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丹皮酚与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大鼠在
体小肠吸收动力学对照
胡容峰1,2,方成武2,邹爱峰1,梅康康1,汤继辉1,韩玲玲1
(1.安徽中医学院 药学院 药剂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38;
2.安徽省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8)
[摘要] 目的:研究丹皮酚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为设计丹皮酚新型给药系统提供
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应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法。结果:丹皮酚与丹皮酚βCD包合物在肠道内的吸收
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结论:丹皮酚制成βCD包合物没有改变其肠道的吸收特性。
[关键词] 丹皮酚;丹皮酚βCD包合物;吸收动力学;在体小肠吸收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1003503
[收稿日期] 20070417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6kj337B)
[通讯作者] 胡容峰,Tel:(0551)5169222,Tel:13955173051,
Email:hurongfeng@163.com
丹皮酚是牡丹皮PaeniasufruticosaAndr.等中药
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之一,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炎、解
热、抗过敏、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目前丹皮酚及其复
方制剂已有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10余种剂型,
临床应用广泛。丹皮酚因其易挥发,在制剂中常制成β
环糊精(βCD)包合物使用,因此,探明丹皮酚βCD包
合物在肠道各区段的吸收特征对于含丹皮酚中药的工
艺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方法,对丹皮
酚的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
制剂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生物药剂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
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HL-1恒流泵(上海
青浦沪西仪器厂);可控硅恒温水浴锅(上海锦屏仪
器仪表有限公司);水合氯醛(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
学试剂公司);丹皮酚(茂名市汇润化工有限公司);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醇;丹皮酚βCD包合物(自制);
雄性SD大鼠(250±20)g(本校动物室提供)。
2 方法[14]
2.1 肠循环液中酚红的含量测定 酚红不被小肠
吸收,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酚红可用来测定小肠吸收
的水份量,以准确计算小肠吸收的药物量。利用酚
红溶于碱液中在558nm左右有最大吸收的特点,用
紫外分光光度计可以对酚红定量。
酚红的标准曲线绘制:精密称取酚红10mg,置
100mL量瓶中,加 KrebRinger's营养液(简称 K氏
液)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100μg·mL-1储
备液。吸取02,03,04,05,06,07,08mL的
储备液于10mL量瓶中加02mol·L-1NaOH溶液
至刻度,以02mol·L-1NaOH溶液为空白,558nm
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 A与酚红质量浓度 C(μg·
mL-1)进行线性回归,得酚红标准曲线 A=01563
C+00189,r=09997(n=7)。
2.2 肠循环液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 丹皮酚溶液
在276nm左右有紫外吸收,因此,可利用这一性质
进行丹皮酚的定量测定。但酚红溶于K氏液在276
nm左右也有吸收,干扰丹皮酚的测定(见图1),本
实验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丹皮酚进行测定。
图1 肠循环液的紫外吸收图谱
A.含丹皮酚肠循环液;B.含酚红与丹皮酚肠循环液;
C.含酚红肠循环液
·53·
第33卷第1期
2008年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
January,2008
色谱条件的建立 HypersilC18(46mm×250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 乙腈005%磷酸溶液(40∶60);流
速1mL·min-1;检测波长274nm。液相色谱见图2。
图2 丹皮酚液相色谱
A.丹皮酚对照品;B.丹皮酚样品;C.阴性对照品
丹皮酚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称取丹皮酚 10
mg,以KR营养液定容至 100mL,制成 100μg·
mL-1储备液。吸取10,20,30,40,60,80mL
储备液于10mL量瓶中加KR营养液至刻度,以K
R营养液为空白,276nm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 A
与酚红质量浓度C(μg·mL-1)进行线性回归,得丹
皮酚标准曲线 A=00819C+0053,r=09991
(n=5)。
供试品的制备方法:精密称取酚红 10mg置
100mL量瓶中,加 KrebRinger's营养液(简称 K氏
液)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 100μg· mL-1
储备液。精密称取丹皮酚与丹皮酚 βCD包合物适
量吸取20mL的储备液于1000mL量瓶中加02
mol·L-1NaOH溶液至刻度,即得。
2.3 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方法 取禁食12h(自
由饮水)的250g左右雄性大鼠,腹腔注射水合氯醛
溶液(0.0033mg·g-1),麻醉后固定在手术台板
上。沿腹中线剪开腹部,结扎胆总管,在需考察部位
量5cm长的小段,两端剪开小口,插管,结扎,如图
3连接循环装置。以5mL·min-1流速用37℃生理
盐水冲洗10min后,换成37℃ 50mL供试液以5
mL·min-1流速循环 10min,记为 0时,之后改为
25mL·min-1的流速循环并记时。分别于循环0,
025,050,075,100,125,150h取样 5mL经
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1mL用于酚红含量测
定,1mL用于丹皮酚含量测定),同时补加酚红K氏
液(每100mL含酚红2mg)5mL。
图3 大鼠在体肠循环装置图
2.4 各部位的药物剩余量计算方法
表1 丹皮酚在各部位的药物剩余量计算公式
t/h
丹皮酚
吸收度 质量浓度/μg·mL-1
酚红
吸收度 质量浓度/μg·mL-1
V
/mL
剩余量
/μg
Pre A0 C0 A′0 C′0 V0=50 P0=50×C0
000 A1 C1 A′1 C′1 V1=C′0V0/C′1 P1=C1×V1
025 A2 C2 A′2 C′2 V2=[(V1-5)C′1+100]/C′2 P2=C2×V2+5C1
050 A3 C3 A′3 C′3 V3=[(V2-5)C′2+100]/C′3 P3=C3×V3+5(C1+C2)
tn An Cn A′n C′n Vn=[(Vn-1-5)C′n-1+100]/C′n Pn=Cn×Vn+5∑
n-1
i=1
Ci
3 结果
3.1 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 按2.4计算公式先
算出各肠断取样时点的剩余药量,然后以剩余药量
的对数对时间回归作图,求出直线斜率,以直线斜率
的绝对值除以实际测量的小肠长度,即得吸收速率
常数Ka(cm
-1·h-1),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丹皮酚大鼠小肠吸收速率大
小顺序为: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并且十二
指肠的吸收速率相对前三者有显著性差异(P<
005),因此认为丹皮酚在结肠不吸收或吸收速率
很小。
各肠断剩余药量的对数对时间回归的相关系数
均在0995左右,表明药物浓度的下降与循环时间
呈线性关系,故吸收动力学为一级吸收。
3.2 各部位每小时的吸收百分率(表2)
吸收百分率=0h剩余药物量-15h剩余药物量15h剩余药物量 ×100%
·63·
第33卷第1期
2008年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
January,2008
表2 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及每小时
吸收百分率(珋x±s,n=5)
药物 部位
吸收速率常数 吸收百分率
珋x s 珋x s
丹皮酚 十二指肠 0039100024 3058 375
空肠 0058600062 4396 687
回肠 0052800022 3667 444
结肠 0003900019 402 213
丹皮酚βCD 十二指肠 0035700021 3138 329
空肠 0056400057 4189 589
回肠 0051300018 3289 422
结肠 0003100011 427 209
由表2可初步估计丹皮酚的吸收半衰期为1~
2h,这与文献[1]报道基本一致。
3.3 不同浓度下的药物摄取量与吸收速率常数
采用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循环后,按3.1计算方法,药
物吸收量和Ka值,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丹皮酚βCD的吸收量随药物浓
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吸收速率却基本不变,说明丹皮
酚的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
4 讨论
本实验中利用氯仿从溶液中将丹皮酚萃取出直
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
本方法实验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在一定浓度范围
内,丹皮酚与丹皮酚βCD包合物的吸收量随药物
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吸收速率却变化不大,说明丹
表3 不同浓度下的药物摄取量与吸收速率常数
(珋x±s,n=5)
丹皮酚βCD质量浓度
/μg·mL-1
丹皮酚摄取量
/μg
Ka
/cm-1·h-1
300 1582±232 00522±00043
400 2105±317 00508±00038
500 2908±398 00582±00056
600 3417±378 00571±00052
注:F<F005(3,16),P>005
皮酚的吸收方法为被动扩散。
本实验结果表明,丹皮酚包合前后在大鼠小肠
全肠段(结肠部位除外)都有良好吸收,吸收速率机
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可以考虑将丹皮酚制成
丹皮酚βCD在制剂中使用,以提高丹皮酚的稳定
性。
[致谢] 安徽省“115”现代中药研发创新团队课题成
员的协作实验。
[参考文献]
[1] 汪宝琪,庞志功,张 清.牡丹皮徐长卿中丹皮酚吸收代谢的
对比研究[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16(1):53.
[2] 汤继辉,胡容峰,常 宫.丹皮酚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动力学研
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7):35.
[3] 程荷珍,王桂红,王 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溶出度的测定
[J].中成药,2001,23(5):380.
[4]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3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2:198.
Studiesonabsorptionkineticsofpaeonoland
paeonolβCDinrat’sintestines
HURongfeng12,FANGChengwu2,ZOUAifeng1,MEIKangkang,TANGJihui1,HANLingling1
(1.DepartmentofPharmaceutics,AnhuiCo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fei230038,China;
2.AnhuiKeyLaboratoryofModernizedChineseMaterial,Hefei230038,China)
[Abstract] ToexploretheabsorptionmechanismofpaeonolβCDfromvariousintestinalsegmentsandoferbiopharmaceutics
dataforpaeonolnewdosageform.Theabsorptionkineticsandpermeabilityrateconsatantswereinvestigatedbytheinsituperfusing
methodinrats.Theabsorptionofthedrugconformstothefirtorderkineticsandpassivetransportmechanism.Theresultsindicate
thatpaeonolβCDabsorptionmachanismwasn’tchange.
[Keywords] paeonol;paeonolβCD;absorptionkinetics;insitu
[责任编辑 鲍 雷]
·73·
第33卷第1期
2008年1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1
January,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