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y on optimal harvest time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灯盏花最佳采收期研究



全 文 :Efectsofintegratedpestcontroltechniquestogrowthofhost
larvaeCordycepssinensis
LIUFei,WUXiaoli,ZENGWei,ZHANGDeLi,CHENShiJiang,YINDingHua
(ChongqingAcademyofChineseMateriaMedica,Chongqing400065,China)
[Abstract] TostudytheefectsoftheintegratedpestcontroltechniquesongrowthofhostlarvaeofCordycepssinensis.Meth
od:Theintegratedpestcontroltechniqueswerecomparedwithconventionaltechniquestoevaluatetheefectsongrowthofhostlarvae.
ResultandConclus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etechniqueshadbrokenthebalanceofthemicrobiallivinginthematerial,pro
ducedefectiveinhibitiononthepests,raisedthesurvivalrateandpromotedthegrowthofthehostlarvaeatthesametime.
[Keywords] integratedpestcontroltechniques;Cordycepssinensis;Hepialuslarvae;artificialbreeding
[责任编辑 吕冬梅]
灯盏花最佳采收期研究
杨生超1,张雪峰2,张丽梅1,刘立仙1,杨永建1,萧凤回1
(1.云南农业大学 中药材研究所 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云南 昆明 650201;
2.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 目的:为确定灯盏花的最佳采收期。方法:观测了灯盏花植株的生长发育进程,全草及各部位的干物
质积累规律和全草主要有效成分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的积累规律。结果:生育期130d时,灯盏花单株叶数和
单叶干重达到最大,全草及叶、茎和花的干物质积累也较高;灯盏花灯盏乙素含量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渐下降,出苗
120d以后,急剧下降;不同生育时期灯盏花咖啡酸酯含量变化较小,无规律,与灯盏乙素含量无相关关系。结论:
灯盏花出苗后130d,处于初花期,是灯盏花的最佳采收期。
[关键词] 灯盏花;干物质积累;灯盏乙素;咖啡酸酯;最佳采收期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23274403
[收稿日期] 20080103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4BA721A34);云南省
“十一五”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06SG016)
[通讯作者] 萧凤回,Tel/Fax:(0871)5227861,Email:feng
huixiao@163.com
  灯盏花 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
Mazz.又名灯盏细辛或短葶飞蓬,为菊科飞蓬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广
西、西藏、湖南等西部和西南部海拔1200~3500m
的中山和亚高山开阔山坡草地、林缘或疏林下[1]。
灯盏花活性成分有黄酮、咖啡酸酯、酚类化合物等。
以灯盏乙素为主开发的片剂、针剂,及其以灯盏乙素
和咖啡酸酯为主要活性成分的灯盏细辛注射液是应
用最普遍的灯盏花制剂。云南省每年收购灯盏花药
材在1000t以上,近年对云南省灯盏花分布区进行
资源调查时,已难见到有成片的灯盏花,植株分布频
度已接近稀少或枯竭[23]。1999年以来已有灯盏花
引种驯化方面的研究报道[2,4],并实现了灯盏花的
规范化种植,建立了灯盏花GAP基地[5]。栽培条件
下,灯盏花经历苗期、现蕾、抽薹、开花和结实等几个
生育时期,初花期以前采收[4],种植当年可采割地
上部分2~3次,以后重新播种。目前尚无有关灯盏
花咖啡酸酯含量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报道。因此有必
要开展不同生育时期灯盏花灯盏乙素、咖啡酸酯含
量的变化规律和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最佳采收期的
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对灯盏花的生长进程、全草
·4472·
第33卷第23期
2008年1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3
 December,2008
及各部位的干物质积累规律,以及主要活性成分灯
盏乙素和咖啡酸酯的积累规律的观测,从而确定灯
盏细辛注射液专用型灯盏花的最佳采收期,以期指
导灯盏花药材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材料选自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
有限公司引种驯化的灯盏花种源。灯盏乙素(野黄
芩苷)和咖啡酸酯对照品均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 定 所,批 号 分 别 为 110842200504,111717
200501。灯盏乙素含量测定 HPLC用日本岛津
HP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咖啡酸酯含量测定用
日本岛津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方法 种植和观察在云南农业大学教学试验农
场、中药材实验室,成分测定在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
业有限公司质量控制部质量检测室内进行。试验地
土壤为红壤,肥力中等,分3个小区种植,小区3m×
15m,面积45m2。2006年3月14日翻挖、过筛、平
整,3月28日采用撒播播种,用无纺布覆盖,并浇透
水。播种后保持墒面潮湿,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长。幼
苗出苗后要及时除草,用尿素和复合肥混合喷施。
播种后60d,每小区按五点取样法随机抽取50
株,每隔10d观测叶片数及生育时期。播种后100
d,幼苗长至8叶期,每小区按五点取样法随机抽取
50株,干燥后测定根、茎、叶、花及全草和单叶干重。
播种后130d,灯盏花处于抽薹期,按五点取样法每
个小区随机取样120g(鲜重)地上部分,烘干粉碎
后作为主要活性成分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测定
的样品。2007年1~4月按照《中国药典》的方法[6]
测定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灯盏花生长发育进程 灯盏花从播种到出苗
15~20d,苗期110~130d,抽苔期8~15d,现蕾期
7~12d,开花期20~25d,结实期15~20d,种子成
熟后全生育期160~200d。
出苗后60d,灯盏花叶片数增长至585片叶,
在90~120d,灯盏花叶片生长处于缓慢生长阶段,
在这期间每12d左右长1片叶;而在120~140d处
于快速生长期,每5d增加1片叶,在140d左右叶
片数最多,平均达到1470片,这一时期灯盏花进入
初花期,以后进入平缓生长阶段。由此表明,灯盏花
的平均叶片数在初花期达到最大(图 1)。出苗后
90d,灯盏花的单叶干重达到2134mg,在90~120
d,灯盏花每10d增加干重418mg,120~130d每
10d增加了 1364mg,这一时期灯盏花处于现蕾
期。由此可见,灯盏花的单叶干重在现蕾期达到最
高,而在130d以后则开始下降(图1)。
A.叶数增长进程;B.叶重增长进程
图1 灯盏花叶片生长进程
2.2 灯盏花植株各部位及全草干物质积累进程 灯
盏花植株全草干物质积累进程呈S形的变化(图2),出
苗后120d处于缓慢生长阶段,120~130d处于快速生
长期,以后进入平稳生长期。出苗后120d内灯盏花产
量主要由叶片和根构成,以后则主要由叶片和茎构成,
根和花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灯盏花生长至140d左
右,其叶、茎、根和花分别占全草干物质重的 40%,
34%,14%,12%。由此表明,叶片和茎占灯盏花植株干
重的74%,是灯盏花育种和栽培的主要目标。
图2 灯盏花植株各部位及全草干物质积累进程
2.3 灯盏花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含量积累规律 
生育期100~150d,灯盏花灯盏乙素从逐渐下降,出
苗后 150d的灯盏乙素含量降至 100d时的
·5472·
第33卷第23期
2008年1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3
 December,2008
3254%,出苗后120d以后下降显著。而咖啡酸酯
含量变化无规律,其变化幅度小于灯盏乙素含量的
变化幅度,出苗后100d咖啡酸酯含量最低,为10d
以后的8062%。咖啡酸酯含量和灯盏乙素含量的
比值则随着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渐增大,从生育期
100d的350增长到出苗后150d的1161。灯盏
花灯盏乙素含量和咖啡酸酯含量间无相关关系(表
1)。
表1 灯盏花灯盏乙素和咖啡酸酯积累
生育期/d 灯盏乙素/% 咖啡酸酯/%
100 126±011Aa 441±019Bb
110 111±008Aa 547±017Aa
120 101±005Aa 484±014Aab
130 060±0049Ab 461±021Bb
140 050±008Ab 539±031Aa
150 041±003Bb 476±009Ab
  注:同列的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005,001显著
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生育期130d时,灯盏花单株叶数和单叶干重
均达到最大,以后则有下降的趋势,有研究表明叶片
的灯盏乙素质量分数最高,为412%,而根、茎、花
则分别仅为 007%,100%,066%[7]。本试验表
明,叶片占全草的45%,是产量的主要成分,因此叶
片是灯盏花药材种植收获的主要目标部位。
灯盏花灯盏乙素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与作
者此前的研究结果一致[4],生育期120d以后灯盏
乙素含量急剧下降,130d以后的含量仅为120d以
前含量的50%左右。本研究测定了灯盏花另一有
效成分咖啡酸酯含量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及
其与灯盏乙素含量的关系。相对灯盏乙素含量而
言,咖啡酸酯含量比较稳定,在生育期100~150d,
变化在441%~547%,咖啡酸酯和灯盏乙素含量
间无相关关系。
出苗后130d左右,灯盏花处于初花期,其单株
叶数和单叶干重达到最大,具有较高的单株产量,植
株灯盏乙素量和咖啡酸酯量最大,是灯盏花的最佳
采收期。这与此前作者的初步研究结果相符[4]。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75:444.
[2] 俞宏渊,陈宗莲.灯盏细辛的家化栽培[J].云南植物研究,
2002,24(3):115.
[3] 王平理,杨生超,杨建文,等.云南灯盏花种质资源的考察与
采集[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9(2):20.
[4] 杨生超,杨忠孝,张乔芹,等.灯盏花种植技术初探[J].中草
药,2004,35(3):318.
[5] 杨生超,吴道聪,杨建文,等.红河灯盏花GAP基地环境质量评
价[J].现代中药与实践,2006,20(1):9.
[6] 中国药典.一部[S].2006:100,447.
[7] 杨文宇,张 艺,段俊国,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细辛中
灯盏乙素的含量[J].成都中医大学学报,2001,24(3):37.
StudyonoptimalharvesttimeofErigeronbreviscapus
YANGShengchao1,ZHANGXuefeng2,ZHANGLimei1,LIULixian1,YANGYongjian1,XIAOFenghui1
(1.Instisute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of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YunnanProvincialCenterof
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GoodAgriculturePracticeTechnology,Kunming650201,China;
2.YunnanBiovaleyDengzhanhuaPharmaceuticalCo.,Ltd.,Kunming65022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ascertaintheoptimalharvesttimeofErigeronbreviscapus.Method:Thedrymaterweightaccumu
lationofdiferentorgansingrowthprocessandcontentsofscutelarinandcofeicacidesterinwholeplantofE.breviscapusweredeter
mined.Result:Thenumberofleavesperplant,thedriedweightofsingleleafanddrymaterweightofwholeplantanddiferentor
gansreachedthehighestafterseedling130140d.Thecontentofscutelaringradualydecreasedwithgrowthperiod,andsharplyde
creasedafterseedling140d.Thecontentofcofeicacidestervariediregularlywithgrowthperiod.Conclusion:Theoptimalharvest
timeofE.breviscapusisinearlybloomperiodafterseedling130d.〗
[Keywords] Erigeronbreviscapus;drymaterialsaccumulation;scutelarincontent;contentofcofeicacidester;optimalhar
vesttime
[责任编辑 吕冬梅]
·6472·
第33卷第23期
2008年12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Vol.33,Issue 23
 December,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