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Floral Vascular Comparative Anatomy of Stellaria media and Myosoton aquaticum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维管束系统比较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3ꎬ 31(6): 525~532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 3724 / SP􀆰 J􀆰 1142􀆰 2013􀆰 60525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维管束系统比较解剖学
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李祖任ꎬ 胡 楠ꎬ 杨吉刚ꎬ 杨 冰ꎬ 廖海民∗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ꎬ 贵阳 550025)
摘  要: 运用石蜡制片技术ꎬ 对繁缕(Stellaria media)和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的花维管束系统进行了比
较解剖观察ꎬ 为其系统分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ꎮ 研究结果表明ꎬ 两者维管系统有以下特征: (1)花梗部维管
束以 3束不封闭成环形式分布在中央区ꎮ (2)花梗顶部维管束形成一个封闭的分生组织环ꎮ (3)分生组织环最先
呈辐射状分离出的外层 10束ꎬ 每相隔一个束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 2束ꎮ 其中 15束是通往花萼的维管束ꎬ 5束是
通往花瓣的维管束ꎮ 通往花瓣的 5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ꎬ 变成 10 束花瓣维管束ꎮ (4)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
裂出 10束ꎬ 形成雄蕊维管束ꎮ (5)在子房室区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4 子房隔膜束ꎬ 每束分裂出 3 束ꎬ
形成胎座维管束ꎬ 其数目为 12束ꎬ 每一束均与一个胚珠相连ꎬ 从而使子房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 16 束ꎮ 鉴于繁
缕和鹅肠菜花维管束系统的高度一致ꎬ 将鹅肠菜置于繁缕属比较恰当ꎮ
关键词: 繁缕ꎻ 鹅肠菜ꎻ 花维管束ꎻ 系统学
中图分类号: Q944􀆰 5ꎻ Q949􀆰 74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3)06 ̄0525 ̄08
      收稿日期: 2013 ̄04 ̄28ꎬ 修回日期: 2013 ̄07 ̄29ꎮ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贵州省烟田主要杂草的苗期识别”(研农 2013029)ꎻ 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科技项目
“贵州省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201022)ꎮ
  作者简介: 李祖任(1987-)ꎬ 男ꎬ 硕士研究生ꎬ 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与形态解剖学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廖海民ꎬ 博士ꎬ 教授ꎬ 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及形态解剖学研究(E ̄mail: lhaimin@163􀆰 com)ꎮ
Floral Vascular Comparative Anatomy of Stellaria media and
Myosoton aquaticum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LI Zu ̄Renꎬ HU Nanꎬ YANG Ji ̄Gangꎬ YANG Bingꎬ LIAO Hai ̄Mi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ꎬ Guizhou Universityꎬ Guiyang 550025ꎬ China)
Abstract: The floral vascular anatomy of Myosoton aquaticum and Stellaria media were
compared by paraffin sectionꎬ which supplied scientific data for systematy. Results on the
floral vascular anatomy showed that: ( 1) Vascular of pedicel had three bundles that an
unclosing ringꎬ which scattered within the central region. (2) At the top ̄pedicelꎬ bundles
formed a closing meristem ring. (3) The meristem ring was radially divided into ten parietal
bundles. Each bundle was divides into twoꎬ with 15 bundles linked to the sepals and five
linked to the petals. These five bundles divided again to from 10 petal vasculars. (4) The
meristem ring was radially divided into 10 bundles from stamen vascular. (5) In the locular
regionꎬ the meristem ring was radially divided into four locular parictal bundles. Each locular
parictal bundle divided into three to from 12 placental bundlesꎬ which were linked to the ovule
everyone. The ovary wall had 16 bundles. It is appropriate that M􀆰 aquaticum belongs to
Stellariaꎬ based on the high similarity in vascular anatomy of M􀆰 aquaticum and S􀆰 media.
Key words: Stellaria mediaꎻ Myosoton aquaticumꎻ Floral vascularꎻ Systematic
    繁缕 (Stellaria media)和鹅肠菜 (Myosoton
aquaticum)同属于石竹科繁缕亚科繁缕亚族植物ꎬ
均为全国常见的田间杂草ꎮ 这两种杂草与农作物争
肥争光ꎬ 对农作物的生产存在一定的危害ꎬ 尤其是
繁缕在局部地区已成为优势种群[1]ꎮ 因此ꎬ 繁缕
和鹅肠菜的正确识别和鉴定ꎬ 对制定正确的杂草防
除方案有一定的意义ꎮ
繁缕属是石竹科中比较大的一个属ꎬ 对该属中
种间的鉴定仍以形态学特征为主ꎬ 往往两种植物形
态特征比较接近ꎬ 在种间分类上存在着一定的问
题[2]ꎮ 鹅肠菜属为单种属ꎬ 仅有 1 种鹅肠菜(又称
牛繁缕)ꎬ 该属早期曾被归于繁缕属ꎮ 目前ꎬ 对繁
缕属和鹅肠菜属植物的形态学研究有少量报道ꎬ 对
其分类鉴定和系统进化有一定意义ꎮ Herbert 研究
了繁缕腋芽的形态和形成过程ꎬ 他认为腋芽最初跟
母芽是没有联系的ꎬ 在经过重大发育后才建立联
系[3]ꎮ Haskell G. 对繁缕在雄蕊数目 7 到 3 上的
变异种进行了研究ꎬ 并发现繁缕雄蕊数目有减少的
趋势[4]ꎮ 陈旭波等对华北地区繁缕属 16 种 2 变
种ꎬ 以及其他 4属 4种植物的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
察ꎬ 结果表明繁缕属植物叶片下表皮存在气孔器ꎬ
上表皮仅少数种类缺乏气孔器ꎬ 存在的气孔器类型
比较多ꎬ 该属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在种间差异明
显[5]ꎮ 党荣理对新疆产繁缕属 12 种 1 变种植物的
花粉进行了观测ꎬ 并将该属花粉分为孔膜突出型和
孔膜下陷型[6]ꎮ 陈传权和俞秀英详细报道了鹅肠
菜的休眠期ꎬ 种子发芽和种子出苗深度等生物学特
性ꎬ 为防除提供了参考[7]ꎮ
根据维管束进化保守学说理论ꎬ 植物的外部形
态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适应过程中发生了较大
变化ꎬ 但植物内部维管束系统却仍具有高度的进化
保守性ꎮ 花部维管束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进化
过程的证据ꎬ 是分类学和系统进化学研究的重要领
域[8-10]ꎮ 在花部维管束解剖方面前人已做了许多
工作ꎬ 对研究植物外部形态变化和花器官起源等具
有一定的意义ꎮ Joshi A􀆰 C􀆰 和 Fotidar A􀆰 N􀆰 对素
馨花(Jasminum grandiflorum)、 夜花(Nyctanthes
arbortristis)和欧丁香(Syringa vulgaris)等 12种木
犀科植物的花部维管束进行了解剖观察ꎬ 发现了一
些比较奇特的现象[11]ꎮ Frederick H􀆰 U􀆰 和 Kawa ̄
no Shoichi对东方胡麻花(Heloniopsis orientalis)
的花部维管束进行了解剖学观察ꎬ 且研究了其心皮
形态和花部形态ꎬ 认为花维管束和心皮形态与胡麻
花属其他植物具有相似性ꎬ 证明东方胡麻花与它们
处于同一系统位置[12]ꎮ 廖景平等运用石蜡切片技
术研究了多种姜目植物的花部维管束系统发生情
况ꎬ 探讨了其缺失雄蕊的去向及其唇瓣和腺体结构
的属性ꎬ 并认为同源异形现象可为解释花器官属性
提供重要线索[13ꎬ14]ꎮ 具较大系统分类地位的石竹
科代表植物繁缕和鹅肠菜的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学
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ꎮ 我们以繁缕和鹅肠菜花为材
料ꎬ 对其花部维管束系统进行比较解剖学观察分
析ꎬ 探讨两种植物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走向ꎬ 拟为进
一步明确繁缕属和鹅肠菜属植物种间的分类鉴定和
系统关系提供新的形态学资料ꎮ
1  材料和方法
繁缕和鹅肠菜采集于贵州大学南校区校园ꎮ
2013年 3-4 月ꎬ 采集繁缕花柱为 2、 3 和 4 的花
数朵ꎬ 鹅肠菜花柱为 3、 4 和 5 的花数朵ꎬ 经 FAA
固定后ꎬ 用番红 ̄固绿染色ꎬ 常规石蜡切片法制片ꎬ
每朵花从花梗顶部至花基部作连续横切ꎬ 切片厚度
为 7~9 μmꎬ 用 Olympus Vanox 光学显微镜进行
系统观察ꎬ 并拍照ꎮ
2  结果
2􀆰 1  繁缕花部形态
疏聚伞花序顶生ꎻ 花梗细弱ꎬ 具 1列短毛ꎬ 花
后伸长并下垂ꎬ 长 7 ~14 mmꎻ 花萼卵状披针形ꎬ
长约 4 mmꎬ 顶端稍顿或近圆形ꎬ 边缘膜质ꎬ 外面
被短腺毛ꎻ 花瓣白色ꎬ 长椭圆形ꎬ 深裂达基部ꎬ 裂
片近线形ꎻ 雄蕊 3~5ꎬ 短于花瓣ꎻ 花柱 2 ~4ꎬ 线
形(图版Ⅰ: 1)ꎮ
2􀆰 2  繁缕花部维管束系统
繁缕花梗部横切面呈近圆形ꎬ 最外一层为表皮
层ꎬ 其下几层薄壁细胞为皮层ꎬ 皮层内为中央维管
束区ꎮ 中央维管束区由 3束不封闭成环的维管束组
成(图版Ⅰ: 2)ꎮ 维管束系统向上延伸ꎬ 木质部逐
渐形成一个不封闭的环ꎬ 而韧皮部形成一个封闭的
环(图版Ⅰ: 3)ꎮ 后此环向外呈放射状分离出 10
62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1卷 
束维管束ꎬ 与此同时在花梗中央形成一个分生组织
环(图版Ⅰ: 4ꎬ 5)ꎮ 最先分离出来的外层 10 束ꎬ
分成 2组各 5束维管束ꎬ 相间排列ꎬ 每相隔一个束
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 2 束ꎮ 其中 15 束是通往花萼
的维管束ꎬ 5束是通往花瓣的维管束(图版Ⅰ: 6)ꎮ
通往花瓣的 5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ꎬ 成 10 束花瓣
维管束(图版Ⅰ: 7)ꎮ 分生组织环在上行过程中再
呈辐射状分裂出 10 束维管束ꎬ 形成雄蕊束(图版
Ⅰ: 5~8)ꎮ 维管束系统上行至子房室区ꎬ 分生组
织环在上行过程中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4束ꎬ 其中在
心皮腹缝线面 2 束ꎬ 背缝线面 2 束(图版Ⅰ: 8)ꎮ
繁缕属于复心皮子房ꎬ 3心皮 1室ꎬ 由中轴胎座转
变为特立中央胎座ꎬ 子房室内胚珠多数(图版Ⅰ:
9~14)ꎮ 在花瓣维管束和花萼维管束形成时ꎬ 心皮
腹缝线面和背缝面的 4 束维管束ꎬ 每束分裂出 3
束ꎬ 形成胎座维管束ꎬ 其数目为 12 束ꎬ 每一束均
与一个胚珠相连ꎬ 从而使子房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
16束(图版Ⅰ: 10ꎬ 11)ꎮ 中央区维管束根据花柱
数目不同呈不同形状ꎬ 花柱为 2的花部中央区维管
束平形排列(图版Ⅰ: 12)ꎬ 花柱为 3 的花部中央
区维管束呈三角形(图版Ⅰ: 13)ꎬ 花柱为 4 的花
部中央区维管束呈十字形(图版Ⅰ: 14)ꎬ 随后逐
渐变小消失于子房室顶部ꎮ
繁缕花部主要维管束系统的走向见图 1ꎮ
A
A
B
B
CC
D
D
E
E
F
G
G
Aꎬ B: 花梗部维管束ꎻ Cꎬ D: 子房下区维管束ꎻ E~G: 子房区维管束ꎮ
Aꎬ B: Vascular pedicelꎻ Cꎬ D: Vascular sublocular regionꎻ E-G: Vascular locular region.
图 1  繁缕花部主要维管束横切走向(杨冰绘)
Fig􀆰 1  Cross sections of main floral anatomy of Stellaria media (Yang Bing)
725  第 6期                李祖任等: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维管束系统比较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2􀆰 3  鹅肠菜花部形态
二岐聚伞花序顶生ꎻ 花梗细ꎬ 密被腺毛ꎬ 花后
伸长并下弯ꎬ 长 1~2 cmꎻ 花萼卵状披针形或长卵
形ꎬ 长 4~5 mmꎬ 顶端较顿ꎬ 边缘狭膜质ꎬ 外面被
腺柔毛ꎻ 花瓣白色ꎬ 深裂至基部ꎬ 裂片线形或披针
形ꎬ 雄蕊 10ꎬ 稍短于花瓣ꎻ 花柱 3~5ꎬ 线形(图版
Ⅱ: 1)
2􀆰 4  鹅肠菜花部维管束系统
鹅肠菜花梗部横切面呈近圆形ꎬ 最外一层为表
皮层ꎬ 其下几层薄壁细胞为皮层ꎬ 皮层内为中央维
管束区ꎮ 中央维管束区由 3束不封闭成环的维管束
组成(图版Ⅱ: 2)ꎮ 维管束系统向上延伸ꎬ 木质部
逐渐形成一个不封闭的环ꎬ 而韧皮部形成一个封闭
的环(图版Ⅱ: 3)ꎮ 后此环向外呈放射状分离出 10
束维管束ꎬ 与此同时在花梗中央形成一个分生组织
环(图版Ⅱ: 4ꎬ 5)ꎮ 最先分离出来的外层 10 束ꎬ
分成 2组各 5束维管束ꎬ 相间排列ꎬ 每相隔一个束
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 2 束ꎮ 其中 15 束是通往花萼
的维管束ꎬ 5束是通往花瓣的维管束(图版Ⅱ: 6ꎬ
7)ꎮ 通往花瓣的 5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ꎬ 成 10 束
花瓣维管束(图版Ⅱ: 8)ꎮ 分生组织环在上行过程
中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10 束维管束ꎬ 形成雄蕊束
(图版Ⅱ: 5 ~9)ꎮ 维管束系统上行至子房室区ꎬ
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4束ꎬ 其中在心皮腹
缝线面 2束ꎬ 背缝线面 2束(图版Ⅱ: 9)ꎮ 鹅肠菜
属于复心皮子房ꎬ 3 ~5 心皮 1 室ꎬ 由中轴胎座转
变为特立中央胎座ꎬ 子房室内胚珠多数(图版Ⅱ:
10~15)ꎮ 此时ꎬ 心皮腹缝线面和背缝面的 4 束维
管束ꎬ 每束分裂出 3束ꎬ 形成胎座维管束ꎬ 其数目
为 12束ꎬ 每一束均与一个胚珠相连ꎬ 从而使子房
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 16 束(图版Ⅱ: 11~13)ꎮ 中
央区维管束根据花柱数目不同呈不同形状ꎬ 花柱为
3的中央区维管束呈倒三角形(图版Ⅱ: 10)ꎬ 花
柱为 5的类型呈五角星形(图版Ⅱ: 14)ꎬ 花柱为 4
的类型呈平行状(图版Ⅱ: 15)ꎬ 随后逐渐变小消
失于子房室顶部ꎮ
鹅肠菜花部主要维管束系统的走向见图 2ꎮ
3  讨论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结果表
明ꎬ 两者维管系统有以下共同特点: (1)花梗部维
管束位于中央区ꎬ 由 3 束不封闭成环的维管束组
成ꎮ (2)维管束系统向上延伸ꎬ 木质部逐渐形成一
个不封闭的环ꎬ 而韧皮部形成一个封闭的分生组织
环ꎬ 此环呈辐射状分离出了花萼维管束、 花瓣维管
束、 雄蕊维管束和雌蕊维管束ꎮ (3)最先分离出来
的外层 10束ꎬ 分成 2组各 5束维管束ꎬ 相间排列ꎬ
每相隔一个束的那个束向外分裂出 2 束ꎮ 其中 15
束是通往花萼的维管束ꎬ 5 束是通往花瓣的维管
束ꎮ 通往花瓣的 5 束维管束又一分为二ꎬ 成 10 束
花瓣维管束ꎮ (4)分生组织环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10
束维管束ꎬ 形成雄蕊维管束ꎮ (5)分生组织环在上
行过程中再呈辐射状分裂出 4束ꎬ 其中在心皮腹缝
线面 2束ꎬ 背缝线面 2束ꎮ 每束分裂出 3束ꎬ 形成
胎座维管束ꎬ 其数目为 12 束ꎬ 每一束均与一个胚
珠相连ꎬ 从而使子房壁维管束数目增加到 16 束ꎮ
由此可见ꎬ 繁缕和鹅肠菜在花部维管束系统上有着
高度的相似性ꎮ
石竹科植物外部形态学发生了大量趋同进化ꎬ
如雄蕊数目减少、 花柱数目减少、 花瓣缺失等ꎬ 使
得属间和种间的鉴定较难确定ꎬ 外部形态学特性在
分类上已不是很可靠[15]ꎮ 目前ꎬ 花柱数目是划分
繁缕属(花柱数 3)和鹅肠菜属(花柱数 5)的重要性
状特征[16ꎬ17]ꎮ 但经我们野外调查表明ꎬ 鹅肠菜属
植物花柱数目为不定数ꎬ 存在花柱数为 3、 4 和 5
的现象ꎬ 并发现存在大量花柱数 4的过渡类型ꎬ 有
从花柱数 5向花柱数 3减少的趋势ꎮ 所以ꎬ 以花柱
数目为重要依据来划分石竹科繁缕属和鹅肠菜属是
不可靠的ꎮ
石竹科繁缕属和鹅肠菜属的系统关系一直存在
争议ꎮ 鹅肠菜属为单种属ꎬ 仅鹅肠菜一种ꎬ 该属早
期被归于繁缕属ꎬ 但因其花柱数为 5ꎬ 蒴果 5 瓣
裂ꎬ 裂瓣顶端再二齿裂等特征存在区别ꎬ 故单列为
一属[17ꎬ18]ꎮ 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鹅肠菜应该重
新划入繁缕属ꎬ 刘瑾等采用核 rDNA中的 ITS 序列
对 6号繁缕族疑似种标本进行了分子系统分析并进
行了鉴定ꎬ 均被认定为鹅肠菜ꎬ 其形态差异属于种
下变异水平ꎬ 且居群间有花柱数目减少的趋势ꎬ 并
支持鹅肠菜属重新并入繁缕属ꎬ 以保证繁缕属的单
系性[19] ꎮ 赵海光等分析了繁缕及其近缘种和鹅肠
82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1卷 
A
A
B
B C
C D
D
E
E
H
H
G
F
      Aꎬ B: 花梗部维管束ꎻ Cꎬ D: 子房下区维管束ꎻ E~H: 子房区维管束ꎮ
      Aꎬ B: Vascular pedicelꎻ Cꎬ D: Vascular sublocular regionꎻ E-H: Vascular locular region.
图 2  鹅肠菜花部主要维管束横切走向(杨冰绘)
Fig􀆰 2  Cross sections of main floral anatomy of Myosoton aquaticum (Yang Bing)
菜的 ITS和 trnL ̄F序列的碱基差异ꎬ 并构建了 N ̄J
系统树ꎬ 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ꎬ 支持将鹅
肠菜重新归入繁缕属的分类处理[20]ꎮ 陈旭波等选
取茎的形状及是否被毛、 叶长、 叶宽等 55 个形态
特征对繁缕属和鹅肠菜属进行了数量分类学研究ꎬ
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ꎬ 鹅肠菜与繁缕亚
组的关系较近ꎬ 支持将鹅肠菜属并入繁缕属[21]ꎮ
本研究对繁缕和鹅肠菜的花部维管束系统的解
剖比较观察发现ꎬ 两者无论在花部维管束起源ꎬ 还
是在花部维管束向上延伸过程中的走向都有着高度
的相似性ꎮ 从花部维管束系统的比较解剖观察结果
来看ꎬ 支持将鹅肠菜属并入繁缕属ꎮ
参考文献:
[ 1 ]   李祖任ꎬ 徐爽ꎬ 廖海民ꎬ 晏升禄ꎬ 陈风雷. 贵州省
烟田杂草优势种调查 [ J] . 杂草科学ꎬ 2012ꎬ 30
(3): 32-36.
[ 2 ]   吴征镒. 中国繁缕属的一些分类问题[J] . 云南植物
研究ꎬ 1991ꎬ 13(4): 351-368.
[ 3 ]   Herbert B T. Morphology and axillary shoot forma ̄
tion in the anisocladous shoot of Stellaria media L􀆰
[J] . Int J Plant Sciꎬ 1992ꎬ 153(2): 230-238.
[ 4 ]   Haskell G.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stamens in
925  第 6期                李祖任等: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维管束系统比较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the common chickweed[ J] . J Genetꎬ 1949ꎬ 49
(3): 291-301.
[ 5 ]   陈旭波ꎬ 刘全儒ꎬ 李燕. 华北地区繁缕属(Stellaria
L.)植物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 [ J] . 植物研究ꎬ
2010ꎬ 30: 527-536.
[ 6 ]   党荣理. 新疆繁缕属植物花粉形态学研究[J] . 新疆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1995ꎬ 12(1): 76-80.
[ 7 ]   陈传权ꎬ 俞秀英. 牛繁缕生物学特性与防除研究
[J] . 植物保护学报ꎬ 1992ꎬ 19(1): 12ꎬ 16.
[ 8 ]   Henslow G. The origin of floral structures through
insects and other agencies[M] . London: Keganꎬ
Paul and Trenchꎬ 1888: 87.
[ 9 ]   Puri V. The role of floral anatomy in the solution of
morphological problems[ J] . Bot Revꎬ 1951ꎬ 17
(7): 472-553.
[10]   Carl L W. Vestigial structures and flower[J] . Am
J Botꎬ 1982ꎬ 69(8): 1356-1365.
[11]   Joshi A Cꎬ Fotidar A N. Floral anatomy of the
Oleaceae[J] . Natureꎬ 1940ꎬ 145: 354-356.
[12]   Frederick H Uꎬ Kawano S. Vascular floral anato ̄
my of the east Asian Heloniopsis orientalis
(Thunb.)C􀆰 Tanaka(Liliaceae ̄Helonieae)[J] . Bot
Mag Tokyoꎬ 1981ꎬ 94: 295-311.
[13]   唐源江ꎬ 廖景平. 鸭趾草花部维管束系统解剖学研
究[J] . 武汉植物学研究ꎬ 2001ꎬ 19(2): 96-100.
[14]   关岚岚ꎬ 邹璞ꎬ 廖景平. 舞花姜花部维管束系统的
解剖学研究[ J] . 西北植物学报ꎬ 2008ꎬ 28(12):
2385-2392.
[15]   Smissen R Dꎬ Clement J Cꎬ Garnock P Jꎬ
Chambers G K. Subfamilial relationships within
Caryophyllaceae as inferred from 5′ NDHF se ̄
quences[ J] . Am J Botꎬ 2002ꎬ 89 (8): 1336 -
1341.
[16]   Linnaeus C. Species Plantarum[M] . Stockholm:
Laurentii Salvii Pressꎬ 1753: 272-427.
[17]   唐昌林ꎬ 柯平ꎬ 鲁得全ꎬ 周立华ꎬ 吴征镒. 中国植
物志: 第 26 卷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ꎬ 1996:
47-158.
[18]   Kubitzki Kꎬ Rohwer J Gꎬ Bittrich V. Caryophyl ̄
laceae[M] / / The Families and Genera of Vascular
Plants: Magnoliidꎬ Hamamelidꎬ and Caryophyllid
Families. Berlin: Springer Verlagꎬ 1993: 253 -
280.
[19]   刘瑾ꎬ 吴耘珂ꎬ 马子驭ꎬ 何兴金. 基于核 rDNA ITS
序列的繁缕族疑似种分子鉴定[J] . 四川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ꎬ 2007ꎬ 44(5): 1101-1110.
[20]   赵海光ꎬ 周建建ꎬ 曹珊珊ꎬ 郑玉红ꎬ 单宇ꎬ 夏冰.
基于 ITS和 trnL ̄F序列碱基差异的繁缕及其近缘种
的亲缘关系分析[J]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ꎬ 2009ꎬ
18(1): 1-5.
[21]   陈旭波ꎬ 孟世勇ꎬ 刘全儒. 石竹科繁缕属与鹅肠菜属
的数量分类[J]. 植物学报ꎬ 2012ꎬ 47(3): 271-
277.
03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1卷 
  李祖任等: 图版Ⅰ LI Zu ̄Ren et al.: Plate Ⅰ 
繁缕花维管束系统ꎮ s. 花萼ꎻ p. 花瓣ꎻ mr. 分生组织环ꎻ pdv花梗维管束ꎻ spv. 花萼维管束ꎻ ptv. 花瓣维管束ꎻ stv. 雄蕊
维管束ꎻ ov. 胚珠ꎻ pb. 胎座维管束ꎻ ow. 子房壁ꎮ
1. 花形态ꎻ 2~14. 花不同水平横切面ꎻ 2ꎬ 3. 花梗维管束(×100)ꎻ 4~7. 子房下区维管束(×60)ꎻ 8~14. 子房区维管束(×60)ꎮ
Floral vascular anatomy of Stellaria media. s. Sepalꎻ p. Petalꎻ mr. Meristem ringꎻ pdv. Vascular pedicelꎻ spv. Vas ̄
cular sepalꎻ ptv. Vascular petalꎻ stv. Vascular stamenꎻ ov. Ovuleꎻ pb. Placental bundlesꎻ ow. Ovary wall.
1. Flora l morphologyꎻ 2-14. Transverse sec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flowerꎻ 2ꎬ 3. Vascular pedicel ( ×100)ꎻ 4-7.
Vascular sublocular region (×60)ꎻ 8-14. Vascular locular region (×60) .
135  第 6期                李祖任等: 繁缕和鹅肠菜的花维管束系统比较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
  李祖任等: 图版Ⅱ LI Zu ̄Ren et al.: Plate Ⅱ 
鹅肠菜花维管束系统ꎮ s. 花萼ꎻ p. 花瓣ꎻ mr. 分生组织环ꎻ pdv花梗维管束ꎻ spv. 花萼维管束ꎻ ptv. 花瓣维管束ꎻ stv. 雄蕊
维管束ꎻ f. 花丝ꎻ ov. 胚珠ꎻ pb. 胎座维管束ꎻ ow. 子房壁ꎮ
1. 花形态ꎻ 2~15. 花不同水平横切面ꎻ 2ꎬ 3. 花梗维管束(×100)ꎻ 4~8. 子房下区维管束(×60)ꎻ 9~15. 子房区维管束(×60)ꎮ
Floral vascular anatomy of Myosoton aquaticum. s. Sepalꎻ p. Petalꎻ mr. Meristem ringꎻ pdv. Vascular pedicelꎻ spv.
Vascular sepalꎻ ptv. Vascular petalꎻ stv. Vascular stamenꎻ f. Filamentꎻ ov. Ovuleꎻ pb. Placental bundlesꎻ ow. Ovary wall.
1. Floral morphologyꎻ 2-15. Transverse sec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flowerꎻ 2ꎬ 3. Vascular pedicel (×100)ꎻ 4-8. Vascu ̄
lar sublocular region (×60)ꎻ 9-15. Vascular locular region (×60) .
(责任编辑: 王豫鄂)
23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