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王利松,彭 华!!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 昆明 !#$#%)
摘要:多变石栎林是小百草岭地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上最具特征性的植被类型,也是该
地区州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最有保护价值的植被类型。通过该植被
类型中 &&!种常见种和优势种的群落结构和植物区系分析表明:仅有中国特有分布种和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种能贯穿于该植被类型的整个群落结构之中,植物区系成分以热带亚洲、中
国 ’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类型为主,表明它隶属东亚植物区,中国 ’ 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
区,云南高原地区,云南高原亚地区(((()&*+)的一个具体区系单元的基本特征;其中的中
国特有种又以小百草岭与周边的滇西北、川、黔、藏地区(主要为横断山地区)所共有的种
占优势,从而也表明了小百草岭种子植物区系与横断山植物区系的联系相对紧密;通过与周
边地区相同植被类型的比较,显示其地处滇中高原北缘的地理位置及受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
影响使得该植被类型垂直分布海拔较高,更偏“干”的特点。
关键词:小百草岭;云南;中国;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0##($##%)#$ ’ #&0 ’ #-
!# $%#&’(’)*%+ ,&-%’./’0 1/23+ -) /# 4&#(#)/. -5
!#$%&’()*+ ,’(%-%+’ ,-%#./ ’) 6/ 1
7’*-8*’0*-&’)9,: 2;2))*)
3/45 6789:;<,=)45 >?+
(!#$%#& ’#()%))* +, -+).#/,01%#*(* 23.4*$/ +, 53%*#3*(,@?;A7;< !#$#%,BC7;+)
<8./%*0/:DCE A7F8A:;G+;E C?A7F EHEIM?JGI:O7P+K8A:;G+;E HEIG7P+K Q:;E :L RG1 S7+:J+7P+:K7;<,+;F GC7M HE7;GE;+GEF JN 6%)1+3.78( 9.7%+:+(. 1 T+MEF :; GCE P:AA?;7GN MGI?PG?IE +;F P:AO:;E;G :L LK:I7MG7P EKEAE;G +;+K8
NM7M :L &&! LIEV?E;G +;F F:A7;+;G MOEP7EM 7; GC7M HEW7GC GCE +IE+K8GNOE E;FEA7P G: BC7;+ +;F 97;:8>7A+K+N+; +IE+K8GNOE P+; :PP?I 7; +KK GCE K+NEIM :L P:AA?8
;7GN,+;F GCE DI:O7P+K /M7+G7P EKEAE;GM,97;:8>7A+K+N+; EKEAE;GM +;F EKEAE;GM E;FEA7P G: BC7;+ +IE LK:8
I7MG7P+KKN F:A7;+;G 7; GCE L:IEMG 1 DC:ME GW: O:7;GM 7;F7P+GE GC+G GCE LK:I+ :L RG1 S7+:J+7P+:K7;< 7M JEK:;<7;<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0 X &!
<0/* ?-/*)’0* ;2))*)’0*
!
!! 通讯作者 /?GC:I L:I P:IIEMO:;FE;PE
收稿日期:$##* ’ #. ’ &$,$##* ’ &$ ’ #*接受发表
作者简介:王利松(&-0! ’)男,硕士,从事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现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攻博。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BT&%&##)资助
! #$%%&% ’(&!)&$ *$+,)-.%,#$%%&% ’(&!)&$ /)-.%,*.%01.2&(&3&% 4,)5! *$+6.%72,8&5! 9.5&
:.%-72(;;;8<=&)> 4(,.5!.?&((3,!@) )()2)%!5 )%7)2.? ! A@.%& &,) !@5) 5B)?.)5 7.5!,.+$!)7 2&.%(3 .%
!@) ,)-.% C D!> E.&+&.?&(.%- &%7 !@) &7F&?)%! ,)-.%5(.%?($7.%- GH #$%%&%,*.?@$&%,I$.J@$ &%7
K.+)!),&%7 !@) 50?&(()7 &7F&?)%! ,)-.%5 &,) 2&.%(3 +)(%- ! !@) 1)%-7$&% /)-.% .% ,)-.%&(.J&!.% C
A@.%&> * .! ?&% +) 5@L% !@&! !@) C(,.5!.?5 C D!> E.&+&.?&(.%- .5 ,)(&!.M)(3 .% %&!$,) ?(5) ! !@&! C
1)%-7$&% /)-.%> N% !@) +&5.5 C !@) ?2B&,.5% C !@) 5&2) M)-)!&!.% !3B) C,2 D!> E.&+&.?&(.%-
&%7 &7F&?)%! ,)-.%5,.! ?&% +) 5@L% !@&! !@.5 M)-)!&!.% !3B) 7 D!> E.&+&.?&(.%- .5 L.!@ @.-@), &(!.0
!$7) &%7 7,.), @&+.!&! !@&% !@),5 7$) ! !@) 2,) %,!@),% (?&!.% C D!> E.&+&.?&(.%- .% #$%%&% ’(&0
!)&$ &%7 ,)C()?!5 !@) )CC)?! C !@) 2.?,?(.2&!) .% !@) O&(()3 C P.%5@&F.&%-(!@) $BB), #&%-!J) /.M),)>
!# $%&’(:D!> E.&+&.?&(.%-;#$%%&% ’,M.%?);A@.%&;D.70D%!&%) 1$2.7 8M),-,))% Q,&70
R)&M)7 4,)5!;!#$%&’()*+ ,’(%-%+’ C,)5!;4(,.5!.?
根据我国植被区划(吴征镒,西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亚区 V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根据上述对中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地带的两个区: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栲类、云南松林区(约北纬 WXY Z W[Y,东经
SSY Z (H$ _ H$,;8<=&)的过渡地带,即介于滇西北纵向岭谷区与云南高原之间。显然小百草岭在植被地
理和植物区系地理研究上是一关键地区。
) 小百草岭植被概况
小百草岭地处滇中高原西北缘,南起大姚县石羊镇边缘,北至大姚县与永胜县交界的
金沙江河谷,东邻金沙江一级支流巴拉河与大百草岭相望,西接宾川、永胜、大姚三县相
连的金沙江支流渔泡江,地理范围略当东经 T‘,总面积约 ]WU 62W;其地形地貌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变迁及地壳
运动,大地构造皱裂发育,碗状向斜,倾伏背斜相间,再加上金沙江及其支流的切割侵
蚀,形成呈“O”型的深峡谷,坡度一般在 W]Y以上。谷内常见跌水,基岩出露,堆积物
很少,构成了北部中山中切割和南部丘陵状北高南低的塔形高原地貌,境内最高峰小百草
岭海拔 = \X[ 2,最低点位于金沙江边的马鞍山上坪,海拔 < WUU 2,相对高差 W XX[ 2;境
内丰富的金沙江南岸水系及各地理要素的组合使其形成了以北亚热带气候为主,亚热带与
温带并存的立体气候,从而孕育了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上相对完整的植被类型(大姚县
林业志,内部资料,小百草岭地区的森林保护工作始于 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令人向往的原始林景观。大面积的森林集中分布,林木茂密,树体高
大,林层叠生,树干上挂满松萝(.+/0’ 5BB>)和各种藤本植物缠绕其上,林内阴暗潮湿,
林下枯枝落叶层厚,保留着较好的原始状态。
从水平角度看,南部到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北部到东部的大部分地
区主要为暖性针叶林;而在中部和西南端则为一定面积的温性针叶林、灌丛和草甸以及小
T]<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W\卷
面积的硬叶常绿阔叶林。从垂直角度看,植被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明,随着海拔增高而变
化,体现并遵循着明显而严格的垂直分布规律。海拔高度从低到高,依次形成了河谷型萨
王纳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暖温性针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
阔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寒温性灌丛和寒温性草甸 !类
主要植被类型(金振洲等,#;司马永康等,##)。
海拔 # $ %以下主要为“河谷型萨王纳植被”(&’(’))’ *+ (’,,-. /.0-)(金振洲等,
#),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铁锁乡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优势种为扭黄茅(!#$%&%’%(
)%(#%$#*+)、明油子(,%-%(.. .(’*+#/0%1/.)和丛毛羊胡子草(2$/%+)/$&*+ )%3%+*3)等。
海拔 # $ 1 # 2 %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主要小面积分布于铁锁梁子和白泥巴岭子
的西坡。该植被类型在此的最低下限可下延至 ! 3 %处,优势种一般为壳斗科的滇青冈
(45)1%6.1.(%&+/+ ’1.*)%/-+)、黄毛青冈( 45)1%6.1.(%&+/+ -1.7.5/)、元江栲( 4.+#.(%&+/+ %$8
#9.).(#9.)、高山栲(4.+#.(%&+/+ -1.7.5/)和滇石栎(:/#9%).$&*+ -.16.#*+)等。
海拔 # $ 1 $ # %为暖温性针叶林,主要大面积分布于小百草岭的北部、西部和东
部,优势种主要为云南松(;/(*+ 5*((.((+/+)和华山松(; 4 .$3.(-/),林下常见珍珠花
(:5%(/. %7.#/0%1/.)、老鸦泡(<.))/(/*3 0$.’/1)等。
海拔 # 3 1 $ 5 %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大面积分布于小百草岭的南部到中部,
优势种主要为多变石栎( :/#9%).$&*+ 7.$/%1%+.)、野八角( =11/)/*3 +/3%(+//)和多种杜鹃
(>9%-%-(-$%( 6007),其生境都以相对于周边而言的“湿”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其下的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海拔 $ ! %左右为寒温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主要小面积零碎分布于小百草岭西坡,
仅有黄背栎(?*$)*+ &.((%+.)林一类,伴生成分主要为刺红珠(@$6$/+ -/)#5%&9511.),多
表现为局部生境遭受破坏之后萌生的“灌丛”状。
海拔 $ ! 1 $ 5 %为温凉性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的西部、南部到中部的山
脊附近,乔木层的优势种为云南铁杉(A+*’. -*3%+.),灌木层以云南杜鹃(>9%-%-(-$%(
5*((.((+)和大王杜鹃(> 4 $B)较为常见。
海拔 $ # 1 $ 8 %为寒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的西部、南部和中部的山
脊地段,优势种为川滇冷杉(C6/+ 0%$$+#//),林下常见管花木犀(D+3.(#9*+ -1.7.5/)、大
王杜鹃等。
海拔 $ $ 1 $ 5 %为山顶苔藓矮林,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的西部、南部和中部的山
脊地段,优势种为杜鹃属植物,地被物为苔藓植物,极显著,厚度在 3 9%以上。
海拔 $ # 1 $ 83 %为寒温性灌丛,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的西部、南部和中部的山脊
附近,优势种为峨嵋蔷薇(>%+. %3/(+/+)、小叶,子(4%#%(.+#$ 3/)$%&9511*+)、腋花杜鹃
(>9%-%-(-$%( $.)3%+*3)和锈叶杜鹃(> 4 +/-$%&9511*3),其种类明显表现出植株矮小,
叶小质硬的特点。
海拔 $ 5 1 $ 83 %为寒温性草甸,主要分布于小百草岭的中部山脊地段,优势种为
滇羊茅(E+#*). 3./$/),伴生有云南金莲花( A$%11/*+ 5*((.((+/+)、微子龙胆(F(#/.(.
-1.7.5/)等。
:3!#期 王利松等: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 多变石栎林的群落结构及其植物区系组成
!# 群落结构
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滇中高原南、北侧的几条大山脉的中
山地带,例如哀牢山、无量山、镇康大雪山以及西部的高黎贡山,中部和东北部的乌蒙山
都有分布(吴征镒等,!#$)。该植被类型在小百草岭常绿阔叶林中也是保存最完整、面
积最大,且最有保护价值的,优势种主要是多变石栎、野八角和杜鹃属的植物,分布于小
百草岭的转湾河林场、博后等海拔 % &’’ ( ) *’’ +的地段。小百草岭具有该植被类型的多
变石栎一个群系,在不同的海拔、坡位、坡向形成 )种不同的群落,分别为:
多变石栎、野八角、三尖杉群落( !#$%&’()*+ ,’(%-%+’, .--&*/ +/%0+,12)$’-%#’3*+
4%(#*02 ,-++.)。该群落面积小,仅零星分布于箐底附近和凹形坡内,海拔在 % #’’ ( ) ’’’
+之间,群落高 ( !$ +不等,外貌起伏,灰绿色或褐绿色,群落结构可分为 )个层次。
乔木层高 # ( !$ +,层盖度为 )’/ ( *’/,主要由多变石栎组成,在 !’’ 0+% 的样地中,
多变石栎的株数在 !%株左右,在该层可偶见一种柳( 5’-3 12.)、马缨花(6$%7%7207(%0
72-’,’8)等。灌木层十分发达,高 ’34 ( $3& +,层盖度为 4’/ ( $’/,以野八角和三尖杉
为绝对优势。常见单花木姜子(9%72&’720’ :(’074-%(’)等。聚花清香桂( 5’(&%&%&&’ &%0;
42(#4-%(’)在局部成块分布,其它可见小叶女贞( !:*+#(*/ <*$%*)、昆明小檗(=2(>2(+
?*0/0:20++)、小叶,子、长叶溲疏(92*#@’ -%0:4%-’)等等,偶见云南红豆杉的幼苗。
草本层极不发达,高者可达 ’3& +,层盖度为 &/左右,有苔草一种(1’(23 12.)、酢酱草
(A3’-+ &%(0&*-’#’)、猪殃殃(B’-*/ ’)’(02)、野芹(A20’0#$2 C’,’0&’)等。
多变石栎、野八角、云南铁杉群落( !#$%&’()*+ ,’(%-%+’, .--&*/ +/%0+, D+*:’ 7*;
/%+’ ,-++.)。该群落高可达 %# +,外貌较整齐,灰绿色或褐绿色;树上附生蕨类,树皮
长满厚达 & 5+的苔藓植物,群落结构清晰,明显可分为 *个层次。乔木 6层高 %% ( %# +,
层盖度在 )’/ ( &’/,由多变石栎组成,在 !’’ +% 内,可见多变石栎 !$株左右。乔木 66
层高 # ( !4 +,层盖度在 *’/ ( 4’/,主要以野八角、云南铁杉、椴树( D-’ #*’0 789 .
&$020++)、单花木姜子等为主,混生有少量的圆叶杨(E%)*-*+ >%0’#)、细齿柃木(F*(8’
0#7’)等。灌木层比较发达,高 ’3* ( 43& +,层盖度为 $’/左右,以野八角为优势,其
次为聚花清香桂、单花木姜子等,数量少的有双核枸骨( .-23 7)8(20’)、疏林灰木( 58/;
)-%&%+ 7(8%)$-’)、短瓣瑞香(9’)$02 42772)、小-木( 1%(0*+ )’*&02(,+)、穗序鹅掌柴
(5&$244-2(’ 72-’,’8)、露珠杜鹃(6$%7%7207(%0 ((%(’#*/)、大王杜鹃、云南绣线梅(G2--’
+2((’#+2)’-’)、小叶女贞等,并混生有云南铁杉、川滇冷杉、云南红豆杉等的幼苗和幼树。
草本层不发达,高者可达 ’34 +,层盖度为 !’/左右,以荫地冷水花(E-2’ */>(%+’)为优
势,伴生少量的毛发唐松草(D$’-&#(*/ #(&$%)*+)、繁缕( 5#2--’(’ /27’)、猪殃殃、败酱
(E’#(0’ +&’>%+’-4%-’)、匍匐风轮菜(1-0%)%7*/ (2)20+)、酢酱草、云雾苔草(1’(23 0*;
>:20’)、西南獐牙菜(5H2(#’ &0&#’)、紫花堇菜(I%-’ :(8)#%&2(’+)等。
多变石栎、云南杜鹃、云南铁杉群落( !#$%&’()*+ ,’(%-%+’,6$%7%7207(%0 8*00’020++,
D+*:’ 7*/%+’ ,-++.)。该群落高约 %% +,外貌较整齐,灰绿色或褐绿色,树枝上挂有松
萝,群落结构清晰,可分为 )个层次。乔木层高 !4 ( %% +,层盖度为 &’/左右,主要由多
变石栎组成,在 !’’ +% 的样地中,多变石栎的株数可高达 )’株,在该层可偶见川滇冷杉。
’4!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4卷
灌木层十分发达,高 ! # $,层盖度为 %&’左右,以云南杜鹃和云南铁杉为优势,其次
为圆叶杨。常见野八角、露珠杜鹃、华山松、峨嵋蔷薇、管花木樨、单花木姜子、云南绣
线梅、粉叶小檗(!#$#%& ’#(%)*&+)、狭叶卫矛(,(*)-.(& /+0&*)%% ()* + &+/%1%2%/%(&)、水红木
(3%$(#)(. 1-/%)4#%1(.)等,并混生有少量的多变石栎的更新幼苗和幼树。草本层极不发
达,高者可达 &,- $,层盖度为 .’左右,稍多的为云南金莲花,其它少量的有毛发唐松
草、云雾苔草、美龙胆(5)6%+)+ $//+)、雪山一支蒿( 71*)%6(. $(//+6%2*/%(.)、酢酱草、
猪殃殃、星毛繁缕(86//+#%+ 9&6%6+)、白果草莓(:#+;+#%+ )%/;##)&%&)、绵毛橐吾(<%;(/+#=
%+ 9//#+)等。
!! 植物区系组成
根据以往对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调查资料和作者 /次野外调查中的踏
查,确定了 !!-种植物为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和优势种。再根据这些种
的分布区类型和生活型,分别配置于群落的相应层次,以反映群落、区系组成中的特点。
从群落结构的配置(表 !)来看,该植被类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的
比例依次是:0/,0%’、1&,.0’、0-,#0’和 2,1%’,而同属云南高原地区的景东无量山中
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配置情况是:乔木层 00,21’、灌木层 /0,1#’、草本层
/!,!#’、层外植物 !/,10’(彭华,!22%),显示出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林灌木层较为
发达,层外植物较为缺乏,从这种群落结构特征反映出小百草岭的该植被类型要较之无量
山更偏“干”的特点,这与小百草岭北接金沙江河谷干热生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其乔木层
的代表有:多变石栎、黄毛青冈、云南铁杉、川滇冷杉、大叶桂樱( <+(#*1#+&(& >%’’/%=
+)+)、房县槭( 71# 2#+)1?6%%)、西康玉兰(@+;)*/%+ 0%/&*)%%)、长毛楠(A?*$ 2*##&6%%)、
红叶木姜子(<%6&+ #($&1&)等 0%种;灌木层的代表有薄叶冬青( B/C 2#+;%/%&)、黑果醋栗
(D%$& ;/+1%+/)、疏林山矾( 8-.’/*1*& 4#-*’?%/+)、苍山越橘(3+11%)%(. 4/+9+-%)、杯萼忍
冬(<*)%1#+ %)1*)&’%1(+)、细绒忍冬( < , &%.%/&)、漾濞荚迷( 3%$(#)(. 1?%);%%)、野丁香
(<’6*4#.%& ’*6+)%)%%)、短瓣瑞香、紫萼山梅花(A?%/+4/’?(& ’(#’(#+&1)&)、腋花杜鹃、红
棕杜鹃(D?*4*4)4#*) #($%2%)*&(.)、露珠杜鹃、云南清风藤(8+$%+ -())+))&%&)、云南旌节
花(86+1?-(#(& -())+))&%&)等。草本层的代表有荫地冷水花、毛发唐松草、西南獐牙菜和
匍匐风轮菜等。层外植物如山地赤.(E?/+4%+)6?+ .*6+)+)和昆明鹰爪枫(F*/$*/%+ *9+6=
%2*/%+)等。
从这些种的分布区类型来看,仅只有中国特有和中国 3喜马拉雅分布式样的种能贯穿
于乔木上层、中层、下层以及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整个群落的结构之中,且在整个
湿性常绿林植物区系构成中占绝对优势,这寓意了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
的来源与这两大成分的联系。整个种类组成中温带性质的种(分布型 % 3 !1)有 //种,占
总种数的 0%,#&’,占相对优势,而热带性质的种(分布型 0 3 #)有 !2种,占总种数的
!-,.0’,其余为中国特有种,有 -/种,占总种数的 .1,#%’。而在热带性质的种中除酸
酱草、椴树外,其余均为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类型的种(分布型 #)。小百草岭虽离热
带亚洲有一定的距离,但这相当数量植被区系成分的存在无疑表明了小百草岭种子植物区
系与热带亚洲区系的古老渊源。在温带性质的种中又以中国 3喜马拉雅分布型的种(0.
种,占温带性质种的 #.,#-’)占绝对优势,从而表明了小百草岭隶属中国 3喜马拉雅森
!-!0期 王利松等: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林植物亚区,云南高原地区,云南高原亚地区的基本特征。典型中国 !喜马拉雅分布式样
的代表有:水青树(!#$%&’#$(’ )*’’))、猫儿屎(+&%*)’% *’)*,’*))、云南铁杉、马缨花
(-.(/(/’/$(’ /0%1%2*)、保山乌头(3&(’*#45 ’%,%$45)、单花木姜子(+(/&%/’*% ,$%’/*6
70($%)、西域旌节花(8#%&.24$4) .*5%0%*&4))等。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
分的这种组成格局反映了中国亚热带西南部山地植物区系的一个基本特点。
表 ! 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常见种类区系成分在垂直结构中的配置
#$%& ’ (& )*+,-+*.*-/ */ 0&1.*2#% +.132.31& -4 4%-1*+.*2 &%&5&/.+ -4 2-55-/ +&&) ,%#/.+ */ .(& 5*)65-/.#/& (35*/
&0&171&&/ $1-#)6%�&) 4-1&+ */ 8. 9 :*#-$#*2#-%*/7
分布区类型
;1&#%6.<,&+
层次 =#<&1+
; > ? @ =A
种数
B-C -4 +,&2*&+
D
’ ’ ’ !
E ’ ’ FCGH
I ! ’ ’ ’ FCGH
H ’ E E J ’ ’F GCHF
H ! ’ ’ ’ FCGH
H ! K ’ E K ECI’
H ! J ’ ’ E ’CHJ
’ E L J H ’ ’M ’ICLE
D ’CHE JCK’ KCJL ICFK FCGI ! ’ICLE
G ’ ’ FCGH
M ’ ’ FCGH
’F E E ’CHJ
’’ ’ ’ FCGH
’J E ’ K ECI’
’J ! ’ E E ’K J J EL E’CHJ
’J ! E ’ ’ FCGH
’L H M EG ’J L IK LJCHG
E M ’’ JK EJ ’F MH GJCKL
D HCHI MCJG KHCFH EFCIM GCIE ! GJCKL
合计 ’’ ’I JH K’ ’’ ’’I ’FF
注:; N乔木 O层,> N乔木 OO层,? N灌木层,@N草本层,=A N层外植物,’ N E P H合计,E N G P ’L合计
然而,作为一个具体区系单元,其植被区系组成中国特有种的进一步划分和分析才能
更明确地揭示其植被区系的特点。对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国特有种的亚型划分
主要依据李锡文(’MML)对云南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和彭华(’MMH)对无量山种
子植物区系研究中的划分原则,再根据小百草岭的地理位置作相应的调整。
从这些种类在群落中的配置来看(表 E),其群落结构是:乔木层 ’I种,占 ELCJFD,
灌木层 EG种,占 JJCJJD,草本层 ’K种,占 EFCIKD,层外植物 L种,占 HCMJD,仍然表
现出灌木层较为发达。
从这些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亚型来看,以小百草岭与中国其它地区共有分布型的种占绝
对优势,共计有 IF种,占整个中国特有种数目的 MLCEJD,其中含 J种以上的亚型有:小
百草岭与云南非热区共有(’F 种,’LCGHD)、小百草岭与西南和华南共有(I 种,
MCLED)、小百草岭与云南非热区、川共有(L种,HCMJD)、小百草岭与云南非热区、黔
共有(L种,HCMJD)、小百草岭与云南非热区、川、黔共有(J 种,ICKLD)、小百草岭
EI’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EI卷
与云南非热区、川、藏共有(!种,#$%&)。上述 种分布亚型除小百草岭与西南和华南
共有外,都可以看成主要是云南高原 ’横断山的分布范围,%者合计有 ()种,占其中国
特有种的 !!#!!&,从而表明了小百草岭种子植物区系与其周边的川、黔、藏等横断山地
区相对紧密的区系联系。
表 ! 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常见中国特有种的分布亚型
*+,-. ( */. +0.+-123,456.2 78 26.9:.2 .;<.=:9 47 >/:;+ :; 4/. =:<1=7;4+;. /3=:< 78 .?.0@0..; ,07+<1-.+?.2
870.24 :; A4 B C:+7,+:9+7-:;@
分布亚型 D0.+-123,456.2 D E F G HI 合计 &
J%(J)小百草岭特有 (J) (J) J#%K
J%(()小百草岭与云南高原地区共有 (J) (J) (J) ($) !#L
+B 滇中高原小区 J J J $ !#L
J%($)与中国其化地区共有 (K) ()) ((L) (J() (!) (M) (K%#(!)
+B 西南片 () (!) (J%) (JM) (() ($L) (%)#L$)
+ ’ J B 川 ( ( $#JL
+ ’ $ B 藏 J J ( $#JL
+ ’ % B 川、藏 J J J#%K
+ ’ L B 云南非热区 ( $ ! J JM J%#)L
+ ’ ) B 云南非热区、川 ( $ % L#K!
+ ’ K B 云南非热区、黔 J ( ( % L#K!
+ ’ JM B 云南非热区、藏 J J J#%K
+ ’ JJ B 云南非热区、川、黔 J J J J ! #$%
+ ’ J( B 云南非热区、川、藏 J $ ! #$%
+ ’ J$ B 云南非热区、川、黔、藏 J J ( $#JL
+ ’ J B 云南非热区与西南地区 J J J#%K
,B 南方片 (() (() (!) (M) (J) (K) (J!#(K)
, ’ !B 西南、华中 J J ( $#JL
, ’ %B 西南、华南 ( J $ K#%(
, ’ B 西南、华东 J J J#%K
9B 南、北方片 (J) (() ()) (() (J) (J!) (((#(()
总计 K L () J$ % $ JMM
D N乔木上层,E N乔木中层,> N乔木下层,F N灌木层,GN草本层,HI N层外植物
通过小百草岭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植被与邻近地区同类型植被的比较(表 $)清楚地
反映了它们在种类组成上的相似和差异。大致上每一个山头都有其特定的种类组合,而以
各种石栎树种和相应的伴生种类加以区别。例如小百草岭和苍山为多变石栎,而与其它几
个山头相区别,更进一步反映了小百草岭与西边乃至横断山区系的联系。而作为小百草岭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建群种的滇青冈和黄毛青冈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的一定垂直带上
成为较常见的伴生成分。禄劝的乌蒙山地该植被类型的优势种为乳状石栎( !#$%&’()*+
&(’,’-*+),其伴生种类与小百草岭有不尽相似之处,这与二者历史上受古地中海影响,
现代同受金沙江干热峡谷气流影响(姜汉侨,JK)M)而有利于相应硬叶栎林的发育密切相
关,而更进一步佐证了小百草岭该植被类型更偏“干”的特点。从小百草岭该植被类型的
垂直分布范围来看,其分布的海拔上限可达 $ !MM =,与以川滇冷杉为优势种的寒温性针
叶林呈交错分布,显示出小百草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条件成为该植被类型发育发
展的一个重要地区。
$J(期 王利松等: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 云 南 植 物 研 究 $卷
〔参 考 文 献〕
吴征镒(主编),!#$ % 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
吴征镒,朱彦丞(主编),!#(% 云南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
金振洲,欧晓昆,+$$$ % 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 干热河谷植被[&]%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科技出版
社,!,!—+’$
彭华,!( % 滇中南无量山种子植物[&]% 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
-./01 23(姜汉侨),!#$ % 4.567.896.:0 ;:0/? 7<19?/7.6@ :; A<1<6/6.:0 .0 B900/0[-]% !#$ %&# ’())$)(云南植物研
究),!(+):!,+—!)!
C. DE(李锡文),!)% F ;?:7.56.G 569=@ :0 6H< 5<<= I?/065 ;7:J 6H< 7<1.:0 :; B900/0 K?/6研究),#(!):!—!,
C. DE(李锡文),C. -(李捷),!’% F I7!#$ %&# ’())$)(云南植物研究),$(’):+!(—+’!
K<01 2(彭华),E9 LB(吴征镒),!#% MH< I7?./015H/0[-]% !#$ %&# ’())$)(云南植物研究),!%(!):!+—++
O.J/ BP(司马永康),Q/01 R(方波),C. BB(李玉媛), *# $+,+$$+% &/S:7 6@I<5 :; A<1<6/6.:0 .0 6H< R/.G/:?.01 T/697< U5<7A< :; B900/0[-]% ’())$) ,&-*.# /0 1*2(云南林业科技),:’!—’*
E9 LB,E9 OV,!* % F I7:I:5/? ;:7 / 0[F]% Z0 LH/1 F% C% <6 E9 O% V%(<=5),Q?:7.56.G [H/7/G6<7.56.G5 /0= 4.A<75.6@ :; Y/56 F5./0 K?/065[&]% R<.S.01:[H.0<5<
2.1H<7 Y=9G/6.:0 K7<55,,’—))
)*!+期 王利松等:滇中小百草岭多变石栎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