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turity Groups of Soybeans in China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全 文 :第27卷 第3期 作 物 学 报 V ol. 27, N o. 3
2001 年5月 A CTA A GRONOM ICA S IN ICA M ay, 2001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Ξ
盖钧镒1 汪越胜1 张孟臣2 王继安3 常汝镇4
(1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农业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 南京 210095; 2河北省农业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
050031; 3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哈尔滨 150031;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提 要 根据北美13个熟期组大豆代表品种48份及我国各地地方品种256份在南京春播自然条件结合
18小时长光照条件的试验, 部分品种在石家庄、哈尔滨的春播试验, 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1) 将我国大
豆品种归属为相应的000~ Ñ 共12个熟期组, 未发现熟期组Ò 品种; (2) 按同一熟期组品种生育前期变
异的地理分布, 0~ Ë 熟期组内各划分为秦岭淮河线以北亚组与秦岭淮河线以南亚组, 因此将我国大
豆品种进一步划分为熟期组000、00、01、02、É 1、É 2⋯Ñ 共12组16种熟期类型; (3) 揭示我国大豆熟
期组依品种生态区地理分布特点; (4) 提出我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归属的鉴定方法和各地鉴定的标准品
种名录。
关键词 大豆; 熟期组; 标准品种; 地理分布
Studies on the Cla ssif ica tion of M a tur ity Groups of Soybean s in Ch ina
GA I Jun2Yi1 WAN G Yue2Sheng1 ZHAN G M eng2Chen2 WAN G J i′an3
CHAN G R u2Zhen4
(1 S oy bean R esearch Institu te, N anj ing A 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 and N ational Center f or soy bean Im p rovem ent, M inistry of A g ri2
culture, N anj ing 210095; 2 Cereal and O il C rops Institu te, H ebei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 S h ij iazhuang 050031;
3 S oy bean R esearch Institu te, N ortheast A 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 H arbin 150030; 4 C rop Germ p lasm Institu te, Chinese A cad em y of
A g ricultural S ciences, B eij 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 he U S m aturity group s system has been ex tensively accep ted, but w as no t used in
Ch ina due to the comp lex ity of m aturity types and grow ing seasons. To link the Ch inese system
w ith the U S m aturity group s system , fo rty2eigh t varieties of 13 M Gs (M aturity group s) from
the U S and 256 land races from all of the soybean p roducing areas in Ch ina w ere tested under the
sp ring p lan ting and ex tended day2length conditions, and som e of the m aterialsw ere also tested in
Baoding, H ebei p rovince and H arbin, H eilongjiang p rovince. A cco rding to the U S check s of the
M Gs, the Ch inese varieties w ere grouped in to 000, 00, 0, É , Ê , ⋯, Ñ , to tal 12 group s of
m aturity, w ithout Group Ò w h ich m igh t no t ex ist in Ch ina. W ith in the group s of 0, É , Ê ,
and Ë , there ex isted differen t structure of grow th periods. T hose from the north of Q in ling
M oun tain2H uai R iver w ith relatively sho rt period of days to flow ering w e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01, É 1, Ê 1, and Ë 1; those from the south of it w ith relatively sho rt period of flow ering to m a2
turity w e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02, É 2, Ê 2, and Ë 2. In th is w ay, 12 group s including eigh t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9390013)
收稿日期: 2000206212, 接受日期: 2000210211
Received on: 2000206212, A ccep ted on: 2000210211

sub2group s w ere classified in Ch ina. A set of U S and Ch inese check s fo r each of the group s as
w ell as sub2group s w ere nom inated and can be used fo r iden tification of M G of any m aterial. In
addition, the geograph ic distribution of M Gs in Ch ina w as also p resen ted.
Key words  Soybean; M aturity group; Standard variety; Geograph ic distribution
栽培大豆品种分类最主要的方法是按生育期长短的分类。日长与温度是大豆生育期长短
的最重要生态因子, 该两因子与地理纬度及种植季节有规律性的共变关系, 因而生育期长度
与地理纬度、种植季节密切相关, 生育期长短的品种分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以往品种生育
期分类是相对于地区而定的。各地区都有早、中、晚等的划分, 但全国并无统一的划分标准,
不便于相互比较和交流。王金陵等 (1956) [ 1 ]曾以各地24份代表品种的光照长度试验划分全国
品种为极早熟至极晚熟7个类型, 但无类型间区分的定量描述。王国勋 (1981) [ 2 ]以全国80个代
表品种在武汉春播的生育期长短等间距地划分为12个类型。郝耕等 (1992) [ 3 ]根据96份材料全
国生态试验春播全生育期长短等间距地划分为12个生育期组。任全兴等[ 4 ]在全国大豆生态试
验基础上, 依全国72个代表品种对春、夏、秋分季播种的反应, 将全国归为9组18种生育期生
态类型。汪越胜等[ 5 ]对121个南方代表性品种按任全兴等的方法, 进一步将南方大豆品种生育
期生态类型扩展为8组21类。以上[ 1~ 5 ]的工作均未能相互衔接, 因而未能形成统一的分类方
法。美国自R egional Soybean L aborato ry 建立后逐步由Carter 等人发展了一套大豆品种熟期
组的划分方法, 最早分为É~ Ï 等7组, 其分布大体与纬度线平行, 以后不断向南北扩展而成
为00、0、É、Ê、⋯Ò 共12组 (H artw ig, 1973[ 6~ 7 ]) , 后又发现更早熟品种, 目前共归为000、
⋯Ò 等13组, 每组品种在其适应地区早晚相差约10~ 15天[ 7 ]。北美品种熟期组的划分逐渐为
世界各国所采纳, 成为国际通用方法, 尤其适用于一熟制大豆的地区。我国由于轮作复种制
度复杂, 品种生育期长短不但与纬度有关, 还受播种季节类型影响, 以往并未直接采纳北美
的熟期组制。随着国际资源交流的发展, 愈益需要一套既与国际方法衔接, 又能反映中国特
点的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本文以美洲一套熟期组代表品种为对照, 研究中国大豆品种
熟期组的划分及其分布。
1 材料和方法
1. 1 供试材料
在1996年450份全国代表性材料预试的基础上挑选出256份均匀代表各大豆生产区, 明确
其地理来源和当地播种季节类型的以地方品种为主的材料。48份各种熟期组的美洲对照种引
自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
1. 2 研究设计与试验方法
(1) 全部中外供试材料在南京江浦田间分4期播种 (4ö18、5ö18、6ö18、7ö18) , 顺序排列,
无重复, 穴播, 穴距按正常生长需要各播期分别为0. 7m、0. 7m、0. 6m、0. 5m , 每穴5株; (2)
东北及黄淮地区春豆品种, 加上美洲早熟标准品种另再于4ö18春播并用白炽灯人工延长光照
(18 höd) ; (3) 全部供试材料还于4ö18、7ö18春、秋播进行黑膜遮光, 缩短日长至11 höd 的处
理; (4) 部分东北春豆于哈尔滨春播 (5ö10) , 部分东北春豆、黄淮海春、夏豆于石家庄春播
(5ö8) ; (5) 所观察性状为出苗期、开花期及成熟期, 依据 Feh r 和Caviness[ 8 ]; (6) 本文中直
接应用的数据来自 (1) 的4ö18播期、 (2) 及 (4) , 其他数据只用以校核供试品种生育期变化的
7823期           盖钧镒等: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趋势。以上材料与方法详见汪越胜[ 9 ]。
2 结果与分析
2. 1 美国大豆各熟期组代表品种的生育期
美国大豆各熟期组的代表品种名称见表1, 极早与极晚的3个熟期组的参试品种数较少,
因其占美国品种总体的比例亦较小。在南京4月18日春播条件下000~ É 等4组的全生育期在
组间差距压小, 不易相互区别, 但在同期播种延长光照至18小时条件下组间差距增大, 每组
最低与最高值之间的变幅相对近似, 并与其他各组在春播自然光照条件下各组间的距离及组
内变幅相近, 预示000~ É 组的鉴别在春播18小时光照条件下进行较合适。
表1  美国大豆各熟期组品种在南京春播 (4月18日)的全生育期
Table 1  Ranges of numbers of days to matuity of USM Gs in Nanjing under spr ing planting (Apr il 18th)
熟期组
M G
代表品种
Standard variety
自然日长
N atural
day2length
m in m ax
18小时
光照
18h ligh t
m in m ax
000 M ap le P resto, P I548594 78 83
00 M ap le Glen, OAC Scorp io, P I548592, P I562372, P I592523 81 90 93 107
0 P I548615, P I548560, Glenwood, P ro to 83 97 106 119É Bell, Kato, P I548526 93 107 121 132Ê P I518669, N ew ton, HP202, P I533655, Am cor89, Kenwood 109 124Ë P I548523, Kunitz, GR 8836, P I518671, Dunbar 121 134Ì Delsoy 4500, Sp ry, P I548541, A very 133 150Í Hartw ig, P I548974, P I518664, Camp 155 164Î P I508266, Sharkey, L am ar, P I548975 167 180Ï P I548659, P I548970, Padre, Hagood 180 194Ð Perrin, Dow ling, P I548663, Crockett 192 208Ñ Jup iter R , P I548973 215 219Ò P I274454 未成熟 (Not naturally m atured)
  Ê~ Ñ 组美国品种在南京春播自然光照条件下各组间的差距及组内的变幅大致在13~ 17
天左右, 相对较一致稳定, 仅Ñ 组因参试品种较少而变幅小些, 这些与在美国原定义的熟期
组间差距相仿。熟期组Ò 在美洲属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类型, 在南京霜前仅达R 5~R 6时期,
不能自然成熟。美国各熟期组的对照品种在春播自然及延长至18h 光照的全生育期表现为设
立中国熟期组的划分标准提供了初步方案。
2. 2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的划分
2. 2. 1 与美国熟期组类型相对应的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的划分标准  以美国大豆熟期组
对照品种在南京春播自然光照及18h 光照条件下的表现为依据, 将供试的256份中国各地代
表性品种的全生育期与之相比较, 设定凡大豆品种在南京春播自然光照下全生育期为78~
107天的可归入000、00、0、É 等4组, 其进一步的相互区分, 可根据南京春播18h 光照条件下
的全生育期决定, 80~ 90d 为000组, 91~ 105d 为00组, 106~ 120d 为0组, 121~ 132d 为É
组。Ê~ Ñ 组南京春播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全生育期分别为108~ 120d、209~ 220d 等, 详见表
2。大致各组间的距离和变幅在10~ 15天左右, 极早、极晚的几组, 包括在18h 光照下4组的两
头2组较小些, 这与H artw ig [ 6 ]称述的美国情况相似。供试的中国大豆品种中未发现Ò 组的材
料。
882                 作  物   学  报                 27卷

表2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临界值 (南京春播条件下)
Table 2  Cr itica l va lues of M Gs classif ication of soybeans in China (Spr ing planting, Nanjing)
熟期组 000 00 01 02 É 1 É 2 Ê 1 Ê 2 Ë 1 Ë 2 Ì Í Î Ï Ð Ñ
全生育期 N atural M in 78 78 78 78 78 78 108 108 121 121 136 151 166 181 194 209
Days to day M ax 107 107 107 107 107 107 120 120 135 135 150 165 180 193 208 220
m aturity 18h ligh t M in 80 91 106 106 121 121
M ax 91 105 120 120 132 132
生育前期 N atural M in 32 39 33 48 32 51 34 56
Days to day M ax 38 50 47 62 50 69 55 70
flow ering
按以上标准将参试的256个品种分别归入各个熟期组, 并将结果列于表3。表中凡注有 a、
b、c 的分别表示为参试品种中各该熟期组中最早、中等、最晚的代表品种。表3中的品种可供
各地用作检测本地待测品种熟期组的对照品种。
2. 2. 2 0~ Ë 组中亚组的划分  美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只考虑全生育期长短1个因素,
因长期来大豆在美国不论南北主要是一年一熟制的全季节作物, 自然日长、大豆光周期特
性、其生育期表现以及熟期组分布与地理纬度间有明显的共变关系。但在中国大豆的轮作复
种制度多种多样, 有一熟制春播大豆、二熟制春、夏播大豆、多熟制春、夏秋播大豆乃至四季
播种的大豆, 因而大豆生育期间的日长、其光周期特性、生育期表现以及熟期组类型还受播
种季节的影响。以往研究工作者都有发现, 中国北方与南方相同全生育期长度 (熟期组类型)
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育期结构, 北方品种前期相对较短而后期相对较长, 南方品种则反之。
对供试256个品种计12个熟期组品种的分析, 发现000、00两组品种只在北方一熟春豆生态区
出现, 生育期结构一致; 0~ Ë 组在全国关内、关外的分布范围较广, 主要与各生态区的春播
类型及部分夏播类型有关, 生育期结构变化较大; Ì~ Ñ 组则主要在关内, 与北方的夏豆、
南方的春豆有关, 生育期结构相对变化较小些。因而对0~ Ë 组品种的生育期结构及其地理
分布须作进一步分析, 结果见表4。归纳表4中6个生态区0~ Ë 熟期组大豆品种在南京春播自
然光照下播种至开花 (前期) 的日数, 发现大致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该线以北的广大地区
0~ Ë 组的前期偏短 (后期偏长) , 向该线以南广大地区0~ Ë 熟期组的前期偏长 (后期偏短)。
因而根据统计结果设定0组中秦岭淮河线以北前期32~ 38d 为01亚组, 该线以南的前期39~
50d 的为02亚组, 相应É、Ê、Ë 各组的标准列于表4的后半部分, 并同时列于表2的下半部以
表示熟期组划分的完整体系。秦岭、淮河一线曾在我国建国初期农业发展纲要40条中用作区
分农区产量水平的分界线之一, 有一定自然耕作条件的依据。
2. 3 中国大豆熟期组类型在各大豆生态区域的分布
将参试256个品种按其来源生态区及熟期组类型作归纳, 结果列于表5。中国大豆品种
000、00、01类型只在北方一熟春豆区 (N R T ) 出现; 02在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春、夏豆区 (M L C)
及中南多熟制春、夏、秋豆区 (CT S)有分布; É 1分布在N R T 及黄淮海二熟春夏豆区 (HHH ) ,É 2则分布在HHH、M L C、CT S 及热带多熟四季大豆区 (SCT ) 4区; Ê 1分布与É 1相同, Ê 2则
分布在除N R T 外的其他5个生态区, 包括西南高原二熟春夏豆区 (SW P) , Ë 1分布在N R T、
HHH、M L C, Ë 2和Ì 则分布最广6区都有, Í 分布在关内除CT S 外的其他4个生态区; Î 与Ê 2一样分布在关内的全部生态区; Ï、Ð 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Ñ 则只在CT S 和
SCT 生态区出现。如上节所述, 由于中国关内, 尤其南方地区复种制度复杂, 造成相应各地大
9823期           盖钧镒等: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表3  中国大豆品种的熟期组归类表
Table 3  The M Gs of the tested var ieties in China
M G 品种 V ariety
000 东农36 (黑)
00 黑河12 (黑) a, 黑河3号 (黑) b, 东农41 (黑) , 黑河8号 (黑) c
01
绥农8号 (黑) , 垦农4号 (黑) a, 绥农14 (黑) b, 黑农39 (黑) , 绥农12 (黑) , 黑农33 (黑) , 合丰33 (黑)、黑河7号
(黑) , 红丰2号 (黑) , 绥农10号 (黑) , 合丰35 (黑) , 黑农38 (黑) , 吉林20c (吉) , 九农21 (吉) , 水里站 (吉) , 黄脐
(吉) , 铁荚四粒青 (吉) , 黄宝珠 (吉) , 黄宝珠 (辽)
02 泰兴黑豆 (苏) b, 无锡红花六月枯 (苏) a, 涪陵早春豆 (川) c, 益阳五月紫皮豆 (湘)É 1 吉林37 (吉) , 吉林29 (吉) , 吉林27 (吉) , 长农七号 (吉) , 吉林16 (吉) , 吉林30 (吉) a, 横生青 (吉) , 沈豆4号(辽) b, 八月忙 (辽) , 辽豆9号 (辽) , 黄豆 (辽) , 沈豆2号 (辽) c, 平顶香 (辽) , 早熟黄 (冀) , 平顶黄 (冀) , 应县大
黄豆 (晋)É 2 灌云六十日 (苏) , 洪湖六月爆 (鄂) , 武昌六月爆 (鄂) a, 乐至白毛六月黄 (川) b, 都昌乌 (赣) , 宾阳小青豆 (桂) cÊ 1 长农8号 (吉) , 大白眉 (吉) , 辽豆7号 (辽) , 沈豆3号 (辽) a, 大白眉 (辽) b, 大乌豆 (冀) c, 小金元黄豆 (冀) , 黄豆(冀) , 黄豆 (冀) , 四角齐 (冀) , 黄豆 (冀) , 一粒传 (冀) , 扁黑豆 (晋) , 晋豆8号 (晋) , 晋豆19号 (晋) , 大黄豆
(晋) , 东解1号 (鲁)Ê 2 中黄8号 (京) , 东至六月爆 (皖) , 永川米汪黑豆 (川) , 杭州五月拔 (浙) a, 新昌六月黄 (浙) , 义乌六月黄 (浙) b,仙居小毛豆 (浙) , 龙山六月爆 (湘) , 龙陵黑早豆 (云) , 紫花豆 (闽) , 新丰本地红 (粤) cË 1 辽豆11号 (辽) , 大金元 (辽) , 铁丰26 (辽) , 八十荚 (辽) , 铁荚青 (辽) , 耐阴黑豆 (冀) a, 易县黑豆 (冀) , 牛毛黄(冀) , 晋北小黑豆 (晋) , 晋北大黑豆 (晋) , 春豆 (晋) , 园黑豆 (晋) , 晋豆16 (晋) , 晋大57 (晋) , 晋大53 (晋) b, 大青 豆 (晋) , 汾豆51 (晋) , 小黑豆 (晋) , 齐河小老鼠眼 (鲁) , 黄河大豆 (豫) , 石城故乡油豆 (豫) , 邳县红毛油
(苏) , 肥西黑豆 (皖) , 徐豆2号 (苏) c, 六丰 (苏)Ë 2 大玉豆 (辽) , 杨柳青黄豆 (冀) , 齐黄10号 (鲁) c, 通州豆 (苏) , 岳西黄皮豆 (皖) , 松滋牛毛黄 (鄂) , 大邑六月黄( 川) , 筠连白毛豆 (川) , 叙永小黄豆 (川) , 峨边黑豆 (川) , 兴文七十早 (川) , 宁南黑豆子 (川) , 兰溪白角豆(浙) , 定南乌豆 (赣) , 城步六月黄 (湘) b, 邵阳花山黄豆 (湘) , 福泉七月黄 (贵) , 仁怀绿色豆 (贵) , 习水六月黄
(贵) a, 紫云八月豆 (贵) , 大青仁 (闽) , 鸡蛋豆 (桂)Ì 丹豆1号 (辽) , 宁强老鼠眼 (陕) , 苍山小黑豆 (鲁) , 荷泽平顶豆 (鲁) , 夏邑太平紫花豆 (豫) , 襄城双庙大粒黄(豫) , 正阳白毛平顶豆 (豫) , 栾川城关小黑豆 (豫) , 许昌白花糙 (豫) , 光山文殊天鹅蛋 (豫) , 灵宝猪咬脐黑豆( 豫) , 滨海红茶豆 (苏) b, 沛县大白角 (苏) , 五河齐黄豆 (皖) , 阜阳143 (皖) , 寿县小茧壳 (皖) , 滁县农家无名( 皖) , 中豆19 (鄂) , 通山七月黄 (鄂) , 眉山豆子 (川) , 犍为潜水豆 (川) , 余千早乌豆 (赣) , 永新六月黄 (赣) a,
自治州寰衣豆 (湘) , 兴义中子黄 (贵) , 沿河青皮豆 (贵) , 毕节白黄豆 (贵) , 普定捎捎豆 (贵) c, 保山猴子王 (云) ,
镇沅勐大细白豆 (云) , 文山州黄豆 (云) , 勐腊小黄豆 (云) , 高要五月黄 (粤) , 陆丰乌豆 (粤) , 博罗四月白豆
(粤) , 靖西早黄豆 (桂)Í 汶山滚龙珠 (鲁) , 招远秋豆 (鲁) , 汝南平顶豆 (豫) , 开封郭庄青豆 (豫) a, 西峡小粒黄 (豫) , 沁阳小豆 (豫) , 邳县无顶荚 (苏) , NJ90L 21 (苏) , 南农88248 (苏) , 涡阳黑豆 (皖) b, 繁昌青阳早黄豆 (皖) , 南漳扇子白 (鄂) , 谷城—树猴 (鄂) , 西昌透心绿 (川) , 平塘八月黄 (贵) , 修文绿兰豆 (贵) , 遵义小黑豆 (贵) , 铜仁油粒豆 (贵) , 黔西七
月黄 (贵) c, 水城黄豆 (贵) , 矮仔人 (粤) , 田林西平小黄豆 (桂) , 玉林大黄豆 (桂)Î 镇巴小白黄豆 (陕) , 南郑早日黄豆 (陕) , 汉中八月黄 (陕) , 汉中黄豆 (陕) , 略阳药黑豆 (陕) , 旬阳黄豆 (陕) b,蚂蚁蛋 (陕) , 东海白果 (苏) , NJ8722322 (苏) , 香水豆 (苏) , 宝应粉皮青豆 (苏) , 六合小叶青 (苏) c, 舒城去荚黄豆 (皖) , 云梦黑黄豆 (鄂) , 远安青黄豆 (鄂) , 黄皮扇子白 (鄂) , 兴山大豆 (鄂) , 旺苍八月豆 (川) , 横丰桂子兰
(赣) a, 铜鼓夏至豆 (赣) , 桃园赵家无名 (湘) , 盐津黄豆 (云) , 云县黑豆 (云) , 蒙自大青豆 (云) , 思茅牛虱子豆
(云) , 建阳秋大豆 (闽) , 仁化八月黄 (粤) , 保亭黄豆 (琼) , 环江八月黄 (桂)Ï 安康八月黄 (陕) , 松江等西风雨 (苏) , 南通桩车黄荚 (苏) b, 溧阳毛荚豆 (苏) , 宿松白花甲 (皖) a, 宁国大青豆( 皖) , 麻城猴子毛 (鄂) , 南漳大豆 (鄂) , 绵阳河边酱色豆 (川) , 安吉青豆 (浙) c, 务川六月早 (贵) , 玉溪黄豆
(云) , 永胜虎皮黄豆 (云) , 龙岩秋乌豆 (闽) , 古田山豆子 (闽) , 清远小黑豆 (粤)Ð 恩施早黄豆 (鄂) , 泸定黑豆子 (川) , 达县八月黄 (川) , 桐庐青皮豆 (浙) , 云和蜂窝豆 (浙) , 武义金黄豆 (浙) , 丰城大青豆 (赣) a, 吉水大粒茶豆 (赣) , 汨罗斗半斤 (湘) , 衡山红豆 (湘) , 冷水滩牛角豆 (湘) , 南华黑皮豆 (云) ,双江棕皮豆 (云) b, 光泽黄荚豆 (闽) , 三明矮脚青 (闽) , 龙川缤城冬豆 (粤) , 琼山下望乌豆 (琼) , 灵川十月黄
(桂) , 邑宁三景黄豆 (桂) , 悟州四月豆 (桂) , 巴马九月黄 (桂) cÑ 万县白冬豆 (川) , 自贡冬豆 (川) b, 广安小冬豆 (川) c, 衡南药豆 (湘) , 隆安黄豆 (桂) a
  注: a、b、c 分别表示该组中最早、中等、最晚的代表品种。
  Note: a、b、c denote the earliest, m edium , and latest rep resentative varieties in the respective M Gs.
092                 作  物   学  报                 27卷

豆熟期组类型相当丰富, 同一熟期组类型分布在全国相当广泛的地域, 如Ë 2、Ì 全国各生态
区都有, Ê 2、Î 关内各生态区都有, 只有极早的二组、极迟的一组分布地域稍窄些; 这与美
国按纬度划分大豆品种熟期组的情况很不相同。
表4  中国各大豆生态区0~ Ë 熟期组生育前期的变幅 (南京春播条件下)
Table 4  Ranges of days to f lower ing of the 0~ Ë M G var ieties from var ious eco-reg ions (spr ing planting in Nanjing)
熟期组
M G
品种来源生态区
Source eco2region of varieties
北方一
熟春豆区
NRT
黄淮海
二熟春
夏豆区
HHH
长江中
下游二
熟春夏豆区
MLC
中南多
熟春夏
秋豆区
CTS
西南高
原二熟
春夏豆区
SW P
华南热
带多熟
四季大豆区
SCT
m ax m in m ax m in m ax m in m ax m in m ax m in m ax m in
品种来源地
Source area of varieties
秦岭淮
河线北
NQHR
秦岭淮
河线南
SQHR
m ax m in m ax m in
0 32 38 39 45 50 50 32 38 39 50É 33 47 38 48 47 56 62 62 53 53 33 48 47 62Ê 35 51 32 53 50 54 53 69 54 54 51 51 32 53 50 69Ë 34 51 36 59 57 68 57 62 56 70 57 63 34 59 56 70
  Note: NRT = Northern Single Cropp ing Sp ring P lanting V arietal Eco2region, HHH = Huang2Huai2Hai Double Cropp ing
Sp ring and Summ er P lanting V arietal Eco2region, MLC = M iddle and Low er Changjiang V alley Double Cropp ing
Sp ring and Summ er P lanting V arietal Eco2region, CTS= Central South M ultip le Cropp ing Sp ring Summ er and A u2
tum n P lanting V arietal Eco2region, SW P= Southw est P lateau Double Cropp ing Sp ring and Summ er P lanting V arietal
Eco2region, SCT = South China T rop icalM ultip le Cropp ing A ll Season P lanting V ariletal Eco2region; HQHR = A rea
north of Q inling2Huaihe, SQHR= A rea south of Q inling2Huaihe. The sam e is true for the later tables.
表5  中国大豆熟期组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
Table 5  D istr ibution of M G types of soybeans in var ious eco-reg ions in China
大豆品种
生态区
V arietal
eco2region 熟期组类型 M G type000 00 01 02 É 1 É 2 Ê 1 Ê 2 Ë 1 Ë 2 Ì Í Î Ï Ð Ñ 2
NRT 1 4 19 16 6 7 1 1 55
HHH 1 1 11 1 16 2 13 8 1 54
MLC 3 3 2 2 3 6 5 17 9 2 52
CTS 1 1 6 4 4 6 3 12 4 41
SW P 1 10 6 7 2 3 2 31
SCT 1 1 2 6 3 3 1 5 1 222 1 4 19 4 17 6 17 11 25 22 36 23 29 16 21 5 256
2. 4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的鉴定方法
2. 4. 1 本研究在南京春播自然鉴定及延长至18h 光照条件下进行, 所提出的熟期组划分标
准可供在南京及相近地区鉴定品种的熟期组应用。
2. 4. 2 本研究采用的一套美国标准品种可供各地在当地鉴定品种熟期组时选用。本研究鉴
定的256份中国品种已归入各熟期组, 且在每熟期组中已标明该组中最早、中等、最晚的品
种, 也可供各地在当地鉴定品种熟期组时选用作为标准品种。选用中国标准品种时可参考表
5各生态区品种的熟期组类型, 结合待鉴定品种的播种季节类型确定, 一般以选用本生态区
内的标准品种为宜。
2. 4. 3 本研究同时在黄淮海二熟春夏豆区的石家庄和北方一熟春豆区的哈尔滨进行了与各
1923期           盖钧镒等: 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的研究              

该地区有关的一批供试品种和美国相应标准种的比较试验, 按与前述相同的方法提出了在石
家庄5月8日春播和在哈尔滨5月10日春播条件下各该地区依全生育期日数划分熟期组的标准,
列于表6, 可供应用时参照。
表6  中国大豆熟期组类型在石家庄和哈尔滨春播的全生育期 (5ö8, 5ö10)
Table 6  Days to matur ity of some soybean M Gs performed in Shijiazhuang and Harbin (planted on M ay 8, 10)
熟期组M G 000 00 0 É Ê Ë Ì Í
石家庄 m in 95 104 96 103 113 124 132 未成熟 (Not
Shijiazhuang m ax 95 104 116 117 127 136 145 m atured)
哈尔滨 m in 92 105 109 未成熟 (Not m atured)
Harbin m ax 92 105 125
3 讨论
3. 1 本文通过全国各地代表品种与美国熟期组代表品种的比较研究, 提出了一套中国大豆
品种熟期组的划分方法, 并根据中国品种的特点进一步将0~ Ë 等4组区分为生育期结构不同
又与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的亚组, 一方面实现了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 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中
国特点。这种方法与前人研究相比可以成为中国大豆熟期组划分的统一方法, 也可以成为中
国大豆品种分类的主要方法。
3. 2 这种方法的提出, 虽然依据了南京、石家庄、哈尔滨三地试验的结果, 但还是初步的,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特别有待于各地在试用后以各地品种的结果丰富并校核供用作熟期组对
照的品种。美国熟期组制度也是不断完善发展的, 最早只提出7个熟期组, 现已发展为13个熟
期组, 这过程中育种家们形成了以熟期组作为描述品种最主要特性的习惯, 形成了各熟期组
标准品种随着育种的发展而动态变化的共识。我国对大豆品种熟期组制度的应用还将有一过
程。
3. 3 全世界大豆熟期组划为13组, 本试验结果表明我国拥有000~ Ñ 的12个熟期组 (暂未发
现有Ò 组) , 说明我国大豆品种的生育期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尤其在0~ Ë 熟期组内还包含有
不同的亚组, 这部分资源更丰富。从多数熟期组在生态区广泛分布, 每个生态区, 尤其关内5
大生态区有多种多样熟期组类型存在来说, 更体现我国各地大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这是我
国各生态区选育相应于各种复种制度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 是其他国家所难以比拟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金陵, 武镛祥, 吴和礼, 孙善澄. 农业学报, 1956, 7 (2) : 169~ 180
2 王国勋.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14 (1) : 21~ 26
3 任全兴, 盖钧镒, 马育华.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 (5) : 23~ 28
4 汪越胜, 盖钧镒, 马育华. 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生育期生态特性的归类. 王金陵等, 东北大豆种质资源拓宽与改良.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42~ 46
5 郝耕, 陈杏娟, 卜慕华. 作物学报, 1992, 18 (4) : 275~ 281
6 Hartw ig, E. E. V arietal d evelopm ent In B. E. Caldw ell(ed. ) S oy beans: Im p rovem ent, P rod uction, and U ses. A g ronom y ,
1973, 16: 187~ 210
7 Norm an, A. Q. S oy bean P hy siology , A g ronom y and U tilization. N. Y. A cadem ic P ress, 1978
8 Fehr, R. W. and C. E. Caviness. S tages of S oy bean D evelopm ent. S pecial R eports 80. Cooperative Extention Service. Iow a
Sta. U ni. 1980.
9 汪越胜 (导师: 盖钧镒). 中国大豆品种的熟期组、生态区域及光温反应遗传特性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1999.
292                 作  物   学  报                 2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