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view on Two Decades Development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全 文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
裴盛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云南 昆明 650204 )
摘要 : 对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在二十年间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综述。民族植物学于 1896 年诞生于美国 ,
1982 年被引入中国 , 1987 年我国第一个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 , 经过二十
年的发展 , 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理论体系、内容、方法和途径 , 将民族植物学从基础描
述性研究推进到了应用研究 , 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村区域发展协调发展等领域开
展研究 , 取得了若干进展。本文对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史 , 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学科
建设和人才培养 , 民族植物学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 以及推进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等进行了回顾和简
述 , 并提出我国民族植物学未来发展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 民族植物学 ; 中国 ; 昆明植物研究所 ; 历史回顾 ; 研究进展 ;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 Q 94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53 - 2700 (2008) 04 - 505 - 05
Review on Two Decades Development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PEI Sheng-J i
(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unming 650204 ,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ddiscusses ontwo decades development historyof ethnobotany in China . Ethnobotany ap-
pearedas a scientific research subject in 1896 in USA , ethnobotany as discipline to study with in China was begun in
1982; and in 1987 the first ethnobotany research department was established at the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After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ethnobotany in Chinahas been developed frombasic, or desecrip-
tiveresearch into applied phase, immenseprogress has beenmade in sustainable plant resource use, biodiversity conserva-
tion and rural regional-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 However, ethnobotany as discipline inChina is remarkable inestablishe-
ment of theoretic framework;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areas;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set-up appropriateapproach-
es for basic and applied ethnobotany . This paper presents and discusses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thnobotany in China; ad-
vances in research and field-site development;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of young scientists; theoretical innova-
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ethnobotanical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China, which are largely based on the
works that have been done and development facts presented at the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 Meanwhil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thnobotany in three aspects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
Key words: Ethnobotany; China; Kunming Instituteof Botany; Development history review; Research advances; Disci-
pline development
民族植物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植物直接相互
作用的科学 , 1896 年由美国植物学家哈什伯杰
( J . Harshberger) 创立。民族植物学作为一门科
学 , 形成于十九世纪后半页西方工业化国家快速
发展时期 ,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对植物原料的广泛
需求 , 早期西方殖民势力不断从热带美洲、亚洲
和非洲地区大量掠夺天然植物产品 , 包括药物、
香料、纤维、木材、染料、树脂树胶、食用植物
等等。与此同时 , 西方国家在殖民地推行种植园
农业 , 在本土发展现代农业 , 到处寻找植物遗传
资源 , 特别是各种栽培植物的遗传材料 , 因此 ,
开展了大规模的“土著植物资源”清查和调查编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2008 , 30 (4) : 505~509
Acta Botanica Yunnanica DOI : 10 .3724?SP. J . 1143 .2008.08090
? ?《云南植物研究》 创刊 30 周年特约稿
收稿日期 : 2008 - 05 - 12 , 2008 - 07 - 14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 裴盛基 , 男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研究。
目工作 , 为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基本科学依据。二
十世纪后半页 , 全球工业化高速发展 , 出现资源
与环境生态危机 , 地球南北地区差距和贫富悬殊
进一步扩大 , 科学家开始关注全球生态系统和生
物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 , 生态学概念和方法被引
入民族植物学研究 , 从早期调查发掘植物资源开
始转向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召开世界环境与
发展大会 ( Rio Summit) , 通过了 《生物多样性公
约》 ( CBD) ; 1999 年世界科学大会通过了世界科
学家联合会 ( ICSU ) 《布达佩斯宣言》, 对原住民
群体和传统知识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 , 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
定 , 从而确立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 , 必须
重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指导性原则。从此 , 民族
植物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
全球范围内维护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共
存 , 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为广大城乡社
区人民生计发展服务的新时期。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 , 仅
高等植物计有 35 000 多种 ; 我国又是文化多样性
极其丰富的国家 , 五十六个民族认同于统一的
“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国家之中。我国自古以
农业立国 , 五千年文明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
明 , 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我国劳动人民利
用植物于饮食、医药、纤维、木材、香料、染
料、花卉、民俗、文化、环境保护 , 不但历史悠
久 , 而且是世界上保存完好 , 从未中断过的极少
数古老文明国度之一 ,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 因此 , 民族植物之根早已深植于中
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中 , 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丰富的内容。
1 民族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史
民族植物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 , 直到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被介绍到中国。1982 年裴盛
基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民族植物学论文“西双版纳
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1987 年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植物学研究
室 , 裴盛基任室主任。虽然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
发展至今仅 20 余年的历史 , 在昆明植物研究所
开创的早期就已经浮现出民族植物学研究的发展
前景。建立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先辈植物学家们 ,
在从事植物调查、分类和引种驯化植物的研究过
程中 , 十分关注资源植物、药用植物和农艺植物
的研究和考证工作。胡先?先生在美国民族植物
学发祥地之一的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 就
开始关注经济植物、佛教与植物的关系等方面的
研究 , 回国后在他创立昆明植物研究所之前身北
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云南工作站期间 , 已开始着手
准备资料 , 历经 20 年努力 , 于 1955~1957 年由
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资源植物系统专
著 : 《经济植物手册》 上、下册; 俞德骏、蔡希陶
先生曾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编译出版过德坎多
(De Candolle) 的著作: 《农艺植物考源》; 1955~
1978 年间率先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 , 云南芳
香油植物资源调查和果树、花卉、油瓜、血竭等
植物的考证工作 ; 吴征镒先生长期致力于药用植
物研究考证工作和 《植物名实图考》 中的植物考
订 , 近年来专致于中国古籍中的植物学信息考证
和 《中华大典·生物典》 的主持编纂工作。先辈们
重视研究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植物学知识 , 倡导关
注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植物资源研究和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的作风 , 认真学习各民族人民群众中
蕴藏着的植物学知识和求真务实的学术风范 , 无
不深刻地影响和培育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植物
学工作者 , 为民族植物学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开
创和发展播下了学术思想种子和准备了人才。
上世纪 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期 , 中国科
学院组织过大规模云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工作 ,
吴征镒、蔡希陶先生均曾兼任考察队副队长之
职。1959 年初 , 蔡希陶先生率领一批年青的科技人
员奔赴西双版纳热带密林中 , 安营扎寨建立中国科
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
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植物学调查、引种驯化
和建园工作 , 为我国民族植物学的开创发展提供了
有利的环境条件; 到 70 年代未 , 改革开放带来了
科学的春天 , 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
力 , 成为我国民族植物学诞生和发展的时代大背
景。民族植物学经历过百年的发展 , 由西方传到
东方 , 在我们这个拥有古老文明和新兴工业化发
展的国家扎下了根 , 并非历史的偶然 ; 昆明植物
研究所及其组成部分的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
带植物园 , 成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祥地和生长
点也并非历史的偶然。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发展历
史已经被写入昆明植物研究所 70 年的发展史中。
605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30 卷
2 研究进展与成果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自 1987 年成立以来 , 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研究室在建室初期采
用经典的民族植物学方法 , 在区域民族植物学、
植物类群民族植物学、药用民族植物学等三个方
面开展共 30 余项研究课题 , 先后在西双版纳傣
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
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和迪庆藏族自治
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域 , 开展区域民族植物学研
究 , 在类群民族植物学方面开展了竹藤 ( 棕榈
藤 ) 民族植物学、魔芋属民族植物学、姜科民族
植物学、大麻民族植物学、滇西北集市植物调
查、热带山地森林小产品 ; 在药用民族植物学方
面进行傣药、纳西药、拉祜药、瑶药等民族药系
统调查、编目、记载和评价等工作。进入九十年
代后期 ,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拓宽领域 , 由经典的
民族植物学研究延伸到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领
域 , 把重点转移到民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 西
双版纳热带山地轮歇农业替代改良 , 丽江鲁甸药
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高黎贡山社区农业生
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 楚雄紫溪山彝族社区生物
多样性综合管理和社区生计发展 ; 江城明子山哈
尼族社区山地环境管理和扶贫项目 ; 以及自然圣
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 ; 与此同时从民族药
中开发新药“爱伲防感油”和云南民族食花文化
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等 26 项应用民族植物学
研究。由于研究选题具有鲜明学科特色 , 地域特
点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得到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 6 项 ) , 云南省科学
基金资助 ( 9 项 ) , 美国福特基金会、麦克阿瑟
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
“人与植物”计划、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国
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国际竹藤组织、美国东
西方中心等国际研究项目资助 , 共计 60 余项资
助 ; 建室 20 年间 , 累计从国内外获得科研项目
资助在 2 000 万元以上 , 其中大部分是从国际组
织 , 国外大型基金会和跨国公司获得的项目 , 表
明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在国际上该领域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20 年来 , 研究室获得国内外科研成果
60 余项 , 其中国内获奖成果 13 项 , 如西双版纳
民族植物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成果二等
奖 ) ; 西双版纳竹藤民族植物学研究 ( 中国科学
院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 ) ; 天南星科芋属植物的
种质资源与分类研究 ( 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
《中国本草图录》 ( 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 ; 爱伲
防感油研制 ( 重庆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 等 ; 国外
奖项以专著、论文、研究成果等形式计 , 包括裴
盛基获得 1994 年国际民族植物学会“哈什伯杰
奖”; 龙春林获 2006 年“哈什伯杰奖”; 美国东
西方中心协会为表彰裴盛基在民族植物学领域的
成就 , 于 1988 年颁发“杰出会员奖”等等。
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从无到有地发展的一个
重要标志是我国学者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大量民
族植物学研究论文 , 填补了过去 100 年没有中国
学者在该领域发表论文的空白。值得庆幸的是 ,
由我国学者撰写的中国第一部民族植物学专著
《民族植物学》 于 2007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
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
版 , 标志着我国民族植物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先后在国
内外 30 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有关中国民族植
物学研究论文总数超过 500 篇 , 其中国内 400
篇 , 国外 100 余篇 ; 最近五年共发表 SCI 论文 50
篇以上。研究室在开发新药资源研究方面也取得
了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成果 , 据不完全统计 , 已
获得专利成果共 10 项 ( 国际专利 7 项 , 国内专
利 3 项 ) 。综上所述 , 民族植物学研究室在过去
20 年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 :
(1) 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 (2) 生物多样性保
护与保护区建设管理 ; ( 3) 传统医药知识的保护
与新药开发 ; (4 ) 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 ( 5)
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与保护。
3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学研究
室为中国民族植物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从起
步到逐步完善都做出了国内外一致公认的重要贡
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3 . 1 学科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定位
经典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是以传统利用植物资
源的调查、编目和定性描述为特征。我国的民族
植物学研究 , 从起步就确定了调查编目、定性描
述、定量评估和应用民族植物学研究相互衔接的
“四位一体”的学科思想 , 避免和减少了学科发
展中的弯路和困惑。
3 .2 研究方向与任务定位
7054 期 裴盛基 :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
国外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自 1896 年开始就一
直是“先进的西方人研究落后的非西方人”的学
科 , 延续了近 100 年。我国的民族植物学研究从
一开始就是本土学者研究本土文化与植物 , 并明
确提出 : 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界全面关系
的一门交叉学科 , 研究内容包括人类对植物的经
济利用 , 医药利用 , 生态利用和文化利用的历
史、现状与特征 , 以及人类利用植物的动态变化
过程 ( 裴盛基 , 1985 ) , 在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发
展的过程中 , 进一步明确 : “中国的民族植物学
研究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创造的 5000
年文明的基础上 , 五十六个民族认同于统一的国
家 ,‘多元一体’的民族融合 ,‘合而不同’的文
化特质之中 , 具有各民族利用植物 , 保护生态和
生计方式各不相同的地域文化差异特征”。民族
植物学作为研究人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科学具有显
著的地域性 , 突出的民族性和时空差异性。用现
代科学方法研究各民族 ( 包括汉民族 ) 的传统利
用植物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 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 , 保护生物与文化多样性 , 为我国国民经
济现代化建设服务 , 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
不断改善提高作贡献 , 是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的
基本方向和任务。
3 .3 民族植物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在充分吸收、消化国外
理论方法和经验 , 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和积累我
国各地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的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 , 提出了“以植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协同
演化关系为主线 , 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文化行为
与实践过程 , 及其对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
响”的理论观点 , 是民族植物学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 裴盛基和淮虎银 , 2007) 。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 , 对传统知识和
科学知识两大认知体系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 进一
步阐明了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个不同的认知
体系。具有各自的认知价值观 , 在社会实践中两
种价值观都是客观存在 , 互为补充而并不相互排
斥。在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协同演化理论的
指导下 , 我国学者较先证明了传统文化信仰对植
物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
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 并开展了西双版纳傣族、楚
雄彝族、滇西北藏族和纳西族地区的自然保护区
周边地区自然圣境保护的社区试点工作 , 为生物
多样性保护开辟了一条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的民间
途径 , 并得到自然保护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 将自
然圣境的社区保护工作纳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
护十大工程计划之中。
从理论上讲 , 传统知识被认为是“非正式”的
地方性、局部性知识 , 不能像现代科学知识一样被
推广和普遍应用。近年来 , 我国学者应用民族植物
学原理与方法 , 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和应用研究试
点 , 提出了传统知识的“生态位转移 (Nich Trans-
fer)”的观点 , 并在农村扶贫开发 , 社区发展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中实地应用 , 取得了初步成效。
3 .4 推动民族植物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国际交流
我国民族植物学研究 20 年前从云南起步 ,
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国大部分省区 , 特别是西部地
区和长三角地区各省、市、自治区 , 从事民族植
物学研究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大幅度增长 , 特
别是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自然保护机构都
纷纷投入民族植物学的研究行列。如内蒙古师范
大学于 1995 年成立了民族植物学研究所 , 南京
中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省中国科学
院植物研究所、西南林学院、许多民族自治区、
州、县的民族药物研究机构等都先后采用民族植
物学的方法 , 开展区域特色植物资源、民族药、
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 应用民族
植物学方法进行农村扶贫 , 社区发展和自然保护
工作 , 在云南、四川、贵州、内蒙古等多民族聚
居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 1987 年昆明植物研究所建立民族植物学
研究室以来 , 一直致力于学科建设、普及和人才
培养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 , 经过 20 多年努力已
经发展成为国际民族植物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科研
力量和合作伙伴 , 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自 1990 年在昆明主办第二届国际民族生物学大
会以来 , 研究室先后在我国承办和主办过 40 余
次国内和国际研讨会和培训班 , 应邀来华参加交
流培训的国内外同行专业人士有 30 多个国家
1200 余人次 ; 自 1992 年以来 , 研究室通过派遣
专家和到国际组织任职等方式帮助尼泊尔、巴基
斯坦、印度、孟加拉国、越南、老挝、缅甸、泰
国、蒙古、不丹等国家培养人才 , 帮助工作 , 协
助建立民族植物学机构等 , 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
的好评和尊重。1998 年裴盛基当选为国际生物
学会主席 ; 2002 年发起成立了中国民族植物学
805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30 卷
协会筹委会 , 分别于 2002 年 ( 杭州 ) , 2004 年
(西双版纳 ) 和 2006 年 ( 南京 ) 召开了三届中国
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和亚太地区民族植物学论
坛 , 参会人数均在 150~300 人之间 , 取得了圆
满的成功 , 第四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学术研讨会即
将于今年 9 月在乌鲁木齐召开。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于 1987 年和
1990 年分别建立起民族植物学硕士和博士生培
养项目 , 共培养硕士 80 余名 , 博士 20 余名 , 培
养的人才已遍及全国各地 , 成为我国民族植物学
研究的主力军。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民族植物学重点实验室设有 7 个研究组 : 植物类
群民族植物学组、应用民族植物学组、民族生态
学与自然资源管理组、植物多样性与植物资源
组、药用民族植物学组、信息民族植物学与地理
信息系统组、古籍民族植物学组等 , 现有研究人
员 32 人 , 其中高级研究人员 10 人 , 在读研究生
33 名 , 其中博士生 14 名 , 硕士生 19 名。
4 展望中国民族植物学的未来
“民族植物学之根”源于中国 , 创造出灿烂
辉煌的古代华夏农业文明 ; 一个多世纪以来 , 西
方工业文明开创了民族植物学的研究 , 为传统文
明与现代文明之间构建了一座通向未来的科学桥
梁。时代的使命为民族植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 在高新科技日新月异、突飞
猛进发展的同时 , 为应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
危机和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 , 传统知识的价值体
系和传统文化的作用愈来愈受到现代社会的重
视 , 无数事实表明传统文明和传统知识正在全球
范围内经历着一个复苏的新时期 , 民族植物学研
究的任重而道远。当前 , 在树立科学发展观 , 构
建和谐社会 , 增强民族团结 , 建设生态文明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 , 民族植物学肩负着
特殊的使命。为适应发展的新形势 , 我所的民族
植物学研究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
1) 大力加强民族植物学在区域发展中的应
用研究工作 , 特别是针对西部地区 , 广大山区和
民族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生
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等 , 进一步促进各地区特色植
物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 促进社区生
计发展工作 , 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大团结 , 推动民
族地区的繁荣与和谐发展。
2) 不失时机地开展古籍信息民族植物学研
究 , 在 《中华大典·生物典》 的编纂工作带动下 ,
推动汉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和考证整理工作 , 进一
步开创中国特色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 对我国
3000 年来用汉字记载下来的传统利用的数千种
植物“正本清源”, 用现代科学方法考证其进化
系统地位 , 地理分布和古代的各种用途 , 为现代
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
3) 应用民族生态学、药用民族植物学和农
业民族植物学理论和方法 , 与现代地理信息系统
学、生物信息学、植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
相结合 , 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 促进我国植物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产业发展 , 进一步推动我
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 在资源开发中重视传统
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惠益分享 , 为区域协调发展作
出新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云南 ?省科学技术委员会 ,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 , 云南省科学技术
协会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1991 . 蔡希陶记念文集
[C] . 昆明 : 云南科技出版社
陈山 ?, 哈斯巴耕 , 2002 . 蒙古高原民族植物学研究 [ C] . 呼和浩
特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陈重 ?明 , 2004 . 民族植物与文化 [C] . 南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胡先 ?? , 1955 . 经济植物手册 (上册 ) [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胡先 ?? , 1957 . 经济植物手册 (下册 ) [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夏冰 ?, 陈重明 , 郭忠仁等 , 2006 . 民族植物学和药用植物 [ C] . 南
京 : 东南大学出版社
盛诚 ?桂 , 1983 . 民族植物学———一 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 J ] .
植物杂志 , ( 1)
裴盛 ?基 , 淮虎银 , 2007 .民族植物学 [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裴盛 ?基 , 1982 . 西双版纳民族植物学的初步研究 , 热带植物研究
论文报告集 [ C] . 昆明 : 云南人民出版社
裴盛 ?基 , 龙春林 , 2008 . 民族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 M ] . 生物
多样性保护系列丛书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Ford ?RI , 1978 . Thenature and status of ethnobotany, USA [ C] . Anthro-
pological Papers,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Ford ?RI , 2001 . Ethnobiology at the Millenium, Past Promise and Future
Prospects, Anthropological Papers [ R ] . Museum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Pei ?SJ , SuYG, Long CL et al. , 1996 . The Challenges of Ethnobi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 A ] .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
gress of Ethnobotany [ C] . Yun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Pei ?SJ (裴盛基 ) , 2003 . Ethnobotany: Development dynamicsof thedis-
cipline and prospects [ J ] . Acta Bot Yunnan ( 云南 植 物研 究 ) ,
Suppl . XIV : 1—10
Pei ?SJ (裴盛基 ) , 2004 .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in
Yunnan [J ] . Acta Bot Yunnan (云南植物研究 ) , Suppl . XV: 1—11
9054 期 裴盛基 : 民族植物学研究二十年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