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nhibition of butanol extract from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formation

云南重楼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全 文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0·
• 药理与临床 •
云南重楼正丁醇提取物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陆克乔 1, 2,张梦翔 1, 2,施高翔 1, 2,严园园 1, 2,邵 菁 1, 2,吴大强 1, 2,汪天明 1, 2,汪长中 1, 2*
1.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2.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摘 要:目的 观察云南重楼正丁醇提取物(BEPP)对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微量稀释法测定 BEPP 最
低抑菌浓度(MIC),XTT法测定生物膜抑制 80%浓度(SMIC80),平板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扫描电镜(SEM)观察生物
膜形态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测生物膜厚度,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
HWP1、MP65、SUN4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BEPP对白念珠菌的MIC为 32~128 μg/mL,对白念珠菌生物膜的 SMIC80为
128~512 μg/mL,时间-杀菌曲线显示 BEPP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SEM观察到 BEPP有效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CLSM
显示 BEPP可以降低生物膜厚度,qRT-PCR检测显示在 BEPP作用下,HWP1、MP65、SUN41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
结论 BEPP可以有效抑制体外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关键词:云南重楼;正丁醇提取物;白念珠菌;生物膜;HWP1;MP65;SUN41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6)03 - 0440 - 0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6.03.015
Inhibition of butanol extract from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formation
LU Ke-qiao1, 2, ZHANG Meng-xiang1, 2, SHI Gao-xiang1, 2, YAN Yuan-yuan1, 2, SHAO Jing1, 2, WU Da-qiang1, 2,
WANG Tian-ming1, 2, WANG Chang-zhong1, 2
1. Schoo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 China
2. Institut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Anhui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3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utanol extract from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BEPP)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vitro. Methods Microdilution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X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MIC80. Flat band method was used to protract the time-kill curv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biofilm.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thickness of the biofilm. The quantification real-time PCR (q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changes of genes
(EAP1, MP65, and SUN41) of the biofilm cells. Results The MIC of BEPP against C. albicans strains was determined as 32—128
μg/mL. The SMIC80 of BEPP against the biofilm of C. albicans strains was determined as 128—512 μg/mL. Time-sterilization curv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PP had a promise bactericidal effect. SEM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C. albicans biofilm was inhibited
by BEPP, and the morphology of biofilm was also affected by BEPP. The thickness of C. albicans biofilm was reduced by BEPP according
to CLSM results. Furthermore, qRT-PC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pressions of EAP1, MP65, and SUN41 were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by BEPP. Conclusion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EPP inhibits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C. albicans in vitro.
Key words: butanol extract from 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 HWP1; MP65; SUN41

白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是临床上常见的条
件致病性真菌,定植于人体皮肤黏膜,在机体免疫
力下降或微生态失衡时能引起皮肤、口腔、阴道甚
至系统性感染[1]。常规抗真菌药物尽管对白念珠菌

收稿日期:2015-07-18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08085MH165)
作者简介:陆克乔,硕士研究生,从事抗真菌研究。E-mail: 326835755@qq.com
*通信作者 汪长中,教授,从事抗真菌研究。E-mail: ahwcz63@sina.com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1·
具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临床上长期使用,白念珠
菌出现耐药性的情况日益严重。白念珠菌耐药性原
因较多,生物膜(biofilm)形成是主要因素之一。
生物膜是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在生物或非
生物组织材料表面上形成的一种复杂的三维结构,
由菌体及其所分泌的基质所组成[2]。生物膜形成后,
膜内菌的耐药性比浮游菌增强 10~1 000倍[3]。
鉴于现有抗真菌药物对肝肾等主要脏器的毒副
作用以及生物膜形成等原因所产生的耐药性,亟需
寻找更多的抗真菌药物。研究表明,大量中药(复
方、单味药以及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4]。
本课题组近期在对抗真菌中药筛选研究中发现云南
重 楼 ( 滇 重 楼 )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 -Mazz. 具有显著的抗
白念珠菌作用。为了更接近有效部位或组分又不失
中药多成分、多效应的特点,本研究对云南重楼饮
片采用多种溶剂萃取,得到相应的提取物。经比较
得出,云南重楼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物
不仅有效成分少,且无明显抗白念珠菌的效果,而
云南重楼正丁醇提取物(butanol extract from Paris
polyphylla,BEPP)具有显著的抗白念珠菌作用。
本研究拟探讨 BEPP 对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干预
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1 材料
1.1 菌株
白念珠菌标准株 SC5314 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
院姜远英教授惠赠,临床株由安徽省立医院检验科
鲁怀伟主任惠赠。
1.2 主要试剂
阳性对照药氟康唑(FCZ,中国食品药品检定
研究院,批号 100314);25%戊二醛溶液(国药集
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RPMI 1640 培养基(美国
Gibco公司);甲基四氮盐(XTT,加拿大 BBI公司);
维生素 K3(博美公司);无水乙醇(上海苏懿化学
试剂有限公司);溶壁酶、HEPES 试剂(Sigma 公
司);Total RNA提取试剂、逆转录试剂盒、实时荧
光定量 PCR(qRT-PCR)反应试剂(日本 ToyoBo
公司);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FUN 1
(Invitrogen公司)。
1.3 药物
云南重楼中药饮片购于安徽亳州济人药业有限
公司,经安徽省中医院高家荣主任药师鉴定为云南
重 楼 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 -Mazz. 的干燥根茎。将云南重楼药
材置于 75%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 3次,每次 2 h,
合并滤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 3次,将正丁醇
萃取液合并,65 ℃旋转蒸发至干,得到 BEPP[5]。
BEPP 主要成分为云南重楼总皂苷,经检测其质量
分数为 56.83%。
1.4 仪器
DPH-9162 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
有限公司);聚苯乙烯 96 孔微量培养板(美国
Corning公司);血细胞计数板(上海求精生化试剂
仪器有限公司);AB SpectraMax M2e多功能酶标仪
(上海美谷分子仪器有限公司);I7000荧光定量PCR
仪(美国生物应用系统公司),Sirion 200型扫描电
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荷兰 FEI
公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CLSM,德国徕卡公司),HVS-GB 型
真空蒸镀仪(上海铂锐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
2.1 菌液的配制
从 4 ℃保存的沙氏培养基上挑取白念珠菌单
菌落,接种至 5 mL沙氏液体培养基中,于 37 ℃、
200 r/min振荡培养 16 h,使白念珠菌处于对数生长
期,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以 RPMI 1640培养基将
菌液稀释到 2×106 CFU/mL备用[6]。
2.2 MIC的测定[7]
根据美国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
M27-A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将菌液浓度调整为 2×
103 CFU/mL,用 RPMI 1640培养基将 BEPP按倍比
稀释成 10个质量浓度:2 048、1 024、512、256、
128、64、32、16、8、4 μg/mL,在 96孔板中的第
1~10 列依次加入配好的不同质量浓度的 100 μL
BEPP和 100 μL 菌液,在第 11列加入 100 μL RPMI
1640培养基和 100 μL 菌液作为对照组,第 12列加
入 200 μL RPMI 1640培养基,使 96孔板上的第 1~
11列的菌液浓度最终为 1×103 CFU/mL。设置阳性
对照药 FCZ(0.25~1 024 μg/mL)。恒温 37 ℃培养
48 h,以肉眼观察 96孔板中无菌生长的最小药物稀
释浓度作为MIC,以上操作重复 3次。
2.3 生物膜抑制 80%浓度(SMIC80)的测定[8]
XTT溶液的配制:XTT粉末以林格液溶解,使
其质量浓度为 0.5 g/L,用 0.22 μm 滤膜滤过后储存
于−20 ℃。维生素 K3 用丙酮溶解稀释到浓度为 10
mmol/L,置于−20 ℃储存。实验前向 XTT溶液中加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2·
入维生素 K3溶液,使维生素 K3的浓度为 1 μmol/L。
除 96孔板上的第 1~11列的菌液浓度最终为
1×106 CFU/mL、设置 FCZ(2~1 024 μg/mL)外,
其余操作均同“2.2”项。恒温 37 ℃培养 24 h至生
物膜成熟后,吸弃上清液,磷酸盐缓冲液(PBS)
洗 1次后,每孔中加入 50 μL XTT-维生素 K3溶液,
避光孵育 2 h。使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 490 nm处各
孔的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相比,以 A 值降低
80%的药物浓度为 SMIC80,以上操作重复 3次。
2.4 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抑制率的检测
将 BEPP按倍比稀释成 7个质量浓度:2 048、
1 024、512、256、128、64、32 μg/mL,在 96孔板
1~7 列中分别加入各质量浓度的 100 μL BEPP 和
100 μL 2×106 CFU/mL的菌液,在第 8列中加入 100
μL RPMI 1640培养基和 100 μL 2×106 CFU/mL的
菌液作为对照组,第 9列加入 200 μL RPMI 1640培
养基。恒温 37 ℃培养 24 h至生物膜成熟后,XTT
代谢实验检测 SC5314生物膜,方法同“2.3”项。
按公式计算生物膜抑制率。
生物膜抑制率=1-A 处理组/A 对照组
2.5 白念珠菌 SC5314时间-杀菌曲线[9]
取 3 mL 2×106 CFU/mL菌液与 3 mL质量浓度
分别为 256、128、64、32、0 μg/mL 的 BEPP以及
256 μg/mL FCZ分别混合置于 6个试管中。将上述
所有试管置于 37 ℃培养箱,分别在培养 0、2、4、
8、12、24 h,取菌液 100 μL,用 PBS按 10倍系列
稀释。将原菌液和各个稀释倍数的菌液分别取 100
μL 均匀涂布于沙氏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将平皿置于
37 ℃培养箱中培养 48 h,计数,菌落数>20方可
计入结果。以 lgCFU为纵轴作时间-杀菌曲线。
2.6 SEM观察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形态[10]
取 1 mL 2×106 CFU/mL菌液与 1 mL质量浓度
分别为 256、128、64、0 μg/mL BEPP 以及 256 μg/mL
FCZ混合置于 6孔板,每孔中再分别放入经 75%乙
醇浸泡 24 h的 1 cm的硅胶导管,恒温 37 ℃培养 24
h后,将导管取出,用无菌 PBS清洗 3次,置 2.5%
戊二醛中,避光 4 ℃放置 2 h,取出导管用无菌 PBS
洗 3次,依次置于 35%、50%、75%、95%乙醇,无
水乙醇逐级脱水 10 min,室温干燥后,经 HVS-GB
型真空蒸镀仪喷金后,用 SEM观察、拍照。
2.7 CLSM观察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厚度[11]
取 1 mL 2×106 CFU/mL菌液与 1 mL质量浓
度分别为 256、128、64、0 μg/mL BEPP 以及 256
μg/mL FCZ 混合置于 CLSM培养皿中,恒温 37 ℃
培养 24 h后,吸弃上清液,用 GH 缓冲液清洗,
加入 FUN1荧光染液,避光染色 0.5 h后,以 CLSM
观察、拍照。
2.8 qRT-PCR 检测白念珠菌 SC5314 生物膜相关
基因的表达
2.8.1 总RNA的提取 3 mL 2×106 CFU/mL菌液与
3 mL质量浓度分别为 0、64、128、256 μg/mL BEPP
混合,37 ℃、200 r/min作用24 h后,离心(8 000 r/min,
5 min)收集菌体,用无菌 PBS 冲洗 3 次后进行总
RNA 提取,调节 RNA 浓度,使菌体模板量一致。
操作方法按照 RNA提取试剂说明书进行。
2.8.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所需基因序列由NCBI基
因库查得,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委托上
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各引物序列见表 1。
表 1 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引物序列
Table 1 Related gene primer sequences for formation of C. albicans biofilm
引物名称 正向引物 (5’-3’) 反向引物 (5’-3’) 长度/bp
HWP1 AGGTAGACGGTCAAGGTC TGGTTGTTGTTGTGGGTA 18
MP65 TCAACACTGAACCACCTC ATACCTTTAGCACCACCA 18
SUN41 TGATAAATCCGAAGAAAC AACCACCAGTTGAAGATG 18
ACT1 TTGATTTGGCTGGTAGAA ATGGCAGAAGATTGAGAA 18

2.8.3 逆转录为 cDNA 根据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
进行,反应液配制均于冰上操作。具体如下:6 μL
RNA变性(65 ℃、5 min,4 ℃、1 min),加入其
他反应试剂 [4×DNA Master(55 μL):gDNA
Remover(1.1 μL)] 2 μL,5×RT-Master Mix II 2 μL
混合后按如下条件进行逆转录:50 ℃、5 min;
98 ℃、5 min;4 ℃、1 min。反应完成后将 cDNA
稀释 10倍,置于−80 ℃备用。
2.8.4 qRT-PCR反应 采用 qRT-PCR试剂盒,总反
应体系为 25 μL:2×SYBR Green Real time PCR
12.5 μL,正向引物(10 μmol/L)1 μL,反向引物 1
μL,cDNA 0.5 μL,ddH2O 10 μL。扩增反应在 ABI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3·
7000 荧光定量 PCR 仪上进行,反应条件:预变性
95 ℃、60 s;扩增定量程序 40 个循环,循环参数
为变性 95 ℃、15 s;退火 55 ℃、15 s;延伸 72 ℃、
45 s;熔解曲线:60~95 ℃,加热速率为 0.1 ℃/s。
每个样品均设置 3重复,实验重复 3次。
2.8.5 定量分析 qRT-PCR分析分别测定目的基因
HWP1、MP65、SUN41 及内参 ACT1 的 Ct值,实
验结果取其平均值。基因表达水平用倍数变化来表
示(2−ΔΔCt法)。
2.9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 s表示,所有数据使用 SPSS 17
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
分析检验。
3 结果
3.1 对白念珠菌 SC5314 以及临床株的 MIC 以及
SMIC80
除标准 SC5314和临床 1302菌株,其余菌株对
FCZ的 MIC都大于 64 μg/mL,为耐药菌株,所有
菌株对 FCZ的 SMIC80均大于 1 024 μg/mL。BEPP
对白念珠菌的 MIC 在 32~128 μg/mL,SMIC80在
128~512 μg/mL。相对于 FCZ,BEPP对白念珠菌
生物膜形成的抑制效果更好。结果见表 2。
表 2 BEPP对白念珠菌的MIC及 SMIC80
Table 2 MIC and SMIC80 of BEPP to C. albicans
菌株
BEPP/(μg·mL−1) FCZ/(μg·mL−1)
MIC SMIC80 MIC SMIC80
1302 64 256 4 >1 024
1301 64 128 >1 024 >1 024
1303 64 256 >1 024 >1 024
1402 32 128 >1 024 >1 024
3044 128 256 >1 024 >1 024
3049 64 256 >1 024 >1 024
3463 128 256 >1 024 >1 024
3051 64 256 >1 024 >1 024
2141 64 256 1 024 >1 024
Z1409 128 256 >1 024 >1 024
Z1407 128 256 >1 024 >1 024
1107 128 512 >1 024 >1 024
1304 64 256 64 >1 024
2003 64 256 >1 024 >1 024
SC5314 32 256 0.5 >1 024
3.2 对 SC5314生物膜抑制率的影响
通过XTT代谢实验表明,BEPP对白念珠菌生物
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当 BEPP质量浓度
为 16 μg/mL 时,对生物膜形成几乎无抑制作用。随
着药物质量浓度的升高,BEPP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
作用也相应增强,当质量浓度为 256 μg/mL 时,即可
有效抑制 80%左右的生物膜形成。结果见图 1。
3.3 对白念珠菌 SC5314的时间-杀菌曲线
当药物质量浓度在 32 μg/mL 以下时,几乎无杀
菌作用,与对照组差别不大,当药物质量浓度提高
至 256 μg/mL,白念珠菌 SC5314的生长受到明显抑
制,从 4 h开始,lgCFU下降到 3以下,说明杀菌
效果良好。结果见图 2。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1 vs control group
图 1 BEPP 对白念珠菌 SC5314 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
( x±s, n = 6)
Fig. 1 Inhibitory rates of BEPP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n biofilm formation of SC5314 ( x±s, n = 6)



与对照组比较:*P<0.05
*P < 0.05 vs control group
图2 BEPP对白念珠菌SC5314的时间-杀菌曲线 ( x±s, n = 6)
Fig. 2 Time-sterilization curves of BEPP against SC5314
( x±s, n = 6)
100
80
60
40
20
0







/%

1 024 512 256 128 64 32 16 对照
BEPP/(μg·mL−1)





10
8
6
4
2
0




lg
C
FU

0 2 4 8 12 24
t/h





BEPP 256 μg·mL−1
BEPP 128 μg·mL−1
BEPP 64 μg·mL−1
BEPP 32 μg·mL−1
对照
FCZ
** ** **
*
*
*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4·
3.4 对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经 SEM观察发现,对照组大量菌丝错综交叉
并包裹酵母相,形成成熟的生物膜结构。在 64、
128 μg/mL BEPP作用下,仍可见一定的生物膜形
态,当 BEPP达到 256 μg/mL 时,白念珠菌生物膜结
构完全消失,只有少量的酵母相存在。结果见图 3。
3.5 对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厚度的影响
根据荧光强度所对应的生物膜活细胞数,对照
组所显示的生物膜最厚,而加入 BEPP 干预后,荧
光强度随药物质量浓度的不断增高而逐渐减弱,当
BEPP 为 256 μg/mL 时,只能观察到微弱的荧光信
号。结果见图 4。
3.6 对白念珠菌SC5314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当 BEPP质量浓度在 64、128、
256 μg/mL 时,HWP1 表达分别下调了 25.9%、
67.1%、87.8%,MP65 表达分别下调了 43.5%、
72.0%、85.0%,SUN41 表达分别下调了 37.5%、
86.5%、88.9%。结果见图 5。


对照 BEPP 64 μg·mL−1 BEPP 128 μg·mL−1

BEPP 256 μg·mL−1 FCZ 256 μg·mL−1
图 3 SEM观察 BEPP对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BEPP on biofilm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s of SC5314 observed by SEM


对照 BEPP 64 μg·mL−1 BEPP 128 μg·mL−1

BEPP 256 μg·mL−1 FCZ 256 μg·mL−1
图 4 CLSM观察 BEPP对白念珠菌 SC5314生物膜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BEPP on biofilms framework of SC5314 observed by CLSM

荧光强度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5·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 < 0.01 vs control group
图 5 BEPP 对白念珠菌 SC5314 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
响 ( x±s, n = 3)
Fig. 5 Effect of BEPP on gene expression of C. albicans
biofilm ( x±s, n = 3)
4 讨论
云南重楼属于百合科重楼属植物的干燥根茎,
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其主要
用于清热解毒、治疗癌症、消肿止痛等[12-13]。药理
学实验表明,云南重楼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氏痢疾杆菌、
黏质沙雷氏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尚有一定的抗
病毒作用[14],但云南重楼对真菌尤其是白念珠菌生
物膜的影响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发现,BEPP对白念珠菌标准株 SC5314
以及临床菌株的MIC范围在 32~128 μg/mL,表明
其对白念珠菌悬浮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SMIC80
的范围在 128~512 μg/mL,显示其对白念珠菌生物
膜也具有良好的干预效应,而阳性对照药 FCZ 的
SMIC80超过 1 024 μg/mL,提示 BEPP抗白念珠菌
生物膜作用强于 FCZ。
XTT是一种四唑氮衍生物,其可与活细胞的线
粒体脱氢酶作用,被活细胞还原成棕黄色的甲臢产
物。XTT法利用这一特性检测甲臢产物的 A值,从
而反映活细胞的增殖以及活性状况[15]。实验发现,
相对于对照组,当 BEPP在 256 μg/mL 时,A值减
小了 80%。而时间-杀菌曲线也验证 BEPP具有一定
的杀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白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
SEM检测发现,相对于对照组的成熟生物膜,
随着 BEPP 质量浓度递增,生物膜形成呈剂量依赖
性抑制。当 BEPP质量浓度为 256 μg/mL 时,白念
珠菌已不能形成生物膜,只有少量的酵母相细胞存
在。利用重构荧光图像的方法,通过 CLSM观测发
现,对照组的生物膜可形成较厚的三维结构,而
BEPP质量浓度为 256 μg/mL 时,CLSM只能观察
到较弱的荧光强度,无生物膜存在。
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受到相关基因的调控。
HWP1是首个发现在体内条件下对生物膜形成有显
著影响的基因,其表达产物是一种黏附素,可利用
共价键与宿主细胞集合,HWP1基因的缺失菌株在
体内外均不能形成完整的生物膜[16-17]。MP65 基因
参与细胞壁葡聚糖以及黏附素的合成,敲除该基因
的菌株也不能形成完整形态生物膜[18]。SUN基因家
族包括 SUN41 和 SUN42 两个基因,其中 SUN41
参与菌体细胞壁以及生物膜的形成,缺失该基因的
菌株无法正常生成作为生物膜主要结构的菌丝,且
对宿主的致病性也大大降低[19]。qRT-PCR 结果显
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 BEPP均可导致 HWP1、
MP65、SUN41 基因呈不同程度的下调,在 256
μg/mL 质量浓度的 BEPP作用下,HWP1、MP65、
SUN41基因分别下调了 87.8%、85.0%、88.9%。推
测 BEPP 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可能与抑制上
述生物膜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本研究表明,BEPP 对耐药性强的白念珠菌生
物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将为拓宽云南重楼潜
在的临床用途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丰富了抗真菌药
物的来源渠道。但 BEPP抗白念珠菌生物膜的有效
成分与详细的作用机制以及对体内的生物膜干预效
应尚有待于进一步揭示。
参考文献
[1] Mayer F F, Wilson D, Hube B. Candida albicans
pathogenicity mechanisms [J]. Virulence, 2013, 4(2):
119-128.
[2] Bonhnmme J, d’Enfert C.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building a heterogeneous, drug-tolerant environment [J].
Curr Opin Microbiol, 2013, 16(4): 398-403.
[3] Heather T T, Kaitlin F M, Jessica A E, et al. Mechanisms
of Candida biofilm drug resistance [J]. Future Microbiol,
2013, 8(10): 1325-1337.
[4] 范国君. 中药抗真菌研究进展 [J]. 四川中医, 2014,
32(8): 185-186.
[5] 高云涛, 杨利荣, 杨益林, 等. 重楼提取物体外清除活
性氧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J]. 中成药 , 2007, 29(2):
195-198.
[6] Tobudic S, Kratzer C, Lassnigg A, et al. In vitro activity
1.5
1.0
0.5
0




对照
BEPP 64 μg·mL−1
BEPP 128 μg·mL−1
BEPP 256 μg·mL−1
HWP1 MP65 SUN41



m
RN
A






**
**
**
** **
**
**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7卷 第 3期 2016年 2月

·446·
of antifungal combinations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 [J].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10, 65(2):
271-274.
[7] Ansari M J, Al-Ghamdi A, Usmani S, et al. Effect of
jujube honey on Candida Albicans growth and biofilm
formation [J]. Arch Med Res, 2013, 44(5): 352-360.
[8] Chavez-Dozal A A, Lown L, Jahng M, et al. In vitro
analysis of finasteride activity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urinary biofilm formation and filamentation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4, 58(10): 5855-5862.
[9] Liu W, Li L P, Zhang J D, et al. Synergistic antifungal
effect of glabridin and fluconazole [J]. Plos One, 2014,
9(7): e103442.
[10] Andes D, Nett J, Oschel P, et al.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in vivo central venous cantheter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model [J]. Infect Immun, 2004,
72(10): 6023-6031.
[11] Li D D, Zhao L X, Mylonakis E, et al. In vitro and in vivo
activity of pterostilbene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s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4, 58(4):
2344-2355.
[12] 李彤彤, 高 飞, 段承俐, 等. 云南重楼中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结合因子的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2015, 46(15):
2251-2256.
[13] 张兰天, 左予桐, 高文远, 等. 云南重楼提取物及化学
成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 2007, 38(3):
422-424.
[14] 邓子超, 黄 玮, 张文生, 等. 云南重楼研究进展 [J].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7, 1(2): 57-63.
[15] Xie Z H, Thompson A, Kashleva H, et al. A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assay for mature C. albicans biofilms
[J]. BMC Microbiol, 2011, doi: 10. 1186/1471-2180-11-93.
[16] Nobile C J, Nett J E, Andes D R, et al. Fun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adhesin hwp1 in biofilm formation [J].
Eukaryot Cell, 2006, 5(10): 1604-1610.
[17] Sundstrom P. Adhesion in Candida spp. [J]. Cell
Microbiol, 2002, 4(8): 461-469.
[18] Sandini S, La Valle R, De Bernardis F, et al. The 65 kDa
mannoprotein gene of Candida albicans encodes a
putative beta-glucanase adhesin required for hyphal
morphogenesis and experimental pathogenicity [J]. Cell
Microbiol, 2007, 9(5): 1223-1238.
[19] Ekkehard H, Sonja H, Herwig B, et al. Candida albicans
Sun41p, a putative glycosidase, is involved in
morphogenesis, cell wall biogenesis, and biofilm
formation [J]. Eukaryotic Cell, 2007, 6(11): 2056-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