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es of Ephedra

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全 文 :#综述 #
麻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丁丽丽 tou o施松善 tou o崔 健 tou o王顺春 tou o王峥涛 tou3
kt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研究所 教育部中药标准化研究重点实验室 o上海 ustusv~
u1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 o上海 ustusvl
≈摘要   综述了麻黄属中生物碱 !黄酮 !挥发油 !有机酸 !氨基酸 !多糖和鞣质等 z大类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 o
并介绍了近年来发现的麻黄糖尿病相关活性 !抗凝血 !降压 !免疫抑制 !抗氧化及抗病毒等新的药理活性 o为我国丰
富麻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麻黄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 u{wqt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ylus2tyyt2sw
≈收稿日期   ussx2tu2tw
≈基金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 k≠svstl
≈通讯作者   3 王峥涛 oר¯}ksutlxtvuuxsz
麻黄是麻黄科 ∞³«¨ §µ¤¦¨¤¨ 麻黄属植物的干燥草质茎 o
最早见于 5神农本草经 6o记载其功效为 }/主中风 o伤寒头
痛 o温疟 o发表出汗 o去邪热气 o止咳逆上气 o除寒热 o破积
聚 ∀0≈t 麻黄属植物已知近 yz种 o国内常用的为草麻黄 Επηε2
δρα σινιχα ≥·¤³©!木贼麻黄 Ε1 εθυισετινα …∏±ª¨ 或中麻黄 Ε1
ιντερµ εδια ≥¦«µ¨±® ·¨≤1 „1  ¼¨1o主产于吉林 !辽宁 !内蒙古
等省区 ∀已知麻黄中含有生物碱 !黄酮 !黄烷 !鞣质 !挥发油 !
有机酸 !多糖等多种成分 o但目前对其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较
明确的只有生物碱类 ∀近年来有关麻黄生物碱类毒副作用
报道日趋增多 o给麻黄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障碍 ∀我国的
麻黄资源丰富 o急需寻找麻黄的新用途 ∀近年来有关麻黄新
的药理作用亦有不少报道 o作者将从麻黄的化学成分和新的
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o以期对麻黄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
1 化学成分
111 生物碱 麻黄属植物中普遍含有苯丙胺类生物碱 o该
类成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麻黄的有效成分 o对该类成分的提
取分离 !衍生合成报道众多 o近年来又发现了新的生物碱类
型 ∀ ‘¤ºº¤µ „  等 ≈u 从 Ε1 αλατα中分离得到第 t个喹啉
类生物碱 }w2羟基 2z2甲氧基 2u2喹啉羧酸 k ³¨«¨ §µ¤¯²± l¨∀ ≥·¤µ2
µ¤·„ ‘等 ≈v 从 Ε1 παχηψχλαδα ¶¶³1 σιναιχα中分离得到一类
新的喹啉类生物碱 o分别为 w2羟基 2u2喹啉羧酸 k®¼±∏µ¨±¬¦
¤¦¬§lo woy2二羟基 2u2喹啉羧酸 o w2羟基 2y2甲氧基 2u2喹啉羧
酸 ∀ ≥∏¯ ¬¨°¤± „等 ≈w 又从 Ε1 τρανσιτορια中分离得到一种具
有抑菌活性的喹啉类生物碱 ·µ¤±¶·²µ¬± o¨为 w2羟基 2u2喹啉羧
酸的同分异构体 ∀见图 t∀
112 黄酮 黄酮是麻黄属中一类重要成分 ∀近 us年来报
道的麻黄属植物黄酮类化学成分见表 to化学结构见图 u∀
图 t 麻黄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化学结构
113 挥发油 吉力等 ≈| 对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的挥发
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o见表 u∀
114 有机酸 麻黄中已发现的有机酸有苯甲酸 !香草酸 !肉
桂酸 !香豆酸等 o近年来对于麻黄中新发现的有机酸报道较
少 o有关文献见表 v∀
115 氨基酸 麻黄中的氨基酸含量不高 o种类也不是很丰
富 o近年来报道见表 v∀而麻黄果中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 o
种类也较丰富 ∀张建中等 ≈tu 对麻黄果 k主要针对草麻黄的
果实 l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 o发现麻黄果氨基酸除
了异亮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明显低于草莓中的以外 o其他必需
氨基酸含量都接近或超过草莓中的相应氨基酸含量 o另外 o
含有较高的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
116 多糖 Ž²±±² ≤等 ≈tv 从中国双穗麻黄 Ε1δισταχηψα中分得
x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聚糖成分麻黄聚糖 „o…o≤o⁄o∞o并测出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t1u ≅ tsy ot1x ≅ tsy o| ≅ tsw oy1y ≅ tsv o
v1w ≅ tsw ∀该 x种麻黄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物质的量比见表 w∀
王书华等 ≈tw 测得麻黄草质茎及其果实中还原性多糖含量分别
为 t1sxh和 z1uth o水溶性糖含量分别为 t1|vh和 tt1x{h ∀果
实中还原性糖及水溶性糖的含量均比麻黄中的高 ∀
117 鞣质 鞣质也是麻黄属植物中的一类重要化学成分 o
历年来也有一些这方面的报道 ∀一般认为其主要是以缩合
型鞣质形式存在 ∀ • ¬¦¯² • „等 ≈tx 研究了 Ε1 αµ εριχανα中的
缩合型鞣质 o发现其幼茎中鞣质主要是原飞燕草素聚合体 o
在木质茎中主要是原花青素聚合体 o‘¤ºº¤µ „  等 ≈u 从
Ε1 αλατα中分离得到 §¬ª¤¯ ²¯¼¯ ª¯∏¦²¶¨o±¬¯²¦¬·¬±∀
#tyyt#
第 vt卷第 us期
ussy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1vtoŒ¶¶∏¨ us
’¦·²¥¨ µoussy
表 t 麻黄中的黄酮类成分
植物来源 化合物名称 参考文献
Επηεδρα σινιχα ¤³¬ª¨ ±¬±o ·µ¬¦¬±o ®¤¨ °³©¨µ²¯o ¤³¬ª¨ ±¬± x2µ«¤°±²¶¬§¨ o «¨ µ¥¤¦¨·¬±o v2° ·¨«²¬¼«¨ µ¥¤¦¨·¬±o ®¤¨ °³©¨µ²¯ µ«¤°±²¶¬§¨ ≈x 
Ε1 αλατα «¨ µ¥¤¦¨·¬± {2° ·¨«¼¯ ·¨«¨ µv2Ο2ª¯∏¦²¶¬§¨ 2z2Ο2µ∏·¬±²¶¬§¨ o «¨ µ¥¤¦¨·¬± z2Ο2kyδ2´ ∏¬±¼¯ ª¯∏¦²¶¬§¨ lo√¬¦¨±¬± µ o
∏¯¦¨±¬± ¶ o ®¤¨ °³©¨µ²¯ v2µ«¤°±²¶¬§¨ o ∏´¨ µ¦¨·¬±¨v2µ«¤°±²¶¬§¨ o «¨ µ¥¤¦¨·¬± z2ª¯∏¦²¶¬§¨ o «¨ µ¥¤¦¨·¬± {2° ·¨«¼¯
·¨«¨ µv2ª¯∏¦²¶¬§¨ ≈y 
Ε1 απηψλλα uδou­2§¬2Ο2Β2ª¯∏¦²³¼µ¤±²¶¼¯ 2√¬¦¨±¬±µ ktlo «¨ µ¥¤¦¨·¬± v2Ο2Α2µ«¤°±²³¼µ¤±²¶¬§¨ 2{2Ο2Β2ª¯∏¦²³¼µ¤±²¶¬§¨ kulo ≈z 
√¬¦¨±¬±µ kvlo«¨ µ¥¤¦¨·¬± z2° ·¨«¼¯ ·¨«¨ µ
Ε1 χαµ πψλοποδα ¤³¬ª¨ ±¬± z2Ο2ª¯∏¦²¶¬§¨ o ∏´¨ µ¦¨·¬±o µ∏·¬±o ∏´¨ µ¦¨·¬± v2Ο2ª¤¯¤¦·²¶¬§¨ ≈{ 
图 u 麻黄中的黄酮成分化学结构
表 u 麻黄中的挥发油成分
植物来源 化合物名称 参考文献
Επηεδρα σινιχα 2¯Α2·¨µ³¬± ²¨¯o ±¤³«·«¤¯ ±¨ o¨Χ2¨ ∏§¨ ¶°²¯o χισ2u2π2° ±¨·«¨ ±2z2²¯ o «¨ ¬¤«¼§µ²©¤µ± ¶¨¼¯ ¤¦¨·²±¨ ≈| 
Ε1 εθυισετινα «¨ ¬¤§¨ ¦¤±²¬¦¤¦¬§o§¬¥∏·¼¯ ³«·«¤¯¤·¨o ¬¯±²¯ ±¨¬¦¤¦¬§o ¬±²¯ ¬¨¦¤¦¬§o ·µ¬¦²¶¤±¨ ≈| 
Ε1 ιντερµ εδια ·¨≤1 „1  ¼¨1 tow2¦¬± ²¨¯ o¨ to{2¦¬± ²¨¯ o¨ π2¦¼° ±¨ o¨ 2¯Α2·¨µ³¬± ²¨¯o ¬¯°²± ±¨¨ ≈| 
表 v 麻黄中的有机酸及氨基酸成分
植物来源 化合物名称 参考文献
Επηεδρα λικιανγενσισ ¦¨µ²·¬¦¤¦¬§o ³¤¯°¬·¬¦¤¦¬§o ¶·¨¤µ¬¦¤¦¬§ ≈ts 
Ε1 απηψλλα π2¦²∏°¤µ¬¦¤¦¬§o π2«¼§µ²¬¼¥¨ ±½²¬¦¤¦¬§o ³µ²·²¦¤·¨¦«∏¬¦¤¦¬§ ≈z 
Ε1 χαµ πψλοποδα ¦¤©©¨¬¦¤¦¬§o ¦«¯²µ²ª¨ ±¬¦¤¦¬§ ≈{ 
Ε1 αλτισσιµ α kuΣovΣowΡl2k¦¤µ¥²¬¼¦¼¦¯²³µ²³¼¯ lª¯¼¦¬± k¨tlo kuΣovΣowΡl2u2k¦¤µ¥²¬¼¦¼¦¯²³µ²³¼¯ l ≈tt 
ª¯¼¦¬± k¨ulokuΣovΣowΣl2u2k¦¤µ¥²¬¼¦¼¦¯²³µ²³¼¯ lª¯¼¦¬± k¨vl
Ε1 φοεµ ινεα & Ε1 φολιατε χισ2vow2° ·¨«¤±²³µ²¯¬± k¨wl ≈tt 
表 w 双穗麻黄中的 x种麻黄聚糖


相对分子
质量
鼠李

海藻

阿拉伯



甘露

半乳

葡萄

„ t1u ≅ tsy u1w t1s s1{ s1z s1u t1s s1u
… t1x ≅ tsy t1s s1v s1z s1| s1| t1s s1t
≤ |1s ≅ tsw s1u s1w s1v t1s s1u
⁄ y1y ≅ tsv s1x t1s s1t t1s s1u
∞ v1w ≅ tsw s1w s1w s1v t1s s1z
118 其他 另外 ≤²·¬ª¯¬¤ƒ等 ≈ty 从 Ε1 νεβροδενσισ中分离得
到 w种酚类成分 }w2«¼§µ²¬¼2v2kv2° ·¨«¼¯ 2u2¥∏·¨±¼¯ l ³«¨ ±¼¯ 2Β2
∆2ª¯∏¦²³¼µ¤±²¶¬§¨ k± ¥¨µ²§¨ ±¶¬§¨ „lktloΟ2¦²∏°¤µ¬¦¤¦¬§Β2∆2
¤¯ ²¯³¼µ¤±²¶¬§¨ k± ¥¨µ²§¨ ±¶¬§¨ …l kulo Ο2¦²∏°¤µ¬¦¤¦¬§ ª¯∏¦²2
¶¬§¨ kvlok p l 2¨ ³¬¦¤·¨¦«¬± kwl∀见图 v∀
图 v 麻黄中的酚类成分化学结构
2 药理作用
麻黄碱有类似肾上腺素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 o在机体内
可直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 o并间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
#uyyt#
第 vt卷第 us期
ussy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1vtoŒ¶¶∏¨ us
’¦·²¥¨ µoussy
质的释放 o同时显著兴奋中枢 ∀自发现麻黄碱至临床应用已
有百年的历史 o对其研究报道众多 ∀因麻黄素的合成品苯丙
胺类多具有成瘾或毒性而被禁用 ∀下面主要针对近年来国
内外发现的麻黄中非生物碱类物质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 ∀
211 糖尿病相关活性 Ž²±±² ≤等 ≈tv 曾报道过麻黄属植物
中的 x种多糖 }∞³«¨ §µ¤±¶„o…o≤o⁄o∞可降低由四氧嘧啶诱
导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 o给正常小鼠腹腔注射该多糖类物质
kts °ª# ®ªpt lz «后也呈现降血糖作用 o其中 ∞³«¨ §µ¤±¶≤
的活性最强 k小鼠给药 vs °ª# ®ªpt oz «后相对血糖浓度降
低了 vuh lo而主要成分 ∞³«¨ §µ¤±¶„经腹腔注射给药予四
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 tss °ª# ®ªpt oz «后相对血糖浓
度降低了 yth ∀ ÷¬∏ 等 ≈tz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麻黄的提
取物和 Λ2麻黄碱可以作用于由链唑霉素 k≥םl诱导所致糖
尿病的小鼠 o抑制其高血糖 o并促进 ≥ם诱导后萎缩胰岛的
再生 o推测具有这种作用的可能主要是 Λ2麻黄碱 ∀提示麻黄
可以使由 ≥ם诱导所致糖尿病模型小鼠萎缩的胰岛再生 o恢
复分泌功能 o纠正高血糖 ∀蒋明等 ≈t{ot| 进行了麻黄对脂肪
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o发现在 u型糖尿病中 o中药
麻黄在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中显示了胰岛素样的活性 o草麻
黄水煎复用甲醇提取以后 o其 ≥ ³¨2°¤¦k≤t{ l柱的吸附部分具
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o该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o
其剂量与作用呈正相关 ∀在酸性环境中 o麻黄的胰岛素样作
用与胰岛素一样被抑制乃至消失 o提示麻黄的本作用机制可
能也和胰岛素一样与细胞膜上的 ‘¤n r‹ n交换系统有关 o并
证实该活性不是由麻黄碱所引起 o推测该物质可能是一种多
糖 ∀
212 抗凝血作用 邱丽颖等 ≈us 从麻黄果中提取的多糖成
分使体外凝血时间 o凝血活酶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
正常对照组延长 o认为麻黄果多糖成分可以通过内外源凝血
两条途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 ∀
213 降压作用 邱丽颖等 ≈ut 通过麻黄果多糖对家兔动脉
血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麻黄果多糖通过兴奋副交感神经
机制 o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o并推断其降压机制是通过  受体
发挥作用的 ∀
214 免疫抑制作用 陈荣明等 ≈uu 从草麻黄中的不同分离
成分中筛选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o发现将草麻黄
用 zsh乙醇提取后的滤过物用水提浓缩得到的沉淀物 k其
命名为麻黄 2||sxlk小鼠给药剂量每只 v1z °ª# §pt l能减
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 o使胸腺萎缩 o调整二硝
基氯苯所致的血液中 ×淋巴细胞亚群 ≤⁄wr≤⁄{的失调 o证
明其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具有抑制作用 ∀ ≥¤¬·² ≥ ≠等 ≈uv 发现
麻黄 !附子 !细辛汤中麻黄可以抑制 Œª∞的间接组胺释放和
增加大鼠嗜碱细胞性白血病细胞 k• …2u‹vl的环磷酸腺苷
k¦„ °l的含量 o而该方中附子 !细辛没有此种作用 ∀并认为
麻黄的该抑制作用主要是由有别于麻黄碱 !甲基麻黄碱和右
旋麻黄碱的其他物质所引起的 ∀ Ž²¥¤¼¤¶«¬Ž等 ≈uw 筛选了可
以抑制小鼠血浆中淀粉酶活性的天然药物 o发现麻黄等 |种
药物热水提物 o醇提物可以抑制小鼠离体血浆淀粉酶的活
性 o但有强烈剂量依赖性 o且腹腔注射和口服均有效 ∀
215 抗氧化作用 张连茹等 ≈ux 实验发现从麻黄中提取的
水溶性多糖对邻苯三酚的自氧化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 o表明
麻黄多糖可清除氧自由基 o具有抗氧化作用 ∀ ’®¤º¤ 
等 ≈uy 通过测试证实从麻黄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清除二
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 k⁄°°‹ l的活性 o构效关系显示这种作
用不仅与活性成分中羟基数目有关 o与其羟基结构关系也甚
密 ∀
216 其他作用  ¤±·¤±¬‘等 ≈uz 研究发现麻黄提取物鞣酸
中的 k n l2儿茶素可以抑制  ⁄≤Ž细胞细胞器如食物泡 !溶
酶体的酸化作用 o从而抑制  ⁄≤Ž细胞中流感病毒 „ r°• r
{rvw的生长 ∀ ≥¤·²≠等 ≈u{ 报道麻黄提取物可以抗由 ÷射线
辐射诱引起的皮肤损伤 ∀ פ®¤µ¤Ž等 ≈u| 用人宫颈癌细胞调
查 t|味天然药物是否能增加抗癌药的灵敏性 o发现麻黄等
|味药通过影响糖蛋白的运输作用对于抗癌药紫杉醇具有
这种作用 o而对于 x2氟尿嘧啶无这种作用 ∀ …¤¨ ×等 ≈vs 发
现 Ε1 δισταχηψα提取物用于制剂中 o具有防皱保持皮肤弹性
的作用 ∀
3 讨论
一直以来国内外有关麻黄的研究工作做的很多 o但大部
分是针对其主要成分麻黄碱类 ∀近年来 o国外有关麻黄的不
良反应报道屡见不鲜 o甚至因其原药材及相关制剂增加心脏
病和中风的发作 o美国 ƒ⁄„已禁止非处方使用 ∀这就给我
国丰富的麻黄资源利用带来了困难 ∀所幸的是麻黄中其他
成分的药理作用近年来也有不断报道 o尤其是其中的多糖类
成分具有较好的降血糖 !抗氧化以及影响脂质代谢等作用 ∀
因此加强对麻黄中其他成分尤其是多糖类成分的化学和药
理活性的研究必将解决麻黄资源的利用难题 ∀
≈参考文献  
≈t  姜海楼 o史家振 o石壮沙 o等 q麻黄综合研究 ´麻黄史料考证
≈ q哲里木畜牧学院学报 ot||yoykul}vtq
≈u  ‘¤ºº¤µ „  o …¤µ¤®¤·‹ ‹ o …∏§§µ∏¶·o ·¨¤¯q „ ®¯¤¯²¬§¤¯o
¬¯ª±¤± ¤±§ ³«¨ ±²¯¬¦¦²±¶·¬·∏¨ ±·¶²© Επηεδρα αλατα≈  q °«¼·²2
¦«¨ °¬¶·µ¼o t|{xouwkwl}{z{q
≈v  ≥·¤µµ¤·„ ‘o ≤¤√ ±¨ ¼¨ ≥o ±∏¬±²¯¬± 2¨u2¦¤µ¥²¬¼¯¬¦¤¦¬§¶©µ²° Επηε2
δρα ¶³¨ ¦¬¨¶≈ q °«¼·²¦«¨ °¬¶·µ¼o t||yowu}twzzq
≈w  „ 2¯Ž«¤¯¬¯≥o „ ®¯²©¤«¬„o ∞ 2¯∞¬¶¤º¬⁄o ·¨¤¯q ×µ¤±¶·²µ¬± o¨ ¤± º¨
∏´¬±²¯¬±¨ ¤¯®¤¯²¬§ ©µ²° Επηεδρα τρανστορια ≈  q  ‘¤·°µ²§o
t||{oytkul}uyuq
≈x  °∏µ¨√ ’o °²¶³¬¶¬¯ ƒo  ²·¯’q ƒ ¤¯√²±²¬§¶©µ²° Επηεδρα σινιχα
¶·¤³©≈ q ≤ ²¯ ¯¨ ¦·≤½¨ ¦« ≤«¨ ° ≤²°°∏±o t|{{oxvktul}vt|vq
≈y   ¤«°²∏§„  ‘o ‹¤¶¶¤± Œ∞o ‹ ¥¨¤‹ …1ƒ ¤¯√²±²¬§¦²±¶·¬·∏¨ ±·¶
²©Επηεδρα αλατα≈ q °«¼·²¦«¨ °¬¶·µ¼o t|{wouvktul}u|vzq
≈z  ≥¤«¤µ„  ‹ o ‹ ¥¨¤‹ …o  ¤«°²∏§„  ‘o ·¨¤¯q ƒ ¤¯√²±²¬§¶
©µ²° Επηεδρα απηψλλα≈ q °«¼·²¦«¨ °¬¶·µ¼o t||zowxkzl}txu|q
#vyyt#
第 vt卷第 us期
ussy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1vtoŒ¶¶∏¨ us
’¦·²¥¨ µoussy
≈{  ׶¬·¶¤2×½¤µ§¬∞o ²∏®¬¶„o °«¬¯¬¤±²¶≥q °²¯¼³«¨ ±²¯¬¦¦²°³²∏±§¶
²©Επηεδρα χαµ πψλοποδα≈ q ƒ¬·²·¨µ¤³¬¤o t|{zox{kvl}ussq
≈|  吉 力 o徐灵植 o潘炯光 o等 q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挥发
油化学成分的 Š≤ 2 ≥分析 ≈ q中国中药杂志 ot||zouuk{l}
w{|q
≈ts  文 洁 o陆学筠 o韦 英 q丽江麻黄化学成分的研究 ≈ q中药
材 ot||zousktsl}xtuq
≈tt  „ √¯¬± ‘ ≥o ≥·¤±¯¨ ¼ ≤q ≤¼¦¯²³µ²³¤±¨¤°¬±² ¤¦¬§¶©µ²° Επηεδρα
≈ q °«¼·²¦«¨ °¬¶·µ¼o t||xowskul}wz|q
≈tu  张建中 o敖特根 o苏日娜 q麻黄果营养成分和利用价值的初步
研究 ≈ q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ot||zot|kvl}xsq
≈tv  Ž²±±² ≤o  ¬½∏±² ×o ‹¬®¬±² ‹ q Œ¶²¯¤·¬²± ¤±§«¼³²ª¯¼¦¨°¬¦¤¦2
·¬√¬·¼ ²© ³¨«¨ §µ¤±¶„o …o ≤o ⁄ ¤±§∞o Š ¼¯¦¶±¶²©Επηεδρα ∆ισ2
ταχηψα ‹ µ¨¥¶≈ q ° ¤¯±·¤ §¨o t|{xou}tyuq
≈tw  王书华 o李如章 o曾淑萍 o等 q麻黄果实多糖含量的测定 ≈ q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ot|||otykul}uvq
≈tx  • ¬¦¯² • „o ≥ ±¨¤ Š „o ∂ ¤¬∂  o ·¨¤¯q ⁄ ·¨¨µ°¬±¤·¬²± ²©·«¨
³µ¨¶¨±¦¨ ²©¦²±§¨ ±¶¨§ ·¤±±¬±¶¬± Επηεδρα αµ εριχανα ‹∏°¥q ·¨
…²±³¯q ¬¨ • ¬¯§≈ q „¦·√¤ƒ¤µ° …²±¤¨ µ¨±¶¨o usswouvktl}ttq
≈ty  ≤²·¬ª¯¬¤ƒo …²±¶¬ª±²µ¨ o ≤¤¶∏q °«¨ ±²¯¬¦¦²±¶·¬·∏¨±·¶©µ²° Επηε2
δρα νεβροδευσισ≈ q ‘¤·°µ²§• ¶¨o ussxot|kul}ttzq
≈tz  ÷¬∏ o  ¬∏µ¤ „ …o ≠¤°¤°²·² Žo ·¨¤¯q °¤±¦µ¨¤·¬¦¬¶¯ ·¨µ¨2
ª¨ ± µ¨¤·¬²± ¥¼ ³¨«¨ §µ¬±¨¬± °¬¦¨ º¬·« ¶·µ¨³·²½²·²¦¬±2¬±§∏¦¨§§¬¤2
¥¨ ·¨¶≈ q „° ≤«¬±  §¨o usstou|kv2wl}w|vq
≈t{  蒋 明 o高久武司 o奥田拓道 q麻黄胰岛素样作用的实验研究
≈ q中国药学杂志 ot||zovuktul}z{uq
≈t|  蒋 明 o高久武司 o奥田拓道 q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影响
的实验研究 ≈ q中国中药杂志 ot|||ouwkxl}vsuq
≈us  邱丽颖 o王书华 o吕 莉 o等 q麻黄果多糖的抗凝血机制研究
≈ q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ot|||otyktl}vq
≈ut  邱丽颖 o王书华 o吕 莉 o等 q麻黄果多糖对家兔动脉血压的
影响机制研究 ≈ q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ot|||otykul}tq
≈uu  陈荣明 o朱耕新 o许银芝 q麻黄中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免疫的影
响 ≈ q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o自然科学版 ousstotzkwl}uvwq
≈uv  ≥¤¬·² ≥ ≠ o  ¤µ∏¼¤°¤≠ o Ž¤°¬¼¤°¤≥o ·¨¤¯q ∞³«¨ §µ¤¨ «¨ µ¥¤¬±
 ¤²2…∏¶«¬2≥¤¬¶«¬±2ײ ¬±«¬¥¬·¶ Œª∞ ° §¨¬¤·¨§ «¬¶·¤°¬±¨ µ¨¯¨ ¤¶¨
¤±§¬±¦µ¨¤¶¨¶¦„ ° ¦²±·¨±·¬± • …2u‹v ¦¨¯¯¶≈ q °«¤µ°¤¦²¯
≥¦¬o usswo|xktl}wtq
≈uw  Ž²¥¤¼¤¶«¬Žo ≥¤¬·² ≠ o ‘¤®¤½¤º¤ Œo ·¨¤¯q ≥¦µ¨ ±¨¬±ª ²©¦µ∏§¨
§µ∏ª¶©²µ¬±©¯∏¨ ±¦¨ ²± ¤°¼¯ ¤¶¨ ¤¦·¬√¬·¼ ¤±§³²¶·³µ¤±§¬¤¯ ¥¯²²§ª¯∏2
¦²¶¨ ¬± °²∏¶¨ ³¯¤¶°¤≈  q …¬²¯ °«¤µ° …∏¯ o¯ usssouv ktsl}
tuxsq
≈ux  张连茹 o邹国林 o杨天鸣 q麻黄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氧
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 q氨基酸与生物资源 ousssouukvl}uwq
≈uy  ’®¤º¤ o Ž¬±­² o ‘²«¤µ¤ ×o ·¨¤¯q ⁄°°‹ kto t2§¬³«¨ ±¼¯ 2u2
³¬¦µ¼¯«¼§µ¤½¼¯ l µ¤§¬¦¤¯ ¶¦¤√ ±¨ª¬±ª¤¦·¬√¬·¼ ²©©¯¤√²±²¬§¶²¥·¤¬± §¨
©µ²° ¶²°¨ ° §¨¬¦¬±¤¯ ³¯¤±·¶≈  q …¬²¯ °«¤µ° …∏¯ o¯ usstouw
ktsl}tusuq
≈uz   ¤±·¤±¬‘o Œ°¤±¬¶«¬‘o Ž¤º¤°¤·¤‹ o ·¨¤¯qŒ±«¬¥¬·²µ¼ ©¨©¨¦·²©
k n l2¦¤·¨¦«¬± ²± ·«¨ ªµ²º·« ²©¬±©¯∏¨ ±½¤ „ r°• r{ √¬µ∏¶¬±  ⁄2
≤Ž¦¨¯¯¶≈ q ° ¤¯±·¤ §¨o usstoyzkvl}uwsq
≈u{  ≥¤·² ≠ o ’«·¤≥o ≥¤®∏µ¤¬‘o ·¨¤¯q ≥·∏§¬¨¶²± ¦«¨ °¬¦¤¯ ³µ²·¨¦·²µ¶
¤ª¤¬±¶·µ¤§¬¤·¬²±q ÷ ÷ ∂ Œq °µ²·¨¦·¬√¨ ©¨©¨¦·²©√¤µ¬²∏¶ ¬¨·µ¤¦·¶²±
¦µ∏§¨ §µ∏ª¶²± ¶®¬± ¬±­∏µ¼ ¬±§∏¦¨§¥¼ ÷ 2¬µµ¤§¬¤·¬²±≈ q ≠¤®∏2
ª¤®∏¤¶¶«¬o t|{|ots|kul}ttvq
≈u|  פ®¤µ¤Žo ‹²µ¬¥¨ ≥o ’¥¤·¤ ≠ o ·¨¤¯q ∞©©¨¦·¶²©t| «¨ µ¥¤¯ ¬¨2
·µ¤¦·¶²± ·«¨ ¶¨±¶¬·¬√¬·¼·²³¤¦¯¬·¤¬¨ ¯²µx2©¯∏²µ²∏µ¤¦¬¯¬± ‹ ¨¯¤¦¨¯¯¶
≈ q …¬²¯ °«¤µ° …∏¯ o¯ ussxou{ktl}tv{q
≈vs  ≤„qussxo twuo uwxyww¶q
Αδϖανχεσ ιν ρεσεαρχη οφ χηεµ ιχαλχονστιτυεντσανδ
πηαρµ αχολογιχαλαχτιϖιτεσ οφ Επηεδρα
⁄Œ‘Š ¬2¯¬tou o ≥‹ Œ≥²±ª2¶«¤±tou o ≤˜Œ¬¤±tou o • „‘Š ≥«∏±2¦«∏±tou o • „‘Š «¨ ±ª2·¤²tou
(t. Ινστιτυτε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Σηανγηαι Υνιϖερσιτψ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
Κεψ Λαβορατορψ οφ Στανδαρδιζατιον οφ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σΜινιστρψ οφ Εδυχατιον, Σηανγηαι ustusv, Χηινα;
u. Σηανγηαι Ρ&∆ ΧεντερφορΣτανδαρδιζατιον οφ ΤραδιτιοναλΧηινεσε Μεδιχινεσ, Σηανγηαι ustusv, Χηινα)
[ Αβστραχτ] ׫¨ ¦²¯ ¯¨ ¦·¨§¬±©²µ°¤·¬²± ¬¶¤± ¤·¨°³··²¦²√ µ¨·«¨ °²µ¨ µ¨¦¨±·§¨ √¨¯²³° ±¨·¶¬± ·«¨ ³«¼·²¦«¨ °¬¶·µ¼ ¤±§³«¤µ°¤¦²¯2
²ª¼ ²©·«¬¶ª¨ ±∏¶q ⁄∏µ¬±ª·«¨ ³¤¶·¼¨ ¤µ¶o ¤¯®¤¯²¬§¶o ©¯¤√²±²¬§¶o √²¯¤·¬¯¨ ²¬¯¶o ²µª¤±¬¦¤¦¬§¶o ³²¯¼¶¤¦¦«¤µ¬§¨ ¶o ·¤±±¬±¶¤±§³«¨ ±²¯¬¦¦²±2
¶·¬·∏¨ ±·¶«¤√¨ ¥¨ ±¨ ¬¶²¯¤·¨§ ©µ²° Επηεδραq °«¤µ°¤¦²¯²ª¬¦¤¯ ¶·∏§¬¨¶¤µ¨ §¨ ¶¦µ¬¥¨ § ¤¦¦²µ§¬±ª ·² «¼³²ª¯¼¦¨°¬¦ ©¨©¨¦·¶o ¤±·¬¦²¤ª∏¯¤·¨§
¥¯²²§³µ²³¨ µ·¬¨¶o §¨ ³µ¨¶¶∏µ¬½¤·¬²±o ¬°°∏±²¶∏³³µ¨¶¶¬√¨¤¦·¬√¬·¼o ¤±·¬²¬¬§¤·¬²± ¤±§¤±·¬√¬µ∏¶¤¦·¬√¬·¼ ¤±§¶²²±q ׫¨ ¬±©²µ°¤·¬²± ¶∏°°¤2
µ¬½¨ §«¨ µ¨ ¬¶¬±·¨±§¨ §·²³µ²√¬§¤µ¤·¬²±¤¯ ©²∏±§¤·¬²± ©²µ·«¨ ©∏·«¨ µ§¨ √¨¯²³° ±¨·¤±§∏·¬¯¬½¤·¬²± ²©Επηεδρα º«¬¦«¬¶µ¬¦«¬± ≤«¬±¤q
[ Κεψ ωορδσ] Επηεδρα~ ¦«¨ °¬¦¤¯ ¦²±¶·¬·∏¨ ±·~ ³«¤µ°¤¦²¯²ª¬¦¤¯ ¤¦·¬√¬·¼
≈责任编辑 李 禾  
#wyyt#
第 vt卷第 us期
ussy年 ts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1vtoŒ¶¶∏¨ us
’¦·²¥¨ µous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