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园 艺 学 报 2005, 32 (5) : 926~929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
收稿日期 : 2004 - 12 - 21; 修回日期 : 2005 - 08 - 08
基金项目 : 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 “申报桂花品种国际登录权”专项资助
湖南省浏阳市周洛村桂花峡野生桂花资源调查
郝日明 1 臧德奎 2 向其柏 3
(1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南京 210095; 2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泰安 271018;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
院 , 南京 210037)
摘 要 : 通过对湖南省浏阳市周洛村桂花峡两次实地调查 , 观察分析了桂花 (O sm anthus fragrans
Lour. ) 群落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群落学特点 , 在此基础上对桂花居群的生物学特征 , 特别是花形态变
异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桂花峡内的桂花花色以浅黄色和乳黄色为主 , 偶有橙黄色和雪白色花个体 ; 花
有两性花和雌蕊花柱退化的单性雄花两种类型 , 居群内桂花个体间的花形态变异丰富 , 具有天然更新能力。
关键词 : 桂花 ; 资源 ; 居群 ; 野外调查
中图分类号 : S 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520926204
Investiga tion on Na tura l Resources of O sm an thus fragrans L our. a t Zhouluo2
cun in Hunan
Hao R im ing1 , Zang Dekui2 , and Xiang Q ibai3
( 1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 an 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N anjing 210095, Ch ina; 2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gdong A gricu ltur2
a l U niversity, Ta ipian 271018, Ch ina; 3 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N anjing Forestry U niversity, N anjing
210037, China)
Abstract: The physiographical factors, the communitypis component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weet osmanthus (O sm an thus fragrans) community were studied by two surveys at Zhouluocun in Hun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weet osmanthus population were analysed;
interestingly,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flower were fou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or of sweet osmanthus
corolla is mainly either light yellow or m ilk yellow, but occasionally aureate or snow2white individuals can be
found due to genetical variation in this Zhouluocun community. Flower types of sweet osmanthus are bisexual
flower or unisexual male flower due to the degeneration of p istil.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and successful regeneration in 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sweet osmanthus.
Key words: O sm an thus fragrans Lour. ; Resource; Population; Investigation
1 目的、材料与方法
桂花 (Osm anthus fragrans Lour. ) 属木犀科木犀属 , 其野生居群一直为园艺工作者所关注〔1, 2〕, 因为自
然状态下桂花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居群变异规律对研究品种起源与分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 11月和
2002年 8月作者两次去湖南浏阳周洛村桂花峡进行野外调查 , 特别是 2002年 8月调查期间正逢桂花盛开
期 , 桂花同属的另一野生种蒙自木犀 (Osm anthus henryi P. S. Green) 处于开花末期 , 有机会对桂花居群
内的花部形态变异作较为全面的观察 , 以及对桂花群落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群落学特点进行了调查。
2 调查结果
211 自然概况
周洛村桂花峡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山区 , 桂花分布的中心位置大致在北纬 28°25′55″N, 东经 113°
5期 郝日明等 : 湖南省浏阳市周洛村桂花峡野生桂花资源调查
40′22″E, 属中亚热带气候条件 , 气候温暖湿润。地带性植被为以壳斗科为优势种的常绿阔叶林。从
山体走势上看属幕阜山脉南段西坡的一条支脉 , 其主峰石柱山海拔 1 350 m。桂花出现于溪谷下段约
海拔 450 m, 分布上段止于海拔约 750 m。桂花沿陡峭的溪谷呈狭带状分布 , 其分布的外侧山脊土层
条件好的中坡与上坡有以壳斗科青冈属的青冈 〔Cyclobanopsis g lauca ( Thunb. ) Oerst. 〕为优势种的
常绿阔叶林和成片的毛竹林。桂花峡上部的山顶 , 在海拔大约 1 100 m的地段有木犀属的另一个种
———蒙自木犀自然分布。
212 群落学特点
桂花峡内桂花集中分布在溪谷两侧。溪谷大致东西走向 , 分布宽度在 10~20 m之间 , 呈带状。
形成带状分布的原因是桂花分布上侧土层较好的地段有青冈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 , 高大的青冈群落较
强的竞争能力使桂花大多生长在石灰岩石间的缝隙中或水土条件较差其它常绿树种难以旺盛生长的地
段。桂花分布的溪谷坡度在 40~60°之间 , 个别地段甚至达到 70°。在桂花群落中 , 桂花处于主林层
优势种地位 , 桂花的树冠多处于顶层 , 许多桂花为获取足够光线 , 向溪谷侧斜向生长 , 表明桂花喜
光 , 适应能力强。
该桂花群落的树龄较难推测 , 常见多株桂花呈丛生长 , 每丛地径约 60 cm, 单株个体树干直径约
10~15 cm, 推测现存桂花个体是老树被砍伐或死亡后从根部萌芽更新的个体。
按德氏 (D rude) 目测估计法估计桂花群落内其它伴生树种的个体数量〔1〕。小乔木层中个体数量
多 (Cop2 ) 的有山胡椒 (L indera g lauca B l. )、青栲 〔Cycloba lanopsis m yrsinaefolia (B l. ) Oerst. 〕; 灌
木层中个体数量很多 (Cop3 ) 的有矩圆叶鼠刺 〔Itea ch inensis var. oblonga (Hand. 2Mazz. ) W u〕、油
茶 ( Cam ellia oleifera Abel)、 木 〔L oropeta lum ch inense ( R. B r. ) O liv. 〕、柃木 ( Eurya japon ica
Thunb. ) ; 个体数量很多 (Cop3 ) 的藤本有小果蔷薇 (R osa cym osa Tratt. )。这些植物种类构成了桂
花群落的主体。小乔木层中个体数量尚多 ( Cop1 ) 的有拟赤扬 〔A ln iphyllum fortunei ( Hem sl. )
Mak. 〕、杜英 ( E laeocarpus decipiens Hem sl. )、大叶楠 (M achilus leptophy lla Hand. 2Mazz. )、冬青 ( I2
lex ch inense Sim s)、青榨槭 (Acer david ii Franch)、四照花 〔D endroben tham ia japon ica var. ch inensis
(O sborn) Fang〕; 灌木层中个体数量尚多 (Cop1 ) 的有山香圆 〔Turpin ia argu ta (L indl. ) Seem. 〕和
水蜡树 (L igustrum obtusifolium Sieb. et Zucc. )。这些种类为桂花群落内的重要伴生种。群落内个体数
量少 ( Sol) 的狗骨柴 〔Trica lysia dubia (L indl. ) Ohwi〕、羊角藤 (M orinda um bella ta L. )、清香藤
(Jasm inum laceolarium Roxb. )、牛奶菜 (M a rsden ia sinensis Hem sl. ) 等具有地带性气候指示作用 , 反
映了桂花群落具有中亚热带植被特点。
尽管桂花群落内有其他乔木树种 , 但由于土壤条件相对较差 , 难以长出高大乔木 , 桂花个体周围
的伴生种高度常低于桂花。
213 桂花居群形态变异
桂花居群内花色变异丰富。桂花峡的桂花花色以浅黄白色和乳黄色为主 , 接近栽培桂花品种中的
银桂品种群。但在调查中还发现 2株花色为银白色带蓝色的个体 , 3株花色为橙黄色个体 , 后者接近
栽培品种中丹桂品种群。这些植株从生长立地条件看 , 为天然更新产生 , 绝非人工栽培。天然更新个
体间花色出现如此丰富变异 , 实属罕见。
居群内有一定数量的籽桂。2001年 11月调查中 , 在桂花峡内观察到发育完好的桂花果实 , 直径
约 015 cm; 2002年 8月 , 观察花部形态 , 发现有些个体雌蕊和雄蕊均发育完好 , 具有繁殖后代的能
力。同时 , 观察到一些个体花败后 , 子房已生长产生幼小的果实 , 这些现象表明该居群具有天然更新
的能力 , 是无需人为帮助就能自然演替的群落。
从实地对不同单株花形态解剖看 , 目前桂花峡现有桂花个体中雌蕊花柱退化个体数量约占一半。
事实证明该居群内桂花种子繁殖后代中可产生大量不育个体 , 居群内同时存在两性花个体和单性花个
体。同时 , 在桂花峡高海拔地带分布有蒙自木犀 , 调查期间进行花形态观察 , 其花期早于桂花 , 山下
729
园 艺 学 报 32卷
的桂花在盛花期时 , 蒙自木犀已处于开花末期。解剖发现蒙自木犀的花皆为花柱退化的单性雄花 , 由
此可以推断蒙自木犀也为杂性花。
另外 , 桂花的瓣形也有多种类型 , 有的花瓣形状狭窄 , 有的较宽 , 主要有倒卵圆形、卵圆形、椭
圆形和条形。花型多为平展或向下反折。居群内桂花的花密度差别也很大 , 虽然花芽一般 2~3个叠
生 , 少见仅有 1个 , 但节间长短不一 , 花序内花朵数目有变化 , 花朵大小有差异 , 花梗长短不一 , 从
而形成总体上花感的差别。还有 , 居群内桂花个体的叶形变异较为复杂 , 从条状披针形、长椭圆形至
卵形都有 , 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 通常结实的类型叶片相对较狭窄。
3 讨论
从目前野生桂花资源调查结果看 , 在华东地区的福建和湖南等地均有野生居群〔2, 3〕。中国东部应
有桂花的自然分布区 , 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桂花仅分布在中国西南。也正是由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地
区有桂花自然分布 , 所以称桂花自然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更为合适些。
从群落学分析看 , 桂花应为喜光、不耐荫树种。只要光照条件适宜 , 对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极
强 , 甚至可在有土壤的岩石缝隙中生长。然而 , 由于桂花的灌木或小乔木习性 , 与其他乔木型常绿阔
叶树相比 , 在群落中对光照的竞争能力明显处于劣势 , 所以在常绿阔叶林发育完好的群落中很难发现
自然分布的桂花个体。目前发现有桂花自然分布的地点 , 多为立地条件较差且其他常绿阔叶乔木难以
长成大树的地段〔2〕。桂花因适生生境少 , 加之香花树种常常遭到人为破坏 , 这应是桂花和木犀属其
他树种难以发现自然居群的主要原因。
桂花是著名观花植物 , 但至今对其花结构特征的描述却不甚清楚。《中国植物志 》仅对木犀属花
特征有描述〔4〕, 但具体到桂花 , 没有明确指出其花结构类型。加上桂花由于长期人工栽培 , 其品种
的花结构特征是长期人为选育的结果 , 无法直接说明其花部形态的自然属性。本次调查 , 可以认为浏
阳桂花峡内的桂花居群至少是天然更新群落。通过对桂花花结构的变异观察 , 可以认定桂花的花为雄
花、两性花异株的杂性花。
另外 , 在桂花峡天然更新的桂花群落中发现橙黄色和雪白色花的桂花个体 , 且这些个体均为单性
雄花 , 自身并无更新能力。一方面 , 桂花天然更新后代能够产生橙黄色的变异个体 , 表明芽变并非是
丹桂品种起源〔5〕的唯一途径 , 前人完全有可能从自然变异中实生选育出丹桂品种。另一方面 , 过去
有学者认为不育桂花品种是人工选育保存的结果 , 本次调查结果却显示 , 不育桂花个体可在天然更新
桂花居群中大量产生 , 表明单性雄花的不育品种完全可从野生桂花中实生选育获得。这一发现为今后
桂花新品种的实生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桂花峡内的桂花群落有能够结实的桂花个体 , 表明该群落能够天然更新 , 延续后代。同时该群落
内有花为银白色带蓝色的桂花个体 , 在现今的栽培品种中尚未发现这种花色品种 , 似乎桂花峡的桂花
居群与栽培桂花品种有一定的区别 , 这为说明该居群为野生居群提供了一个证据 , 但能否最终定论 ,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李 博. 生态学.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0. 118~122
L i B. Ecology. Beijing: H 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0. 118~122 ( in Chinese)
2 臧德奎 , 刘隆昌 , 向其柏 , 刘玉莲 , 郝日明. 野生桂花的考证与调查. 见 : 向其柏主编. 中国桂花———申报桂花品种国际登陆权
论文集 ( II) . 长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45~49
Zang D K, L iu L C, Xiang Q B, L iu Y L, Hao R M. An investigation to wild sweet osmanthus. In: Xiang Q B. Sweet osmanthus, collection
on the app lication to ICRA of O sm anthus fragrans cultivars (Ⅱ) . Changchun: J ilin Se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2. 45~49 ( in Chi2
nese)
3 王贤荣 , 袁发银 , 陈 昕 , 季春峰 , 阎道良. 湖南浏阳桂花峡桂花次生林的物种数量特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004, 28 (增刊 ) : 41~44
829
5期 郝日明等 : 湖南省浏阳市周洛村桂花峡野生桂花资源调查
W ang X R, Yuan F Y, Chen X, J i C F, Yan D L. O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es in wild community ofO sm anthus fragrans in Guihuax2
ia, L iuyang, Hunan.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 2004, 28 ( supp lement) : 41~44 ( in Chinese)
4 陆瑞林 , 木犀属. 见 : 张美珍 , 邱莲卿主编. 中国植物志 (第 61卷 )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2. 85
Lu R L. O sm anthus Lour. In: Zhang M Z, Q iu L Q. 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 ( vol. 61) .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2. 85 ( in
Chinese)
5 臧德奎 , 向其柏 , 刘玉莲. 中国桂花品种的起源与演化. 见 : 向其柏主编. 中国桂花———申报桂花品种国际登陆权论文集 ( II) . 长
春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1~12
Zang D K, Xiang Q B, L iu Y L. A study o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sweet osmanthus cultivars. In: XiangQ B. Sweet osmanthus, collection
on the app lication to ICRA of O sm anthus fragrans cultivars ( Ⅱ) . Changchun: J 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2. 1 ~12 ( in
Chinese)
收稿日期 : 2005 - 01 - 17; 修回日期 : 2005 - 05 - 16
基金项目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 (2001C0010Z)3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滇中地区特色观赏禾草资源
刘 磊 管开云 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昆明 650204)
Resources of Character istic O rnam en ta l Gra ss of Cen tra l Y unnan
L iu Lei and Guan Kaiyun3 ( Kunm ing Institu te of B otany, Chinese A cadem y of Sciences, Kunm ing 650204, China)
关键词 : 观赏禾草 ; 资源
中图分类号 : S 6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5132353X (2005) 0520929201
观赏禾草 (O rnamental grass) 是一类广泛用于各种生境造园的禾草类植物的统称。滇中地区位于云南省中部 , 为
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 海拔落差较大 , 气候类型多样 , 禾草的种类较多。作者于 2004年 8月至 2005年 1月对昆明、
玉溪、楚雄、曲靖等地区 80余属野生禾草进行野外考察、选择、采集和鉴定查证 , 详细记录其观赏性状及生境类型
并拍照 , 采集部分禾草种子和植物活体进行引种观察试验。
经过本次调查共整理出 14种具有滇中特色且未曾做过园艺开发研究的野生禾草。高大型可独立成景的禾草有五
节芒 M 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 W arb. es Schum et Laut. , 类芦 N eyraud ia reynaudiana ( Kunth) Keng ex H itchc. , 斑
茅 Saccharum arund inaceum Retz. , 狭叶斑茅 S. procerum Roxb. , 滇蔗茅 Erianthus longisetosus Anders. (图版 , 1) , 蔗茅
E. rufipilus ( Steud. ) Griseb (图版 , 2)。可用于水石景观的有棕叶芦 Thysanolaena m axim a (Roxb. ) O. Ktze. (图版 ,
3) , 甜根子草 Saccharum spon taneum L inn. (图版 , 4)。可用作地被植物、镶边草的有黄茅 Heteropogon con tortus (L. )
Beauv, 皱叶狗尾草 Setaria plica ta (Lam. ) T. Cooke. , 野燕麦 A vena fatua L inn. , 细柄草 Capilliped ium parvif lorum (R.
B r. ) Stapf. , 横断马唐 D igitaria hengduanensis L. L iou, 鼠尾粟 Sporobolus fertilis ( Steud. ) Clayt. 。另外 , 蔗茅属 E rian2
thus M ichaux. , 甘蔗属 Saccharum L inn. , 棕叶芦属 Thysanolaena Nees. 的一些种类形态较好 , 花色丰富。
大部分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禾草在滇中地区分布较广 , 多生长于路边沟渠 , 田间地头、河湖岸边以及林缘水分较
为充足的地方 , 特别是一些高大型禾草如甜根子草、类芦、蔗茅等在河边及林缘大面积生长 , 成为组成当地植物群落
的主要物种 , 其伴生植物多为一些小型杂草。只有斑茅仅生长于气候较为炎热的低海拔地区。在树木较为繁茂的密林
下面很少有禾草生长 , 说明禾草生长的向光性。滇中地区大部分禾草为多年生 , 以营养繁殖为主。有些既可营养繁殖
也可种子繁殖 , 如蔗茅种子萌发率可达到 80%以上 , 且多数禾草种子上面都有芒 , 可随风传播。由于其繁殖能力强 ,
适应范围广 , 因此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引种栽培观察试验 , 最好是筛选培育不育系。多数观赏禾草根
系发达 , 可应用于公路的绿化 , 对于保持水土、防止山体滑坡也有重要作用。
图版说明 : 1. 滇蔗茅 ; 2. 蔗茅 ; 3. 棕叶芦 ; 4. 甜根子草。
Explana tion of pla tes: 1. Erianthus longisetosus; 2. Erian thus rufipilus; 3. Thysanolaena m axim a; 4. Saccharum spontaneum
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