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bance,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Mucilage from Salvia przewalskii Seeds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吸水特性、红外光谱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全 文 :植物科学学报  2015ꎬ 33(4): 572~578
Plant Science Journal
    DOI:10􀆰 11913 / PSJ􀆰 2095-0837􀆰 2015􀆰 40572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吸水特性、 红外光谱
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王 涛1ꎬ 林良斌1ꎬ 张巧玲1ꎬ 张 艺2ꎬ 刘世勇1ꎬ 李亚波1ꎬ 张 利1∗
(1. 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ꎬ 四川雅安 625014ꎻ 2.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ꎬ 成都 611130)
摘  要: 本研究在对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吸水特性和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ꎬ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甘
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工艺ꎬ 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探讨提取时间、 液料比、 提取温度 3 个自变量对甘西鼠尾
草种子粘液提取率的影响ꎮ 结果表明ꎬ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是一类多糖物质ꎬ 吸水性强ꎬ 脱水缓慢ꎻ 甘西鼠尾
草种子粘液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 提取时间 3􀆰2 h、 液料比 54 ∶1(mL∶g)、 提取温度 68℃ꎬ 此时种子粘液提取
率为 4􀆰93%ꎬ 这为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ꎮ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ꎻ 种子粘液ꎻ 响应面法ꎻ 提取方法
中图分类号: Q9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0837(2015)04 ̄0572 ̄07
      收稿日期: 2014 ̄12 ̄04ꎬ 退修日期: 2015 ̄01 ̄13ꎮ
  基金项目: 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 2014GA810004)ꎻ 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 ( 14C26215102921)ꎻ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
(2014FZ0056ꎬ 2015FZ0002)ꎮ
  作者简介: 王涛(1986-)ꎬ 男ꎬ 博士研究生ꎬ 研究方向为植物资源与分类(E ̄mail: wangtaotjau@hotmail􀆰 com)ꎮ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 ̄mail: zhang8434@sina􀆰 com)ꎮ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Absorbanceꎬ Infrared
Spectroscopic Analysis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Mucilage from Salvia przewalskii Seeds
WANG Tao1ꎬ LIN Liang ̄Bin1ꎬ ZHANG Qiao ̄Ling1ꎬ ZHANG Yi2ꎬ
LIU Shi ̄Yong1ꎬ LI Ya ̄Bo1ꎬ ZHANG Li1∗
(1. College of Scienceꎬ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 Ya’anꎬ Sichuan 625014ꎬ Chinaꎻ
2. College of Agronomyꎬ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 Chengdu 611130ꎬ China)
Abstract: Taking Salvia przewalskii seeds as the raw materialsꎬ the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ꎬ
water absorbance characteristicsꎬ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of mucilage were studied. Based
on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ꎬ mucilage conditions from Salvia przewalskii seeds were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ꎬ namelyꎬ extraction timeꎬ liquid ̄to ̄solid
ratioꎬ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mucilage. Results showed that mucilage
absorbed water wellꎬ and dehydrated slowly. Infrared spect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the
seed mucilage was a compound of polysaccharides.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n
extraction time of 3􀆰2 hꎬ liquid ̄to ̄solid ratio of 54∶ 1 (mL ∶ g)ꎬ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f
68℃. 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of mucilage was 4􀆰93%.
Key words: Salvia przewalskiiꎻ Seed mucilageꎻ Response surfaceꎻ Extraction method
    植物粘多糖具有较好的粘性ꎬ 能在低浓度下形
成高粘度的水溶液ꎬ 且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
性ꎮ 天然植物粘多糖还具有降血糖、 降血脂、 润肠
减肥、 与微生物多糖形成凝胶等特性ꎬ 目前已成为
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4]ꎮ
关于种子粘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瓜尔豆(Cya ̄
mopsis tetragonoloba)、 胡卢巴 ( Trigonella foe ̄
num ̄graecum)、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野皂
荚(G. microphylla) [5]、 塔拉 ( Caesalpinia spi ̄
nosa) [6]和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 [7]等植物
上ꎬ 鼠尾草属仅有 Salvia macrosiphon、 S. his ̄
panica 等少数几种植物的种子粘液研究被报
道[8ꎬ 9]ꎮ 甘西鼠尾草 ( S. przewalskii) 为唇形科
(Lamiaceae)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ꎬ 主产
于青海、 四川、 云南等省ꎮ 该植物蕴藏量巨大ꎬ 仅
甘肃省就已探明其蕴藏量达 7􀆰0 × 106 kg[10]ꎻ 此
外ꎬ 青海和甘肃两省已有规模化种植ꎮ 笔者在进行
鼠尾草属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ꎬ 种子是甘西鼠尾草
药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ꎬ 因其具有发芽率
高、 耐储藏的特点ꎬ 每年播种后都有大量种子剩
余ꎮ 与鼠尾草属其他植物种子[11-15]一样ꎬ 甘西鼠
尾草种子表面也覆盖有粘液层ꎮ 本研究通过吸水特
性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ꎬ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为一
种吸水能力较强的粘多糖ꎬ 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
然粘多糖资源ꎻ 为了深入开展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
开发与利用研究ꎬ 我们拟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甘西鼠
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工艺ꎬ 进一步为鼠尾草属植物
资源的研发提供依据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经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瑞武教授鉴
定ꎬ 购自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的植物材料为甘西鼠
尾草种子ꎮ 人工剔除种子中混杂的碎枝、 残叶和碎
小石子等ꎬ 然后风选去除干瘪种子及空壳ꎬ 得到颗
粒均匀一致的甘西鼠尾草饱满种子备用ꎮ
1􀆰 2  方法
1􀆰 2􀆰 1  种子及种子粘液吸水和脱水动态
取甘西鼠尾草的一部分种子置于去离子水中浸
泡 2 hꎬ 并用湿纱布磨去表面粘液层ꎬ 然后 60℃烘
干至恒重ꎬ 即为无粘液种子ꎻ 再取甘西鼠尾草的一
部分种子直接 60℃烘干至恒重ꎬ 视为粘液种子ꎮ
试验设 3次重复ꎬ 取其平均值并参照伍晨曦等[16]
的方法绘制种子及种子粘液的吸水和脱水动态曲
线ꎮ
1􀆰 2􀆰 2  种子粘液红外光谱分析
将 2 mg 干燥的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粉末与
100 mg溴化钾放入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ꎬ 压片机
压片后置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PerkinElmer
Inc.ꎬ 美国)中ꎬ 在 4000 ~ 450 cm-1波数范围谱内
扫描并观察记录谱峰ꎮ
1􀆰 2􀆰 3  单因素试验
种子粘液的提取: 精确称取 50 g干燥种子ꎬ 根
据不同的液料比加入相应体积的去离子水ꎬ 恒温水
浴、 机械搅拌助提ꎬ 5000 r / min 离心 5 min 后取上
清液减压浓缩ꎬ 并加入 4倍体积无水乙醇静置过夜ꎬ
离心收集絮状沉淀ꎬ 烘干即得种子粘液ꎮ 实验设 3
次重复ꎬ 取其平均值表示提取率: 甘西鼠尾草种子
粘液提取率 = (种子粘液质量 /种子质量) × 100%ꎮ
单因素试验设计: 65℃恒温水浴、 液料比(去
离子水 ∶甘西鼠尾草 = mL ∶ g)为 60 ∶ 1 的条件下ꎬ
分别收集机械搅拌 1、 2、 3、 4、 5 h时的离心上清
液ꎻ 65℃恒温水浴、 机械搅拌 3 h的条件下ꎬ 分别
收集液料比为 20 ∶ 1、 40∶ 1、 60 ∶ 1、 80 ∶ 1、 100 ∶ 1
时的离心上清液ꎻ 液料比为 60 ∶ 1、 机械搅拌 3 h
的条件下ꎬ 分别收集 5℃、 25℃、 45℃、 65℃、
85℃恒温水浴时的离心上清液ꎮ 然后按照上述种
子粘液的提取步骤提取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ꎮ
1􀆰 2􀆰 4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在 1􀆰 2􀆰 3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ꎬ 利用 Design ̄
Expert􀆰 V8􀆰0􀆰6􀆰1软件并根据 Box ̄Behnken设计原
则ꎬ 以提取时间 (X1 )、 液料比 (X2 )和提取温度
( X3 )为考察因素(表1) ꎬ提取率为指标ꎬ设计响
表 1  响应面法设计因素和水平
Table 1  Response surface level of design factors
因素
Factors
水平 Levels
-1 0 1
X1提取时间 Extraction time (h) 2 3 4
X2液料比 Liquid ̄to ̄solid ratio (mL ∶ g) 40 ∶ 1 60 ∶ 1 80 ∶ 1
X3提取温度 Extraction temperature (℃) 45 65 85
应面法优化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工艺ꎮ 试验
设 3次重复ꎬ 取其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 比较ꎮ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甘西鼠尾草种子和粘液的吸水、 脱水动态
由图 1可见ꎬ 甘西鼠尾草无粘液种子、 粘液种
子及粘液的重量在吸水前期随时间延长而增加ꎬ 后
375  第 4期                王 涛等: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吸水特性、 红外光谱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期吸水至饱和时重量不再增长ꎮ 粘液种子及粘液在
90 min时吸水达到饱和ꎻ 无粘液种子在 15 min 内
迅速吸水ꎬ 30 min时达到饱和ꎬ 其重量不再增加ꎮ
无粘液种子、 粘液种子及粘液的脱水动态则与吸水
情况相反ꎬ 且脱水时间远长于吸水时间ꎮ 粘液种子
及粘液在 6 h内快速脱水ꎬ 6 ~ 16 h期间缓慢脱水
至干燥ꎻ 无粘液种子脱水迅速ꎬ 4 h时达到干燥ꎮ
2􀆰 2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图 2)ꎬ 甘西鼠尾草种子
粘液具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ꎮ 即在 3452 cm-1
处出现一宽峰ꎬ 是自由羟基 O ̄H 的伸缩振动ꎻ
2922 cm-1和 2855 cm-1处的吸收峰是分子内 C ̄H
(CH、 CH2、 CH3)伸缩振动引起的ꎻ 1629 cm
-1
处的吸收峰是羰基的伸缩振动峰ꎬ 表明该多糖存
在糖醛酸ꎻ 1439 cm-1处是羧基 C ̄O伸缩振动引起
的吸收峰ꎻ 1318 cm-1处的吸收峰是 C ̄H的变角运
动引起的ꎻ 1249 cm-1处的弱吸收峰是 O = S = O
的伸缩振动引起的ꎬ 表明有少量硫酸基存在ꎻ
1166 cm-1处是环上 C ̄O的吸收峰ꎻ 1035 cm-1处
的吸收峰是 O ̄H 的变角振动和 C ̄O ̄C 的伸缩振
动引起的ꎻ 895 cm-1处是 β ̄D ̄甘露吡喃糖环 β 端
基差向异构的 C ̄H 变角振动的特征吸收峰ꎬ 说明
该多糖为 β ̄糖苷键连接ꎻ 1000 ~ 1250 cm-1和
895 cm-1处存在吸收峰表明该多糖为 β ̄吡喃糖ꎮ
0
0 02.
0 04.
0 06.
0 08.
0 1.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 Mucilage seed
%!"#$ Free mucilage seed
!" Mucilage
& Absorption
!"#$ Mucilage seed
%!"#$ Free mucilage seed
!" Mucilage
( Dehydration
0 2 6 16 34 60 100
()* ( )Dehydration time h
+
,
(
)
W
ei
gh
t
g
&)* ( )Water absorption time min
140
图 1  甘西鼠尾草种子及粘液的吸水、 脱水动态曲线
Fig􀆰 1  Time ̄course of water absorption and dehydration of seeds and mucilage of Salvia przewalskii
500
480
460
440
420
400
380
360
340
320
300
280
260
!
"
#
(%
)
Tr
an
sm
itt
an
ce
4000.0 3600 3200 2800 24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50
3452
2922
2855
1629
1439
1249
1318 1166
896
1035
$% ( )Wavenumber cm-1
图 2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Fig􀆰 2  Infrared spectrum of Salvia przewalskii seed mucilage
47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2􀆰 3  种子粘液提取的单因素试验分析
2􀆰 3􀆰 1  提取时间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率随提取时间的延
长呈先升后降趋势(图 3: A)ꎬ 说明提取时间对粘
液提取率有明显影响ꎬ 若提取时间过短则粘液溶解
不充分ꎬ 时间过长却容易引起粘液多糖的分解[17]
而使其提取率降低ꎮ 由图 3: A 可见ꎬ 3 h 时种子
粘液的提取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提取时间处理
(P < 0􀆰01)ꎬ 因此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时
间以 3 h左右为宜ꎮ
2􀆰 3􀆰 2  液料比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率随液料比的增加
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图 3: B)ꎬ 表明增加液料比延
长了提取液高温浓缩的时间ꎬ 并使粘液损失量相对
增加ꎮ 由于较高的液料比将使水分浓缩分离工作增
加成本[18-20]ꎬ 故在保证提取率的前提下ꎬ 应尽量
减少提取液的用量和降低分离成本ꎬ 甘西鼠尾草种
子粘液提取的液料比以 60∶ 1左右为宜ꎮ
2􀆰 3􀆰 3  提取温度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率随水浴温度的升
高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图 3: C)ꎬ 且在 65℃时达到
最高值ꎮ 同时在试验中发现ꎬ 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
提取液及提取的粘液颜色逐渐变深ꎬ 这可能是由于
高温使粘液多糖水解并导致其提取率下降、 提取物
颜色加深ꎬ 故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应避免高
温ꎬ 以 65℃左右为其最适优化提取温度ꎮ
2􀆰 4  响应面法优化种子粘液提取工艺
2􀆰 4􀆰 1  拟合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根据 Box ̄Ben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ꎬ
我们选取提取时间(X1)、 液料比(X2)和提取温度
(X3)为考察因素ꎬ 采用 3 因素 3 水平响应面分析
方法优化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工艺ꎮ 由响应
面设计的试验结果(表 2)得到拟合回归方程: Y =
-18􀆰72 + 9􀆰13X1+ 0􀆰14X2+ 0􀆰16X3-0􀆰0095X1X2-
0􀆰011X1X3+ 0􀆰00021X2X3- 1􀆰24X12- 0􀆰0011X22-
0􀆰0010X32ꎮ 对拟合回归方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
验的结果表明(表 3) ꎬ 整体模型相关系数R 2 =
0􀆰9908 (P < 0􀆰0001)达极显著水平ꎬ 表明该拟合
回归方程模型极显著ꎻ 调整相关系数 R 2Adj =0􀆰9791ꎬ
表明提取率变化的 97􀆰91%来自于自变量ꎻ 失拟项
P = 0􀆰0956 > 0􀆰05(不显著)ꎬ 说明数据中无异常
结果ꎻ X1、 X2、 X3、 X12、 X22、 X32 影响极显著
(P < 0􀆰01)ꎬ 交互项 X1X2影响显著ꎬ 交互项 X1X3
影响极显著ꎬ 交互项 X2X3影响不显著ꎬ 说明各试
验因素对粘液提取率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ꎬ
因此响应面法能够较好的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ꎬ 并
可优化种子粘液的提取工艺ꎮ 此外ꎬ 各因素对甘西
鼠尾草种子粘液提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提取时
间 >液料比 >提取温度ꎮ
2􀆰 4􀆰 2  响应面分析
根据二次回归方程建立响应面ꎬ 各因素对甘西
鼠尾草种子粘液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两两
交互作用见图 4ꎬ 等高线图若为椭圆形说明这两个
因素的交互作用明显ꎬ 若为圆形则说明交互作用不
明显[21]ꎮ 由图 4 可知ꎬ 提取时间和液料比、 提取
时间和提取温度的等高线图为椭圆形并且曲面弧度
较陡ꎬ 说明这两对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影响极
显著ꎻ 液料比和提取温度的等高线图近似圆形且曲
面弧度平缓ꎬ 表明这两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提取率
影响不显著ꎮ
0
1
2
3
4
5
6
0 5. 1 5.!
"
#
(%
)
Ex
tra
ct
io
n
ef
fic
ie
nc
y
!
"
#
(%
)
Ex
tra
ct
io
n
ef
fic
ie
nc
y
!
"
#
(%
)
Ex
tra
ct
io
n
ef
fic
ie
nc
y
!"$% Extraction time h( ) &( Liquid-to-solid ratio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2 5. 3 5. 4 5. 5 5.
0
1
2
3
4
5
10 00. 30 00. 50 00. 70 00. 90 00. 110 00.
0
1
2
3
4
5
0 20 40 60 80 100
A B C
图 3  提取时间、 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种子粘液提取率的影响
Fig􀆰 3  Influence of extraction timeꎬ liquid ̄to ̄solid ratio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mucilage
575  第 4期                王 涛等: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吸水特性、 红外光谱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表 2  响应面法优化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的提取率
Table 2  Matrix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mucilage from S. przewalskii seed
试验
编号
Code
X1
提取时间
Time (h)
X2
液料比
(mL ∶ g)
Liquid ̄to ̄
solid ratio
X3
温度 (℃)
Temperature
提取率 (%)
Extraction
efficiency
1 2 80 ∶ 1 65 2.77
2 4 80 ∶ 1 65 3.01
3 3 40 ∶ 1 45 4.09
4 3 60 ∶ 1 65 4.91
5 3 60 ∶ 1 65 4.95
6 3 60 ∶ 1 65 4.77
7 3 40 ∶ 1 85 4.38
8 3 80 ∶ 1 85 4.07
9 4 40 ∶ 1 65 3.94
10 3 80 ∶ 1 45 3.45
11 2 40 ∶ 1 65 2.94
12 4 60 ∶ 1 45 3.78
13 2 60 ∶ 1 85 3.07
14 4 60 ∶ 1 85 3.55
15 2 60 ∶ 1 45 2.42
16 3 60 ∶ 1 65 4.88
17 3 60 ∶ 1 65 4.79
2􀆰 4􀆰 4  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和模型验证
通过响应面优化出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理论最
优提取工艺条件为: 提取时间 3􀆰17 hꎬ 液料比
53􀆰86 ∶ 1ꎬ 提取温度 67􀆰51℃ꎬ 此时提取率可达
4􀆰94%ꎮ 为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ꎬ 根据实验的可操
作性ꎬ 我们将提取工艺参数修正为提取时间 3􀆰2 hꎬ
液料比 54 ∶ 1ꎬ 提取温度 68℃ꎮ 依据此参数设置ꎬ
三次测定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提取率的平均值为
4􀆰93%ꎬ 与预测值基本相符ꎮ
3  讨论
鼠尾草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雨季天气变化无常、
旱季干燥少雨的中南美洲、 中亚-地中海沿岸和东
亚的热带至亚热带的干旱或高原地区ꎬ 种子顺利萌
发需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吸水并且保水时间尽量延
长ꎬ 这种特性在部分鼠尾草属植物[8ꎬ14ꎬ15ꎬ22]中已有
发现ꎮ 甘西鼠尾草种子具有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而大
量吸水以及缓慢脱水的特性ꎬ 主要是由于其表面粘
液物质的存在ꎬ 这种胶状粘液层具有保持水分的优
良特性ꎬ 对于抵抗干旱等不良环境十分有利[14ꎬ15]ꎮ
表 3  拟合回归方程系数显著性检验和方差分析
Table 3  Significance test for each regression coefficient and variance analysis
方差来源
Source
平方和
Sum of squares
自由度
df
均方
Mean square
F值
F value
P值
P value
显著性
Significance
模型 Model 11.02 9 1.22 84.17 < 0.0001 ∗∗
X1 1.19 1 1.19 81.52 < 0.0001 ∗∗
X2 0.53 1 0.53 36.11 0.0005 ∗∗
X3 0.22 1 0.22 15.2 0.0059 ∗∗
X1X2 0.14 1 0.14 9.93 0.0161 ∗
X1X3 0.19 1 0.19 13.31 0.0082 ∗∗
X2X3 0.027 1 0.027 1.87 0.2136
X1 2 6.51 1 6.51 447.76 < 0.0001 ∗∗
X2 2 0.86 1 0.86 58.94 0.0001 ∗∗
X3 2 0.71 1 0.71 48.95 0.0002 ∗∗
残差 Residual 0.1 7 0.015
失拟误差 Lack of fit 0.078 3 0.026
纯误差 Pure error 0.024 4 0.006
总和 Correlation total 11.12 16
4.32 0.0956
相关系数 R 2 0.9908
调整相关系数 R 2Adj 0.9791
    注:∗ꎬ∗∗分别代表在 P < 0.05和 P < 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和极显著ꎮ
Note: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 P < 0.05 and P < 0.01 levelsꎬ respectively.
67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 
5 5 5
4 5. 4 5. 4.5
4 4 4
3 5. 3 5. 3.5
3 3 3
2 5. 2 5. 2.5
2 2 2
80
72 64 56 48 40 2 2
2 5. 2 5.
3 33
5. 3 5.
4 485 8577 7769 6961 6153 5345 45
!
"
#
Ex
tra
ct
io
n
ef
fic
ie
nc
y
%(
)
!"$
% ( )h
Extrac
tion tim
e !"$
% h
Extrac
tion tim
e
( )&( (
)
mL gLiquid-to-solid ratio
: &(
(
)
mL g
Liquid
-to-sol
id ratio
:!")*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 (℃)
Extraction temperature
40 4
8 56
64 7
2 8
0
A B C
图 4  响应面图
Fig􀆰 4  Response surface graphs
    植物粘液是一类具分支结构的可溶性亲水多糖
或杂多糖[23]ꎮ 对 S􀆰 hispanica 种子粘液的研究表
明ꎬ 该粘液是以 β ̄D ̄xylose(木糖) ∶ α ̄D ̄glucose
(葡糖糖) ∶ 4 ̄O ̄metil ̄α ̄D ̄glucoronic acids = 2 ∶
1 ∶ 1比例结合的多糖四聚体为单体形成的多糖聚合
物[24]ꎮ 根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ꎬ 本试验确定了甘
西鼠尾草种子粘液也是一类多糖物质ꎬ 且该多糖为
β ̄糖苷键连接ꎬ 但对于粘液的单糖组分、 排列方式
以及生物活性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ꎮ
响应面优化法将体系的响应值(如提取率)作
为多个影响因素的函数ꎬ 运用图形技术将函数关系
显示出来ꎬ 以供选择试验设计中的最优条件ꎮ 本研
究通过响应面优化出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提取的优
化工艺参数为: 提取时间 3􀆰2 hꎬ 液料比 54∶ 1ꎬ 提
取温度 68℃ꎬ 此时种子粘液的提取率为 4􀆰93%ꎮ
该结果低于 S􀆰 macrosiphon 和 S􀆰 hispanica 种子
粘液的提取率(10􀆰1%和 6􀆰97%)ꎬ 可能与这两种
鼠尾草在提取种子粘液时考虑了 pH 值有关ꎮ 本研
究前期也将 pH值作为提取因素ꎬ 但在试验过程中
发现不同 pH值条件下提取物的性状及其红外光谱
差异很大ꎬ 故我们没有将 pH值作为考察因素ꎮ
笔者前期对甘西鼠尾草种子和种子油的研
究[25]表明ꎬ 甘西鼠尾草种子极具开发价值ꎻ 本研
究明确了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是一类多糖物质ꎬ 这
对其种子粘液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ꎮ
参考文献:
[ 1 ]   陈洪亮ꎬ 李伯涛ꎬ 张家祥ꎬ 李德发ꎬ 常碧影ꎬ 徐龙涛.
免疫活性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 .
中国药理学通报ꎬ 2002ꎬ 18(3): 249-252.
[ 2 ]   Damonte EBꎬ Matulewicz MCꎬ Cerezo AS. Sulfa ̄
ted seaweed polysaccharides as antiviral agents
[J] . Curr Med Chemꎬ 2004ꎬ 11(18): 2399-2419.
[ 3 ]   Dias PFꎬ Siqueira JM Jrꎬ Vendruscolo LFꎬ de Je ̄
sus Neiva Tꎬ Gagliardi ARꎬ Maraschin Mꎬ Ribeiro ̄
do ̄Valle RM. Antiangiogenic and antitumoral pro ̄
perties of a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the sea ̄
weed Sargassum stenophyllum[ J] . Cancer Che ̄
moth Pharmꎬ 2005ꎬ 56(4): 436-446.
[ 4 ]   蒋建新ꎬ 菅红磊ꎬ 朱莉伟ꎬ 张卫明ꎬ 孙达峰. 植物多
糖胶研究应用新进展[J] . 林产化学与工业ꎬ 2009ꎬ
29(4): 121-126.
[ 5 ]   蒋建新ꎬ 张卫明ꎬ 王磊ꎬ 史劲松. 我国主要植物多糖
胶资源组成比较研究[J] . 林产化学与工业ꎬ 2007ꎬ
27(S1): 15-20.
[ 6 ]   蒋建新ꎬ 朱莉伟ꎬ 张卫明. 塔拉多糖胶的研究[J] .
西南林学院学报ꎬ 2003ꎬ 23(4): 12-16.
[ 7 ]   刘敦华. 沙蒿籽胶性质、 结构及应用的研究[D] . 无
锡: 江南大学ꎬ 2006.
[ 8 ]   Munoz LAꎬ Cobos Aꎬ Diaz Oꎬ Aguilera JM. Chia
seeds: microstructureꎬ mucilage extraction and
hydration[J] . J Food Engꎬ 2012ꎬ 108 (1): 16-
224.
[ 9 ]   Razavi SMꎬ Moghaddam TMꎬ Emadzadeh Bꎬ
Salehi F. Dilute solution properties of wild sage
(Salvia macrosiphon) seed gum[J] . Food Hydro ̄
colloidꎬ 2012ꎬ 29(1): 205-210.
[10]   赵建邦. 甘肃丹参(甘西鼠尾草)的研究与应用评价
[J] . 中药材ꎬ 2003ꎬ 26(7): 529-531.
[11]   Hedge IC. Observations on the mucilage of Salvia
fruits[ J] . Notes from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ꎬ 1970ꎬ 30(1): 79-95.
[12]   Oran SA. Nutlet anatomy of the genus Salvia L. in
Jordan[J] . Flora Mediterraneaꎬ 1997ꎬ 7: 27-40.
775  第 4期                王 涛等: 甘西鼠尾草种子粘液吸水特性、 红外光谱分析及提取工艺研究
[13]   Buyukkartal Hꎬ Kahraman Aꎬ Colgecen Hꎬ Dogan
Mꎬ Karabacak E. Mericarp micro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Salvia hedgeana Dönmezꎬ S. huberi
Hedge and S. rosifolia Sm. (section Salvia Hedgeꎬ
Lamiaceae) [ J] . Acta Bot Croatꎬ 2011ꎬ 70(1):
65-80.
[14]   孙群ꎬ 梁宗锁ꎬ 李绍军ꎬ 刘文婷ꎬ 李晓莉ꎬ 蒋传中ꎬ
王敬民ꎬ 卫新荣. 丹参种子形态结构与吸水萌发特
性[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03ꎬ 29(10): 934-938.
[15]   孙群ꎬ 刘文婷ꎬ 梁宗锁ꎬ 刘文婷ꎬ 李晓莉ꎬ 蒋传中ꎬ
王敬民ꎬ 卫新荣. 丹参种子的吸水特性及发芽条件研
究[J] . 西北植物学报ꎬ 2003ꎬ 23(9): 1518-1521.
[16]   伍晨曦ꎬ 孙羽ꎬ 冯固. 小车前种子表面粘液物质的吸
水特性及其对种子在干旱环境中萌发的影响[J] . 生
态学报ꎬ 2009ꎬ 29(4): 1849-1858.
[17]   韩东ꎬ 王珏ꎬ 朱兴一ꎬ 谢捷. 响应面法优化水栀子多
糖的闪式提取工艺[J] . 林产化学与工业ꎬ 2013ꎬ 33
(6): 59-62.
[18]   王鸿ꎬ 邓泽元ꎬ 刘蓉ꎬ 范亚苇ꎬ 李静. 响应曲面法优
化山蕗菜根多糖的提取工艺[J] . 食品科学ꎬ 2010ꎬ
31(2): 46-50.
[19]   韩帅ꎬ 李淑艳ꎬ 陈芹芹ꎬ 李珊ꎬ 倪元颖. 响应面分析
法优化闪式提取胡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工艺[J] . 食
品科学ꎬ 2011ꎬ 32(10): 52-56.
[20]   鞠兴荣ꎬ 税丹ꎬ 何荣ꎬ 王立峰ꎬ 王雪峰ꎬ 高瑀珑ꎬ 袁
建.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菜籽多糖酸法提取工艺的研
究[J] . 中国粮油学报ꎬ 2012ꎬ 27(3): 89-93.
[21]   Karuppaiya Mꎬ Sasikumar Eꎬ Viruthagiri Tꎬ Vijaya ̄
gopal V. Optimization of process conditions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for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waste cashew apple juice by Zy ̄
momonas mobilis[J] . Chem Eng Communꎬ 2009ꎬ
196(11): 1425-1435.
[22]   刘丽ꎬ 郭巧生ꎬ 王云鹏ꎬ 赵荣梅. 药用鼠尾草种子萌
发特性的初步研究[J] . 中国中药杂志ꎬ 2006ꎬ 31
(19): 1587-1589.
[23]   Naqvi SAꎬ Khan MMꎬ Shahid Mꎬ Jaskani MJꎬ
Khan IAꎬ Zuber Mꎬ Zia KM. Biochemical profiling
of mucilage extracted from seeds of different citrus
rootstocks[ J] . Carbohyd Polymꎬ 2011ꎬ 83 (2):
623-628.
[24]   Lin KYꎬ Daniel JRꎬ Whistler RL. Structure of chia
seed polysaccharide exudate [ J ] . Carbohyd
Polymꎬ 1994ꎬ 23(1): 13-18.
[25]   Wang Tꎬ Wang Lꎬ Jiang YYꎬ Yu Lꎬ Zhang Lꎬ
Zhou YHꎬ Yang RWꎬ Ding CBꎬ Wang X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alvia przewalskii
seed and seed oil[ J] . Asian J Chemꎬ 2014ꎬ 26
(16): 4971-4974.
(责任编辑: 刘艳玲)
875 植 物 科 学 学 报 第 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