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L. SUBSP. SINENSIS SCRUB AND ITS REASONABLE UTILIZATION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及其合理利用



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  ! ∀# ∃ %  & ∋ (  )
∗ + , − . / 0 +1 2 , 3/ . 4 + 5/ . 67 / 0 8 7 97 / − 7 3
山西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及其合理利用 ‘
上官铁梁 张峰 刘晓玲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太原 。∋。。。 ∃
提 要 着重研究了沙棘 ∀: ;< +< 3/ 7 , 3 / = . + 6> 79 9 , ? 9≅ Α 96. 7 . 969 ∃灌丛在 山西的分布规律 、群
落的种类组成 、结构和动态演替的基本特征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沙棘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和
措施 。
关键词 沙棘灌丛 , 地理分布 , 群落特征 , 动态演替 , 合理利用 , 山西
沙棘 ∀刀 6妙妒人/ 刃 从/ = , % + 61 7 9 9 , ? 9 ≅ Α & , , 7 . 9 69 ∃作为多种用途的资源 , 引起国内外各方
面极大的重视 Β ’, #」。近 ) 年来 , 沙棘 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饮料 、医药 、水土保持 、农林牧业
等许多方面 。 沙棘的生物学特性 、分类学 、分布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和资源利用方面的研
究屡有报道 「#一 ’」。 关于沙棘群落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 , 在《中国植被》一书中将沙棘灌丛
作为河谷生境中植被类型作了论述川 , 但这不足以反映沙棘灌丛分布区 的全部生境特征 。
为此 , 近年来我们对山西境内沙棘灌丛的地理分布 、群落学特征和群落的动态演替进行了
初步研究 。 目的在于为我国沙棘灌丛的深入研究和促进资源的持续 、稳定发展和利用提供
部分参考资料 。
研究方法
首先对全省进行全面实地踏查 , 了解全省沙棘及其群落类型的分布 、面积 、 产量等状
况 , 以及分布区自然环境条件 , 并在  % & 万地形图上绘记分布产量图 。 然后 , 根据考察结
果在不同分布区选择典型地段 , 用 9 = 火 ! = 的样方 , 调查沙棘灌丛的种类 、 多度 、高度 、
盖度 、群集度川 、 生活力等 Χ同时 , 采用与上述面积相等的样方记录沙棘无性系更新和种子
更新情 况 。 共获得 Δ 个样方 。 最后 , 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
# 沙棘灌丛的地理分布规律和群落特征分析
#门 沙棘灌丛的地理分布规律
沙棘是典型的欧亚分布式样的中国特有种群石∋ ·‘」, 其分布南起四川西部 , 北达内蒙古
收稿 日 %   & )∋ #  , 修回日 %  & 一。Ε 一 #Δ 。 第 一 作者 % 男 , ! 岁 , 副教授 。
山西省自然科学荃金资助项 目 。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的大兴安岭南部和阴山山地 Χ西 自西藏的昆仑山 , 向东分布到河北东部山区 , 在我国分布
区呈西南一东北走向Β!∗ 。从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分布面积看 , 山西高原是沙棘灌丛的现代
分布中心 , 丘陵山地普遍分布 , 尤以晋西和晋西北黄土丘陵区 、太岳山 、 吕梁山 、五台山 、太
行山北段的资源最丰富 、 群集度高 , 常以优势植被类型出现 , 构成 ) 一 ∋) 3 = , 以上的单优
群落 , 在 山西 山地落叶阔叶灌丛中占有重要地位 Β0) 〕。 总面积约 !) Α ∋ 万 3= Φ , 占沙棘总面
积的近  Γ# , 成为中国沙棘的主产区 ∀表  、 #∃ 。
表 
Η / ? 07  Η 37 9 5 / 569 567 9
山西沙棘灌丛面积及产果且统计
+ Ι / − 7 / / . > ϑ670> + Ι : 矛<<Κ< 3 / 7 −3 / = . +沼7 9 9 , ?9 ≅
军; . 7 . 玉;万 97 − , ? 6. Λ 3/ . Μ 6 <− + Ν 6. 77
水平分布∀地 区 ∃
: + − 6Ο + . 5 / 0
> 69 5 − 6? , 5 6+ .
∀8 7 Π 6+ . ∃
产鲜果量
面积 Θ − 7 93
Ρ − 7 / Ι− , 656. Π
∀3 = Φ ∃ ϑ 670>
义 ) ) ) ) ∀Σ Π ∃
占全省产量写
环 + Ι 5 3 7
5+ 5 / 0ϑ 67 0>
6. Λ3 / . Μ 0
主要分布县 ∀市 ∃
Τ / 6. > 岌9 5 − 6? , 5 6+ . 7 + , . 5 67 9 + − 7 一567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Δ )
Ε Δ )
 # ) )
 Δ ) )
∋ ) )
  & )
 Α ! 
亡∗Π曰门子 一月!‘达∀#∃廿矛,!%口⋯一&∋(日任)匕!人∃立∗目, +!一
南城汾中梁州

运晋临吕忻
雁 北 , # − − − % . ,−
平陆 、 垣曲 、新降 、河津
阳城 、 沁水 、陵川 、平顺 、潞城 、沁源 、 沁县 、武 乡
安泽 、 吉县 、乡宁 、 蒲县 、霍县 、大宁 、 限县 、永和
汾西 、 介休 、愉社 、左权 、和顺 、昔阳 、 阳曲 、古交 、娄烦 、 盂县
交口 、中阳 、汾阳 、离石 、文水 、交城 、方 山 、临县 、柳林
岚县 、 静乐 、兴县 、奇岚 、代县 、五台 、宁武 、神池 、 萦峙 、河曲
灵丘 、广灵 、 浑源 、 应县 、朔 州 、 山阴 、平 鲁 、 左 云 、右玉 、 阳
高 、天镇
合计
/∋ ∃0 1 2 − 3 − − − ! % − − ! − −
表 % 沙棘在各地群落中的数最特征
4 0 5 16 %  7 0 ∀ ∃ 8∃ 0 ∃ 8 9 6 : &0 ; 0 6 ∃ 6 ; 8< ∃ 86 < ∋ / = + ; &0 , ∀ ∀ ∋ 8 > 6 、 < 7 5 < ? + < 8∀ 6 ∀ < 8 < 8 ∀ ∃& 6
= + ; & 0 ≅ , Α ∋ 8> 6 、 < 7 5 < ? + . ! , Α 6 , Α . !. < 6 ; 7 5 8∀ > 8 //6 ; 6 ∀ ∃ ; 6 Β 8∋ ∀ <
地 区
Χ 6 Β 8∋ ∀
太岳山
样方数 一般高度 盖 度 重要值 ‘
Δ ∋ + ∋ / Ε 7 0 > ; 0 ∃ Φ 6 ∀ 6 ; 0 1 & 6 8Β & ∃ Γ ∀ 、Η Ι ∋ 9 6 ; 0 Β 6 Γ 写 Η ϑ≅ ?∋ ;∃ 0 ∀ 6 6 9 0 17 6
群集度 ’ ‘
阮 6 80 5 一18; Κ
太行山南段
太行山北 段
吕梁山中段
吕梁 山北段
五台山
晋西
晋西北及晋北
! + #
! + 2
! + %
1 , ,
! + 2
! + .
! + %
! + %
. − Λ , −
2 − Λ #−
. − Λ −
3 − Λ , .
2 − Λ ,−
# − Λ −
. − Λ , −
# − Λ −
− + # Λ ! . Μ + ,
, 3 + % Λ !! 3 + ,
. + 2 Λ !, + −
, , + . Λ !Μ # + 3
! . # + − Λ !Μ Μ + !
!! 3 + − Λ !# ! + −
! . # + − Λ !, Μ + !
! 3 2 Λ 3− −
3 Λ .
1一 3
3 Λ .
% Λ 2
2 Λ .
3 Λ .
2 Λ .
2一 .
)Ι工匀
!−% #ΜΜ
‘ 重要值 Ν 相对高度 Ο 相对多度 Ο 相对盖度 Π 二 群集度用 Θ ; 0 7 ∀ 一Θ 10 Ε 7 6 ∃ Γ ! 3% Η . 级制 。
’ ϑ∀ 1 ?∋ ; ∃0 ∀ 6 6 9 0 17 6 Ν Χ 6 10 ∃ 一9 6 > 6 ∀ < 8∃Κ Ο Χ 6 10 ∃ 一9 6 & 6 8Β & ; Ο Χ 6 10 ∃89 6 6 ∋ 9 6 ; 0 Β 6 Π + “ Ρ 6 6 ∋ ; > 8∀ Β ;∋ Θ ; 0 7 ∀ 一Θ10 ∀ Ε 7 6 ∃ ‘<
Γ ! 3 % Η Σ ∋ 6 80 5 818∃ Κ Σ: 0 16 < +
% + ! + ! 沙棘灌丛的水平分布
山西沙棘灌丛的分布较为普遍 , 受水热条件和南北地势的综合作用 , 总体分布特点表
现为南部面积小 , 分布零散 , 群集度较低 Π晋西 、晋西北 、 晋北黄土丘陵区和中 、北部 山地分
第 # 期 上官铁梁等 山西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及其合理利用
布集中连片 , 面积大 , 产量高 , 群集度也高 ∀见表  , 表 # ∃ 。
# Α  Α # 沙棘灌丛 的垂直分布
山西沙棘灌丛垂直分布的幅度较大 , 在各地分布的海拔高度与山体的高度和地理位
置有关 ∀图  ∃ 。 垂直分布的特点是 % 分布幅度大 , 从海拔  ) = 至 # Ε + + = Χ常见分布高度
Υ⋯ς

较多分布
Θ/ 6− > 69 5 − 6? , 56+ .

零星分布ΥΛ 7 / 5 5 7 − 7 > > 69 −− 6? , 5 6+ .
图  山西沙棘灌丛的垂直分布
Θ 一 Α   ’3 7 Ν 7 − 5 67 / 0 > 69 5 − 6? , −6+ . + Ι : Α −3 , . 于,矛。 6> 7 ‘ 9 , ? 9 ≅
& ,刀尸 , , & & + . 5 3 7 . 6 + , . 5 / 6. 9 6. Λ 3 / . Μ 一< − + Ν 6. 7 7
各地变化较大 , 其中中条山和晋西 、晋
西北黄土丘陵区的分 布幅度窄 Χ 恒山
和太行山相对较宽 , 五台山 、 吕梁山和
太岳山的分 布幅度最 宽 Χ 较多分布的
变幅在海拔   & )一 # ! ) ) = 。
# Α # 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分析
# Α # Α  群落组成和结构特征
沙棘灌丛的种类组成成分 比较丰
富 。 根据 样方统计 , 有种子 植物 # Δ
种 , 隶属于 ∋ 科  属 。 对沙棘灌丛组
成种类 的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表 ∋ ∃ , 属于热带性质的属种数为 Γ
Ε , 占总属种数的 Ε Α # Ω和 Α ! 写∀表 ∋ %
#一 & ∃ Χ温带性质的属种数为 Ε Γ Δ , 占
Δ ) Α Ε Ω和 Δ  Α Ω ∀表 ∋ % 、 Δ 、  、  # ∃ Χ 从
亚 热 带 分 布 至 温 带 的 有  ) Γ  ∋ , 占
 # Ω和  # Α  Ω ∀表 ∋ % Ε 、  ) 、   ∃ 。 由此
不难看出沙棘灌丛的植物 区系组成是
Ξ日卜
)心)))8内匕连‘ 曰−Ι)口Ι2,−%%!!
Γ已ΗΤ!−一Υ奋二月国创捞袍彬
晋西北晋北恒山太行山五乙口山吕梁山太岳山条中山
以温带性地理成分 占优势 。
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 , 欧 、亚草原和中国旧 本森林植物两个亚区的种类构成了沙
棘 灌丛 的优势 或 次优 势 层 片和 主 要的 伴 生种 , 常 见的有 胡 枝子 Γ ς 6 <Ω 6> 6Ξ 0Η 、棒 子
ΓΙ ∋勺17 < Η 、 绣 线 菊 Γ ΣΩ 8 ;0 6 0 Η 、 蔷 薇 Γ Χ ∋ < 0 Η 、 锦 鸡 儿 Γ Ι 0 ;0 Β 0 ∀ 0 Η 、 黄 护 Γ Ι ∋ ∃ 8 ∀ 7 < Η 、 杨
Γ ϑ , ∋? 7 17 Α Η 、 柳 Γ Ψ 0 18Ζ Η 、 李 属 Γ Ω ; 7 , , 7 Α Η 、 忍冬 Γ ς ∋ ∀ 8 : 6 ;0 Η 、 虎 棒 子 Γ) <∃;Κ ∋? < 8 < Η 、 松 属
Γ ? 8 ∀ 7 < Η 、 栋 Γ  7 6 ;: 7 、 Η 、 蚂 炸 腿 子 Γ[Κ ; 8? ∀ ∋ 8、Η 等 属 的 木本 种类 Π 篙 Γ 八;∃ 6 ≅ 8 < 80 Η 、 针 茅
ΓΣ ∃ 8Ω0 Η 、棘豆 Γ)砂∃ ; )Ω 8 < Η 、黄蔑 ΓΡ < ∃ ;0 Β 0 17 < Η 、 隐子草 Γ Ι16 8 < ∃ ∋ Β 6 , , 6 < Η 、 甘草 Γ Φ 今 9;& 8 Ξ 0 Η 、
亚麻 Γ ∴ ∋> 0; ∃8 0Η 、 和白羊草 Γ Θ ∋∃ & ;1 :& 1∋0 Η等属的草本植物 。
沙棘灌丛常见的覆盖度为 Μ− ] Λ ,. 写 , 最高达 ! − ] 。 群落明显分为两层 即灌木层
和草本层 。 灌木层盖度为 #− ] 一 ,− ] , 沙棘雌雄株多呈斑块状相间生长或单优连片生长 。
一般高度 ! + . Λ % + < ≅ Π生境条件较差或破坏严重地段 , 高度 只有 − + 2 Λ ! + ∋ ≅ 。 草本层的
盖度 2 − ]一 Μ − ]以上 , 高度 !− Λ .− : ≅ 。 群落外貌呈灰绿色 。
受分布区生态因子和海拔高度差异的影响 , 沙棘灌丛各层的植物组成成分差异较大 。
在中条山和太行山南部的沙棘灌丛 中 , 伴生植物主要有连翘 Γ⊥ ∋; <Κ 流10 <7< Ω6∀ <0 Η 、牛
奶 子 Γ _ 10 6 0 Β , , 7 < 7 ≅ 56 110 ∃0 Η 、 本 氏 木 蓝 Γ ϑ , , > 8 Β ∋⎯ 6 ; 0 5 7 ∀ Β 6 0 ∀ 0 Η 、 胡 枝 子 Γ ς6 6 Ξ 0
占8: ∋ 1∋ ; Η 、多花拘子 ΓΙ∋ ∃ ∋ ∀ 6 0 < ∃ 6 Α ≅ 7 1∃ 8/1 ∋ ;0 Η 、 白羊草 Γ Θ ∋ ∃人; 8 ∋ : &1∋ 0 8< 6 &0 6 ≅ 7 ≅ Η 、 披针苔草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山−7 二 0/ . Ψ 7 + 0/ 5 / ∃等 。
太岳山 、 吕梁山和晋西黄土丘陵区的沙棘灌丛中 , 伴生灌木主要是黄刺玫 ∀8 +9 / Μ / ,卜
53 6. / ∃ 、虎棒子 ∀Κ 95勺Κ≅ 9 69 > / Ν 6> 6/ . / ∃ 、照山白 ∀尺人+ > + > 7 . > −+ . = 6Ψ −/ . 5人, = ∃ 、土庄绣线菊
∀Λ< 6−/ 7/ <,? 79 Ψ7 . % ∃ 。 草本层的优势种是篙属 ∀Ρ −5 7 = 69 / 9 ≅ Α ∃ 、披针苔草 、鹅观草 ∀8 +7 Π .7 Ζ
− 6/ 97 = 67 + 9 5/ 5 / ∃ 、白羊草 、阿尔泰狗哇花 ∀: 7 57 八〕表 ∋ 沙棘灌丛的植物区系成分
Η / ? 07 ∋ Η 37 / − 7 / 0一5ϑ< 7 9 + Ι 9 ≅ 7 −= / 5 + ≅ 3 ϑ57 6. : Α − 3/ = , % + 6> 79
9 , ? 9 ≅ Α 、6. 7. 969 9 7 − , ? 6. Λ 3 / . Μ 6
分布 区类型
Ρ − 7 / 0一 5 ϑ<7 9
属数
[ + Α + Ι
Π 7 . 7 −/
占 』急属数Ω
Ω 6. 5+ 5 / 0
种数
[ + Α + Ι
9<7 Ψ 07 9
占总种数 Ω
Ω 三. 5 + 5/ 0
Π 7 . 7 − / Λ <7 ∴ 07 Λ
一⋯!∋ΑΕ)#Δ#Δ)
日任曰,一‘啥α吕,了∀# 叹目月怪
++⋯ 一,!!+,乙内β‘18ββ 且止∀Βχ八曰
亡βΒχ∀
,+上
! + 世界分布
Ι ∋ < ≅ ∋ ? ∋ 18∃ 0 ∀
% + 泛热带分布
Ω 0 ∀ ∃; ∋ Ω 86
3 + 热带亚洲和
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4 ; ∋ ? + Ρ < 80 δ 4 ; ∋ ? +
Ρ ≅ 6 ; + > 8< 87 ∀ 6 ∃6 >
2 + 热带亚洲 至热带非洲分布
4 ; ∋ Ω + Ρ < 80 ∃∋ 4 Κ∋ Ω + Ρ /; 86 0
. + 热带亚洲分布
4 ; ∋ Ω + Ρ < 80
# + 北温带分布
Δ ∋ ; ∃ 18 4 6 ∀ !Ω6 ; 0 ;6
Μ +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
_ + Ρ < 80 邑 Δ + Ρ ≅ 6 ; + > 8< 87 ∀ 6 ∃ 6 >
, + 旧 世界温带分布
Γ Η 1> ε ∋ ; 1> 4 6 ≅ Ω6 ; 0 ∃ 6
+ 温带亚洲分布
4 6 ∀ 8Ω + Ρ < 80
!− + 地中海 、西亚至中亚分布
[ 6 > 8∃6 ; ; 0 ∀ 6 0 , ε + Ρ < 80 ;∋ Ι + Ρ < 80
∀ + 东亚分布
_ + Ρ < 80
!% + 中国特有分布
_ ∀ > 6 ≅ 86 ; ∋ Ι& 8∀ 0
合计
4 ∋ ∃0 1
!#
%
!
1
%
2 3
#
!,

!
3
%

五台 山 、 恒 山和太行 山
北段的沙棘灌丛 中 , 伴生灌
木主要有虎棒子 、三裂绣线
菊 ΓΣΩ 8;0 6 0 ∃ ; 81∋5 0 ∃0 Η 、 山刺
玫 Γ Χ ∋ <0 > 0 9 7 ; 8 : 0 Η 。 草本层
的主要 植物 有纤毛鹅观 草
Γ Χ ∋6 Β ∀ 6 ;8 0 。818 0 汀Α Η 、 小红菊
Γ 刀‘∀ > ;0 ∀ ∃& 6 ≅ 0 : & 0 ∀ 6 ∃ 8 8 Η 、
长 芒 草 Γ < ∃8Ω 0 5 7 , Α Β 6 0 ∀ 0 Η 、
隐子 草 ΓΙ1 6 8 < ∃呀6 ∀ 6 < ‘Ε 7 0 ; Τ
;∋< 0 Η 、篙类 。
晋西北和晋北的沙棘灌
丛主要生长在河谷和黄土缓
坡丘陵中 、下部 , 伴生灌木主
要有三裂绣线菊 、虎棒子 、柳
属 Γ Σ 0 18 Ζ < ? + Η等 。 草本层主
要 植 物 有 菱 篙 Γ Ρ ;∃ 6 ≅ 8<1 0
Β 8;0 1己!! Η 、变 篙 Γ Ρ · : ∋ ≅ ”‘7 Τ
∃0 ∃ 0 Η 、 冷 篙 Γ 八二斤8 Β 8> 0 Η 、
长 芒 草 、 大 针 茅 Γ Σ ∃动0
Β ; 0 , Α> 8 0 Η 、 百 里 香 口 ’勺≅ 7 <
≅ ∋ ∀ Β ∋ Ξ8 : 7 Α Η 、 达乌里胡枝子
Γς 6 <Ω 6 > 6 Ξ 0 > 0 9 7 ; 8 : 0 Η等 。— 在五台 山 、 吕梁山和管渗 山等海拔 % % − − Λ % Μ − − ≅ 之间生长的沙棘灌丛中 , 伴生的种类 以亚高 山灌丛草甸成分为主 , 主要有金露梅 ΓΩ ∋ ∃ 6 ∀ ;81Ξ0 /; 7 ∃ 8 : ∋ <0 Η 、银露梅 ΓΩ + Β 10 占;0 Η 、箭叶锦鸡儿 ΓΙ0 ; 0 Β 0 , , 0 β 7 Τ5 0 ∃ 0 Η 、冈!!毛忍冬 Γς∋ , , 8: 6 ;0 & 8 <Ω8> 0 Η 、刺栗 Γ Χ 8石6 < 5 7 ;6⎯ 6 ∀ <6 Η 、 毛莫 Γ Χ 0 , , 7 ∀ ∋ 7 17 < β0 Ω∋ , Α 8 : 7 < Η 、东方草毒 仔’;0 Β 0 ; 8 0 ∋ ; 8 6 , , ∃ 0 18< Η 、 瓣 蕊 唐 松 草 Γ Μ ’&0 18 : ∃ ; 7 ≅ Ω6 ∃ 0 1∋ 8> 6 7 ≅ Η 、 黄 花 马 先篙Γ ? 6 > 8 : 7 10 ; 8 < : & 8∀ 6 , , . !. Η 、 勿忘草。更Κ∋ <∋ ∃ 8 < 划ϑ9 0 ∃ 8 : 0 Η 、 粗根老鹤草 ΓΦ 6 ;0 ∀ 8 7 ≅ > 0 9 7 ; 8 : 7 ≅ Η 、蓬 子菜 Γ Φ 0 18 7 ≅ 9 6 ; 7 ≅ Η 、火绒草 Γ ς 6 ∋ , , ∃∋? ∋ > 8 7 ≅ 16 , Α ∋ , , ∃∋Ω ∋ > 8 ∋ > 6 < Η 、草玉梅 Γ八 , Α 6 ≅ ∋ , Α 6 Π 89 7 Τ10 ; 8 Α Η等 。% + % + % 沙棘灌丛的动态演替分析山西的沙棘灌丛是第三纪冰期之后古亚洲植被的碎片〔%」。第三纪冰期之后 , 山西黄土
第 # 期 上官铁梁等 % 山西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及其合理利用
高原的 自然条件适合于沙棘的生存 , 它作为先锋植物得以充分发展 , 在山西境内普遍分
布 。 第四纪冰期及其之后 , 由于森林植被面积的不断扩大 ,迫使沙棘在与众多乔木树种的
竞争中成为弱者 , 而被排挤到海拔较高处 , 或森林难于生长的地段 。 在漫长历史的自然作
用下 , 促使沙棘形成 了生态适应性极其广泛的种群 , 对 自然的和人为的扰动表现出较强耐
性 , 成为具有耐寒 、耐土壤贫痔 、耐旱 、耐湿 、耐火烧 、耐砍伐的广幅生态种 。
群落的发生 、发展与衰亡 ,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优势种群更新的好坏仁‘’〕。 沙棘种群的
更新主要是通过根萦产生无性系植株而实现的 。 在不同干扰方式的地段调查表明∀表 ! ∃ ,
每株地上部被烧的母株平均产生根性无性系植株 Δ 株 , # ( ∋ 年内就形成盖度为 Ε) Ω (
Δ & Ω的密灌丛 Χ 人为砍伐迹地上 , 沙棘的无性系植株主要集中在伐株茎基 , 另有根性无性
系生长 , 每株被砍母株平均产生无性系植株 #) 株 , 亦能在 #( ∋ 年恢复成盖度为 Δ) Ω左
右的群落 。 在地上部自然枯死的沙棘灌丛地段 , Δ) Ω的植株均可由根萦产生无性系植株 ,
∋ ( & 年内重新形成盖度 &) Ω 一 Ε) Ω的单优群落 。
表 ! 沙棘根续无性系更新与生长情况
Η / ? 07 ! 8 7 Π 7 . 7 − / 56+ . / . > Π − + ] 53 + Ι : Α − 3/ = . + 6> 7 9 9 , ? 9 ≅ Α 9 6. 7 . 969 7 0+ . / 0 − / = 7 5 9
地 名
[ / = 7 + Ι
− 7 Π 0+ .
基株数
[ + Α + Ι
Π 7 . 7 5
无性系株数 Γ基株数
[ + Α + Ι 7 0+ . / 0
− / = 7 5 Γ [ + Α
+ Ι Π 7 . 7 5
无性系株高
: 7 6Π 0飞5 + Ι
− / = 7 5 ∀. 0 ∃
基径
压09 / 0
> 6/ = 7 57 −
∀7 = ∃
) Α ! ( ∋ Α #
) Α ( # Α 
) Α (  Α Ε
) Α & (  Α Δ
) Α ! ( # Α ∋
) Α ∋ Ε (  Α
盖度
∴ + Ν 7 −/ Π 7
∀Ω ∃
生境及其干扰
: / ? 一−/ − / . >
<7 − 5, − ? / 5 6+ .
阳 曲县温川
静乐县婆婆
古交市阁上
∗陇县紫金 山
娄烦县米峪
交城县横尖
Δ
Ε

 #
0!
 0
# )
0
# #
0 Δ
 !
0 Δ
) Α ∋) (  Α )
) Α ∋ (  Α ! !
) Α (  Α ∋
) Α ! ∋ (  Α Ε
) Α ! ( # Α  )
) Α & (  Α &
土石山半阳坡 , 火烧
黄土丘陵沟坡 , 火烧
石质山地阳坡 , 砍伐
山麓坡地阴坡 , 砍伐
山地林缘 , 自然枯干
山地林缘 , 开垦
匕∗ΚΖ办)Κ曰. 月;只了
种子繁殖是沙棘种群不断更新扩大的又一途径 。这有利于沙棘种群的迁移和扩展 。调
查发现 Γ表 . Η , 在原群落的边缘和新的迁入地都有天然实生苗生长 。 但在森林和密灌丛中
很少见到天然实生苗 。 苏化龙等的研究证实了沙棘种子的传播可通过 .− 种鸟类和 ∀ 种
鼠类的觅食实现 , 传播的距离与这些动物活动的范围有关 φΞγ 。 在新的生境中 , 只要生态条
件适宜于种子萌发 , 便可产生幼苗 。 种群个体经过一定时期的定居后 , 就开始了无性系繁
殖 , 在 . 年左右形成盖度 Μ− ]的单优小群落 。
表 . 沙棘实生树及生长状况
4 0 516 . Σ 6 6 > 18 ∀ Β 一? 10 ∀ ∃ 0 ∀ > Β ; ∋ η ∃ & ∋ / = + ; & 0 ≅ ∀ ∋ 8>6 、 < 7 5 < ? + <一, Ξ6 ∀ < 8 <

Δ 0 ∀ 16龟/
; 6 Β 1∋ ∀
生境
= 0 5 ς∃ 0 ∃
实生树株数
Δ ∋ + ∋ /
< 6 6 > 18∀ Β
Ω10 ∀ ∃
年龄
Ρ Β 6
Γ 0 Η
无性系株数
Δ ∋ + ∋ /
6 1∋ ∀ 0 1
/ 0 ∀ 16 ∃
高度
= 6 8Β & ∃ Γ ∀ 8 Η
基径
Θ 0 < 0 1
> 一0 ∀ 8 6 ∃ 6 ;
Γ 6 ∀ 8 Η
盖度
Ι ∋ 9 6 ; 0 Β 6
Γ ] Η
交城中庄
交城中庄
交城横尖
交城横尖
乡宁西镇
沙棘灌丛中
沙棘灌丛边缘
弃耕地 Γ坡 地 Η
白桦林林缘灌丛 中
石质 山地阳坡
1 Λ 3
1 Λ .
% Λ Μ
3 Λ Μ
1 Λ #
ΑΑ
ΑΑ
− + 3 % Λ − + # %
− + 2 − Λ ! + ! −
− + 2 % Λ ! + 2 %
− + 2 % Λ ! + 3 %
− + 3 Μ Λ ! + !3
− + 3 − Λ − + . !
− + 3 3 Λ ! + ! #
− + % , Λ ! + Μ !
− + 2 − Λ ! + ! −
− + 3 . Λ ! + − %
ΑΑ
ΑΑ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耕地一
∴, ς5;Ν / 57 >
】/ Ι0 >
沙棘灌丛 一: 忿尹即<加巴 犷左£;, ‘邢。讨价[
9 , ?9 ≅ Α 』 9 乙脚斗占乙‘ 97 − , ?
中生灌丛
Τ 7 9+ 名3 −, ?—】/ . > 森林卜+ − 79 5丫犷了产
无性系生长
Ψ 6+ . / 0 叮+ ] , 3
种群定居 , 无性系生长
Η 37 <Κ < , 0/ 56+ . 7 77 9 69 Α
7 0+ . / 0 Π −+ ] 53
灌草丛
Λ3− , ?
Π −/ 9 0/ . >
地鑫粉弃

灌草丛
或草本群落 一Γ一 砂子萌发 , 幼苗生长 介一一沪一 一一 (一 『03 7 “7 > Π 7 −= , . / , 79 · Γ’“’‘.Υ‘『。‘ ’3 Γ 、 迹地〔采伐 , 火烧等 ∃4 0/ . Σ∀7 , 一56. 9 , Ι一−7 7 5 / 0Α ∃Γ
种子
Η 37 9 77 >
图 # 沙棘灌丛动态演替趋向
∀实线 为自然动态演 替方 向 Α 虚线为各种干扰引起的变化 ∃
Θ  Α # ⊥ ϑ . / . 667 9 , 7 7 7 9 9 5+ . 5 7 . > 7 . 7 ϑ + Ι : Α −3 / . 王尹护。6> 尸& 9 , ? 9 ≅ & , 于尸, 王‘了9
9 7 − , ? ∀Λ+ 06> 06. 7 9 一. > 67 / 57 . / 5, − / 0 > ϑ . / . 飞67 9 , 7 7 7 9 9 0+ . , ? − + Σ 7 .
6. 7 9 6. > 67 / −7 7 3 / . Π 7 9 7 / , 9 7 > ? ϑ ≅7 − 5 , − ? / 5 6+ . ∃
<0/ 5ϑ< 勺00/ ∃ 、 山杨 ∀≅ +< , 0, 9 > / % , 6> 6/ Χ , / ∃等 , 最终演替为森林群落 。
密度大时 , 沙棘种群就完全自然消失 , 或仅在林窗处保留下来 之’∋〕。
沙棘的竞争
力 较 强 , 一 般 情
况 卞 , 沙棘是 木
本群落演替 的灌
木 先锋 植 物山〕,
其盖度达 Δ) Ω以
上 时 , 群 落 进 入
相对 稳定期 。 自
然演替形成森林
植被是在下述情
形 下 发 生 % 群 落
的生境 如果 发生
变 化 ∀中 生 环 境
形 成 ∃ , 沙棘灌丛
则 会 逐 渐 衰 退 ,
而被 中生的灌 木
∀如黄 刺玫 、绣线
菊 等 ∃取代 , 形成
中生灌 丛 。 在山
地 森 林 区域 , 也
见有耐阴或阳性
的速 生乔木树种
进入 沙棘灌丛 内
定 居 , 如 白 杆
∀< 6Ψ 7 / = 卿 7 − 6 ∃ 、
白 桦 ∀ 4 7 5, 0/
当上层乔木郁闭度高 、
综上所述 , 沙棘种群具有双重的更新方式 , 即无性系更新和种子更新 。 前者有利于种
群的就地扩大空间和 自然更新 Χ后者有利于种群迁地扩大分布区 。沙棘在群落演替进程中
具先锋植物的性质 , 沙棘灌丛演替的终极是森林群落 。沙棘灌丛的动态演替关系总结如图
# 所示 。
∋ 沙棘资源合理利用对策
∀0∃ 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经营管理 , 提高生产效益 。 山西沙棘资源量居全国首位 , 但其
分布区与乔木林生产基地相重叠 , 沙棘生长的立地条件大都适宜造林 , 因而乔灌争地矛盾
较为突出 Χ沙棘 固氮肥土作用 良好 , 开垦沙棘灌丛地种植农作物能获高产 , 所以常常成为
开垦对象 Χ 沙棘是优质燃料 , 并是围田的理想篱笆原料 , 但当地居民砍伐破坏严重 Χ偏远山
第 # 期 七官铁梁等 % 山西沙棘灌丛的群落特征 及其合理利用
区交通不便 , 资源利用不充分或 自生 自灭 , 浪费严重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 尽快解决上述问
题 , 加强保护 , 科学管理 , 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
∀# ∃ 科学采果 , 系列加工 , 永续利用 。 目前沙棘采果的方法有 ∋ 种 % 剪枝采收 、砍伐采
收和打收冻果 。剪大枝采收造成后来 # ( ∋ 年内产量显著下降 , 甚至颗粒无收 , 破坏程度较
大 。 剪小枝采收 , 则将次年的果枝一同剪去 , 影响来年产量 Χ砍伐采果 , 则是“杀鸡取卵”的
掠夺式采果方式 , 破坏严重 , 降低群落的抗逆性 , 造成大幅度减产或无产 Χ打冻果采收则会
损坏花芽 , 影响下年产量 , 同时打落的果实不易全部收获 , 资源浪费大 。建议组织力量研究
和推广科学采果技术 , 健全收果制度 , 制定果实采收标准 , 建立规模化 、系列化的加工厂 ,
提高资源利用率 。 目前沙棘的利用偏重于果实 , 叶片的利用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尤其是
雄株的叶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 〔’‘〕, 是优质饲料资源 。 即使果实的利用也要从粗加工向精
加工发展 , 搞多层多级的深加工 , 这对于充分利用资源 , 形成新颖产业 , 具有战略意义 。
∀∋∃ 实行充分利用野生资源与因地发展人工资源相结合 , 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的资源利用方针 。我国的沙棘产量主要来 自野生沙棘灌丛 ,大部分分布在建厂条件差的山
地 、丘陵 。 因此 , 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 , 经济效益较好 。 从持续发展角度讲 , 建立沙棘人工
生产基地 , 引种地方或区域性的优 良种质类型 , 实行集约经营 , 是提高沙棘产量 , 稳定发展
力度的基础 。
∀! ∃ 沙棘是优 良的固氮植物 , 改土作用好 。 针对山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低 、水土流
失严重和土壤贫瘩的特点 , 应作为该地区的固沙保土 、 涵养水源的首选植物 , 充分发挥沙
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参 考 文 献
0)
00
 #
0∋
李承节等编 Α 沙棘文摘 Α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Δ  Α ( Ε &
李承节等编 Α 沙棘研究文集 Α 太原 % 生物报社 ,  ΔΕ Α  ∋Ε 一  ΕΔ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Α 中国植物志 , &# 卷 , # 分册 Α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Δ∋ Α ! ( &
廉永善 , 陈学林 Α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 义 Α 植物分类学报 ,   # , ∋ )∀ ! ∃ % ∋ ! 一 ∋ &
孙振华 Α 对我国沙棘开发利用的浅见 Α 沙棘 ,  Ω Δ ∀∋ ∃ % ∋一 &
吴晓海 , 刘显忠等 Α 浅谈沙棘在草原上的应 用 Α 中国草原 ,   Δ ∀∋ ∃ % !& ( !
卢崇 恩 , 张启 民 Α 沙棘水分利用效率与抗逆性 Α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Δ ∀! ∃ %  )一 :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Α 中国植被 Α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Δ) Α !Ε 一 !Ε #
王伯荪编 Α 植物群落学 Α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ΔΕ Α ! 一 )
上官铁梁Α 山西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析 Α 山西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  Δ , # ∀0 ∃ % )Δ 一  )
<, 5. 0/ . 8 ∗Α 2 − / − − 7 . & ⊥ Α < − 6. 7 6≅ 07 9 + Ι + 7 + 0+ Π ϑ Α 0 + . > + . % ∴ − + + . 、 3 70= ,   Δ ! Α Δ (  ) !
张峰 , 上官铁梁 Α 关帝山黄刺玫灌丛群落结构与生物量研究 Α 武汉植物学研 究 ,     , ∀ ∋ ∃ % #& 。一 # &
太原植被编辑委 员会 Α 太原植 被Α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    Α Δ& ( )Δ
肖红 , 卢崇恩 Α 沙棘雌雄株间生理生化的差异性研 究 Α 北方植物学研究 , 天津 % 南开大学 出版社 ,  ∋ Α  # 一  &
 )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 卷
ΛΗ _ ⊥ ;⎯ Λ Κ [ Η : ⎯ ∴ : Ρ 8 Ρ ∴ Η ⎯ 8 ;ΛΗ ;∴ Λ Κ Θ
∴Κ ΤΤ _ [ ;Η α Κ Θ : ;<<口<: Ρ ⎯ 8 : ΡΤ [ Κ ;⊥ ⎯ Λ
β Α Λ_ 4 Λ< Α Λ ;[ ⎯ [ Λ ;Λ Λ∴ 8 _ 4 Ρ [ ⊥ ;Η Λ 8 ⎯ Ρ ΛΚ [ Ρ 4 β ⎯
_ Η ;β ;Φ Ρ Η ;Κ [ ;[ Λ: Ρ [ χ ; < 8 Κ δ ;[ ∴ ⎯
Λ 3/ . Π Π , / . Η 67 06/ . Π Φ 3/ . Π Θ7 . Π
∀刀−户/ − 5 . %砂 , % , +1 乙6Ι7 9 。 Χ 7 , , ‘尸 , 9人/ , , 二6 ‘ , % Χ Ν 尸−9 Χ ,夕
β 6, χ 6/ + 06. Π
Η / ‘ϑ , / . ) ∋ ) ) ) ∃
Ρ ? 9 5− / Ψ 5 Λ 3/ . Μ 6 <− + Ν 6. 7 7 & / > 69 5− 6? , 5 6+ . 7 7 . 5 − 7 + Ι : ,< +< 3 / 7 − 3 7 , . . + 6> 7 9 9 , ? 9 ≅ Α
&  , % 7 . 9 69 6. = + > 7 − . 56= 7 9 6. ∴3 6. / Α : Α −3 7 = . + 6> 7 9 9 , ? 9 ≅ Α 9 6. 7 , % && & = / 6. 0ϑ > 69 5 − 6? , 5 6+ . 6.
5 37 = + , . 5/ 6. 9 + − 3 6009 + Ι ) ) ( # Ε ) ) = / ? + Ν 7 9 7 / 07 Ν 7 0 6. Λ 3/ . Μ 6< − + Ν 6. 7 7 Α Η 37 5+ 5/ 0 / − 7 /
& / ? + , 5 ! ) ∋ ) ) ) 3 = # Α Η 37 > 6ΙΙ7 −7 . 5 Π 7 + Π − + ≅ 3 67 > 69 5 − 6? , 5 6+ . + Ι : Α −3 / = . + 6> 7 9 9 , ? 9 ≅ Α
9 6. 7 , % && 9 7 − , ? 6. Λ 3 / . Μ 6 / . > 537 73 / − / 7 5 7 − 69 5 67 9 + Ι 659 7 + = = , . 65 ϑ ] 7 − 7 > 69 7 , 9 9 7 > Α  Δ 9 / = Ζ
≅ 07 9 ] 7 − 7 9 5 , > 67 > / . > 5 37 − 7 9 , 05 9 3 + ] 9 5 3/ 5 5 37 9 7 −, ? & 7 + = <+ 9 7 > + Ι 9 + = 7 Ι0+ − 69 5 67
9 ≅ 7 7 67 9 / . > 6− 7 + . 5 / 6. 9  # Δ 9 ≅ 7 7 67 9 + Ι 9<7 − = / 5 + <3ϑ 5 7 ∀Δ 9 ≅ 7 7 67 9 + Ι −− 7 7 9 , ∋ Ε 9< 7 7 67 9 + Ι
9 3− , ? 9 , Δ ∋ 9 ≅ 7 7 67 9 + Ι 37 − ? 9 ∃ Α Η 37 5 7 = ≅ 7 − / 57 Ι0+ − 69 5 67 7 07 = 7 . 5 9 + 7 7 , ≅ ϑ / > + = 6. / . 5 ≅ + 9 6Ζ
5 6+ . ∀Δ ) Α Ε Ω + Ι 5+ 5/ 0 Π 7 . 7 − / , Δ  Α Ω + Ι 5+ 5/ 0 9 ≅ 7 7 67 9 ∃ Α < 3ϑ 5+ 7 + 7 . + 0+ Π 67 / 0 9 5 − , 7 5 , − 7 + Ι 5 37
9 7 − , ? & Ν 7 − ϑ 9 6= 60/ − 6. > 0ΙΙ7 − 7 . 5 Π 7 + Π − / ≅ 3 67 ≅ + 9 65 6+ . 9 / . > 7 07 Ν / 5 6+ . Α 4 , 5 5 3 7 6− Ι0+ − 69 5 67
7 + = ≅ + 9 6− 6+ . & > 6ΙΙ7 − 7 . 5 Α : Α − 3 / = . + 6> 7 9 9 , ? 9 ≅ Α 9 6. 7 . 9 69 9 7 − , ? 3/ 9 5 ] + − 7 Π 7 . 7 − / 5 6+ . ] / ϑ 9 ,
. / = 7 0ϑ , 70+ . 7 / . > 9 7 7 > 9 Α Η 37 Ι+ − = 7 − & + Ι ? 7 . 7 Ι65 − + 7 Μ ≅ / . > 6. Π 65 9 9 ≅ / 7 7 + − . / 5 , − / 0 − 7 Π 7 . Ζ
7 − / 5 6+ . + . 5 37 9 ≅ + 5 , 53 7 0/ − 57 − & + Ι ? 7 . 7 Ι65 5 + = + Ν 6. Π 5 + + 5 3 7 − ≅ 0/ 7 7 9 / . > 7 Μ ≅ / . > 6. Π 659
> 69 5 − 6? , 5 6+ . − / . Π 7 Α ;. 5369 ≅ / ≅ 7 − 5 37 / , −3 + − Π 6Ν 7 9 > ϑ . / = 67 9 , 7 7 7 9 9 6+ . = + > 7 0 + Ι : Α − 3 / = Ζ
, % + 6> 7 9 9 , ? 9 ≅ Α & , Ο7 , , 、& 9 7 − , ? / . > = / Σ 7 9 9 + = 7 9 , Π Π 7 9 56+ . 9 / . > = 7 / 9 , − 7 9 + Ι − 7 / 9 + . / ? 07 , 56Ζ
0 Ο / 56+ . + Ι 53 7 9 7 − , ? − 7 9 + , − 7 7 9 Α
ε 7 ϑ ] + − > 9 : ;<<+< 3 / 7 − 3 / . Φ , , + Χ> 7 9 9 , ? 9 ≅ Α & , Ο7 , Ο 969 9 7 − , ? , φ 7 + Π − / ≅ 367 > 69 5 − 6? , −一+ . , ∴ 3/ Ζ
− / 7 5 7 − 69 5 67 9 + Ι 7 + = = , . 65ϑ , ⊥ ϑ . / = 67 9 , 7 7 7 9 9 6+ . , 8 7 / 9 + . / ? 07 , 5606Ο / 5 6+ . , Λ 3/ . 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