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Cutting on the Lamina Tissue Turnover for Perennial Ryegrass

刈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全 文 :第 3
V o l
.
3

N 0
第 1 期
1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T IA S IN IC A
1 9 9 5生 _
l , , 5
XlJ 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
樊奋成 高振生 韩建国 王 培
(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
摘要 : 组织转化是分析草丛的组织生长 、枯死和净生产的理论 , 对于合理利用草地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应用组织转化的理论和方法 , 通过XlJ 割试验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的转化
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
研究结果表明 , 12 个刘割处理中 , 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净生产率以 14 天 X 7 . sc m 和 14 天
x 5
.
oc m 最高 , 分别为 53 . 13 千克 /公顷 /天和 51 . 72 千克 /公顷/ 天 , 而 42 天 x lo . oc m 最低 。
关链词 : 生长率 ;枯死率 ; 净生产率 ; 组织转化
1 前言
摘除叶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取决于摘除的程度和时期 。 摘除老叶比摘除幼叶对多年生
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小 , 影响的程度与营养状况有关(Da v ies , 1 98 8 ) 。 当草层保持在较低叶面
积指数水平时 , 对幼叶的生长非常有利 , 光合效率较高 (w o led ge , 1 97 3 , 1 9 7 , 1 9 78 ) , 但是 , 与
XlJ 割相比 ,重牧的情况下保持在 较低叶面积指数时 , 许多幼叶被家畜采除 (M or ri s , 1 96 9 ;
Mcil
v or 和 W at hi n , 1 9 7 3) 降低了光合效率 , 光合能力的减少对植物的生活力 , 尤其对根和侧
枝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 因此 , 频繁摘除叶子可导致分萦和根系数量减少 ,根系入土深度降
低 。但是采摘叶子使草层基部得到充分光照 , 能刺激植株产生分萦 , 也能刺激幼小分萦生长 ,
这些幼小分萦在草层覆盖度大的情况下可能存活下来 (T ai nt on , 1 98 0) 。
一般认为 , 草地管理 中 , 低频度高强 度的刘割可获得最大的年净干 物质积累量
(A n slo w
,
2 9 6 7 ; F r am e 和 H u n t , 1 9 7 1 ; Sm e tha m , 1 9 7 5 ; W illiam s , 1 9 8 0 ) 。 又lJ割高度对多年生
黑麦草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 整个 生长季中留茬高度以 2 . 5一 5 . oc m 最适宜 (R ei d , 1 96 6 ;
H a r r in g t o n 和 B in n ie , 1 9 7 1 ) 。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 区人工草地的主要当家草种为多年生黑麦草 , 其产量高 , 质量好 。 我
们利用组织转化 (Ti s ue tur no ve r )理论就采摘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的生长 、枯死和净生产
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 为合理利用南方人工草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
2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及植被概况
2. 1 自然条件
试验区位于湘桂交界的湖南省邵 阳地 区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牧场 , 地处北纬 26 度 21
分 ,东经 1 09 度 56 分 。在我国气候区划上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山地 ,冬季受北方冷空
气的影响较为寒冷 , 但时间不长 ;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和南海高压的交替控制 , 因此雨量较大 ,
全年平均降水量为 1 8 0 0 毫来 , 4 ~ 6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50 %以上 ;年平均气温 n ℃ , 极端最
高气温 27 ℃ , 无霜期 1 80 天 , 全年 日照数 9 0 小时 , 土壤为山地黄棕壤 。
,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85 一。n 一 02 一 02 专题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2
.
2 试验 区人工草地
试验于 1 9 9 2 年在南山牧场深冲河 1 9 8 3 年建植的混播人工草地上进行 。 由于混播草种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不同 、耐牧性及持久性的差异 , 加之管理不善 , 利用过重 , 试验地人工草
地的植物成份主要为白三 叶(T r确ziu m re Pen : )和多年生黑麦草 忆刁ziu m Pe re n 。) , 其中白三
叶以 N ew Z e ala n d 品种为主 , v ie t o r ia n Ir rig a tio n 所占比例较少 , 多年生黑麦草以 N u i为主 ,
Vi ct or ia
n 非常稀少 , 其他人工草种基本已从草群中消失 。 野生杂草大量侵入 , 主要有夏枯
草 , 水寥 (尸ol y g on u m by d ro PzPe : )酸模 (R u nze x ac et os a) , 火绒草 (Le ont oP心iu m ja Pon ic u m ) ,
长叶车前 (尸la nt a g o La n , 汉以艺a) ,绒毛草 (万汉‘“ : La nat u : )等 。
3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
.
1 样地选择
选择地形变化较小 , 土壤肥力均匀且生长一致的多年生黑麦草 / 白三叶山地草地 。 本试
验区海拔 1 7 2 8 米 , 坡度为 15 度 。
3
.
2 又,}割处理
对多年生黑麦草施以刘割处理 , 以XlJ 割间隔 14 天 、 28 天和 42 天三水平 , 留茬高度 2 .
sc m

5
.
oc m

7
.
sc m
、和 10 . oc m 四水平 。 XlJ 割间隔 x 留茬高度共 12 个处理 , 随机区组 , 两次
重复 , 计 24 个小区 , 小区面积为 20 m , (4 x sm ) 。 12 个处理组合如下 :
1 4 天 X 2 . sem (A ) 2 8 天 X 7 . sem (G )
1 4 天 X 5 . oe m (B ) 2 8 天 X 1 0 . o e m (H )
1 4 天 X 7 . se m (C ) 4 2 天 X 2 . sem (I)
1 4 天 X 1 0 . o e m (D ) 4 2 天 X 5 . o em (J)
2 8 天 X 2 . sem (E ) 4 2 天 X 7 . sem (K )
2 8 天 X 5 . oe m (F ) 4 2 天 X 1 0 . o e m (L )
3
.
3 叶组织转化的浏定
在小区内划二条线 , 每条线上分别用塑料标签在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萦基部标记 15 个分
萦 , 每个标记分萦之间的间距为 30 c m , 每个处理共测定 60 个分桑 。 每 14 天测定一次多年生
黑麦草叶片 (没有独立根系的气生萦作为叶片对待 )的生长量 (绿色叶片长度不包括叶鞘 ) 、
枯死量 (叶片枯死的长度)和活叶片数量 。 一般枯死叶片长度可通过两 次绿色叶片长度的测
定结果计算出来 , 因为叶尖开始枯死的叶片不再增加长度 。
每回取 60 个多年生黑麦草的叶片 , 分别测定长度与重量 (干重 )的关系 , 建立工作曲线 ,
以此来换算生长与枯死量 (以重量表示 ) 。
分萦密度的测定我们采用了 G ran t 和 B ar th n a m 等人 (1 9 8 3) 所确定的方法 , 即每小区随
机取 12 个 5 0c m 2样方 , 每处理取 24 个样方 。 分别测定多年生黑麦草有根系的分桑数 (凡有
独立根系的气生桑作为独立的分萦) , 每月测定一次 。
由分萦密度和每个分粟上叶片的重量变化可计算出叶片净生产量 、生长量和枯死量等 。
4 结果与讨论
4
.
1 不 同刘割处理 多年生黑麦草的分粟密度
试验结果表明 , 12 个处理中 , 5 月 巧 日的密度低于其它月份 , 进入 6 月份 , 分萦密度都
不同程度地有所增加 , 其中刘割强度较大的处理 (如 A , B , C 区 )增高的幅度较大 , 刘割强度
第 2 期 樊奋成等 : 刘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较小的处理其增长幅度较小 (见表 1 ) 。 从 6 月份到 10 月份之间 , 变异的幅度较小 , 导致这样
的结果可能与 7 、 8 月份干旱有关 。 5 月 15 日分萦密度低的原 因之一是初次作 XlJ 割处理 , 植
物的分萦密度还没有对刘割产生反应的结果 (刘割刺激分萦 ) 。
不同XlJ 割处理间多年生黑麦草的平均分萦密度以 B 区 、C 区和 A 区最高 ,分别为 1 1 0 9 4
分萦/ m Z , 10 4 5 8 分萦 / m Z 和 1 0 14 4 分萦 / m Z 。而 L 区 、 J区 、H 区 、 K 和 G 区最低 (见表 1 ) 。总
的来看 , XlJ 割强度大的处理分孽密度高 ,刘割强度小的处理分萦密度低 。
K ay
s 和 H ar Pe r (1 9 7 4) 首先证明了多年生黑麦草的分萦密度之间遵循一 3/ 2 的自我 消
减规律 , 即分萦的个体重量 (体积 )与密度的对数值之间的斜率为一 3 /2 。 但是 , D av ies (1 9 8 8)
指出 ,该规律不适于重牧草地和分萦数量正在增长的情况 , 分桑密度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
而且与利用强度 、方式和太阳辐射有关 。
表 1 不同刘割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的密度(分龚 / m Z )
T a b le 1 T h e tille rin g d e n sitie s fo r p e r e n n ia l ry e g r a s s in c u ttin g tr e a tm e n t s (T ille r s / m
Z )
日期 A B C D E F G H 1 J K L
D a te
5
.
1 5 5 1 0 0 b 4 6 5 0 b 5 1 1 6 d 4 7 1 6b 4 5 3 3 e 4 0 5 0 b 5 2 6 6b 4 7 1 6b 3 2 1 6 b 4 5 0 0 b 4 8 3 2b 4 5 1 6 b
6
.
1 5 1 0 1 1 2 a 1 0 0 6 6 a 1 2 9 5 0 a b 7 9 3 3 a 6 25 0 b e 6 7 0 0 a b 63 3 3 a b 6 4 0 0 a b 7 6 3 3 a 6 5 0 0 a b 6 7 1 6 a b 5 5 8 3 a b
7
.
1 5 1 2 4 0 0 a 1 3 0 5 8 a 1 4 1 6 6a 8 0 8 3 a 6 7 3 3bC 7 0 1 6
a b 6 4 1 6 a b 6 3 6 6 a b 7 8 0 0 a 7 3 0 0a b 7 1 6 6 a b 5 6 6 6 a b
8
.
1 5 9 9 0 0 a 1 2 3 0 0 a 1 2 0 0 8 a b 7 8 8 3 a 9 2 1 6 a b 8 9 7 5 a 7 5 7 5 a 7 5 4 1a 9 2 4 la 7 0 6 5a b 7 2 6 6 a b 6 7 4 1 a b
9
.
1 5 1 1 5 3 3 a 1 0 6 2 5 a 9 1 1 3 e 8 9 9 la 9 7 7 6 a b 9 0 4 la 8 0 0 8 a 82 5 8 a 85 7 3 a 7 6 5 6a 8 1 2 4 a 6 9 0 0 a b
1 0
.
1 5 1 0 1 3 3 a 1 2 7 3 3 a 9 7 3 9 b 9 0 1 6 a 1 0 7 4 2 a 9 1 1 6a 8 4 3 3 a 7 5 2 5 a 9 5 1 6 a 7 7 0 4 a 8 1 9 la 8 7 3 3 a
S e 1 1 6 4 1 3 3 3 1 0 6 5 1 0 1 8 1 0 5 4 8 6 4 6 7 3 7 1 1 8 5 5 9 9 6 9 9 4 7 9 4
平均 lo l4 4 a 1 1 0 9 4 a 1 0 4 8 5 a 8 0 5 8b e 8 3 4 6b 8 0 0 4b e 7 3 3 8b ed 7 1 2 6be d 8 1 4 2b 6 9 9 o e d 7 3 2 2b ed 6 7 2 4 d
a v e r a g e
a , b
, e , d 一p ( 0 . 0 5
4
.
2 不 同刘割处理 间多年生 黑麦草叶片组织转化
4
.
2
.
1 不同刘割处理间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的粗生长率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环境条件
(如气温 、降雨 ) 、生长发育阶段 、 XlJ 割频度和 留茬高度影响到多年生黑麦草的组织生长与枯
死 ,进而影响到组织转化 。
由表 2 可知 , C 区 (14 天 x 7 . 5 。m )的叶片组织粗生长率最大 , 为 63 . 14 千克 /公顷 /天 ,
最低为 A 区 (1 4 天 又 2 . 5 C m ) , 4 2 . 7 5 千克 /公顷/天 。 其次为 L 区 (4 2 天 只 1 0 . 0 。m ) , 4 6 . 2 8
千克 /公顷 /天 (P < 0 . 05 ) 。
叶片枯死率以 K 区 (4 2 天 x 7 . sc m )和 L 区最高 , 分别为 25 . 68 千克 / 公顷 /天和 26 . 02
千克 /公顷 /天 , 而叶片枯死率最低的处理为 A 区 , 3 . 65 千克 / 公顷/天 , 其次为 B 区 (14 天 x
5
.
oc m )和 E 区 (28 天 又 2 . sc m ) , 分别为 7 . 49 千克 /公顷 /天和 6 . 91 千克 /公 顷 /天 (P < 0.
0 5 )

叶片组织净生产率 (R at e of NP) 以 C 区和 B 区最高 , 分别为 53 . 13 千克 /公顷 /天和 51 .
72 千克 /公顷 /天 ,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而与其他各处理 (区 )之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P <
0
.
0 1 )

K 区为 3 3 . 4 9 千克 /公顷 /天 , 它与 I 区 (4 2 天 x 2 . sem ) 、F 区 (2 8 天 x 5 . Oem )和 E 区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间呈显著差异 (P< 0 . 0 5 ) , 而与 A 区 、D 区 (14 天 x 1 0 . oe m ) 、 H 区 (2 8 天 x 1 0 . o em ) 、 G 区
(2 8 天 X 7 . sem )和 J 区间 (4 2 天 X S . o em )无显著差异 。 G 区 、 H 区 、 D 区 、 A 区 、 E 区 、F 区
和 I 区间无显著差异 。 由此可此看出 , 12 个处理中 , 只有 C 区和 B 区最佳 , L 区最差 , 其他处
理间的叶片组织净生产率差异不大 。
一般情况下 ,单株萦留茬越高 , 刘割频度越低 , 叶片粗生长量越大 , 但枯死量也大 , 草丛
的密度却越小 。 本试验地的人工草地含一定量的阔叶杂草 , 植株高大 , 留茬高和低频度XlJ 割
会导致杂草大量滋生 , 并可占据草层的上部空间 , 多年生黑麦草的密度降低 , 并且抑制其生
长 , 因此 , 单位面积内的叶片生长量不一定最大 , 而枯死量却最大 , 例如 L 区的叶片净生长
率最低 , 而枯死率则最高 。
表 2 不同刘割处理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粗生长率 、枯死 、和净生产率(k g /h a / day )
T a b le 2 T h e g ros
s p rod
u e tio n r a te
, se n e se e n e e r a te a n d n e t p r o d u e tio n r a te
o f la m in a tis u e fo r p e re n n ia l r ye g r a s in tr e a tm e n ts (k g / h
a
/ d
a y )
处理 叶片组织粗生长率 叶片组织枯死率 叶片组织净生产率
T r e a tm e n ts G ros P
r
od
u e tio n ra te Se
n e sc e n ee r a t e o f N e t P rod
u e tio n r a te
o f le a f la m in a tis su e le a f la m in a tis su e o f le a f la m in a tiss u e
1 4 天 X 7 . se m (C ) 63 . 14 a 1 0 . 0 1 e 53 . 13 a
1 4 天 X 5 . OC m (B ) 5 9 . 2 1 a b 7 . 4 9f 5 1 . 7 2a
4 2 天 X 2 . se m (I) 5 2 . 1 4 e d 9 . 8 9e 4 2 . 2 6 b
28 天 X 5 . OC m (F ) 51 . 62 e d 10 . 9 0e 4 0 . 7 2b
2 8 天 X Z , sem (E ) 4 7 . 3 8 d 6 . 9 1f 4 0 . 4 7 b
1 4 天 X Z , se m (A ) 4 2 . 7 5 e 3 . 65 9 3 9 . lobe
1 4 天 X 1 0 . 0 e m (D ) 5 8 . 4 8 a b 1 9 . 9 1bC 3 8 . 5 7 b e
2 8 天 X 1 0 . 0 e m (H ) 5 8 . 86 a b 2 1 . 7 0 b 3 7 . 1 6be
2 8 天 X 7 . sem (G ) 5 3 . 3 le 1 7 . 29d 3 6 . 0 2be
4 2 天 X 5 . o e m (J) 5 5 . 0 2b e 1 9 . 0 3 e d 3 5 . 9 9be
4 2 天 X 7 . se m (K ) 5 9 . 1 7 a b 2 5 . 6 8 a 3 3 . 4 9be
4 2 天 X 1 0 . oe m (L ) 4 6 . 28d 2 6 . 0 2 d 2 0 . 2 6d
Se 1
.
6 9 0
.
8 7 1
.
9 0
关 : a , b
, e , d
, e , f
,
g 一P( 0 . 0 5
留茬越低 ,刘割频度越大 , 叶片枯死率必然越低 , A 区的叶片枯死率仅为 3 . 65 千克/公
顷/天 , 但叶片组织生长率不一定高 ;采摘强度过大 , 叶面积指数水平低 , 影响XlJ 割多年生黑
麦草的再生 , 也影响其碳水化合物的贮藏 。
总的来看 , 在一定范围内 , 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净生产率对不同利用强度间近乎不敏
感 。
4
.
2
.
2 不同留茬高度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刘割处理的四个 留茬高度 , 即
2
.
sem

5
.
oe m

2
.
sem 和 1 0 . o em , 每一个留茬高度包含有 1 4 天 、 2 5 夭 、 4 2 天三个水平 , 以留
茬高度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 7 . sc m 留茬高度的叶片组织粗生长率最高 , 其次为
1 0
.
oc m 和 5 . 0 。m (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 2 . sc m 的叶片组织生 长率低 , 它们分别为 58 . 51
千克 /公顷 /天 、 56 . 09 千克 /公顷 /天 、 5 5 . 30 千克 /公顷 /天 、 4 . 4 公斤 /公顷/天 , (P< 0.
0 5)
。 叶片组织的枯死率以 1 0 . oc m 留茬最大 , 其次为 7 . sc m , 再者为 5 . oc m , 2 . sc m 留茬的
第 2 期 樊奋成等 :刘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叶片枯死率最小 , 它们分别为 21 . 8 千克 /公顷/天 、 1 6 . 51 千克 /公顷 /天 、n . “ 千克 /公顷 /
天 、 5 . 96 千克/公顷/天和 5 . 96 千克/公顷/天 (见表 3 ) 。
不同留茬高度间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净生产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为 , 10 . 0 c m 留
茬高度的叶片净生产率最低 , 与 7 . 5 、 5 . 0 和 2 . 5 c m 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 (P < 0 . 0 1 ) 。 其次
为 2 . 5 留茬高度 , 与 7 . 5 。m 间呈显著差异 (P < 0 . 0 5 ) , 与 5 . 0 间达极显著差异(P < 0 . 0 1 ) 。
而 5 . 0 和 7 . sc m 留茬高度间的叶片净生产率最高 , 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 因此 , 以留茬高度
因素分析刘割效果 , 以留茬 5 . oc m 和 7 . sc m 最佳 (见表 3)
留茬过低(2 . sc m ) , 特别是 14 天 x 2 . sc m 的处理小区 , 单株分集重量很小 , 叶片纤细 。
在水分条件好时 , 密度增大 , 但在干旱时许多分雍枯死 , 生长极为缓慢 。
留茬高度过高 (1 0 . oc m ) , 分粟密度降低 , 叶片枯死量增大 , 特别是 1 0 . oc m x 4 . 2 天处
理小区和多年生黑麦草 , 单株分雍生长量较大 , 但由于密度低 , 枯死量大 , 单位面积内的叶片
净生产量却较小 。
表 3 不同留茬高度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粗生长率 , 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T a b le 3

T h e g r o s s p rod
u e tio n ra te
, se n esc e n e e ra te a n d n et p rod
u e tio n ra te
o f le a f la m in a tis s u e fo r p e r e n n ia l r ye g r a ss in d iffe r e n r e u t tin g h e ig h t k g /h
a
/ d
a y
留茬高度
C u t tin g h e iq h t
粗生长率
G r o ss p rod
u et io n r a te
枯死率
Se n
esc en e l r a te
净生产率
N et p rod
u e t io n r a te
5
.
o e m (包括 B 、 F 、 J) 5 5 . 3 0 b 1 1 . 6 6 e 4 3 . 6 4 a
7
.
sem (包括 C 、G 、 K ) 5 8 . 5 1 a 1 6 . 5 1b 4 2 . o o a
2
.
scm (包括 A 、 E 、 I) 4 4 . 4 4C 5 . 9 6 d 3 8 . 4 7b
1 0
.
o e m (包括 D 、 H 、 L ) 5 6 . 0 9 a b 2 1 . 88 a 3 4 . 2 1 e
Se 1
.
2 3 0
.
4 7 1
.
1 5
, : a , b
, e , d
, 一 P < 0 . 0 5
4
.
2
.
3 不同刘割频度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转化的影响 XlJ 割频度即刘割时间间隔是
影响多年生黑麦草净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 本试验采用 14 天 , 28 天和 42 天三个XlJ 割 间隔 ,
每一个刘割间隔包含有 2 . 5 、 5 . 0 、 7 . 5 和 1 0 . 0 。m 四个高度 。研究结果表明 , 多年生黑麦草叶
片组织粗生长率以 14 天刘割间隔较高 , 为 5 . 71 千克/公顷/天 (P < 0 . 05 ) , 28 天XlJ 割间隔
和 4 2 天刘割间隔较低 , 分别为 5 2 . 79 千克 /公顷/天 (P< 0 . 05 )和 5 1 . 12 千克 /公顷/天 (P<
0
.
0 5 )
。 而叶片组织枯死率则以 42 天刘割间隔最高 , 14 天最低 , 28 天居中 , 分别为 19 . 73 千
克 /公顷/天(P < 0 . 0 5 ) 。 叶片组织净生产率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42 天刘割时间最低 , 为
31
.
19 千克 /公顷/天 , 与 14 天和 28 天间隔的叶片组织净生产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
.
0 1 )

14 天刘割间隔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 0 . 0 1 ) 。 28 天刘割间隔的净生产量最高 ,
为 45 . 50 千克 /公顷/天 , 与其他两个 xlJ 割间隔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P < 0 . 01 ) 。 28 天刘割
间隔的净生产量居中 , 为 38 . 57 千克 /公顷/天 (见表 4)
研究表明 , 在一定范围内 , XlJ 割可刺激植物的生长与分萦 。本试验 14 天XlJ 割时间间隔的
四个小区的多年生黑麦草 , 密度较大 , 叶片生长速度较快 ;相反 , 42 天XlJ 割时间间隔的四个
小区的多年生黑麦草的分雍密度较低 , 生长速度较慢 ,滋生的杂草也较多 , 而且 , 空心茎所占
比重较大 , 不言而喻 , 叶片组织枯死率随着刘割时间间隔的增长必然增大 。因此 , 叶片组织净
生产率的次序为 14 天 > 28 天 > 42 天 。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20
表 4 不同刘割频度下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的粗生长率枯死率和净生产率
T a b le 4 T he g r o s s p r o d u e tio n r a te
, se n e s ee n c e r a te a n d n e t p r o d u et io n
千克 /公顷 /天
r a te o f
lea f la m in a tis su e fo r p e r e n n ia l r ye g r a ss in d iffe r e n t e u t tin g fr e q u e n ey (k g / h
a
/ d
a y )
又lJ割频度
C u t tin g fr e q u e n e y
粗生长率
G r o s s p rod
u e tio n r a te
枯死率
S e n see n e e r a te
净生产率
N e t Pr o d u e tio n r a te
1 4 天 (包括 A , B , C , D , ) 5 5 . 7 1 a 1 0 . Zle 4 5 . 5 0 a
2 8 天 (包括 E , F . G , H ) 5 2 . 7 9b 1 4 . 2 2b 3 8 . 5 7b
4 2 天(包括 I , J , K , L ) 5 1 . 1 2b 1 9 . 7 3 a 3 1 . 3 9 e
Se 0
.
9 2 0
.
3 3 0
.
8 6
, : a , b
, e 一 P < 0 . 0 5
尽管如此 , 不同刘割间隔和留茬高度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片组织净生产率有显著影响 , 但
可以看出 , 不同XlJ 割间隔的叶片组织净生产率以 14 天最高 , 而不同留茬高度则以 5 . 0 和 7.
sc m 的叶片组织净生产率最高 , 因而 , 只有 14 天火 5 . 0 。m 和 14 天 x 7 . 5 c m 两处理的叶片
组织净生产率最好 , 其余的组合 (处理 )如表 4 所示 , 大部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
参 考 文 献
1 A n slo w
,
G
.
C
.
1 9 6 8
,
Fr e q u e n e y o f e u t tin g an d sw ar d s p r o d u et io n
.
J
.
A g r ie
.
Sc i
.
Ca m b
. ,
6 8
:
3 7 7 一 3 8 4
2 F r a m e
,
J
.
a n d l
.
V
.
H u n t
,
1 9 7 1
,
T he e ffe et o f e u t t in g a n d g r a z in g sys te m s o n he r ba g e p r o d u e tio n fr o m
g r a ss sw a rd s
.
J
.
B r
.
G r a ss la n d So
e
. ,
2 6
:
1 6 3 一 1 7 1
3 G r a n t
,
S
.
A
. ,
G
.
T
.
B a r th r a m
,
L
.
T o r v e ll a n d H
.
K
.
Sm ith
,
1 9 8 3
,
S w a r d m a n a g e m e n t
,
la m in a t u r n o v er
a n d tiller p o p u la tio n d e n sities in e o n tin u o u sly st o e k ed Lo li
u m 加r e n n e d o m in a te d s w a rd s . G r a ss a n d Fo r a g e
Sc i
e n e e , 3 8
:
3 3 3 一 3 4 4
4 H a r rin g t o n
,
F
.
J
.
an d R
.
C
.
B in n ie
,
1 9 7 1
,
T h e e ffe et o f h e ig h t a n d fr e q u e n e y o f e u t tin g o n g r a s s p r od
u e -
tio n
.
4 4 th A
.
R e p
.
A g r ie
.
R e s In s t
. ,
N o r t he r n Ir e la n d
,
p p
.
1 7 一 2 4
5 K a ys
,
S
.
a n d J
.
L
.
H a rp e r
,
1 9 7 4
,
T h e r e g u la tio n o f pla n t a n d tille r d e n sity in a g r a s s sw a rd s
.
J
.
E e o l
. ,
6 2 :
9 7 一 1 0 5
6 M
elv o r
,
P
.
J
.
a n d B
.
R
.
W
a tk in
,
1 9 7 3
,
T h e Pa t te r n o f d e fo lia tio n o f eoc k
s fo t b y g
r a z in g sh ee p
.
P roc
.
N
.
2
.
G r a ss la n d A ss oc
. ,
3 4
:
2 2 5 一 3 5
7 M
o r r is
,
R
.
M
.
1 9 6 9
,
T h e p a tte r n o f g r a z in g in eo n t in u o u sly g r a z e d s w a r d s
.
J
.
B r
.
G r a ss 1a n d S 犯 . , 2 4 : 6 5 一
7 1
8 R e id
,
D
.
1 9 6 6
,
S t u d ie s o n e u ttin g m a n a g e m en t o f g r a s s e lo v e r sw a rd s
.
4
.
T h e e ffe e t o f elo se a n d la x e u t
-
tin g o n th e yie ld o f h e rb ag e fr o m s w a rd s e u t a t d iffe r e n t fr eq u e n e ie s
.
J
.
A g rie
.
Sc i
. ,
C a m b
. ,
6 6
:
1 0 1 一 1 0 6
9 S m e th a m
,
M
.
L
.
1 9 7 5
,
T h e in flu e n ee o f h e rba g e u tiliz a tio n o n p a stu r e p r od
u et io n a n d a n im a l p e rfo r m an e e
·
P roc
.
N
.
2
.
G r a s la n d A s soc
. ,
9 1 一 1 0 3
1 0 W illi
a m s
,
T
.
E
.
1 9 8 0
,
H e r ba g e p r o d u e tio n
:
g r a s s e s a n d le g u m in o u s fo r ag e e r o p s
,
In
:
G r a s 一 Its P rod u etion
a n d U tiliz a tio n (e d
.
W
.
H o lm e s )
,
B ritis h G r a s sla n d Soc i
e ty
,
H u rle y
,
p p
.
6一 6 9
第 2 期 樊奋成等 : xlJ 割对多年生黑麦草叶组织转化的影响 2 1
E ffe c ts o f C u ttin g o n th e L a m in a T is su e T u r n o v e r fo r
Pe r en n ia l R yeg r a s s
Fa n Fe n ehe n g G a o Z h e n she n g H a n Jia n g u o W
a n g Pe i
(In st itu t e o f G r a ss la n d Sc i
en e e , Be ijin g A g
r ie u ltu r a lU n iv er sity
,
B e iji
n g 1 0 0 0 9 4 )
A bs t
r a et : T iss u e t u r n o v e r 15 a n th e o ry fo r a n a lys in g tiss u e g r o w th
, se n e sc e n e e a n d n e t p rod
u e tio n r a t e in
s w a r d s
, a n d 15 o f sig n ifiea n e e fo r th e r e aso n
a ble u tili z a tio n o f the sw a rd s
.
T h e tu r n o v e r o f la m in a tis s u e o f
p e r e n n ia l 羚eg r a ss w a s s ys tem at iea lly s tu died th r o u g h e u ttin g e x伴 rim e n t b y th e a p pli e a tio n o f th e th eo ry a n d
m e thod
s o f th e tis s u e tu r n o v er
.
T h e r e su lts in die a te d th a t t he r a te o f n e t la m in a tis su e p rod
u e tio n fo r p e r e n n ia l
r ye g r a ss in tr e a tm e n ts bo t h 1 4 d a ys X 7
.
5 em a n d 1 4 d a ys X 5
.
o em w e re t he h ig he s t
, a bo u t 5 3
.
1 3 a n d sl
.
7 2
k g D M / h
a
/ d
a y r e sp e e tiv e ly
, a n d 4 2 d a ys X 1 0
.
o e m w e r e th e fo w e st
.
K ey w o r d s
:
Pr o d u e tio n r a t e ; S e n e s e e n e e r a te ; N e t p r od
u e tio n r a te ; T is su e t u r n o v e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