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DESCRIPTION SYSTEM OF FILBERT(CORYLUS L.) GERMPLASM RESOURCES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



全 文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 3
王明启 彭立新 吴榜华 张启昌
k吉林林学院 吉林 tvusttl
梁维坚
k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大连 ttysvtl
摘 要 } 通过对 x{份试材的研究 o并参考 ׫²°³¶²±等人的欧榛评价系统 o初步建立了适合中国东北地区特
点的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系统 ∀同时 o研究确定了标准叶片取样部位 !数值性状理论样本容量和分级
标准 ∀为今后系统研究榛属种质资源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 榛属 o种质资源 o描述系统
收稿日期 }t||z2st2tv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v|xzsyswl ∀
沈阳农业大学任秀云教授 !邓继光教授和景士西教授曾对本研究的部分内容给予指导 o特此致谢 ∀
3 王明启 !彭立新同志现在天津市园艺工程研究所工作 ∀
ΣΤΥ∆Ψ ΟΝ ∆ΕΣΧΡΙΠΤΙΟΝ ΣΨΣΤΕ Μ
ΟΦ ΦΙΛΒΕΡΤ( ΧΟΡ ΨΛΥΣ Λ .) ΓΕΡ ΜΠΛΑΣΜ ΡΕΣΟΥΡΧΕΣ
• ¤±ª ¬±ª´¬ ° ±¨ª¬¬¬± • ∏…¤±ª«∏¤ «¤±ª ±¬¦«¤±ª
(ϑιλιν Φορεστρψ Χολλεγε ϑιλινtvustt)
¬¤±ª º ¬¨­¬¤±
( Λιαονινγ Ρεσεαρχη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Εχονοµιχαλ Φορεστ ∆αλιαν ttysvt)
Αβστραχτ : ‹¤√¬±ª¶·∏§¬¨¶x{ ·µ¬¤¯ °¤·¨µ¬¤¯¶¤±§¦²±¶∏¯·¨§ ׫²°³¶²±. ¶ √¨¤¯∏¤·¬²± ¶¼¶·¨° ²© ∞∏µ²³¨ ¤±
«¤½¨ ±¯∏·o·«¨ ¤∏·«²µ ¶¨·¤¥¯¬¶«¨ §³µ¨ ¬¯°¬±¤µ¬¯¼ ¤¶¼¶·¨° ²©¦«¤µ¤¦·¨µ§¨¶¦µ¬³·¬²± ¤±§ √¨¤¯∏¤·¬²± ²© Χορψλυσ
qª¨µ°³¯¤¶° µ¨¶²∏µ¦¨¶¬± ²µ§¨µ·²§¬¶·¬±ª∏¬¶«·«¨ ¶³¨¦¬¨¶©¨ ¤·∏µ¨ ¬± ±²µ·«¨ ¤¶·¨µ± ≤«¬±¤q  ¤¨±º«¬¯¨ o·«¨
¶·¤±§¤µ§¯¨ ¤©¶¤°³¯¬±ª³²¶¬·¬²±o·«¨ ·«¨ ²µ¬·¬¦¤¯ ¶¤°³¯¨√²¯∏° ¶¨²© ±∏° µ¨¬¦¤¯ √¤¯∏¨ ¦«¤µ¤¦·¨µ¤±§¦¯¤¶¶¬©¬±ª
¶·¤±§¤µ§ º µ¨¨ §¨·¨µ°¬±¨ §q ׫¨ ¤³³µ²¤¦«¨¶ ³µ²√¬§¨§ ·«¨ ¥¤¶¬¶©²µ¶·∏§¬±ª ¶¼¶·¨°¤·¬¦¤¯ ¼¯ Χορψλυσ q
ª¨µ°³¯ ¤¨¶° µ¨¶²∏µ¦¨¶¬±©∏·∏µ¨ q
Κεψ ωορδ : Χορψλυσ qoŠ µ¨°³¯¤¶° µ¨¶²∏µ¦¨¶o ⁄¨ ¶¦µ¬³·¬²± ¶¼¶·¨°
人工栽培榛树始于 t|世纪末和 us世纪初 o真正有目的的育种工作却开始于本世纪 us年代 ∀我
国榛属植物开始由野生转向栽培 o学者们已从野生平榛选优 !分类和杂交育种等多方面对榛属植物进
行了研究 ∀对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o国外早有报道 o而国内尚属空白 ∀
±∏µ¨√®¼等人kt|zwl研究了榛属数值记录系统k±∏µ¨√®¼ ετ αλ. ,t|zwl ~t|zy年 o第 t届国际榛子和扁桃
大会讨论了关于建立一个通用的榛树评价系统的问题 ~t|z{年 o׫²°³¶²±等人首次提出了欧榛的评价
系统k׫²°³¶²±ot|z{l ∀这个系统对欧榛的 v|个性状进行了研究 o提出了部分性状的分级标准和参考
品种 o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榛育种工作和种质资源的国际交流 ∀但是 o这个系统的参考品种都是欧
榛的栽培品种 o对我国很不适用 ∀我们对该系统作了调整 o对品种内稳定 !品种间差异显著的项目予以
第 vx卷 第 y期t | | |年 tt 月
林 业 科 学
≥≤Œ∞‘׌„ ≥Œ∂ „∞ ≥Œ‘Œ≤ „∞
∂ ²¯1vx o ‘²1y
‘²√ qot | | |
保留 o否则删除 ∀并研究确定了标准叶片的取样部位 !数值性状的理论样本容量和分级标准 o以便建立
既适合我国特点 o又能保证国际交流的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系统 ∀
t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试验从 t||t ∗ t||v年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进行 ∀试材 }平榛k Χορψλυσ ηετεροπηψλλα ƒ¬¶¦«ql的 x
个优系k„ p {y p t !„ p {w p usy !≤ p {s p tx !⁄p {s p tsx !Š p {s p swxul !毛榛k Χ. µ ανδσηυριχα ¤¬2
¬° ql !华榛k Χ. χηινενσισ ƒµ¤±¦«ql !滇榛k Χ. ψυννανενσισ „ q ≤¤°∏¶l !藏刺k Χ. φεροξ • ¤¯¯q√¤µq τηιβετι2
χαl !欧榛k Χ. αϖελλανα ql !杂种k平榛 ≅欧榛l }w{个株系 ∀
112 研究方法
t1u1t 性状记载项目的筛选 对调查记载项目中的数值性状进行显著性测验 o试材间差异显著的予
以保留 ~对非数值性状的筛选原则是 }试材间能明显区分开的性状予以保留 o否则淘汰 ∀保留的性状作
为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系统的记载项目 ∀
t1u1u 理论样本容量的确定 根据小样本容量公式k莫惠栋 ot|{w ~王立新 ot|{yl确定理论样本容量 ∀
t1u1v 标准叶片取样部位的研究 以平榛的 x个优系为代表 ∀分别取树冠外围发育正常的 t年生枝
k春梢 o us ¦° ox ∗ tt个节位lts条 o将每一枝条自下至上分成 v段k基部 !中部 !上部l o分别测量各段上所有叶片的 {个性状 ∀分别计算其平均数的变异系数 o再分别进行二者的优系 !区段 !枝条间的 v个
因素方差分析 o以叶片发育正常 !变异系数最小的区段为标准叶片的取样部位 ∀
t1u1w 性状记载项目的分级标准 按下列步骤确定数值性状的分级标准tl }ktl求出各个性状的平均
值 Ξ !级差 ∆( ∆ € Ξ°¤¬p Ξ°¬±l ∀kul根据性状不同将其划分为 }v级k低 !中 !高l !x级k低 !较低 !中 !
较高 !高l !z级k很低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 !很高l !|级k极低 !很低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 !很高 !极
高l ∀kvl根据 ∆确定级差 δ( δ € ∆/ v !∆/ x !∆/ z或 ∆/ |) ,如果 δ 值是个非整数 ,为应用方便可将其
上进到最接近的整数或两个数的中值 ∀kwl将平均值列为性状表现中等的 t级 o高于平均值 t个级差
的为较高 o高于两个级差的为高 ov个级差的为很高 ow个级差的为极高 ∀相反 o为较低 !低 !很低和极低∀
对非数值性状 o以试材间能明显区分开为原则 o进行分级 ∀
u 结果与分析
211 性状记载项目的筛选
根据所确定的筛选原则 o对调查的 |u个项目k性状l加以筛选 ∀结果发现有 w个性状不符合保留
原则 o有 w个性状不易测量 o将这 {个性状删除 o最后在该系统中保留了 {w个性状 ∀见表 t o榛种质资
源调查项目的标准和方法略 ∀
tl葛会波 q草莓种质资源研究 q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ot||u q
212 标准叶片取样部位
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优系 !区段和枝条 v因素方差分析结果k表 ul表明 }大多数性状在区段间 !优系
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o部分性状在优系 3 区段间差异极显著 ~而大多数性状在枝条间 !优系 3 枝条间无显
著差异 ∀这说明叶片的变异程度不随枝条的改变而改变 o即随着叶位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
以 o榛标准叶片的取样部位主要取决于枝条的不同区段 ∀
不同叶片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数区段间 ≥≥• 测验结果表明 o所有叶片性状在枝条基部变异程度最
大 o上部次之 o且基部与其它区段间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叶片性状平均数 v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k表 vl表明 o所有参试性状在优系间 !区段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
不同优系 !不同叶片性状平均值在同一区段间的 ≥≥• 测验结果表明 o在枝条中部 w ∗ z节位 o叶片
性状平均值能将 x个优系明显区分开 ∀所以 o榛标准叶片的取样部位是 t年生发育枝中部 w ∗ z节位 ∀
vx y期 王明启等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
表 1 榛属种质资源调查项目
Ταβ .1 Ινϖεστιγατιον ιτεµσ οφ Χορψλυσ Λ . γερµ πλασµ ρεσουρχεσ
部 位
°¤µ·¶
保留调查项目
°µ¨√¬²∏¶¬·¨°¶µ¨¶¨µ√ §¨
品种k类型l名称 ∂¤µ¬¨·¼k·¼³¨ l ±¤°¨
品种k类型l来源 ∂¤µ¬¨·¼k·¼³¨ l ²µ¬ª¬±
原产地 ’µ¬ª¬±¤¯ ¶¬·¨
引入k育成l时间 Œ±·µ²§∏¦¨k¥µ¨ §¨¬±ªl ·¬°¨
引入k育成l地点 Œ±·µ²§∏¦¨k¥µ¨ §¨¬±ªl ¶¬·¨
繁殖方式 °µ²³¤ª¤·¬±ª³¤··¨µ±
果实用途 ƒµ∏¬·∏¶¨
根蘖萌生力 • ²²·¶³µ²∏·¬±ª¤¥¬¯¬·¼
生长习性 Šµ²º¬±ª«¤¥¬·
株k丛l高 °¯ ¤±·k¦¯∏°³l «¬ª«±¨ ¶¶
一般情况 株k丛l冠径 °¯ ¤±·k¦¯∏°³l ¦µ²º± §¬¤° ·¨¨µ
雄花开放期 ≥·¤°¬±¤·¨ ©¯²º µ¨¬±ª§¤·¨
Š ±¨¨ µ¤¯ 雌花开放期 °¬¶·¬¯¯¤·¨ ©¯²º µ¨¬±ª§¤·¨
¶¬·∏¤·¬²± 萌芽期 ≥«²∏·¬±ª·¬°¨
生育期 Šµ²º¬±ª¤±§§¨ √¨¯²³° ±¨··¬°¨
花粉质量 °²¯¯¨ ± ∏´¤¯¬·¼
自然座果率 ‘¤·∏µ¤¯ ¶¬·©µ∏¬·µ¤·¨
坚果生育期 ‘∏·§¨ √¨¯²³° ±¨··¬°¨
坚果成熟期 ‘∏·µ¬³¨ §¤·¨
丰产性 ‹¬ª«¼¬¨ §¯³µ²³¨µ·¼
树体休眠期 ×µ¨¨§²µ°¤±¦¼·¬°¨
抗逆性 • ¶¨¬¶·¬±ª¤§√ µ¨¶¬·¼ ³µ²³¨µ·¼
同工酶谱 Œ¶²¨ ±½¼°¨³¨ §¬ªµ¨¨
染色体数 ≤«µ²°²¶²°¨ ∏´¤±·¬·¼
病虫害敏感性 ⁄¬¶¨¤¶¨¶¤±§³¨¶·¶¨±¶¬·¬√¨
一年生枝色 „±±∏¤¯ ¥µ¤±¦«¦²¯²µ
皮孔密度 ¨±·¬¦¨¯ §¨ ±¶¬·¼
叶芽长 ¨¤©¥∏§¯¨ ±ª·«
叶芽宽 ¨¤©¥∏§ º¬§·«
叶 长 ¨¤©¯¨ ±ª·«
叶 宽 ¨¤© º¬§·«
叶形指数 ¨¤©¶«¤³¨ ¬±§¨ ¬
叶宽基距 ¨¤© º¬§·«¥¤¶¨ §¬¶·¤±¦¨
枝条和叶片 叶 形 ¨¤©¶«¤³¨
叶尖形 ¨¤©¤³¨ ¬¶«¤³¨
…µ¤±¦« 叶基形 ¯¨ ¤©¥¤¶¨ ¶«¤³¨
¤±§¯¨ ¤© 锯齿方式 ≥ µ¨µ¤·¬²± ³¤··¨µ±
锯齿密度 ≥ µ¨µ¤·¬²± §¨ ±¶¬·¼
大缺刻数 ⁄¨ ±·±∏°¥¨µ
大缺刻宽 ⁄¨ ±·º¬§·«
大缺刻深 ⁄¨ ±·§¨ ³·«
侧脉对数 ≥¬§¨ √ ¬¨± ¦²∏³¯¨±∏°¥¨µ
叶表茸毛 ¯¨ ¤©¶∏µ©¤¦¨ «¤¬µ
叶柄长 ° ·¨¬²¯¨¯¨ ±ª·«
叶柄粗 ° ·¨¬²¯¨·«¬¦®±¨ ¶¶
雄花序长 ≥·¤°¬±¤·¨¬±©¯²µ¨¶¦¨±¦¨ ¯¨ ±ª·«
雄花序粗 ≥·¤°¬±¤·¨¬±©¯²µ¨¶¦¨±¦¨ ·«¬¦®±¨ ¶¶
雄花序数r芽 ≥·¤°¬±¤·¨¬±©¯²µ¨¶¦¨±¦¨ ±∏°¥¨µr¥∏§
花 雄蕊数r花 ≥·¤° ±¨ ±∏°¥¨µr©¯²º µ¨
雄花数r序 ≥·¤°¬±¤·¨ ©¯²º µ¨±∏°¥¨µr¬±©¯²µ¨¶¦¨±¦¨
ƒ¯ ²º µ¨ 雌花芽长 °¬¶·¬¯¯¤·¨ ©¯²º µ¨¥∏§¯¨ ±ª·«
雌花芽宽 °¬¶·¬¯¯¤·¨ ©¯²º µ¨¥∏§ º¬§·«
雌花数r序 °¬¶·¬¯¯¤·¨ ©¯²º µ¨±∏°¥¨µr¬±©¯²µ¨¶¦¨±¦¨
雌蕊长 °¬¶·¬¯¯¨ ±ª·«
213 数值性状理论样本容量
的估计
根据公式确定的数值性
状理论样本容量k表 wl表明 }
变异系数越大的性状 o其理论
样本容量也越大 ∀例如 o变异
系数在 tw h以上的 z个性状 o
其理论样本容量在 x h的误差
范围内分别是 }vs !ws !xs !vs !
v{ !ws !wt o而变异系数较小的
坚果纵径 o理论样本容量在
x h误差范围内是 z o在 ts h
误差范围内只有 u ∀
214 性状记载项目分级标准
u1w1t 非数值性状 非数值
性状包括不连续性状和连续
性状 ∀前者多用 / 有0与 / 无0
表示 o如果苞有刺与无刺 o坚
果是否露出果苞等 ∀后者连
续性较强 o例如 o为了区分坚
果颜色 o我们只选取黄 !黄褐 !
金黄褐 !红褐 !褐 x 种有明显
区分的颜色 o作为分类的 x个
级别 ∀其它性状也是这样 o只
要试材间有区别 o且每一级别
都有一定数量的试材即可 ∀
u1w1u 数值性状 根据前面
提出的制定分级标准的方法 o
将榛数值性状的分级标准列
入表 x ∀表 x中的级别 v级 !x
级和 z级 o在实践中也可以根
据性状表现不同将其分成 |
级 ∀但是 o级数不应超过 |
级 o也不能将性状分成 y级或
{级 o因为这样不能与国际植
物遗传学会制定的品种描述
系统中的 |级相吻合 o限制了
国际间交流 ∀
总之 o无论是数值性状 o
还是非数值性状 o总的分级原
则是 }试材间有差别 o级差均匀 o以 v !x !z !| 级为好 o且不
超过 |级 ∀
wx 林 业 科 学 vx卷
续表 tkפ¥¯¨t o¦²±·¬±∏¨ §l
果苞长 ƒµ∏¬·¥µ¤¦·¯ ±¨ª·«
果苞形状 ƒµ∏¬·¥µ¤¦·¶«¤³¨
果苞刺或腺毛 ƒµ∏¬·¥µ¤¦··«²µ± ²µª¯¤±§∏¯¤µ
坚果露出果苞否 ‘∏·¨ ¬³²¶∏µ¨ ²µ±²·
坚果纵径 ‘∏·¯²±ª¬·∏§¬±¤¯ §¬¤° ·¨¨µ
坚果横径 ‘∏··µ¤±¶√ µ¨¶¨ §¬¤° ·¨¨µ
坚果侧径 ‘∏·¶¬§¨ §¬¤° ·¨¨µ
果形指数 ƒµ∏¬·¶«¤³¨ ¬±§¨ ¬
果顶宽 ƒµ∏¬·¤³¨ ¬ º¬§·«
果顶高 ƒµ∏¬·¤³¨ ¬ «¬ª«±¨ ¶¶
果基宽 ƒµ∏¬·¥¤¶¨ º¬§·«
果基高 ƒµ∏¬·¥¤¶¨ «¬ª«±¨ ¶¶
坚果形状 ‘∏·¶«¤³¨
果 实 果顶形状 ƒµ∏¬·¤³¨ ¬¶«¤³¨
果基形状 ƒµ∏¬·¥¤¶¨ ¶«¤³¨
ƒµ∏¬· 果仁纵径 ƒµ∏¬·®¨ µ±¨ ¯ ²¯±ª¬·∏§¬±¤¯ §¬¤° ·¨¨µ
果仁横径 ƒµ∏¬·®¨ µ±¨ ¯·µ¤±¶√ µ¨¶¨ §¬¤° ·¨¨µ
果仁侧径 ƒµ∏¬·®¨ µ±¨ ¯¶¬§¨ §¬¤° ·¨¨µ
果皮厚 ƒµ∏¬·¶®¬±·«¬¦®±¨ ¶¶
果腔系数 ƒµ∏¬·¦¤√¬·¼ ¦²¨ ©©¬¦¬¨±·
果仁空心度 ƒµ∏¬·®¨ µ±¨ ¯ «²¯ ²¯º §¨ ªµ¨¨
坚果重 ‘∏·º ¬¨ª«·
果仁重 ƒµ∏¬·®¨ µ±¨ ¯ º ¬¨ª«·
坚果颜色 ‘∏·¦²¯²µ
果面光泽 ∏¶·µ¨ ²©©µ∏¬·¶∏µ©¤¦¨
果面条纹 ≥·µ¬³¨ ²©©µ∏¬·¶∏µ©¤¦¨
果面茸毛 ‹¤¬µ²©©µ∏¬·¶∏µ©¤¦¨
果仁饱满度 °¯ ∏°³ §¨ ªµ¨¨²©©µ∏¬·®¨ µ±¨ ¯
果仁颜 ƒµ∏¬·®¨ µ±¨ ¯¦²¯²µ
果仁外观 „³³¨ ¤µ¤±¦¨ ²©©µ∏¬·®¨ µ±¨ ¯
删除调查项目 °µ¨√¬²∏¶¬·¨°¶§¨¯¨ ·¨§
一年生枝尖削度 „±±∏¤¯ ¥µ¤±¦«·¬³³¤µ¨ §¨ ªµ¨¨
一年生枝长 „±±∏¤¯ ¥µ¤±¦«¯¨ ±ª·«
一年生枝茸毛 „±±∏¤¯ ¥µ¤±¦««¤¬µ
皮孔长 ¨±·¬¦¨¯¯¨ ±ª·«
皮孔宽 ¨±·¬¦¨¯ º¬§·«
皮孔颜色 ¨±·¬¦¨¯¦²¯²µ
锯齿深 ≥ µ¨µ¤·¬²± §¨ ³·«
雄蕊长 ≥·¤° ±¨ ¯¨ ±ª·«
表 2 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优系 !区段和枝条 3 因素方差分析
Ταβ .2 ς αριανχε αναλψσισ οφ 3 φαχτορσ οφ γοοδ στραιν , σεχτιον ανδ βρανχη οφ λεαφ χηαραχτερ ϖαριατιον χοεφφιχιεντ
性 状
≤«¤µ¤¦·¨µ
变 因
≥²∏µ¦¨
Φ值
叶长
¨¤©
¯¨ ±ª·«
叶宽
¨¤©
º¬§·«
叶形指数
¨¤©¶«¤³¨
¬±§¨ ¬
叶宽基距
¨¤© º¬§·«
¥¤¶¨ §¬¶·¤±¦¨
大缺刻数
⁄¨ ±·
±∏°¥¨µ
大缺刻宽
⁄¨ ±·
º¬§·«
大缺刻深
⁄¨ ±·
§¨ ³·«
叶柄长
° ·¨¬²¯¨
¯¨ ±ª·«
优 系
Š²²§¶·µ¤¬± uv qtu 3 tz qxw33 u qtt tu qy{33 tw q|x33 x q{u33 s q{v s qww
区 段
≥ ¦¨·¬²± {v qw|33 zu qv|33 x quy33 uu qwz33 t| qty 3 3 | qxs33 s quy z{ q{t33
枝 条
…µ¤±¦« s q|| t qxw t q{s t q{v t q{| t q|v s q|v t qst
优系 3 区段
Š²²§¶·µ¤¬± 3 • ª¨¬²± z qzt33 w qyw33 u qsu y q|x33 u qwt 3 u qwz 3 t qsz t qvs
优系 3 枝条
Š²²§¶·µ¤¬± 3 …µ¤±¦« u qwy 3 u quy 3 u qyu t qw| u quw u qst s q|| t qvv
xx y期 王明启等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
表 3 叶片性状平均数优系 !区段和枝条 3 因素方差分析
Ταβ .3 ς αριανχε αναλψσισ οφ 3 φαχτορσ οφ γοοδ στραιν , σεχτιον ανδ βρανχη οφ λεαφ χηαραχτερ µεαν
性 状
≤«¤µ¤¦·¨µ
变 因
≥²∏µ¦¨¶²©√¤µ¬¤·¬²±
Φ值
叶长
¨¤©
¯¨ ±ª·«
叶宽
¨¤©
º¬§·«
叶形指数
¨¤©¶«¤³¨
¬±§¨ ¬
叶宽基距
¨¤© º¬§·«
¥¤¶¨ §¬¶·¤±¦¨
大缺刻数
⁄¨ ±·
±∏°¥¨µ
大缺刻宽
⁄¨ ±·
º¬§·«
大缺刻深
⁄¨ ±·
§¨ ³·«
叶柄长
° ·¨¬²¯¨
¯¨ ±ª·«
优 系
Š²²§¶·µ¤¬± usz qtu33 tt| qwt33 vv qy33 z{ qwv33 wyw qux33 t{x qsx33 w|s qzw33 tvz q|u33
区 段
≥ ¦¨·¬²± y|v q|y33 xtu q|v33 xt qsv33 tyw q{{33 vy quv33 tuy qvt33 tsx q|y33 ws{ qy|33
枝 条
…µ¤±¦« ut qus w qys v qs{ u qwt w qxu v quy x qw{ 3 w qs{
表 4 榛数值性状理论样本容量
Ταβ .4 Τηεορετιχαλσαµ πλεσιζε οφ νυµεριχαλ ϖαλυε χηαραχτερ ιν Χορψλυσ Λ .
性 状
≤«¤µ¤¦·¨µ
误差范围 ∞µµ²µµ¤±ª¨
≤ ∂ h ts h x h
叶 长 ¨¤© ¨±ª·« | qus y us
叶 宽 ¨¤© º¬§·« y qwy v |
叶宽基距 ¨¤© º¬§·«¥¤¶¨ §¬¶q ts qux z u{
锯齿密度 ≥ µ¨µ¤·¬²± §¨ ±¶¬·¼ y qvy v |
大缺刻数 ⁄¨ ±·±∏°¥¨µ | qux y us
大缺刻宽 ⁄¨ ±·º¬§·« { qxu x t{
叶 柄 长 ° ·¨¬²¯¨¯¨ ±ª·« z qts w tw
叶 柄 粗 ° ·¨¬²¯¨·«¬¦®±¨ ¶¶ tw qyv | vs
雄花序长 ≥·¤°¬±¤·¨¬±©q¯¨ ±ª·« tz qys uw ws
雄花序宽 ≥·¤°¬±¤·¨¬±©q º¬§·« | qxx y ut
雄花序数r芽 ≥·¤°¬±¤·¨¬±©q±∏°¥¨µr¥∏§ z qtt w tv
雄花数r序 ≥·¤°¬±¤·¨ ©¯²º µ¨±∏°¥¨µr¬±©q tx q|t tw xs
雌花芽长 °¬¶·¬¯¯¤·¨ ¥∏§¯¨ ±ª·« y qtw v |
雌花芽宽 °¬¶·¬¯¯¤·¨ ¥∏§ º¬§·« tw qtz | vs
雌花数r序 °¬¶·¬¯¯¤·¨ ©¯²º µ¨±∏°¥¨µr¬±©¯²µ¨¶¦¨±¦¨ ty qzv us v{
雌 蕊 长 °¬¶·¬¯¯¨ ±ª·« tz qux uw ws
雄蕊数r花 ≥·¤° ±¨¶±∏°¥¨µr©¯²º µ¨ y q{x v |
果 苞 长 ƒµ∏¬·¥µ¤¦·¯ ±¨ª·« y q{y v |
坚果纵径 ‘∏·¯²±ª¬·∏§¬±¤¯ §¬¤q x q|s u z
坚果横径 ‘∏··µ¤±¶√ µ¨¶¨ §¬¤q y qsx u {
坚果侧径 ‘∏·¶¬·¨ §¬¤° ·¨¨µ tt qxs { u|
果 顶 宽 ƒµ∏¬·¤³¨ ¬ º¬§·« tu qts { u|
果 顶 高 ƒµ∏¬·¤³¨ ¬ «¬ª«±¨ ¶¶ { qyt x t{
果 基 宽 ƒµ∏¬·¥¤¶¨ º¬§·« y q|t w tt
果 基 高 ƒµ∏¬·¥¤¶¨ «¬ª«±¨ ¶¶ y qxs v |
果仁纵径 ƒµ∏¬·®¨ µ±¨ ¯ ²¯±ª¬·∏§¬±¤¯ §¬¤° ·¨¨µ tu qux { u{
果仁横径 ƒµ∏¬·®¨ µ±¨ ¯·µ¤±¶√ µ¨¶¨ §¬¤° ·¨¨µ z q|{ x t|
果仁侧径 ƒµ∏¬·®¨ µ±¨ ¯¶¬§¨ §¬¤° ·¨¨µ tv q|t { u|
果 皮 厚 ƒµ∏¬·¶®¬±·«¬¦®±¨ ¶¶ z qsu w tv
坚 果 重 ‘∏·º ¬¨ª«· tv qzt { u|
果 仁 重 ƒµ∏¬·®¨ µ±¨ ¯ º ¬¨ª«· tz qxs uw wt
yx 林 业 科 学 vx卷
表 5 榛数值性状分级标准
Ταβ .5 Γραδατιοναλινδιχεσ ον Χορψλυσ νυµεριχαλ ϖαλυε χηαραχτερ
项 目
≤«¤µ¤¦·¨µ Ξ Ξ°¤¬ Ξ°¬±
级差
Šµ¤§¨
§¬©©¨ µ¨±¦¨
分级数
Šµ¤§¨
±∏°¥¨µ
叶 长 ¨¤©¯¨ ±ª·« { qvu ts qvs y qws t qs x
叶 宽 ¨¤© º¬§·« z qu{ { qws x qvs t qs x
叶形指数 ¨¤©¶«¤³¨ ¬±§¨ ¬ t qtz t qyy s q|u s qtx x
叶宽基距 ¨¤© º¬§·«¥¤¶¨ §¬¶q w qzw z qtu u qvs t qs x
锯齿密度 ≥ µ¨µ¤·¬²± §¨ ±¶¬·¼ x qs| z qus w qss s qw x
大缺刻数 ⁄¨ ±·±∏°¥¨µ x qss z q{s u qxs u qs v
大缺刻宽 ⁄¨ ±·º¬§·« t q|y u quv t qwv s qv v
大缺刻深 ⁄¨ ±·§¨ ³·« s qz{ t qt| s qw| s qux v
侧脉对数 ≥¬§¨ √ ¬¨± ¦²∏³¯¨±∏° q x qw{ z qxs w qus t qs v
叶 柄 长 ° ·¨¬²¯¨¯¨ ±ª·« t q{u u qyt t qtx s qx v
叶 柄 粗 ° ·¨¬²¯¨·«¬¦®±¨ ¶¶ t qy{ t q{w t qvs s qu v
叶 芽 长 ¯¨ ¤©¥∏§¯¨ ±ª·« s qw{ s qyz s qws s qt v
叶 芽 宽 ¨¤©¥∏§ º¬§·« s qvu s qv{ s quw s qsx v
皮孔密度 ¨±·¬¦¨¯ §¨ ±¶¬·¼ y q|t { q{s w qvs t qx v
雄花序长 ≥·¤°¬±¤·¨¬±©q¯¨ ±ª·« u qsz u qyz t qyw s qu x
雄花序粗 ≥·¤°¬±¤·¨¬±©qº¬§·« w qsz w qyy v qw{ s qux x
雄花序数r芽 ≥·¤°¬±¤·¨¬±©q±∏°¥¨µr¥∏§ u q|y v qzv u qws s qv x
雄花数r序 ≥·¤°¬±¤·¨ ©¯²º µ¨±∏°¥¨µr¬±©q uts qs u|y qs txy qs vs qs x
雄蕊数r花 ≥·¤° ±¨ ±∏° qr©¯²º µ¨ z qtx z qzv y quv s qv x
雌花芽长 °¬¶·¬¯¯¤·¨ ©¯²º µ¨¥∏§¯¨ ±ª·« x qt| y q{z w qts s qy x
雌花芽宽 °¬¶·¬¯¯¤·¨ ©¯²º µ¨¥∏§ º¬§·« v qvx v q|x u q{s s qux x
雌花数r序 °¬¶·¬¯¯¤·¨ ©¯²º µ¨±∏°¥¨µr¬±©¯²µ¨¶¦¨±¦¨ z q|w ts qtv x qwz t qs x
雌 蕊 长 °¬¶·¬¯¯¨ ±ª·« u q|t w qt{ t q{t s qx x
果 苞 长 ƒµ∏¬·¥µ¤¦·¯ ±¨ª·« v qs{ y q{v t qzz t qs x
坚果纵径 ‘∏·¯²±ª¬·∏§¬±¤¯ §¬¤q t qy| u qus t quu s qu x
坚果横径 ‘∏··µ¤±¶√ µ¨¶¨ §¬¤q t qxz t q|z t qu{ s qtx x
坚果侧径 ‘∏·¶¬·¨ §¬¤° ·¨¨µ t qww t q{u t quu s qtx x
果形指数 ƒµ∏¬·¶«¤³¨ ¬±§¨ ¬ t qs| t qvv s q|s s qt x
果 顶 宽 ƒµ∏¬·¤³¨ ¬ º¬§·« t quu t qxw s q|{ s qu v
果 顶 高 ƒµ∏¬·¤³¨ ¬ «¬ª«±¨ ¶¶ s qvx s qyt s qtz s qtx v
果 基 宽 ƒµ∏¬·¥¤¶¨ º¬§·« t quy t qx| t qst s qu v
果 基 高 ƒµ∏¬·¥¤¶¨ «¬ª«±¨ ¶¶ s qvx s qwu s qtw s qt v
果仁纵径 ƒµ∏¬·®¨ µ±¨ ¯ ²¯±ª¬·∏§¬±¤¯ §¬¤° ·¨¨µ t quy t qyw s q|{ s qtx x
果仁横径 ƒµ∏¬·®¨ µ±¨ ¯·µ¤±¶√ µ¨¶¨ §¬¤° ·¨¨µ t qs| t qwt s q{y s qu v
果仁侧径 ƒµ∏¬·®¨ µ±¨ ¯¶¬§¨ §¬¤° ·¨¨µ s q|x t qvs s qzw s qu v
果 皮 厚 ƒµ∏¬·¶®¬±·«¬¦®±¨ ¶¶ t qw| u qzs s q|v s qvx x
果腔系数 ƒµ∏¬·¦¤√¬·¼ ¦²¨ ©©¬¦¬¨±· s q{s s q{{ s qys s qsy x
果仁空心度 ƒµ∏¬·®¨ µ±¨ ¯ «²¯ ²¯º §¨ ªµ¨¨ t qsz u qsz s qvy s qy v
坚 果 重 ‘∏·º ¬¨ª«· tz qvz u| qss { q|s v qs z
果 仁 重 ƒµ∏¬·®¨ µ±¨ ¯ º ¬¨ª«· y qws tt qxs w qsw t qs z
v 讨论与结论
׫²°³¶²±等人提出的欧榛评价系统 o其优点是所有性状均有参照品种 o但都是欧榛的栽培品种 o
且只有级数而大部分性状无分级标准 o这就限制了榛属种质的国际交流和科学研究的标准化 ∀我们所
建立的描述与评价系统保留了前人研究的部分性状 o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o提出了数值性状的分级标
准和部分性状的参照种k优系和株系l ∀
本研究所建立的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与评价系统 o可作为榛属种质资源调查 !搜集 !保存 !评价
和利用的初步原则 ∀
参 考 文 献
莫惠栋 q农业试验统计 q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ot|{w }xs ∗ tsx
王立新 q关于果树科学研究中的抽样调查技术 q中国果树 ot|{y ov }ws ∗ wx
׫²°³¶²±   ετ αλ. „± √¨¤¯∏¤·¬²± ¶¼¶·¨° ©²µƒ¬¯¥¨µ·¶( Χορψλυσ αϖελλανα ql q‹²µ·¶¦¬¨±¦¨ ot|z{ otv }xtw ∗ xtz
±∏µ¨√®¼ o⁄²±¤¯§Žo¤¦® ∞ • ¬¨¦«q‘∏° µ¨¬¦¤¯ ¶¦²µ¬±ª¶¼¶·¨° ©²µƒ¬¯¥¨µ·¶q‹²µ·¶¦¬¨±¦¨ ot|zw o| }t{ ∗ us
zx y期 王明启等 }榛属种质资源性状描述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