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a Wheat Line YW243 Resistant to Powdery Mildew and Genetic Ana lysis

小麦新种质YW243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全 文 :   
第 27 卷 第 6 期 作 物 学 报 V o l. 27, N o. 6
2001 年 11 月 A CTA A GRONOM ICA S IN ICA N ov. , 2001
小麦新种质YW 243 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Ξ
谢 皓 陈 孝① 盛宝钦② 辛志勇 孔凡晶 林志珊 马有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81)
提 要 利用病菌接种鉴定、抗性遗传分析、基因推导和 ST S 方法, 对抗白粉病小麦新种质 YW 243
进行鉴定。YW 243 高抗我国白粉病菌毒性级别在 7 级以下、毒性频率占 90% 以上的生理小种, 抗性有
效, 可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使用。与感病品种中国春、京 771 测交的 F 2 抗感分离符合 3∶1 比例, 证明
YW 243 对白粉病的抗性由 1 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推导、抗性遗传分析和 ST S2PCR 产物的R FL P 带
型分析结果表明, 其抗性基因为 Pm 4b。ST S2PCR 产物的R FL P 带型分析发现限制性内切酶H indË 酶
切的 Pm 4a 和 Pm 4b 扩增产物有多态性, 根据带型差异可鉴别这两个等位基因, 该结果尚未见到有关
报道。
关键词 小麦; YW 243; 白粉病; 鉴定
Iden tif ica tion of a W hea t L ine YW 243 Resistan t to Powdery M ildew
and Genetic Ana lys is
X IE H ao CH EN X iao SH EN G Bao2Q in X IN ZH i2Yong KON G Fan2J ing
L IN Zh i2Shan M A You2Zh i
( Institu te of C rop B reed ing and Cu ltiva tion, CA A S , B eij ing 100081, Ch ina)
Abstract  T he w heat line YW 243 w as evalua ted u sing resistance test, gene to gene and
genet ic ana lysis and ST S. T he resu lts ind ica ted the line w ith an efficien t resistance w as ab le
to resistan t to 1~ 7 group races w h ich viru lence frequency is above 90% in Ch ina. T est
cro ssing w ere carried ou t u sing su scep t ib le w heat cu lt ivars Ch inese Sp ring (CS) and J ing
771. It show ed a pair dom inance gene con tro lled YW 243 w ith pow dery m ildew resistance.
T he gene to gene, genet ic ana lysis and R FL P analysis of ST S2PCR band confirm ed tha t the
resistance gene of YW 243 m ay be Pm 4b. R FL P analysis of ST S2PCR band can u sed to
d ifferen t ia te Pm 4a and Pm 4b.
Key words  W heat; YW 243; Pow dery m ildew ; Iden t if ica t ion
小麦白粉病 (E ry sip he g ram in is f. sp. tritici) 是世界各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目前在
我国麦区有加重趋势, 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这一病害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据统计我国生产上
大面积推广的抗病品种所含有的抗病基因主要是来自黑麦的 Pm 8 基因, 由于抗性单一, 小麦Ξ 基金项目: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62C01201206209)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92008)
作者简介: 谢皓; 1962 年出生; 男; 北京人; 讲师;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 小麦抗病遗传育种; 工作单位北京农学
院。
  ① 联系作者   ②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致谢: 对本研究给予帮助的段霞瑜、张增艳、徐琼芳、张珠云等同志谨致谢意
收稿日期: 2000212208, 接受日期: 2001206221
Received on: 2000212208, A ccep ted on: 2001206221

白粉病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快, 其抗性已基本丧失, 更换新的抗性基因已迫在眉捷。迄今已鉴
定出 30 余个抗病基因, 基因编号从 Pm 1 到 Pm 24 (包括 8 个复等位基因) , 但是Pm 10 以后的
基因多为近期发现, 研究利用的较少。Pm 1~ Pm 9 基因的抗性表现在不同的地区也有差异,
有些基因在我国已无利用价值。向齐君等[ 1 ]用一套无毒和有毒菌株对 60 多个抗性材料进行
分析, 鉴定出这些菌株对含有 Pm 2、Pm 4a、Pm 4b 和 Pm 2+ Pm 6 等抗性基因的材料毒性频
率都较低, 证明抗性十分有效。上述基因分别源于小麦的近缘种属提莫菲维小麦、二粒小麦、
波斯小麦, 其基因载体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与生产品种均有一定的差距, 必须进行改良方
能利用。
本实验室通过复合杂交和花药培养选育的农艺性状较好、遗传稳定的小麦新种质 YW 243
不仅抗小麦白粉病, 而且高抗黄矮病、锈病等多种病害[ 2 ]。本文利用白粉病菌接种鉴定、基因
推导、抗性基因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等方法, 对 YW 243 进行抗性评价、基因分析, 为育种家
利用该种质的白粉病抗性提供遗传根据和选择的分子标记。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YW 243, 普通小麦感病品种中国春、京 771、中 8601 等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生物技术育
种组提供; 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系 Khap liö83 Cc (Pm 4a)、U lkaö83 Cc (Pm 2) 由中国农科院植保
所提供; V PM ö百农 3217×3 (Pm 4b)、T im galen (Pm 6)、Pm 12ö百农 3217×4 (Pm 12)、
Pm 13ö百农 3217×2 (Pm 13)、二粒抗ö北京 837×2 (Pm 16)等由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提供。
小麦白粉病菌 15 号小种; 一套不同毒性白粉病菌系和一套已知基因系 (表 1、3) , 均由中
国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ST S 特异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成。限制性内切酶 E coR É、
E coR Í、P stÉ、H indË 和B am H 购自华美生物工程技术公司。
PCR 扩增仪为 GEN EAM P PCR SYST EM 9600。
1. 2 方法
1. 2. 1 小麦白粉病菌的抗性鉴定  用 21 个生理小种编号在 11~ 715 之间的不同毒性的白
粉病菌系, 分别对 YW 243 苗期接种, 调查抗性反应, 按 0 (免疫) , 0; 1 (高抗) , 2 (中抗) , 3
(中感) , 4 (高感)分级。
1. 2. 2 抗白粉病基因推导
1. 2. 2. 1 YW 243 与感病品种京 771、中国春杂交 F 1、F 2 代种子种于温室, 待幼苗 2 叶龄后,
用涂抹法接种白粉病 15 号小种, 对照感病品种中 8601 完全发病时, 调查每个组合的抗感株
数, 根据 F 1、F 2 代抗感分离比例推断抗病基因数目和遗传类型。
1. 2. 2. 2 YW 243 与已知基因系 Pm 2、Pm 4a、Pm 4b、Pm 6、Pm 12、Pm 13、Pm 16 杂交 F 2 代
种子处理和调查方法同上。
1. 2. 2. 3 YW 243 和 22 个已知基因系在苗期分别接种 26 个不同毒性的白粉菌系, 调查抗性
反应。根据 YW 243 和鉴别寄主抗谱的相似性, 推导抗病基因类型。
1. 2. 3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1. 2. 3. 1 抗感基因池 (BSA )的构建  从 YW 243×中国春 F 2 代接种白粉病 15 号小种的抗
感分离群体中随机选取抗病和感病植株各 10 株, 分别提取DNA , 抗、感单株DNA 按等体积
617                 作  物   学  报                 27 卷

比例混合构成抗病池和感病池。
1. 2. 3. 2 ST S 特异引物 PCR 反应  根据刘金元等[ 3 ] (1999) 报道的 ST S2Pm 4 特异引物的
分子序列, 上游引物 P1 (5′2A CGA GT GA T GCTCCA GGA TA T GG23′) ; 下游引物 P2 (5′2
GA TCCA CCT T T TCCT T GA CAA GC23′) , 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合成后, 参考其实验方
法, 但扩增体系和条件有改变。
扩增反应体系为 25 ΛL , 其中含模板DNA 40 ng, 10 mm o löL T ris2HC l (pH 8. 3) , 50
mm o löL KC l, 2. 0 mm o löL M gC l2, 4 种 dN T P 各为 100 Λm o löL , T aq 酶为 lU , 引物各 10Λm o löL。反应条件为 94℃变性 1 分钟, 随后进行 30 个循环: 96℃ 1 分钟, 56℃ 1 分钟, 72℃
1 分钟, 最后 72℃延伸 10 分钟。第一轮扩增后, 从扩增产物中取 3. 0 ΛL 作为模板DNA , 进
行第二轮扩增。扩增产物在 1. 2% 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2 小时左右, 溴化乙锭中染色, 紫外扫
描仪上观察并照相。
1. 2. 3. 3 扩增产物的R FL P 带型分析  ST S 特异引物扩增产物连续扩增二轮后, 分别用
限制性内切酶 E coR É、E coR Í、P stÉ、H indË 和B am H 进行酶切。酶切反应在 37℃水浴下
进行, 酶切 15 小时。反应完成后在 1. 2% 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 2 小时左右, 溴化乙锭中染色,
紫外扫描仪上观察并照相。
2 结果与分析
2. 1 对不同毒性白粉病菌的抗性反应
从 YW 243 对不同毒性的白粉病菌的抗性反应中可以看出 (表 1) , YW 243 的 4 个株系高
抗 213 号以下生理小种 (0~ 0; ) , 对 335 号以后的生理小种感病 (4 级) , 对 213 号~ 335 号之
间的小种的抗性因供试菌种有限, 未能反映出来。目前我国发现的白粉病菌主要为 177 号以
下小种, 毒性频率占 90% 以上[ 4 ] , 说明 YW 243 的抗性仍然有效。
表 1  YW 243 对小麦白粉菌系的抗性反应
Table 1  Reaction s of YW 243 to E rys ip he g ram in is f. sp. tr itici
菌株号
Iso lates N o.
E01 E02 E03 E04 E05 E06 E07 E08 E09 E10 E11 E14 E13 E15 E17 E12 E19 E20 E21 E18 E19
小种号
Physio logic
races N o.
11
 
 
11
 
 
11
 
 
11
 
 
15
 
 
15
 
 
15
 
 
15
 
 
15
 
 
15
 
 
17
 
 
17
 
 
37
 
 
111
 
 
111
 
 
213
 
 
335
 
 
375
 
 
377
 
 
633
 
 
715
 
 
YW 24321 0 0 0 0 0; 0 - 0; - 0; 0 0 0; 0 - - 4 4 4 4 4
YW 24322 0 0 0; - 0; 0 0; 0 0; 0; 0 0 - 0; 0 0 - 4 4 4 -
YW 2432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4 4 - 4 4
YW 24324 0 - - 0 0; 0; - 0 0; 0; - 0 0; 0 0 0 - 4 4 4 4
2. 2 抗性基因分析
2. 2. 1 抗性基因遗传分析  小麦白粉菌 15 号小种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YW 243 高抗白粉病
(表 2)。YW 243 与感病品种京 771、中国春的杂种 F 1 代全部抗病, 杂种 F 2 代抗、感株比例分
别为 185∶52、123∶47, 抗感分离符合孟德尔 1 对显性基因分离比例 3∶1, 说明 YW 243 含
有 1 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
2. 2. 2 基因推导  YW 243 与供试的已知单显基因系 Pm 2、Pm 4a、Pm 6、Pm 12、Pm 13、
Pm 16 测交的 F 2 代抗感单株比均为 15∶1 (表 2) , 说明杂种中有 2 对基因, 有此推断 YW 243
7176 期         谢 皓等: 小麦新种质 YW 243 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的抗性基因与上述基因不同。与 Pm 4b 测交的 F 2 代未发现感病单株, 说明 YW 243 所含基因
与 Pm 4b 相同。
表 2 F1、F2 代对小麦白粉病 15 号小种的抗性分离
Table 2  Segregation for seedl ing reaction to race 15 in F1 and F2 progen ies
组合
Com bination
世代
Generation
 
株数
N o. of
p lan t
抗病株数
Resistan t
p lan t
感病株数
Suscep tib le
p lan t
抗感比例
R∶S
 
ς2c
YW 243 25 25 0 25∶0
YW 243×京 771 (J ing771) F1 25 25 0 25∶0
京 771 (J ing771)×YW 243 F1 25 25 0 25∶0
YW 243×京 771 (J ing771) F2 237 185 52 3∶1 1. 025
中国春 (CS)×YW 243 F2 170 123 47 3∶1 0. 502
YW 243×Pm 2 F2 53 51 2 15∶1 0. 212
Pm 2×YW 243 F2 117 108 9 15∶1 0. 206
YW 243×Pm 4a F2 89 82 7 15∶1 0. 168
YW 243×Pm 4b F2 63 63 0 63∶0 -
Pm 4b×YW 243 F2 73 73 0 73∶0 -
YW 243×Pm 6 F2 52 50 2 15∶1 0. 185
Pm 6×YW 243 F2 78 73 5 15∶1 0. 031
YW 243×Pm 12 F2 94 92 2 15∶1 2. 068
Pm 12×YW 243 F2 90 84 6 15∶1 0. 029
YW 243×Pm 13 F2 196 176 20 15∶1 0. 310
Pm 16×YW 243 F2 90 84 6 15∶1 0. 029
中 8601 (对照)
Zhong8601 (CK) 86 0 86 0∶1 -
  X20. 05[1 ]= 3. 84
  YW 243 和 22 个白粉病已知基因鉴别寄主分别接种 26 个不同毒性的白粉菌系, 鉴定结
果表明 YW 243 的抗性反应与含 Pm 4b 基因的鉴别寄主相似性最大, 相似程度为 92. 3% ; 其
次是 Pm 4+ Pm 8 为 88. 5% ; Pm 4b+ M l 为 80. 77% ; Pm 4a 为 77% ; Pm 2 为 69% ; Pm 2+
Pm 6 为 65%。从抗病水平上看在供试的 26 个菌系中, Pm 4b 抗 19 个菌系, Pm 4a 抗 15 个菌
系, 而YW 243 抗 21 个菌系。Pm 4b 对YW 243 所抗的 E15、E16 菌系感病, 说明YW 243 抗病
基因的抗谱宽于 Pm 4b 基因 (表 3)。
2. 3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ST S2PCR 反应, 用 ST S 特异引物 P1 + P2 对 YW 243 进行 PCR 反应, 结果表明,
YW 243、Pm 4a、Pm 4b 及 YW 243×中国春的抗病池、抗病单株均扩增出一条 1. 7 kb 的特异
带, 而感病品种中国春及 YW 243×中国春的感病池、感病单株中无此带 (图 1)。该结果与刘
金元等[ 3 ]相吻合, 抗病特异带均在 1. 7 kb 处。说明 YW 243 的抗性基因为 Pm 4, 该标记亦可
作为 YW 243 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Pm 4a 和 Pm 4b 是等位基因, 为鉴定 YW 243 属于何种基因, 对 ST S 特异引物的 PCR 产
物进行了R FL P 带型分析。用限制性内切酶 E coR É、E coR Í、P stÉ、H indË 和B am H 等对
YW 243、Pm 4a、Pm 4b 的 PCR 产物进行酶切, 在 5 种酶切反应中, 限制性内切酶H indË (酶
切位点A ↓A GCT T ) 对 YW 243、Pm 4b 的扩增产物酶切出 3 种不同分子量的DNA 片段, 而
Pm 4a 的扩增产物仅有 2 种DNA 片段 (图 2) , 由此推断 YW 243 的抗白粉病基因为 Pm 4b。
817                 作  物   学  报                 27 卷

表 3  供试品种对小麦白粉菌的抗性反应
Table 3  Reaction of tested cultivars to races
编号N o 供试品种 Cultivar 基因 Gene E21 E24 E07 E19 E04 E02 E11 E22 E23 E18 E03 E13 E32
1 U lkaö8cc Pm 2 4 0; 0; 4 0; 0; 4 0; 0; 4 1+ 0 4 4
2 Kavkaz Pm 8 4 4 0; 4 4 4 4 4 4 4 4 4 0;
3 M aris H untsm an Pm 2+ 6 4 0; 0; 3 0; 0; 4 0; 0 4 0; 3 3
4 白免 3 号Baim ian Pm 4+ 8 4 0; 0; 4 0; 2+ 0; 0; 4 0; 4 0; 0; 0;
5 小白冬麦XBD - 2+ 0 0; 1+ 0; 2+ 0; 1+ 0; 1+ 0; 4 4 3 1+ 0; 0; 0; -
6 Chancello r -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7 A xm insterö8cc Pm 1 4 4 4 4 0 4 4 0 4 4 4 4 4
8 A so sanö8cc Pm 3a 4 4 4 4 4 4 4 4 4 4 0 4 4
9 Chulö8cc Pm 3b 4 4 4 4 4 1 4 4 4 4 4 4 4
10 Sono raö8cc Pm 3c 4 4 4 4 4 0 4 4 4 4 4 4 4
11 M ich. Am b. ö8cc Pm 3f 4 4 4 4 4 4 4 4 4 4 2 4 4
12 Khap liö8cc Pm 4a 4 0 0; 4 4 4 0 4 0 4 0 0 0;
13 A rm ado Pm 4b 4 0 0; 4 0; 0; 0 4 0 4 0 0 0;
14 Hopeö8cc Pm 5 4 4 4 4 4 0 4 4 4 4 4 4 4
15 T im galen Pm 6 4 4 4 3 0; 0; 4 4 4 3 3 4 3
16 Coker983 Pm 5+ 6 4 2 3 3 0; 1+ 0; 4 4 3 2 2 3 2
17 C I14189 Pm 7 4 0; 0; 3 0; 0; 4 0; 0; 4 0; 3 4
18 Am igo Pm 17 4 4 4 3 0; 1 4 3 4 3 0; 0 4
19 brock Pm 2+ T a 4 0; 0; 3 0; 0; 4 0; 0; 4 0; 3 3
20 M aris Dove Pm 2+ M ld 4 0; 0; 2 0; 0; 4 0 0 0; 0; 2 3
21 M ission Pm 4b+ M l 4 0; 0; 4 0; 0; 0 4 0 0; 0; 2 4
22 Pm 19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3 YW 243 4 0; 0 4 0; 0; 0; 4 0 4 0 0; 0;
编号N o 供试品种 Cultivar 基因 Gene E05 E08 E20 E09 E10 E12 E16 E17 E14 E25 E01 E15 E06
1 U ikaö8cc Pm 2 0; 0; 4 0; 4 4 0; 0; 4 0; 0; 0; 0
2 Kavkaz Pm 8 4 4 4 4 4 4 4 3 3 4 4 4 4
3 M aris H untsm an Pm 2+ 6 0; 0; 3 0; 1; 1+ 0; 0; 0; 4 0; 0; 0; 0
4 白免 3 号Baim ian Pm 4+ 8 0; 0; 4 0; 0; 0; 4 3 0; 0; 0; 0; 0
5 小白冬麦XBD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6 Chancello r -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7 A xm insterö8cc Pm 1 4 4 4 4 4 4 4 4 0 4 4 4 4
8 A so sanö8cc Pm 3a 4 4 4 4 0 0 3 4 4 4 4 3 4
9 Chulö8cc Pm 3b 4 4 4 4 4 4 4 0 4 0 4 0; 4
10 Sono raö8cc Pm 3c 4 4 4 4 4 4 4 0 4 4 4 4 4
11 M ich. Am b. ö8cc Pm 3f 4 4 4 4 4 4 4 0 0 4 4 4 0
12 Khap liö8cc Pm 4a 0; 0; 4 0; 4 0; 4 4 0; 0 0; 4 0
13 A rm ado Pm 4b 0; 0; 4 0; 0; 0; 4 0; 0; 0; 0; 3+ 0; 0;
14 Hopeö8cc Pm 5 4 3 4 3 4 4 4 0; 4 3 4 4 4
15 T im galen Pm 6 4 3 4 3 4 4 4 0; 4 3 4 4 4
16 Coker983 Pm 5+ 6 1 0; 3 1 1+ 0; 1+ 0; 2 0; 3 2; 1 0; 0;
17 C I14189 Pm 7 0 0; 4 0; 2+ 0; 2+ 0; 0 0; 3 0; 0 0; 0;
18 Am igo Pm 17 3 4 4 4 4 4 4 0; 4 3 4 3 4
19 brock Pm 2+ T a 0; 0; 4 0; 4 4 0; 0; 4 0; 0; 0; 0;
20 M aris Dove Pm 2+ M ld 0; 0; 3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21 M ission Pm 4b+ M l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22 Pm 19 0; 4 3 3 3 3 4 3 3 4 3 3 4
23 YW 243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0
9176 期         谢 皓等: 小麦新种质 YW 243 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         

图 1  引物 (P1+ P2)的 ST S 分析
F ig. 1  T he ST S analysis using P1 and P2 p rim ers
1. PCR M arker; 2. YW 243; 3. 中国春; 4. Khap liö83 Cc (Pm 4a) ; 5. V PM ö百农 3217×3 (Pm 4b) ; 6. 抗病池;
7. 感病池; 8. 10. 12. 14. 16. 抗病单株; 9. 11. 13. 15. 17. 感病单株 ←示 1. 7 kb 抗病特异带
1. PCR M arker; 2. YW 243; 3. CS; 4. Khap liö83 Cc (Pm 4a) ; 5. V PM öBainong3217×3 (Pm 4b) ; 6. Resistan t poo l;
7. Suscep tib le poo l; 8. 10. 12. 14. 16. F2 resistan t p lan t; 9. 11. 13. 15. 17. F2
suscep tib le p lan t ←1. 7 kb specific resistan t band
图 2  H indË 酶切 ST S2
PCR 产物的RFL P 带型分析
F ig. 2  RFL P band analysis of
H indË digested DNA of ST S2PCR
1. YW 243; 2. Khap liö83 Cc
(Pm 4a) ; 3. V PM ö百农 3217×
3 (Pm 4b) ←示特异带
1. YW 243; 2. Khap liö83 Cc
(Pm 4a) ; 3. V PM öBainong3217×
3 (Pm 4b) ←specific band
3 讨论
3. 1 YW 243 经 8 年的人工、温室接种鉴定均对北京地区的白
粉病菌 15 号小种表现高抗或免疫, 说明其抗性稳定。司权民
等[ 5 ] (1987) 对我国白粉病菌生理小种进行了编码, 编码小的毒
性较弱, 大者毒性较强。并根据 9 个鉴别寄主毒性频率的梯度
差异, 将小种分为 9 个毒性级别, 1 号小种为 1 级, 3 号小种为
2 级, 5~ 7 号小种为 3 级, 11~ 17 号小种为 4 级, 23~ 37 号小
种为 5 级, 57~ 77 号小种为 6 级, 101~ 177 号小种为 7 级,
201~ 313 号小种为 8 级, 405 号小种以上为 9 级。本研究中 21
个不同毒性的白粉菌系鉴定结果表明 YW 243 至少抗 7 级以下
和 8 级内部分生理小种, 这些小种的毒性频率占到全部小种的
90% 以上[ 4 ] , 由此可见 YW 243 的抗性对绝大部分白粉菌生理
小种有效。
3. 2 据向齐君等[ 1 ] (1996) 报道 Pm 2、Pm 4a、Pm 4b、Pm 6 在
北京和我国大部分麦区抗性有效, Pm 4b 的抗性表现最好。本
研究通过测交、基因推导和 ST S2R FL P 检测, 均说明 YW 243
含有 Pm 4b 基因, 同时还发现 YW 243 的抗谱要宽于供试的 Pm 4b 材料, 这可能是由于供试的
Pm 4b 基因载体和 YW 243 的遗传背景不同, 或在 YW 243 中含有微效基因, 有待于进一步研
讨。本研究选用的 ST S 标记是刘金元等[ 3 ]用位于 2AL 染色体上的R FL P 标记探针X bcd 1231
027                 作  物   学  报                 27 卷

转化而来, 因此 YW 243 的抗性基因也位于 2AL 染色体上。
3. 3 Pm 4a 和 Pm 4b 是等位基因, 已有报道的分子标记可同时检测 Pm 4a 和 Pm 4b, 而不能
区别这两个等位基因。钟少斌等[ 7 ] (1993) 用普通小麦Chancello r 和它的抗白粉病近等基因系
Khap liö83 Cc 筛选出 2 个与 Pm 4a 连锁的RA PD 引物O PV 06、O PV 03。M a 等[ 6 ] (1994) 利用
同样材料筛选出 2 个与 Pm 4a 共分离的 R FL P 标记探针 X cd o678、X bcd 1231。刘金元等[ 3 ]
(1999)将M a 等的R FL P 标记探针 X bcd 1231 转化为 ST S 标记, 同时检测 Pm 4a 和 Pm 4b 特
异带相同。H art l 等[ 8 ] (1998) 利用A FL P 结合引物 S21öM 23 可同时检测 Pm 4a 和 Pm 4b, 二
者的特异带也相同。本研究用 ST S2PCR 产物 R FL P 带型分析的方法, 发现 Pm 4a 和 Pm 4b
之间的带型有差异, 可区分 Pm 4a、Pm 4b, 但由于测定的材料较少, 尚需更多的实验结果来
印证。
3. 4 对 YW 243 抗性基因推导采用了二种方法, 一是将 YW 243 与已知基因系一起接种不同
毒性的菌系, 根据抗性反应的相似性比较, 推测 YW 243 的基因型。二是 YW 243 与已知基因
系测交, 根据 F 2 代抗性分离比例推测 YW 243 的基因型。这二种方法在实验中得到了一致的
结果。比较而言, 前者测定的时间较短, 效率高, 可同时检测一批材料, 但条件要求严格, 需
要有一套不同毒性的菌系和一套已知基因系, 适用于对大批量材料的初步鉴定。后者工作量
较大, 时间较长, 杂种 F 2 群体越多, 测定结果越准确, 适用于少量需要准确鉴定的材料。当
然上述方法同分子标记结合起来相互印证, 可大大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参 考 文 献
1 向齐君, 盛宝钦, 段霞瑜, 等. 作物学报, 1996, 22 (6) : 741~ 744
2 谢皓, 陈孝, 张增艳, 等. 作物学报, 2000, 26 (6) : 687~ 691
3 刘金元, 陈佩度, 刘大钧, 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2: 114~ 116
4 张新心, 司权民, 段霞瑜, 等.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动态监测和种群毒性区系研究. 全国主要粮棉作物病虫草鼠害综
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38~ 243
5 司权民, 张新心, 盛宝钦, 等。中国农业科学, 1987, 20 (5) : 64~ 70
6 Z Q M a, M E So rrells, S. D. T ank sley. Genom e, 1994, 37: 837~ 875
7 钟少斌, 张德玉, 姚景侠, 等. 江苏农业学报, 1993, 9 (1) : 51~ 54
8 L. H artl, S. M o ri, G. Schw eizer. 9th. W heat Genet Symp. 1998. 111~ 113
敬 告 读 者
兹因《作物学报》2002 年增容扩版, 由每期的 128 页增为 136 页, 并由 2001 年的 16 开本
改为 2002 年的大 16 开, 封面纸张也将有所改善, 故定价随之作相应调证, 即从每册的 20
元, 调为每册的 26 元, 敬请海涵。
1276 期         谢 皓等: 小麦新种质 YW 243 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