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含量的比较



全 文 :表 u 不同发病程度样品中绿原酸含量的方差分析
差异源 ΣΣ δφ ΜΣ Φ Π Φ¦µ¬·
组间 t qwxu z v s qw{w u { qx|z w s qssz s w qsyy u
组内 s qwxs y { s qsxy v
总计 t q|sv u tt
3 讨论和分析
311 金银花生长周期长 o病虫害种类多 o主要有忍
冬细蛾 !棉铃虫 !蚜虫 !白粉病 !螨类 !地下害虫等 o病
虫害会使金银花植株体内的绿原酸含量发生变
化≈v ow  ∀本实验对白粉病不同发生程度的样品中绿
原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无发病组
以及不同发病程度组之间的 Π€ s1ssz o小于 s1st o
具有显著的意义 o即白粉病显著影响金银花药材中
绿原酸的含量 o从而影响金银花药材的质量 ∀
312 白粉病轻度发病处理的样品中绿原酸含量最
高 o达 u1xx h o比未发病处理 k绿原酸含量为
u1s| h l高 uu1u h o比中度发病处理高 x|1s h o比重
度发病处理高 vz1x h o这表明发生轻度的白粉病能
使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增加 o与文献报道≈x2z 一
致 ∀原因是当金银花植株受到白粉菌的轻度侵染
时 o会刺激植株通过增加次生代谢产物绿原酸的合
成 o来抵御白粉菌的侵染 ∀然而中度发病样品中绿
原酸的含量为 t1ys h o重度发病的为 t1{x h o都低
于无发病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k无发病样品中绿原
酸的含量为 u1s| h l o原因是由于中度发病和重度
发病其胁迫程度引起植物病叶枯死 !脱落 o植株的生
长受到严重抑制时影响到植物的生命 o植物就只能
以生长为主要目的 o相应就会减少次生代谢物质的
产生≈{  ∀
≈参考文献 
≈t  张重义 o李 萍 o许小方 o等 q忍冬的生长特性与金银花药材
质量的关系 q中药材 oussw ouzkvl }txz q
≈u  中国药典 q一部 qusss qtzz q
≈v  吴世福 o张永清 q影响金银花植株体内绿原酸含量的因素 q山
东医药工业 oussv ouukul }vu q
≈w  任应党 o刘玉霞 o申效诚 o等 q金银花主要害虫及防治 q河南
农业科学 oussw o| }yy q
≈x  俞明亮 o马瑞娟 o赵密珍 o等 q桃树体内生化代谢与其对流胶
病抗性的关系 q江苏农业学报 ousst otzkwl }uwt q
≈y  龚得明 o陈如凯 o林彦栓 q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后苯丙烷类代
谢变化及与其抗性的关系 q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ot||x ouwkwl }
v|w q
≈z  冯福应 o邵金旺 o张少英 o等 q甜菜抗k耐l丛根病性不同的品
种绿原酸和阿魏酸研究 q中国甜菜糖业 ousst ow }t q
≈{  赵福庚 o何龙飞 o罗庆云 q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 q北京 }化学
工业出版社 oussw quz q
≈责任编辑 张宁宁 
≈收稿日期  ussx2st2uu
≈通讯作者  3陈学松 oר¯ }kszzwl v{uv{|y2{{ o∞2°¤¬¯}§¤¯¤±¶²±ª
ƒ tyv1¦²°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含量的比较
陈学松 3 o张 涛
k梧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o广西 梧州 xwvssul
侧柏叶的传统炮制方法有生用 !醋炒 !盐水炒和
蒸制等≈t  ∀文献多以其主要成分鞣质 !挥发油 !总黄
酮类作为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u  o用色谱法测定侧
柏叶各种炮制品的含量目前未见报道 ∀ 5中国药典6
ussx年版一部侧柏叶的含量测定项以槲皮苷为测
定指标 o炮制品仅收载侧柏炭≈v  ∀本实验采用 ‹°≤
测定侧柏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的含量变
化 o为探讨其炮制机制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 ∀
1 仪器及材料
岛津 ≤ p ts„·√³高效液相色谱仪 o„‘⁄ Š• p
usu电子天平 o≤±÷ux p sy超声波清洗器 ~侧柏叶购
于梧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o经桂林市药品检验所饶
伟文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柏科植物侧柏 Πλατψχλαδυσ
οριενταλισk1l ƒµ¤±¦²的干燥枝梢及叶 ~槲皮苷对照
品k批号 tttxv{2ussvsul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
所提供 ~甲醇为色谱纯 o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侧柏叶生品及各种炮制品的制备≈t 
211 生品 取侧柏叶 o除去杂质及硬梗 o切段 ∀
#zw{#
第 vt卷第 ts期
ussy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s
¤¼oussy
212 炒黄品 取生品 xss ªo用文火炒至黄色 o取出
放凉 ∀
213 炒焦品 取生品 xss ªo用文火炒至焦黄色 o取
出放凉 ∀
214 炒炭品 取生品 xss ªo置热锅内 o用武火炒至
表面焦褐色 o内部焦黄色 o取出放凉 ∀
215 醋炒品 生品 xss ªo加醋 ux ª∀取生品置锅
中 o用文火边炒边将醋撒入 o炒至由黄绿色变为淡黑
色 o放冷存性 ∀
216 盐水炒品 取生品 xss ªo用闷火炒至热透 o颜
色变黑 o将盐水喷入 o再炒至全黑即可 ∀
217 蒸品 取生品 xss ªo置锅中隔水蒸 u «至软 o
呈油光荧绿色 oxs ε 干燥至干 o取出晾干 ∀
218 酒蒸品 取生品 xss ªo加酒 xs ªo拌匀闷透 o
置锅中隔水蒸 u «oxs ε 干燥至干 o取出晾干 ∀
3 槲皮苷的含量测定≈v 
311 色谱条件 采用 „¯ ·¯¬°¤ ≤t{色谱柱 kw1y °° ≅
uxs °° ow Λ°l ~流动相 s1st °²¯#pt磷酸二氢钾溶
液2甲醇2冰醋酸kxsΒxsΒt1xl ~流速 t °#°¬±pt ~检
测波长 uxw ±° ~进样量 us ˏ∀槲皮苷色谱峰保留时
间约为 tt1x °¬±o理论板数按槲皮苷计算大于z sss ∀
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苷对照品
ts1ss °ªo置 xs °ª量瓶中 o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
度 o精密量取 x °置 ts °量瓶中 o加水至刻度 o备
用 ∀
313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生品及各炮制品
粉末k过 u号筛l约 s1x ª置具塞锥形瓶中 o精密加甲
醇 us °o称重 o超声 vs °¬±o放冷 o再称重 o用甲醇补
足减失的重量 o摇匀 o滤过 o取续滤液 x °置 ts °
量瓶中 o加水至刻度 o用 s1wx Λ°滤膜过滤 o即得 ∀
314 线性关系考察 取槲皮苷对照品分别配成
s1st os1sx os1t os1u os1v °ª#°pt的溶液 o注入液相
色谱仪 o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o含量为横坐标进行线性
回归 o得回归方程 Ψ€ p vs ||| n ty zyt tt| Ξ , ρ€
s1||| u o线性范围 s1st ∗ s1v °ª#°pt ∀
31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重复
进样 x次 o槲皮苷峰面积 • ≥⁄s1t h ∀
316 重复性试验 取侧柏叶的样品 x份 o依法平行
进样 x次 o结果槲皮苷含量 • ≥⁄t1y h ∀
317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炒黄品溶液在 s ∗ y «o每
小时测定 t次 o结果槲皮苷含量的 • ≥⁄ s1w h o说明
槲皮苷在 y «内稳定 ∀
31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同一样品 x份 o分
别加入槲皮苷对照品 o依法测定 o计算回收率为
|{1w h ∗ tss1x h o• ≥⁄t1{ h ∀
319 样品测定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进样 o按外标法进行测定 o结果见表 t o色谱图见
图 t ∀
表 t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含量k ν € vl h
样品 含量 • ≥⁄
生品 s qx{ s qz
炒黄品 s qwt s q|
炒焦品 s qus t qu
炒炭品 s qsu t qy
蒸品 s qt{ t qu
酒蒸品 s qxw t qt
盐水炒品 s qut t qv
醋炒品 s qvy s q{
图 t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 ‹°≤图
„1 对照品 ~…1 生品 ~≤1 炒黄品 ~⁄1炒焦品 ~t1 槲皮苷
4 讨论
侧柏叶止血作用较好 o主要用于血热妄行的出
血症 o生用凉血止血 o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实验结
果表明 o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的含量变化依次为 }生
品  酒蒸品  炒黄品  醋炒品  盐水炒品 
炒焦品 蒸品 炒炭品 o说明在炮制过程中受温度
影响槲皮苷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槲皮苷是其止血
的有效成分之一 o通过炮制 o降低其含量 o缓和药性 o
从而突出其他方面的作用 o应具一定的科学道理 ∀
但由于炮制温度与时间对槲皮苷含量影响很大 o炒
炭品中槲皮苷含量很低 ∀文献报道亦表明在缩短出
血和凝血时间方面 o生品效力较好 o侧柏炭的凝血作
用较差≈w  ∀然而中医认为侧柏叶炒炭可增强其止血
作用 o有效成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t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q
中药炮炙经验集成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t|yv1utu1
≈u  孙立立 o王 琦 o王 晶 o等 q侧柏叶炮制工艺探讨 q中成药 o
t||x otzkzl }us1
#{w{#
第 vt卷第 ts期
ussy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s
¤¼oussy
≈v  中国药典 q一部 1usss qtxs1
≈w  上海中医学院方药教研组 q中药临床手册 q上海 }上海卫生出
版社 ot|zz1u|{1
≈责任编辑 刘  
≈收稿日期  ussx2tu2ts
≈通讯作者  王萌声 oר¯ }kstslywssxwtx
正交试验优选大黄中蒽醌类成分酶解工艺
王萌声t 3 o蒋 昊u
kt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o北京 tsstsu ~
u1 中国海洋大学 生命科学院 o山东 青岛 uyyssvl
纤维素酶在国外已经广泛被用于食品 !化工等
领域 o而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尚不多见 ∀鉴于此 o作者
选用大黄药材 o以其中的活性成分结合蒽醌为考察
指标考察其酶解的最佳工艺 o从而为纤维素酶在中
药提取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1 仪器与试剂
岛津 ˜∂ p uwst°≤ 紫外分光光度仪 o纤维素酶
ks1x ˜#°ªpt o¶¬ª°¤公司 o北京化学试剂公司l o蒽醌
对照品kt o{2二羟基游离蒽醌 o含量测定用 o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定所l o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萃取混
合碱配制 }xs ª‘¤’‹加 |{s °蒸馏水 ous °氨水 ~
萃取混合酸配制 }tys °冰醋酸加 { °浓 ‹≤¯ ouw
°蒸馏水 o大黄药材购于北京市药材公司 o经本校
陈玉婷教授鉴定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Ρηευµ παλµα2
τυµ 1的干燥根及根茎 ∀
2 方法与结果
211 大黄的常规提取工艺
取生大黄药材粉碎成 ys目细粉 o取粉末 u ª酸
化 o以 |x h的乙醇 us °超声提取 o提取液过滤后得
vs °续滤液 o取 t °加入混酸回流后乙醚 o混碱
萃取得总蒽醌 o取 t °乙醚 o混碱萃取得游离蒽醌 ∀
212 大黄酶解试验
在 ux ε 水浴恒温下以 s1x ˜#ªpt生药的量加入
纤维素酶 o充分搅拌后保温 t «o以下同常规操作工
艺 o经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初步表明加入纤维素酶
后对大黄的化学成分无影响 o总蒽醌含量增加了
vs1v{ h o游离蒽醌含量增加了 vu1wv h ∀
213 正交试验设计 由初步酶解试验可知 o加入纤
维素酶可提高大黄中活性成分蒽醌的含量 o因此拟
订考察因素酶解温度k Αl o酶解 ³‹( Βl o酶解时间
kΧl o以上 v个因素每个因素上 v个水平 o用 |kvvl
正交表安排试验 o见表 t ∀
表 t 因素与水平
水平
Α
酶解温度
r ε
Β
³‹
Χ
时间

t vs v t
u ws x v
v xs z x
214 定量方法≈t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o将供试液
在 xus ±° 处比色 o利用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含量 ∀
k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均在置备好 s1x ∗ u «内进行
测定l ∀
定量依据 }Αk供试品lΑk对照品l €
Χk供试品l
Χk对照品l
总蒽醌k h l € Χ总 ≅ vs ≅ ts
p y
药材量 ≅ tss h
游离蒽醌k h l € Χ游 ≅ vs ≅ ts
p y
药材量 ≅ tss h
结合蒽醌k h l €总蒽醌 p游离蒽醌
对照品溶液配置 }取对照品 ux °ªo冰醋酸定容
至 xs °o取上述溶液 t1x °o用混合碱定容至 tss
°oΧk对照品l为 z1x Λª#°pt ∀
215 样品含量测定
21511 样品供试液制备 精密称取药材粉末 u ªo
按正交表条件酶解 o酶解结束后 o取得酶解液 o称重 o
用 us °|x h 乙醇超声提取 vs °¬±o补重 o摇匀过
滤 o得续滤液 vs °∀
总蒽醌供试液制备 }取续滤液 t °o加入 x °
混酸 o回流 tx °¬±o得到水解液 o将水解液分别用乙
#|w{#
第 vt卷第 ts期
ussy年 x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1vt oŒ¶¶∏¨ ts
¤¼o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