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Fertilizing Nitrogen and Cutting Clone on Degraded Pasture of Russian Wildrye(Psathyrostachys perennis)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全 文 :第 7 卷
V o l
.
7
第 2 期
N O
.
2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 IN IC A
1 9 9 9
J
u n e
年 6 月
1 9 9 9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戎郁萍 韩建国 王培 李鸿祥 马春晖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摘要 本文研究了施氮肥和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人工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施氮肥
和株丛切割提高了新麦草草地生产性能和生产力 。 此外 , 施氮肥可改善牧草品质及土壤供氮能力 。 株
丛切割和施氮肥 (120 kg /h m , )相结合与单施氮肥相比 , 成本较低 , 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良
好 , 年均产草量 2 6 7 9 . sk g D M / hm , 。
关健词 : 新麦草人工草地 ; 氮肥 ; 株丛切割 ; 牧草产量和品质 ; 土壤氮素
1 前言
新麦草(尸sa t勺ros tac 勺: Pe re n l’s Ken g )为多年生下繁禾草 , 中旱生 、长寿命 。 原产于 中
亚和西伯利亚地区 (S ob ol evs kay a , 1 96 7 ) , 我国新疆有野生种分布 。 生长期长 , 再生快 , 基叶
丰富 , 适 口性好 , 庞大的根系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和竞争性 , 是干旱半干旱地 区的优良放
牧型禾草 。 多年生新麦草茎基部积存大量枯叶鞘 , 在株丛中积累大量死去而未分解的分孽
节 、茎枝和枯叶鞘 , 迫使新生枝条从边缘长出 , 株丛中央变空 , 草丛直径越来越大 , 枯死面积
逐步扩大 , 但是无性繁殖的分萦数越来越少 , 严重影响新麦草草地的生产力 。 如果不能合理
的管理与利用将导致新麦草草地严重退化 。
草地施肥是退化草地恢复 的重要措施 , 施 肥可以提高 牧草产量 (希斯等 , 1 9 9 2 ; M a l‘
ts e v
,
1 9 8 4 )
, 也能通过增加粗蛋白质含量而改善牧草品质 (孙彦等 , 1 9 9 8 ; 希斯等 , 1 9 2 ;
e a m p b e ll等 , 1 9 5 6 ; w alto n , 1 9 5 3 ) 。 希斯等 (19 9 2 )认为老的草皮变成板结草皮时 , 需要施较
多的氮肥 , 以维持其 良好的生长 。 在全世界的草地生态系统中 , 氮是牧草产量的一个重要限
制 因子 (Do u g h e r ty 等 , 1 9 8 5 ; S im p s o n 等 , 1 9 8 1 ) 。 在欧洲 , 牧草生长旺盛时期 , 每公顷每月施
氮肥量是 1 0 0k g (Do ug ht er ty 等 , 1 98 5 ) 。 英 国的研究证明 , 纯禾草草地 , 每千克氮可收获 24
千克干物质 (希斯等 , 1 9 2 ) 。我国南方人工草地的施肥研究较多 (刘海泉等 , 1 9 9 2 ;樊江文等 ,
1 9 9 2 )
, 孙彦等 (1 9 8) 在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地区 , 做了施氮 、磷 、钾肥不同比例的搭配对新
麦草人工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株丛切割是改良退化草地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 一般适于改 良以
根茎型禾本科牧草为主的草地 , 如羊草草地 (王明玖等 , 1 9 6 ; 陈敏等 , 1 9 8 5 ) , 但是对于以根
茎疏丛型禾草为主的草地株丛切割是否可以改 良草地的生产性能还未见报导 。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对 已经发生退化的新麦草人工草地 (植物盖度减小 , 产草量下降 , 土
壤紧实 , 土壤中可利用营养物质降低 )进行施氮肥和株丛切割的试验研究 ,探索其对土壤 、新
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为退化新麦草人工草地的复壮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本论文为国家“九五 ” 9 6一01 6 一。1 一04 科技攻关专题研 究内容 。
草 地 学 报 1 9 9 9 年
2 材料和方法
2
.
1 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地 区的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部坝上高原鱼儿山牧场 , 东经 14 0
1 6 ‘
, 北纬 41 04 4 ‘ , 海拔 1 4 6 0 米 。 年均气温 I C , 一 月平均气温 一 18 . 6 ‘C , 七 月平均气温
1 7
.
6 C
,
) lo C 积温 1 5 13 . I C , 无霜期 8 5 天 , 年均降水量 4 3 0 . 7 m m , 主要集中在 7 、 8 、 9 三
个 月 , 占全年降水量的 79 % 。年蒸发量 1 7 3 5 . 7 m m ,是降水量的 4 倍多 。年均相对湿度 63 % 。
全年多西风 、西北风 ,年平均风速 4 . 3 m /s 。 试验地年月均气温和降水量见表 1 。
衰 l 试验当年气象资料 (1 9 8)
T a b le 1 T he m e te o r o lo g ie a l d a ta o f th e e x p e rim e n t p e rio d (1 9 9 8 )
月份
M o n th
月均温( C )
A v e r a g e m o n thly
t e m Pe ra t u r e
月降水量 (m m )
M o n thly Pr e e iPit a t io n
3 月
M s r
.
4 月
A p r.
5 月
M ay
.
6 月 7 月
Ju n
.
Ju l
.
8 月
A u g.
9 月
Se P.
8
.
4
3 2
.
7
1 1
.
4 1 6
.
0 18
4 3
.
7 1 11
.
0 1 3 5
.
4
9
.
8
3 2
.
5
衰 2 试验前土城养分含t
T a b le 2 T he n u tr ie n t e o n te n ts o f th e 5 0 11 b e fo r e th e e x Pe r im e n t
深度
压Pth
(e m )
有机质
O r g a n ie m a t t e r
(% )
3
.
6 4 2
全 氮
T o ta l N
(% )
全 确
T o t al P
(% )
全 钾
T o ta l K
(% )
速效氮
V a lid N
(m g / k g )
速效碑
V alid P
(m g / k g )
速效钾
V a lid K
(m g / k g )
0 ~ 20 0
.
2 0 6 9 0
.
0 2 56 2
.
0 3 28
.
5 6 3 3
.
9 7 5 2 9 2
.
1 7
2
.
2 试验设计
2
.
2
.
1 试验地为 1 9 8 9 年 7 月播种的新麦草种子田草地 , 行距 25 。m , 收种后放牧 。 草地已
部分退化 , 新麦草盖度仅 35 % , 已出现适 口性差的杂草 , 如茵陈篙 (A叮 e ;n isia ca Pi lla ri : ) 、东
北鹤 虱 (加妙 u la h e tera e a n th a ) 、二 裂委陵菜(P o te n tilla bifu rc a ) 、粗根老鹤草 (Ge ra n iu ,
da h
u 月e u m )等 。
2
.
2
.
2 1 9 9 8 年 6 月 10 日 , 在旺盛生长前实施氮肥 , 共设 5 个处理 : 公 顷施氮量分别为 30
(N 3 o )

6 0 (N 6 o )

1 2 0 (N 1 2 o )

2 4 0 k g (N 2 4 o )和 okg (N O)(ek ) 。小区面积 2 0 m , , 重复 3 次 , 随
机排列 。 在雨后沟施 。
2
.
2
.
3 1 9 9 8 年 5 月返青后 , 选取 10 x 6 m , 的退化新麦草草地 , 用铁锨将株丛的短根茎切断
成几部分 (相当重耙效果 ) , 使其成为独立营养体 。 在切割区 , 施氮肥量分别是 : 30 (N 3 o ) 、 60
(N 6 o )和 1 2 0 k g / h m , (N 1 2 o ) , 小区面积 2 又 3m , ,重复 3 次 。
2
.
3 沮明试项 目
2
.
3
.
1 地上生物量测定 施肥处理在 7 月和 8 月测产 , 各处理测 3 个 1 x lm , 的样方 。鲜草
样在 7 0 ‘C下烘干后称重 , 粉碎后过 1 m m 筛 , 留作分析 。 在 6 、 7 、 8 月对切割小区取 3 个 I X I
m
, 样测产 。 切割施肥小区 7 、 8 月测产草量各测 l x l m , , 重复 3 次 。
2
.
3
.
2 全氮和速效氮测定 8 月用土钻 (直径 4 . 7 。m )在施肥小区分层取土样 , 每 10 c m 一
层 , 取至 30 。m 。 每小区取 5一 10 个点 。 土壤全氮用凯氏定氮法 , 按态氮用靛酚蓝吸光光度
法 , 硝态氮用酚二磺酸法 。
第 2 期 戎郁萍等 :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2
.
3
.
3 粗蛋 白质(CP) 、中性洗涤纤维 (N D F )和酸性洗涤纤维 (A D F )的测定分别用凯氏定
氮法和 V a n So e s t (1 9 6 7 )法
2
.
3
.
4 分龚数测试 在株丛切割小区 , 固定大 、中 、小各 5 丛 , 共 15 丛 , 每月测其分萦数 。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施氮肥对土峨全氮的影响
土壤氮素的总储量及其存在状态与草地产草量呈一定正相关 。施氮后 。一30 。m 土层全
氮含量普遍增加 (表 3 ) , o ~ 10 c m 土层 , 比对照增加 8 . 58 % , 其中 N 240 处理比对照增加
17
.
13 %
。 施氮肥与 o一 1 0 c m 土层 , 全氮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 其回归方程是 :
Y = 0
.
0 0 0 2X + 0
.
2 1 7 2
,
R
Z
= 0
.
9 6 2 2
(Y
: o~ 1 0 e m 土层全氮含量 , X : 施氮量 ) 。 1 0 ~ 2 0 em 土层各处理全氮含量不如 0一 1 0 e m 变
化剧烈 , 但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 < 0 . 01 ) 。 20 ~ 30 c m 土层全氮含量变化较小 , 处理 N 60 和
N 2 4 o 间差异不显著 , 但是和对照间差异显著 。 因此施氮肥增加了土壤全氮储量 。
衰 3 施氮肥对土旗全氮和速效抓含t 的影响
T a ble 3 E ffee ts o f N

fe r tiliz e r o n th e e o n te n ts o f to ta l N a n d a v a ila b le N o f th e 5 0 11
处理
T re a tm e n t s
N 3 0
N 6 0
0 ~ 1 0 N 12 0
N 2 4 0
N 0
N 30
N 60
10 ~ 2 0 N 1 20
N 2 40
N 0
N 3 0
N 6 0
2 0 ~ 3 0 N 1 20
N 2 4 0
N 0
全氮
T o ta l N
(% )
0
.
2 1 8 2】记
0
.
2 3 0 5C e
0
.
2 3 8 3B b
0
.
25 3 7 A a
0
.
2 1 6 6 E e
0
.
2 1 26 1) 】
0
.
2 3 0 5 C e
0
.
2 3 6 2 Bb
0 2 3 9 2A a
0
.
2 1 5 7 E e
0
.
Z 10 0 C e
0
.
2 2 4 4 B b
0
.
2 3 2 9 A a
0
.
2 2 4 6 B b
0
.
1 9 8 0 1习
按态氮
N H 。+ 一N
(拌g / g )
18
.
8 5 2 C e
2 0
.
4 9 0 B b
20
.
6 6 5 B b
2 4
.
8 8 0 A a
18
.
2 6 0 1】
1 6
.
56 0 B b
1 6
.
9 2 5B b
1 7
.
7 5 5B b
2 1
.
30 0 A a
1 6
.
4 4 0 Bb
15
.
3 8 3 C e
15
.
6 7 5 C e
1 7
.
6 1 5 Bb
1 8
.
1 8 0A a
15
.
0 4《洲二e
硝态氮
NO 3 一N
(拌g / g )
1
.
5 3 9
2
.
9 4 0
5
.
4 7 1
3 4
.
0 6 3
1

0 8 5
5
.
0 9 6
1
.
3 9 2
5
.
0 5 6
3 0
.
3 0 1
1
.
6 2 5
1
.
3 62
2
.
3 5 5
2
.
3 8 4
2
.
5 0 3
1

5 1 0
无机氮/ 全氮
In o r g a n ie N 八o t a l N
(另 )
0
.
9 3 4 5
1

0 6 4
1
.
0 9 7
2

3 2 3
0
.
8 9 3 1
1
.
0 19
0

7 9 5
0
.
96 5 7
2
.
15 7
0
.
8 37 5
0
.
7 97 3
0
.
80 3 5
0 8 58 7
0
.
9 20 9
0
.
8 3 5 9
注 : 多重比较仅限于同层之间 , 同列中不同大写字母间差异极显著(p < 0 . 0 1 ) , 不 同小写字母间差异显著(p < 。. 0 5)
N o te
:
T h e e o m Pa r is o n s a r e d iffe r e n t fe r t iliz in g tr e a tm e n t s a t th e s am e d e Pth o f the 5 0 11
, the m e a n s w irh d iffe r e n t e a Pit al
le ffe rs in d ie a te e x t r em e ly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 e n e e (p ( 0
.
0 1 )
, a n d s m a ll le t te r
s
(p < 0
.
0 5 )fo r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 e n e e
3. 2 施氮对土壤速效氮的影响
3
.
2
.
1 施氮肥后 , 新麦草草地土壤按态氮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 在相同处理中 , 钱
态氮含量随着土 层的加深而降低 , 其中以 N 240 处理钱态氮含量最高 , 分别达到 24 . 8 、
2 1
.
30 和 1 8 . 18 拼g / g ) 。 0 ~ 10 e m 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 (p < 0 . 0 1 ) , 1 0 ~ 2 0 em , 除 N 2 4 0 与
对 照间差异极显著 (p< 0 . 0 1 )外 , 其余的差异不显著(p < 0 . 0 5 ) 。 2 0 ~ 3 0 C m , N 1 2 o 和 N 2 4 o
与对照 间差异显著(P < 0 . 0 1 ) , N 30 和 N 60 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 按态氮是有机氮向硝态
草 地 学 报 19 9 9 年
氮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 也是土壤供氮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 (史瑞和等 , 1 98 9 ) , 施氮肥可
以增加土壤钱态氮供给 。
3
.
2
.
2 土壤对硝态氮的吸附能力弱 , 易于淋失(史瑞和等 , 1 9 89 ) ,所 以土壤硝态氮主要集中
在 。一 20 。m 土层 , 20 ~ 30 c m 的硝态氮含量相对较高 。在不同施肥处理间以 N 2 40 硝态氮含
量最高 , 其余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大 。
3
.
2
.
3 土壤中无机氮 /全氮表示微生物分解释放出的无机氮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后剩下的
无机氮占全氮的百分数 , 其值越大释放的氮积累越多 , 其中无机态氮是指钱态氮和硝态氮的
和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 土壤氮素转化速率随之增大 , 供氮能力增强 (朱兆良 , 1 9 8 6 ; 1 9 85 ) 。因
为施入的氮肥有相当一部分会立刻被土壤微生物固定 ,但所固定的氮肥 , 大部分被土壤有机
氮矿化后形成的无机氮所补偿 , 该效应称生物交换作用 。这一现象对氮肥施入土壤后产生激
发 效应 , 使土壤有机氮的转化过程 (有机氮的矿化量 )加剧 (史瑞和等 , 1 98 9 ) , 所以土壤施入
氮肥后不仅全氮含量增加 , 而且速效氮含量随之增加 , 最终提高了新麦草产草量 。
4 0 0 0
3 0 0 0
200 0
1000
~噩噩习 ·勤, :一氰,氰.氰ƒ飞乏罗„七工a卜喇礼
N3 0 N6 0
处理
N1 20 N2 4 0 NO
T r e a t m e n t s
图 1 施氮肥对新麦草产t 的影响
Fig
.
1 T h e e ffe e t s o f th e N

fe r t iliz e r o n th e
y ie ld o f R u s s ia n w ild r ye
3
.
3 施肥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
.
3
.
1 施氮 肥后 , 7 月份 因水热 条件
好 , 新麦草快速 生长 , 产草量迅速增 加
(图 1 ) 。 处理间产草量 比对照平均增加
7 4
.
7 0 %
, 产草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明
显增加 。 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 ,干物质产
量 分 别 是 : N 3 O : 2 0 9 8 、 N 6 O : 2 3 8 0 · 0 、
N 1 2 0 : 2 6 0 8
.
0

N 2 4 O : 3 3 4 0 和 1 4 9 2 . 0
k g / h m
Z 。 施肥量和新麦草产草量的回归
方 程 是 : Y = 0 . 6 8 8 X + 1 7 6 . 4 4 , R , =
0
.
9 2 39
,
Y
: 新麦草产草量 ; X : 施氮量 。在
试验处理中 , 新麦草产草量和施氮量成
正相关 。 其中 N 2 40 处理产草量 比对照
增加 1 23 . 86 % 。 从施氮肥的肥效分析 , 随着单位面积施氮量的增加 , 氮肥的效率递减 , 以 30
k g / h m
Z 氮肥的肥效最高 , 达到 2 0 . 2 k g 干物质/ k g N , 与 A e r t s 等 ( 1 9 9 4 )对苔草施氮肥试验
结果一致 。
3
.
3
.
2 单位面积施肥量越高新麦草产草量 的增加幅度越小 , 结果表明 , 随着施氮肥量的增
加 , 新麦草利用氮肥的能力逐渐减小 。 一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 , 在特定条件下的限制因子不
同 , 当缺氮时 , 土壤氮含量就成为生长的限制因子 , 而施氮后 , 氮的供应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
需要 , 不再是限制因子 , 其它生物因子则成 为新的限制因子 , 植物对氮肥施入量的敏感程度
降低 (李博等 , 1 9 9 0 ) ; 另一方面 , 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 , 氮的损失也相应增大 , 一部分经微生
物反硝化作用而进入大气 , 另一部分被微生物固定 , 进入土壤成为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 。
3
.
3
.
3 8 月末各处理产草量均下降 , 新麦草开始枯黄 ,但是 N 2 40 处理产草量仍显著高于其
它处理 ( p < 0 . 0 1 ) , 达到 2 5 3 5 . 3 k g D M / h m , 。 其余处理 产草量分别是 : N 3 o : 1 3 7 5 . 0 、N 6 o :
1 5 8 0
.
6

N 1 2 O : 1 7 5 3
.
4

C K
: 8 1 8
.
7 k g D M / h m
Z 。
第 2 期 戎郁萍等 :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3
.
4 施氮对新麦草粗蛋 白质含量的影响
随着施氮量 的增加 , 新麦草粗蛋 白质含量逐渐增 加 , 以 N 2 40 处理最高 , 七 月份 为
24
.
24 %
,
8 月份 1 9 . 56 % 。 处理间在 7 、 8 月份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 (p < 0 . 01 ) 。 新麦草
粗蛋白含量主要受生育期的影响 ,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粗蛋 白质含量随之降低 (表中 8 月份粗
蛋白含量低于 7 月份 ) 。 但是施氮肥可以延长新麦草的青绿期 , 使其在 8 月末粗蛋白质含量
仍很高 , 显著高于对照 (p < 0 . 0 1 ) 。 施氮肥不仅增加了粗蛋 白质的含量 , 同时也增加单位面
积粗蛋 白质的产量 。 处理 N 2 40 在 7 月份粗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 2 . 3 倍 , 处理 N 120 、 N 60 、
N 3 o 分别比对照增加 1 . 0 5 倍 , 0 . 8 2 倍和 0 . 4 6 倍 。 (表 4 )
表 4 施氮肥对新麦草品质的影响
T a ble 4 T h e e ffee ts o f t he N

fe r tiliz e r o n t he fo r a g e q u a lit y o f t he R u s s ia n w ild rye
粗蛋白质 中性洗涤纤维 酸性洗涤纤维 粗蛋白质产量
处理 C P(% ) N o F(% ) A D F(% ) e P y ie ld (k g / hm Z )
T r e a t m e n ts 7 月 8 月 7 月 8 月 7 月 8 月 7 月 8 月
Ju l
.
A u g
.
Ju l
.
A u g
.
Ju l
.
A u g
.
Ju l
.
A u g
.
N 30 1 6
.
8 51记 1 6 . 3 01记 5 7 . 8 0 A I弘 b 5 7 . 9 0 Bb 2 7 . 0 5 A a 2 7 . 3 9 B b 3 5 3 . 5 2 2 4 . 1
N 60 18
.
7 4C e 17
.
0 6 C e 5 8
.
5 0 A a 5 7
.
6 5 Bb 2 4
.
7 0 B b 2 7
.
2 2 B b 4 4 6
.
0 2 9 6
.
7
N 12 0 19
.
2 0 B b 18
.
8 9 B b 5 7
.
1 5 B b e 54
.
0 0C e 2 4
.
6 0 BC b 2 5
.
0 5 C e 5 0 0
.
7 3 3 1
.
2
N 24 0 2 4
.
2 4A a 1 9
.
5 6 A a 5 6
.
8 0 13c 53
.
9 5 C e 2 3 5 0C e 2 3
.
9 0C e 8 0 9
.
6 4 5 6
.
8
N O (CK ) 16
.
3 8 E e 1 5
.
18 E e 5 5
.
3 5 C d 6 1
.
4 0 A a 2 7
.
7 0 A a 2 9
.
2 0 A a 2 4 4
.
4 1 2 1
.
7
注 : 同列中不同大写字母差异极显著(P < 。. 01 ) , 不同小写字母差异显著 (P < 。. 0 5)
N o t e
:
T h e d iffe r e n t e a p ita l le ffe r s in d ie a t e th e e x t r e m ely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 e e e (p < 0
.
0 1 )
, a n d s m a ll le t te r
s
(p < 0
.
0 5 ) fo r
s ig n ifie a n t d iffe
r e n e e
3
.
5 施氮对 中性洗涤纤维 (N D F )和酸性洗涤纤维 (A D F )的影响
中性洗涤纤维 (N D F )包括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 是牧草细胞壁的成份 。 自由采食
量和 N D F 之间呈负相关 (V an S oe s t , 1 98 5 ; 1 96 7 ) 。 酸性洗涤纤维 (A D F )是作为测定木质素
的先行一步 , 许多研究证明 , 牧草消化率和木质素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V a n S oe s t , 1 98 5 ;
M o re 等 , 1 9 7 3 ) , 所以分析牧草中 N D F 、A D F 含量能够评价牧草的品质 。
3
.
5
.
1 施氮肥在开始 阶段 (7 月份 )N D F 含量增加 (表 4 ) , 处理 和对照间差异 显著 (p <
0
.
0 1 )
, 但是 N 1 2 O 和 N 2 4 O 、N 3 O 和 N 6 o 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p > 0 . 0 5 ) 。主要 由于禾本科牧草
施 氮肥提高 了粗蛋 白质含量 , 降低叶和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 加快木 质化 (希斯等 ,
1 9 2 )
, 所以 N D F 含量比对照有所增加 ;但是提高粗蛋白质含量 , 将使细胞壁含量下降 , 如
处理 N 1 2 O 、N 2 4 O 的 N D F 含量就低于处理 N 3 0 、N 6 o 。 8 月末 , 植株迅速老化 , N D F 含量增加
(如对照 N o ) , 但施肥处理 N D F 含量下降 , 施肥量高的处理 (N 1 20 和 N 24 0) 下降明显 。 处理
与对照 (C K )间差异显著 (p < 0 . 01 ) , 处理间与 7 月的结果一致 , 仍以 N 1 20 和 N 240 、N 30 和
N 60 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 05 ) , 由于施氮肥延长了新麦草的青绿期 , 茎叶枯黄晚 。
3
.
5
.
2 施氮肥降低新麦草 A D F 的含量 , 7 、 8 月份施肥处理与对照间 A D F 含量差异显著 (p
< 0
.
0 1 )
。 随着生育期的推移 , 施肥处理的 A D F 含量增加缓慢 , 显著低于对照 。
3
.
6 株丛切割及切 割施氮对分桑数和 产草量的影响
3
.
6
.
1 新麦草属于短根茎疏丛型的下繁禾草 , 分孽节处于 1一 5 。m 土层中 , 侧枝与主枝呈
锐角方 向长出 , 发育完全的侧枝将形成新的侧枝 , 在地表形成不很紧密的株丛 , 各代侧枝将
草 地 学 报 1 9 9 9 年
形成其独 自的根系 , 老一代侧枝逐步死亡 , 其根系也随之死亡 , 并在株丛中积累大量死去而
未分解的根颈 、枝和茎的残余物 。因此 , 迫使新嫩枝从株丛边缘长出 , 导致生活多年的新麦草
株丛中央变空 , 降低了草地生产力 (贾慎修等 , 1 9 82 ) 。 株丛切割是人为切断主枝和侧枝的联
系使侧枝成为独立营养的株丛 , 从而使新枝从株丛中长出从而提高新麦草草地生产力 。
表 5 断班草株丛切创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分苹橄和产t
T a b le 5 T h e e o m p a riso n o f th e tille r n u m be r a n d fo r a g e y ie ld be tw e e n e u tt in g
elo n e tr e a tm e n t a n d e o n tr o l plo ts o f R u s s ia n w ild ry e
项 目 丛径 分集数 分或 /c m 、 产草量 (午骊质;—It e m Clo n e d ia m e te r (e m ) T ille r n u m b e r / e lo n e T ille r / em Y ield (DM k g / h m Z )
日期 6 月 7 月 8 月 6 月 7 月 8 月 6 月 7 月 8 月 6 月 7 月 8 月
Da
t e Ju n
·
Ju l
·
A u g
·
Ju n
·
Ju l
·
A u g
·
Ju n
.
Ju l
.
A u g
.
Ju n
.
Ju l
.
A u g
.
处理 15 . 0 14 . 9 1 3 . 8 1 18 . 4 17 5 . 4 1 5 7 7 . 9 11 . 8 1 1 . 4 1 4 7 1 . 6 2 20 4 1 7 6 3 . 2
T r e a t m e n t s
对照 16 . 5 1 6 . 5 1 6 . 1 10 4 . 6 14 1 . 8 1 4 9 . 8 6 . 4 8 . 6 9 . 3 1 14 4 . 4 1 4 7 2 1 10 2 . 8
ek
注 : 丛径= 了株丛长 X 株丛宽
N o t e
:
Clo n e d ia m e t e r = 谈lo n e le n th X elo n e b r o a d
3
.
6
.
2 株丛切割后 , 新麦草分萦数明显上升 , 在 6 、 7 、 8 月平均比对照分别多 1 . 5 个 /c m ,
3
.
2 个 /c m 和 2 . 1 个 /c m , 产草量亦显著增加 , 7 月份达到高峰 , 为 2 2 0 4 . Ok g / h m , , 比对照增
加 4 9 . 7 3 % 。 主要是在切割过程中刺激了分生组织活性 , 促使分莫数增加 ;另一方面改善了
表土的通气状况 (表 5 ) 。
3
.
6
.
3 切割后施氮肥 , 新麦草产草量显著增加 (表 6 ) , 分别高于施肥和切割试验 , 其中 B 处
理 比单施氮肥的产草量增加 1 5 . 78 % , 比切割试验增加 2 5 . 03 % 。 A 、C 处理分别比相应单因
素处理增加 14 . 3 % , 8 . 8 %和 1 5 . 5 2 % , 3 6 . 7 0 % 。 以 C 处理 (切割结合施氮 1 2 0k g / hm , )的效
果最好 , 因此 , 两种处理方式相结合更有助于恢复新麦草草地 。
衰 ‘ 析麦草株丛切创与施氮处理后的产草t 变化
T a b le 6 T h e fo r a g e yie ld e h a n g e s o f th e e u t t in g e lo n e w it h N

fe r tiliz e r o f
t he R u s s ia n w ild r ye
处理
T r e a t m e n t s
新麦草产量
Yie ld o f R u s s ia n w ild r y e (DM k g / hm Z )
3 0k g / hm Z (A )
6 0k g / hm Z (B )
1 2 o k g / hm Z (C )
对照 I (切割不施肥 )
ek l (C u tt in g w ith o u t N

fe r tiliz e r )
对照 I (不施肥不切割 )
ek l (W i
tho u t e u t t in g a n d N

fe r t ilz e r )
2 3 98
.
0
2 7 5 5
.
6
3 0 1 2
.
8
A u g.
1 8 5 7
.
6
2 0 1 4
.
3
2 3 4 3

7
2 2 0 4
.
0 17 6 3
.
2
1 4 7 2
.
0 1 1 0 2
.
8
3
.
, 退化新麦草草地改 良方式评价
施氮肥和株丛切割使新麦草草地的生产力得以恢复 。 处理 N 2 4 O(2 4 0 k g /h m Z )对土壤肥
第 2 期 戎郁萍等 :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力和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最显著 , 但因其成本过高 , 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 , 可以选择 30 ~
120 k g /h m
, 之间的施肥量 。 株丛切割能够增加分萦 , 提高产量的作用 , 且成本相对低廉 , 如
果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 株丛切割再施以适量氮肥 , 既能提高土壤的供氮能力 , 改善土壤肥
力状况 , 也能增加产草量 , 效果会更好 。 所以株丛切割后再施入适量氮肥应该是改良我国的
多年生根茎疏丛型禾草草地的一个值得推荐的方式 。
4 结论
4
.
1 退化新麦草草地施氮肥后 , 提高了土壤肥力 , 增加土壤全氮量 , 增强土壤供氮能力 , 增
大氮转化速率 。
4
.
2 施氮肥后新麦草产草量增加 , 其中处理 N 3 o 、 N 6 o 、N 1 2 o 、 N 2 4 o 分别 比 C k 平均增 加
5 8 9
.
5

8 3 3
.
3

1 0 3
.
3 7 和 1 6 9 . 0 7 k g D M / hm , 。 氮肥有效性分别是 2 0 . 2 、 14 . 8 , 9 . 3 和 7 . 7
k g D M /k g N
, 其中以 30 k g /h m , 处理肥效最高 。
4
.
3 氮肥提高了新麦草粗蛋白质含量 , 延长了青绿期 , 同时使 N D F 含量施肥初期比对照
高 , 后期比对照低 , 变化幅度依氮肥施用量而异 ;施氮肥后 A D F 含量比对照低 , 并且随生育
期所增加的幅度不大(低于对照 ) 。
4
.
4 新麦草的株丛切割增强了分生组织的活力 , 使草丛分萦数增加 , 也能提高新麦草草地
的生产力 。 株丛切割和施氮肥处理组合对新麦草草地的产量提高较大 , 所以采取二者结合 ,
能更好的恢复新麦草草地 , 不仅增加产草量 , 而且改善牧草品质 , 提高土壤肥力 。
4
.
5 在本试验的施肥处理中 , 施肥量 240 k g /h m , 对草地土壤和新麦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最大 , 但是考虑到我国草地畜牧业的经济状况 , 退化新麦草人工草地的氮肥施用量应以 30
~ 1 2 0 kg / hm
Z 为宜 。
参 考 文 献
1 王明玖 、卫志军 、许志信、韩国栋 , 19 96 . 退化人工羊草草地复壮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国草地 , (5 ) : 1~ 5
2 史瑞和主编 , 19 89 . 植物营养原理 .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21 7~ 23 1 , 26 2~ 26 8
3 刘海泉 、谢宗宝 , 1 992 . 多年生黑麦草与白三叶混播草地施肥的研究 . 见 : 黄文惠 、王培主编 , 亚热带中高
山地区草地开发研究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60 ~ “
4 孙彦 、史德宽 、杨青川 , 1 99 8 . 施肥XlJ 割对新麦草产草量影响的研究. 草地学报 , 6 (1 ) : n ~ 19
5 朱兆良 , 1 9 8 5 . 中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进展. 土壤 , 17 (1 ) : 2 ~ 9
6 朱兆良 , 1 986 . 土壤氮素的矿化和供应 . 我国土壤氮素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4 ~
27
7 希斯 M E , R F 巴恩斯 , DS 梅特卡夫主编( 1 9 85 ) , 牧草一草地农业科学 . 黄文惠 、苏加楷 、张玉发译 , 1 992 .
北京 :农业出版社 , 28 0 ~ 28 6 , 3 6 2~ 3 7 5
8 李博主编 , 1 9 9 0 . 普通生态学 . 呼和浩特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9 ~ 30
9 杨胜主编 , 1 9 9 6 .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 . 北京 :农业大学出版社 。
10 陈敏 、宝音 , 1 986 . 施肥对人工羊草草地产量的影响 . 见 : 中国科学院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编 , 草原生态
系统研究(第六集 )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23 ~ 1 28
n 贾慎修主编 , 1 982 . 草地学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45
12 符义坤 、孙吉雄 , 1 986 . 草地改良与利用 . 兰州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28 一 32
1 6 4 草 地 学 报 1 9 9 9 年
13 樊江文 、刘玉红 、李兆方 、邵光华 、廖国藩 , 1 9 9 2 . 红三叶 、鸭茅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 见 :廖国藩 、刘玉
红主编 , 亚热带中高山地 区人工草地种草养畜综合试验研究 , 北京 :文津出版社 , 47 ~ 60
1 4 A e r t s R
,
Ca lu w e H D E
,
1 9 9 4
.
N it r o g e n u s e e ffie ie n e y o f Ca re
x sp e e ie s in r e la tio n t o n it r o g e n su p ply
·
E e o lo g y
,
7 5 (8 )
:
2 3 6 2一 2 3 8 2
1 5 C a m p b e llC A
,
I
沙e y s ho n A J
,
U k r a in e t z H
,
Z e n tn e r R P
,
1 9 86
.
T im e o f a PPliea tio n a n d s o u r ee o f n itr o
-
g e n fe r tiliz e r o n y ie ld q u a lit y n it r o g e n r e e o v e r a n d n e t re tu r n s fo r d r yla n d fo r ag e g r a s se s
.
C a n
.
J
.
Pla n t
Se i
.
6 6
:
9 1 5 一 9 3 1
1 6 Do
u g he r ty C T
,
R hyk e r d C l
,
1 9 85
.
th e r o le o f n it r o g e n in fo r a g e
一 a n im a l p r o d u et io n
.
In : H ea th M E
,
B a r n e s R F a n d M
e t e a lfe D S
,
F o r g e s

T h e s e ie n e e o f g r a s s la n d a g rie u lt u r e
.
Io w a
,
U
.
5
.
A
.
3 1 8 ~ 3 2 5
1 7 M a l
‘t s e v 1 1 , 1 9 8 4
.
Y ie ld o f p sa thy ro
s ta chy
s 少u n e e a in r e la tio n in e re a s in g r a t e s o f n it r o g e n fe r tiliz e r .
H e rb a g e A bs t r a e t
,
5 4 (9 ) : 3 1 4
1 8 S o b o le v sk a y a K A
,
1 9 6 7
.
P la n t r e so u r e e s o f s ib e ria
, t he U r a ls a n d th e F a r E a s t
.
H e r ba g e A b s t ra e ts
,
3 7
(4 ) : 3 1 2一 3 1 3
1 9 V a n S o e s t P J
,
1 9 8 5
.
C o m p o s it io n
,
fibe r q u a lity
, a n d n u tr itiv e v a lu e o ffo rg e
.
In : H ea t h M E
,
Ba
rn e s R F
a n d M
e te a lfe D S (e d s )
,
F o r g e s

T h e se ie n e e o f g ra s s la n d a g ric u ltu r e
.
Io w a
,
U
.
5
.
A
.
4 1 2~ 4 1 9
2 0 W
a lt o n P D
,
1 9 8 3
.
Pr o d u e tio n &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e u ltiv a te d fo ra g e s
.
R e s t o n Pu b lish in g C o m p a n y
,
In e
. ,
R e s t o n
,
V ir g in ia
,
2 3 0 ~ 2 3 3
E ffe c ts o f Fe r tiliz in g N itr o g e n a n d C u t tin g C lo n e o n D e g r a d e d
Pa s tu r e o f R u s s ia n W ild r ye (P sa t匆ro s ta c勺5 P ere n n is )
R o n g Y u Pin g H a n Jia n g u o W
a n g Pe i L i H o n g x ia n g M a C h u n hu i)
(In s tit u te o f G r a s s la n d Sc i
e n e e , C h in a A g rieu ltu ra l U n iv e r sity
,
Be ijin g 1 0 0 0 9 4 )
A bs tr a c t : T h e r e se a re h p r o g r a m w a s e o n d u e te d o n the d e g ra d e d p a s t u r e o f R u s sia n w ild r ye b y u s in g
n it r o g e n a n d e u t tin g e lo n e a t Y u e r s h a n fa r m
,
H e ib e i Pr o v in e e
.
T h e r e s u lt s s h o w e d th a t bo th o f th e m e th o d s
e o u ld im p r o v e th e fo r a g e p r o d u e tiv it y o f t he p a s t u re
.
N

fe r tiliz e r n o t o n ly in e r e a se d the fo r a g e y ie ld o f R u s
-
5 ia n w ild r ye
,
b u t a ls o a m e lio r a te d th e fo r a g e q u a lity o f R u ss ia n w ild ry e a n d th e 5 0 11 e ha r a e t e r s
.
C o m b in a
-
tio n o f th e e u t tin g e lo n e a n d N

fe r t iliz in g n it r o g e n m a d e t he be s t e ffe e t o n b o t h o f th e fo r a g e yie ld a n d q u a l
-
it y o f th e p a s t u r e
.
T he u s e o f e lo n e e u t tin g a n d 1 2 ok g / h m
, a e h ie v e d o p tim a l fo r g e y ie ld w h ie h w a s 2 6 7 9
.
5
k g D M / h m
,
.
K e y w o rd s : R u s s ia n w ild ry e ; N it r o g e n ; C u t tin g b u n e h ; Fo r a g e y ie ld a n d q u a lity ; 50 11
n it r o g e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