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creening of a New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in Wheat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全 文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4, 40(6): 1125−1131 http://zwxb.chinacrops.org/
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 E-mail: xbzw@chinajournal.net.cn

本研究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2011AA10A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477, 31171611, 31371697)和陕
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2010ZDKG-68)资助。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张改生, E-mail: zhanggsh58@aliyun.com, Tel: 029-87092058
第一作者联系方式: E-mail: sylbl1986@163.com
Received(收稿日期): 2013-11-06;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4-03-04;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4-03-25.
URL: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1809.S.20140325.0912.004.html
DOI: 10.3724/SP.J.1006.2014.01125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宋瑜龙 张鹏飞 张改生* 赵卓军 牛 娜 赵新亮 王军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 国家杨凌农业生物技术育种中心 /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 / 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陕
西省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为拓展小麦化控两系途径的药剂种类, 降低化学杂交剂(CHA)成本, 利用西农 1376 检验 15 种化学药剂、4 个
浓度、3个施用时期(小麦不同发育时期)的诱导不育效果, 并对花药败育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处理诱导小麦
花粉败育效果差异较大, Feekes 7.5 和 9.5 时期, 15种药剂各浓度处理诱导植株营养生长发育异常或花粉败育不明显;
Feekes 8.5时期, T6-CHA药剂 0.24 kg hm–2诱导雄性不育率为 93.33%, 植株表型及雌蕊发育正常, 对其饱和授粉, 能获
得杂交种子, 且饱和授粉结实率较高。石蜡切片观察该处理诱导雄性不育花药的绒毡层细胞降解过程异常, 自单核早期
绒毡层细胞核明显降解, 单核中后期花粉内核也开始降解, 直至三核期, 绒毡层细胞及花粉内核及营养物质基本消失, 仅剩
少量花粉壁残留, 最终导致花粉败育。因此认为, T6-CHA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异常降解直接相关。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 饱和授粉; 不育率; 绒毡层
Screening of a New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in Wheat
SONG Yu-Long, ZHANG Peng-Fei, ZHANG Gai-Sheng*, ZHAO Zhuo-Jun, NIU Na, ZHAO Xin-Liang, and
WANG Jun-Wei
College of Agronom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 National Yangli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 Breeding Center / Yangling Branch of State
Wheat Improvement Centre /Wheat Breed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 Key Laboratory of Crop Heterosis of Shaanxi
Province,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To expand varieties of 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 and reduce their cost, We selected 15 varieties of chemical hy-
bridization agent for treating wheat cultivar Xi’nong 1376 at three growth stages with four concentrations to survey the infertile
effect, phytotoxicity and pollen abortion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chemi-
cal hybridization agent treatments. At stages Feekes 7.5 and Feekes 9.5, abnormal vegetative growth or pollens abortion were not
obvious. While at the stage of Feekes 8.5, the rate of male sterility of Xinong 1376 was 93.33% in 0.24 kg ha–1 T6 treatment, and
the pistil and the plant showed normal development, we also achieved a high seed setting rate via crossing the male sterile plants
with normal fertile lines by saturate pollination. Paraffin sec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adable process of tapetum cells in the
male sterile anther treated by T6-CHA was abnormal. The nucleus of tapetum cells degraded at uninucleate early stage, and then
pollen nucleus degraded at uninucleate late stage. Tapetum cells, nucleus of pollen and nutrients were almost disappeared till tri-
nucleate stage. Finally, a little residue of pollen wall left and pollen aborted. Therefore, we hypothesize that the male sterility in-
duced by T6-CHA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degradation of tapetum cells in anther.
Keywords: Wheat;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Saturate pollination; Sterility ratio; Tapetum
化学杂交剂(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CHA)是基于
雌雄蕊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化学药剂的耐受力不同 , 而对
雄配子选择性杀伤或阻滞其发育 , 造成花粉生理型不育
的一类化学物质, CHA 对雌蕊活性无不良影响或影响很
小。近年来, 应用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来配制强
优势组合已在我国取得较大进展 , 成为利用小麦杂种优
势的一条重要途径[1]。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在生产制
种过程中克服了现有遗传型雄性不育对不育基因的依赖,
扩大了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 , 减少了不育基因转育的繁
琐程序, 使选配组合程序灵活、稳定, 增加了强优势组合
1126 作 物 学 报 第 40卷


的筛选几率。
20世纪50年代初, 自 Moore 首先在玉米上应用马来
酰阱(MH)诱导雄性不育后[2], 60多年来陆续研制和筛选了
大量化学杂交剂, 但各种化学杂交剂均存在自身的缺点。
80年代, RH0007 (商品名 Hybrex)用于商业化生产, 但其
存在制种种子干瘪、生活力降低等问题 , 未能大面积推
广 [3]。此后, 美国筛选了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 WL84811,
具有去雄率高、对植物安全、施药时间较长等优点, 曾被
认为是在小麦、水稻上极有希望的化学杂交剂, 但后来发
现有残毒问题, 亦不能广泛应用[4];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在
1988年引进筛选了化学杂交剂 SC2053, 初试结果比较理
想, 但随研究深入, 发现其对小麦后生分蘖的杀雄效果不
好[5]; Genesis于1996年被引进我国, 其诱导小麦雄性不育
彻底, 且对小麦生长发育无不良副效应, 但存在对倒二叶
有灼伤和对某些品种反应敏感的现象, 在杀雄的同时, 随
剂量增大有损伤柱头的副作用, 同时生产成本较高[6]; 张
改生等在国内开发出新型小麦化学杂交剂 SQ-1, 经大量
实践证明是国内目前比较优良的一种小麦化学杂交剂。
SQ-1具有高效、稳定和广谱等特点, 其诱导不育率可达到
95%~100%, 饱和授粉结实率可达85%以上, 但该化学杂
交剂的成本较高, 导致制种成本增加 [7-8], 不利于杂交种
的大面积推广。
上述不同类型的化学杂交剂均存在着各自的缺点 ,
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 最终直接影响到化控两系杂交小麦
的大面积制种。因此 , 筛选价廉质优的化学杂交剂仍是
目前扩大化控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面积的关键。本研究在
多年化控两系杂交小麦研究与利用的基础上 , 又基于一
些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及其衍生物对诸如油菜等作物具很
好诱导雄性不育的作用 , 旨在进一步筛选廉价、无毒、
优良的化杀剂 , 并将其应用于小麦雄性不育的诱导 , 试
图大幅度降低制种成本 , 进而将化控两系杂交小麦推向
更大面积生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供试小麦品种为西农1376,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
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提供。2010—2012连续
3年的10月, 将西农1376种植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农
场, 小区面积2 m × 1 m = 2 m2, 4行区, 行距25 cm, 管理
同大田。
11 种供试药剂(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物杂种优势研
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及杨凌秦丰农业公司提供)配制成 15
种处理剂型, 其代码为 T1~T15, 其中 T12 为 T5 和 T6 的
1∶1混合物, T13为 T6和 T7的 1∶1混合物, T14为 T7
和 T8的 1∶1混合物, T15为 T8和 T9的 1∶1混合物。
4月初, 依据使用已有化学杂交剂 SQ-1杀雄敏感发育
期喷施杀雄的经验, 待西农1376发育到 Feekes 7.5 (S1)、
8.5 (S2, 旗叶伸出倒二叶鞘的一半)和9.5 (S3)时, 喷施不
同剂量的化学杂交剂。2011年4月使用7种浓度, 但0.048、
0.0096和0.0048 kg hm–2 3个浓度处理后几乎不能诱导雄
性不育, 因此以后2年试验只用4种浓度, 分别是4.8 (C1)、
0.48 (C2)、0.24 (C3)和0.096 kg hm–2 (C4); 以喷施清水为
对照。
1.2 花粉粒镜检
取即将散粉的小麦(整)穗 10个, 放入冰盒, 快速带回
实验室, 分别用 1% KI-I2和 1.5%醋酸洋红对花粉粒染色,
观察淀粉粒的积累, 镜检花粉粒活性。取样时形态指标以
对照(未用 CHA处理)作为参照[9]。
1.3 育性、株高及雌蕊活性调查
待小麦抽穗后未散粉前, 于各小区内分别对 20株的
主茎穗套袋, 成熟后统计结实率, 计算不育率。平均不育
率 = (1–处理套袋穗平均结实粒数/未处理套袋穗平均结
实粒数)×100% [10]。药剂诱导后, 调查上述 20个套袋的穗
型和穗长, 并测定该套袋株的株高。
取药剂诱导不育性彻底植株的三核期穗 , 用体视显
微镜观察雌蕊活性, 并对不育性彻底的 5株小麦进行饱和
授粉, 分析植株饱和授粉结实率, 最终鉴定药剂处理条件
下的雌蕊活力。平均授粉结实率 = (平均授粉小花结实数
/平均授粉小花数) × 100%。
采用 DPS统计软件, 对 15种药剂在 4种浓度条件下
不育率 3年重复数据先进行反正弦转换, 然后进行差异显
著性分析。
1.4 不育花药切片观察
各时期材料经 FAA 固定液固定 1~3 d 后, 转入 70%
酒精 4℃保存。采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 切片厚度 12 μm,
番红-固绿染色, 于光学显微镜(Nikon ECLIPSE E600)下
观察、采集图像[11]。
2 结果与分析
2.1 花粉粒活性及田间育性鉴定
经KI-I2染色, 未用药剂处理的对照花粉粒呈深蓝色
(图 1-b), 而 T8-C2 (图 1-a)和 T6-C3 (图 1-c)处理的花粉
粒呈浅黄色, 同时 T6-C3 处理的花药花粉量极少或无花
粉 , 其余药剂处理的花粉粒呈现深蓝或表现雌雄均不
育。通过比较图 1-a、b、c 可知, Feekes 8.5时, T8-C2和
T6-C3 处理均可诱导植株完全雄性不育, 其花粉粒均呈
浅黄色 , 表现为败育 , 而正常花粉粒呈蓝黑色 , 具有活
性。T6-C3 处理, 在即将散粉时花药形态表现为干瘪、
失水 , 与正常花药相比出现早衰(图 2-a), 而对照植株花
药表现为饱满 , 体积较大 , 含水量高 , 色泽鲜 , 花粉丰
富(图 2-b)。用 1.5%醋酸洋红分别对西农 1376 未药剂处
理以及 T8-C2和 T6-C3处理的植株花粉粒染色, 镜检发
现对照的花粉粒形状规则 , 圆形 , 精核发育呈鱼状 , 表
现为正常可育(图 1-e); 而 T8-C2和 T6-C3处理的花粉粒
第 6期 宋瑜龙等: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1127


形状不规则、畸形、部分细胞破裂 , 核几乎成透明解体
状 , 整个花粉粒呈多边结晶状 , 明显败育 (图 1-d 和图
1-f)。三核散粉期, 田间形态调查表明, T8-C2 诱导的不
育群体穗部颖壳张开度较低 , 几乎呈闭颖状态 , 很难接
受外来花粉 , 而 T6-C3 (图 2-a)诱导的不育群体穗部颖
壳张开度增大 , 呈蓬松状 , 易于接受外来花粉。在小麦
灌浆后期 , 田间剥去小麦颖壳看到 , T6-C3 (图 2-c)处理
为空壳而对照(图 2-c)结实饱满。说明 T6 完全可以在合
适的药剂浓度和适宜植株发育时期彻底诱导小麦西农 1376
花粉粒完全败育, 且雌蕊发育正常。
2.2 化学药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适宜时期
待西农 1376发育到 Feekes 7.5、Feekes 8.5和 Feekes
9.5 时, 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药剂, 抽穗期以后调查
植株表型。Feekes 8.5 时期, 雄蕊对同种药物同浓度处理
最敏感; Feekes 7.5 时期, 个别浓度的药剂诱导小麦抽穗
困难, 出现“卡脖”现象, 普遍表现植株矮化、发育困难;
Feekes 9.5 时期, 小麦的耐药性增强, 个别药剂特定浓度
下可诱导不育, 但败育不彻底。可能不同发育时期的小麦
对杂交剂敏感程度不同, 有待深入研究。本试验最终确定
的最佳喷施时期为 Feekes 8.5。

图 1 1% KI-I2和 1.5%醋酸洋红染色后成熟花粉粒镜检结果
Fig. 1 Mature pollen stained with 1% KI-I2 and 1.5% aceto carmine
a~c: KI-I2染色; d~f: 醋酸洋红染色。a和 d: T8-C2; b和 e: 对照; c和 f: T6-C3。Bar= 40 μm。
a–c: stained with KI-I2; d–f: stained with aceto carmine. a and d: T8-C2; b and e: CK, without agent treatment; c and f: T6-C3. Bar = 40 μm.

图 2 T6-C3诱导的雄性不育穗与对照的形态学比较
Fig. 2 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le sterile spike induced by T6-C3 and the normal fertile spike
a: 去掉外稃的 T6-C3处理小穗; b: 去掉外稃的对照小穗; c: 对照和 T6-C3处理灌浆后期小穗比较。Pi: 柱头; An: 花药;
Se: 种子; NS: 不结实。
a: T6-C3 spikelet with lemma removed; b: CK spikelet with lemma removed; c: comparison of spike between CK and T6-C3 at anaphase of filling
stage. Pi: pistil; An: anther; Se: seed; NS: no seed.

2.3 化学药剂浓度对植株表型影响
对 Feekes 8.5各处理植株的外部形态和育性调查列于
表 1。可见, 药剂浓度对穗长、株高等有很大影响, C1和
C2 高浓度条件下, 部分处理穗短小, 株型矮化, 甚至夭
折。随施药浓度的降低, T6、T8、T12、T14和 T15在 C2
浓度条件下完全可诱导植株雄性不育, 但 T12、T14和 T15
1128 作 物 学 报 第 40卷



第 6期 宋瑜龙等: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1129


处理在诱导不育的同时也会诱发穗畸形, 植株发育延缓,
抽穗困难等现象 , 表明这几种化学药剂在相应浓度条件
下诱导雄性不育效果较差。T8-C2 处理虽表现花粉败育,
但植株矮化, 颖壳开张度小, 不易接受外来花粉, 可能与
喷药时小麦发育时期与处理药物种类、浓度的互作相关。
T6-C3 处理抽穗正常, 株高、穗型等不受影响, 且能获得
不育群体(图 2-c), 同时不育穗颖壳呈蓬松状, 开张度较
大, 易于接受外来花粉, 天然异交率高。另外还发现, 多
数药剂处理的植株均能正常生长, 穗型、抽穗及育性等不
受影响, 但 T6-C3和 T6-C4处理(浓度分别为 0.24 kg hm–2
和 0.0096 kg hm–2)除外。
综上分析, 西农 1376植株在 4.80 kg hm–2浓度药剂处
理下会产生药害, 导致死亡或不抽穗; 0.48 kg hm–2 浓度
时 T12、T14 和 T15 药剂严重影响抽穗, 导致穗畸形, 即
使该浓度药剂处理条件下小麦败育, 也不宜应用于生产;
0.24 kg hm–2 浓度条件下部分药剂可诱导植株雄性不育
(如 T6), 且不育率较高。T6与 T8相比, 小麦穗型受影响
小, 且不育性相对彻底。
2.4 化学药剂浓度对植株育性的影响
T1、T2、T3、T4、T5、T9、T10和 T11药剂在较小
剂量条件下, 处理株型及花粉育性均表现正常, 与对照差
异不显著; 但高药剂浓度处理出现整株致死现象。T7 在
不同浓度下均出现抽穗困难, 长期保持营养生长, 不进入
生殖生长, 不拔节与抽穗; 4.80 kg hm–2浓度下, T6、T8、
T12、T13、T14和 T15处理后西农 1376植株均显现药害,
抽穗率低、植株畸形或死亡。T6 和 T8 对西农 1376 诱导
不育的有效浓度为 0.24~0.48 kg hm–2, 以 0.24 kg hm–2杀
雄效果最佳, 不育率达 93.33%以上, 部分单穗不育率达
100%, 且抽穗及穗型不受影响。0.48 kg hm–2浓度的 T12、
T13、T14和 T15均可诱导 100%不育, 与对照有极显著差
异, 但株型所受影响较大, 表现为严重矮化、穗短, 影响
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在 0.24 kg hm–2和 0.096 kg hm–2的低
浓度条件下, T12、T13、T14和 T15诱导不育率低, 结实
率较高, 但有少数单穗的不育率高。
2.5 T6-C处理对小麦雌蕊活力的影响
理想的化学杂交剂除了能诱导彻底的雄性不育外 ,
还要有较高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 , 才能说明其诱导后
雌蕊发育正常。观察 T6-C3处理植株雌蕊, 发现散粉期柱
头发育基本正常(除药剂喷施不匀而引起的雌蕊死亡), 但
与对照植株雌蕊相比 , 柱头短小 , 子房膨大(图3-a)。对
T6-C3诱导杀雄后的植株进行饱和授粉, 能获得杂交种子
(图 3-b), 结实率为 83.33%。

图 3 T6-C3诱导不育系的雌蕊及其饱和授粉后所结杂交种
Fig. 3 Pistils of the male sterile plants induced by T6-C3 and its hybrid seeds after saturated pollination
a: T6-C3诱导(Tr)和对照(CK)的雌蕊; b: T6-C3处理植株饱和授粉后所结种子。
a: pistils of T6-C3 (Tr) and CK (CK); b: hybrid seeds produced in T6-C3 induced plants after saturated pollination.

2.6 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的变化
不同的发育时期 , 对照和化学药剂处理后不育花药
的绒毡层降解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12-13]。四分体时期(图
4-a), 绒毡层细胞体积相对其他发育时期明显较大 , 近
长方形 , 细胞质浓厚 , 染色较深 ; 不育花药绒毡层细胞
质浓度较低, 染色较浅, 呈不规则状(图 4-f)。单核早期,
正常花药小孢子自四分体胼胝质壁中释放后 , 体积逐渐
增大 , 并进一步形成花粉内、外壁和一个萌发孔, 此时,
绒毡层细胞开始转向退化, 正对萌发孔的位置退化严重,
开始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图 4-b)。不育花药较对照绒毡层
细胞核开始明显降解 , 但花粉粒外形发育基本正常 (图
4-g); 单核后期 , 正常花药细胞质液泡化程度增强 , 逐
渐形成中央大液泡而将细胞核推向一侧 , 到花粉粒单核
靠边期 , 绒毡层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 可以看到部分未
退化完全的绒毡层(图 4-c)。不育花药绒毡层细胞质及核
基本退化完全 , 但仍有残余绒毡层细胞壁 , 同时花粉粒
核也基本开始退化并伴随着花粉畸形发育(图 4-h); 发育
至二核期和三核期, 正常花药(图 4-d, e)绒毡层退化完全,
仅留表皮和一层细胞壁带状不均匀加厚的药室内壁 (纤
维层), 但花粉粒发育正常, 精核呈鱼状。不育花药(图 4-i,
j)除绒毡层完全退化外 , 花粉粒(二核期)基本完全破裂 ,
不具有规则的外形 , 内容物持续降解至绒毡层(三核期)
和花粉核完全降解 , 仅剩花粉粒外壁。结果表明 , 处理
后不育花药的绒毡层较对照细胞内含物少 , 且营养物质
不足, 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不能及时足量地提供营养, 导
致花粉粒发生自溶败育。
1130 作 物 学 报 第 40卷



图 4 正常可育及 T6-C3处理诱导生理型不育花药切片
Fig. 4 Transections of fertile and physiological male sterile anthers induced by T6-C3
a~e:可育花粉粒; f~j; 生理型不育花粉粒。a和 f: 孢子四分体时期; b和 g: 单核早中期; c和 h: 单核中后期; d和 i: 二核期; e和 j: 三核期。
Ta: 绒毡层。Bar = 40 μm。
a–e: fertile pollens; f–j: physiological male sterile pollens. a, f: tetrad stage of microspore development; b, g: mononuclear pollen early-middle stage;
c, h: mononuclear pollen middle-later stage; d, i: binuclear stage; e, j: trinuclear stage; Ta: tapetum; Bar = 40 μm.

3 讨论
理想的化学杂交剂是在特定时期用于受体作物 , 诱
导其雄性不育且无其他明显副作用的化学物质。在作物生
殖生长时期施用 CHA, 药剂能有选择地针对花粉粒, 诱
导其生理性败育, 但不影响雌蕊柱头的发育, 且无其他不
良影响或影响很小, 从而抑制其自花授粉结实, 促进其异
花授粉, 获得杂交种子。相对于遗传型雄性不育, 化学杀
雄诱导的生理型雄性不育过程更简单, 操作更简便, 亲本
选配也更灵活 , 而且还能免去培育保持系和恢复系的繁
琐过程。
T6 是除草剂 Roundup 的活性成分, 其作用机制是阻
碍芳香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即苯丙氨酸、色氨酸及酪氨酸
通过莽草酸途径的合成[14], 对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
酸合酶(EPSP 合酶)有抑制作用。该酶可以催化莽草酸-3-
磷酸和烯醇丙酮磷酸向 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 -3-磷酸
(EPSP)的转化 , 因此 T6干扰这一生物合成的酶促反应 ,
导致莽草酸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我们将 T6应用于小麦雄
性不育诱导, 尚属首次报道。从试验结果看, T6能够诱导
小麦雄性不育 , 其败育类型属绒毡层及花粉发育状况异
常, 败育机制很可能是能量合成途径受阻, 表现为不育的
绒毡层较对照可育的细胞内含物少, 且能量物质不足, 在
小孢子发育过程中不能及时足量提供能量 , 进而导致花
粉粒在二核至三核期发生自溶败育, 仅残留部分细胞壁。
T6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机制及表现形式与 CHA 品种
Genesis [15]、BAU-2 [16]和 SC2053 [17-18]较为相似, 但与乙
烯利诱导的不育系相比, 败育发生早, 也更彻底。在小麦
发育的适宜时期喷施适宜剂量的 T6 或 T8 均可以诱导小
麦雄性不育率 93%以上, 这只是初步试验结果, 还需进行
不同基因型对 T6 的敏感程度试验等, 但可以本研究为起
点, 例如, 以 T6-C3和 T8-C2设计不同施药剂量和施用的
多种处理来大量筛选, 以建立小麦化控二系体系, 实现化
控两系在小麦杂种优势中的应用。
小麦是自花作物, 天然杂交率为 1%~4%。本实验室
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化学杂交剂诱导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
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从现阶段研究中也发现, 仍有诸
多共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逐一解决 , 其中一个重要
制约因素是, 药剂处理小麦授粉阶段颖壳张开度小, 天然
异交率低。从提高异交结实率的角度考虑, 应尽量设法提
高受体小麦扬花期颖壳张开度及母本的柱头外露率 , 从
而增加天然异交结实率。本试验结果显示, T6适宜浓度处
理后, 植株花粉的不育程度高, 颖壳张开度较大, 且人工
饱和异交率高, 但是, 其天然异交结实率能否满足大面积
配制杂交种要求, 需要进一步研究。
References
[1] 金双义, 范军. 对小麦杂种优势研究方法的探讨. 中国新技术
新产品, 2008, 12(上): 156
Jin S Y, Fan J. Study on heterosis of research methods in wheat.
China New Technol Prod, 2008, 12(scroller): 156 (in Chinese)
[2] 辛金霞, 戎郁萍. 化学杂交剂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现状. 草业
科学, 2010, 27(3): 124–131
Xin J X, Rong Y P. Application status of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in plant breeding. Pratacul Tural Sci, 2010, 27(3): 124–131
(in Chinese)
[3] 魏正平, 刘树人, 翟玉洁, 王岩, 于天峰, 刁艳玲. 化学杂交
剂 BAU-2 诱导春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9(增刊): 25–29
Wei Z P, Liu S R, Zhai Y J, Wang Y, Yu T F, Diao Y L. Studies on
the male sterility induced by CHA-BAU-2 in spring wheat. Acta
第 6期 宋瑜龙等: 小麦新型化学杂交剂的筛选 1131


Agric Univ Pekinensis, 1993, 19(suppl): 25–2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4] 黄铁城, 王明理, 张爱民, 张仲琦. 新型化学杂交剂WL84811诱
导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雄性不育的研究. 作物学报 ,
1988, 14: 155–162
Huang T C, Wang M L, Zhang A M, Zhang Z Q. Studies on the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duced by new ga-
metocide WL84811. Acta Agron Sin, 1988, 14: 155–162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5] 梁肖青. SC2053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研究. 山西农业大
学学报, 2006, 5(5): 92–94
Liang X Q. Analysis on the male sterility in wheat induced by
SC2053. J Shanxi Agric Univ, 2006, 5(5): 92–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6] 高庆荣, 刘保申, 于金凤, 孙兰珍. 化学杂交剂GENESIS对小
麦的杀雄效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3(1):
1–6
Gao Q R, Liu B S, Yu J F, Sun L Z. The Effect of CHA-
GENESISI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winter wheat. J Shan-
dong Agric Univ (Nat Sci Edn), 2002, 33(1): 1–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7] 王振华, 刘宏伟, 张改生, 王军卫, 马守才. 3种新型化学杂交
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比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
版), 2003, 31(3): 43–46
Wang Z H, Liu H W, Zhang G S, Wang J W, Ma S C. Effects on
male sterility induced by three kinds of chemical hybridization
agent in wheat. J Northwest Sci Tech Univ Agric For (Nat Sci
Edn), 2003, 31(3): 43–4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8] 武计萍, 胡金锁, 李国强, 仇松英, 逯腊虎, 孟兆萍. 化学杂
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
究. 小麦研究, 2006, 27(3): 12–15
Wu J P, Hu J S, Li G Q, Qiu S Y, Lu L H, Meng Z P. Effect of
male sterility on different wheat genotype induced by SQ-1.
Wheat Res, 2006, 27(3): 12–1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9] 叶景秀, 陈蕊红, 张改生, 王俊生, 王书平, 李莉, 牛娜, 马守
才, 李红霞, 朱建楚.杀雄剂 CULT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花药蛋
白质组分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17: 858–864
Ye J X, Chen R H, Zhang G S, Wang J S, Wang S P, Li L, Niu N,
Ma S C, Li H X, Zhu J C. Analysis on anther proteins of wheat
male sterile line induced by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SQ-1. J
Agric Biotechnol, 2009, 17: 858–86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0] 宋瑜龙, 王亮明, 张改生, 盛英, 李亚鑫, 牛娜, 赵卓军. 杀雄
剂 SQ-1 诱导谷子雄性不育研究 . 作物学报 , 2011, 37:
1695–1700
Song Y L, Wang L M, Zhang G S, Sheng Y, Li Y X, Niu N, Zhao
Z J. Male sterility induced by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SQ-1 in
Setaria italica Beauv. Acta Agron Sin, 2011, 37: 1695–170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1] 盛英, 张改生, 李亚鑫, 张龙雨, 王书平, 赵新亮, 王亮明, 宋
瑜龙 . 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绒毡层和孢粉素变化与
RAFTIN1表达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3937–3944
Sheng Y, Zhang G S, Li Y X, Zhang L Y, Wang S P, Zhao X L,
Wang L M, Song Y L. The relationship on anther tapetum,
sporopollenin and expression of RAFTIN1 in physiological male
sterile wheat. Sci Agric Sin, 2011, 44: 3937–394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2] 尹梦回, 董静, 李先碧, 侯磊, 罗明, 李德谋, 裴炎, 肖月华.
烟草绒毡层特异启动子 pTA29 在棉花中的表达特性. 作物学
报, 2008, 34(12): 2092–2098
Yin M H, Dong J, Li X B, Hou L, Luo M, Li D M, Pei Y, Xiao Y
H.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obacco tapetum-specific pro-
moter pTA29 in cotton. Acta Agron Sin, 2008, 34: 2092–209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3] Li Y Y, Yang Q, Yan J Y, Chen M. Cytoplasmic male-sterility of
onion (Allium cepa L.) 63A is associated with premature degen-
eration of the tapetum. Acta Agron Sin, 2006, 32: 369–372
[14] 苏少泉. 草甘膦述评. 农药, 2005, 44(4): 145–149
Su S Q. Glyphosate review. Chin J Pesticides, 2005, 44(4):
145–14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5] 许海霞, 吕德彬, 程西永, 詹克慧, 陈军营, 姜鸿勋. GENESIS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河南农业大学学
报, 2003, 37(3): 205–208
Xu H X, Lü D B, Cheng X Y, Zhan K H, Chen J Y, Jiang H X.
Morp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observations of male sterility in-
duced by CHA GENESIS in wheat. J Henan Agric Univ, 2003,
37(3): 205–20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6] 徐如强, 黄铁城. “BAU-2”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的研究: III.
化学杀雄机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9(增刊): 19–24
Xu R Q, Huang T C. Studies on BAU-2 induced male sterility in
winter wheat (T. aestivum): III. The methanism of BAU-2 induc-
ing male sterility. Acta Agric Univ Pekinesis, 1993, 19(suppl):
19–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7] 范平, 崔党群, 范弘伟. CHA-SC2053 诱导普通小麦雄性不育
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32: 149–153
Fan P, Cui D Q, Fan H W. Studies on the male sterility induced
by CHA-SC2053 in common wheat. Acta Agric Univ Henanensis,
1998, 32: 149–15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18] 杨武云, 饶世达. 小麦新型化杀剂 SC2053 诱导花粉败育的机
制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19(增刊): 88–91
Yang W Y, Rao S D. Cytological study on the new type 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 SC2053 inducing wheat pollen abortion. Acta
Agric Univ Pekinesis, 1993, 19(suppl): 88–9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