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肝复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全 文 :肝复康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车 颖t 3 o徐婷婷u o姜妙娜u o贾玉杰u
kt q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一医院 o辽宁 大连 ttystt ~
u q大连医科大学 病理生理教研室 o辽宁 大连 ttysuzl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致肝损伤的共同病理途径 o也是各
种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阶段 ∀有效预防和逆转肝
纤维化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已证实其产
生机制主要是细胞外基质k∞≤ l的合成与降解的不平衡 o合
成增加而降解相对减少 o∞≤  成分有改变 o其间细胞因子起
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医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具有相
当大的优势 o并已证实有抑制与逆转作用 ∀本试验探讨中药
肝复康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变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k׊ƒ2
Βtl表达的影响 o以观察和证实其疗效并探讨其部分作用机
制 ∀
1 材料
1 q1 药物 肝复康胶囊是以丹参 !赤芍 !黄芪为主的组方 o
由大连医科大学急腹症研究所提供 ~秋水仙碱为云南西双版
纳制药厂产品 o批号 ussssvux ~肝脾康胶囊为黑龙江中龙医
药k集团l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o批号 stststu ∀
1 q2 试剂 四氯化碳 o购自天津石英钟厂霸州市化工分厂 o
批号 ussss{t{ ~橄榄油 o上海化学试剂站分装厂产品 o批号
|vtuuz ~兔抗大鼠 ׊ƒ2Βt ≥„…≤ 试剂盒 !山羊抗小鼠 ≥„…≤ 试
剂盒 o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天狼星红染色剂
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惠赠 ∀
1 q3 动物 健康雌性 ≥⁄大鼠 o体重 tss ∗ txs ªo购于大连医
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1 q4 主要仪器 日本 ’≠ °˜≥偏振光显微镜 ~Œ°¤ª¨ p °µ²
图像分析软件 o美国  §¨¬¤¦¼¥¨µ±¨ ·¬¦¶公司产品 ∀
2 方法
2 q1 模型制备及取材 雌性大鼠 xy只 o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组 !模型组 !肝复康组 !秋水仙碱组和肝脾康组 o后 w 组用
ts h ≤≤w橄榄油溶液 x °#®ªp t皮下注射 o每周 u次 o共 v
周 ~正常对照组以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 o制备肝纤维化模
型 ∀造模 ys §后 o对照组 !模型组分别每日经口灌服生理盐
水 o另 v组分别灌服肝复康ks qvtux ª#®ªp tl !秋水仙碱kt °ª#
®ªptl及肝脾康ks qxx ª#®ªp tl ∀药物剂量根据体表面积公式
进行计算 o每千克体重用量为正常成人用量的 y qux倍 o按 ts
°#®ªpt体重灌服治疗 ys §o最后一次给药 uw «后 o大鼠经乙
醚麻醉断头处死后留取肝组织标本 ∀
≈收稿日期  ussw2st2us
≈通讯作者  3车颖 oר¯ }kswttl{vyvx|yv2vuvs
2 q2 染色及组织学观察 取肝左叶相同部位 ots h甲醛溶
液固定 o石蜡包埋 ow Λ°厚连续切片并行 ‹∞染色 o光镜下观
察肝细胞变性水肿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 ∀苦味酸2天狼猩红
染色≈t 后偏振光下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并以 Œ°¤ª¨2³µ²计算机
图象分析软件分析 ´ o¶型胶原面积及两者比例 ∀
2 q3 肝组织 ׊ƒ2Βt表达 采用 ≥„…≤ 法 o⁄„…显色 o按照试
剂盒说明书操作 ∀光镜下观察 o于切片的 w个角及中央部
分 o分别选取 x个观测视野k避开边缘效应l o每个观测视野
包含 t个汇管区加 t个肝小叶或 t条纤维间隔 ∀计数 ׊ƒ2
Βt阳性表达细胞数 ∀
2 q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 ts q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
析 o数据以k ξ ? σ)表示 ∀
3 结果
3 q1 ‹∞光镜组织学观察 正常组大鼠肝小叶结构完整清
晰 o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条索状向四周放射状排列 o板
间有不规则肝窦 o仅于汇管区和中央静脉有少许胶原纤维存
在 ∀模型组正常小叶结构被破坏或消失 o由汇管区和中央静
脉伸出粗大胶原纤维条索分割 !包绕小叶 o肝细胞索排列紊
乱 o肝细胞浊肿明显 o脂肪变性广泛 o部分有坏死 ∀肝复康组
大部分肝小叶结构接近正常 o肝细胞无明显脂肪变性 o肝索
排列趋于整齐 o大部分仅汇管区少许胶原沉积 o少许尚留有
较细的纤维条索但无小叶包绕 ∀秋水仙碱组和肝脾康组肝
小叶结构仍明显紊乱 o纤维条索疏松变窄 o少许较粗大 o尚可
见肝细胞脂肪变性 ∀
3 q2 苦味酸2天狼猩红偏振光镜组织学观察及胶原定量分
析 苦味酸2天狼猩红染色后在偏振光镜下观察 ´型胶原呈
桔红色 o¶型胶原呈绿色 ∀各组观察 ´ o¶型胶原间隔情况 o
模型组 ´ o¶型胶原增生明显 o间隔粗而宽且以 ´型为主 o汇
管区扩大 ∀肝复康组可见 ´ o¶型胶原由汇管区向肝实质有
少量纤维呈细丝状放射延伸 o以绿色 ¶型胶原为主 ∀秋水仙
碱组和肝脾康组可见 ´ o¶型胶原由汇管区向肝实质延伸间
隔仍较粗并以桔红色为主 ∀Œ°¤ª¨2³µ²计算机图象分析软件
分析 ´ o¶型胶原面积及其比例结果如表 t o模型组面积及
比例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k Π s qstl o肝复康组两者均明显
减低 o与秋水仙碱组及肝脾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k Π s qstl ∀
3 q3 ׊ƒ2Βt表达 ׊ƒ2Βt表达阳性物质呈棕色颗粒状 o正常
肝组织未见 ׊ƒ2Βt 阳性染色的细胞 o模型组在汇管区及纤
维间隔周围可见大量阳性染色的细胞 o形态大多为梭形或不
#||x#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y∏±¨ oussw
表 t 肝组织 ׊ƒ2Βt阳性细胞数与 ´ o¶型胶原面积及其比例k ξ ? σl
组别 ν ´型胶原面积 ¶型胶原面积 ´r ¶型胶原 ׊ƒ2Βt阳性细胞数
正常组 ts txu{ qsz ? ts|u qy{ txty qsz ? ts{| qty s q|{ ? s qtx s
模型组 tt {w|s qwv ? wzxy qxvu owl ywux qvy ? vv{| qtwu owl t qxu ? s qvsu oxl vt qyw ? z qvw
肝复康组 tu tvxv qsy ? xxu qy|xl twyv qy| ? y|s quxl s q|| ? s qtyxl tv quz ? w qxwxl
秋水仙碱组 tu wstz qxv ? u|tz qsuu owl vuyz qyt ? usxs q{xt ovl t quy ? s quut oxl uv q|t ? y qzzw oxl
肝脾康组 tt w|x{ qz{ ? uwwx qvuu owl v{st qws ? usw{ qtst ovl t qvy ? s qvtu ow oxl t| qyz ? u qzww oxl
注 }≠与正常组比较tl Π s qsx oul Π s qst ~与肝复康组比较vl Π s qsx owl Π s qst ~与模型组比较xl Π s qst ~ ´ o¶型胶原面积 o´r ¶型
胶原为象素点rtss倍视野 ~≈ ׊ƒ2Βt阳性细胞数为个rtss倍视野
规则形 o以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 !肝星状细胞占多数 o每 tss
倍视野阳性染色数平均 vu个k见表 tl ∀各药物治疗组 ׊ƒ2
Βt阳性染色的细胞数目均较模型组减少k Π s qstl o其中肝
复康组降低 ׊ƒ2Βt阳性染色细胞数的作用最明显 o仅于汇管
区及纤维间隔见散在阳性染色细胞 ∀肝脾康及秋水仙碱组
于汇管区及纤维间隔周围仍可见较为多的阳性染色细胞 ∀
肝复康治疗组明显优于肝脾康及秋水仙碱组k Π s qstl o肝
复康中剂量组优于秋水仙碱组k Π s qstl ∀
4 讨论
肝纤维化是 ∞≤  生成过多而降解相对不足 o在肝内大量
沉积所致 ∀胶原蛋白是 ∞≤  的主要成分 o肝组织中胶原主要
是 ´ o¶ o· o∏ o√ 型 o其中以 ´ o¶型胶原为主 o可占肝脏
∞≤  总量的 |x h以上 ∀正常肝 ∞≤  中 ´型胶原与 ¶型胶原
比例为 t o肝纤维化时 o∞≤  在肝内过度沉积 o肝内胶原增加
x ∗ z倍 o以 ´ o¶型胶原为主 o尤其以 ´型胶原增加显著 o且
´r ¶型比值大于 u≈u  ∀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肝间质 o主要病
理特征为汇管区肝纤维过度沉积 o并由汇管区向小叶内延伸
形成纤维条索和纤维间隔 ∀在本实验中 o经肝复康干预的试
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变性水肿明显减轻 o炎细胞浸润明
显减少 ∀模型组 ´ o¶型胶原增生明显 o间隔粗而宽且以 ´
型为主 o汇管区扩大 ∀肝复康组可见 ´ o¶型胶原由汇管区
向肝实质有少量纤维呈细丝状放射延伸 o以绿色 ¶型胶原为
主 o肝复康并能使胶原沉积减少 ∀苦味酸2天狼猩红偏振光镜
定量结果显示肝复康干预组 ´ o¶型胶原面积及 ´r ¶型胶
原比值均明显减少 o接近正常组 o与模型组及秋水仙碱 !肝脾
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k Π s qstl ∀肝复康治疗降低了 ´ o¶
型胶原含量及其比例 ∀表明肝复康能够保护肝细胞 o减少其
炎症反映 o调节 ∞≤  生成与降解之间的动态平衡 o减少 ∞≤ 
沉积并使 ∞≤  成分趋于正常 ∀
细胞因子与肝纤维化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这些细胞因
子相互作用构成细胞因子网络 o在肝纤维化的不同时期对肝
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 ׊ƒ2Βt 为现知最
强力肝纤维化促进因子≈v  o它激活肝星状细胞 o刺激胶原和
蛋白多糖的合成与分泌 o抑制金属蛋白酶k  °¶l合成 o促进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k׌°¶l生成 o使 ∞≤  降解减少≈w  o
肝纤维化时 o׊ƒ2Βt的表达增加 ∀肝复康治疗后降低肝组织
׊ƒ2Βt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细胞数 o并与模型组及其他治疗
组有显著差异k Π s qstl ∀有实验表明 o׊ƒ2Βt 上调贮脂细
胞 ´型前胶原 °• ‘„ 转录≈x  o≤≤w 致肝纤维化时 o׊ƒ2Βt 明
显增加 o´型胶原随之明显增加 o这与本实验结果一致 ∀提
示肝复康治疗后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可能与
׊ƒ2Βt的减少有关 o表明减少细胞因子 ׊ƒ2Βt的产生及释放
可能是肝复康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参考文献 
≈t  张 晶 o何静雯 o王泰龄 o等 q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法鉴别 ´
型及 ¶型胶原纤维 q中华病理学杂志 ot||y ouxkvl }t{t q
≈u  周永兴 q现代肝硬化诊断治疗学 q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o
ussu qtv q
≈v  孙自勤 o权启镇 o于峻基 q转化生长因子 Βt 与肝纤维化 q临床
肝胆病杂志 ot||v o| }t{w q
≈w  • ¬¨±¨ µƒ • o≤¬±¤¥µ²±¨  „ o≤½¤­¤  o ετ αλqŒ·²¦¨¯¯ «¨ ±¨ ¬¨³µ¨¶¶¬²±
¤±§¦²¯ ¤¯ª¨ ± µ¨ª∏¯¤·¬²±q Ηεπατολογψot||s ott }ttt q
≈x  ‘¤®¤·¶∏®¤¶¤ ‹ o ƒ√¤µ·¶ • ° o ‹¶¬¤ ≤ ≤ o ετ αλq ×µ¤±¶©²µ°¬±ªªµ²º·«
©¤¦·²µΒt ¤±§·¼³¨ ´³µ²¦²¯ ¤¯ª¨ ±·µ¤±¶¦µ¬³·¶§∏µ¬±ªµ¨ª¨ ±¨ ¤·¬²±¤±§ ¤¨µ2
¼¯ ©¬¥µ²¶¬¶²©µ¤·¯¬√¨ µq Λαβ Ινϖεστ ot||s oyv }tzt q
≈责任编辑 古云侠 
#ssy#
第 u|卷第 y期
ussw年 y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²¯ qu| oŒ¶¶∏¨ y∏±¨ ous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