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Review of Germplasm Resources Studies on Salvia miltiorrhiza

丹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
丹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郭宝林 o冯毓秀 o赵杨景
k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wl
≈摘要  从种类资源 !产地分布和种下变异 !生物学特性和品系分化以及细胞组织培养方面综述了丹参种质
资源的研究进展 ∀认为在进行丹参质量评价时 o水溶性酚酸类成分还应引起更多的重视 ∀在建立优质丹参的规范
化种植基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 o仍有大量基础研究亟待开展 ∀
≈关键词  丹参 ~种质资源 ~进展
≈中图分类号  • u{u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ulsz2sw|u2sw
丹参是著名的活血化瘀药 o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对心
血管系统 o血液系统的作用十分显著 ∀以丹参为主的多种复
方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 !复方丹参滴丸 !复方丹参胶囊 !复
方丹参片等 o被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 !心绞痛 !心肌梗塞和脑
血管疾病的治疗 ∀丹参还具有抗菌消炎 !保肝 !改善肾功能 !
保护胃粘膜等作用 o因而还被用于治疗肝炎 !急性肾炎 !消化
性溃疡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 t||z 年 o复方丹参滴丸成为第
一个向美国 ƒ⁄„以治疗药身份申报的品种 o意味着丹参将
成为首例用国际标准进行评价的传统中药 ∀此后丹参的研
究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热潮 ∀本文就丹参种质资源方面的研
究概况进行综述 ∀
1 种类资源
正品丹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ª¨ 的干燥根及根茎 ∀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 ozs年代中期
药材丹参已经供不应求 o目前发现鼠尾草属 Σαλϖια共有 ws
多个种k含变种 !变型l的根及其根茎可作丹参使用≈t ou  o有
近 vs个种进行过化学成分含量研究 o其中脂溶性成分含量
高的种类除黄秀兰等≈t 发现的甘西鼠尾草 !三叶鼠尾草 !毛
地黄鼠尾草 Σ . διγιταλοιδεσ!橙色鼠尾草 Σ . αερεα !云南鼠尾
草 !南丹参 Σ . βοωλεψανα !栗色鼠尾草 Σ . χαστανεα外 ,还有黄
花鼠尾草 !红根草 Σ . πριονιτισ!皖鄂丹参 Σ . παραµιλτιορ2
ρηιζα≈v ow 等 o水溶性酚酸类成分作为丹参重要的有效成分 o
近年研究较多 o含量高的种类见表 t ∀这些种类除可作为丹
参的新资源 o将可能成为优良丹参种质选育基因库的种质资
源 ∀
2 产地分布和种下变异
≈收稿日期  usst2tt2tw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课题kv|zvsxssl
≈通讯作者  电话 }kstslyu{||zu{ 传真 }kstslyu{|yvtv ∞2
°¤¬¯}¥¯ª∏²ƒ ¥·¤°¤¬¯q±¨ ·q¦±
2 q1 产地分布 丹参广泛分布于华北 !华东 !中南 o西北 !
西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 ∀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的同时 o全国许
多地区开展丹参的引种栽培 o其中四川中江 !山东烟台等地
区 !河南灵宝等地已成为栽培丹参的主产区 o不同产地及栽
培引起的质量差异十分显著 o表 u列出了近年的研究结果 ∀
药材规范化栽培以保证药材质量的可靠和可控 o必须选
择优良的种质 o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药材种质评价的首要
指标 ∀目前全国各地区丹参的栽培多就地取种源 o一般认
为山东 !河南和四川产的丹参好于其他地区 o脂溶性成分k丹
参酮类l含量印证了这一点 o因为丹参酮类含量与传统的优
质药材标准 ) ) ) 色深红密切相关 ∀但具有心脑血管活性的
水溶性成分的含量研究较少 o因而有必要以水溶形成分为
指标对各地的种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o尤其是四川中江产
丹参 o由于栽培历史悠久 o质量优良而享誉国内外 o应当给出
科学的质量数据 ∀
一般认为栽培丹参较野生者质量差 o可能从外观和脂溶
性成分含量 o野生者明显好于栽培者 o但从表 u 的结果可看
出水溶性成分差异不显著 o有药理研究报道≈tx  o山东烟台
产的栽培和野生丹参在改善家兔心肌缺血性心电图异常 !缩
小心肌梗塞范围 !降低血压 !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等方面无
明显差异 ∀天津天士力集团在陕西商洛地区建立了自己的
丹参栽培基地 o建立了有效成分的 ‹°≤ 指纹 o来控制其药
材质量 o初步得出稳定的指纹图 o用于区别于市售药材≈ty  ∀
药材的定点栽培和收购 !多指标综合地进行质量评价将成为
中药材的发展趋势 ∀
2 q2 种下变异 迄今报道丹参有两个变种一个变型 o原变
种 Σ .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µq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单叶丹参 Σ . µιλτιορ2
ρηιζα √¤µqχηαρβοµ µελλιι和白花丹参 Σ .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q αλβα∀
单叶丹参以叶片主要为单叶为特征 o分布于河北 !山西 !陕
西 !河南和山东 ~白花丹参的花冠为白色或淡黄色 o为山东特
#u|w#
第 uz卷第 z期
ussu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z
∏¯¼ qoussu
产 ∀在药材性状上三者没有区别 o在产地向来混同收购≈tz  o
有效成分中脂溶性成分的白花丹参含量较原变种高≈t ow  o这
些在形态上有变异的种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特性评价 o并加
以保护 ∀
表 t 鼠尾草属总酚酸含量较高的种类
种名 拉丁名 分布 总酚酸r h
甘西鼠尾草 Σαλϖια πρζε ωαλσκιι 甘肃 ,青海 ,四川 ,云南 ,西藏 t .sz|[ w]
褐毛甘西鼠尾草 Σ . πρζε ωαλσκιι √¤µq µ ανδρινορυ µ 甘肃 ,云南 ,四川 ,湖北 ,西藏 s .u{x ∗ u .z|[ w ,x]
三叶鼠尾草 Σ . τριϕυγα 云南 ,四川 ,西藏 t .uuu [ w]
黄花鼠尾草 Σ . φλαϖα 云南 ,四川 t .w|u [ w]
云南鼠尾草 Σ . ψυννανενσισ 云南 ,四川 ,贵州 t .ssx ∗ x .x{[ w ,z]
南丹参 Σ . βοωλεψανα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 u .xt{ ∗ z .ys[ v ,w]
戟叶鼠尾草 Σ . βυλλεψανα 云南 s .{us[ w]
浙皖丹参 Σ . σινιχα 浙江 ,安徽 ,湖北 s .{{u ∗ z .{v[ w ,y]
紫花浙皖丹参 Σ . σινιχα ©qπυρπυρεορυβρα 浙江 ,安徽 t .usx [ w]
皖鄂丹参 Σ . παρα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安徽 t .ztz[ w]
紫花皖鄂丹参 Σ . παρα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qπυρπυρεο2ρυβρα 安徽 u quzy≈w 
表 u 不同产地k野生和栽培l丹参的有效成分含量 h
产地 总丹参酮 丹参酮 µ d 隐丹参酮 丹参酮 ´ 总酚酸 丹参素 原儿茶醛
河南tlk野l

y qs≈| 

s qwu ∗
v qvy≈| otu otv 
s qtvx ∗
s qv|s≈| otv 
s qty ∗
s qvv≈tv 
t q|y ∗
u qxw≈| otv 
s qsxv
≈| 

河南ulk栽l

v qs ≈| 

s qsx ∗
s q{t≈| otu otv 
s qsv ∗
s qtt≈| otv 
s qtts≈tv 

t qs{ ∗
u qtz≈| otv 
s qsuw
≈| 

山东vlk野l

u qv| ∗
z qs ≈| ott 
s quu ∗
s qwu≈| ott 
s qus ∗
s qww≈| ott 
s quy ∗
s qwv≈tt 
s qyu ∗
t qzy≈| ott 
s qs| ∗
s qtx≈tt 
s qsvx ∗
s quu≈| ott 
山东wlk栽l

s q|u ∗
u qy≈| ott 
s qssz ∗
s qzw ≈{ ∗ tu 
s qst ∗
s qvs ≈| ∗ tt 
s qts ∗
s qvz≈{ ots ott 
t qtu ∗
t q{w≈| otu 
s qs| ∗
s qt{≈tt 
s qswy ∗
s qus≈| ott 
四川中江k栽l s qy| ∗ t qvv≈ts otu  s qv|≈ts  s qtx≈ts 
四川成都k栽l t qw≈|  s qsx≈|  s qsu≈| 
上海崇明k栽l

t qw≈| 

s qsuw ∗
s quu≈| ots otv 
s qssw ∗
s qs|v≈| ots otv 
s qst ∗
s qtty ≈ts otv 
s qyw ∗
v qtt≈| otv 
s qstx
≈| 

陕西西安k栽l v qy≈|  s qss|≈|  s qssx≈|  s q{y≈|  s qsw|≈| 
河北 s qsu ∗ s qxy ≈{ ots otw  s qs{ ≈ts  s qsx ∗ s qtu≈ts 
辽宁 s qsv ∗ s qsuv≈{ ots  s qwy ≈ts  s qsz ∗ s qt|≈{ ots 
江苏k栽l s qts ∗ s qtwz≈{ otv  s qs|z ∗ s qtv≈{ otv 
安徽 s qsy ∗ s qtx{ ots  s qsy ≈ts  s qsw ∗ s qtx≈{ ots 
湖北 s qty≈{  s qt{≈{ 
江西 s qsz≈{  s qts≈{ 
湖南 s qsy≈{  s qts≈{ 
浙江 s qsw≈{  s quv≈{ 
山西浦城 s q{ ≈ts  s qsy ≈ts  s qsw≈ts 
注 }tl灵宝 !卢氏 !洛阳 ul灵宝 vl潍坊 !烟台 !泰安 !济南 !临沂 !淄博 !惠民 !枣庄 wl潍坊 !烟台 !济南 !临沂 !淄博 !惠民 !枣庄 !荷泽 !平邑
3 生物学特性和品系分化
3 q1 土壤适宜性及营养元素 丹参性喜湿润 o适宜种植在
土层较厚 !土质肥沃 !疏松 !日照 !通气良好的砂质土中 ∀樊
天林≈t{ 针对河南南阳地区土壤有效态锌缺乏的情况 o试验
了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施用硫酸锌对丹参生长的影响 o证
明根拌肥和叶面喷肥 u次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o这对于长
江以北各省大部分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少的情况有普遍的意
义 ∀
陈震等≈t| 对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实验地留种的
北京品种进行了营养液k氮 !磷 !钾及各种微量元素l对砂培
丹参生长的影响 o认为丹参的生长k产量l与营养液呈正相
关 o在浓度k总盐量为 s qvz h l的条件下仍可正常生长 o故而
生产上可适当增加施肥量 ∀
何国军等≈us 用水培法研究腐殖酸对扦插繁殖的丹参生
长的促进作用及机理 o表明 us ∗ {s Λª#ªp t时达到最大 o丹参
根重比对照增加了 w| h o其作用机理是 }通过提高根系活
#v|w#
第 uz卷第 z期
ussu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z
∏¯¼ qoussu
力 o增加根系吸收能力 o促进谷氨酸合成酶的活性 o提高氮固
化的效率 o促进丹参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酯酶以及改变体内酸
性和中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o以充分利用体内的磷而适应了低
磷的环境 ∀
3 q2 生殖特性 丹参传统的繁殖方法为种子和分根繁殖 ∀
河南董忠信≈ut 研究了丹参的芦头繁殖的方法及繁殖后生长
发育情况 !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等 ~李永胜等≈uu 报道了扦插
育苗移栽技术 ∀
3 q3 品系分化 陈震等≈uv 曾试验了采于不同地区的丹参
种在同一块试验地中 o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 ∀表明不同产地
种质上存在差异 o可从中选出适宜于不同环境的优质高产品
种 o但近年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 ∀高山林等≈uw 研究了培
育优质品种的新途径 o他们用秋水仙碱诱导出丹参四倍体 o
经染色体鉴定为同源四倍体 o试管苗移载后 o发现其主要化
学成分含量大大高于原k二倍体l植株 ∀又对获得的 us余个
多倍体品系进行了 v年田间株系圃比较鉴定 o从中选出优良
品系 yt2u2uu ∀该株系不仅田间农艺性壮好 o生长旺盛 o而且
根部药材的丹参酮含量大大高于原植株和其他四倍体株系 o
如在连续 v年测定中 o隐丹参酮的平均含量为 s qxst h k原
二倍体植株为 s qtyx h l o丹参酮 ´ d 的平均含量为 s qtv| h
k原 s qs{u h l o丹参酮 µ d 的平均含量为 s qvty h k原 s q
usy h l ov种丹参酮平均含量比原植株高 ttu h o药材产量也
比原植株二倍体的高 zt qt h oyt2u2uu优良品系可进一步扩
大试种 o培育出新品种可供生产推广≈ux ouy  ∀
4 培养细胞和组织
4 q1 愈伤组织 国内外已有多个课题组成功地诱导出丹
参的愈伤组织 ∀最近王康才等≈uz 和黄炼栋等≈u{ 则探讨了
植物激素对次生产物的影响 ∀前者发现用  ≥培养基 ou ow2
⁄抑制水溶性总酚的形成 o而 Ž× 能提高总丹参酮的含量 ~
后者也发现同样培养基 ou ow2⁄可促进细胞生长和抑制紫草
酸 …的形成 o对迷迭香酸作用不明显 ∀ Š„v 抑制细胞生长
和促进 u种化合物的形成 o…„ 的作用介于两者之间 o…„ 和
Š„v有协同作用 ∀
4 q2 冠瘿细胞 张荫麟等≈u| 用根癌农杆菌感染丹参无菌
苗获得冠瘿组织 o并发现 …x和  ≥培养基有利于冠瘿组织
的生长 o而 y oz2 ∂ 和 • °培养基则有利于丹参酮的合成 o宋
经元等≈vs 的进一步研究发现 y oz2 ∂ 培养基有利于选择出高
产株系 o又报道了≈vt 在  ≥和 y oz2 ∂ 培养基上 o丹参冠瘿组
织的生长和总丹参酮的累计动态 ∀应佩青等≈vu 也利用张荫
麟提供的冠瘿细胞研究了丹参冠瘿组织悬浮培养过程的培
养特性及细胞的生长和丹参酮的合成规律 o并建立了丹参冠
瘿组织生长 !底物消耗和产物积累的分相动力学模型 ∀
≤«¨ ±等≈vv ∗ vx 首先用根癌农杆菌的 ≤x{株系转化丹参
胚细胞 o从细胞的培养物中筛选出两个冠瘿细胞株系 ∀株系
„只产生极微量的丹参酮类 o却产生大量的酚酸类 ~而株系
…产生大量的丹参酮类k达 t h o细胞干重l o对株系 „ 通过
考查摇瓶培养和生物反应器培养过程中 o生物量积累 !酚类
化合物的形成 !培养基 ³‹ 值和导电率 o以及蔗糖 !硝酸盐 !
铵盐和磷酸盐的吸收情况 o发现在培养 us §时 o迷迭香酸和
紫草酸的含量分别为 w qx| h k细胞干重 o相当于液体培养基
w {t qx °ª#p tl和s q{t h k细胞干重 o相当于液体培养基
{x qs °ª#p tl ~株系 …的培养基由 …tv培养基换为 y oz2 ∂
时 o细胞生长迅速 o丹参酮类含量提高 o其中隐丹参酮为 txs
°ª#p t o丹参酮 ´为 us °ª#p t o丹参酮 µ d 为 xs °ª#
p t o酚酸类成分也显著增加 o迷迭香酸为 xvs °ª#p t o紫
草酸为 uty °ª#p t ∀又进一步用酵母提取物作为诱导子作
用于 ׬转化细胞株系 „ o结果酚酸类含量降低 o其中迷迭香
酸从 x qs h下降至 v qs h k细胞干重l o而丹参酮类却增加了 o
如隐丹参酮含量从极少量升至 us °ª#p tk培养基含量l o在
此基础上提出迷迭香酸和隐丹参酮对于外源病菌进攻 o分别
起被动和主动的角色 o隐丹参酮被首次认为属于丹参植物抗
毒素 ∀当用苯丙氨酸脱氨酶的特异性强抑制剂处理培养细
胞时 o发现不抑制酵母诱导的丹参酮类的形成 o而减少了迷
迭香酸生物合成≈vy  ∀对于株系 …o酵母诱导使隐丹参酮含
量增加了 tss h o而迷迭香酸却几乎降为零 ∀酵母诱导同时
使初生代谢受到抑制 o生物量的积累也大大降低≈vz  ∀
4 q3 发状根 ≤«¨ ±等用发状农杆菌的 „× × ≤tx{vw株系
转化丹参胚细胞产生发状根 o发状根可产生丹参酮类和酚酸
类两类化合物≈v{  ∀与冠瘿细胞作对比 o进行了酵母提取物
对发状根的作用 o酵母诱导子可提高两类成分的含量 ∀酚酸
类中迷迭香酸含量从 t qtw h达到 u q{| h ~紫草酸 …从 u qx h
达到 u q|{ h o而隐丹参酮含量从 s qsst h升至 s qs|y h ∀利
用 ≤2  ≤ 对发状根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o除上述成分外 o又发
现了丹参酮 ´ !丹参酮 µ d 和 µ… !二氢丹参酮 ´和亚甲丹参
醌 o以及一个分子量为 u{s的未知丹参酮类成分≈v|  ∀
≈参考文献 
≈t  徐任生 q丹参 ) ) ) 生物学及其应用 o北京 }科学出版社 ot||s q
≈u  肖小河 o方清茂 o尹国萍 o等 q药用鼠尾草分布式样与丹参药
材道地性 q中草药 ot||| ou|k增刊l }tut q
≈v  梁晓原 o侯安国 o钱子刚 q云南 x种丹参植物资源总丹参酮的
含量测定 q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ot||| ouskyl }uz q
≈w  简洋辉 o徐国均 o金蓉鸾 o等 q中药丹参类的质量研究 q中国药
科大学学报 ot|{| ousktl }x q
≈x  侯安国 o梁晓原 o阮志国 q云南大紫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
定 q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ot||{ outkwl }y q
≈y  李 静 o何丽一 o宋万志 q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薄层扫
描测定法 q药学学报 ot||v ou{kzl }xwv q
≈z  侯安国 o梁晓原 o阮志国 q云南大紫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测
定 q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ot||{ outkwl }y q
≈{  黄秀兰 o杨宝津 o胡之壁 q丹参有效成分与产地 !季节的关系
简介 q中草药 ot|{t ouzy q
≈|  黄秀兰 o王长根 o董月丽 o等 q野生与栽培丹参的质量研究 q中
药材 ot|{| otukyl }vt q
#w|w#
第 uz卷第 z期
ussu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z
∏¯¼ qoussu
≈ts  李 力 o娄子洋 o陈万生 o等 q不同产地丹参中 v种丹参酮含
量变异 q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ousss outk{l }zxv q
≈tt  常效林 o管玉民 q山东栽培丹参的质量考察 q中药通报 o
t|{{ otvktul }tz q
≈tu  陈 幸 o黎万涛 o夏文娟 o等 q四川中江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化
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q中国中药杂志 ot||z ouuk|l }xuu q
≈tv  倪学斌 o袁俊贤 o仵培坚 o等 q上海市郊崇明引种丹参的质量
评价 q中药通报 ot|{{ otvkyl }vvt q
≈tw  胡世林 o刘 岱 o崔淑莲 o等 q安国栽培丹参的质量初步评价 q
中国中药杂志 ot||| ouwktul }zut q
≈tx  张其兰 q栽培与野生丹参药理作用的比较 q中药药理与临
床 ot||u o{kul }v| q
≈ty  张文生 o叶正良 o岳洪水 o等 q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q中药
材 ousst ouwkzl }wz{ q
≈tz  李建秀 o孙秀霞 o周凤琴 o等 q山东丹参类药用植物新资源 q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ot||x ot|kvl }t|s q
≈t{  樊天林 q丹参施用硫酸锌试验简介 q时珍国药研究 ot||u ov
kwl }{ q
≈t|  陈 震 o宋洪涛 o陈博粤 q营养液浓度对丹参生长的影响 q中
国中药杂志 ot||u otzkvl }twt q
≈us  何国军 o许翔鸿 o高祖明 q腐殖酸对丹参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其
机理的研究 q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ousst ousktl }wu q
≈ut  董忠信 q丹参芦头繁殖方法 q中草药 ot||s ouskvl }vu q
≈uu  李永胜 o王德全 o谢殿印 o等 q丹参扦插育苗移栽技术初报 q
中国中药杂志 ot|{| otwkyl }t{ q
≈uv  陈 震 o杨文婧 o宋洪涛 o等 q丹参生长与隐丹参酮含量的关
系 q中药通报 ot|{v o{ktl }u q
≈uw  高山林 o徐德然 o蔡朝晖 o等 q丹参同源四倍体新物种的培养 q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ot||u ouvkwl }uuw q
≈ux  高山林 o朱丹妮 o蔡朝晖 o等 q丹参四倍体优良新品系 yt2u2uu
的选育与鉴定 q中国中药杂志 ot||x ouskyl }vvv q
≈uy  高山林 o朱丹妮 o蔡朝晖 o等 q丹参多倍体性状和药材质量的
关系 q植物资源与环境 ot||y oxkul }t q
≈uz  王康才 o罗庆云 o陈红霞 q丹参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形成
的研究 q中国中药杂志 ot||{ ouvktsl }x|u q
≈u{  黄炼栋 o刘涤 o胡之璧 q植物激素对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
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q中药材 ousss ouvktl }t q
≈u|  张荫麟 o宋经元 o赵保华 o等 q丹参的冠瘿组织培养和丹参酮
的产生 q生物工程学报 ot||x ottkul }txs q
≈vs  宋经元 o张荫麟 o祁建军 o等 q丹参冠瘿组织高产株系选择和
丹参酮的产生 q生物工程学报 ot||z otvkvl }vtz q
≈vt  宋经元 o祁建军 o任春玲 o等 q丹参冠瘿组织的生长和总丹参
酮的累计动态 q药学学报 ousss oxktul }|u| q
≈vu  应佩青 o许建峰 o苏志国 q丹参冠瘿组织培养特性及培养动力
学研究 q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ot||| oxkxl }wz{ q
≈vv  ≤«¨ ± ‹ o ≠∏¤±  ° o ≤«¨ ± ƒ o ·¨¤¯ q פ±¶«¬±²±¨ °µ²§∏¦·¬²± ¬±
׬2·µ¤±¶©²µ° §¨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 ≥∏¶³¨ ±¶¬²± ≤∏¯·∏µ¨¶q
…¬²·¨¦«ot||z ox{ }twz q
≈vw  ≤«¨ ± ‹ o ≤«¨ ± ƒ o«¤±ª ≠ o ·¨¤¯ q °µ²§∏¦·¬²± ²© • ²¶°¤µ¬±¬¦
„¦¬§¤±§¬·«²¶³¨µ°¬¦„¦¬§…¬± ׬2·µ¤±¶©²µ° §¨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2
ρηιζα ≤¨¯¯ ≥∏¶³¨ ±¶¬²± ≤∏¯·∏µ¨¶q°µ²¦…¬²¦«¨ ° ot||| ovw }zzz q
≈vx  ≤«¨ ± ‹ o ≤«¨ ± ƒ q Ž¬±¨ ·¬¦¶ ²© ≤¨¯¯ Šµ²º·« ¤±§ ≥ ¦¨²±§¤µ¼
 ·¨¤¥²¯¬¶° ²© ¤ ‹¬ª«2·¤±¶«¬±²±¨ 2³µ²§∏¦¬±ª ¬±¨ ²© ·«¨ ׬2
·µ¤±¶©²µ° §¨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 ¶¯¬± ≥∏¶³¨ ±¶¬²± ≤∏¯·∏µ¨ q
…¬²·¨¦« ¨··ot||| out }zst q
≈vy  ≤«¨ ± ‹ o ≤«¨ ± ƒ q ∞©©¨ ¦·²© ≠ ¤¨¶·∞¯¬¦¬·²µ²± ·«¨ ≥ ¦¨²±§¤µ¼
 ·¨¤¥²¯¬¶° ²© ׬2·µ¤±¶©²µ° §¨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 ≥∏¶³¨ ±2
¶¬²± ≤∏¯·∏µ¨¶q °¯ ¤±·≤¨¯¯ • ³¨²µ·¶ousss ot| }zts q
≈vz  ≤«¨ ± ‹ o ≤«¨ ± ƒ q ∞©©¨ ¦·²© ≠ ¤¨¶·∞¯¬¦¬·²µ²± ·«¨ Šµ²º·« ¤±§
≥ ¦¨²±§¤µ¼  ·¨¤¥²¯¬¶° ²© ¤ ‹¬ª«2·¤±¶«¬±²±¨ 2³µ²§∏¦¬±ª ¬±¨ ²©
·«¨ ׬2·µ¤±¶©²µ° §¨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 ¶¯¬± ≥∏¶³¨ ±¶¬²± ≤∏¯2
·∏µ¨ q°µ²¦…¬²¦«¨ ° ousss ovx }{vz q
≈v{  ≤«¨ ± ‹ o ≤«¨ ± ƒ o«¤±ª ≠ q¨·¤¯ q°µ²§∏¦·¬²± ²©¬·«²¶³¨µ°¬¦
„¦¬§… ¤±§ • ²¶°¤µ¬±¬¦ „¦¬§¬± ‹¤¬µ¼ • ²²·≤∏¯·∏µ¨¶²©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qŒ±§¬¦µ²¥¬²¯ …¬²·¨¦«ot||| ouu }tvv q
≈v|  ≤«¨ ± ‹ o ≤«¨ ± ƒ q ׫¨ ∞©©¨ ¦·²© ≠ ¤¨¶·∞¯¬¦¬·²µ²± ·«¨ Šµ²º·«
¤±§ ≥ ¦¨²±§¤µ¼  ·¨¤¥²¯¬¶° ²© ‹¤¬µ¼ • ²²·≤∏¯·∏µ¨¶ ²©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q ∞±½¼°¨ ¤±§ ¬¦µ²¥¬¤¯ × ¦¨«±²¯²ª¼ o usst ou{ }
tss q
Ρεϖιεω οφ Γερµ πλασµ Ρεσουρχεσ Στυδιεσ ον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Š˜’ …¤²2¯¬±oƒ∞‘Š ≠∏2¬¬∏o ‹ „’ ≠¤±ª2­¬±
kŒ±¶·¬·∏·¨ ²©  §¨¬¦¬±¤¯ °¯ ¤±·⁄¨ √¨¯²³° ±¨·o≤«¬±¨ ¶¨ „¦¤§¨ °¼ ²©  §¨¬¦¤¯ ≥¦¬¨±¦¨¶¤±§
° ®¨¬±ª ˜±¬²±  §¨¬¦¤¯ ≤²¯¯¨ ª¨ o …¨ ¬­¬±ª tsss|w o≤«¬±¤l
[ Αβστραχτ] • ¶¨¨¤µ¦« §¨ √¨¯²³° ±¨·²© ª¨µ°³¯¤¶° µ¨¶²∏µ¦¨¶²©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º¤¶µ¨√¬¨ º §¨¬± ·«¨ ¤¶³¨ ¦·¶²©¶³¨¦¬¨¶µ¨2
¶²∏µ¦¨ oª¨ ²ªµ¤³«¬¦§¬¶·µ¬¥∏·¬²± ¤±§√¤µ¬¨·¬¨¶o¥¬²¯²ª¬¦¤¯ ¦«¤µ¤¦·¨µ¶¤±§¦∏¯·∏µ¨ √¤µ¬¨·¬¨¶o¤±§¦¨¯¯ ¤±§·¬¶¶∏¨ ¦∏¯·∏µ¨ qŒ·º¤¶¶∏ªª¨¶·¨§
·«¤·°²µ¨ ¤··¨±·¬²± ¥¨ ³¤¬§·² º¤·¨µ¶2¶²¯∏¥¯¨¦²±¶·¬·∏¨ ±·¶º«¨ ± √¨¤¯∏¤·¬±ª·«¨ ∏´¤¯¬·¼ ²©·«¨ ° §¨¬¦¬±¨ o¤±§ °∏¦« °²µ¨ ¥¤¶¬¦¶·∏§¬¨¶¥¨
§²±¨ ¬±·«¨ ¦²∏µ¶¨ ²© ¶¨·¤¥¯¬¶«¬±ª¶·¤±§¤µ§³¯¤±·¥¤¶¨ ©²µ«¬ª« ∏´¤¯¬·¼ «¨µ¥¤±§¬±·«¨ ¤¶³¨ ¦·²© ±¨ º √¤µ¬¨·¼ ¶¨¯¨ ¦·¬²±q
[ Κεψ ωορδσ] Σαλϖια µιλτιορρηιζα ~ª¨µ°³¯¤¶° µ¨¶²∏µ¦¨¶~µ¨√¬¨ º
≈责任编辑 袁桂京 
#x|w#
第 uz卷第 z期
ussu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z o‘²qz
∏¯¼ qous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