野
ƒ¬¨ §¯
与林带距离
⁄¬¶·¤±¦¨ ¤³¤µ·©µ²°·«¨ §¨ª¨ ²©·«¨ ¶«¨ ·¯¨µ¥¨ ·¯
p ts Η p y Η p v Η v Η y Η ts Η tx Η ux Η vu Η
平均效益
√ µ¨¤ª¨
风速占旷野 °¨ µ¦¨±·²©©¬¨ §¯ º¬±§¶³¨ §¨Πh tss |x |u {{ yw xt yt y{ {u {s uw qv
土壤细沙含量 ≥²¬¯©¬±¨ ¶¤±§¦²±·¨±·Πh |{ qt |z q| |{ qu || qt || qz || q| || q{ || qy || qw || qu t qt
蒸发量占旷野 °¨ µ¦¨±·²©©¬¨ §¯ √¨¤³²µ¤·¬²±Πh tss |x {{ {z {s zx z| {x {y {w tx qz
表层土壤含水量 • ¤·¨µ¦²±·¨±·²©·²³¶²¬¯Πh | qt p p y qt tu qw tt qy p tu qs { qt p t qt
降水量 °µ¨¦¬³¬·¤·¬²±Π°° ||y qv p p p p t swu qw p p p p wy qt
≠该资料是 v ¤统计的平均状况 oΗ代表树高倍数 ov ¤来树高变化值 x ∗ { °∀׫¨ §¤·¤¤µ¨·«¨ ¤√ µ¨¤ª¨ ¶·¤·∏¶¦²¯¯¨ ¦·¨§©²µv ¼¨ ¤µ¶o Η¶·¤±§¶
©²µ·«¨ ·¬°¨ ¶²©·µ¨¨«¨¬ª«·oº«¬¦«¦«¤±ª¨¶©µ²° x °·²{ ° §∏µ¬±ªv ¼¨ ¤µ¶q
由于林带降低风速的作用 o对林带防护范围内土壤细沙含量 !蒸发量 !土壤表层含水量 !降水量都有
较大改善作用k表 wl ∀在林带迎风面 y Η处和林带背风面后各观测点土壤细沙含量都较旷野高 o表明
林带固沙效果明显 ~林带迎风面 ts Η处的蒸发量降低了 x h o在林带背风面 y Η处蒸发量降低了 ux h !
降水量增加了 w1yv h o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了 uz1wz h o表明林带防护范围内对减少土壤蒸发 !增加降
水 !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增加空气湿度有重要作用 ∀
313 木麻黄防护林带对作物增产效应
通过对各气候观测点大麦产量 !千粒重 !粗蛋白和粗淀粉含量进行分析表明林带具有明显的增产效
益和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k表 xl ∀大麦产量 !千粒重和粗淀粉含量在林带迎风面 ts Η内和林带背风面
tx Η内较旷野均有明显提高 o其中林带迎风面距林带 ts ∗ vs Η约增产 uw h o林带背风面距林带 v ∗ tx
Η约增产 xw h oux Η处减产 tu h ∀扣除林带前后 v Η范围内造成的胁地效应和林带本身占地无法种
植大麦 o林带对大麦增产可达 tx h ~按同样方法分析 o林带可提高大麦千粒重 z h o增加粗淀粉含量
wv 林 业 科 学 v|卷
图 t 防护林带对不同风速的减速效应
ƒ¬ªqt ∞©©¨¦·²©¶«¨ ·¯¨µ¥¨ ·¯²± µ¨§∏¦¬±ª¶³¨ §¨²© º¬±§¶º¬·«§¬©©¨µ¨±·¶³¨ §¨¶
风速图列 ׫¨ ¦∏·¯¬±¨ ²© º¬±§¶³¨ §¨Πk°#¶ptl
≠ ) σ ) s ∗ u1s ~ ) υ ) u1s ∗ w1s ~ ≈ ) ω ) w1s ∗ y1s ~ … ) ≅ ) y1s ∗ {1s ~
) m ) {1s ∗ ts1s ~ ¡ ) π ) ts1s ~ ¢ ) n ) 平均k√ µ¨¤ª¨ l ~ £旷野 ƒ¬¨ §¯q
w1{ h ~但粗蛋白含量与上述 v项指标
正好相反 o即旷野大麦样地粗蛋白含
量较林带防护范围内各样地的含量
高 o此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方
差分析表明 o不同测点的大麦产量 !千
粒重 !粗蛋白含量和粗淀粉含量差异
均达到极端显著水平k Π s1stl ∀林
带对作物增产效应的范围k迎风面 ts
Η内和背风面 tx Η内l与林带的防护
效益范围相一致 o亦充分说明了木麻
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 ∀根据林
带的防风固沙 !改善小气候及作物增
产效益范围 o木麻黄防护林带间距应
以 txs ∗ uss °为宜 ∀
表 5 防护林带对大麦的增产效应
Ταβ . 5 Εφφεχτ οφ σηελτερβελτ ον ινχρεασινγ προδυχτιον οφ βαρλεψ
观测因子
ƒ¤¦·²µ
旷野
ƒ¬¨ §¯
与林带距离
⁄¬¶·¤±¦¨ ©µ²°·«¨ §¨ª¨ ²©·«¨ ¶«¨ ·¯¨µ¥¨ ·¯
p ts Η p y Η p v Η v Η y Η ts Η tx Η ux Η vu Η
产量 ≠¬¨ §¯Πk®ª#«°pul t xvu t zvu t |xu u sux u tzx u xuy u wtz t |sz t vyx t {zx
千粒重 • ¬¨ª«·³¨µt sss ®¨µ±¨ Π¯ª u{ qs u{ qx u| qs u| qt u| qz vt qw vs qx u| qx uz q{ u{ q{
粗蛋白含量 ≤²¤µ¶¨ ³µ²·¨¬±Πh { qt z q{ z qy z qw y q{ y qz z qu z qw z qx z qv
粗淀粉含量 ≤²¤µ¶¨ ¶·¤µ¦«Πh vv qv vv qw vv qx vw q{ vx qs vy qy vw qx vv q{ vv qy vw qs
x 结论
福建省平潭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具有比同气候区森林更高的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力 o具有明显的
降低风速 !固沙 !降低蒸发量 !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和降雨等生态效益 o同时对农作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
益 o并可提高作物品质 o表明木麻黄仍是目前我省沿海地区防护林的首选树种 ∀木麻黄防护林最佳林带
间距应以 txs ∗ uss °为宜 ∀在福建滨海地区大力营造木麻黄防护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o保障农业生
产 o促进滨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陈远生 o甘先华 q广东沿海防护林可持续发展问题 q防护林科技 ousssktl }v{ ∗ ws
冯宗炜 o王效科 o吴 刚等 q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 }uuw ∗ uuz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q福建植物志 q第一卷 q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ot||t }vw{ ∗ vw|
宫伟光 q防护林体系区域性生态效益的评价 q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ot||z ouxktl }w ∗ z
康立新 o王述礼 q防护林体系功能及其效益 q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ot||w }wt ∗ ttt
李文华 q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q北京 }科技出版社 ot|{x }wx ∗ zs
李志真 q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成效评价与发展对策 q华东森林经营 ot||| otv }{ ∗ tu
李志真 o唐芳林 o叶功富等 q木麻黄沿海防护林小气候效应 q福建林业科技 ousss ouzktl }t ∗ w
卢成林 q多功能高效益的福建沿海防护林 q福建水土保持 ot||zkul }vz ∗ v|
徐浚森 o罗美娟 o叶功富等 q木麻黄引种与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q防护林科技 ousstkvl }vw ∗ vy
杨玉坡著 q长江上游k川江l防护林研究 q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v }yt ∗ zw
xv 第 t期 黄义雄等 }福建滨海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