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本草#
黄药子的本草研究
徐增莱 丁志遵
k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 utsstwl
黄药子为常用中药 o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
癌症 !甲状腺肿 !咳喘等 o并用于止血 ∀黄药子在市场
上和使用中一直存在品种混乱现象 o历代本草中亦屡
经变迁 ∀谢宗万曾考证过黄药子等药≈t o并记述于5中
药材品种论述6一书中 o黄胜白 !陈重明的5本草学6及
5中药志6 !5新华本草纲要6等著作亦均有论述考证 o但
仍有部分问题未明且存在众多争议 ∀本文在系统研究
古今文献的基础上 o梳理其源流及变迁的同时重点对
古今文献中的错误和争议之处详加剖析 o并提出了作
者的观点 ∀
1 黄药子的本草记述及源流
/黄药子0的最早著录始于唐代孙思 的5千金月
令6≈u ∀宋5嘉佑本草6有载 o5图经本草6记载了黄药子
的药材性状 !原植物形态和部分产地 o附有四个产地不
同 !形态各异的原植物图≈v ∀ 5本草纲目6中除引5图经
本草6内容外还记载了一种栽培的植物 o与宋代本草明
显不同≈w ∀ 5本草原始6则记载了一种/皮紫黑色 o每须
处有白眼 o肉黄色/的黄药子 o并附商品图≈x o与前几种
本草著作均不同 o由此可见古代对黄药子的认识不一 ∀
2 黄药子的功效用途
5千金月令6记载以万州黄药子浸酒可治瘿疾 o5开
宝本草6 !5嘉佑本草6 !5图经本草6及5证类本草6等记
载黄药子除治疗瘿疾外还可治恶肿疮瘘 o喉痹 !蛇犬咬
毒等≈u o5证类本草6 !5本草纲目6还增加了咯血 !衄血
方≈w ∀此外5日华子本草6和5滇南本草6还记载黄药子
味苦性凉 o可治马疾≈u oy ∀
由此可知 o黄药子唐代即用 o其功用记载历代本草
多辗转相袭而略有增加 o并不存在大的矛盾 ∀具有治
疗瘿症的特殊功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
3 黄药子有关的植物论述及辨析
5嘉佑本草6对黄药子的记述过于简单 o无法判断
其原植物是什么 o5图经本草6所载黄药子的产地秦k甘
肃天水l !陇k陕西陇县l !忠k四川忠县l !万k四川万县l
诸州 均 系 蓼 科 植 物 毛 脉 蓼 Πολψγονυ µ χιλιινερϖε
k¤®¤¬l«º¬的地理分布区 ∀秦州出者 / 枝梗赤色 o七
月开白花0等特征与毛脉蓼也相符 o/叶似荞麦0虽不精
确 o也提示象蓼科植物 o而根 /湿时红赤色 o曝干即黄0
则更是毛脉蓼所具的一个特点 ∀至今仍以其块根湿时
红色而称之为 /红药子0 o也与 /秦州出者谓之红药子0
的历史相一致 ∀ 5嘉佑本草6与5图经本草6本有密切的
关系 o它们对黄药子的描述也很相似 o据此可以推断它
们所记载的为同种植物 ∀目前西北 !华北地区仍有以
毛脉蓼作黄药子用的 o但更主要的是作红药子使用 ∀
无论临床还是民间 o毛脉蓼均无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用
法 o这表明它不应是唐代即有的 !治疗瘿疾的黄药子 ∀
5梦溪笔谈6中曾提及 / 大苦0 !/ 其叶如荷0的黄
药≈z o后世无人能识 ∀现代宁夏 !陕西 !甘肃一些地区
用作黄药子入药的虎耳草科七叶鬼灯檠 Ροδγερσια
αεσχυλιφολια
¤·¤¯ q一叶直上 o掌状分裂如伞而多毛 o有
/二毛荷叶0之名 o味苦涩 o亦有治疗瘿症的报道≈t o可
能也是宋代用作黄药子的植物 ∀
5本草纲目6所记载的黄药子 o根据 }/茎高二三尺 o
柔而有节0 o/叶大如拳0 o/其根长者尺许 o大者围二三
寸0等形态特征及入水/易变色0的特点 o当系蓼科植物
虎杖 Π. χυσπιδατυ µ ≥¬¨¥q¨·∏¦¦q∀该书附图很粗糙
且与文字并不吻合k图 tl o但大致仍可看出茎直立 o三
出复叶互生 o小叶椭圆形 !叶脉羽状 o地下部分肥大等
特征 ∀奚镜清等认为该图是薯蓣科植物五叶薯
∆ιοσχορεα πενταπηψλλα q≈{ o五叶薯为缠绕草本 o掌状
复叶小叶 v ∗ z o常 x枚 o分布于湖南 !江西 !浙江南部及
其以南地区 o与李时珍所绘差异较大 ~亦有人认为该图
系毛脉蓼≈| o但毛脉蓼亦为缠绕植物 o单叶网脉相差仍
远 o故此二说证据均嫌不足 ∀
5植物名实图考6中谓/ , ,然沈k括l所谓黄药者 o
究不识其为何产 ∀李时珍以今之黄药当之 , ,则改窜
附会之矣 , ,李时珍所谓黄药即今之酸杆 o滇谓之斑
庄根0 o主/攻诸疮毒 o止咽喉痛 o利小便 o走经络 ∀治筋
骨疼 !痰火痿炙 !手足麻木 !五淋白浊 !妇人赤白带下 o
治痔漏0≈ts ∀相当清楚地指出李时珍所说的黄药子并
非唐宋文献所说的黄药子 o也说明当时确有以虎杖作
#y|w#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
黄药子的现象 o并指出二者的功效不同 o不能混为一
谈 ∀吴其浚指出了李时珍的错误 o但又说黄药子/ , ,
其根色黄 o入染家用 o味亦不甚苦 o此味酸 o5救荒本草6
之酸桶笋即此 ∀湖南谓之酸杆 o其茎如蓼有斑 o江西或
谓之斑根0 o重犯了5本草纲目6的错误 ∀ 5植物名实图
考6所附 v幅黄药子图k图 ul o其二 !三两幅仍是虎杖 ∀
另一幅黄药子图为藤本植物 o叶对生 o叶片卵圆形 o瘦
果数枚簇生 o先端伸长弯曲成喙状 o据此特征很明显为
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 Χλε µ ατιστερνιφλορα ⁄≤ q该种在
华东地区作/白花藤0 !/铁筅帚0或/威灵仙0入药 o并不
作黄药子用 ∀吴氏对黄药子的认识是模糊的 o应予澄
清 ∀
图 t 5本草纲目6中的黄药子
此外 o5本草经集注6中载有/药实根0一味 o苏颂未
能详察而/疑即黄药之实0附入黄药条中 o致使5证类本
草6 !5本草纲目6等书均误以其说 ∀ 5唐本草6注 / 此药
子也 o当今盛用 , ,0≈tt o实际为一木本植物的果实 o
功效亦与黄药子不同 ∀
4 黄药子的原植物及其应用历史
根据历代本草和方书对黄药子性味功效的记载 o
中医及民间使用的黄药子正品应为薯蓣科黄独 ∆ .
βυλβιφερα q的块茎 ∀现代研究证明它确有治疗甲状腺
疾病k瘿症l的功效≈tu ∀ 5图经本草6中共有四幅黄药
子图k图 vl o其中的施州赤药 !兴元府苦药之图极粗糙
而无法确定是什么植物 ∀文中称 /开州兴元府又产一
种苦药子 , ,主五脏邪气治肺压热 o除烦燥0≈v o其功
效与黄药子也颇不同 ∀如前所述 o根据文字描述的形
态特征等确定的秦州红药为毛脉蓼 Π. χιλιινερϖε
k¤®¤¬l«º¬o而图中的明州黄药单叶互生 o叶三角状
戟形 o叶脉网状 o更似蓼科植物 ~图中的秦州红药为缠
绕植物 o单叶互生 o叶卵形至心形 o全缘 o中脉直 o侧脉
自基部弯向先端呈弧形 o果序穗状 o地下部分肥大而扭
曲等特征都更象薯蓣科植物 ∀因此秦州红药与明州黄
药很可能存在图 !注颠倒的错误 ∀且岭南 !明 !越州并
无毛脉蓼分布 o却有多种薯蓣科植物 ~毛脉蓼未见用于
牲畜疾病的记载 o而黄独却是民间至今常用的兽药 o亦
图 u 5植物名实图考6中的黄药子
与古代本草记载相符 ∀ 5图经本草6中的黄药子诸图差
别甚大 o显然是不同的植物 ∀该书为官方修订 o依据实
物编绘而成的 o故可确认 }这四幅图正反映出当时就存
在以不同植物作黄药子使用的混乱现象 o黄独当为黄
药子来源之一 ∀虽然图中秦州红药的地下部分为横走
的根状茎 o与黄独具圆形块茎的特征不同 o但考虑到薯
蓣属多种具根状茎的种类与黄独的地上部分很相似 o
古人不能分清是完全正常的 ∀明代5本草原始6中记载
黄药子/蔓生 !叶似薄荷而色青黄 o茎赤有节 o节有枝相
当 o其根初采时红赤色 o暴干即黄色 o名为黄药子0 ∀
对黄药子的形态描述无助推断 o/暴干即黄0等又源自
宋代本草 o主治 /诸恶疮肿瘘 !喉痹 !蛇犬咬毒0 o/ 凉血
降火消瘿解毒0且 / 治马心肺热疾0 o均无异于宋代本
草 ∀并附有两个市售品图k图 wl o图下注明/ 皮紫黑色
多须 o每须处有白眼 o肉黄色0≈x o这一描述和图形与黄
独块茎之饮片特征完全相符合 o是最早且最明确的以
黄独为黄药子的记载 ∀
黄独在历代本草中多有记述 ∀ 5本草经集注6赭魁
条下有/状如小芋子 o肉白皮黄0≈tv o5唐本草6注 /隐居
所说者 o乃土卵尔 o不堪药用 ∀梁 !汉人名为黄独 o非赭
魁也0≈tt o指出陶弘景以黄独为5神农本草经6中 / 甘 !
平 !无毒0的赭魁之象 ∀ 5本草拾遗6称/土卵蔓生 o根如
芋 o人以灰汁煮食之 o不闻有功0 o又云/土芋蔓生 o叶如
豆 o其根圆如卵 o 食后弥吐 o人不可食0≈u o与现代
研究所知的黄独毒性反应相一致≈tw o并表明当时已认
识到经处理后它可以食用 ∀ 5群芳谱6云/土芋 o其根惟
#z|w#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
一颗而黄 o故名黄独0 o说明黄独之名的由来 ∀ 5植物名
实图考6误之为山慈姑而曰/江西 !湖南皆有之 o非花叶
不相见者 ∀蔓生绿茎 o叶如峨眉豆叶而圆大 o深纹多
皱 o根大如拳 o四周有白须 o篷茸如猬 o建昌土医呼为金
线吊虾蟆 , ,0≈ts o附图k图 xl为一缠绕植物 o叶圆心
形 o初脉数条自叶基发出 o次脉细密并与初脉相垂直 o
叶腋有带斑点的珠芽 o块茎圆球形 o多须根 o确系黄独
无疑 ∀
图 v 5图经本草6中的黄药子
q秦州红药
q施州赤药 ≤ q明州黄药 ⁄q兴元府苦药
图 w 5本草原始6中的黄药子
q饮片
q块茎
5 小结
黄药子始出5千金月令6 o唐代即开始应用 o历史上
来源不一 o存在混乱现象 o黄独一直是其−原植物之一 o
与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所使用的种类一致 o也是唯一
性味功效均相符合的种类 o应为正品 ∀宋代的黄药子
种类多而混乱 o宋人以毛脉蓼入药 o又称之为红药子 o
造成后世黄药子 !红药子不分 ∀毛脉蓼与黄独不同科
属 o成分相异 o性味功效也明显不同 o应予纠正 ∀以七
叶鬼灯檠为黄药子 o无明确的本草依据 o以虎杖 !圆锥
铁线莲作黄药子均属误用 ∀
图 x 5植物名实图考6中的山慈菇
6 参考文献
t 谢宗万 1 中药材品种论述k上l1 第二版 q上海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ot||s qvxx
u 唐慎微 1 证类本草 1 北京 }华夏出版社 ot||v qwtt
v 苏颂 1 图经本草 q辑注本 1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o
t|{{ qvzx
w 李时珍 1 本草纲目 q校点本 q第二册 q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ot|zz qtvsv
x 李中立 1 图注本草原始 1 善成堂版 1 光绪本 1 卷三 qws
y 兰茂 1 滇南本草 1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ot|zz qwvv
z 沈括 1 梦溪笔谈 1 卷二十六 1 上海 }商务印书馆 ot|v{ q
tzx
{ 奚镜清 o赵维良 q浙江省薯蓣科药用植物的历史考证 1 中
药通报 ot|{x otskvl }tu
| 江苏植物研究所 1 新华本草纲要 1 第三册 1 上海 }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ot||s quu
ts 吴其浚 1 植物名实图考 q下 q北京 }中华书局 ot|yv qw|u
tt 吴其浚 1 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1 上海 }商务印书馆 ot|x| q
v{y
tu 山东医学院生理教研组 1 黄药子对实验性甲状腺肿疗效
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1 山东医学院学报 ot|yt oktl }tt
tv 陶弘景 1 本草经集注 q辑校本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o
t||w qvw|
tw 宋崇顺 o刘娴芳 1 黄药子对肝肾毒性的初步实验 1 中药
通报 ot|{v o{kwl }vw
t||{2sx2u{收稿
更正 本刊 t|||年第 x期第 u{|页/中药大藻化学成分的研究0中/藻0应为/漂艹0 o特此更正 ∀
#{|w# 中国中药杂志 t|||年第 uw卷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