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6 药材水分安全范围
Table 6 Safety range of moistur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环境
温度
相对
湿度
不同药材水分下色度指标
8% 9% 10% 11% 12% 13% 14% 16%
45℃ 90% 0. 139 8 0. 122 8 0. 109 6 0. 115 6 0. 120 5 0. 124 6 0. 154 9 0. 155 7
25℃ 60% 0. 069 4 0. 070 1 0. 712 0 0. 072 1 0. 746 0 0. 763 0 0. 081 2 0. 099 2
3 讨论
3. 1 由正交试验和方差结果分析可知 ,“泛糖”影响
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药材水分。
最佳贮存条件是环境温度 25℃ ,相对湿度 60% ,药
材水分 11% 。为了利于牛膝药材的实际贮存 ,由“泛
糖”单因素影响考察结果可知 ,牛膝药材安全贮藏范
围是环境温度 35℃以下 ,相对湿度 70%以下 ,药材
水分 9%~ 13% 。
3. 2 “泛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环境温度 ,其次是相
对湿度和药材水分。其原因可能是温度能加速药材
成分的化学反应 ,并且增强“油渍状”物质溢出药材
表面 ,因而牛膝药材贮藏要避免高温 ,保持通风。但
是 ,“泛糖”不是单个因素引起的 ,同时需控制相对湿
度和药材水分。
References:
[1 ] Kong W Y. S torage Technology of Trad it 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贮藏技术 ) [M ] . Bei jing: Huaxia Pub li shing
House, 1988.
[2 ] Zhang Z D. Preservat ion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
t erial s (中药材保管技术 ) [M ] . Bei jing: People s Medical
Publi shing House, 1983.
[3 ] Nanjing Pharmaceu tical Col leg e, Studying and Teaching
Group of Medical M aterial s Subject . Med icinal Ma terials Sub-
ject (药材学讲义 ) [M ] . Beijing: People 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1961.
[4 ] Zhu S H. Preservation and Storage Knowledg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药材贮藏保管知识 ) [ M ]. Bei jing:
People s Medical Publis hing House, 1983.
清热凉血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李正翔 1 , 任 荣 1 ,李 彬 1 ,李培凡 2
(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 300052; 2.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 300166)
摘 要: 目的 建立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方法。 方法 对水溶性成分 ,以绿原酸和浸膏收率为指标 ;对醇溶性成分
丹皮酚制备 β -环糊精包合物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
工艺为用 8倍量水 ,每次提取 2次 ,共提取 3次。最佳包合工艺为 β-CD与丹皮酚配比为 10∶ 1,包合温度为 50℃ ,
包合时间为 5 h。 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清热凉血颗粒的制备。
关键词: 清热凉血颗粒 ;绿原酸 ;丹皮酚 ;β -环糊精包合物 ;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 R286. 0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11 0996 04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Qingre Liangxue Granula
LI Zheng-xiang
1 , REN Rong
1 , L I Bin
1 , L I Pei-fan
2
( 1.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Univ er sity of Medical Science, Tianjin 300052, China; 2. M edical Institution
o f Higher Education in Tianjin, Tianjin 300166, China )
Key words: Qing re Liangxue G ranula; chlo rog enic acid; peaono l; β-CD inclusion compound; o r th ogonal test
清热凉血颗粒是根据本院传统方剂研制的。由
金银花、牡丹皮、水牛角、生石膏、白茅根等药味组
成。金银花为君药 ,牡丹皮、白茅根、水牛角、生石膏
为臣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该处方的
汤剂在用于荨麻疹、痤疮、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
狼疮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为更方便患者的治疗
需要 ,同时也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药材资源 ,本实
验在对处方的成分进行分析后 ,采用现代化的提取
制剂技术 ,将该处方制成颗粒剂。 玄参、生地等大部
分药材所含成分易溶于水 ,采用水煎煮的方法提取。
牡丹皮中的主要成分丹皮酚难溶于水 ,而易溶于乙
醇 ,采用乙醇回流的方法进行提取。
·99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收稿日期: 2003-01-22
1 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 LC— 6A HPLC ( SCL— 6A
系统控制器 , LC— 6A恒流泵 , SPD— 6AC紫外检测
器 , Anastar色谱工作站 ) ; UV— 260紫外分光光度
计 (日本岛津 ) ; KQ218型超声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
仪器有限公司 ) ; AR2140型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奥
豪斯公司 )。
所有中药材由安徽省亳州市药材总公司提供 ,
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版要求 ;绿原
酸、丹皮酚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β-环
糊精 (化学纯 ,华北地区特种化学试剂开发中心 ) ;甲
醇、乙腈为色谱纯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以君药金银
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提取液的浸膏收率作为测定
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水煎煮的提取工艺进
行了优选 ,并将能反映提取质量的主要数据绿原酸
的含量和干浸膏的收率二者综合加权的结果作为指
标评价。
2. 1. 1 浸膏收率的测定方法:取处方量 1 /5的各药
材混合 ,按试验号所制定的加水倍量加水 ,浸泡 2
h,然后按规定的提取次数和时间进行煎煮提取。浓
缩至一定体积 ,并记录。定量移出 50 mL的水煎液 ,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 ,在水浴上蒸干后 ,于
80℃干燥 5 h后 ,移入干燥器中 ,冷却 30 min,迅速
精密称定质量 ,至恒重 [1 ]。以干燥品对原药材的质量
分数作为浸膏收率。
2. 1. 2 水煎液中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色谱条件 [1 ]:
C18柱 ( 4. 6 mm× 250 mm, 5μm) ;流动相: 乙腈 -
0. 4%磷酸 ( 13∶ 87) ;紫外检测波长: 327 nm;柱温:
室温 ;流速: 1 mL /min;进样量: 20μL。 在上述色谱
条件下供试品水煎液的色谱行为与绿原酸对照品溶
液完全相同 ,其他组分对绿原酸无干扰。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 105℃干燥至
恒重的绿原酸对照品 10mg,置于 50 mL量瓶中 ,加
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得 200μg /mL的
绿原酸对照品储备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用微量进样器取样品 20
μL,用吸量管取蒸馏水 0. 9 mL,在混样器上混匀。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绿原酸对照品储备液
0. 25, 0. 5, 1. 0, 2. 5, 5. 0, 7. 5 mL,加甲醇定容至 10
m L,配成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系列。进样 20μL,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分析 ,测定峰面积。以进样浓
度为纵坐标 ,相应的峰面积为横坐标 ,进行线性回
归 ,计算 ,得回归方程: Y= 0. 908 1+ 0. 000 14X, r=
0. 999 9。绿原酸在 0. 1~ 3μg /m L具有良好的线性
关系。
2. 1. 3 因素水平的选择及统计结果:取影响该提取
物的 3个主要因素: 溶媒量 (加水倍量 )、提取次数、
提取时间 ,选 L9 ( 34 )正交试验表进行试验 ,每个因素
根据试验情况取 3个水平设计试验方案 ,其他条件
不变。因素水平表见表 1。 统计结果见表 2。
表 1 水溶性成分提取的因素水平表
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extract ion
for water soluble ingredient
水 平 因 素
A溶媒量 /倍 B提取时间 /h C提取次数 /次
1 12 1. 0 1
2 8 1. 5 2
3 10 2. 0 3
对于综合评分的解释: 由于绿原酸是其主要活
性成分 ,绿原酸含量和浸膏收率的权重系数分别取
0. 7和 0. 3。为在统一标准下加权评分 ,分别把两项
最好的指标定为 100分。 把浸膏收率结果最好的 3
号试验定为 100分 ,用公式 Y 1′= Y 1 /30. 35× 100,把
各号试验的浸膏收率转化为分数。 如第 1号试验:
Y 1′= 17. 84 /30. 35× 100= 58. 78分 ,余类推。 绿原
酸含量最高的第 3号试验定为 100分 ,由公式 Y2′=
Y 2 /231. 6× 100,并用该式把其余各号试验的绿原酸
含量转化为分数。根据确定的权重 ,对两个单项分数
加权求和。用式 Y= 0. 3Y′1+ 0. 7Y′2 ,求出各试验号
的综合评分。
较佳的方案为 A2 B3 C3。其提取的最佳工艺确定
为:用 8倍量的水 ,每次提取 2 h,共提取 3次。
2. 2 醇溶性成分的提取
2. 2. 1 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紫外吸收图谱
的绘制及波长的选择: 精密称取经 105℃干燥至恒
重的丹皮酚对照品适量 ,置于 100 mL量瓶中 ,加无
水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得 12. 32μg /mL
的丹皮酚对照品储备液。以无水乙醇为空白 ,将其在
200~ 400 nm波长扫描。发现在 274 nm处有最大吸
收 ,故选定 274 nm处为测定波长。
丹皮酚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 4. 0,
8. 0, 12. 0, 16. 0, 20. 0 m L丹皮酚对照品储备液置
25 mL量瓶中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配
成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对照品溶液系列。 以无水乙醇
为空白 ,于 274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对
溶液浓度作线性回归 ,得线性方程: Y= 0. 084 1+
11. 572 4X , r= 0. 999 9。 丹皮酚在 1. 97~ 9. 86μg /
·99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m 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 2. 2 丹皮酚的提取:取牡丹皮加约 10倍量的乙
醇 ,分两次回流提取 ,第一次 3 h,第二次 2. 5 h,滤
取提取液 ,即得牡丹皮的乙醇回流提取液 ,按照已选
定的紫外测定方法测定吸光度 ,代入回归方程 ,计算
丹皮酚含量为 3. 141% 。
表 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
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试验
编号 A B C D(空白 ) 浸膏收率 /%
绿原酸含量 /
( mg· 100 g- 1) 综合评分
1 1 1 1 1 17. 84 199. 2 83. 07
2 1 2 2 2 24. 87 173. 2 81. 49
3 1 3 3 3 30. 35 213. 1 100. 00
4 2 2 3 1 29. 29 189. 6 91. 24
5 2 3 1 2 24. 54 196. 2 88. 73
6 2 1 2 3 24. 35 186. 9 85. 49
7 3 3 2 1 25. 70 184. 6 86. 06
8 3 1 3 2 28. 10 199. 7 93. 40
9 3 2 1 3 17. 19 143. 1 63. 99
浸膏收率
K 1 73. 06 70. 29 59. 57 72. 83
K 2 78. 18 71. 35 74. 92 77. 51
K 3 70. 99 80. 59 87. 74 71. 89
R1 7. 19 10. 30 28. 17 5. 62
绿原酸含量
K 1 5. 855 5. 858 5. 385 5. 734
K 2 5. 727 5. 059 5. 447 5. 691
K 3 5. 274 5. 939 6. 024 5. 431
R2 0. 581 0. 880 0. 639 3. 033
综合评分
K 1 264. 56 261. 96 235. 79 260. 37
K 2 265. 46 236. 72 253. 04 263. 62
K 3 243. 45 274. 79 284. 64 249. 48
R2 21. 11 38. 07 48. 85 13. 78
2. 3 丹皮酚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2. 3. 1 包合物的制备:采用饱和水溶液包合法。精
密称取 β -CD适量 ,置于烧杯中 ,加入纯化水 50
m L,水浴加热使溶解 ,加入丹皮酚乙醇提取浓缩液 ,
搅拌 ( 200 r /min)进行包合一定时间 ,置冰箱中冷藏
过夜 ,抽滤 ,用乙醚洗涤 ( 10, 10 mL) ,挥去乙醚 , 60
℃干燥 4 h,即得包合物。
2. 3. 2 包合物最佳制备工艺的选择:由反复预试验
可知 ,β -CD: 丹皮酚配比 ,包合温度 ,包合时间为影
响包合的主要因素 ,对每种因素各取 3个水平 ,进行
正交试验 ,选用 L9 ( 34 )正交试验表 ,设计因素水平见
表 3。
表 3 制备丹皮酚-β-CD包合物因素水平表
Table 3 Factors and levels of preparing inclusion
compound of paeonal-β-CD
水 平 因 素
A β-CD∶丹皮酚 B包合时间 /h C包合温度 /℃
1 7∶ 1 4 40
2 10∶ 1 5 50
3 13∶ 1 6 60
包合率 [6 ]为衡量包合效果的重要指标 ,包合率
越高 ,包合效果越好 ,可作为包合工艺筛选的主要指
标 ,权重系数定为 0. 7。但收率 [6 ]在大生产中也很有
意义 ,在加水量一定的条件下 ,收率越高 ,包合效果
越好 ,因此 ,收率可作为次要筛选指标 ,权重系数定
为 0. 3。
包合率 = 包合物中丹皮酚的量 /丹皮酚的加入量×
100%。
包合物收率= 包合物的质量 /(β -环糊精的质量+ 丹皮
酚的加入量 )× 100%。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4。 综合评分后对结果进行
直观分析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确定为: A2 B2 C2即β -
表 4 正交试验设计表及试验结果
Table 4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试验
编号 A B C
收率
/%
包合
率 /%
综合
评分
1 1 1 1 1 48. 32 59. 52 56. 16
2 1 2 2 2 53. 80 73. 89 67. 86
3 1 3 3 3 52. 05 55. 41 54. 40
4 2 2 3 1 47. 28 87. 14 75. 18
5 2 3 1 2 50. 45 79. 60 70. 86
6 2 1 2 3 48. 50 85. 27 74. 24
7 3 3 2 1 52. 44 70. 61 65. 16
8 3 1 3 2 55. 80 39. 34 44. 28
9 3 2 1 3 72. 63 54. 50 59. 94
综合评分
K 1 178. 42 174. 68 186. 96 196. 50
K 2 220. 28 202. 98 207. 26 183. 00
K 3 169. 38 190. 42 173. 86 188. 58
R3 50. 90 28. 30 33. 40 13. 50
·99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CD和丹皮酚配比为 10∶ 1,包合温度为 50℃ ,包合
时间为 5 h。
2. 3. 3 验证试验:按最佳包合条件 ,重复 3次试验 ,
结果平均包合率为 84. 18%。 表明所选择的条件是
较佳的包合条件。
2. 3. 4 包合物的鉴定: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 [2 ]。以吸收曲线与吸收峰的位置和高度判断包合
物形成的情况。
制备丹皮酚的乙醇溶液 ;取经乙醚洗脱后的丹
皮酚-β -环糊精包合物挥醚至净 ,用适量的纯化水溶
解 ,备用 ;取经乙醚洗脱后的丹皮酚 -β-环糊精包合
物挥醚至净 ,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 10 min,滤过 ,收
集滤液备用 ;取少量的 β -环糊精 ,以适量纯化水溶
解 ,滤过 ,收集滤液备用。取上述样品各少量在 200~
400 nm进行紫外扫描 ,结果显示 ,丹皮酚包合前后 ,
紫外吸收峰变化很大 ,包合后在 275 nm的最大吸
收峰已完全消失 ,经乙醇提取后的丹皮酚包合物溶
液又重现出丹皮酚包合前的吸收特征。说明包合物
已形成。
2. 4 颗粒剂的制备: 取生石膏、玄参、秦艽、白茅根、
黄连、石槲、金银花、生地黄、桃仁、红花 10味药采用
最佳提取方法 ,即群药加 8倍量水浸泡至透后 ,煎煮
3次 ,每次 2 h。 合并煎液 ,滤过 ,浓缩至相对密度
1. 28~ 1. 32 ( 50℃~ 60℃ )的浸膏。 加入糖粉与可
溶性淀粉的混合物 (浸膏、糖粉、可溶性淀粉的质量比
为 5∶ 3∶ 10) ,混匀 ,加入乙醇适量制软材 ,并混入相
应处方量的水牛角粉 ,软材通过 14目筛制成颗粒 ,干
燥 ,整粒 ,加入丹皮酚-β -环糊精包合物 ,混匀 ,即得。
3 讨论
3. 1 本颗粒剂中的多种药材都含有丰富的多糖 ,如
玄参、生地黄 ,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有利于疾
病的治疗。所以本制剂主要采用以水作为溶媒的方
法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 水牛角粉作为处方中的重
要药材 ,由于其价格昂贵 ,所以采取了将其粉碎过筛
与辅料直接混合制软材的办法。这样就可以做到最
大限度的节约贵重药材 ,而且还防止了有效成分在
煎煮中遭到破坏的问题。对于本处方中某些药物 (金
银花、玄参等 )具有挥发油成分的问题 ,在试验中曾
试图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其中的挥发油 ,但由于提
出的挥发油太少 (放入 5倍处方量药材提出的挥发
油不足 1 mL) ,无法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需要指出的
是 ,金银花、玄参中的有效成分分别是绿原酸和糖类
成分 ,并不具有挥发性。
3. 2 丹皮酚是牡丹皮的主要成分 ,具有强烈的挥发
性。曾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提取法等方法进行提
取 ,结果均不甚理想。最后采用乙醇回流提取 ,结果
较满意。
3. 3 金银花为本方中的君药 ,且药量最大 ,从制剂
的 HPLC图谱也可看出 ,绿原酸是其中的主峰。 故
选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作为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标准的指标性成分。 用以往制颗粒剂软材的条件进
行摸索 ,发现往浸膏中加入糊精之后 ,制成的软材黏
性极大 ,无法过筛制粒。当将糊精换成可溶性淀粉之
后 ,情况得到很大改善。 应该提出的是 ,本处方中的
药材含有大量的糖类成分 ,所以在加入辅料时应适
量减少蔗糖的加入 ,以免味道过甜。
References:
[1 ] Ch P (中国药典 ) [S ]. 2000 ed. VolⅠ .
[2 ] Lu B. New Dosage Form and N ew Technique of Pharmay (药
物新剂型与新技术 ) [M ] . Bei jing: People s Medical Pub-
li shing House, 2000.
加压膨化前后甘草中甘草酸铵的溶出度比较
陈丹菲 ,王溶溶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23)
清音袋泡剂是由甘草、薄荷、桔梗等 7味中药组
成的一种茶剂 ,其中甘草为本方君药。由于甘草属根
茎类药材 ,其原植物的组织结构致密 ,质地较为坚
硬 ,故在制备清音袋泡剂时 ,对甘草进行了加压膨化
处理 ,使其木质化结构变得疏松 ,有利于有效成分甘
草酸铵在热水中迅速溶出。本实验通过定性鉴别、溶
出度的比较 ,发现甘草进行加压膨化处理是可行的。
1 仪器与材料
RCZ— 8A智能药物溶出仪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
厂 ) , TPH135膨化机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 ,电
·99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 l D rugs 第 34卷第 11期 2003年 11月
收稿日期: 2003-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