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THE POLLEN GERMINATION OF SOME VEGETABLES IN CUCURBITACEAE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全 文 :第 卷
 !年
第∀期
# 月
武 汉 位 ∃ 学 研 究
%& ∋ ( ) ∗ + & , − ∋ . ∗ ) / & 0 ∗ ) 12 ∗ + ( 3 4 3 ∗ ( 2.
5 6 7。  
∗ 8 9 。
) 6 ∃ ∀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刘 永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长沙 ! :  #
提 要 试验采用 花粉离体萌发技术 , 对葫芦科 ; 属 # 种 蔬菜花粉生活 力进行了较为深
入的研究 , 结果表明 < 葫芦科蔬菜花粉属于 “嗜硼 、 好气 、 喜温 、 较耐储藏 ∃ 的类型 。
适量的蔗糖可以提高萌发率 , 并明显有利于花粉 管生长 。 此外 , 试验中还发现不同种作
物花粉萌发力的差异与花粉萌发孔或沟的特征有明显联系。
关镇词 葫芦科 , 花粉萌发 , 生活力 , 萌发孔
瓜类蔬菜是古老的也是栽培面 积最广泛的作物 , 这类作物产量的高低 、 品质的好
坏 , 往往与开花 、 授粉 、 受精 、 结果有密切的关系 。 有关葫芦科蔬菜花粉及花粉生活力
的研究虽有零星报道 , 但涉及的种类有限 〔’一 ’。 本试验旨在研究各种葫芦科蔬 菜作物花
粉萌发的基础上 , 总结该科作物具一般规律性的结果 , 为这类作物的 丰产栽培和杂交育
种提供 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
 材料与方法
 ∃  试材  湘黄瓜一号  ”! ” , ∀# ∃ % &公”“ ∋ ( ) ∗ , + 东湖一号甜瓜  , − . 饥该∃
/ − 0, ( ) ∗ , 1 长 白苦瓜  万 , 二 , 2 3 4 − % − 几% 2 % 心 4 % ( ) ∗ , 5密桂西瓜  ‘£2 公∀∀“ ∃
0 % 6 % & ”∋ 7 % 6 ∃ 8 − 03 ∗ , 9 郎梨粉皮冬瓜  : − . ‘. − % ∃ % ; 4 ∃ , 4 3 % ! , < 6 ∗ , =长 抓 瓜
 ( % < − “ % 2 4 % 0− “− % 6 幼 % > % 2 ) − % 0” % ‘% 7 % ? 4 6 , ) ∗ ≅ Α 长沙肉丝瓜  ( % 88 % − 夕0£. Β
3 2 4 − % Χ , − , ∗ ≅ Δ 黄狼南瓜  . − , 2 Ε宕忿% 二 , ∃ − ; % & % ( 。 ∗ 。
∀ ) Φ 方法 若未加说明 , 花粉采集于晴天清晨  Γ 一 # 时许 ∗ , 定株采取当 天开放雄
花 Η一 ∋ 朵 , 随即在室内用钟表镊子轻轻刮取花粉于垫有黑色蜡光纸的花粉盒中 , 轻轻
振荡摇匀备用 。 试验采用的花粉萌发培养基为∀∋ Ι蔗搪  分析纯 ∗ 、 ϑ ) ϑ∀ Ι硼酸  分析
纯 ∗ 液体加盖玻片, 于恒温Φ∋ 士 ∀ ℃下黑暗培养 Η 小时之后 , 置于低倍  ∀ϑ Κ ∀Λ ∗ 光学
显微镜下连续观察 Μ个不重叠视野为 Μ次重复 , 花粉管长度超过花粉直径 ∀ Ν Φ 的花粉
为萌发花粉粒 。 按多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统计分析 。
萌发方式 有 . 固体萌 发 以Ο Μ表示 ∗ , 按肖春英等介绍的方法2‘’‘Π实施 , 用单面刀片
沾取花粉一条条地压 在含有ϑ ) Γ Ι琼脂培养基表面 , 不盖玻片液体萌发  以 Ο Θ表示 ∗ ,
取双穴 凹型载玻片 , 每穴 点培养液 Η 滴 , 用镊子 沾取花粉直接 点在培养液中 , 保湿培
养 , 加盖玻片液体萌发  以 Ο 0表示 ∗ , 方法同子Ο Θ , 但点样后即刻用盖玻 片将穴 口封
本文于 ∀, 。Φ年 ∀Φ月∀Η日收到 , ∀Ρ , Η年 Η 月 0 日收到修改稿
第 ∀ 期 刘永庆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
严 , 不保湿培养。 采用∗ 7 、 ∗ = 、 ∗ ∀方式进行萌发速度观测 < 点样后在显微 镜下确定一
个视野 , 每隔: 分钟测量该视野中萌发最迅速的 > 粒花粉 的花粉管长度 及相应的萌发
率 , 直到花粉管停止生长时为止 。 采用∗ 1方式进行 > 一!: ℃范围内不同温度萌发实验 。
于气温邵一∀ ℃的季节内连续 ; 天采花取粉 , 每一试样轻涂于双穴凹型载玻片穴内 , 于
! 士  ℃冰箱内冷藏 ; 天后 , 一次性地进行 ∗ =方式的萌发试验 。 此外 , 在高倍显微镜下
观测试材干燥花粉粒的纵横径 , 每个试样观测  :粒 , 取平均值并计算标准误 , 结合花粉
萌发情况观察花粉的萌发沟、 孔或孔沟 。
 结 ∃ 与分析
 。  培养方式与花粉萌发
本试验采用 ∀ 种培养方式均可使 绝大多数供试作物 ?南瓜除外 ≅ 花粉 良好地萌发。
从萌发百分率看 , ∗ ∀和∗ =优于 ∗ 7 , 说 明大多数葫芦科蔬菜花粉属于 “好气” 萌发型 , 其
中只有黄瓜 、 甜瓜等对氧气要求不严格。 由于所有供试作物花粉在琼脂培养基上 !: 分钟
内结束萌发 , 因此 , 该类作物花粉又属于 “快速 ” 萌发型 。 它们不仅萌发快 , 花粉管生长
的速度也相当快 , 尤其是∗ ∀方式 。 但同科种类之间存在差异 , 冬瓜花粉管生长速度最快 ,
靓瓜生长最慢 , 甜瓜花粉萌发率最高 , 抓瓜最低 。
 。  培养温度与花扮萌发
葫芦科蔬菜有比较耐寒的种类 , 但大多数喜温耐热 。 不同温度下花粉萌发结果 ? 图
 ≅ 表明 , 所有葫芦科疏菜花粉萌发百分率随温度的变化 ? > 一!: ℃ ≅ , 呈现一个明显
3 目∃ Α
, 侧卜 、Β 的!确∀幻几∀#!∃臼自七月山口!舀
%& &
∋
(
)& ,
∗ &+
, −
, , 气
. /一
, 、 !
,
0 ! 黄瓜 1 2 3 4 3 , ‘。 5 6 7
∋ ! 苦瓜 1 ∋ 8 9 9 : 5 ; < 3 5 = 6 7
2 ! 甜瓜 1 > : ? < # 6 7
≅ ! 冬瓜 1 Α Β 8 9 : 名< < 5 = 6
Χ ! 抓瓜 1 . < 3 5 = 6 7
Δ ! 丝瓜 1 Ε < , : ? ‘< 3 5 = 6 7
: ! 西瓜 1 Φ 一9 : 5 < : 犷< # 6
口 % 培养沮度对葫芦科趁
菜花粉萌发的形 !
Δ %Γ ! % Χ ΗΗ 。℃ 9 < Η 9 : Ι ϑ: 5 Κ ? 3 5 Λ
< # ϑ < ?? : # ; : 5 血 8 # Κ 9 8 < #
< Η Μ : ; : 9 Κ Ν ? : Ο 8 #
2 3 : 3 5 Ν 8 9 一 : : Κ :
‘钧Λ!3。∃=3<叫材Λ一£Π
八次6摇哥洲
、、!
% & ∗ & Θ & ) & & %& ∗ & Θ & ) &
培养温度 1℃ 6
Ρ ! 4 3 Ν Κ 9 8 3 ; 9 : Ι ϑ : 5 一9 3 5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卷
的高峰。 其中黄瓜 、 苦瓜花粉萌发适温偏低 ? : 一 : ℃ ≅ , 弧瓜 、 丝瓜花粉萌发适温偏
高 ? > 一∀> ℃ ≅ , 甜瓜 、 冬瓜花粉萌发的适温较广 ? : 一∀: ℃ ≅ , 西瓜花粉萌发适温为
> ℃左右 。 若从对低温 ?  >℃ ≅ 萌发适应性来看 , 甜瓜 Χ 黄瓜 Χ 苦瓜Χ 冬瓜 Χ 西瓜Χ 丝
瓜 Χ 抓瓜 , 若从对高温 ? ∀> ℃ ≅ 萌发适应性来看 , 丝瓜Χ 靓瓜 Χ 西瓜 Χ 甜瓜 Χ 冬瓜≅ 苦
瓜Χ 黄瓜 。
 。∀ 蔗糖和稠 酸浓度 与花粉萌发
蔗糖对花粉萌发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 一是为花粉萌发特别 是为花粉管 生长提供营
养 , 二是维持 一定的外界环境渗透压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 对蔗搪浓度要求 比较严格 ,
一般 以 : 一> Δ 左右 , 若超过 > Δ 则极显著地抑制花粉萌发 。 其中, 黄瓜 、 甜瓜花粉对
蔗糖浓度适应的范围较为广泛 , 而西瓜花粉在蔗糖浓度 超过 > Δ 时 萌发 受到 严重的制
约 , 有明显的 “ 闭值 效应 ”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对硼反应极为敏感 , 培养基缺翻 , 苦
瓜 、 西瓜 、 冬瓜 、 丝瓜花粉不能萌发 , 而黄瓜 、 甜瓜 、 靓瓜花粉虽可以萌发, 但在加硼
培养基上 萌发率可大大提高 , 即使在含: ∃ : Δ硼酸的蒸馏水中 , 黄瓜 、 甜瓜 、 西瓜 、 冬
瓜的花粉也可以较好地萌发 。 因此 , 葫芦科蔬菜花粉属 “好翻 ” 类型 。
 ∃ ! 花粉成熟与花粉萌发
几乎所有葫芦科蔬菜的花朵均是清晨开放的 , 只有 “夜开花” 的氯瓜例外。 若 从花
粉形态看 , 无论是开放前一天的大蕾花粉 , 还是开放后第二天 “凋萎花 ” 的花粉 , 均完
整充买 , 但它们萌发的生理能力则有明显的差异 。 试验结果 ? 表  ≅ 表明 , 除靓瓜花粉萌
发情况恰好相反外 , 其它作物不 同时期花粉萌发力均 以当天开放花 Χ 凋萎花 Χ 大蕾花 。
衰  葫芦科趁莱不同发 , 时期花粉蔺发情况
0 Ε Φ 7Γ  Η 6 77Γ Β 9 Γ Ι ϑ Κ Β Ε Λ Κ 6 Β Κ Β ΛΜ Γ Ν ΚΟ ΟΓ Ι Γ Β Λ Ν Γ Π Γ 7 6 ΗΚ Β 9 ΗΓ Ι Κ 6 Ν 6 Ο Ο76 Θ Γ Ι
花份发育时期
Ρ Γ Π Γ 76 ΗΚ Β 9
Σ Γ Ι Κ 6 Ν
平均萌发百分率
∗ Π Γ Ι Ε 9 Γ ‘Γ Ι ϑ ΚΒ 一 Λ Κ6 Β Σ Γ Ι Γ Γ Β Λ 一‘Γ ?写≅
黄 瓜 甜 瓜 苦 瓜 西 瓜 冬 瓜 瓤 瓜
: # : 。 > Τ
丝 瓜
总平均萌发串
0 6 Λ 。 一 Π Γ ∃
Γ Ι 二 ∃ ?Δ ≅
大蕾花
/  Φ 8 Ν
当天花
/ 6 6 ϑ Κ Β 9
凋萎花
− Κ7 Λ ΚΒ 9
总平均萌发率
0 6 Λ 。 ∃ Π Γ Υ
9 Γ Ι ϑ ∃ ?Δ ≅
  。 >  亡
Τ : ∃ : : : : ∃ : : ;> 。 ∀ ; ; Τ ∃ Τ ; Τ Τ ∃ Τ ; ∀  ∃ ∀   ∃ Τ ; ;  ∃ Τ #
! ∃  !! ∃ ! ! > ; ∃ ; #   。  ; ∀ 。  ∀  ∃ ∀  Τ  ∃   !: ∃ Τ ! Φ
 7 ∃ ! ∀ Γ ! # ∃ > Ε ! ! ∃ ∀ # Ε  ∃ Τ # Φ ! Τ ∃ Τ > ! ; ∃ ; ∀ Ε ∀ : ∃ : ∀
说明 < 凡同行或同列字母相同者差异不显著?Η二。∃ : >≅
) 6 Λ Γ < 0 五6 ς Γ Β 8 ϑ Φ Γ Ι ς Θ ΚΛ卜 Λ Μ Γ , Ε ϑ Γ 7 Γ Λ Λ Γ Ι Ε Ι Γ Β 6 Λ ς Κ9 Β ΚΟ Κ Γ Ε Β Λ 7Ω Ν ΚΟ Ο Γ Ι Γ Β Λ
 。 > 花粉储藏与花粉萌发
蔬菜一般采用新鲜花粉授粉 , 但在克服 短期不 良气候 , 大量制种或特殊 杂交情况
下 , 短期储藏花粉对于保证杂交育种和制种的需要具有实际意义 。 试验结果 ? 表  ≅ 表
明 , 葫芦科蔬菜花粉是比较耐储藏的 , ! ℃低温储藏  天花粉萌发 力与当天新鲜花粉萌
发率完全相同 。 除个别作物如西瓜外 , 其它葫芦科蔬 菜花粉储藏 ; 天后生活 力基本丧
失 。 在花粉储藏过程中 , 有些作物花粉生活力是逐渐下降的 , 如黄瓜 、 甜瓜 、 西瓜 、 冬瓜 、
第 ∀ 期 刘永庆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   >
丝瓜 , 但也有突然丧失的 , 如氯瓜 、 苦瓜有明显闭值效应 , 这也反映此类作物花粉发育
的高度 同步性 。
裹  葫声科趁莱花粉储欲与花姗萌发
0 Ε Φ 7Γ  0 Μ Γ Η6 77Γ Β Ν 8 Ι Ε Φ Κ7Κ ΛΩ 6 Ο Π Γ 9 Γ Λ Ε Φ 7Γ ς Κ Β 2 8 Ξ 8 Ι Φ Κ Λ Ε Ξ Γ Ε Γ
储藏天数> Λ 6 Ι Γ Ν Ν 一 Ω吕
平均萌发百分率
∗ Π Γ Ι Ε 9 Γ 9 Γ Ι ϑ ΚΒ Ε Λ Κ 6 Β Σ Γ Ι Γ Γ Β Λ Ε 9 Γ ?Δ ≅
总平均萌发率
0 6 Λ 。 Ε Π Γ Υ
黄 瓜 甜 瓜 苦 瓜 西 瓜 冬 瓜 瓤 瓜 丝 瓜
:
:
:
# 。 Τ ∀
> > ∃  !
: : ∃ : :
: : , : :
Τ # 。 ! 
!  ∃ > ! 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Τ  ∃    : : ∃ : :
: : ∃ : : > > ∃ 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 ∃  ! ! ∃ ! !  : : ∃ : :
Τ : ∃  ; Φ ! ∃ ;  Γ Ν  ∃ # 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Τ ∃ ;
;  ∃ ! Τ Τ ∃ # ∀
Τ  ∃ : ! Φ  ∀ ∃ ∀ : Γ
:
 Τ ∃  :
Τ ! 。 ; Τ
! ∀ 。 Τ
∀ ! 。 :
; : 。 : :
#  ∃ Τ ;
Τ ∃ ∀ :
> : ∃ # ! Ξ
Γ Ι ϑ ∃ ?写 ≅
> ∃   Ο
 : 。 > # Ξ
∀  ∃ ∀ : Ν
> Τ ∃ ;  Γ
Τ ; ∃  Τ Φ
# ∀ ∃ ∀  Ε
# Τ ∃ Τ 7Ε
# ∀ ∃  : Ε
;Τ>!∀,Κ
∃ΚΜ:! 。Σ叭
∗ 。 ( 花粉萌发的种间差异
葫芦科蔬菜花粉的形态具有属的多型性 , 彼此差异甚大 1 表 Θ 6 。 各种作物的花粉
萌发力和适应性也诸多不 同 1 表 % , 表 ∗ , 图 % 6 。 若将作物花粉形态 、 大小与花粉相
表 石 葫芦科趁莱花粉形态特征
Ε Κ Ν ?: Θ Ε Β : Ι < 5 ϑΒ < ? < ; 8 4 Κ ? : Ν Κ 5 Κ : 9 : 5 < Η ϑ< ?? : # ; 5 Κ 8 # Ο 8 # 23 : 3 5 Ν8 9 Κ : : Κ :
花粉大小1 卜Ι 6 萌发孔类型及其数目
作物种类 Τ < ??。。 = 8 Κ Ι : 9 < 5 Ε Υ ϑ : ς , 。 Ι Ν : 5 < Η 一Τ : Ω 9 3 5 。
Ξ ϑ : 4 8 :Ο 纵 径 横 径 具 沟 具 孔 具孔沟
分Κ ?< # ; Κ 9 : %& ?< # ‘Κ 9 : 4 < ? Τ Κ 9 : Τ < 5 Κ 9 : : < ? Τ 一 < 5 Κ 9 :
黄 瓜 Ψ ) ! )了Ζ & ! ( ) ) & ! ) [ Ζ & ! ( ) Θ
2 3 : 3 拼 8石 Ο Κ 9诬! 3 Ο ∴ !
甜 瓜 Ψ Θ ! ∗ [ Ζ ∗ ! Ψ % Ψ % ! ∗ & Ζ Θ ! % ( Θ
2 “‘ 3 执 %Ψ Ι : ?< ∴ 。
苦 瓜 ( [ ! ∗ Θ Ζ Ψ ! & Γ ) [ ! Ψ & Ζ Θ ! & & Θ
> < 执 < 5 = 8: Κ : ΒΚ 5 Κ # 玄8 Κ ∴ !
西 瓜 ( ] ! Γ & Ζ Θ ! ) Ψ ) ) ! ] Θ Ζ % ! [ ) Θ
2 8 9 5 “ %% “ Ο 乙Κ 九Κ 宜3 Ο
> 一 # 一Η : ?=
冬 瓜 ( ( ! & 了Ζ % ! ( & ‘∗ ! )了Ζ ∗ ! % ∗ )
∋ : ,∗ %滩 : Κ Ο Κ Β 8 Ο ϑ8 = Κ
2 < ; # !
抓 瓜 ( ) ! &[ Ζ ∗ ! ] Γ Ψ Γ ! & & Ζ ∗ ! [ % )
∴ Κ ; 。摊 Κ 5衰Κ ?: 3 : Κ # ‘ΒΚ
Υ Κ 5 。 : Κ 了七Κ 止Κ > Κ ⊥ 8 # <
丝 瓜 % % & ! & & Ζ ) ! ) [ ( Θ ! Γ & Ζ ∗ ! [ Γ Θ
∴ Κ ΗΗΚ : Υ ?8 , Ω = 5 8 ‘Κ # < 。Ι
南 瓜 %∗ ) ! & & Ζ ) ! Ψ Γ %∗ 召! & & Ζ ) ! ] Γ ]
2 “ : “5 合% 9 Κ 水 < Ο : 人Κ 亡Κ∴
说明 Ω 表中花粉纵横径数字为平均数十标准误
_ < 9 : Ω Ε Β : # 3 # ? Ν : 5 Η < 5 Τ < ? ?: # Ψ %名 : 8 3 9 Β : 9 Κ Ν ?: % Ψ = Μ : 5 Κ ‘: Τ ?3 Ο Ο 9 Κ # = Κ 5 = : 5 Ω < 5
  Τ 武 汉 植 物 举 研 究 第 卷
应的 萌发力 、 适应性相比较 , 可 以发现两者之间有一定的 联系 , 即凡萌发沟或孔 , 或沟
孔数目越多 , 花粉萌发力和适应性 越差 , 若萌发沟或孔 , 或沟孔数 目相同 , 萌发力大小
顺序为具孔花粉Χ 具孔沟花粉 Χ 具沟花粉 , 若上述诸项条件相同 , 则花粉粒纵横径越大 ,
萌发越困难 。 因此 , 葫芦科蔬菜花粉萌发力与适应性大小顺序为 < 甜瓜属 ? ∀ 萌发孔 ,
黄瓜Χ 甜瓜 ≅ Χ 西瓜属 ? ∀ 萌发孔 沟 , 纵横径较小 ≅ Χ 丝瓜属 ? ∀ 萌发孔沟 ≅ Χ 苦瓜属
? ∀ 萌发沟 ≅ 夕冬瓜属 ? ∀ 萌发孔 ≅ Χ 葫芦属 ? ! 萌发孔沟 ≅ Χ 南瓜属 ? # 萌发孔 ≅ 。
值得 一提的是 , 本试验初期做了大量的南瓜花粉萌发试验 , 结果无一萌发 。 在试脸
结束时又做了一次 , 结果发现 , 在含有: ∃ : Δ硼酸 、 > Δ蔗糖液体不加盖玻片培养基上
? ∗ = ≅ , ∀: ℃左右条件下, 有   ∃ Τ 一  ∃ : Δ的花粉 可以正常萌发 , 萌发后 Τ 小时花
粉管长度为∀ : 一 >∀ ∀群ϑ , 萌发初期花粉管具有旺盛的原生质回流 , 并极易破裂 。
参 考 文 献
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编 ∃ 北京农业大学译 ∃ 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场“ ∃ ! #一;:
浙江农业大学主编 ∃ 蔬菜栽培学各论 ?南方本 ≅ ∃ 北京 < 农业出版栓 ,  了 ∃  ∀ ;一 ∀:
/ ∗ 鲁滨著 , 解淑贞等译 ∃ 蔬菜扣瓜类生理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 # ∃ # !一  。
南京农学院主编 ∃ 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 ∃ Τ ∀一 ;>
肖眷英 , 张育鹏 ∃ 辣椒花粉萌发的研究 ∃ 中国蔬菜 ,  “ , ? 7 ≅ , ∀一 >
林志成 ∃ 两个番茄品种花粉萌发的研究 ∃ 中国蔬菜 ,  # ! , ? ! ≅ , ∀! 一 ∀!
Ψ 埃尔特曼著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室泡粉组译 ∃ 泡粉学手册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 ;台∃
; Γ 77 >
Υ!>Τ;∀
∗ 40 ∋ ΡΖ &) 0 .3 Η&++3 ) Ψ 3 ([1)∗0 1&) &,
4&[ 3 5 3 Ψ 3 0 ∗/+3 4 1) 2∋2∋( / ∴0 ∗23 ∗3
+Κ8 Ζ 6 Β 9 ] ΚΒ 9
? Ρ Γ ΣΕ Ι Ι拼Γ 摊七 6 Ο . 6 Ι 忍ΚΓ “ 1亡“ Ι Γ , . 8 , ⊥ Ε ” ∗ 9 Ι ΚΓ 8 , Λ8 Ι Ε 7 ∋ ” Κ8 Γ Ι < Κ‘Ω 2 Μ Ε 陀9 ς ΜΕ !  :  ∃ ≅
∗ Φ ς Λ Ι Ε Ξ Λ 0 Μ Γ Π ΚΕ Φ Κ7Κ ΛΩ 6 Ο # Γ 8 7Λ ΚΠ Ε Λ Γ Ν ςΗΓ Γ ΚΓ ς ΚΒ ; 9 Γ Β Γ Ι Ε 6 Ο 2 8 Γ 8 Ι Φ Κ Υ
Λ Ε Ξ Γ Ε Γ Θ 扭> ς Λ 8 Ν ΚΓ Ν − ΚΛ 7Κ ΛΜ Γ Λ Γ Γ Μ Β Κ] 8 Γ 6 Ο 9 Γ Ι ϑ ΚΒ Ε Λ Κ6 Β Κ移 ” ΚΛ Ι 6 。 0 Μ Γ Ι Γ ς 8 7Λ
ς Μ 6 Θ Γ Ν ΛΜ Ε Λ Η6 77Γ Β 9 Γ Ι ϑ ΚΒ Ε Λ Κ6 Β 6 Ο ΛΜ Γ ς Γ Π Γ 9 Γ Λ Ε Φ 7Γ Γ Ι : Ης ΚΒ 2 8 Γ 8 Ι Φ Κ Λ Ε Γ Γ Ε Γ Κ ,
Φ 6 Ι 6 Β 一 Β Γ Γ Ν , Ε ΚΙ 一 : 5 Γ , Ε Β Ν ϑ 6 Ι Γ ς Λ 6 Ι Ε Φ 7Γ Λ ΩΗΓ 。 [ 6 Ν Γ Ι Ε Λ Γ ς 8 Γ Ι 6 ς Γ ΚΒ Λ Μ Γ 血Ι ΛΚΟ ΚΥ
Γ ΚΕ 7 ϑ Γ Ν Κ8 ϑ > ΟΕ Π 6 Ι Ε Φ 7Γ Ο 6 Ι Σ 6 7 7Γ Β 9 Γ Ι ϑ ΚΒ Ε Λ Κ6 Β Ε Β Ν Η6 77Γ Β Λ 8 Φ Γ Γ _ ΗΕ Β Ν ΚΒ 9 ΚΒ
ΗΕ Ι Λ ΚΓ 8 7Ε Ι ∃ , 8 Ι Λ Μ Γ Ι ϑ 6 Ι Γ , Ε Β 6 Φ Π Κ6 8 ς Ι Γ 7Ε Λ Κ6 Β ςΜ ΚΣ Φ Γ Λ Θ Γ Γ Β Η 6 77Γ Β 9 Γ Ι ϑ ΚΒ Ε Υ
Λ Κ 6 Β Ε Φ Κ7Κ ΛΩ Ε Β Ν Ι Γ 7Ε Λ ΚΠ Γ Η6 77Γ Β Ε Σ Γ Ι Λ 8 Ι Γ Γ Μ Ε Ι Ε Ξ Λ Γ Ι ς 、‘ Ε ς Ε 7ς 6 Ν Κς Γ 6 Π Γ Ι Γ Ν Κ Β
ΛΜ Γ Γ _ ΗΓ Ι Κϑ Γ Β Λ 。
⎯ Γ Ω Θ 6 Ι Ν ς 2 8 Γ 8 Ι Φ ΚΛ Ε Γ Γ Ε Γ , Σ 6 77Γ Β 9 Γ Ι ϑ ΚΒ Ε Λ Κ 6 Β , 5 Κ玉Φ < 7ΚΛ Ω , ∗ Η Γ Ι Λ 8 Ι 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