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 for Brewing Traditional Liquor of  Miao Ethnic Group in Leigongshan Mountain, Guizhou

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的酒曲植物



全 文 :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的酒曲植物∗
赵富伟1ꎬ 姚  瑶2ꎬ 唐秀俊3ꎬ 谢镇国3ꎬ 杨胜国3ꎬ 余永富3ꎬ
武建勇1ꎬ 周江菊4ꎬ 张世玲3ꎬ 李  萍3ꎬ 杨绍军3ꎬ
雷启义4ꎬ 薛达元1ꎬ2∗∗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ꎬ 江苏 南京  210042ꎻ 2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ꎬ
北京  100081ꎻ 3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ꎬ 贵州 雷山  557100ꎻ
4 凯里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ꎬ 贵州 凯里  556000)
摘要: 贵州省雷公山地区的苗族至今保持着传统的酿酒工艺ꎬ 以及传统酒曲的制作技术ꎮ 为了保护和传承
苗族酒文化ꎬ 采用民族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方法ꎬ 调查当地群众酿造土酒的工艺ꎬ 记录传统酒曲的制作技
术以及酒曲植物的种类ꎮ 研究发现ꎬ 雷公山地区的苗族土酒和我国其他小曲酒的酿造工艺相似ꎻ 整理、 鉴
定、 编目酒曲植物 19科 28属 35种ꎬ 其中兔耳一支箭 (Piloselloides hirsuta) 和河北木蓝 ( Indigofera bun ̄
geana) 是使用频度最高的植物ꎻ 通常采集植物鲜嫩的茎、 叶、 芽来制作酒曲ꎬ 较少使用全草ꎮ 传统的酒
曲制作技术正面临失传ꎬ 应深入开展酒曲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和研究ꎬ 保存和记录苗族酒文化的物
质基础ꎬ 有利于促进苗族酒文化的传承和相关生物资源的保护ꎮ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ꎻ 苗族ꎻ 酒曲植物ꎻ 土酒ꎻ 传统知识
中图分类号: Q 949􀆰 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845(2014)02-261-06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 for Brewing Traditional Liquor of
Miao Ethnic Group in Leigongshan Mountainꎬ Guizhou
ZHAO Fu ̄Wei1ꎬ YAO Yao2ꎬ TANG Xiu ̄Jun3ꎬ XIE Zhen ̄Guo3ꎬ YANG Sheng ̄Guo3ꎬ
YU Yong ̄Fu3ꎬ WU Jian ̄Yong1ꎬ ZHOU Jiang ̄Ju4ꎬ ZHANG Shi ̄Ling3ꎬ
LI Ping3ꎬ YANG Shao ̄Jun3ꎬ LEI Qi ̄Yi4ꎬ XUE Da ̄Yuan1ꎬ2∗∗
(1 Nan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ꎬ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ꎬ Nanjing 210042ꎬ Chinaꎻ 2 C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ꎬ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ꎬ Beijing 100081ꎬ Chinaꎻ 3 Leigongshan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ꎬ Guizhou 557100ꎬ Chinaꎻ 4 School of Environment
& Life Scienceꎬ Kaili Universityꎬ Kaili 556011ꎬ China)
Abstract: For many yearsꎬ traditional knowledgeꎬ techniques and know ̄how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fer ̄
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liquor and also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its starter culture by Miao ethnic group who lives in
Leigongshan Mountainꎬ Southwest China. To protect liquor culture of Miao peopleꎬ and in order to document and
transmit i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ꎬ we have conducted a series of surveys on the techniques and the process of
brewing traditional liquor and making starter cultureꎻ and we have documented the plants which have been used for
starter culture via ethnobotanical and taxonomical approachesꎬ such as key informants interviewꎬ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ꎬ and ethnobotanical inventory.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traditional liquor in Miao communities re ̄
sembles other Xiaoqu alcoholic in terms of both the producing process and techniques. Thirty ̄five species of plants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2014ꎬ 36 (2): 261~266
Plant Diversity and Resources                                    DOI: 10.7677 / ynzwyj201413116

∗∗
基金项目: 环境保护部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ꎻ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 (2012FY110300)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ꎻ E ̄mail: xuedayuan@ hotmail.com
收稿日期: 2013-05-22ꎬ 2013-07-12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 赵富伟 (1984-) 男ꎬ 博士ꎬ 助理研究员ꎬ 主要从事民族植物学研究ꎮ E ̄mail: zhaofuwei@ outlook.com
used in starter cultureꎬ which belong to 19 families and 28 generaꎬ were identified and inventoried. Piloselloides hirsuta
(Asteraceae) and Indigofera bungeana (Fabaceae) are the most frequently employed ones among all of the plants.
Fresh and tender stemsꎬ leavesꎬ or shoots of the plants are parts of plants which are used to make distiller’ s yeastꎻ
while the whole plant is barely use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ssociated with starter culture would fail to be handed
down in a few decadesꎬ due to erosion of modernization and losses of young (female) labor and the ethnic language
as well. More research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promote liquor culture of Miao peopleꎬ e.g. cen ̄
sus on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 and valuation of its biolog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 Ethnobotanyꎻ Miao ethnic groupꎻ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ꎻ Traditional liquorꎻ Traditional knowledge
  白酒酿造实质上是菌类微生物经过糖化和
发酵过程ꎬ 把大米等含淀粉的原料降解为乙醇的
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 (田永峰等ꎬ 2007ꎻ Rhee
等ꎬ 2011ꎻ Yang等ꎬ 2011ꎻ Yoon等ꎬ 2012)ꎮ 酒曲
是霉菌、 酵母、 脂肪酸细菌等微生物的培养基ꎬ
是白酒酿造的糖化发酵剂ꎮ 酒曲植物则是添加到
酒曲中的植物原料ꎬ 可以促进发酵微生物的繁殖
和发育ꎬ 抑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ꎬ 显著改善小曲
白酒的风味 (王民俊ꎬ 2003a)ꎮ 我国酒曲植物的
利用历史比较早ꎬ 西晋 «南方草木状»、 北魏
«齐民要术»、 宋代 «北山酒经» 等史籍均有记
载ꎮ 不过ꎬ 自 20世纪 30年代开始ꎬ 我国大部分
地区已经不再使用酒曲植物生产小曲ꎬ 只有南方
的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仍在酒曲中添加野生植物ꎬ
少则 1种ꎬ 多至上百种 (杨柳ꎬ 2011)ꎮ
贵州省雷公山地区优越的气候和丰富的野生
植物资源为当地苗族的酒文化提供了天然的物质
基础ꎬ 使他们能够就地取材酿制土酒ꎮ 土酒不仅
是当地苗族群众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ꎬ 还是调节
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承载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何明和吴明泽ꎬ 1999)ꎮ 当地群众好饮土酒ꎬ 凡
大米、 红薯、 玉米、 野果等皆可酿酒ꎬ 当地社区
至今保持着传统制曲技术和酿酒工艺ꎮ 目前ꎬ 有
关苗族酒文化的系统研究较少ꎬ 而苗族酒曲植物
的研究则未见报道ꎮ 本研究采用民族植物学方法
研究了雷公山地区的苗族酒曲植物和传统制曲、
酿酒技术ꎬ 收集、 整理、 编目当地酒曲植物及相
关传统知识ꎮ
1  研究地区概况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
腹地ꎬ 雷山、 台江、 剑河、 榕江四县交界处ꎬ 是
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ꎮ 区内山势高耸ꎬ
垂直差异明显ꎬ 最高峰雷公山是苗岭主峰ꎬ 海拔
2 178.8 mꎻ 最低处为小丹江谷地ꎬ 海拔 650 mꎮ
保护区属于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ꎬ
温暖湿润ꎬ 雨量充沛ꎮ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许多植
物提供了天然的避难所ꎬ 区内共有高等植物 2 582
种ꎬ 其中包含台湾杉 (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等 3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ꎬ 雷山杜鹃 (Rhodo ̄
dendron leishanicum) 等 10 种雷公山特有种ꎬ 以
及 74种被列入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
约 (附录 II) » 的植物 (张华海和张旋ꎬ 2007)ꎮ
雷公山地区是苗族、 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
聚居区ꎬ 保护区内零星分布有 60 多个苗族自然
寨ꎬ 共三万多人ꎮ 苗族群众崇拜自然ꎬ 信奉万物
有灵ꎬ 巨石 (怪石)、 岩洞、 古树、 山林、 水
井、 桥等都是他们崇奉的圣物ꎮ 苗族还是一个有
本民族语言ꎬ 而无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ꎬ 民族
文化主要以口头方式传承ꎮ 本研究主要在平祥、
陡寨、 雀鸟、 格头、 毛坪、 小丹江等 6个行政村
开展ꎮ 格头村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ꎬ 雀鸟村位于
缓冲区ꎬ 其他行政村位于实验区ꎮ
2  研究方法
2.1  民族植物学调查
通过关键人物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式调查
等ꎬ 向苗族群众了解有关土酒酿制和酒曲制作的知识和
经验ꎮ 访谈采用 “5W+1H法”ꎬ 即WHO (什么人)、 WHAT
(什么植物)、 WHEN (时间)、 WHERE (地点或场所)、
WHY (功效) 和 HOW (制备方法) (裴盛基和龙春林ꎬ
1998)ꎻ 访谈内容包括: 酒曲制作技术、 酒曲植物的名
称和使用方法、 酿酒工艺等等ꎮ 重点记录酒曲植物的苗
语名、 汉语当地名、 采集时间、 使用部位、 加工方法等
信息ꎬ 以及信息提供者的姓名、 性别、 年龄等ꎮ
2.2  植物学调查及标本鉴定
凭证标本的采集和鉴定主要包括: 采集酒曲植物ꎬ
记录它们的生境特征ꎬ 制作凭证标本ꎬ 标本的整理、 鉴
定、 分析和编目等ꎮ 凭证标本存放于环境保护部南京环
26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
境科学研究所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标本室ꎮ
3  结果与分析
2013年 4月ꎬ 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
平祥等 6个行政村ꎬ 逐村调查并采访了 13名关键
人物ꎬ 采集、 制作了 35种酒曲植物的凭证标本ꎮ
3.1  苗族土酒的酿造技术及工艺
苗族土酒的酿造工艺包括浸泡、 淘洗、 滴
干、 蒸粮、 摊粮、 拌曲、 入埕糖化、 投水发酵、
蒸酒、 贮藏等操作流程ꎮ 先要将粮食浸泡、 淘洗
干净ꎬ 沥干水分ꎬ 装入甑子中用大火蒸ꎮ 蒸熟后
倒在簸箕中ꎬ 摊开散热ꎮ 待冷却至室温 (冬天
需略高于室温ꎬ 约 30 ℃左右) 时ꎬ 把酒曲捣碎ꎬ
撒在摊开的熟粮上ꎬ 拌匀ꎮ 再装入酒埕 (陶罐)
中ꎬ 用淤泥或动物油脂密封ꎮ 待发酵后ꎬ 再用土
法蒸馏ꎬ 蒸出香甜的土酒ꎮ
3.2  苗族传统酒曲的制作技术
酒曲的制作主要包括采药、 舂药、 拌糠、 引
种、 干燥和储藏等六个步骤ꎮ 农历 7月至 9月中
旬是制作酒曲的最佳时间ꎬ 而勤劳的苗族妇女通
常在农历 5月中旬至 8月底采集酒曲植物ꎮ 把新
鲜草药混合ꎬ 捣烂至糊状ꎬ 再用米糠和少量糯米
饭拌匀ꎬ 捏成拳头大小的酒曲团ꎮ 一般还会在酒
曲团上抠一个小洞ꎬ 塞入陈年的或者购买的酒
曲ꎬ 接种霉菌和酵母ꎮ 若无陈曲ꎬ 则增加兔耳一
支箭 (Piloselloides hirsuta) 的用量ꎬ 以利于天然
野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ꎮ 酒曲不能在烈日下暴
晒ꎬ 必须存放在荫蔽处ꎬ 自然风干ꎮ 晾干后ꎬ 就
可以储藏备用ꎮ 酒曲有雌雄之分ꎬ 不过只是在形
状上略有差异ꎬ 制作方法、 原材料等完全相同ꎮ
3.3  酒曲植物资源的多样性
常用的酒曲植物有 35种ꎬ 分属于 19科 28属
(表 1)ꎮ 蔷薇科 (Rosaceae) 植物最多ꎬ 共有 7
种ꎻ 其次是菊科 (Asteraceae)ꎬ 6 种ꎻ 再次是唇
形科 (Lamiaceae)ꎬ 3种ꎻ 野牡丹科 (Melastomat ̄
aceae)、 桑科 (Moraceae) 和猕猴桃科 (Actin ̄
idiaceae)ꎬ 各 2 种ꎻ 其余 13 科各有 1 种ꎮ 酒曲
植物较多的属分别是: 悬钩子属 (Rubus) ( 3
种)、 蔷薇属 (Rosa) (2 种)、 榕属 (Ficus) (2
种)、 香青属 ( Anaphalis) ( 2 种)、 艾纳香属
(Blumea) ( 2 种)、 猕猴桃属 ( Actinidia) ( 2
种)ꎻ 其余 22属各有 1种植物ꎮ
兔耳一支箭和河北木蓝 ( Indigofera bun ̄
geana) 的使用频率最高ꎬ 所有关键人物都认为
它们是主要且必须的原料ꎮ 使用频度较高的其他
植物有: 滇白珠 (Gaultheria leucocarpa var. yun ̄
nanensis) 和毛叶木姜子 ( Litsea mollis) 分别有
11人使用ꎻ 地果 (Ficus tikoua) 有 8 人使用ꎻ
亮叶桦 (Betula luminifera) 和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 分别有 7 人使用ꎮ 川莓 ( Rubus
setchuenensis)、 绒毛黄腺香青 ( Anaphalis aure ̄
opunctata var. tomentosa)、 黄毛草莓 ( Fragaria
nilgerrensis)、 中华猕猴桃 ( Actinidia chinensis)
等分别有 6人使用 (表 2)ꎮ
表 1  苗族酒曲植物科属统计表
Table 1  Statistic of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 for brewing
traditional liquor of Miao
No. Family Genus Speciesnumber Total
1 Lauraceae Litsea 1 1
2 Polygalaceae Polygala 1 1
3 Moraceae Ficus 2 2
4 Betulaceae Betula 1 1
5 Actinidiaceae Actinidia 2 2
6 Ericaceae Gaultheria 1 1
7 Ebenaceae Diospyros 1 1
8 Rosaceae
Crataegus
Fragaria
Rosa
Rubus





9 Fabaceae Indigofera 1 1
10 Melastomataceae MelastomaOsbeckia

1 2
11 Cornaceae Dendrobenthamia 1 1
12 Rhamnaceae Hovenia 1 1
13 Lamiaceae
Lamium
Rabdosia
Salvia




14 Plantaginaceae Plantago 1 1
15 Rubiaceae Paederia 1 1
16 Caprifoliaceae Lonicera 1 1
17 Valerianaceae Patrinia 1 1
18 Asteraceae
Anaphalis
Blumea
Leontopodium
Piloselloides





19 Liliaceae Aletris 1 1
Total     19     28 35 35
3622期                          赵富伟等: 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的酒曲植物                               
表 2  苗族传统酒曲植物的民族植物学编目
Table 2  Ethnobotanical inventory of plants in starter culture for brewing traditional liquor of Miao
No. Species Local name Family Parts used# Preparation Frequency×
PX001 滇白珠 Gaultheria leucocarpa var.      yunnanensis Qian Weng Kong Eric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11
PX002 毛叶木姜子 Litsea mollis Zai Jiang Bang Lauraceae Leafꎬ Root Mash up 11
PX003 亮叶桦 Betula luminifera Ga Dou Fu Betulaceae Leaf Mash up 7
PX004 川莓 Rubus setchuenensis Zai Ge Bang Rosaceae Leaf Mash up 6
PX005 地果 Ficus tikoua Zhan Ge Sou Moraceae Leaf Mash up 8
PX006 兔耳一支箭 Piloselloides hirsuta Wo Fu Lou Asteraceae Leafꎬ Whole plant Mash up 13
PX007 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 Zan Xiao Nao Melastomataceae Leafꎬ Shoot Mash up 7
PX008 河北木蓝 Indigofera bungeana Wo Gei Gei Fabuceae Leaf Mash up 13
WM001 珠光香青 Anaphalis margaritacea Wo Gui Asteraceae Whole plant Mash up 5
WM002 缫丝花 Rosa roxburghii Zan Bu Guo Rosaceae Leaf Mash up 3
WM003 云南山楂 Crataegus scabrifolia Zai Gan Ge Rosaceae Leaf Mash up 3
WM004 绒毛黄腺香青Anaphalis aureopunctata var. tomentosa Wo Gen Song Asteraceae Leaf Mash up 6
WM005 毛毡草 Blumea hieraciifolia Wo Gen Song Asteraceae Leaf Mash up 3
WM006 黄毛草莓 Fragaria nilgerrensis Zai Rong Xiong Ke Rosaceae Leaf Mash up 6
WM007 山莓 Rubus corchorifolius Zan Lue Gan Jiang Rosaceae Leaf Mash up 4
WM008 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sis Zai Gan Meng Actinidi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6
WM009 星毛金锦香 Osbeckia stellata Zai Gai Xian Melastomat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3
WM010 梵净火绒草 Leontopodium fangingense Wo Gen Song Asteraceae Whole plant Mash up 3
WM011 粉条儿菜 Aletris spicata Wo Fu Li Liliaceae Leafꎬ Scape Mash up 3
WM012 墓头回 Patrinia heterophylla - Valerianaceae Leaf Mash up 4
WM013 野柿 Diospyros kaki var. silvestris Gan Nao Zan Mi Ebenaceae Leaf Mash up 3
WM014 瓜子金 Polygala japonica Gua Zi Jin Polygalaceae Whole plant Mash up 3
QN001 野芝麻 Lamium barbatum Wo Bao Shou Lamiaceae Leaf Mash up 4
GT001 枳椇 Hovenia acerba Zai Ge Lie Jie Rhamnaceae Leaf Mash up 3
GT002 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 Zai Nong Na Cornaceae Leaf Mash up 2
MP001 大车前 Plantago major Wo Gan Na Bian Plantaginaceae Whole pant Mash up 1
MP002 毛花猕猴桃 Actinidia eriantha Zai Ge Ba Actinidiaceae Leaf Mash up 2
MP003 金樱子 Rosa laevigata Zan Bo Tuo Rosaceae Leaf Mash up 1
MP004 紫背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var. erythrophylla Wo Zan Ge Sou Lamiaceae Leaf Mash up 1
MP005 黄泡 Rubus pectinellus Zai You Rosaceae Leaf Mash up 1
MP006 瘿花香茶菜 Rabdosia rosthornii Zai Yang Bie Lami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1
MP007 柔毛艾纳香 Blumea axillaris Wo Gen Song Aster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1
XDJ001 忍冬 Lonicera japonica Bie Ti Ga La Caprifoliaceae Leaf Mash up 2
XDJ002 石榕树 Ficus abelii Zai Ou Mu Mor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2
XDJ003 鸡矢藤 Paederia foetida Sai Ha Ga Rubiaceae Stemꎬ Leaf Mash up 2
# 取鲜嫩部位使用ꎻ × 使用该种植物的关键人物的数量
# Parts used in starter culture are fresh and tenderꎻ × Amount of key informants who use such plant
46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
3.4  酒曲植物的利用部位
一般使用植物的地上部分来制作传统酒曲ꎬ
几乎不用地下部分ꎮ 其中ꎬ 以幼嫩的茎、 叶、 芽
为主ꎻ 只有珠光香青 (A.margaritacea) 等 5 种
植物使用全草ꎻ 偶尔使用兔耳一支箭和毛叶木姜
子的根部ꎻ 极少数草本植物还使用花葶ꎬ 如粉条
儿菜 (Aletris spicata)ꎮ
3.5  酒曲植物功效的传统解释
在土酒的酿制过程中ꎬ 植物有三种作用ꎬ
即: “长毛”、 “空糟” 和 “提味”ꎮ “长毛” 意
味着该植物能够促进霉菌的生长并分泌淀粉酶ꎬ
把淀粉分解成糖类ꎮ 兔耳一支箭、 珠光香青、 绒
毛黄腺香青、 梵净火绒草 (Leontopodium fangin ̄
gense) 等具有 “长毛” 的作用ꎮ “空糟” 指可
促进酵母细胞生长ꎬ 有助酒醅发酵、 酒化ꎮ 河北
木蓝、 滇白珠、 地菍等有 “空糟” 的作用ꎮ “提
味” 就是增加土酒的香味ꎬ 这类植物有毛叶木
姜子、 亮叶桦、 野芝麻 (Lamium barbatum) 等ꎮ
毛叶木姜子还可以防止蒸酒时得率太低ꎮ
4  讨论
4.1  传承苗族的传统酿酒知识
雷公山地区苗族土酒和我国其他小曲酒的酿
造工艺基本一致ꎬ 都采用长时低温双边发酵
(边糖化边发酵) 和土法蒸馏技术ꎮ 长时低温双
边发酵过程缓慢ꎬ 对根霉、 酵母等微生物生长不
利的物质不会过早地大量聚积ꎬ 芳香性物质的产
率也因发酵期的延长而较高ꎻ 传统土法蒸馏的汽
带充分ꎬ 能提取出较多的芳香性成份 (王民俊ꎬ
2003bꎻ Xu 等ꎬ 2010)ꎮ 传统方法酿制的土酒口
感柔和、 香醇无比ꎬ 所以当地苗族群众尤为偏
好ꎮ 苗族土酒的酿造技术和工艺已经得到很好的
传承ꎮ
与之相比ꎬ 传统酒曲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
传承却相当令人担忧ꎮ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ꎬ 熟知
酒曲植物而且擅长制作传统酒曲的多为 50 岁以
上的妇女ꎬ 平均每个行政村仅有 2人左右ꎮ 年轻
主妇大多外出务工ꎬ 而且不了解传统酒曲的制作
技术ꎬ 更不认识酒曲植物ꎻ 她们通常在集市上购
买廉价的工业酒曲来酿制土酒ꎮ 苗族传统酒曲及
相关传统知识面临失传的风险ꎮ 因此ꎬ 亟待开展
酒曲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ꎬ 开
展针对当地青少年的科普教育ꎬ 增进苗族青少年
对自身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ꎮ
4.2  发掘与酒曲植物相关的传统知识的科学内涵
酒曲分雌雄可能是苗族文化中原始而朴素的
生殖崇拜的一种体现ꎮ 而苗族妇女对酒曲植物功
效的传统解释则是一种朴素的认识论ꎬ 即: 象形
类比ꎮ 比如ꎬ 他们认为披毛植株 (长柔毛、 绒
毛、 蛛毛等) 如香青属和艾纳香属的植物能够
直接导致酒醅 “长毛”ꎻ 而艾纳香属和木姜子属
(Litsea spp.) 植物的特殊香味能增加土酒的香
醇ꎮ 通过象形类比的认知方式ꎬ 当地群众已经初
步认识到酒曲在土酒酿制过程中的作用ꎬ 以及不
同植物的功效ꎮ 但是他们无法科学认知 “长毛”
实质上是霉菌大量繁殖而产生的生物学现象ꎬ 而
酒曲植物所起的只是间接的、 催化剂似的作用ꎮ
一些常见中药材如陈皮、 柴胡等对小曲酿酒的作
用已经有较多的研究 (王民俊等ꎬ 1997)ꎬ 但民
族药材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陆步诗和李新社ꎬ
2006)ꎮ 因此ꎬ 需要深入地研究少数民族在传统
酒曲中添加的民族药材的作用ꎬ 进而提升少数民
族酒文化的科学内涵ꎮ
4.3  保护酒曲植物的多样性
在雷公山地区的苗族酒曲植物中ꎬ 中华猕猴
桃和毛花猕猴桃 (A. eriantha) 是国家二级重点
保护野生植物ꎮ 不过ꎬ 从采集时间、 使用部位、
用量等方面来看ꎬ 苗族对它们的利用是可持续性
的ꎻ 再者雷公山保护区内共分布有 10 余种猕猴
桃属植物 (蓝开敏等ꎬ 2007)ꎬ 都可以相互替代
使用ꎮ 因而ꎬ 传统酒曲的制作并不会威胁到当地
的生物多样性ꎮ 然而ꎬ 大批量的野生中草药采购
却给酒曲植物资源带来了极大破坏ꎮ 兔耳一支箭
(中药名: 毛大丁草) 是一种常用中草药ꎬ 有清
热解毒、 止咳化痰、 止血等功效 (全国中草药
汇编编写组ꎬ 1983)ꎮ 外地商贩曾在当地社区大
量收购兔耳一支箭ꎬ 致使其被疯狂采挖ꎮ 现在只
有海拔 1200米以上的坡地才有零星分布ꎮ
土酒及其酿制工艺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
分ꎬ 而酒曲植物资源则是苗族酒文化的物质基
础ꎮ 当地苗族对土酒和传统酒曲的偏好远胜其
他ꎬ 除了宴饮待客外ꎬ 传统医药、 宗教仪式、 婚
丧嫁娶等都离不开土法酿酒ꎮ 究其原因ꎬ 传统酒
曲中添加的酒曲植物正是土酒甘冽、 香醇ꎬ 备受
5622期                          赵富伟等: 贵州雷公山地区苗族的酒曲植物                               
当地群众喜爱的原因ꎬ 因此ꎬ 酒曲植物对苗族传
统文化保护、 传承和发扬具有特殊的意义ꎮ 生物
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ꎬ 只有切
实保护好酒曲植物这一物质基础ꎬ 苗族酒文化才
能得到延续和发扬ꎮ
致谢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胡光万博士为酒曲植
物的标本鉴定提供了极大的指导和帮助ꎮ 贵州省雷公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野外调查时提供了翻译、 向
导、 标本制作和鉴定等帮助ꎮ
〔参  考  文  献〕
何明ꎬ 吴明泽ꎬ 1999. 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 [M]. 昆明: 云南人
民出版社ꎬ 1—10
蓝开敏ꎬ 陈志萍ꎬ 熊源新等ꎬ 2007.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
子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A]. 见: 张华海ꎬ 张旋编ꎬ 雷公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M]. 贵阳: 贵州科技出
版社ꎬ 24—98
裴盛基ꎬ 龙春林ꎬ 1998. 应用民族植物学 [M]. 昆明: 云南民族
出版社ꎬ 72—8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ꎬ 1983.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第 2
版)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ꎬ 198
王民俊ꎬ 马宗杰ꎬ 贾翘彦ꎬ 1997. 中药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探
讨 [J]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ꎬ 13 (1): 12—14
张华海ꎬ 张旋ꎬ 2007.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综述 [A]. 见: 张华海ꎬ 张旋编ꎬ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研究 [M]. 贵阳: 贵州科技出版社ꎬ 1—12
Lu BS (陆步诗)ꎬ Li XS (李新社)ꎬ 2006.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olygonum hydropiperon Xiaoqu quality [J] . Liquor ̄making Sci ̄
ence & Technology (酿酒科技)ꎬ (11): 42—43
Rhee Sꎬ Lee JEꎬ Lee CHꎬ 2011. Importance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Asian fermented foods [J] .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ꎬ 10: S5
Tian YF (田永峰)ꎬ Wu TX (吴天祥)ꎬ Hu XY (胡晓瑜) et al.ꎬ
2007. Application of Lactobacillus in food industry [ J] . Liquor ̄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酿酒科技)ꎬ (4): 90—93
Wang MJ (王民俊)ꎬ 2003a.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Xiaoqu rice
wine (V) [J] . Liquor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酿酒科
技)ꎬ (5): 104—106
Wang MJ (王民俊)ꎬ 2003b. 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Xiaoqu rice
wine (I) [ J] . Liquor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酿酒科
技)ꎬ (1): 114—116
Xu Yꎬ Wang Dꎬ Fan W et al.ꎬ 2010. Traditional Chinese Biotechnol ̄
ogy [A]. In: Tsao GTꎬ Ouyang Pꎬ Chen J ( eds.)ꎬ Advances
in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in
China II [M]. Berlin: Springer ̄Berlinꎬ 189—233
Yang L (杨柳)ꎬ 2011. Liquor cul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 ̄
ties [J] . Liquor Making (酿酒)ꎬ 38 (6): 68—87
Yang Sꎬ Lee Jꎬ Kwak J et al.ꎬ 2011. Fungi associated with the tradi ̄
tional starter cultures used for rice wine in Korea [ J] .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Applied Biological Chemistryꎬ 54 (6):
933—943
Yoon SSꎬ Choi JAꎬ Kim KH et al.ꎬ 2012. Populations and potential
association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naturally fermented Korean rice wine [J] .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ꎬ 21 (2): 419—424
662                                  植 物 分 类 与 资 源 学 报                            第 3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