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Productivities For Dairy Cows Under Different Grazing System and Grazing Intensity─2.Effect of Grazing on milk yields and weight gain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2.放牧对奶牛产奶量及体增重的影响



全 文 :第 3 卷
V o l
.
3
草 地 学 报
A C T A A G R E S T IA SIN IC A
1 9 9 5 年
1 9 9 5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
2
. 放牧对奶牛产奶量及体增重的影响
姚爱兴 王 培 夏景新 樊奋成
(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
摘要 : 本文作者在湖南南山牧场首次研究了不同放牧制度 (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 ) 和放牧
强度 (0 . 46 7 , 。. “ 7 和 。. 8 67 h a / 头 )下在多年生黑麦草 / 白三叶人工草地上放牧的黑白花奶牛
产奶量 、乳比重及体重的变化 。 结果表明 : 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 (1 6 3 2 . 5 vs .
1 4 6 2
.
3 kg / 头) 。 不同放牧强度下 , 奶牛的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 ,轻牧次之 , 重牧最低 , 分
别为 1 7 2 4 . 5 、 1 5 71 . 1 和 1 3 31 . 2 kg / 头 。 放牧期间两种放牧制间奶牛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 , 以
轮牧制较高 (0 . 2 4 vs . 0 . Zo sk g /头 · 天 ) ; 三种放牧强度间奶牛的平均 日增重差异也不显著 , 由
大到小依次为 B 3> B Z > Bl , 分别为 。. 2 4 2 、0 . 2 5 和 。. 1 76 k g / 头 · 天 。 不同放牧处理对牛奶比
重影响不大 。 这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 , 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平均 日增重增加影响不显著 ,
但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 。
关健词 : 放牧制度 ; 放牧强度 ; 奶牛 ; 产奶量 ; 体增重
1 引言
放牧是经济 、合理地利用草地的方式之一 。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是影响放牧家畜生产性
能的主要因素 。许多放牧试验已被用来研究动物生产与载畜量间的关系 , 因为放牧强度是家
畜和单位面积草地生产力的一个主要确定因子 (L e D u 等 , 1 9 7 9 ; Jou m et 和 De m ar qu il y,
1 9 7 9 ; H o lm e
s 和 M eM illa n , 1 9 8 2 ) 。 因此 , 对任何放牧制而言 ,都涉及到如何确定适宜的载畜
量 。 在早期的研究中 , Fr e e (1 9 6 0 ) 、 M o t t ( 1 9 6 0 )和 C o n n itle 等 (1 9 7 8 )都认为 , 在低载畜量下 ,
家畜的生产性能不受载畜量的影响 , 但当载畜量上升到一个临界值时 , 家畜的生产性能则
开始下降 。 若进一步增加载畜量 , 虽然家畜的个体生产性能下降了 , 但单位面积草地上畜产
品的总产出却增加了 。 很显然 , 任何草地都存在着一个临界载畜量 , 高于该临界点 , 则单位
牛只产奶量随着载畜量的上升而呈直线下降(Ki n g 和 St oc kda le , 1 98 4 ) 。此外 , 在不同放牧制
度下 , 家畜生产性能也不同 。这些研究证明 , 为了获得较高产奶量和牧草利用率 , 控制放牧强
度 , 或者采用适宜的放牧制均是十分必要的 。
湖南南山牧场是我国八十年代崛起的规模最大的牧场之一 , 是南方开发利用草 山草坡
的典型代表 。 其以多年生黑麦草 /白三叶为主的人工草地 , 开辟了我国中低山区奶牛放牧饲
养的先例 , 为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 但有关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
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在我国尚未进行过 ,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下奶牛
生产性能的变化 , 旨在为该场奶牛优化放牧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 国家 “八五 ”攻关项目 85 一 01 1一 02 一 02 专题的一部分
第 2 期 姚爱兴等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1 1 3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
1 试验样地选择
本试验于 1 9 9 4 年 4 月到 1 9 9 4 年 n 月在湖南南山牧场白堰塘奶牛分场进行 , 试验样地
系 1 9 8 0 年 8 月 2 日~ 23 日建植的第一飞播区 。 其混播草种组成及播量分别为 : Vi ct or ian 和
N u i多年生黑麦草 (L o ll’u m p e r e n n e )各 2 . o k g / ha , 意大利黑麦草 (L . m u l,l’f o r u m ) 1 . o k g / h a ,
N e w Z e a la n d 和 V ie to r ia n Ir r ig a t io n 白三叶 (T r ifo liu m r e户e n s )各 1 . 0 k g / h a , W o o g e n e llu p 和
H t
.
B a r k e r 地三叶 (T . s u b te r r a n e u m )各 1 . Ok g / ha , T u r o a 和 H a m u a 红三叶 (T . Pr a ze n s e )各 0 .
7 5 / h
a , C u r r ie 鸡脚草 (D a c t夕l行 g lo m e r a za ) 0 . sk g / h a 。 播前草地用除草剂茅草枯 (D a la p o n )和
2
.
4

D (7 k g + ZL) 喷酒除草 , 豆科牧草种子均经过根瘤菌接种处理 。 经过多年的放牧利用 , 鸡
脚草 、红三叶 、地三叶等基本消失 ,且现已有相当数量的野生杂草侵人 。草地中多年生黑麦草
占 4。% , 白三叶占 30 % , 单子叶杂草占 18 % , 阔叶性杂草占 12 % 。 杂草主要有一年生早熟
禾 、金狗尾草 、苔草 、繁缕 、薯 、长叶车前等 。
试验区草地要求土壤肥力均匀一致 , 且多年生黑麦草/ 白三叶分布较为均匀 , 地形起伏
变化小 , 兼顾阴坡和阳坡 。 共需草地面积 1 3 . 3 公顷 。 试验期间随大面积草场施硫酸钾复合
肥 (1 2 % N + 1 2 % P ZO S+ 1 7% K 刃 + 2 % M g O + 微量元素 )一次 , 施用量为 1 5 0 k g / h a 。
2
.
2 试验设计
分别以 B I (0 . 4 6 7 ha / e o w ) 、 B Z (0 . 6 6 7 h a / e o w ) 、 B 3 (0 . 8 6 7 ha / e o w ) 三个放牧强度进行
分区轮牧和连续放牧试验 , 共计 6 个组合 (表 1 ) 。 轮牧试验各个处理均为 4 区轮牧 , 各小区
随机排列 。 轮牧周期为一个月 , 每个轮牧小区放牧天数为 7 . 5 天 。 连续放牧三个处理分设三
大区 ,且随机排列 。 放牧时间从 5 月 20 日开始 , 至 10 月 30 结束 , 共计 16 0 天 。
试验期间奶牛 日常管理程序照 旧 , 采用早晚两班制挤奶及原 日粮标准和配方 (表 2 ) 。
放牧前期日头供应混合精料 5 . sk g , 此后随产奶量降低递减 。
2
.
3 试验动物选择
选择体质健康 , 年龄 、胎次 、体重 , 产犊 日期及泌乳量基本相近的成年黑白花奶牛 18 头 ,
随机分为 6 组 , 每组 3 头 。
T a b !e
放牧强度
G r a z in g
In te n slty
表 1 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试验设计
E x p e r im e n ta l d e s ig n fo r g r a z in g sys te m a n d in t e n sity
放牧制度 G r a z in g “ys t e m
连续放牧 (A I)
C o n tin u o u s g r a z in g
分区轮牧 (A 2)
R o ta tio n a l g r a z in g
B I (0
.
4 6 7 h a /
e o w ) A IB I A ZB I
B Z (0
.
6 6 7 h a /
e o w ) A IB Z A ZB Z
B 3 (0
.
86 7 h a /c o w ) A IB 3 A ZB 3
2
.
4 浏量项 目及内容
2
.
4
.
1 奶牛体重变化的测定 试验期间每月测定牛体尺一次 , 然后用 回归公式计算牛只
体重 , W (k g )= 胸围 2 (m ) x 体斜长 (m ) x 9 0 (王福兆 , 1 9 9 3 ) 。
2
.
4
.
2 产奶量及乳比重测定 每隔 10 天分早晚两次测定每头牛产奶量和乳比重 , 然后按
公式 M一 (M l x D I + M Z x D Z + M 3 X D 3) 计算每头牛月产奶量 。
1 1 4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4
.
1
结果分析与讨论
放牧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
F e ed
玉米 M ai ze
教皮 W h e a t B r a n
豆饼 So y be a n m e a l
骨粉 B o n e m e a l
食盐 S a lt
总计 T o ta l
T a ble Z
比例%
Pe r ee n t
表 2 试验奶牛混合精料组成
C o m p o sitio n o f eo n e e n t r a te s fo r e x P er im e n ta l d a iry e o w s
用量(k g ) D M
W
e ig h t (kg )
N N D CP C F
(g ) (g )
C a
(g )
P
(g )
2
.
9 1
1
.
2 7
0
.
4 4
9
.
1 1
2
.
9 9
1
.
5 4
2 8 3
.
8 0
1 93
.
6 2
2 2 4
.
7 9
6 1
.
7 1
1 1 8
.
6 9
3 5
.
3 1
5
.
2 8
2
.
7 2
1
.
6 0
3 2
.
3 0
7
.
9 2
1 1
.
7 3
3
.
4 1
1 6
.
7 1
4
.
7 5 1 3
.
6 4 7 0 2
.
2 1 2 1 5
.
7 1 4 1
.
9 0 3 9
.
7 7
门U八jl合1n†八舀还‘亡d1仁⋯八J,10OC”仁」0.bo”Q‘O乙n”舟bn乙110
一.孟
4
.
1
.
1 放牧制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放牧奶牛生产主要取决于牧草生长 、采食量大小及
饲料转化率高低 (H ol m es , 1 9 87 ) , 因此 , 放牧制既然影响牧草生长及家畜的采食量 , 也就一
定影响其生产性能 (Ri oha rd 等 , 1 9 8 8 ) ,但也有人证实 , 轮牧制和连续放牧制下奶牛产奶量无
统计上的差异 (B o x e n , 1 9 5 7 ) 。
本试验表明 , 整个试验间 , 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均高于连续放牧制 (表 3 ) , 其中 7 、 8 、 9
三个月里 , 这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 < o , 05 ) , 试验期内轮牧制和连续放牧制的月平均泌
乳量分别达 3 2 6 . 5 0 士 7 3 . 0 9 5 和 2 9 2 . 4 6 6 士 7 7 . o 3 3 k g /头 , 前者较后者多产奶 3 4 . o 3 4 k g /头 ,
相当于提高了 1 1 . 63 7 % 。 E m st 等 ( 1 9 8 6) 的研究结果则为 : 轮牧制产奶量超过连续放牧 1 .
5 %
。 方差分析表明 (表 4 ) ,整个试验期间 , 两种放牧制月平均产奶量 间差异显著 (P < 0 . 0 5 ) ,
轻牧条件下尤其如此 。 这是因为连续放牧制下 , 若采用轻牧强度放牧 , 奶牛对适 口性好的牧
草选择性增加 , 而对适 口性差的牧草弃而不食 , 这种选择性采食的结果 , 反而提高了劣质牧
草在草丛中的竞争性 , 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 , 这一点与 v a len tin e ( 1 9 9 0) 的观点是一致的 。
4
.
1
.
2 放牧强度对产奶量的影响 放牧强度是决定单位面积草地及奶牛产奶量的一个主
要因子 (L e D u 等 , 1 9 7 9 ; So u rn e t 等 , 1 9 7 9 ; H o lm e s 等 , 1 9 8 2 ) , 放牧强度对产奶量的影响已有
学者进行过综述 (S irn ao 等 , 1 98 7 ) , 且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 有些研究发现奶牛的产奶量随
放 牧强度的增加而 上升 ( W ilso n 等 , 1 9 6 6 ; L ‘ H u illi e r , 1 9 8 8 ; M ie h e l等 , 1 9 5 5 ; B a k e r 等 ,
1 9 8 6 ; S ta k e lu m 等 , 1 9 9 0 ; H o lm e s 等 , 1 9 9 2 ) , 有些放牧研究则发现随放牧强度增加产奶量呈
表 3 不同放牧制度下奶牛产奶t 动态
T a ble 3 D y n a m i e s o f m ilk yie ld p e r e o w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g r a z i n g sy s t e m
放牧制度
G r a z i n g
sy s t e m
份 (k g /月 . 头 ) M o n th (k g / m o n th . 。o w )
Ju ly A u g u s t S e Pt
.
O e t o b
.
试验期间总
泌乳量
T o t a l( k g /
e o w )
A 2
A 1
4 2 3
.
4 a
3 9 3
.
6 a
3 4 8
.
4 a
3 1 8
.
lb
3 4 8 7 a
3 0 6
.
sb
2 9 4
.
Za
2 5 8
.
6 b
2 1 7
.
sa
1 8 5
.
Za
1 6 3 2
.
5
1 4 6 2
.
3
F 检验 1 . 6 2 n s 4 . 9 8 、 7 . 6 7 8 ‘ 5 . 7 4 4 ‘ 2 . 2 9 7 n s
同列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显著 (P < 0 . 05 * )或极显著 (P < 。. 01 , , ) , ns 为差异不显著。
M
e an s in th e sa 仇e e o lu m n w ith u n lik e le t t e r d iffe r sig n ifie a n t ly ( P< 0 . 0 5 * o r P< 0 . 0 1 , , ) ; n s m e a n s n o
s ig n ifie a n t d i ffe r e n e e
.
1 1 4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4
.
1
结果分析与讨论
放牧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饲料
F e ed
玉米 M ai ze
教皮 W h e a t B r a n
豆饼 So y be a n m e a l
骨粉 B o n e m e a l
食盐 S a lt
总计 T o ta l
T a ble Z
比例%
Pe r ee n t
表 2 试验奶牛混合精料组成
C o m p o sitio n o f eo n e e n t r a te s fo r e x P er im e n ta l d a iry e o w s
用量(k g ) D M
W
e ig h t (kg )
N N D CP C F
(g ) (g )
C a
(g )
P
(g )
2
.
9 1
1
.
2 7
0
.
4 4
9
.
1 1
2
.
9 9
1
.
5 4
2 8 3
.
8 0
1 93
.
6 2
2 2 4
.
7 9
6 1
.
7 1
1 1 8
.
6 9
3 5
.
3 1
5
.
2 8
2
.
7 2
1
.
6 0
3 2
.
3 0
7
.
9 2
1 1
.
7 3
3
.
4 1
1 6
.
7 1
4
.
7 5 1 3
.
6 4 7 0 2
.
2 1 2 1 5
.
7 1 4 1
.
9 0 3 9
.
7 7
门U八jl合1n†八舀还‘亡d1仁⋯八J,10OC”仁」0.bo”Q‘O乙n”舟bn乙110
一.孟
4
.
1
.
1 放牧制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放牧奶牛生产主要取决于牧草生长 、采食量大小及
饲料转化率高低 (H ol m es , 1 9 87 ) , 因此 , 放牧制既然影响牧草生长及家畜的采食量 , 也就一
定影响其生产性能 (Ri oha rd 等 , 1 9 8 8 ) ,但也有人证实 , 轮牧制和连续放牧制下奶牛产奶量无
统计上的差异 (B o x e n , 1 9 5 7 ) 。
本试验表明 , 整个试验间 , 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均高于连续放牧制 (表 3 ) , 其中 7 、 8 、 9
三个月里 , 这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P < o , 05 ) , 试验期内轮牧制和连续放牧制的月平均泌
乳量分别达 3 2 6 . 5 0 士 7 3 . 0 9 5 和 2 9 2 . 4 6 6 士 7 7 . o 3 3 k g /头 , 前者较后者多产奶 3 4 . o 3 4 k g /头 ,
相当于提高了 1 1 . 63 7 % 。 E m st 等 ( 1 9 8 6) 的研究结果则为 : 轮牧制产奶量超过连续放牧 1 .
5 %
。 方差分析表明 (表 4 ) ,整个试验期间 , 两种放牧制月平均产奶量 间差异显著 (P < 0 . 0 5 ) ,
轻牧条件下尤其如此 。 这是因为连续放牧制下 , 若采用轻牧强度放牧 , 奶牛对适 口性好的牧
草选择性增加 , 而对适 口性差的牧草弃而不食 , 这种选择性采食的结果 , 反而提高了劣质牧
草在草丛中的竞争性 , 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 , 这一点与 v a len tin e ( 1 9 9 0) 的观点是一致的 。
4
.
1
.
2 放牧强度对产奶量的影响 放牧强度是决定单位面积草地及奶牛产奶量的一个主
要因子 (L e D u 等 , 1 9 7 9 ; So u rn e t 等 , 1 9 7 9 ; H o lm e s 等 , 1 9 8 2 ) , 放牧强度对产奶量的影响已有
学者进行过综述 (S irn ao 等 , 1 98 7 ) , 且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 有些研究发现奶牛的产奶量随
放 牧强度的增加而 上升 ( W ilso n 等 , 1 9 6 6 ; L ‘ H u illi e r , 1 9 8 8 ; M ie h e l等 , 1 9 5 5 ; B a k e r 等 ,
1 9 8 6 ; S ta k e lu m 等 , 1 9 9 0 ; H o lm e s 等 , 1 9 9 2 ) , 有些放牧研究则发现随放牧强度增加产奶量呈
表 3 不同放牧制度下奶牛产奶t 动态
T a ble 3 D y n a m i e s o f m ilk yie ld p e r e o w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g r a z i n g sy s t e m
放牧制度
G r a z i n g
sy s t e m
份 (k g /月 . 头 ) M o n th (k g / m o n th . 。o w )
Ju ly A u g u s t S e Pt
.
O e t o b
.
试验期间总
泌乳量
T o t a l( k g /
e o w )
A 2
A 1
4 2 3
.
4 a
3 9 3
.
6 a
3 4 8
.
4 a
3 1 8
.
lb
3 4 8 7 a
3 0 6
.
sb
2 9 4
.
Za
2 5 8
.
6 b
2 1 7
.
sa
1 8 5
.
Za
1 6 3 2
.
5
1 4 6 2
.
3
F 检验 1 . 6 2 n s 4 . 9 8 、 7 . 6 7 8 ‘ 5 . 7 4 4 ‘ 2 . 2 9 7 n s
同列字母不同者为差异显著 (P < 0 . 05 * )或极显著 (P < 。. 01 , , ) , ns 为差异不显著。
M
e an s in th e sa 仇e e o lu m n w ith u n lik e le t t e r d iffe r sig n ifie a n t ly ( P< 0 . 0 5 * o r P< 0 . 0 1 , , ) ; n s m e a n s n o
s ig n ifie a n t d i ffe r e n e e
.
1 1 6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4
.
2 放牧对牛奶比重的影响
研究表明 , 两种放牧制下奶的比重非常接近 , 平均值以轮牧制略高(表 6 ) 。 除 7 、 8 月份 ,
产奶量较高时差异较大外 , 其余各月的值很相近 , 这与 H od en 等 (1 9 8 6 )的结论是一致的 。
G ol db er g 等(1 9 9 0) 也证实 , 连续放牧和轮牧制奶牛的乳组成差异不显著 。不同放牧强度间乳
比重差异也不大 (表 7 ) , 月平均值在三个放牧处理间几乎完全一致 。 S te w ar t 和 T ay lor
(1 9 8 4 )

H e r n a n d e z 等(1 9 8 5 )和 B a k e r 等 (1 9 8 7 )也发现 , 不同载畜量间乳脂产量 、乳组成成分
差异不大 。
表 6 不同放牧制度下牛奶比孟变化动态
T a ble 6 D y n a m ie s o f m ilk sp e e ifie g r a v ity u n de r diffe r e n t g r a z in g s ys te m
放牧制度
G r a z in g
s ys te m
月 份 M o n t h
J
u n e J
u ly A u g u s t Se Pt
.
O e to b
.
试验期间平
均乳比重
M
e a n 士 Sd
A 1
A 2
1
.
0 3 20
1
.
0 3 2 1
1
.
0 3 1 0
1
.
0 3 0 8
1
.
0 3 0 6
1
.
0 3 1 1
1
.
0 3 0 9
1
.
0 3 1 1
1
.
0 3 1 1
1
.
0 3 1 6
1
.
0 3 1 1士 0 . 0 0 0 5
1
.
0 3 1 3 士 0 . 0 0 0 5
表 7 不同放牧强度下牛奶比重变化动态
T a ble 7 T he d yn a m ie s o f m ilk s p e e ifie g r a v ity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放牧强度
G r a z in g
In t e n s lty
月 份 M o n th (D 1 5 ,C 八 5 ,C )
Ju n e Ju ly A u g u st S e p t
.
O e t o b
试验期间平
均乳比重
M
ea n 士 Sd
1
.
0 3 2 2
1
.
0 3 1 8
1
.
0 3 2 3
1
.
0 3 0 8
1
.
0 3 0 8
1
.
0 3 1 0
1
.
0 3 0 8
1
.
0 3 1 2
1
.
0 3 0 7
1
.
0 3 1 0
1
.
0 3 0 9
1
.
0 3 1 0
1
.
0 3 1 6
1
.
0 3 1 0
1
.
0 3 1 5
1
.
0 3 1 3士 0 . 0 0 0 6
1
.
0 3 1 2 士 0 . 0 0 0 4
1
.
0 3 1 3 士 0 . 0 0 0 6
11C乙QdB
4
.
3 放枚对奶牛体重的影响
W
e b b 等 (1 9 8 9) 在放牧对青年马 日增重影响的研究中发现 , 连续放牧制和轮牧制对青
年马 日增重无影 响 , 但高载畜量的 日增重却高于低载畜量 。 K n ig ht 等 (1 9 9 0) 也认为放牧制
对犊牛增重影响不大 ,而载畜量对增重影响较大 。 M a the w s 等 (1 9 9 4) 最近报道 , 连续放牧制
和轮牧制下青年母牛的平均 日增重差异不大 。 但也有人报道轮牧制下家畜的增重大于连续
放 牧制 (W hi te 等 , 1 9 8 4 ) , 甚至有研究证明载畜量对奶牛体重变化影响不大 (B ak er 等 ,
1 9 8 6 )

本研究表明 , 试验始末 , 两种放牧制奶牛的体重的 F 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 > 。. 05 )( 图
1 )
。 但试验期间 , 轮牧制奶牛的体重大于连续放牧制 (P < 0 . 0 5 ) 。 试验期间平均 日增 重
(A D G )也 以轮牧制较高 ,分别为 0 . 2 05 和 0 . 2 4 k g /头 , 天 。
由图 2 可知 , 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的体重略有差异(P > 0 . 0 5 ) 。 随放牧强度增加 , 奶牛
的平均 日增重逐渐降低 , 即 B 3 ) B Z) B I , 分别为 0 . 2 4 2 、 0 . 2 2 5 和 0 . 1 7 6 k g /头 · 天 。 上述结
果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 , 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奶牛产后体重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 , 但放牧
强度的影 响大于放牧制度 。 Ki bon 和 H ol m es (1 9 8 7) 证实 , 高载畜量下 , 奶牛体重明显减轻 。
Ol ne y 和 Al be rtso n( 1 9 8 4) 也认为 , 奶牛的体增重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 而且他们认为 ,
高强度放牧导致的较少的体增重还会影响下一泌乳期的泌乳量及胎儿的生长发育 。 这表明
高强度放牧的不利影响较大 。
第 2 期 姚爱兴等 :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1 1 7
L iv e w e i只h t (k g / e o w ) L i
v e w e ig h : (k g / c o w )
丫|1les0‘JJ兮
4 1 0 健
M
a y Ju n J
u l A u g Se p Oc
t
M o
n th
. . C o , 、t : : 、u o u s g :二 z in g 巴芭刃R o t a t io n a l g r a z in g
图 1 不同放牧制度下奶牛体孟变化
F ig
.
1 T he e o m p a riso n o f liv e
w eig h t fo r d a iry eo w s u n d e r
diffe r e n t g r a z in g sy ste m
M
a y Ju n Ju ] A u g 灰 p
M O 川 }1
. . . B I (0
.
4 6 7 h a / e o w ) 巴』 b Z (0 . 6 6 7
:二止B 3 (G . 8 6 7 h a 厂e o w 少
ha / c o w )
圈 2 不同放牧强度下奶牛体重变化
Fig
.
2 T h e e o m p a r iso n o f liv e
w e ig h t fo r d a iry eo w s u n d e r
d iffe r e n t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5 小结
5
.
1 轮牧制奶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连续放牧制 (P < 0 . 05 ) , 前者较后者多产奶 1 0 . 95 % 。 不
同放牧强度间产奶量以中等放牧强度最高 , 轻牧次之 , 重牧最低(P < 0 . 05 ) 。 其中 , 中牧较轻
牧和重牧分别高 9 . 76 和 29 . 54 % 。
5
.
2 不同放牧制度和放牧强度对牛奶比重影响不大 。
5
.
3 放牧期间奶牛体增重在两种放牧制间差异不显著 , 以轮牧制较高 , 分别为 0 . 2 24 和 0.
2 0 5 k g /头 · 天 ;随放牧强度增加 , 奶牛体增重依次下降 , 分别为 0 . 2 42 、 0 . 2 5 和 0 . 1 76 k g /
头 · 天 , 但三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王福兆主编 , 1 9 9 3 , 乳牛学 (第二版) ,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P 45
姚爱兴 , 王培 , 夏景新 , 呼天明 , 1 9 9 5 ,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 1 . 放牧对奶牛采食
量及营养摄人量的影响 , 草地学报 , 3 (1 ) : 1一 8
B a k e r
,
A
.
M
.
C
. , a n d J
.
D
.
Le a v e r
,
1 9 8 6
,
E ffe e t o f s to e k in g r a te in e a rly se a so n o n d a ily eo w p e rfo rm a n e e
a n d sw a rd e h a ra e te ris tie s
.
G ra s a n d Fo r a g e Sc i
.
4 1 : 3 33一 3 4 0
Bo
x e m
,
T
. ,
1 9 8 7
,
W
e ha v e n
’t fin ish e d ta lk in g a bo u t g r a z in g sy ste m s
.
Da i
r y 反 1. A b ; tr a e t . 4 9 : 4 0 7 5
1 1 8 草 地 学 报 1 9 9 5 年
5 E r n s t
,
P
. ,
Y
.
L
.
P
,
L e D u a n d L
.
Ca r lie r
,
1 9 8 0
,
A n im a l a n d s w a r d P r o d u e tio n u n d e r r o ta tio n a la n d e o n
-
tin u o u s g r a z in g m a n a g e m e n t一 a e rit iea l a p p r a isa l. Pr o ee e d in g s o f a n in te r n a tio n a l s ym p o siu m , T h e R o le o f
N itr o g e n in In te n siv e G r a s la n d P r o d u e tio n
.
V a g e n in g en
,
p p
.
1 1 9 一 1 2 6
6 E tta la
,
E
. ,
K
.
R in n e
,
E
.
V ir ta n e n a n d H
.
R is a n e n
,
1 986
,
E ffe e t o f s u PPIe m en te d e o n ee n t r a te s o n th e
m ilk y ie ld s o f e o w s g r a z in g g o o d p a s tu r e
.
A n n a le s A g rie u ltu r a lFe n n ia e
.
2 5 (2 )
:
1 1 1 一 1 2 5
7 G a te ly
,
T
.
F
. ,
1 9 8 4
,
E a r ly v e r s u s la te p e r e n n ia I ry e g r a s fo r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
Irish J
.
A g r i
.
R es e a r e h
.
2 3
(l ) : l一 9
8 G o ldb e r g
,
J
.
J
. ,
J
.
K
.
K u n k e l
,
J
.
W
.
P a n ke y a n d E
.
E
.
W ild饥 a n , 1 9 9 0 , Im p r o v in g m ilk q u a lity a n d a n i-
m a l h e a lth t hr o u g h e ffie ie n t p a stu re m a n a g e m e n t
.
J
.
D a iry Sc i
.
7 3
: s u p p le m e n t l
,
2 8 8
9 H o lm e s
,
C
.
W
. ,
1 9 8 7
,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fro m m a n a g e d g r a s la n d
.
E e o sy ste m s o f th e W
o r ld
.
l7 B : 1 0 1 一
1 1 2
1 0 H o lm e s
,
C
.
W
. , a n d C
.
J
.
H o g
e n d o o r n
,
1 9 9 2
,
So m
e e ffe ets o f h e rb a g e eo m p o sitio n a s in flu e n e e d b y
p r e v io u s g r a z in g m a n a g e m e n t
, o n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by e o w g r a z in g o n r ye g r a s s / w h it
e e lo v e r p a st u r e s
.
1
.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in ea rly s p r in g : e ffe ets o f d iffer e n t r eg r o w th in te rv a ls d u rin g th e p r o e e e din g w in te r p e ri
-
o d
.
G r a s a n d F o r a g e S e i
.
4 7
:
3 0 9 一 3 1 5
1 1 H o g
e n d o o r n
,
C
.
J
. ,
C
.
W
.
H o lm e s a n d A
.
C
.
P
.
C hu
,
1 9 88
,
G ra z in g m a n a g e m e n t in s p r in g a n d su b
-
se q u e n t d a iry eo w p er fo r m a n e e
.
P r o e e ed in g s o f the N e w z e a la n d G r a s slan d A s o e ia tio n
.
4 9
:
7 一 1 0
1 2 K in g
,
K
.
R
. , a n d C
.
R
.
S t o e k d a le
,
1 9 84
,
E ffe et s o f p a s t u r e ty p e a n d g r a z in g m a n a g e m en t in a u tu m n o n
th e p e r fo rm a n e e o f d a ir y e o w s in la te la et a tio n a n d o n su bse q u e n t p a st u r e p r o d u e tiv ity
.
A u s t
.
J
.
E x p
.
A g r ie
.
A n i爪 , H u a b . 2 4 : 3 1 2 一 3 2 1
1 3 L a r s so n
,
5
. ,
x 9 9 o
,
R o t a tio n a l g r a z in g w ith d iffe r e n t s to ek in g d e n sity d u r in g th e r a in y se a s o n : a m in o r
fie ld s t u d y p e rfo r rn e d a t
.
U y o le A g r ie u lt u r a l Ce n t r e
,
M b
e ya
,
T a n z a n ia
,
D a iry S e i
.
A bs t r a e t
.
5 2
:
1 3 3 3
1 4 L e D u
,
Y
.
L
.
P
. ,
J
.
C o m be lla s
,
J
.
H o d g s o n a n d R
.
D
.
B a ke r
,
1 9 7 9
,
H e rba g e in t a k e a n d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by g r a z in g d a ir y e o w s
.
11
.
T h e e ffe et o f le v e l o f w in t e r fe e d in g a n d d a ily h e rb ag e a llo w a n e e
.
G r a s s a n d
Fo r a g e S e i
.
3 4
:
2 4 9 一 2 6 0
15 L e D u
,
Y
.
L
.
D
. ,
R
.
D
.
B a k e r a n d R
.
D
.
N e w be r r y
,
1 9 8 1
,
H e rba g e in ta ke a n d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by g r a z
-
in g d a iry c o w s
.
111
.
T h e e ffe e t o f g r a z in g se v e r it y u n d e r e o n tin u o u s s t o e k in g
.
G r a s s a n d Fo r a g e S e i
.
3 6 :
3 0 7 一 3 1 8
1 6 L
,
llie r
,
P
. ,
1 9 8 8
,
R e d u ee d in p u t p a s tu r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p tio n s
.
Pr o e e ed in g o f the R u a k u r a Fa rm e rs C o n
-
fe r e n ee
.
p p
.
1 9 一 2 6
1 7 M
a yn e , C
.
5
. , a n d R
.
D
.
N fw n e r ry
,
1 9 8 8
,
T h e effee t s o f a fle x ible g r a z in g m a n a g e m e n t s t r a t e g y a n d
lea d e r / f
o llo w e r g r a z in g o n th e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o f g r a z in g d a ir y e o w s a n d o n sw a r d e h a r a e te r is tie s
.
G r a s s
a n d Fo r a g e S e i
.
4 7 : 1 3 7 一 1 4 5
1 8 M
a y n e
,
C
.
5
. ,
A
.
J
.
C le m e n ts a n d 5
.
C
.
F
.
W
o o d e o e k
,
1 9 9 0
,
A n e v a lu a tio n o f th e e ffe e t , o f g r a z in g m a n
-
a g e m e n t sy ste m s in v o lv in g p re fe r e n tia l t r ea t m e n ts o f h ig h

yie ld in g d a iry e o w s o n a n im a l p e rfo r m a n e e a n d
sw a rd u tiliza tio
n
.
G r a ss a n d Fo r a g e Sc i
.
4 5 : 16 7 一 1 7 8
第 2 期 姚爱兴等 :不同放牧制度和强度下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1 9 M il
e r a , R
.
M
. ,
1 9 9 2
,
E ffe e t o f sto e k in g r a te a n d n u m be r o f p a dd o e k s in a m ilk p ro d
u e tio n sv ste m u s in g
eo n t ro ll
e d g r a z in g : 1
.
M ilk p
r o d u e tio n
.
A d v a n e es e n In v es tig ae io n A g r o p e e u a r ia
.
l : 4 4 一 6 0
2 0 R ie h a rd
,
H
.
H
. ,
J
.
5
.
M
a r ily
,
5
.
T
.
P et er a n d M
.
A
.
S m ith
,
1 9 8 8
,
C a t tle
, v e g e t a t io n
, a n d e eo n o m ie r e
-
s因 n se s to g ra z in g s vst em s a n d g r a z in g p r es su r e . J. R a n g e M a n a g e . 4 (4) : 2 8 2 一 2 8 6
2 1 S im k o
,
P
. ,
1 9 9 1
,
E ffee t o f diffe r e n t g r a z in g tim e a n d s ys te m s o n d a iry ea tt le p r o d u e tiv ity
.
D a iry Sc i
e n e e
A b st r a e t
.
5 3 : 4 9 6 8
S tu d ies o n P r o d u e tivitie s F o r D a ir y C o w s U n d e r D iffe r en t
G r a z in g Sys te m a n d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2
.
E ffec t o f G r a z in g o n m ilk yield s a n d w e ig h t g a in
Y a o A ix in g W
a n g Pe i X ia Jin g x in Fa n F e n eh e n g
(In s tit u te o f G r a ss la n d S e ie n e e
,
B e iii
n g A g rie u ltu r a l U n iv e r sity
,
B e iji
n g 1 0 0 0 9 4 )
A b str a e t
:
T h e e ffee t o f tw o g r a z in g s ys t e m (e o n tin u o u s g r a z in g (C G ) a n d r o t a tio n a l g r a z in g (R G ) a n d
th r e e g r a z in g in t e n sities (H G I(0
.
4 6 7 ha /
eo w )
,
M G I(0
.
6 6 7 h a /
e o w )
, a n d L G I(0
.
8 6 7 h a /c
o w )) o n t he m ilk
yie ld
, sp e eifie g r a v ity a n d w e ig h t g a in fo r Fr ie sia n e o w s g r a ze d in m ix e d s w a rd o f p e r e n n ia l r ye g r a ss (L o liu m
Per en , e ) a n d w h ite e lo v e r (T ; ifo li
u m r e Pe , s ) w e r e st u d ie d a t N a n s h a n R a n e h
,
H u n a n Pr o v in e e
.
T he t o t a l
m ilk 如e ld s fo r R G eo w s d u rin g e x p er im e n ta l阵riod w e re sig n ifiea n t ly h ig he r th a n th a t fo r C G eo w s (1 6 3 2 . 5
v s
.
1 4 6 2
.
3 k g /C o w )
.
T h e to t a l m ilk y ie ld s d u rin g e x p e r im e n ta l p e rio d w e r e 1 7 2 4
.
5
,
1 5 7 1
.
1 a n d 1 3 3 1
.
Zk g /
eo w fo r M G I
,
L G I a n d H G I r es p e e tiv e ly
.
T he re n o sig n ifie a n t d iffe re n e e s in a v e ra g e d a ily g : in (A D G ) fo r
e o w s be tw e e n R G a n d CG (0
.
224 v s
.
0
.
20 5k g /c o w
.
d )
.
T h e r e w er e n o s ig n ifie a n t A D G differ e n e e s be tw ee n
L G I
,
M G I
a n d H G I
, th e A D G w a s 0
.
2 4 2
,
0
.
2 2 5 a n d 0
.
1 7 6k g /
e o w fo r LG I
,
MG I
a n d H G I r e sp e etiv e ly
.
T h e r e w a s lit tle d iffe r e n e e in s p e e ifie g r a v ity o f m ilk be tw ee n differ e n t g r a z in g t r ea t m e n ts
.
It 15 in d ie a te d th a t
g r a z in g sy s t e m a n d g r a z in g in t e n sity h a d s ig n ifie a n t e ffee t o n m ilk y ie ld
, th o u g h th e y ha d n o e ffe e t o n A D G
a n d m ilk sp e eifie g r a v ity
.
K ey w o r d s
:
G r a z in g sy ste m ; G r a z in g in te n s ity ; D a iry eo w ; M ilk yi
e ld ; W
eig h t g a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