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Zebrafish——Useful model for pharmacodynamics and toxicity scree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



全 文 :·综述·
斑马鱼———一种可用于中药药效和毒性
筛选的鱼类模型
梁爱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摘要] 斑马鱼是一种用于生长发育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过去10余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毒物的监测,已经
被用于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如有害重金属、农药以及卤代芳香烃化合物等致癌物的累积效应和毒性研究。近年来,该模型越
来越多地应用于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斑马鱼具有活体、高通量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药混合物的药效和毒性筛选,在中
药新药研究领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斑马鱼;新药筛选;药效学;毒性
[收稿日期] 20090615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930100508)
[通信作者] 梁爱华,Tel:(010)640144112895,Email:liangaihua
@sinacom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热带淡水鱼,在过去20年已经成为
一种研究胚胎发育的重要模式生物。近20年来,斑马鱼的
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已经获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
学、分子遗传学和胚胎学的资料[1]。同时斑马鱼容易获得突
变品种,因此,斑马鱼成为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的优良模
型。为了了解和认识斑马鱼在中药药效筛选和毒理学研究
中的应用价值,将对斑马鱼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斑马鱼的特点
斑马鱼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一条斑马鱼能产下数百枚
胚胎,生长速度极快,其胚胎在体外1d的发育程度就相当于
人类胚胎3个月的发育水平,因而其可以为药物研究提供大
量的样本和较短的试验周期。斑马鱼的受精及发育在母体
外进行,容易进行观察和操作。斑马鱼价格便宜,饲养方法
简单。成年斑马鱼体型小,能承受高密度饲养,因而实验设
施占用空间不大。斑马鱼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胚胎透明,利用
显微镜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内脏形态和活动,如心脏跳动、
血管形态以及血管内的细胞流动等。可以便利地在显微镜
下观察药物造成的心跳节律或速度变化、血管舒张或收缩、
血细胞流动性变化如白细胞黏附、红细胞聚集、血流动力学
变化[2]等,甚至可以拍下清晰的照片或录像。这些均为药物
的药效学筛选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 利用斑马鱼建立可用于药物筛选的疾病模型
斑马鱼容易获得突变品种,利用斑马鱼的突变,可以获
得各种各样的模拟人类疾病的模型。美国麻萨诸塞州医院
是全球第一个斑马鱼大规模遗传突变研究中心,该中心制备
了数千个斑马鱼主要器官实质缺陷和胚胎缺陷的突变体系,
并全面地研究了斑马鱼组织器官的分子、细胞和功能发育,
代谢、行为学参数以及疾病产生情况等[34]。
有些斑马鱼突变系具有与人类疾病相似的临床症状,可
以作为相应的疾病模型,在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究领域具有
重要的价值。通过突变体筛选,已经获得了先天性铁粒幼红
细胞性贫血、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骨髓再生障碍等血
液性疾病模型[5];心肌收缩不良、心律不齐、心脏瓣膜缺陷、
主动脉狭窄等心血管病模型[6];以及多囊肾模型[7]等。
Shafizadeh等建立了一种红细胞膜骨架蛋白41缺陷型
斑马鱼突变体[merlot(mot)andchablis(cha)],这种突变斑
马鱼表现出严重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异常、心脏和脾
脏增大、胆红素增高等症状,该模型可用于先天性贫血发病
机制研究以及治疗贫血药物的筛选[8]。利用绿色荧光蛋白
报告基因建立的转基因斑马鱼疾病模型在药物筛选研究上
具有独到的优势。David等构建了一种稳定的 rag2EGFP
mMyc转基因斑马鱼T细胞白血病模型,这种模型是将原癌
基因myc与Rag2启动子相融合,再联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
白EGFP基因,将三基因嵌合体注射到斑马鱼的胚胎细胞
中,从而建立白血病模型。由于斑马鱼的皮肤透明,可以很
容易地观察到带有绿色荧光的白血病细胞在鱼体内的扩散
情况。利用这种模型能够快速、直接地评价药物的抗白血病
效果[9]。
利用斑马鱼建立的多种肝脏、肾脏疾病模型,为相关疾
病的发病机制、防治方法研究以及药物筛选等提供了有用的
工具。例如,Drummond等描述的斑马鱼 doublebubble突变
体,其表型类似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症状[10]。
Dirk等利用庆大霉素建立了一种斑马鱼急性肾功能衰竭模
型,该模型在形态学上和肾功能均与高等脊柱动物的氨基糖
·938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
苷类毒性表现相似,同时,他们还建立了量化评估肾功能动
态衰竭的新方法[11]。Sadler1等从297个斑马鱼基因突变系
中于胚胎发生第5天筛选肝肿大的斑马鱼系,获得3种可代
表不同肝脏疾病包括胆汁淤积、胆总管扩张和脂肪肝的突变
模型[12]。
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或家兔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但
是,其动脉壁斑块只能在剖杀动物后才能观察。而利用斑马
鱼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则不需杀死动物就能够直接、而
且动态观察到血管硬化的发展情况。加利福利亚大学的
Stoletov等给身体透明的fli1:EGFP斑马鱼(其血管内皮细胞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喂饲添加了荧光标记的胆固醇酯的高胆
固醇饲料,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监测脂质在血管壁上的聚集
以及内皮细胞层的破坏和增厚情况。同时,利用该模型进行
了药物筛选,发现ezetimibe能够明显减轻血管壁增厚和改善
血管屏障功能。试验证明,这种新模型适用于活体研究动物
血管壁的功能和脂类堆积,从而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
制。同时非常方便用于药物筛选[13]。
3 斑马鱼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1 在环境毒理学中的应用
近10余年来,斑马鱼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毒物的监测,斑
马鱼已经用于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如有害重金属、苯酚、环
己胺、有机氯、杀虫剂以及卤代芳香烃化合物等致癌物的累
积效应和毒性研究[1415]。
斑马鱼可以对水体污染物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对水质
污染与毒性物质反应灵敏,故适用于监测原水水质的变化。
利用斑马鱼进行水质监测是一种直观、便捷的方法,目前很
多国家均制定了用斑马鱼检测水质毒性的标准,如我国的
GB/T1326791“水质物质对淡水鱼(斑马鱼)急性毒性测定
方法”适用于水中单一化学物质以及工业废水的毒性测定。
五氯酚(PCP)和八氯代二苯并二英(OCDD)对水环境有重
要影响。利用斑马鱼观测到,PC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具有较
强的毒性效应,可导致胚胎孵化率显著下降,死亡率、畸形率
显著上升;而OCDD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相对不明显[15]。
近年来,利用斑马鱼进行环境监测的价值得到了较大的开
发,已成功建立了带有反应元件的转基因斑马鱼,其反应元
件中含有特定毒物的启动子;该启动子在毒物不存在的情况
下为关闭状态,但当遇到特定毒物时,启动子就可以启动表
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就会发出荧光,可以非常方便、
直观地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如芳香烃化合物、重金属、雌激
素类物质等[1620]。
有些淡水微囊藻如铜绿微囊藻可以产生多种有毒次生
代谢物质,包括肽、生物碱、脂多糖等,可产生肝毒性、神经毒
性、皮肤毒性等。其中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是毒性最大
的一种。Ghazali等利用斑马鱼研究了含微囊藻毒素的铜绿
微囊藻提取物对幼鱼的毒性作用,发现在含 003,01,03
mg·L-1Eq微囊藻毒素的条件下,可影响斑马鱼发育,并且
有大量的鱼产生畸形症状,如水肿、尾弯曲等;剂量达3mg·
L-1时则引起鱼死亡[21]。
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人类
健康的重要危害因素。近年来,利用斑马鱼对农药进行安全
性评价的报道很多。赵于丁等对不同农药的毒性进行了研
究,发现其中阿维菌素给斑马鱼用药后 96h的半数致死浓
度(LC50)<01mg·L
-1,属于剧毒级;有 6种农药的96h
LC50为01~10mg·L
-1,属于高毒级;8种农药的96hLC50
为10~10mg·L-1,属于中毒级;另外 6种药剂的 96h
LC50>10mg·L
-1属于低毒级[22]。食品中如果有农药残留
可能导致人长期摄入农药,使人慢性暴露于农药,从而使健
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斑马鱼慢性暴露于农药毒死蜱和三
唑磷,头部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显著受到抑制,随暴
露剂量增大、暴露时间延长,对 AChE的活性抑制越强。毒
死蜱极容易在鱼体富集,三唑磷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小。根据
试验结果合理地使用农药,可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有利于
人们的健康生活[23]。
此外,Roex利用斑马鱼研究了三氯代苯的生殖毒性[24],
证明三氯代苯对雌性鱼的鱼卵数量产生明显影响。Meinelt
等研究了水消毒灭菌剂丫啶黄对斑马鱼的毒性[25]。Wiley
andKrone[26]利用斑马鱼研究了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
英(TCDD)的生殖毒性;Vatsal等研究了TCDD对斑马鱼的心
脏毒性,证明TCDD在斑马鱼的心脏瓣膜发育中,可导致瓣
膜严重改变,造成血液回流和循环障碍[27]。利用斑马鱼对
不同大小和不同表面活化情况的活性炭 C60,C70,C60
(OH)24进行毒理学评价,证明C60(OH)24的毒性远较 C60
为低。C60200μg·L-1可明显提高斑马鱼的畸形率,可导致
心包水肿和死亡等[28]。环境污染物的神经毒性也可以利用
斑马鱼来观察。Samson发现在二甲基汞对早期生命阶段斑
马鱼毒性效应方面,游泳和捕食行为的损害是比死亡率或形
态学损害更加敏感的指标[29]。
32 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Darland等[30]运用斑马鱼的突变体研究了可卡因引起的
行为改变。在一项18批F2代斑马鱼突变系的筛选中,获得
3个对可卡因低反应性斑马鱼系,这种行为改变可以遗传到
F3代。这些鱼系的视觉暗适应能力和学习功能存在缺陷。
乙醇是一种已知的发育毒剂。胚胎发生期的斑马鱼置于
198%的乙醇中45h,可造成50%的鱼胚死亡,可见心包和
卵黄囊水肿,耳石缺损等畸形,其发育明显延迟[31]。
端正花等研究了己烯雌酚(DES)在标准模式种斑马鱼
胚胎体内的蓄积规律及胚胎毒性效应,并利用定量活性结
构分析(QSAR)和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了 DES对斑马鱼胚胎
的致毒机制。结果证明,DES相对其他酚类雌激素对斑马鱼
胚胎具有胚胎毒性和遗传毒性。斑马鱼胚胎在发育囊胚期
(发育8h)前对DES暴露更为敏感,基因芯片研究发现,DES
暴露21d后能导致斑马鱼成鱼部分基因表达异常[32]。
·048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
成年斑马鱼在暴露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雌性激素类
化合物后,斑马鱼体内可见类似芳烃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大
量表达,故这两类受体可以作为上述两类化合物的作用及其
毒性筛选的分子标记物质[33]。
斑马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麻醉剂 MS222时,随浓度由
低至高,鱼的麻醉行为可表现为不麻醉、轻度麻醉、中度麻醉
至深度麻醉等不同状态。不同MS222浓度下斑马鱼进入不
同麻醉程度的时间有差异,80~90mg·L-1产生中度麻醉,
成活率为100%;而浓度在100mg·L-1以上时,可以迅速使
鱼进入中、深度麻醉,并且在麻醉过程中死亡,存活率 <
10%。此外,MS222对摄食条件反射有影响[34]。研究发现,
中药桔梗提取的总苷对斑马鱼的心律及胚胎发育具有不良
的影响,可使斑马鱼心率减缓,心脏功能相关的离子通道基
因表达水平略有降低。高浓度(10mg·L-1)的桔梗总苷可
导致斑马鱼胚胎死亡与畸形比例显著增加,斑马鱼胚胎发育
过程受到抑制[35]。
33 在致癌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奥勒冈州大学评估了结构不同的致癌物质如 N亚硝基
二甲胺,黄曲霉毒素B1,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和7,12
二甲基苯蒽对佛罗里达州野生型斑马鱼不同发育阶段的致
癌作用。用含致癌物的饲料喂养斑马鱼3~9个月,斑马鱼
的胚胎或鱼苗可发生上皮、间质、神经等组织的不同肿瘤,其
中以肝脏肿瘤最多。斑马鱼可以为肿瘤发生机制研究和抗
癌新药研究等提供一个有效、经济的研究体系[36]。
4 展望
斑马鱼体系现已被广泛用于药物筛选和毒理学研
究[3738]。斑马鱼胚胎和幼鱼体积很小,可用微孔培养板培
养,故其适合于高通量筛选。由于中药的成分非常多,理化
性质复杂,在常用的细胞学筛选体系和分子筛选体系中,采
用中药进行新药筛选时常常难以避免非特异性影响,从而产
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斑马鱼属于脊椎动物,是一种活体
研究体系,可保留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过程,故其与其他的体
外研究体系相比更加适合用于中药这种复杂化学体系的药
效学和毒性筛选。斑马鱼的受精卵或者鱼苗能够便利地从
培养介质中吸收亲水或亲脂的物质,使得其检测中药的活性
变得非常方便。目前采用斑马鱼进行中药药效学和毒性筛
选的报道较少,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数据评估该系统的适宜性
和可靠性,有必要将来通过广泛的研究来评估。
[参考文献]
[1] ClarkMD,HennigS,HerwigR,etalAnoligonucleotidefin
gerprintnormalizedandexpressedsequencetagcharacterizedze
brafishcDNAlibrary[J]GenomeRes,2001,11:1594
[2] ThorstenSchwerte,Dietmarberbacher,BerndPelsterNoninva
siveimagingofbloodcelconcentrationandblooddistributionin
zebrafishdaniorerioincubatedinhypoxicconditionsinvivo[J]J
ExpBiol,2003,206:1299
[3] BurkhartJGFishingformutations[J]NatBiotechnol,2000,
18:21
[4] LekvenAC,HeldeKA,ThorpeCJ,etalReversegeneticsin
zebrafish[J]PhysiolGenomics,2000,2:37
[5] LongQ,HuangH,ShafizadehE,etalStimulationoferythro
poiesisbyinhibitinganewhematopoieticdeathreceptorintrans
geniczebrafish[J]NatCelBiol,2000,2:549
[6] YelonDCardiacpaterningandmorphogenesisinzebrafish[J]
DevDyn,2001,222:552
[7] DrummondIAKidneydevelopmentanddiseaseinthezebrafish
[J]JAmSocNephrol,2005,16:299
[8] EbrahimShafizadeh,BaryHPaw,HelenFoot,etalCharac
terizationofzebrafishmerlot/chablisasnonmammalianvertebrate
modelsforseverecongenitalanemiaduetoprotein41deficiency
[J]Development,2002,129:4359
[9] DavidMLangenau,HuiFeng,StephaneBerghmans,etalCre/
loxregulatedtransgeniczebrafishmodelwithconditionalmycin
ducedTce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J]PNAS,2005,102:
6069
[10] IainADrummondKidneydevelopmentanddiseaseintheZe
brafish[J]JAmSocNephrol,2005,16:299
[11] DirkMHentschel,KwonMooPark,LuciaCilentiAcuterenal
failureinzebrafish:Anovelsystemtostudyacomplexdisease
[J].AmJPhysiolRenalPhysiol,2005,288:923
[12] Sadler1C,Amsterdam1Adam,SorokaCarol,etalAgenetic
screeninzebrafishidentifiesthemutantsvps18,nf2andfoiegras
asmodelsofliverdisease[J]Development,2005,132:3562
[13] KonstantinStoletov,LonghouFang,SooHoChoi,etalVascular
lipidaccumulation,lipoproteinoxidation,andmacrophagelipid
uptakeinhypercholesterolemiczebrafish[J]CircRes,2009,
104:952
[14] VitozziL,DeAngelisGAcriticalreviewofcomparativeacute
toxicitydataonfreshwaterfish[J]AquatToxicol,1991,19:
167
[15] 蒋琳,周珍,胡俊,等五氯酚和八氯代二苯并二英复合暴
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08,3
(4):370
[16] CarvanMJ3rd,DaltonTP,StuartGW,etalTransgenicze
brafishassentinelsforaquaticpolution[J]AnnNYAcadSci,
2000,919:133
[17] BrandonWKusik,MichaelJCarvanII,AvaJUdvadiaDetec
tionofmercuryinaquaticenvironmentsusingEPREreporterze
brafish[J]MarBiotechnol,2008,10:750
[18] MatinglyCJ,McLachlanJA,ToscanoWAJrGreenfluores
centprotein(GFP)asamarkerofarylhydrocarbonreceptor
(AHR)functionindevelopingzebrafish(daniorerio)[J]En
vironHealthPerspect,2001,109:845
[19] CarvanMJII,DaltonTP,StuartGW,etalTransgenicze
brafishassentinelsforaquaticpolution[J]AnnNYAcadSci,
2000,919:133
[20] PedroPHernndez,MiguelLAlendeZebrafish(daniorerio)as
·148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
amodelforstudyingthegeneticbasisofcoppertoxicity,deficien
cy,andmetabolism[J]AmJClinNutr,2008,88:835S
[21] IssamElGhazali,SanaaSaqrane,AntonioPauloCarvalho,etal
Compensatorygrowthinducedinzebrafishlarvaeafterpreexpo
suretoamicrocystisaeruginosanaturalbloomextractcontaining
microcystins[J]IntJMolSci,2009,10:133
[22] 赵于丁,王冬兰,来有鹏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
全评价[J]农业科学与管理,2008,29(8):25
[23] 余向阳,赵于丁,王冬兰,等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
AChE活性影响及在鱼体内的富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27(6):2452
[24] RoexEW,GiovannangeloM,vanGestelCAReproductiveim
pairmentinthezebrafish,daniorerio,uponchronicexposureto
1,2,3trichlorobenzene[J]EcotoxicolEnvironSaf,2001,48:
196
[25] MeineltT,RoseA,PietrockMEfectsofcalciumcontentand
humicsubstancesonthetoxicityofacriflavinetojuvenilezebrafish
daniorerio[J]JAquaticAnimalHealth,2002,14:35
[26] WileyJB,KronePHEfectsofendosulfanandnonylphenolon
theprimordialgermcelpopulationinprelarvalzebrafishembryos
[J]AquatToxicol,2001,54:113
[27] VatsalMehta,RichardEPeterson,WarenHeideman2,3,7,8
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exposurepreventscardiacvalveforma
tionindevelopingzebrafish[J]ToxicolSci,2008,104:303
[28] CrystalYUsenko,StaceyLHarper,RobertLTanguayInvivoe
valuationofcarbonfulerenetoxicityusingembryoniczebrafish[J]
CarbonNY,2007,45:1891
[29] SamsonJC,GoodridgeR,OlobatuyiF,etalDelayedefectsof
embryonicexposureofzebrafish(daniorerio)tomethylmercury
(MeHg)[J]AquatToxicol,2001,51:369
[30] DarlandT,DowlingJEBehavioralscreeningforcocainesensi
tivityinmutagenizedzebrafish[J]ProcNatlAcadSciUSA,
2001,98:11691
[31] MarkJReimers,AmandaRFlockton,RobertLTanguayEtha
nolandacetaldehydemediateddevelopmentaltoxicityinze
brafish[J]NeurotoxicolTeratol,2004,26:769
[32] 端正花,朱琳,宫知远己烯雌酚在斑马鱼胚胎中的生物蓄积
及毒性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2009,30(2):522
[33] SiewHongLam,SinnakarupanMathavan,YanTong,etalZe
brafishwholeadultorganismchemogenomicsforlargescalepre
dictiveanddiscoverychemicalbiology[J]PLoSGenet,2008,4
(7):e1000121
[34] 甘静雯,邱绍扬,许忠能,等麻醉剂MS222对斑马鱼行为的
影响[J]生态科学,2006,25(3):236
[35] 董永新,王跃祥,钱林溪,等桔梗皂苷对斑马鱼心功能及胚
胎发育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6,15(5):299
[36] DeltourS,PinteS,GuerardelC,etalCharacterizationof
HRG22,ahumanhomologueoftheputativetumorsuppressor
geneHIC1[J]BiochemBiophysResCommun,2001,287:
427
[37] PaulGoldsmithZebrafishasapharmacologicaltool:thehow,
whyandwhen[J]CurOpinPharmacol,2004,4:504
[38] 李洁斐,李卫华,王强毅,等斑马鱼应用于毒理学研究的现
况[J]实用动物与比较医学,2005,25(4):247
Zebrafish———Usefulmodelforpharmacodynamicsandtoxicityscreening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LIANGAihua
(InstituteofChineseMateriaMedica,ChinaAcademyofChinese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700,China)
[Abstract] ZebrafishhasbeenanimportantmodelfordevelopmentalandgeneticstudiesInthepasttenyears,ithasalsobeen
widelyusedforenvironmentaltoxicitymonitoring,additiveefectandtoxicityofmanychemicalmaterialsincludingheavymetals,pesti
cides,halogenatedaromatichydrocarboncompoundsandothercarcinogensZebrafishisincreasinglyusedindrugscreeningandtoxico
logicalstudiesinrecentyearswiththeadvantageofhighthroughputhandlingItisausefulmodelofchoiceforinvivopharmacodyna
micscreeningandtoxicityinvestigationofChinesemedicineandithasawideapplicationprospectinthefieldofnewherbaldrugre
search
[Keywords] zebrafish;drugscreening;pharmacodynamics;toxicology
[责任编辑 张宁宁]
·2482·
第34卷第22期
2009年11月
                           
Vol.34,Issue 22
 Novembe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