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全 文 :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
新发现及其特性!
程在全!,,黄兴奇!!,钱 君!,张义正,吴成军!,
王丹青#,唐志敏#,王玲仙!,周 英#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 昆明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
# 西双版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 $$$!&&)
摘要:野生稻包括云南药用野生稻(!#$% &’’()(*%+(, ’()) * +, ’(-- *,染色体组 ..,染色体数
/ 0 1)是宝贵的基因资源库,自然分布急剧减少。&&!年,在云南耿马孟定遮甸新发现了
!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该地药用野生稻植株高度可塑性大,可以根据密度和荫蔽情况自动
大幅度调节株高;比其它生态群的结实率高;而其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发现抗稻瘟病能
力中等偏上,抗白叶枯病害能力强,抗螟虫和稻飞虱能力也很强。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居群
药用野生稻蛋白质含量比其它野生稻的高,而直链淀粉含量偏低,说明品质较好。本发现对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药用野生稻原生地保护,以及试验结果对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
用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生态群;抗病;野生稻
中图分类号:2 31343 文献标识码:5 文章编号:&%# 6 7&&(&&1)&# 6 &$7 6 &8
!#$#%&$’(%’)( #*+ ,’()-.&$/ -0 %& 1&23/ 4-5*+ 1#%5$#3
6’.& 7#%&$’#3 -0 !#$% &’’()(*%+(, #% 8+9& -0
8:%’*)%’-* ’* ;5**#*
.9:;< =(>?2@(/!,9A5;< B>/C?2>!,2D5; E@/!,=95;< F>?=G+/C,
’A .G+/C?E@/!,’5;< H(/?2>/C#,I5;< =G>?J>/#,
’5;< K>/C?B>(/!,=9LA F>/C#
(! -(&./)0*&+&1# 2/,/%)0 3*,.(.4./,54**%* 6)%7/8# &’ 61()4+.4%+ 9)(/*)/,,M@/N>/C $%&#,.G>/(;
:&++/1/ &’ ;(’/ 9)(/*)/,9()04%* <*(=/,(.#,.G+/CO@ $!&&$%,.G>/(;
# 61()4+.4%+ 3*,.(.4./ &’ >(,04%*1?%**% @/’/).4/,E>/CGP/C $$$!&&,.G>/()
<=(%$#)%:’>)O Q>R+ ST+R>+S U+)P/C -P ( C+QNT)(SN -Q+(S@Q+ U+R(@S+ -G+V G(W+ N(/V CPPO -Q(>-S (/O Q+)+?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1,>?(#):$7 X 71
<)%# @-%#*’)# ;5**#*’)#
!
!!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6 &3 6 !3,&&# 6 ! 6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程在全(!3$1 6)男,教授,目前为四川大学在职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植物分子生物学。
: 6 N(>):RGY(Z@![GP-N(>)4 RP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编号 #&&$3&&#)和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
&&!.&&&#\)部分内容
!#$ %&#&’ ()*+) ,& !&,- .’&/.0 /1, 2&!&0134&#$ 1/ #&( ,*+& !,*&$*&’ (*$) ,&’*’$#+& $1 2*’&’&5 !#$% &’(
’)*)+%,)- 600 5 &7 6$$(+),141’14& $-3& 88,9# : 9;)*’ 1#& 1/ $)& *431,$#$ (*02 ,*+& ’3&+*&’5 <# $)&
3’$,$)&,& (&,& =9 313.0$*1#’ 1/ ! > &’’)*)+%,)- /1.#2 ’&3,$&0- $ =9 ’*$&’ *# ?.###5 ! > &’’)*)+%,)- *’
#1( 0,&2- $ &2%& 1/ &7$*#+$*1#5 @1(&!&,,*# A1!&4B&,,9CC= (& /1.#2 #&( 313.0$*1# 1/ ! > &’’)(
*)+%,)- 01+$*#% $ D)&2*#,E&#%2*#%,?.###,8)*#5 6& 2*2 *#!&’$*%$*1# 1# 30#$ +),+$&,*’$*+’ *#F
+0.2*#% ,&’*’$#+& $1 ()*$& B0*%)$ 2*’&’& #2 B0’$ 2*’&’& 1/ $)*’ 313.0$*1# B1$) $ 1,*%*#0 ’*$& #2 #1$)F
&, 30#$*#% ’*$&5 6& 0’1 #0-’&2 ’&&2 #.$,*$*1#0 G.0*$- 1/ $)& 313.0$*1#5 H)& 30#$’ 1/ $)*’ 313.0$*1#
)’ $(1 ’*%#*/*+#$ $,*$’:)*%) ’&&2 ’&$$*#% 3&,+&#$%& ,$& #2 $)& )*%) /0&7*B*0*$- 1/ .$1 +)#%*#% $)&
30#$ )&*%)$ ++1,2*#% $1 $)&*, &#!*,1#4&#$ ()*0& +143,&2 (*$) #1$)&, 313.0$*1# 1/ ! > &’’)*)+%,)- —I&#F
4 313.0$*1# #2 $)& 1$)&, (*02 ,*+& ’3&+*&’5 J#2&, *##1+.0$*1# 1/ K B0’$ /.#%.’ ’$,*#’ #2 L $-3*+0
()*$& B0*%)$ B+$&,*.4 ’$,*#’, $)& 30#$’ 1/ $)*’ 313.0$*1# ’)1(&2 +143,$*!&0- ’$,1#%&, ,&’*’$#+& $1
()*$& B0*%)$ 2*’&’&5 H)& 3,1$&*# 3&,+&#$%& *# B,1(# ,*+& 1/ $)*’ 313.0$*1# *’ )*%)&, $)# $)$ 1/ 1$)&,
(*02 ,*+& ’3&+*&’5 H)& 4-01’& +1#$&#$ *# B,1(# ,*+& 1/ $)*’ 313.0$*1# *’ 01(&, $)# $)$ 1/ 1$)&, (*02 ,*+&
’3&+*&’5 H)*’ #&(0- /1.#2 313.0$*1# 1/ ! > &’’)*)+%,)- )’ 4#- $,*$’ ()*+) +# B& .’&2 31$&#$*00- *# ,*+&
B,&&2*#%5
!# $%&’(:!#$% &’’)*)+%,)-;M+101%*+0 313.0$*1#;N*’&’& ,&’*’$#+&;6*02 ,*+& ’3&+*&’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栽培水稻种内的遗传基础不能完全满足水稻育种对高抗病虫
害和持久抗性的需要,以及对抗寒、抗冷、高物质积累能力和优质等的需要(王秀萍等,
9CCC),拓宽水稻育种中的优良遗传种质,如果面向野生稻,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范树国
等,9CCC;秦前锦等,9CCC;钟代彬等,9CCC;蔡得田等,9CC=)。野生稻是一个宝贵的资源
库,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及其相应的基因(舒理惠等,=OO;;何光存等,=OOK;谭光轩等,
=OOK;冯国忠等,9CC9),这些野生稻优良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对水稻生产有重要意义(陈勇
等,=OOP;章清杞等,9CC=)。如我国三系杂交水稻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对水稻生产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三系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发现并利用了普通野生稻的雄性不
育基因(蔡得田等,9CC=)。在水稻上首次克隆的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 .%F9=源自非洲的长
雄野生稻(!#$% ,&+/)-0%1)+%0%)(万丙良等,=OOK);全生育期广谱抗白叶枯病的新基因
233=也是源于普通野生稻(章琦等,=OO;);杨仁崔等(=OOP)报道根茎野生稻(!#$% 4)(
$&1%0)-)具有多抗性。我国共发现 L种野生稻(高立志等,9CCC),它们是普通野生稻(!#(
$% 5’)6&/&+ I,*// 5,染色体组 QQ,染色体数 9# : 9;),疣粒野生稻(!#$% 17#7)%+% R*00 5,染
色体组 II染色体数 9# : 9;)和药用野生稻(! > &’’)*)+%,)- 600 5 &7 6$$,染色体组 88,染
色体数 9# : 9;)(张乃群等,9CC9),均被我国定为二级保护濒危植物(钟代彬等,9CCC)。
云南是稻种起源中心之一(陈勇等,=OOP),我国只有云南和海南是 L种野生稻的原
生地,只有少数地方有药用野生稻(谭光轩和王红星,=OOO;范树国等,9CCCB)。过去几
十年,曾经有多次云南野生稻的考察活动,不断发现有许多野生稻分布点。但是,由于以
下几方面的原因,使云南野生稻自然分布点和每个点的分布数量正在急剧减少。第一,野
生稻的适宜生境逐渐消失。毁林开荒,种植橡胶、香蕉、咖啡等经济作物和玉米、旱谷等
粮食作物,以及修建公路、建筑物等,使野生稻正常繁衍所需的生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
坏。第二,野生稻原有的生境质量恶化。生境周围的农民过度砍伐生境的荫蔽树,致使飞
KS9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9S卷
机草、鸡脚杆草等恶性杂草蔓延。第三,过度放牧。由于过度放牧,居群种子繁殖、植株
茎叶遭持续破坏不利于野生稻与杂草的竞争。从 !年到 !#年在云南全面系统调查,
发现目前云南野生稻自然分布点急剧下降,其中药用野生稻(云南植物志第九卷中将其归
为小粒野生稻 !#$% &’()*%(吴征镒等,!#);而中国植物志第九卷二分册称其为药用野
生稻 ! $ +,,’-’(%.’/ %&’’ ( )* %&++ ( (刘亮等,!!))过去发现的原有分布点已消失,只有
!,年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新发现了 ,个药用野生稻分布点,而再发现新分布点的可能性
是非常小的,该点可能就是云南省内药用野生稻唯一存在的自然分布点。本文报道其发现
过程,所处地理环境,有关特性的调查和实验结果,并讨论了其可能的利用价值。
! 材料和方法
!! 材料 实验材料即为调查新发现的药用野生稻云南孟定遮甸居群(!#$% +,,’-’(%.’/ %&’’ ( )* %&++ (),
本文也缩写为孟遮药用野生稻,原生材料位于云南耿马孟定遮甸亚热带雨林区,异地种植材料位于景洪
景哈亚热带雨林区,两地海拔均在 -- .左右。在昆明保存有活体和离体标本材料。新发现生态群药用
野生稻材料的认定由云南农科院生物所专家和孟定农科站技术人员共同进行。
!# 植株和穗子形态特性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样本数为 !。
!$ 虫害调查见钟代彬等(,//0)方法。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病原菌的接种和病害调查分别参见蒋琬如等
(,//1)、章琦等(,//2)方法,其中 3个具有强或较强致病力的稻瘟病病原菌系和 #个白叶枯病病原菌
强致病菌系的名称分别见表 ,和 !。鉴定稻瘟病抗性时,稻瘟病菌系由杨勤忠先生和杨佩文先生惠赠,
用蒙古稻(! $ /%*’0% 4()作为感病对照材料,用小粒野生稻(! $ &’()*% 5 ( 6( 78)9’,引自国外)为抗病
对照材料,在 0 : 3叶期鉴定抗叶瘟。鉴定白叶枯病抗性时,用汕优 1# ;(! $ /%*’0% 4()作为感病对照材
料,用 5<#1(! $ /%*’0% 4()为抗病对照材料,在抽穗前接种,鉴定生长发育后期抗白叶枯病害情况。
!%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见甄海等(,//0)、叶胜海等(!!)方法和黄炽林等(,//,)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云南药用野生稻目前分布点与历史上发现点比较
云南野生稻已处于濒危状态,尤其是药用野生稻(陈勇等,,//0)。过去历次考察发
现在云南西南部 #个地州的 -个县的 ,!个点有药用野生稻分布,而今原 ,!个点的药用野
生稻已经全部消失(最近考查结果)。只有我们新发现孟定遮甸有一处还有自然生存的药
用野生稻生态群(图 ,)。
## 仅存药用野生稻生态群的发现及其生态环境
!,年 ,,月份,由云南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野生稻调查小组在云南
临沧等地复查过去曾发现药用野生稻的分布点,确认分布点的药用野生稻都已经消失,而
唯一在孟定遮甸一山凹边缘小沼泽地上,海拔 -- .,# .! 大小范围内,新发现有 ,多
丛药用野生稻(因为许多为地下茎繁殖,丛生,无法正确判断实际丛数)。距该小沼泽地
下边 ,- .处为开垦的稻田,正上面为坡度不大的草地,左右有面积为 ! , : ! - .! 的
亚热带灌木林,热带灌木林以外为开垦地,该热带灌木林以及长有药用野生稻的小沼泽地
随时有可能被开垦为梯田或庄稼地。可见该药用野生稻也已处于灭绝边缘。由于此处的药
用野生稻居群是新发现的,而且它的某些性状过去没有被报道过,所以我们特地对其自然
病虫害发生、植株和穗子有关形态特征进行了现场调查。虽然已经是 ,,月下旬,但是还
/1!#期 程在全等: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有 !个穗子仍然在灌浆,多数穗子上有种子,并且绝大多数种子已经成熟;采集种子进行
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同时取植株样本异地种植,进一步对其特性进行试验研究。
图 云南药用野生稻过去发现点和新发现点分布图。“!”示新发现点;“”为过去分布点。
#$%& ’$()*$+,)$-. -/ ! 0 ##$%$&’($) )12) 34*4 /-,.5 6*47$-,(89 2.5 .4389 $. :,..2.& ;14 (9<+-8(“!”2.5“”$.5$=2)4
)14 .4389 /-,.5 ($)4 2.5 )14 6*47$-,(89 /-,.5 ($)4( *4(64=)$7489&
!# 药用野生稻遮甸类群的一些性状特点
>0?0 植株高度的可塑性(原生地的可塑性、在其它不同海拔地生长的可塑性) 在原
生地,调查的 >@丛植株的平均株高为 AB C >? =<,一般株高是 ?@ D >@@ =<,另有 ?丛植
株生长在灌木丛中,为了与灌木竞争阳光,竟分别高达 E>@ =<、EF@ =<、EG@ =<,与边上
的石栎树株高相近,株高的增加是由节间长度伸长引起,植株上的节间数和叶片数并未增
加。虽然已经是秋末,但是仍然有幼嫩植株长出,说明具有多年生特性。异地移栽到西双
版纳野生稻集中保护基地后,植株高度多数为 >@F C >F =<,但是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叶
片数为 @ D 叶时,植株高度达到 B? D A> =<。而在异地移栽到昆明温室内,在叶片数为
@ D 叶时,植株高度仅为 @F D > =<,而在成熟时平均株高达到 >?E C F =<。可见,
这个生态类型的药用野生稻,植株高度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在有荫蔽时,株高可以大幅
度增加,而在密度增加株高可以大幅度降低,这一可塑性超过其它栽培稻,也超过其它野
生稻包括药用野生稻的其它生态类群。据资料显示,过去发现的 !个云南药用野生稻生态
群的植株高度在 >>@ D ?? =<,只有 个的株高仅为 A? =<(陈勇,私人资料)。这种植株
高度可塑性大的特点,在其它野生稻中是少见的,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0?0> 叶片较窄 原生地的孟遮药用野生稻植株,从剑叶倒数第三叶的宽度在 0? C @0? =<,
@G>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
而异地移栽到昆明和西双版纳保护基地后,从剑叶倒数第三叶的宽度为 !# $ %# &’,比对照材
料耿马药用的对应叶片宽度 (( $ %) &’窄得多。但是两居群药用野生稻的叶片长度相近。
(** 结实率较高 调查了孟遮药用野生稻 (%个穗子,穗长 *%# $ (# &’,每穗粒数 !*%
$ *!,实粒数 !%# $ ((,穗颈长度 (+ $ *# &’,结实率高达 +( $ !(,。在景哈对照材料耿
马药用野生稻的结实率在 )%,以下,而且其花药十分小,花粉少。野生稻的结实率通常
较低,有些野生稻尽管穗子很大,但是由于结实率低,因此实粒数并不多(秦前锦等,
(%%%)。孟遮药用的穗子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实粒数在野生稻中是较高的。
!# 抗病能力强
在孟定自然分布点,药用野生稻居群被发现时植株上无任何病害,虽有稻蚊蝇危害,
但无明显虫害症状。异地移栽到昆明温室内后,经过 (年的生长调查,仍然无任何病害发
生,也没有稻蚊蝇的自然发生。异地移栽到西双版纳野生稻集中保护基地后,发现其抗稻
瘟病能力比耿马药用野生稻强。(%%* 年生育前期自然发病鉴定中也有相同的抗病表现,
没有叶瘟病病斑发生,也无白叶枯病害发生。通过人工接种 +个具有强或较强致病力的稻
瘟病病原菌和 *个白叶枯病病原菌强致病菌系,病原菌菌系名称和鉴定结果见表 !和 (。
从表 !可以看出,孟遮药用野生稻对 *个稻瘟病病原菌系(-++ . (/+、01// . !、2345( .
%6 . 6)的抗性很强,接近抗性对照材料小粒野生稻,而优于耿马药用野生稻,同时对另
外几个菌系也有一定的抗性;从病情指数来看,孟遮药用野生稻比公认的野生稻高抗稻瘟
病对照材料小粒野生稻抗稻瘟病能力稍差。不过,孟遮药用野生稻和耿马药用野生稻对稻
瘟病的抗性显著强于生产用的感病对照品种蒙古稻,说明它们对稻瘟病抗性属中等以上。
两种药用野生稻材料接种白叶枯病原菌强致病菌系后,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是发病程
度、病情指数远低于感病对照品种汕优 6*,而且比生产用抗白叶枯病对照品种 78*6的发
病程度低和病情指数低。尤其是孟遮药用野生稻对 9:5#%#高抗,对 ;!菌系中抗,比现
在生产用绝大多数品种的抗稻瘟病能力强(路洪标等,(%%()。
表 $ 孟遮、耿马药用野生稻接种稻瘟菌后发病情况比较表
0<=>? ! 9@’A@A’?4E @4 >?> K ?L J34&I=稻瘟病 孟遮药用野生稻 耿马药用野生稻 蒙古稻< 小粒野生稻<
菌系 ! ##$%$&’($) ! ##$%$&’($) N?4MMI ! *$&+,’
O> R?4M’< ’ GT O T O T O T O
-65 !# #6 = !# *6
-++ . (/+ !! *6 !6 #! =
7J+! . %# !6 )* = !+ #6 =
01/# . 5 (% 66 = !/ ## =
01// . ! !% ** !% (6
-*## (* /6 = (/ 65 =
2345( . %6 . 6 !( *5 = !* **
++T !+ )5 = !/ ## =
平均 病情指数 ! ! 6 %
U@M3&<> 34F?L
注:T—每片叶上病斑数;O—!%% &’(叶面上病斑数;<—+个稻瘟病原菌孢子混合接种,=—和小粒野生稻的发病程度
达到显著差异(大于 %%))。 :@E?:<—344@&I>@ECV>?@ECV!%%
&’( >?S ’@B? EQ<4 EQ!/(*期 程在全等: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表 ! 孟遮、耿马药用野生稻接种白叶枯病菌后发病情况比较表
!#$% & ’()*+,-(. (/ 01,2% #$,312 4,-%-% 4%5%$(*)%.2 (. $%5%- (/ 20( 26*%- (/ ! 7 ##$%$&’($) /2%+ ,..(89$2,(.
(/ 01,2% #$,312 #82%+,$ :
材料 白叶枯病菌系 病叶长度 病叶;全叶长度;< 病斑占叶面积;< 病情指数
=2%+,$ >.21()(.- ?%.321 (/ @%+8%.23% (/ 4,-%-% @%+8%.23% (/ 4,-%-% @21($(3,8$
(+6A% 4,-%-% $%/(8)) $%.321;$%/ $%.321 #$(2 +%;$%/ +% ,.4%B
孟遮药用野生稻 >C D7EF C&7&G H7FI C
! 7 ##$%$&’($) ’JEKIK I7F I7DD I7FK I
=%.3A1% )2%+,$ LMHKGH &D KC7FK &H7HE G
耿马药用野生稻 >C CI7G CN7IE CK7CF &
! 7 ##$%$&’($) ’JEKIK CI CF7NG CG7DK &
O%.3) )2%+,$ LMHKGH &K7C GD7NN GG7C G
PQGN >C CG7K KC7HN &E7K G
’JEKIK CK7& NC7DK GC7&K G
LMHKGH C&7DF FF7K &H7IF G
汕优 NG >C &D7E DD7F FH7FE N
R1.6(9NG ’JEKIK CH7H F&7& GE7KH K
LMHKGH GC7F HD7F NN7CF D
!# 品质特点
对整粒米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发现其蛋白质含量达到 CF<,比其它地方文献报道
的多数药用野生稻生态群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 CG7I<)高(甄海等,CEED);直链淀粉
含量在 CC7NH<,明显低于现在许多栽培稻的淀粉含量(叶胜海等,&II&)。此外,有益矿
质元素中,S.含量达到 GD )3;?,高于多数栽培稻的 S.含量(张名位等,CEEN)。从这些
结果来看,该药用野生稻的米质优良,从中可以发掘优良品质基因,用于改良现在许多栽
培稻品种的品质。
$ 讨论
按中国植物志第九卷二分册以及过去长期从事野生稻资源研究的绝大多数专家、学者
和科技人员的观点认为,中国包括云南起源的野生稻只有 G种,其中一种是药用野生稻
(!*+,’- ##$%$&’($) T$$ : %B T22 :),小粒野生稻并不是起源于中国(刘亮等,&II&)。而云南
植物志第九卷认为药用野生稻是曾用名,不能算是单独的一个种,应归并入小粒野生稻种
(! 7.$&/0’ P : R: @+%-$)中,从而把云南药用野生稻称作小粒野生稻种。实际上,云南药用
野生稻为二倍体,染色体组型为 ’’(&. U &K)(刘亮等,&II&),而小粒野生稻染色体组型为
’’MM(&. U KH);此外,云南药用野生稻形态特征与我们从国外引进的小粒野生稻有很大的
差异;再者,以前发现和现在发现的云南药用野生稻在昆明温室内能抽穗、开花、结实,而
从国外引进的小粒野生稻在昆明温室内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进行生殖生长。因此我们认为
云南植物志第九卷将云南药用野生稻归并入小粒野生稻欠妥当。我们新发现的野生稻居群和
其它云南药用野生稻居群一样,应属于药用野生稻种,不应该归并入小粒野生稻。
孟遮药用野生稻植株可塑性大,植株高度可以根据密度和荫蔽情况自动大幅度调节株
高,而其抗螟虫和稻飞虱能力也很强,抗稻瘟病能力中等偏上,抗白叶枯病害能力强,说
明带有某一或多个抗稻瘟病基因或抗白叶枯病基因。总体来看,这个居群的药用野生稻具
&D&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N卷
有多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我们已经采集该地药用野生稻移栽到西双版纳景哈野生稻集中
保护基地,同时我们也大量提取其基因组 !#,并永久保存了其遗传物质。
历史上曾有人在孟定会图山发现一个药用野生稻生态群,该药用野生稻穗颈长度为 $
%&,平均株高仅有 ’( %&。而在距我们新发现位置不远处也发现了 )个生态群,该药用野生
稻株高为 ()( %&,穗颈长度为 $* %&(陈勇,私人资料),这两个分布点的药用野生稻现在都
已消失。上述两个点药用野生稻的株高、穗子特性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我们新发现点药用野
生稻的特点。新发现点药用野生稻与过去发现的药用野生稻在植株高度及株高的可塑性、叶
片宽度、结实率方面有明显差异。我们认为该处药用野生稻为新发现的原因在于:第一,过
去并无记载该点发现了药用野生稻;第二,带领我们考察野生稻的当地农技人员对历史上孟
定范围内发现和存在药用野生稻的情况非常清楚,他们本以为孟定范围内的药用野生稻已经
全部消失,此次新发现药用野生稻也出乎他们的预料。我们进一步认为孟遮药用野生稻可能
为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仅存的一个居群,因为通过我们(年左右时间,采用 (种调查方式即
专门调查、委托调查(委托重点地区思茅地区农科所、临昌地区农科所和西双版纳州农科
所)和个别调查(委托个别地点的专家或有关人员),确证了历史上云南发现的药用野生稻
都已经消失,而以后再发现药用野生稻新的生态类群可能性很小,原因在于,一方面药用野
生稻的自然生存环境几乎没有了,另一方面,多年多次的调查范围几乎涉及药用野生稻可能
的生存环境和地方。所以,我们发现的孟定遮甸药用野生稻可能就是珍稀濒危云南药用野生
稻自然存在的唯一的一个生态群。为了保存野生稻的遗传种质和维持其原有遗传特性,在其
原生地建立一个保护点,也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我们新发现的药用野生稻生态群已经引
起重视,已由国家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立项资助在其原生地建立保护基地。
从 )’(*年王启无第一次发现云南药用野生稻以来(陈勇,考查资料),曾经发现 )+
个分布点,但是这 )+个点原生地的药用野生稻都已消失,其中只有一个居群即来自耿马
的药用野生稻目前在云南还有活体异地保存。加上我们新发现点的药用野生稻,目前在云
南就只有来自两个地点的药用野生稻有活体材料生长和保存材料。
致谢 本文涉及的考察、研究实验过程中,得到西双版纳州农科所王文华高级农艺师、思茅地区农科所
李杰高级农艺师和闻禄农艺师、临沧地区孟定农科站兰时康等同志,以及云南农科院陈勇研究员、张绍
松副研究员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参 考 文 献〕
吴征镒主编,+,,( - 云南植物志(第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
刘亮等主编,+,,+ - 中国植物志(第 ’卷 +分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012 !3(蔡得田),4516 78(袁隆平),75 9:(卢兴桂),+,,)- # 6;< =>?1>;@A BC ?2%; D?;;E26@ 26 >0; +)=> %;6>5?A! - =;?%0F
26@ 1 6;< G1>0 <1A BC ?2%; D?;;E26@ DA 5>2H2I1>2B6 BC EB5DH; 0;>;?B=2= BC <2E; %?B== 16E GBHAGHB2E2I1>2B6[J]- !#$ !%&’( )*((作
物学报),!()):)),—))$
/0;6 4(陈勇),K;6@ 4L(曾亚文),7216@ M(梁斌),)’’N- 8BHA&B?G02=& BC %01?1%>;? E2=>?2D5>2B6 BC O+ =;@?;@1>;? GBG5H1>2B6=
C?B& 456616 <2HE ?2%; P %5H>2Q1>;E ?2%;[J]- )’+#,-./# 0,*($ 1 !%&* )*(西南农业学报),#$(():)$—+,
O16 :J(范树国),K016@ KJ(张再君),725 7(刘林), .# $2,+,,,1- /B6=;?Q1>2B6 BC ?2%; @;6;>2% ?;=B5?%;= 26 /0261 16E >0;2?
5>2H2I1>2B6 26 D?;;E26@[J]- 0,*(./. 3*’4*5.&/*#6(生物多样性),%(+):)’R—+,N
(N+(期 程在全等: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 $%(范树国),&’#( &)(张再君),*+, *(刘林), ! #$,-.../0 1’2 3425+23,(26(74’+58 9+3:7+/,:+6# 6; <+89 7+52 #9
:’2+7 5’75:27+3:+53 +# =’+#[)]0 % &’(#) *+ ,!-(武汉植物学研究),!(>):?@A—?->
!2#( %&(冯国忠),B# $C(万树青),D# E)(潘大建),-..- 0 B+89 7+52 +# =’+# #9 +:3 423:3’723+3:#52[)]0 .(/) &/$0
1$#) ,!-+’23!(中国野生植物资源),#!(>):@?—@F
%6 *&(高立志),%2 $(葛颂),G6#( EH(洪德元),-...0 I 4728+J+#7K 3:,9K 6# 25686(+58 9+;;272#:+:+6# <+:’+# :’2 56JJ6#
<+89 7+52 4256# 2’7/8+9+) %7+;;[)]0 :3# :92+) ;/)(作物学报),#$(-):-@.—-@F
G2 %=(何光存),@LLM0 =288,87 #9 J6825,887 44765’23 +# 2N486+::+6# 6; ,32;,8 (2#23 +# <+89 7+52[)]0 12+92!-- /) */+O !)9/<
)!!2/)9(生物工程进展),!(-):?@—?>
G,#( =*(黄炽林),&2#( G(甄海),=’2# H(陈奕), ! #$,@LL@ 0 1’2 +J476P29 J2:’693 ;67 #8K3+3 6; 5764 Q,8+:K[R]0
北京:农业出版社,@?—@>
)+#( BS(蒋琬如),B#( )*(王久林),D#( GG(庞汉华), ! #$,@LLF 0 $5722#+#( #9 ,:+8+T:+6# 6; <+89 7+52 <+:’ /83: 72O
3+3:2#52 (2#23[)]0 ;3/ :92/3 ;/)(中国农业科学),#%(F):-@—-M
*, GU(路洪彪),V+ $)(倪善君),&’#( &(张战), ! #$,-..-0 1’2 448+5:+6# #9 4729+5:+6# 6; <+89 7+52 /2+#( ,329 +# 7+52
/7229+#([)]0 *2!!0/)9(育种),!:@W—@>
C+# C)(秦前锦),*+ %)(李桂菊),$6#( !)(宋发菊), ! #$,-...0 1’2 3425+;+5 5’75:27+3:+53 6; <+89 7+52 7236,7523 #9 :’2+7
448+5:+6# +# 3,427 ’+(’OK+289 6; 7+52 /7229+#([)]0 =’>!/ :92/3 ;3/(湖北农业科学),$:@F—@M
$’, *G(舒理慧),*+6 *)(廖兰杰),B# GC(万黄乔),@LL? 0 %2#2:+5 #8K3+3 #9 /7229+#( 2;;25: ;67 723+3:#52 :6 /5:27+8
+# <+89 7+52[)]0 % &’(#) ?)/@(A#/+)#$ ;3/!)3! B0//+))(武汉大学学报 X自然科学版),&’(W):L>—@..
1# %Y(谭光轩),$’#2( *G(盛腊红),G2#( %=(何光存), ! #$,@LLM0 I9P#523 +# 3:,9+23 6; (2#2:+5 ;6,#9:+6# +# <+89
7+52[)]0 % &’(#) *+ ,!-(武汉植物学研究),!$(?):W>L—WF>
1# %Y(谭光轩),B#( GY(王红星),@LLL0 I9P#52 +# :’2 728:+6#3’+43 6; <+89 7+52[)]0 BC8$+2#/+) +7 A#’2!(大自然
探索),!(FA):A>—M.
B# U*(万丙良),&’#( Y*(张献龙),@LLM0 D76(7233 6; J6825,87 /+686(K 3:,9+23 6# Y-@ (2#2[)]0 .(/) % ,/3 ;3/(中国
水稻科学),!#(-):@@>—@@M
B#( YD(王秀萍),&’#( CY(张启星),$,# H(孙宇), ! #$,-... 0 I 4728+#+J7K 35722# #9 723+3:#52 #8K3+3 6; :,7#29
<+89 7+52 J:27+83[)]0 % =!/>!/ :92/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AM—M@
H#( S=(杨仁崔),@LLA0 1’2 723275’ 6# 448+5:+6# 6; <+89 7+52 (27J483J +# ZSSZ[)]0 &+2$0 :92/3’$’2!(世界农业),&:
-.—-W
H2 $G(叶胜海),&’#( YR(张小明),U6 %*(鲍根良), ! #$,-..- 0 1’2 JK8632 56#:2#: (26(74’+5 9+;;272#523 6; )46#+5
#9 Z#9+5 7+52 P7+2:+23 J6#( 9+;;272#: 723[)]0 D(!E/#)9 :92/3 ;3/(浙江农业科学),(:@-F—@-M
&’#( RB(张名位),D2#( &R(彭仲明),E, HC(杜应琼),@LLF0 =6J/+#( /+8+:K #9 3:/+8+:K #8K3+3 6; :’2 56#:2#: 6; :752
282J2#: !2,&# #9 R# +# 3425+8 7+52 (7+#3[)]0 .(/) % ,/3! ;3/(中国水稻科学),!’(?):-.@—-.F
&’#( VC(张乃群),-..-0 S2P+2< 6; :’2 3:,9+23 6# 728:+6#3’+4 6; :’2 (2#,3 [7KT[)]0 % A#)5#)9 F!#3(!2-’.+$$!9!(A#’2#$
;3/!)3! B0//+))(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F):F@—AF
&’#( C(章琦),B#( =*(王春莲),$’+ IV(施爱农), ! #$,@LL?0 \P8,:+6# 6; 723+3:#52 :6 /:27+8 /8+(’:( G#)<
(+H+)#- +256#! 4P0 +256#!)+# <+89 7+52 3425+23[)]0 ;3/ :92/3 ;/)(中国农业科学),#)(>):@—L
&’#( CC(章清杞),H#( $*(杨蜀岚),H#( G)(杨蕙杰), ! #$,-..@0 S23+3:+P+:K 6; +#:76(7233+6# 8+#23 927+P29 ;76J <+89
7+52 3425+23 6; 67KT 6; ZSSZ :6 7+52 /83:,/5:27+8 /8+(’: #9 /76<# 48#:’64427[)]0 ;!!0(种子),#:@>—@M
&’2# G(甄海),G,#( =*(黄炽林),=’2# H(陈奕), ! #$,@LLA0 $:,9K 6# :’2 476:2+# 56#:2#: 6; <+89 7+52 7236,752[)]0 %
;+’( .(/)# :92/3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F—-.
&’6#( EU(钟代彬),*,6 *)(罗利军),H+#( =$(应存山),@LLA0 $:,9+23 6# 723+3:2#52 :6 /76<# 48#:’64427(U4G)6; ’K/7+9
/2:<22# 4256# -#/@# #9 4256# +77/3/)#$/-[)]0 ;!!0(种子),*:@—?
&’6#( EU(钟代彬),*,6 *)(罗利军),H+#( =$(应存山),-... 0 I9P#523 6# :7#3;277+#( 28+:2 (2#2 ;76J <+89 7+52 3425+23 +#:6
5,8:+P:29 7+52[)]0 .(/) % ,/3! ;3/(中国水稻科学),!&(-):@.W—@.F
?A-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F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