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8 卷 第 6 期 作 物 学 报 V ol. 28, N o. 6
2002 年 11 月 816~ 820 页 A CTA A GRONOM ICA S IN ICA pp. 816~ 820 N ov. , 2002
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方法研究Ξ
李硕碧 裴阿卫 李必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研究了 6 个小麦亲本材料和它们的 15 个杂交组合 F 2 代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探讨了育种早代品质选择
方法。结果表明,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沉淀值增效基因为显
性, 硬度增效基因为隐性,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可能具有双向显性。利用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共同构造选择
指数进行综合选择, 选择结果的预期遗传进度较大。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遗传; 选择指数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Study on Inher itance and Selection M ethod of W hea t Qua l ities
L I Shuo2B i PE IA 2W ei L IB i2Yun
(T he College of A g riculture, N orthw est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U niversity of A g riculture and Forestry , Y ang ling , S haanx i 712100, China)
Abstract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grain qualities of six w heat paren ts and fifteen F 2 generations of their com 2
binations w ere studied. A lso quality selection m ethods of early generations in w heat breeding had been dis2
cussed. T 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redity of kernel hardness, p ro tein con ten t, w et gluten con ten t and sed2
im en tation value acco rded w ith additive2dom inan t model. T he genes of sedim en tation value increased w ere dom 2
inan t w h ile the genes of hardness increased w ere being recessive, but the genes of p ro tein con ten t and gluten
con ten t could be dom inan t in two directions. Selection index m ade up of hardness, p ro tein con ten t and sedim en2
tation value had bigger gain of selection, so that th ism ethod could have good selection result in w heat breeding.
Key words W heat; Q uality; Inheritance; Selection index
小麦品质性状是很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小麦
的许多品质性状都存在或主要存在于 3N 的胚乳之
中, 第 n 代植株上产生的种子已是第 n+ 1 世代, 在
遗传上可能同时受少数主效基因和大量微效修饰基
因的控制[ 1, 2, 10 ] , 加之环境对它们的表现有极大影
响, 因此, 品质遗传研究比较困难。国内外有关的
研究报道较多[ 2~ 3, 6~ 12 ], 由于受试验材料、统计方
法的影响, 结果不尽相同, 难于指导育种实践。小
麦籽粒硬度, 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和沉淀值是最
常用的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本文研究了这些品
质性状的遗传特点, 探讨了早期品质选择的方法,
旨在为今后开展有效的小麦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
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以 6 个小麦品种 (系) , 绵阳 26、温麦 6 号、内
乡 184、小偃 6 号、鲁麦 14 和安农 9267 为亲本材
料, 以双列杂交配制正交组合 15 个。参试材料见
表 1。
1. 2 研究方法
1. 2. 1 田间试验 1998 年田间配制杂交组合,
当年秋播种植 F 1 代及其亲本材料, 重复 3 次, 行长
2m , 2 行区。收获的亲本及 F 1 代植株籽粒 (F 2 籽Ξ 基金项目: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600220220321) ; 陕西省自然科学计划项目 (95SW 04)。
作者简介: 李硕碧, 1957 出生, 男, 陕西户县人,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小麦品质育种工作。
Received on (收稿日期) : 2001205222, A ccep ted on (接受日期) : 2002202222
粒)作为品质分析样品。
表 1 参试亲本材料及其杂交组合
Table 1 Parents and the ir crosses used in the exper iment
亲本 Parents
代号 Code 名称 N am e
组合 Crosses
P1 绵阳 26 M ianyang 26 C12 C13 C14 C15 C16
P2 温麦 6 号W enm ai 6# C23 C24 C25 C26
P3 内乡 184 N eixiang 184 C34 C35 C36
P4 小偃 6 号 Xiaoyan 6# C45 C46
P5 安农 9267 A nnong 9267 C56
P6 鲁麦 14 L um ai 14 -
C ij= P i×P j
1. 2. 2 品质分析 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 (粗蛋
白) 以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测定, 硬度测定值越
大, 胚乳越致密; 蛋白质含量以 14% 的湿基表示。
湿面筋用机械洗面筋法, AA CC 方法 38- 12。沉淀
值以 SD S 法测定, 结果表示为 1 克全麦粉湿基 (含
水量为 14% ) 的测定值。所有分析项目取 3 次平行
测定的平均值。
1. 2. 3 统计分析 采用莫惠栋方法[ 1, 5 ]分析基
因作用模型及方向, 并利用选择指数法[ 4 ]构造多个
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所有数学运算均采用有关农
业统计软件包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 1 品质分析结果
参试材料群体品质分析结果见表 2 和表 3。
2. 1. 1 品质性状的变异 表 2 表明, 6 个亲本材
料与它们的 15 个组合群体之间, 各品质性状平均
值的差异均很小; 而变异系数和变幅则以亲本较
大。亲本及其组合的沉淀值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他
性状, 湿面筋次之, 硬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系数
均较小。所以, 沉淀值的选择效果相对较好, 这和
马致良、陈绍军 (1988)的结果相一致[ 2 ]。
表 2 品质分析结果的变异数
Table 2 Var iation of qual ity characters in wheat gra ins
项目 Item 平均值
A verage
变幅
Range
标准差
Standard
deviation
变异系数
(% )C. V
亲本 硬度 Hardness 47. 6 39. 0~ 55. 7 2. 66 5. 58
(n= 6) 蛋白质含量 (% ) P ro tein 13. 6 12. 5~ 14. 7 0. 84 5. 15
Paren t 湿面筋 (% ) Gluten 30. 0 27. 1~ 35. 1 1. 91 6. 34
沉淀值 (mL ) S. V. 14. 0 10. 4~ 16. 0 1. 44 10. 29
组合 硬度 Hardness 47. 9 41. 7~ 56. 3 2. 07 4. 33
(n= 15) 蛋白质含量 (% ) P ro tein 13. 2 12. 5~ 14. 0 0. 61 4. 62
C ro ss 湿面筋 (% ) Gluten 30. 3 26. 1~ 33. 7 1. 61 5. 32
沉淀值 (mL ) S. V. 14. 0 11. 2~ 15. 9 1. 16 8. 31
2. 1. 2 亲子相关分析 由表 3 知, 组合品质性
状有趋中的趋势。组合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均与其
双亲平均值密切相关 (P < 0. 01) , 而且比较接近。
因此, 要在 F 2 群体中选择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和沉淀值等测定结果较高的个体, 首先必
须选择测定结果较高的亲本。这几个品质性状在 F 2
表 3 参试材料品质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和选择指数
Table 3 Averages of qual ity characters of hybr ids and parents and the ir selection index
编号
Code
硬度
Hardness
蛋白质 (% )
P ro tein content
湿面筋 (% )
W et gluten content
沉淀值 (mL )
Sedim entation value
选择指数
Selection index
C12 44. 3 (43. 5) 13. 2 (13. 7) 32. 4 (34. 2) 14. 7 (15. 3) 18. 19
C13 41. 7 (40. 2) 13. 1 (13. 1) 30. 9 (30. 2) 14. 6 (14. 4) 17. 66
C14 48. 0 (48. 5) 13. 5 (13. 7) 33. 6 (31. 1) 13. 8 (12. 7) 18. 57
C15 48. 7 (48. 5) 13. 2 (14. 2) 27. 0 (29. 5) 15. 3 (15. 5) 19. 22
C16 46. 7 (44. 7) 13. 3 (13. 6) 33. 0 (31. 8) 12. 3 (14. 0) 17. 64
C23 43. 3 (42. 4) 12. 6 (13. 1) 29. 9 (31. 1) 13. 8 (14. 8) 17. 47
C24 48. 7 (50. 7) 13. 3 (13. 7) 30. 4 (32. 0) 14. 3 (13. 0) 18. 84
C25 45. 7 (50. 7) 13. 5 (14. 2) 30. 3 (30. 4) 15. 9 (15. 8) 19. 06
C26 49. 0 (46. 9) 13. 2 (13. 6) 33. 3 (32. 7) 13. 5 (14. 3) 18. 53
C34 46. 7 (47. 4) 12. 9 (13. 1) 30. 7 (28. 0) 12. 9 (12. 2) 17. 74
C35 44. 7 (47. 4) 13. 2 (13. 6) 28. 1 (26. 4) 15. 2 (15. 0) 18. 47
C36 45. 7 (43. 5) 12. 5 (13. 0) 27. 9 (28. 7) 11. 2 (13. 5) 16. 76
C45 56. 3 (55. 7) 14. 0 (14. 2) 26. 1 (27. 3) 15. 0 (13. 2) 20. 64
C46 56. 3 (51. 9) 13. 6 (13. 6) 33. 7 (29. 6) 12. 1 (11. 7) 19. 30
C56 52. 3 (51. 9) 13. 3 (14. 1) 26. 9 (27. 9) 14. 9 (14. 5) 19. 71
P1 41. 3 13. 6 33. 3 14. 9
P2 45. 7 13. 7 35. 1 15. 6
P3 39. 0 12. 5 27. 1 13. 9
P4 55. 7 13. 7 28. 9 10. 4
P5 55. 7 14. 7 25. 6 16. 0
P6 48. 0 13. 5 30. 2 13. 0
rc. m 0. 8563 3 0. 7583 3 0. 6903 3 0. 6343 3
圆括号中数字为中亲值 F igure in parentheses indicates m id2parent value.
7186 期 李硕碧等: 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方法研究
代籽粒基本都表现出中间遗传。但不同组合表现出
差异, 超高亲、倾高亲、近中亲、倾低亲、甚至低于
低亲的遗传现象都存在。硬度有超高亲组合, 沉淀
值倾高亲遗传现象明显, 两者都存在双亲高后代也
高的趋势。这些研究结论同前人的有关报道基本一
致[ 2, 3, 6~ 9, 11, 12 ]。也有研究者认为, 沉淀值在杂种中
有正向超亲现象[ 2 ] , 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亲子之间的关系还可用线性回归分析来说明。
以中亲值为自变量, 后代平均值为应变量, 回归结
果和散点分布见图 1。各性状的线性回归均极显著
(P < 0. 01) , 回归决定系数为 40. 1% (0. 63362)~
73. 6% (0. 85652) ,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双亲均
值估计 F 2 群体籽粒性状值, 提高亲本选配目的性
和成功率。
图 1 中亲值 (X )与组合平均值 (Y )回归曲线
F ig. 1 L inear regression of com bination m ean (Y ) on m id2parent value (X )
2. 2 遗传模型及其基因作用方向分析
根据莫惠栋 (1988) 的胚乳性状双列模型分析
法[ 1, 10 ] , 若系列协方差W r ( i) 和系列方差V r ( i) 线性
回归分析接受H 0∶Β= 1, 则基因作用方式符合加性
—显性模型。在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时, W r ( i) 和
V r ( i) 的值随第 i 亲本所携带的显性等位基因的增多
而减少, 因此, 由第 i 亲本的W r ( i) + V r ( i) 和亲本平
均数 P i 的相关系数可以推断显隐性等位基因作用
方向: 显著正相关表示隐性基因为增效, 显著负相
关表示显性基因为增效, 无显著相关则表示双向显
性, 即不同位点可能有不同的显性方向。
亲本及杂种 F 2 籽粒各性状方差分析表明, 四
性状基因型间、区组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进一步
对各性状进行W r ( i) 2V r ( i) 回归分析, 计算W r ( i) +
V r ( i) 和亲本平均值 P i 相关系数 R , 其结果列于表
4。从表 4 知, 四个品质性状的回归测验均接受
H 0∶Β= 1, 即 F 2 代籽粒的硬度、蛋白质含量、湿面
筋含量、沉淀值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又
818 作 物 学 报 28 卷
据相关系数R 知, 控制沉淀值遗传的增效基因为显
性, 而控制硬度的增效基因为隐性, 控制蛋白质含
量、湿面筋含量的基因可能存在双向显性。这和董
进英等 (1995) [ 3 ]对 F 2 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
研究结果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 可能和试验材料
不同有关。这个结果也解释了本文前面沉淀值变异
大, 较易进行遗传改良的结论。
表 4 W r ( i) -Vr ( i)线性回归系数及相关系数 R[W r ( i) + Vr ( i) , Pi]
Table 4 Coeff ic ients of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性 状
Character
回归系
数 b
显著性测验 Test
H 0∶Β= 0 H 0∶Β= 1 相关系数R [W r (i) + V r (i) , P i ]
硬度 Hardness 0. 9660 t= 7. 173 3 t= 0. 25 0. 81453
蛋白质 P ro tein 0. 8770 t= 4. 193 t= 0. 59 0. 6806
湿面筋 Gluten 0. 5310 t= 2. 933 t= 2. 58 0. 4001
沉淀值 S. V. 0. 9410 t= 4. 883 3 t= 0. 31 - 0. 94603 3
2. 3 综合品质性状的选择指数
小麦加工品质是复杂的综合性状。单性状选择
往往会顾此失彼, 多个性状直接选择却难以面面俱
到。然而, 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通常希望在沉淀
值得到改良的前提下, 籽粒硬度、蛋白质和面筋含
量三个性状也得到同步改良。利用 F 2 代籽粒这些
品质性状构造选择指数 (见表 5) 进行间接的综合选
择[ 4 ] , 可以克服直接选择的困难。从表 5 可以看出:
以蛋白质含量 (X 2)、硬度 (X 3) 和面筋含量 (X 4) 三
者为选择性状分别或同时对沉淀值 (X 1, 目标性状)
构造选择指数 (指数 1~ 3) , 其选择的预期遗传进度
(0. 98~ 1. 72) 较小, 这可能由于蛋白质含量和面筋
含量遗传力较低[ 2, 3, 7 ] , 硬度与沉淀值相关性较小
的缘故。三个性状同时构造选择指数 (指数 3)相对
表 5 小麦 F2 籽粒品质性状选择指数及其有关遗传参数
Table 5 The selection index and its genetic parameters
of wheat F2 kernel qual ities
指数
编号
Code
选择指数
Selection
index
遗传进度
Gain of
selection
相关
系数
r IY
遗传力
(% )
h2I
1 I= 1. 12X 2 0. 98 0. 3719 -
2 I= 1. 98X 2- 0. 13X 3 1. 37 0. 5220 -
3 I= 2. 16X 2- 0. 15X 3- 0. 17X 4 1. 72 0. 6522 -
4 I= 0. 55X 1+ 0. 37X 2 1. 76 0. 9008 81. 35
5 I= 0. 53X 1+ 0. 35X 3 3. 44 0. 9307 86. 64
6 I= 0. 49X 1+ 0. 16X 4 1. 46 0. 8103 67. 82
7 I= 0. 42X 1+ 0. 34X 2+ 0. 25X 3 2. 76 0. 9334 87. 17
8 I= 0. 29X 1+ 0. 71X 2+ 0. 21X 3- 0. 02X 4 2. 55 0. 9292 87. 28
X 1 沉淀值 Sedim entation value X 2 蛋白质含量 P ro tein con2
ten t X 3 硬度 Hardness X 4 面筋含量 Gluten conten t
较好。而利用沉淀值和这些品质性状中某一个或某
几个同时作为选择性状, 共同构造选择指数 (指数
4~ 8) , 其选择的预期遗传进度 (1. 46~ 3. 44) 较大。
其中沉淀值与硬度共同构造选择指数 (指数 5) 的预
期遗传进度最大, 与蛋白质和硬度共同构造选择指
数 (指数 7) 的预期遗传进度次之, 与面筋含量构成
的选择指数 (指数 6) 的遗传进度最小。指数 8 的预
期遗传进度并没有因为面筋含量 (X 4) 的加入而增
大, 反而降低。考虑到蛋白质是小麦加工品质的物
质基础及其在提供人类营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们
仍以构造指数 7, 即沉淀值、蛋白质含量、硬度三
者共同构造选择指数, 同步改良为最佳方案。面筋
是蛋白质存在的特殊形式, 可以不被作为重点。根
据指数 7 计算出参试组合的选择指数见表 1。组合
C45 (小偃 6 号×安农 9267) 选择指数较大, 适宜作
为硬质面包小麦组合, 而组合 C36 (内乡 184×鲁麦
14)选择指数较小, 适宜为软质小麦。
3 讨论
3. 1 小麦育种早期品质选择指标, 包括籽粒硬度、
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和沉淀值, 在 F 2 代籽粒中以
中间遗传为主, 因此, 只有选择这些性状测定结果
较高的亲本, 才有望筛选出优质后代。
3. 2 籽粒硬度因遗传力较大[ 2 ]和对品质的影响显
著而常受到育种者的重视。值得强调的是, 在育种
实践中以角质率作为反映小麦籽粒胚乳质地的指标
是可行的, 但若用角质率完全取代硬度是不可靠
的。角质率受种子含水量和成熟程度的影响很大,
而硬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3. 3 利用沉淀值、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共同构
造选择指数, 进行综合选择, F 2 代籽粒的预期选择
效果较好,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早代品质选择途径。
3. 4 关于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已有较多报
道[ 2, 3, 6~ 12 ] , 但结果多有不相同。如认为: 蛋白质含
量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或以加性为主, 甚至
有上位性效应; 沉淀值遗传或以加性效应为主, 或
为加性—显性, 或为超显性; 面筋含量主要受显性
基因控制等。这些研究忽视了胚乳性状受 3n 遗传
控制, 皆采用了二倍体遗传模型, 且往往错把 n+ 1
代种子当成 n 代种子分析, 因此, 研究结果产生较
大偏差, 可能对后代选择产生误导。
9186 期 李硕碧等: 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及选择方法研究
References
[ 1 ] M o H 2D (莫惠栋). Genetic analysis for endosperm traits in di2
allel design. J ournal of J iangsu A g ricultural College (江苏农学
院学报) , 1988, 9 (3) : 1~ 10
[ 2 ] 莫惠栋. 麦类作物品质性状遗传研究进展. 南京: 江苏科技
出版社, 1990. 1~ 34; 123~ 135
[ 3 ] Dong J2Y (董进英) , Zhao Z2D (赵振东) , L iu J2J (刘建军)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p ro tein content and sedim entation value
on w inter w heat grains. A cta A g ronom ica S inica (作物学报) ,
1998, 21 (3) : 330~ 333
[ 4 ] 黄金龙, 孙其信, 张爱民等. 电子计算机在遗传育种中的应
用.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302~ 333
[ 5 ] M o H 2D (莫惠栋). The analysis of genetical model for dialled
data. J ournal of J iangsu A g ricultural College (江苏农学院学
报) , 1987, 8 (1) : 59~ 64
[ 6 ] 庄巧生, 杜振华. 中国小麦遗传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农业
出版社, 1996. 178~ 210
[ 7 ] L i Z2Z(李宗智). Studies on inheritance and correlation of som 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in w inter w heat. A cta A g ronom ica S inica
(作物学报) , 1990, 16 (1) : 8~ 17
[ 8 ] L i Z2&(李宗智). The analysis of com bining ability of quality
and agronom ic characteristics of w heat. A cta A g ronom ica S inica
(作物学报) , 1985, 11 (2) : 121~ 130
[ 9 ] Zhu M 2Y (朱睦元) , Xu A 2B (徐阿炳) , Pei H 2P (裴洪平) et
al. Genetic analysis of grain p ro tein content and its quality in
common w heat. A cta Genetica S inica (遗传学报) , 1983, 10
(5) : 352~ 361
[ 10 ] M o H 2D (莫惠栋). P roceed ings of the S econd International
Conf erence on Q uantitative Genetics. Sinaur A ssociates, Inc,
1988. 478~ 487
[ 11 ] F ischer R A. Early generation selection in w heat: Ê . Grain
quality. A ust J A g ri R es, 1980, 40 (6) : 1135~ 1142
[ 12 ] Yam azakiW T. Evaluation soft w heat quality of early genera2
tion p rogenies. C rop S ci, 1972, 12 (3) : 374~ 375
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获奖期刊名单
(1997~ 2001 年)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学术类 学术类 学术类
中国农业科学 山东农业科学 中国烟草科学
园艺学报 福建农业学报 佛山科技学院学报
作物学报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中国草地
玉米科学 灌溉排水 水产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水产学报 经济动物学报
中国农学通报 浙江农业学报 海洋水产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天津农学院学报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版)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北京农学院学报
蚕业科学 技术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 种子世界 技术类
棉花学报 新疆农垦科技 中国兽医医学杂志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版) 中国草食动物 中国兽医杂志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植物保护 青海农林科技
江苏农业研究 长江蔬菜 中国家禽山西果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天津农林科技 节水灌溉
江苏农业学报 广东饲料 福建农业科技
土壤与环境 农业科技通讯 甘肃畜牧兽医
中国水产科学 北方园艺 农药科学与管理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中国种业 农资科技
技术类 江苏农业科学 云南农业科技
中国蔬菜 安徽农业科学 中国森林病虫
中国果树 甘肃农业科技 国外畜牧科技四川畜牧兽医
落叶果树 草食家畜 种子科技
植保技术与推广 社科类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食用菌 南方农村 作物杂志
中国兽医科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吉林蔬菜
浙江农业科学 综合类 内蒙古林业科技
饲料博览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贵州畜牧兽医
江苏林业科技 农业科技管理 福建茶叶
社科类 科普类 社科类
农业经济问题 农家参谋 上海农村经济
综合类 致富天地 综合类
中国水土保持 新农村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
科普类 检索类 科普类
农村新技术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科学养鱼
农村电工 中国水产文摘 农家之友
新农业 北京农业养殖技术顾问
028 作 物 学 报 2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