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and Reduced Tillage 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全 文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5, 41(4): 633641 http://zwxb.chinacrops.org/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chinajournal.net.cn

本研究由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111RJDA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0)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柴强, E-mail: chaiq@gsau.edu.cn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yinwentx@126.com **同等贡献(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4-08-22;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4-12-19;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5-02-14.
UR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1809.S.20150214.1353.002.html
DOI: 10.3724/SP.J.1006.2015.00633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殷 文** 赵 财** 于爱忠 柴 强* 胡发龙 冯福学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 保护性耕作具有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减少能耗等优点, 但能否将该技术集成应用于间作套种, 尚需理论
研究和具体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 2011 至 2012 年度的田间定位试验, 探讨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间作玉
米作物群体竞争、互补作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 3种秸秆还田处理, 分别是小麦带 25 cm高茬收割立茬免耕(NTSS)、
小麦带 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NTS)及小麦带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TIS), 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秸秆还田
后少耕间作的土地当量比高于传统耕作间作, 且大于 1, 说明少耕小麦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间作优势; 少耕秸秆还田
降低了共生期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 以 NTS处理对小麦竞争力的影响最大, NTSS、NTS和 TIS的小麦全生育期
相对竞争力分别降低 37%~54%、109%~141%和 22%~24%。与单作玉米相比, NTSS、NTS、TIS和 CT处理间作玉米
的相对生长率分别高 54%~59%、66%~71%、61%~63%和 71%~78%, 其中小麦秸秆还田间作处理中 NTS更有利于发
挥玉米的恢复效应。间作条件下, 3种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较对照高 6%~10% (2011年度)和 4%~12% (2012年度), 其
中 NTS 增产显著。总体来看, 间作群体籽粒产量与小麦相对于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相关关系, 当该竞
争力在 0.24~0.27时利于获得间作高产。本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配合少耕是调控种间竞争力的可行途径, 其中小麦等
量秸秆(小麦留茬 25 cm)还田覆盖是优化小麦玉米竞争力的理想耕作措施。
关键词: 间作; 秸秆还田; 竞争力; 相对拥挤指数; 产量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and Reduced Tillage on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and Complementation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YIN Wen**, ZHAO Cai**, YU Ai-Zhong, CHAI Qiang*, HU Fa-Long, and FENG Fu-Xue
Gan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Arid Land Crop Science / Faculty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Conservation tillage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hanc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water/energy consumption
simultaneously in common cropping systems. However, this technique has not been well studied and practiced in intercropping
system.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2011 to 2012 growing seasons, in order to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ways on crop yields,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lementation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s.
Three wheat straw returning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which were no-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standing (NTSS), no-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covering (NTS), and 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incorporation (TIS). Conventional tillage (CT)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land use efficiency (LER) of reduced tillage treatments under straw returning condition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CT, showing the intercropping superiority (LER>1). Simultaneousl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heat with
maize in the whole wheat growing duration decreased in treatments NTSS, NTS and TIS by 37–54%, 108–141%, and 22–24%,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monocropping maize, intercropping maize had higher rates of relative growth with the increased
percentages of 54–59% in NTSS, 66–71% in NTS, 61–63% in TIS and 71–78% in CT. Clearly, NTS showed the most effect on
maize growth after wheat harvest.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total yields of both crops were 6–10% (2011) and 4–12% (2012)
higher in the straw returning treatments than in CT. NTS exhibited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hancing yield.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total yield of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heat versus maize, and
high yields of both crops were obtained when the competitiveness ranged from 0.24 to 0.27.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w return-
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educed tillage is feasible to regulate the interspecific competitiveness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
634 作 物 学 报 第 41卷


tem, and NTS treatment is recommended.
Keywords: Intercropping; Straw returning; Competitiveness; Relative crowding coefficient; Yield
间作为资源需求特性不同的作物提供了从时间
和空间利用生态位分异的基础 [1], 促成了种间互补
对相关资源的高效利用 [2], 或者一种作物对另外一
种作物直接提供资源形成了种间互补 [3], 并且在短
生育期作物收获后, 可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补偿效
应, 使作物在间作共生期内由竞争造成的早期生长
抑制得以恢复[4-5]。传统观念认为, 竞争不利于间作
群体产量的形成 , 而互补是间作优势的重要基础 ,
间作组分作物可以互补利用相关资源, 生态位分离
对间作资源利用的促进作用大于种间竞争[6]。在两
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组成的复合间作体系中, 作物间
竞争与互补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 也是多熟种植
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 目前生产实践中仍缺
乏通过配对作物种间竞争力的调控而提高间作群体
生产力的理论依据。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有助于保护农田水土、增加
农田有机质含量的农业栽培技术, 它具有减少能源
消耗、减少土壤污染、抑制土壤盐渍化、恢复受损
农田生态系统等作用[7]。目前, 水资源不足对种植业
生产制约作用日趋加剧, 间作节水已成为多熟种植
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研究表明, 秸秆还田可
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径流、保持水土、改善土壤
结构、调节地温、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8-9],
同时可以增加土壤碳固存, 减少农田碳排放, 增加
作物氮素利用, 降低土壤硝态氮损失, 保证作物产
量[10-11]。Monneveux等[9]认为, 在秸秆还田基础上实
施少耕可以改变土壤生态条件, 必然会引起不同作
物生长发育的差异。另外, 由两种作物组成的复合
群体, 其适应特性随所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必然
会产生种间竞争与互补效应[12-13]。虽然理论上将秸
秆还田技术应用于间作体系可以降低土壤无效耗水,
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对限量供水条件下的高
产、节水多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
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 对这种
生产技术的整合模式还未开展深入的试验研究, 缺
乏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本研究在典型干旱绿洲灌
区, 以小麦间作玉米为研究体系, 将秸秆还田和少
耕集成到间作模式中, 并且量化两种措施对间作作
物竞争力的影响, 揭示竞争力与复合群体生产力间
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通过间作作物竞争力的调控而
提高复合群体增产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业科研教学基地(37°30′N,
103°5′E)试验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 , 属寒温带干旱
气候区, 海拔 1506 m, 无霜期约 155 d, 多年平均降
雨量约 156 mm、年蒸发量约 2400 mm, 年平均气温
7.2℃ , ≥0℃和≥10℃的积温分别为 3513.4℃和
2985.4℃; 日照时数 2945 h。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
0~30 cm耕层土壤容重 1.57 g cm–3, 含有机质 14.31
g kg–1、全氮为 0.68 g kg–1、全磷 1.41 g kg–1、铵态
氮 1.78 mg kg–1、硝态氮 12.51 mg kg–1。2011年度小
麦和玉米全生育期的降水量分别为 65.8 mm 和
179.1 mm, 2012 年度的全生育期降水量分别为
40.5 mm和 128.5 mm。该区域传统耕作方式为深耕
翻埋, 无效耗水高。
1.2 试验设计
供试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为永良 4号,
玉米(Zea mays L.)品种为武科 2号。2009年布置预
备试验, 设 3 种小麦秸秆还田处理; 自 2010 年开始
为正式试验, 设小麦单作、玉米单作、小麦间作玉
米 3 种种植方式, 本文采用 2011 年与 2012 年度的
数据。每种种植方式中均设 3 种小麦秸秆还田处理
和传统耕作处理, 即 25 cm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25 cm高茬等量秸秆翻
压、小麦低茬收割翻耕, 秸秆还田量为单作 4200 kg
hm–2, 间作 2100 kg hm–2, 以传统耕作的玉米–小麦
轮作(单作)为对照。各处理 3次重复, 小区随机排列。
3 种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均在小麦收获时进行设计 ,
单作小麦进行以上处理后轮作玉米, 单作玉米轮作小
麦; 小麦/玉米间作为带间轮作, 在玉米出苗后, 二至三
叶期间苗, 四至五叶期定苗。其他管理措施同高产田。
小麦季播种日期分别为 2011 年 3 月 28 日与
2012年 3月 19日, 收获日期分别为 2011年 7月 22
日与 2012年 7月 18日; 玉米季播种日期分别为 2011
年 4月 17日与 2012年 4月 20日, 收获日期分别为
2011年 9月 28日与 2012年 10月 2日。单作播种密
度 , 小麦为 675.00 万株 hm–2, 玉米为 8.25 万株
hm–2, 玉米覆膜, 小区面积 48 m2。间作的作物带宽
均为 80 cm, 小麦种 6行, 行距 12 cm, 播种密度为
375.00 万株 hm–2; 玉米种 2 行, 行距 40 cm, 株距
第 4期 殷 文等: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635


24 cm, 覆膜, 播种密度 5.25 万株 hm–2, 每个小区
种 3个自然带, 小区面积 48 m2。
按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单作小麦, 施纯氮 225 kg
hm–2和 P2O5 150 kg hm–2, 全作基肥; 单作玉米, 纯
氮 360 kg hm–2, 按播前︰大喇叭口期︰灌浆期 3︰6︰
1比例分施, P2O5 225 kg hm–2全作基肥; 小麦间作玉
米, 小麦带纯氮 225 kg hm–2, P2O5 150 kg hm–2, 全作
基肥; 玉米带纯氮 450 kg hm–2, 基追分配比例同单
作玉米, P2O5 270 kg hm–2, 全作基肥。不同种植模式
灌溉制度如表 1。其他管理措施同高产田。

表 1 不同种植模式的灌溉时期和灌溉量
Table 1 Irrigation stages and amounts of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 (mm)
小麦 Wheat 玉米 Maize 种植模式
Cropping pattern
越冬前
Before
wintering
苗期
Seedling
孕穗期
Booting
灌浆期
Filling
小麦收获后
After wheat
harvest
开花期
Flowering
灌浆期
Filling
总量
Total
单作玉米
Monocropping maize
120 — 90 75 90 75 75 525
单作小麦
Monocropping wheat
120 75 90 75 — — — 360
小麦/玉米间作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120 75 90 75 90 75 75 600

1.3 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1.3.1 地上干物重 自玉米出苗后, 每 20 d测定
一次小麦、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小麦单作处理, 随
机选相邻的 3 行, 取 10 cm 长, 混合作为一个样品;
玉米单作处理, 随机取 10 株, 混合作为一个样品。
于 105℃下杀青, 80℃恒温烘干, 称重。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成熟后按小区收获、
计产(除去取样植株所占面积), 并随机选取小麦 20
株、玉米 10株考种, 并测定小麦、玉米单位面积穗
数、穗粒数、千粒重。
1.3.3 间作优劣势 以土地当量比(LER)表示间
作的优劣势, LER>1表示间作优势, LER<1表示间作
劣势[14]。2 种作物对资源的竞争优势以竞争力表示,
如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Awm)为正值, 表示小麦
竞争力强于玉米, 为负值则弱于玉米[14]。相对拥挤
指数(relative crowding coefficient, K)是基于产量的
间作竞争关系, K > 1表示间作优势, K = 1表示无产
量优势, K < 1表示间作劣势[13]。
iw im
sw sm
LER
Y Y
Y Y
 
iw im
wm
sw w sm m
Y YA
Y P Y P
 
   iw m im wsw iw w sm im m
Y P Y P
K
Y Y P Y Y P
  
式中, Yi和 Ys分别为间作和单作的作物产量; w和 m
分别代表小麦和玉米; Pw和 Pm分别为间作系统中小
麦和玉米所占比例, 本文中 Pw=Pm=0.5。
1.3.4 恢复效应 恢复效应指早熟作物收获后晚
熟作物的生长发育恢复程度 , 用相对生长率(RGR
kg kg–1 d–1)表示。RGR = (ln w2 – ln w1) / (t2 – t1)。式
中, w2和 w1分别表示小麦收获后, 玉米在不同测定
时期积累的生物量(kg hm–2), t2和 t1分别表示 2个测
定时期(d)。
1.4 数据统计
采用 Microsoft Excel 整理、汇总数据 , 用
SPSS17.0 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LSD 法)及相
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少耕秸秆还田对间作系统作物种间互补效
应的影响
2.1.1 不同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 两年少耕秸
秆还田和传统耕作间作处理的 LER 均大于 1, 表明
间作模式均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 3种少耕秸
秆还田间作处理的 LER值均高于传统耕作间作处理,
分别达到 5.0%~5.8% (2011年度)与 2.2%~3.0% (2012
年度) (表 2)。
2.1.2 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的恢复效应 不同耕
作模式下, 小麦收获后的间作玉米群体 RGR均高于
单作玉米(表 3)。传统耕作条件下, 2011和 2012年度
间作玉米的 RGR分别比单作玉米高 78%和 71%; 而
3 种少耕+秸秆还田模式的间作玉米 RGR 分别比单
作玉米高 59%~66% (2011 年度)和 54%~71% (2012
年度), 说明小麦收获后间作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明显
增加, 表现出较强的恢复生长能力。
2.2 小麦间作玉米共生期内的互作
2.2.1 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动态 小麦、玉
米共生初期竞争力极小, 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小麦相
636 作 物 学 报 第 41卷


对玉米的竞争力明显增大, 至小麦孕穗–开花期, 竞
争优势达最大值, 此后急剧下降, 呈单峰型变化趋
势(图 1)。间作条件下, 秸秆还田 3个处理中小麦相
对于玉米全生育期平均竞争力, 2011 年度较传统耕
作分别降低 37% (NTSS)、141% (NTS)和 24% (TIS),
2012年度分别降低 54%、108%和 22%。小麦、玉米
共生期内,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间作作物的竞争力存
在显著影响, 与传统耕作相比, 25 cm 高茬等量秸秆覆
盖免耕模式(NTS)下, 在小麦拔节、孕穗、开花、灌浆
和成熟期, 小麦相对于玉米的竞争力分别降低了 60%~
77%、36%~43%、31%~37%、57%~76%及 141%~150%。
表 2 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不同耕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
Table 2 Land equivalent ratio of different tillage patterns
in the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处理 Treatment 2011 2012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1.629 a 1.623 a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1.621 a 1.618 a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1.616 a 1.610 a
传统耕作 CT 1.539 b 1.576 a
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在 0.05概率水平下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
Values within a column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at the 0.05 probability level. NTSS: no-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standing; NTS: no-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covering; TIS:
tillage with 25 cm straw incorporation; CT: conventional tillage.

表 3 小麦收获后玉米的恢复效应
Table 3 Recovering effect of maize after wheat harvest in the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atterns
2011 2012 处理
Treatment 7/22–8/14 8/15–9/3 9/4–10/1 平均 Mean 7/17–8/11 8/12–9/3 9/4–10/1 平均 Mean
间作 Intercropping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0.0081 c 0.0481 b 0.0239 a 0.0267 c 0.0124 c 0.0366 a 0.0227 b 0.0239 c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0.0121 b 0.0471 b 0.0245 a 0.0279 b 0.0128 c 0.0374 a 0.0262 a 0.0255 b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0.0134 b 0.0465 b 0.0206 b 0.0270 bc 0.0135 c 0.0389 a 0.0183 c 0.0235 c
传统耕作 CT 0.0132 b 0.0520 a 0.0248 a 0.0300 a 0.0175 b 0.0376 a 0.0262 a 0.0271 a
单作 Monocropping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 — — — 0.0170 b 0.0182 b 0.0112 d 0.0155 d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 — — — 0.0165 b 0.0174 b 0.0109 d 0.0149 d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 — — — 0.0209 a 0.0120 c 0.0107 d 0.0145 d
传统耕作 CT 0.0232 a 0.0134 c 0.0140 c 0.0168 d 0.0206 a 0.0155 b 0.0115 d 0.0159 d
表中数据为相对生长率(RGR kg kg–1 d–1), 3个小区的平均值, 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年度中所有处理在 0.05概率水平下差异
显著。单作为 2011–2012两个生长季, 传统耕作有小麦–玉米和玉米–小麦两个轮作小区, 分别计算 RGR。
Data are the average relative growth rates (RGR kg kg–1 d–1) of three replicates. Values within a column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the 0.05 probability level. Conventional tillage in monocropping treatment had two rotation plots of wheat–maize
and maize–wheat patterns in 2011–2012. Treatments are abbreviated as in Table 1.

图 1 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相对于玉米竞争力的动态
Fig. 1 Dynamics of competitiveness of wheat to maize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atterns
NTSS: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TIS: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CT: 传统耕作。
NTSS: no-till with straw standing; NTS: no-till with straw covering; TIS: tillage with straw incorporation, CT: conventional tillage.

2.2.2 小麦间作玉米相对拥挤指数动态 小麦、
玉米共生期内, 间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K)随着生
育进程而不断提高(图 2)。间作条件下, 秸秆还田 3
个处理中间作群体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拥挤指数 ,
2011 年度较传统耕作分别提高 117% (NTSS)、42%
(NTS)和 37% (TIS), 2012年度分别提高 153%、104%
第 4期 殷 文等: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637


和 40%。小麦、玉米共生期内,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
对间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存在显著影响, 与 CT
相比, 小麦拔节期 NTSS与 TIS显著降低了 K值, 分
别为 28%、38%; 开花期 NTS 显著提高了 K 值, 达
到 47%; 灌浆期 NTSS显著提高了 K值, 达到 177%;
成熟期少耕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 K 值, 达到 71%~
207%。2012 年度, 与 CT 相比, 少耕秸秆还田处理
的 K 值在小麦拔节期降低 10%~37%, 孕穗期 NTSS
的 K值升高达 31%; 开花期、灌浆期与成熟期, 3种
少耕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提高 K 值 29%~76%、59%~
208%和 66%~268%。间作群体的 K 值均大于 1, 且
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 少耕秸秆还田处理的 K 值均
大于传统耕作间作, 说明在该配对作物和耕作方式
下的间作模式均具有产量优势。

图 2 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间作玉米群体相对拥挤指数的动态
Fig. 2 Dynamics of relative crowding coefficient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under different tillage patterns
处理缩写同图 1。Treatments are abbreviated as in Figure 1.

2.3 小麦间作玉米的产量表现及其与种间竞争
力的关系
2.3.1 不同处理的籽粒产量 间作条件下, 秸秆
还田处理的产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处理 , 增产率为
6%~10% (2011年度)和 4%~12% (2012年度)。单作
时, 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也高于传统耕作, 增产率
为 2%~7% (2011年度)和 4%~14% (2012年度), 无论
间作还是单作, 均以 NTS处理的产量最高(表 4)。
与传统耕作相比, NTS 处理的间作小麦产量提
高 11%~12%, 玉米产量提高 11%~15%。与单作相比,
间作小麦产量达到单作的 76%~81% (2011 年度)和
73%~81% (2012 年度), 间作玉米产量达到单作的
77%~86% (2011年度)和 81%~86% (2012年度)。因
间作小麦、玉米占地均为 50%, 当间作产量超过单
作产量一半时即表示有增产效应。可见, 间作利于
提高小麦、玉米产量, 且间作玉米的增产效应更明
显。
2.3.2 不同处理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 秸秆还田
对小麦穗数、穗粒数的影响较大, 但对千粒重影响
不显著(表4)。与传统耕作相比, 单作条件下秸秆还
田使小麦每平方米穗数提高2.4%~9.6%, 而间作条
件下提高率为 2.9%~14.5% (2011年度 )和 2.8%~
10.2% (2012年度)。秸秆还田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年
度间有差异, 2011年度呈现显著增加, 其中单作条
件下增加率为5.0%~13.0%, 间作条件下增加率达
8.4%~18.2%; 而2012年度增幅较小 , 未达显著水
平。可见秸秆还田对小麦具有增产作用, 主要来自
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重, 增产效果在间作条件
下更明显 ; 在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 , 单作条件下以
NTS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最高 , 而间作条件下以
NTSS处理最优, 但与 NTS差异不显著(表4)。
秸秆还田显著影响玉米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表4)。单作条件下, 秸秆还田处理较传统耕作分别
提高玉米穗数4.2%~18.2%、穗粒数9.0%~ 25.4%和千
粒重3.5%~8.7%; 间作条件下, 玉米穗数增加3.2%~
9.3% (2011年度)和1.7%~10.2% (2012年度), 穗粒数
增加11.5%~19.9% (2011年度)与11.9%~18.6% (2012
年度), 千粒重增加1.6%~6.4% (2011年度)和2.0%~
8.9% (2012年度)。总体来看, NTS处理的穗数、穗粒
数和千粒重均最高, 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是玉米获
得高产的基础。虽然间作玉米的产量三要素低于单
作玉米, 但间作密度高于单作, 密植效应最终导致
增产。
2.3.3 竞争力与复合群体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
2011与 2012年度, 小麦对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
均竞争力与间作混合籽粒产量均呈二次相关关系 ,
具有显著相关性(图 3)。当平均竞争力在 0~0.24、
0~0.27 范围内时, 随小麦对玉米竞争力的增大, 间
作混合籽粒产量呈持续增大趋势; 当平均竞争力超
过 0.24、0.27时, 间作混合籽粒产量随之下降, 说明
638 作 物 学 报 第 41卷


表 4 不同处理小麦、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
Table 4 The component factors on grain yield of wheat and maize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小麦 Wheat 玉米 Maize
处理
Treatment 实际产量
HY (kg hm–2)
穗数
SN (m–2)
穗粒数
KNS
千粒重
TKW (g)
实际产量
HY (kg hm–2)
穗数
EN (m–2)
穗粒数
KNS
千粒重
TKW (g)
单作 Monocropping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6700.5 ab 599.2 ab 27.3 b 43.9 b 13054.7 a 8.0 ab 542.4 a 355.3 a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6858.3 a 612.3 a 29.5 a 45.9 a 13304.4 a 8.7 a 553.0 a 358.4 a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6495.7 bc 572.1 bc 26.4 b 43.3 bc 12086.9 b 7.7 ab 480.7 b 341.3 ab
传统耕作 CT W-M 6383.4 c 558.5 c 26.1 b 42.0 c 11716.3 b 7.4 b 441.1 c 329.6 b
M-W 6205.8 568.2 35.0 43.1 12706.4 7.9 513.9 323.1
间作 2011 Intercropping in 2011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5432.1 a 391.2 ab 34.0 a 47.3 a 10398.4 b 7.5 ab 456.6 ab 300.4 ab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5192.9 b 409.3 a 32.1 b 45.0 b 10972.4 a 7.8 a 476.2 a 307.8 a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5199.1 b 367.8 b 31.4 bc 44.6 b 10369.3 b 7.4 ab 443.0 b 293.9 ab
传统耕作 CT 4899.1 c 357.6 b 29.6 d 42.3 c 9806.4 c 7.1 b 397.2 c 289.4 b
间作 2012 Intercropping in 2012
高茬收割立茬免耕 NTSS 4991.3 a 319.3 b 36.4 a 49.3 a 10620.7 ab 7.5 ab 454.2 ab 348.8 ab
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 NTS 4687.5 b 332.7 a 36.1 a 46.1 b 11376.9 a 7.8 a 467.8 a 355.0 a
高茬等量秸秆还田翻压 TIS 4771.5 b 310.5 bc 36.3 a 46.5 b 10172.9 b 7.2 b 441.1 b 332.5 c
传统耕作 CT 4505.0 c 301.9 c 35.9 a 44.8 c 9856.6 b 7.1 b 394.3 c 325.8 c
单作为 2011–2012两个生长季, 传统耕作有小麦–玉米(W-M)和玉米–小麦(M-W)两个轮作小区。数据后不同字母表示同一种植模
式内处理间有显著差异(P<0.05), M-W小区测产年份与其他处理不同, 因此未作显著性测验。
Conventional tillage in monocropping treatment had two rotation plots of wheat–maize (W-M) and maize–wheat (M-W) patterns in
2011–2012. In each cropping system, except the M-W treatment due to different harvest years, valu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
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0.05. Treatments are abbreviated as in Table 1. HY: harvest yield; SN: spike number; EN: ear number; KNS: kernel
number per spike; TKW: thousand-kernel weight.

间作群体中保持适宜大小的竞争力有利于混合产量
的提高。因此, 在小麦/玉米间作群体的管理中保持
适宜大小的竞争力是获取较高产量的可行途径之一。
5个测定时期小麦对玉米的竞争力与间作混合
籽粒产量的相关性表明, 小麦间作玉米在小麦孕穗
期、开花期、灌浆期的种间竞争力与成熟期的种间
竞争力呈显著正相关性, 但小麦的竞争力与间作群
体混合籽粒产量呈负相关关系, 尤其是小麦开花期
的竞争力与间作产量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表5)。说明
适度控制两种作物共生期小麦的竞争力可提高间作
产量, 且小麦开花期可作为通过间作作物种间竞争
力调控而获取高产的关键管理时期。

图 3 小麦对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竞争力与籽粒产量间的相关性
Fig. 3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ness of wheat to maize during whole growth period and grain yield in intercropping systems

第 4期 殷 文等: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639


表 5 小麦玉米共生期不同生育时期竞争力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
Table 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eas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grain yield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2011 2012 指标
Parameter C2 C3 C4 C5 产量 Yield C2 C3 C4 C5 产量 Yield
C1 0.333 0.422 0.499 0.677* –0.519 –0.173 0.475 0.464 0.491 –0.050
C2 0.426 0.448 0.675* –0.222 0.443 0.518 0.741* –0.227
C3 0.869* 0.962* –0.611* 0.253 0.605* –0.598*
C4 0.846* –0.564* 0.633* –0.449
C5 –0.219 –0.239
C1~C5表示不同取样时期小麦对玉米的竞争力, 其中 2011年度取样日期依次为 5月 8日、5月 28日、6月 24日、7月 9日和 7
月 22日, 2012年度取样日期依次为 5月 5日、5月 29日、6月 27日、7月 7日和 7月 17日。*表示 0.05概率水平下显著。
C1–C5 indic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wheat to maize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sampling dates were May 8, May 28, June 24,
July 9, and July 22 in 2011 and May 5, May 29, June 27, July 7, and July 17 in 2012. *Significant at the 0.05 probability level.

3 讨论
3.1 少耕秸秆还田下种间作用与间作优势的关系
间作作物因共同利用空间和各种资源而发生竞
争, 但也由于间作作物对群体微环境的改善, 使资
源的可利用性增加而产生互利。竞争和互利关系同
时存在, 两者的相对大小及其重要性随作物的生长
发育进程改变。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内, 当总的竞
争关系大于互利关系时, 群体对资源的利用能力下
降, 反之, 群体对资源的利用增加, 具有间作优势。
小麦间作玉米复合群体在小麦、玉米共生期内, 玉
米对资源的竞争处于劣势, 生长速率较低, 小麦收
获后, 间作玉米的相对生长率高于单作玉米, 有利
于发挥玉米的恢复效应, 这是因为种间竞争结束后
玉米由于在地上部扩大了光、热、气资源的吸收空
间, 而地下部扩大了水和养分的吸收范围, 得到了明
显的恢复生长, 后期生长表现出显著的增产作用[15-17]。
说明间作玉米获得高产, 起主要作用的时段在小麦
收获之后。因此, 在小麦间作玉米群体管理中, 如果
在生长前期能适度控制玉米生长, 在两作物竞争的
关键时期能对矮位作物小麦给予一定水分、养分的
补充, 并在小麦收获后最大限度发挥玉米的后补偿
作用, 复合群体的资源利用率将会显著提高。本研
究表明, 2011与 2012年度, 少耕秸秆还田处理较传
统耕作显著降低小麦对玉米的竞争力 , 分别达到
37%~54% (NTSS)、109%~141% (NTS)、22%~24%
(TIS); 而且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 少耕秸秆还田处
理间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大于传统耕作间作, 说
明在该配对作物在少耕秸秆还田方式较传统耕作可
有效降低群体竞争, 更有利于间作优势的发挥。
3.2 间作产量对少耕秸秆还田方式的响应
间作研究中, 间作小麦、玉米占地比均为 50%,
当其产量超过单作一半时说明具有增产效应。本试
验两年研究表明, 4种间作处理的小麦产量达到单作
的 73%以上, 间作玉米产量达到单作的 77%以上,
说明间作有利于提高小麦、玉米产量, 且间作玉米
的增产作用大。种植模式内相比, 两年中少耕秸秆
还田间作处理产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处理, 而在少耕
秸秆还田处理中以 25 cm高茬等量秸秆覆盖免耕处
理的产量最高。樊志龙等[18]研究表明, 相同供水条
件下 , 少耕高留茬处理混合产量较未留茬处理高
6%~12%, 增产作用显著 ; 这一结论也为许多学者
在单作研究中予以证实[19-21]。本研究结果亦与此相
符合, 同时, 我们发现少耕秸秆还田间作的 LER 大
于传统耕作间作处理, 且大于 1, 表明少耕秸秆还田
在本试验配置的品种、田间结构和灌溉制度下, 具
有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
对于禾谷类作物而言, 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协
调发展是实现高产的基础。小麦间作玉米中, 起主
要增产作用的是玉米, 玉米采用地膜覆盖增产的主
要原因是玉米穗粒数的增加, 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
主要表现在拔节至抽雄及雌穗分化发育阶段[22]。此
外, 地膜覆盖后由于明显增加了玉米的光合面积和
光合势, 从而使同化能力明显加速[23]。本研究发现,
秸秆还田及地膜覆盖处理玉米的穗数、穗粒数、粒
重均高于传统的地膜覆盖处理, 在相同模式下, 穗
数、穗粒数、粒重的提高是增产的主要原因, 所以
玉米带的秸秆地膜双覆盖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耕
作措施。
3.3 种间竞争力与复合群体籽粒产量间的相关
关系
两年研究表明, 小麦间作玉米复合群体的籽粒
产量与小麦相对于玉米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
640 作 物 学 报 第 41卷


关 , 且在一定竞争力范围内 (2011 年度为 0~0.24,
2012年度为 0~0.27)随小麦竞争优势的加大, 间作群
体的籽粒产量呈提高趋势。在资源供给限制型生长
条件下, 对资源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且播种时间差
异不大的小麦、玉米在间作群体中的竞争力差异一
般较小, 而小麦收获后玉米在空间和水肥资源方面
获得补偿的机会相对较大, 也为通过增大小麦的相
对竞争力而提高复合群体的生产力提供了保障, 因
此在小麦玉米间作群体的管理中通过适当增大小麦
的相对竞争力是获取较高产量的可行途径之一, 小
麦开花期可作为通过间作配对作物竞争力调控而提
高复合群体产量的关键生育时期, 这与前人的研究
结果[24]相一致。
本研究中, 少耕秸秆还田与地膜覆盖及带间轮
作是提高间作群体产量、适当降低小麦竞争优势的
重要突破点。发展节水农业, 在间作模式中应用小
麦高茬收割并压倒覆盖可提高间作群体的生产力 ,
因此进一步详细量化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组分作物
在空间与时间生态位上的竞争与互补应作为间作复
合群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4 结论
将秸秆还田与少耕技术应用于小麦间作玉米模
式中, 显著降低了小麦相对玉米的竞争力, 提高间
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秸秆还田后少耕间作处理
与传统耕作相比, 小麦全生育期的相对竞争力平均
分别降低 37%~54% (NTSS)、109%~141% (NTS)、
22%~24% (TIS); 小麦收获后, 间作玉米的恢复生长
明显, 且 NTS处理更有利于发挥玉米的恢复效应。3
种秸秆还田间作处理的产量较传统间作分别提高
6%~10% (2011年度)与 4%~12% (2012年度), 其中
NTS 增产显著。间作群体的籽粒产量与小麦相对于
玉米全生育期内的平均竞争力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当该竞争力在 0.24~0.27时利于获得间作高产, 小麦
开花期是调控种间竞争力而提高间作产量的关键生
育时期。因此, 秸秆还田与少耕集成到间作中是本
试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模式, 其中 25 cm 高茬
等量秸秆还田覆盖免耕可作为干旱绿洲灌区优化小
麦玉米竞争力的理想耕作措施。
References
[1] Firbank L G, Watkinson A R. On the effects of plant competition:
from monocultures to mixtures. In: Grace J B, Tilman D. Per-
spectives on Plant Competition.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1990. pp 165–192
[2] Takim F O. Advantages of maize-cowpea intercropping over sole
cropping through competition indices. J Agric Biodiversity Res,
2012, 1: 53–59
[3] Vandermeer J H. The Ecology of Intercropping. New York: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Li L, Sun J H, Zhang F S, Li X L, Yang S C, Rengel Z.
Wheat/maize or wheat/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I. Yield ad-
vantage and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on nutrients. Field Crops
Res, 2001, 71: 123–137
[5] Tsay J S, Fukai S, Wilson G L. Effects of relative sowing time of
soybean on growth and yield of cassava in cassava /soybean
intercropping. Field Crops Res, 1988, 19: 227–239
[6] Woldeamlaki A, Bastiaans L, Struik P C. Competition and niche
differentiation in barley (Hordeum vulgare) an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mixtures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in the Central High-
lands of Eritrea. Netherlands J Agric Sci, 2001, 49: 95–112
[7] 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朱文珊.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
趋势及对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0(1): 16–20
Zhang H L, Gao W S, Chen F, Zhu W S. Prospect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J China Agric Univ, 2005, 10(1):
16–2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 Sun H Y, Shao L W, Liu X W, Miao W F, Chen S Y, Zhang X Y.
Determination of water consumption and the water-saving poten-
tial of three mulching methods in a jujube orchard. Eur J Agron,
2012, 43: 87–95
[9] Monneveux P, Quillerou E, Sanchez1 C, Lopez-Cesati J. Effect of
zero tillage and residues conservation on continuous maize crop-
ping in a subtropical environment. Plant Soil, 2006, 279: 95–105
[10] Al-Kaisi M M, Yin X. Tillage and crop residue effects on soil
carb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corn-soybean rotation. J
Environ Qual, 2005, 34: 437–445
[11] Mariela F, Claudia H, Jorge E, Fernando D L, Armando G, Luc D,
Nele V, Bram G.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increased organic car-
bon in the top-soil macro-aggregates and reduced soil CO2 emis-
sions. Plant Soil, 2012, 355: 183–193
[12] Cahill J F.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interaction between above- and
below-ground competition in an old field. Ecology, 1999, 80:
466–480
[13] Dhima K V, Lithourgidis A S, Vasilakoglou I B, Dordas C A.
Competition indices of common vetch and cereal intercrops in
two seeding ratio. Field Crops Res, 2007, 100: 249–256
[14] Willey R W. Intercropping its importance and research needs: I.
Competition and yield advantage. Field Crops Abstr, 1979, 32:
1–10
[15] Li L, Sun J H, Zhang F S, Li X L, Rengel Z, Yang S C.
Wheat/maize or wheat/soybean strip intercropping: II. Recovery
or compensation of maize and soybean after wheat harvesting.
Field Crops Res, 2001, 71: 173–181
[16] Zhang F S, Li L. Using competitive and facilitative interactions
in intercropping systems enhances crop productivity and nutri-
ent-use efficiency. Plant Soil, 2003, 248: 305–312
[17] Midmore M D, Roca J, Berrios I D. Potato (Solanum spp.) in the
hot tropics: IV. Intercropping with maize and the influence of
shade on potato microenvironment and crop growth. Field Crops
Res, 1988, 18: 145–157
[18] 樊志龙, 陶志强, 柴强, 于爱忠, 黄鹏. 少耕秸秆覆盖对小麦
第 4期 殷 文等: 秸秆还田后少耕对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中种间竞争和互补的影响 641


间作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2, 31(1):
109–112
Fan Z L, Tao Z Q, Chai Q, Yu A Z, Huang P.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 corn intercropping with reduced tillage and
wheat straw mulching. J Irrig Drainage, 2012, 31(1): 109–11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9] Gao Z Q, Yin J. Effects of tillage and mulch methods on soil
moisture in wheat fields of Loess Plateau, China. Pedosphere,
1999, 9: 161–168
[20] Domzal H, Slowinska-Jurkiewica A. Effects of tillage and
weather conditions on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yield of winter wheat. Soil Till Res, 1987, 10: 225–241
[21] 冯福学, 黄高宝, 于爱忠, 柴强, 陶明, 李杰. 不同保护性耕
作措施对武威绿洲灌区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
报, 2009, 20: 1060–1065
Feng F X, Huang G B, Yu A Z, Chai Q, Tao M, Li J.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winter wheat water use
in Wuwei oasis irrigated area. Chin J Appl Ecol, 2009, 20:
1060–106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2] 卜玉山, 苗果园, 邵海林, 王建程. 对地膜和秸秆覆盖玉米生
长发育与产量的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32: 1090–1093
Bu Y S, Miao G Y, Shao H L, Wang J C. Analysi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corn mulched with plastic film and
straw. Acta Agron Sin, 2006, 32: 1090–109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3] 王喜庆, 李生秀, 高亚军. 地膜覆盖对旱地春玉米生理生态和
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1998, 24: 348–353
Wang X Q, Li S X, Gao Y J. Effect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 on
ecophysiology and yield of the spring maize on the arid land. Acta
Agron Sin, 1998, 24: 348–35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4] 齐万海, 柴强. 不同隔根方式下间作小麦玉米的竞争力及产
量响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31–34
Qi W H, Chai Q. Yield response to wheat/maize competitiveness
in wheat/maize intercropping system under different root parti-
tion patterns. Chin J Eco-Agric, 2010, 18: 31–3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