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Protectiv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 on Liver Damage Paracetamol-Inducedby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全 文 :黄芪总黄酮对扑热息痛
所致小鼠肝损伤防护作用的研究
汪德清t ou o丁保国t o马艳青t o赵海潞t o ׫²°¤¶Š ‘¨¬¯t o
ײ°¯¬±¶²± …µ¬¤±t o田亚平u o王成彬u o≤µ¬·¦«¯ ¼¨ ∏¯¬¤± „‹t
kt q香港中文大学 临床药理学部 o香港 沙田 ~u q解放军总医院 生化科 o北京 tss{xvl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芪总黄酮k× ƒ„l 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用 t h羧甲基纤维素钠 ts
°¯ #®ªp t o × ƒ„tss °ª#®ªp t或维生素 ≤ k„¶¦²µ¥¬¦¤¦¬§o∂ ≤lt sss °ª#®ªp t给小鼠灌胃 t «后 o灌扑热息痛 t sss °ª
#®ªp t o观察小鼠死亡率的变化 ~提前 t «用不同剂量的 × ƒ„或 ∂ ≤ 处理后 o再灌 wss °ª#®ªp t的扑热息痛 o检测血
清酶学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变 ∀结果 }给小鼠扑热息痛 t sss °ª#®ªp t灌胃组 ouw «后可致 {s h小鼠死亡 ~提前 t «
用 × ƒ„tss °ª#®ªp t或 ∂ ≤ 灌胃其死亡率可分别下降至 us h和 s h ∀血清转氨酶k„×l和病理切片显示当给 wss
°ª#®ªp t扑热息痛灌胃 uw «后即可引起严重肝损伤k„× 升高和肝组织大面积坏死 oΠ s qsstl ∀× ƒ„或 ∂ ≤ 预防
组k提前 t «给药l的肝损伤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轻 o其作用强度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结论 }× ƒ„ 对扑热息痛
所致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扑热息痛 ~肝损伤 ~维生素 ≤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tlsz2sw{v2sw
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安全的解热镇痛药 ∀然
而 o大剂量应用则可引起动物和人严重肝肾损伤甚
至死亡≈t  ∀有研究表明扑热息痛进入体内后 o过量
的有毒代谢产物与细胞膜结合 o引起细胞膜脂质过
氧化反应 o破坏细胞内钙离子平衡 o导致细胞死
亡≈u ov  ∀有研究结果表明 黄芪总黄酮 k ײ·¤¯
©¯¤√²±²¬§¶²© „¶·µ¤ª¤¯∏¶o ׃„l是黄芪中清除自由基
的主要活性成分 o它可直接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w ox  ~而脂质过氧化发生机理与自由基
密切相关 ∀因此 o本文拟探讨 × ƒ„ 对大剂量扑热息
痛所致肝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1 q1 动物
¦xz…ry小鼠 o雄性 o体重 t| ∗ ut ªo由香港中
文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
1 q2 药物和试剂
× ƒ„为解放军总医院提供 ∀扑热息痛 o维生素
≤ k∂ ≤l o苯巴比妥 o羧甲基纤维素钠为 ≥¬ª°¤产品 o
其余均为进口分析纯试剂 ∀ ׃„ 和扑热息痛用前
≈收稿日期  usst2su2tu
≈基金项目  香港特区科学基金k• Š≤ owtvwrss  l
悬浮于 t h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中备用 ∀苯巴比妥
和 ∂ ≤ 用前用生理盐水溶解 ∀
1 q3 仪器
⁄¤§¨ 生化分析仪 k⁄„⁄∞2…∞‹ • Œ‘Š 公司 o美
国l o‘¬®²± ∞¦¯¬³¶¨ ×∞ vss显微镜 o  ·¨¤²µ³«图
像分析系统和 ⁄≤2vvs数码相机k⁄„Š∞2  ׌o加拿
大l ∀
1 q4 × ƒ„ 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死亡率的影响≈y 
vs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o׃„ 组和 ∂ ≤ 组 o
每组 ts只 ∀对照组灌 t h 羧甲基纤维素钠 kts
°¯ #®ªp tl o另两组分别灌 × ƒ„ktss °ª#®ªp tl和
∂ ≤kt sss °ª#®ªp tl ot «后 o所有小鼠灌扑热息痛
t sss °ª#®ªp t ouw «后记录各组的死亡情况 ∀
1 q5 × ƒ„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影响
实验设阴性对照 o阳性对照和 × ƒ„ 及 ∂ ≤ 组 ∀
x只小鼠r组 o置于不锈钢代谢笼内 o自由进食进水 u
§后开始实验 ∀实验前禁食 ty «∀实验处理 }对照
组用 t h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kts °¯ #®ªp tl灌胃 o实
验组用 ׃„ kts o ux o xs otss °ª# ®ªp tl和 ∂ ≤
kuxs oxss ozxs ot sss °ª#®ªp tl灌胃≈z  ot «后阴性
对照组仍用 t h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 o阳性对照组
及实验组均用扑热息痛kwss °ª#®ªp tl灌胃 o开始收
#v{w#
第 uy卷第 z期
usst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z
∏¯ qousst
集尿液 ou «后恢复进食 ∀实验重复 t ∗ u次 ∀
扑热息痛处理 uw «后 o收集尿液 o加 t h 氯仿
k防止其代谢产物分解l o分装于试管内 op us ε 冰
箱保存用于测定扑热息痛及其代谢产物≈{  ~放血处
死动物 o分离血清 op us ε 冰箱保存用于 „× 测
定 ∀
组织学计量≈|  }动物处死后立即分离肝脏 o用生
理盐水洗尽表面血迹 ots h福尔马林磷酸盐缓冲液
固定 o组织经脱水后 o石蜡包埋 oy Λ°切片 o苏木素2
伊红染色 o光镜观察 o数码相机获取图像 o每只动物
随机提取 v ∗ x张组织切片 ov ∗ y个视野r片 o经过
计算机处理计算损伤面积的百分比k公式如下l }
损伤面积k h l € ≈k损伤面积 p空缺面积lrk总面积 p空
缺面积l  ≅ tss
2 结果
2 q1 对致死率的影响
小鼠一次性灌胃给扑热息痛 t sss °ª#®ªp t ouw
«后对照组死亡率占 {s h ~׃„ 组死亡 u 只
kus h l ~∂ ≤ 组无死亡 ∀结果表明 × ƒ„ 和 ∂ ≤ 对超
大剂量扑热息痛所致小鼠死亡有极明显的保护作
用 o∂ ≤ 的作用强于 × ƒ„ o但 ∂ ≤ 的浓度高 × ƒ„ts
倍 ∀
2 q2 对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扑热息痛kwss °ª#®ªp tl可引起肝组织严重损
伤 o病理切片显示有大片肝组织损伤 o主要见于中
央静脉周围 o呈现地图样 o其中以坏死和凋亡为主 o
受损面积高达 wx h o血清中 „× 升高极其显著k与
对照组比较 oΠ  s qsstl ∀在给扑热息痛前 t «给
׃„或 ∂ ≤ o其组织学明显改变k图 tl o血清学指标
亦显著下降 o其下降程度与药物浓度 成正比k表 tl ∀
表 t × ƒ„ 和 ∂ ≤ 对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组别
剂量r
°ª#®ªp t
„×
r˜#p t
损伤面积
r h
对照组 {w ? tzvl svl
扑热息痛 yxxt ? tvxz wx ? u
扑热息痛 n × ƒ„ ts xxzt ? ztz vt ? vvl
ux xvsw ? ttyy u{ ? tvl
xs vvyw ? xuytl t| ? uvl
tss uuu ? w{vl x ? uvl
扑热息痛 n ∂ ≤ uxs xy{s ? uwuy us ? vvl
xss t{yu ? y|wul ty ? uvl
zxs xtu ? tzuvl tu ? uvl
t sss w{u ? ussvl x ? tvl
注 }≠ ξ ? σ  ν € tw ≈与对照组比较全部组别均 Π s .sst
…与扑热息痛组比较t) Π s .sx u) Π s .st v) Π s qsst
表 t提示 ׃„ 和 ∂ ≤ 对扑热息痛导致小鼠肝
损伤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
图 t × ƒ„和 ∂ ≤ 对扑热息痛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 q对照k p l …q扑热息痛 ≤ q扑热息痛 n × ƒ„kt sss °ª#®ªp tl ⁄q扑热息痛 n ∂ ≤kt sss °ª#®ªp tl
#w{w#
第 uy卷第 z期
usst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z
∏¯ qousst
3 讨论
扑热息痛诱导肝损伤是筛选保肝药物的常用实
验模型≈ts  ∀本研究结果表明 × ƒ„ 与 ∂ ≤ 均能有效
地降低大剂量扑热息痛造成的小鼠的死亡率 o提示
× ƒ„和 ∂ ≤ 具有保肝作用 ∀体内外实验均表明 ׃„
具有明确的抗自由基损伤作用≈w ott  ∀由于扑热息痛
进入体内后 o部分代谢经过细胞色素 °wxs o在摄入
量超过其机体代谢限度时 o就可产生大量自由基 o自
由基导致肝细胞坏死≈tu  o这可能就是抗氧化剂在该
模型具有抗损伤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 ∂ ≤ 是比较
公认的小分子抗氧化物质 o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
作用≈tv otw  ∀有报道表明 ∂ ≤ 具有良好的抗扑热息
痛诱导肝损伤的能力 o其功效与 ∂ ≤ 的浓度成正
比≈z  ∀因此 o本文以 ∂ ≤ 为参照物比较研究 ׃„ 对
扑热息痛所致肝组织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其作用机
理 o结果显示 ׃„具有良好的抗扑热息痛所致肝组
织损伤作用 o其效果与 × ƒ„ 浓度成正比 ~结果还提
示 × ƒ„在相对应 ∂ ≤ 的浓度下作用强 ∂ ≤ 近 ts倍 ∀
但 × ƒ„抗扑热息痛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机理除可能
与清除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关外 o是否还
与其影响扑热息痛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有关尚待
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t  °µ¨¶¦²··ƒ q°¤µ¤¦¨·¤°²¯ o„ ¦¯²«²¯ ¤±§·«¨ ¬√ µ¨q…µ¬·¬¶«²∏µ±¤¯
²© ≤ ¬¯±¬¦¤¯ °«¤µ°¤¦²¯²ª¼ ousss ow|kwl }u|t q
≈u  ⁄¤«¯¬± ⁄ ≤ o ¬º¤ Š × o∏ „ ≠ o¨·¤¯ q ‘2¤¦¨·¼¯2³2¥¨ ±½²´ ∏¬±²±¨
Œ°¬±¨ }¤ ≤¼·²¦«µ²°¨ °2wxs2° §¨¬¤·¨§ ’¬¬§¤·¬²± °µ²§∏¦·²© „¦2
·¨¤°¬±²³«¨ ± q°µ²¦¨ §¨¬±ª¶²©·«¨ ‘¤·¬²±¤¯ „¦¤§¨ °¼ ²©≥¦¬¨±¦¨¶²©
·«¨ ˜±¬·¨§≥·¤·¨¶²© „ ° µ¨¬¦¤ot|{w o{tkxl }tvuz q
≈v  °²¯¬Š q¬√ µ¨⁄¤°¤ª¨ ⁄∏¨ ·² ƒµ¨¨ • ¤§¬¦¤¯¶q…µ¬·¬¶«  §¨¬¦¤¯ …∏¯2
¯¨·¬±ot||v ow|kvl }ysw q
≈w  汪德清 o沈文梅 o田亚平 o等 q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基
作用的影响 q中国药理学通报 ot||w otskul }tu| q
≈x  汪德清 o沈文梅 o田亚平 o等 q黄芪有效成分对氧自由基清除作
用的 ∞≥• 研究 q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ot||x ouvkvl }uys q
≈y  Š¬¯¤±¬„ ‹ o¤±¥¤½ Ž‹ o„®«·¤µ ≥ q≥¨¯ ¦¨·¬√¨°µ²·¨¦·¬√¨∞©©¨ ¦·
²© ¤± ∞¬·µ¤¦·©µ²° ƒ∏°¤µ¬¤ °¤µ√¬©¯²µ¤ ²± °¤µ¤¦¨·¤°²¯2Œ±§∏¦¨§
‹ ³¨¤·²·²¬¬¦¬·¼ q Š ±¨¨ µ¤ °«¤µ°¤¦²¯²ª¼ ot||y ouzkyl }|z| q
≈z  ° ·¨¨µ¶²± ƒ o Ž±²§¨¯¯ • Š q „¶¦²µ¥¬¦„¦¬§ °µ²·¨¦·¶„ª¤¬±¶·„¦2
·¨¤°¬±²³«¨ ±2 ¤±§ ≤²¦¤¬±¨ 2Œ±§∏¦¨§ ‹ ³¨¤·¬¦ ⁄¤°¤ª¨ ¬± ¬¦¨ q
⁄µ∏ª2‘∏·µ¬¨±·Œ±·¨µ¤¦·¬²±¶ot|{w ovktl }vv q
≈{  ¤∏ Š ≥ o ≤µ¬·¦«¯ ¼¨  „ q × «¨ ∞¶·¬°¤·¬²± ²© °¤µ¤¦¨·¤°²¯ ¤±§Œ·¶
¤­²µ ·¨¤¥²¯¬·¨¶¬± …²·« °¯ ¤¶°¤ ¤±§ ˜µ¬±¨ ¥¼ ¤ ≥¬±ª¯¨ ‹¬ª«2
° µ¨©²µ°¤±¦¨ ¬´∏¬§ ≤«µ²°¤·²ªµ¤³«¼ „¶¶¤¼ q²∏µ±¤¯ ²© °«¤µ°¤2
¦¨∏·¬¦¤¯ i …¬²° §¨¬¦¤¯ „±¤¯¼¶¬¶ot||w otuktul }txyv q
≈|  • ¤±ª ∞ o¬≠ o¬±  o ·¨¤¯ q °µ²·¨¦·¬√¨ ∞©©¨ ¦·¶²© Š¤µ¯¬¦¤±§
• ¨¯¤·¨§ ’µª¤±²¶∏¯©∏µ ≤²°³²∏±§¶ ²± „¦¨·¤°¬±²³«¨ ±2Œ±§∏¦¨§
‹ ³¨¤·²·²¬¬¦¬·¼ ¬± ¬¦¨ q ײ¬¬¦²¯²ª¼ i „³³¯¬¨§ °«¤µ°¤¦²¯²ª¼ o
t||y otvyktl }twy q
≈ts  °¯ ¤¤ Š o ‹ º¨¬·· • • q ±∏¤±·¬·¤·¬√¨ ∞√¤¯∏¤·¬²± ²© Œ±§¬¦¨¶²©
‹ ³¨¤·²·²¬¬¦¬·¼q ײ¬¬¦²¯²ª¼ ²© ·«¨ ¬√ µ¨q ‘¨ º ≠²µ®} • ¤√ ±¨
°µ¨¶¶ot|{u qtsv q
≈tt  英明中 o李小鹰 o孙存普 o等 q黄芪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2再
灌注自由基的影响 q中国中药杂志 ot||y outkxl }vsw q
≈tu  ∂¤± §¨ ≥·µ¤¤·• o§¨ ∂µ¬¨¶o ⁄¨ ¥¨·¶„ o ·¨¤¯ q ׫¨  ¦¨«¤±¬¶°
²©°µ¨√ ±¨·¬²± ²© °¤µ¤¦¨·¤°²¯2Œ±§∏¦¨§ ‹ ³¨¤·²·²¬¬¦¬·¼ ¥¼ v ox2⁄¬2
¤¯®¼¯ ≥∏¥¶·¬·∏·¬²± q ׫¨ • ²¯ ¶¨²© Š¯ ∏·¤·«¬²±¨ ⁄¨ ³¯ ·¨¬²± ¤±§ ’¬2
¬§¤·¬√¨≥·µ¨¶¶q…¬²¦«¨ °¬¦¤¯ °«¤µ°¤¦²¯²ª¼ ot|{z ovyktvl }usyx q
≈tv  • ²¶¨ • ≤ o …²§¨ „  q …¬²¯²ª¼ ²© ƒµ¨¨ • ¤§¬¦¤¯ ≥¦¤√ ±¨ª¨µ¶} „±
∞√¤¯∏¤·¬²± ²© „¶¦²µ¥¤·¨ qƒ¤¶¨¥ot||v ozktul }ttvx q
≈tw  ∂¤± ⁄¼®¨ Žo ≥¤¦®¶  o ±¤½¬‘q „ ‘¨ º ≥¦µ¨ ±¨¬±ª  ·¨«²§·²
⁄¨ ·¨¦· • ¤·¨µ2≥²¯∏¥¯¨ „±·¬²¬¬§¤±·¶} „¦¨·¤°¬±²³«¨ ± k ×¼¯ ±¨²¯ l
¤±§ ’·«¨µ°«¨ ±²¯¶ • ¤¨¦·¤¶ „±·¬²¬¬§¤±·¶¤±§ ⁄¨ ¶·µ²¼ ° µ¨²¬¼±¬2
·µ¬·¨2…¤¶¨§ ∏°¬±²¯2⁄¨ ³¨ ±§¨ ±· ≤«¨ °¬¯∏°¬±¨ ¶¦¨±¦¨ q ²∏µ±¤¯ ²©
…¬²¯∏°¬±¨ ¶¦¨±¦¨ i ≤«¨ °¬¯∏°¬±¨ ¶¦¨±¦¨ ot||{ otvkyl }vv| q
Στυδιεσ ον Προτεχτιϖε Εφφεχτ οφ Τοταλ Φλαϖονοιδσ οφ Αστραγαλυσ
ον Λιϖερ ∆αµ αγε Παραχεταµ ολ2Ινδυχεδβψ
• „‘Š ⁄¨ 2 ¬´±ªt ou o⁄Œ‘Š …¤²2ª∏²t o  „ ≠¤±2 ¬´±ªt o ‹ „’ ‹¤¬2¯ ∏t o ׫²°¤¶Š ‘¨¬¯t o
ײ°¯¬±¶²± …µ¬¤±t o ׌„‘ ≠¤2³¬±ªu o • „‘Š ≤«¨ ±ª2¥¬±u o≤µ¬·¦«¯ ¼¨ ∏¯¬¤± „‹t
kt q⁄¬√¬¶¬²± ²© ≤ ¬¯±¬¦¤¯ °«¤µ°¤¦²¯²ª¼ o ⁄¨ ³¤µ·° ±¨·²©  §¨¬¦¬±¨ ¤±§ ׫¨µ¤³¨ ∏·¬¦¶~
׫¨ ≤«¬±¨ ¶¨ ˜±¬√ µ¨¶¬·¼ ²© ‹²±ª Ž²±ªo≥«¤·¬±o ‹²±ª Ž²±ªo≤«¬±¤~
u q⁄¨ ³¤µ·° ±¨·²© …¬²¦«¨ °¬¶·µ¼ o°„ Š ±¨¨ µ¤¯ ‹²¶³¬·¤¯ o…¨ ¬­¬±ª tss{xv 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¼·«¨ ³µ²·¨¦·¬√¨ ©¨©¨ ¦·²©·²·¤¯ ©¯¤√²±²¬§¶²© „¶·µ¤ª¤¯∏¶k׃„l ²±·«¨ ¬¯√ µ¨
¤ª¤¬±¶·¯¤µª¨ §²¶¨¶²©³¤µ¤¦¨·¤°²¯ ¬± °¬¦¨ q Μετηοδ :„©·¨µ²µ¤¯ ¤§°¬±¬¶·µ¤·¬²± ²© ׃„ ²µ∂¬·¤°¬± ≤ t «³µ¬²µ·²
#x{w#
第 uy卷第 z期
usst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z
∏¯ qousst
ª¬√¬±ª ¤¯µª¨ §²¶¨ ²©³¤µ¤¦¨·¤°²¯ ¬± °¬¦¨ o·«¨ ¦«¤±ª¨¶²©³¤µ¤¦¨·¤°²¯2¬±§∏¦¨§ °²µ·¤¯¬·¼µ¤·¨ o¶¨µ∏° ±¨½¼°¨¯¨ √¨¯
¤±§ ¬¯√ µ¨§¤°¤ª¨ §¨ ªµ¨¨ º µ¨¨ ²¥¶¨½√ §¨q Ρεσυλτ : °¤µ¤¦¨·¤°²¯ ³µ²§∏¦¨§{s h °²µ·¤¯¬·¼ o º¬·«¬± uw «²∏µ¶²©·«¨
¤§°¬±¬¶·µ¤·¬²± ²©¤§²¶¨ ²© t sss °ª#®ªp t ·²·«¨ °¬¦¨ q °µ¨2·µ¨¤·° ±¨·²©·«¨ ¤±¬°¤¯¶ º¬·« ׃„ ktss °ª#
®ªp tl ²µ∂¬·¤°¬± ≤ kt sss °ª#®ªp tl µ¨§∏¦¨§·«¨ §¨¤·«µ¤·¨·²us h ¤±§s h µ¨¶³¨¦·¬√¨¯¼ q ׫¨ µ¨ º¤¶¤¯¶²
¤¶¬ª±¬©¬¦¤±·µ¬¶¨ ¬±·«¨ ¶¨µ∏° ±¨½¼°¨¯¨ √¨¯ ²©¤¯¤±¬±¨ ·µ¤±¶¤°¬±¤¶¨ k Π s qsstl ¤±§·«¨ ¤µ¨¤²© ¬¯√ µ¨±¨ ¦µ²¶¬¶
k Π s qsstl ouw «¤©·¨µ³¤µ¤¦¨·¤°²¯ kwss °ª#®ªp tl ·µ¨¤·° ±¨·q • ¬·«³µ¨2·µ¨¤·° ±¨·º¬·« ¬¨·«¨µ×ƒ„ ²µ∂¬2
·¤°¬± ≤ o·«¨ µ¨ º¤¶¤± ²¥√¬²∏¶§²¶¨2§¨ ³¨ ±§¨ ±·§¨¦µ¨¤¶¨ ¬± „× ¯¨ √¨¯¶¤±§·«¨ ¤µ¨¤²© «¨ ³¤·²¦¨¯¯∏¯¤µ±¨ ¦µ²¶¬¶q
Χονχλυσιον : × ƒ„ «¤¶³²·¨±·¬¤¯ ³µ²·¨¦·¬±ª ©¨©¨ ¦·¤ª¤¬±¶··«¨ ³¤µ¤¦¨·¤°²¯2¬±§∏¦¨§«¨ ³¤·¬¦§¤°¤ª¨ q
[ Κεψ ωορδσ] ·²·¤¯ ©¯¤√²±²¬§¶²© „¶·µ¤ª¤¯∏¶o³¤µ¤¦¨·¤°²¯ o ¬¯√ µ¨§¤°¤ª¨ o ∂¬·¤°¬± ≤
≈责任编辑 方文贤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实验研究
潘洪平 o荆树汉 o陈 英 o张 兴 o蒙大平
k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o广西 南宁 xvssutl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热感宁口服液k÷ • Žl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 • Ž分为高 !中 !低 v个
剂量组 o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 o连续灌胃给药两周 o末次给药后 vs °¬±采血分别测定红细胞 ¦v¥受体花环率
k• …≤ q¦v¥• • l及循环免疫复合物花环率k• …≤ qŒ≤ • • l ∀结果 }≠ ÷ • Žv个剂量组的 • …≤ q¦v¥• • 水平均明显高于
对照组 oΠ s qst o÷ • Ž高 !中剂量组又明显高于低剂量组 oΠ s qst ∀  ÷ • Ž高 !中剂量组的 • …≤ qŒ≤ • • 水平则明
显低于对照组及 ÷ • Ž低剂量组 oΠ s qst ∀结论 }÷ • Ž具有红细胞免疫促进作用 o并呈一定量效关系 ∀
≈关键词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 ~红细胞 ~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 u{x qx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tlsz2sw{y2su
小儿热感宁口服液k÷ • Žl是以野葛 Πυεραρια
λοβαταk • ¬¯¯§l ’«º¬为主精制成的一种治疗小儿上
呼吸道感染k简称上感l安全有效的中药复方制剂 ∀
药理研究表明 o该制剂具有退热确切≈t  !毒性极低≈u 
等特点 ∀经临床验证≈v  o÷ • Ž治疗小儿上感的总有
效率为 {y qy h o显效率为 zv qv h o无不良反应 ∀为
了进一步探讨该制剂的治疗机理 o本文从与小儿上
感密切相关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入手研究 ÷ • Ž的免
疫促进作用 ∀
1 实验材料
1 q1 药物和试剂 ÷ • Ž由我院制剂室提供 o批号
usssxvs ~÷ • Ž高 !中 !低剂量组分别按临床给药量
的 us ots ox倍制备相应的浓缩液 ~致敏酵母多糖和
≈收稿日期  usst2sv2su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药卫生科研课题
k|zsyl
未致敏酵母多糖k红细胞免疫检测试剂盒l由陕西省
人民医院免疫研究室提供 o批号 ussst ~所有试验药
物和试剂均以冰箱冷藏备用 ∀
1 q2 实验动物 昆明小鼠 o雌雄各半 o体重 t{ ∗ uu
ªo由广西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o符合清
洁级 o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验动物许可证 o桂动许字
kusssl第 sst号 ∀
2 方法和结果
2 q1 实验方法 将 w{ 只小鼠 o随机分配于 ÷ • Ž
高 !中 !低剂量组及对照组 o每组 tu只 o雌雄各半 o各
组每只小鼠灌胃容量为 s qu °¯ # tsªp t ∀ ÷ • Ž
高剂量组给药剂量相当于野葛原生药tsª#®ªp t
k为临床的 us倍量l ~÷ • Ž中剂量组给药剂量相当
于葛根原生药 x ª#®ªp tk为临床的 ts倍量l ~÷ • Ž
低剂量组给药剂量相当于葛根原生药 u qx ª#®ªp t
k为临床的 x倍量l ~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蒸馏水 ∀每
日给药 t次 o连续给药 tw §o末次给药后 vs °¬±将
#y{w#
第 uy卷第 z期
usst年 z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y o‘²qz
∏¯ qou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