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AFLP Fingerprinting of Land Races of Panax ginseng L.

人参农家类型的AFLP指纹研究



全 文 :#研究论文#
人参农家类型的 „ƒ°指纹研究
马小军t o汪小全u o肖培根t o洪德元t
kt1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o北京 tsss|w ~
u1 中国科学院 植物研究所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实验室 o北京 tsss|wl
≈摘要  目的 }为了获得更多人参 ⁄‘„指纹信息 o寻找鉴定 x个农家类型 ⁄‘„特征指纹的线索 o更有效的比
较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 ∀方法 }采用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k„ƒ°l方法研究 x种农家类型 ∀结果和结论 }x种
人参农家类型多态位点仅 w1y h o说明各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很小 o但长脖的 „ƒ°有相对较高的多态性 o
说明长脖类型内部有更多的杂合态个体 o更接近野生人参 ∀
≈关键词  人参 ~农家类型 ~„ƒ° ~指纹
≈中图分类号 ≥xyz qx n t qz ~≥ysv qz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tu2szsz2sw
在前期的工作中 o我们利用 • „°⁄方法检测了
x种人参农家类型的 ⁄‘„ 指纹图谱及 ⁄‘„ 多态
性≈t ∗ v  o但 • „°⁄方法灵敏度较低 o每次反应扩增产
物较少 o除黄果外几乎没有发现为某一类型共有的
⁄‘„特异位点 ∀为了获得更多的 ⁄‘„ 指纹信息 o
寻找区分各个农家类型 ⁄‘„特异指纹的线索 o以便
更有效的比较各农家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 o我们
又应用 „ƒ°技术对人参农家类型做了进一步检
测 ∀
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 k „ °³¯¬©¬¨§ • ¶¨·µ¬¦·¬²±
ƒµ¤ª° ±¨· °²¯¼°²µ³«¬¶° „ƒ° l 是 ¤¥¨ ¤± 等
kt||ul≈w 发明的 t种高效率检测 ⁄‘„ 多态性的新
方法 ot 次实验可检测约 xs ∗ tss 个扩增产物 o是
• „°⁄效率的 ts倍 o而且 „ƒ°所检测到的大多数
扩增片断与基因组的单一位置对应 ∀这一技术在遗
传图谱的构建和作物品种鉴别上有广阔的用
途≈x oy  o目前在主要农作物上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报
道 o但还未见到将这一新方法应用于人参种质资源
研究的报道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各供试农家类型均采自该类型的著名产地并严
格挑选形态典型的植株 o各类型均采 ts ∗ tx株 ∀大
马牙kx年生l采自吉林省抚松县国营三参场 ∀二马
牙kx 年生l采自集安市国营一参场小清沟基
≈收稿日期  usss2s{2t{
地 ∀黄果kz年生l采自集安市国营一参场药植所育
种基地 ∀长脖k{ ott otu 年生l和圆膀圆芦k{ ott otu
年生l均采自辽宁省宽甸县振江乡石柱子材 ∀样品
用清水洗净晾干后立即放在装有硅胶的密闭塑料袋
中吸湿干燥 ∀
112 ⁄‘„提取
每个类型取 { 个个体 o共提取 ws 个样品的
⁄‘„ ∀每一个体取 u ∗ v片干燥叶片 o用 ≤ × „…法提
取总 ⁄‘„≈z  o总 ⁄‘„ 用 t h的 • ‘¤¶¨ „ 酶解 o等体
积氯仿和异戊醇k体积比 uwΒtl抽提 o用无水乙醇沉
淀后溶于 s1t ≅ ×∞o并用 s1{ h琼脂糖凝胶电泳检
测 ⁄‘„分子量 o并根据 ∞…荧光强度确定 ⁄‘„ 浓
度 o电极缓冲液用 t ≅ × „∞∀ ⁄‘„样品提取后 o将每
一农家类型 {个个体的 ⁄‘„混合 o用紫外分光光度
计测定 ⁄‘„浓度约 tss ∗ uss ±ª#Λ¯ p t ∀
113 实验方法
11311 模板 ⁄‘„的酶切 每份 ⁄‘„ 样品酶切混
合液包括 }tss ∗ uss ±ª#Λ¯ p t⁄‘„ t1ux Λ¯ ow ˜#Λ¯ p t
 ¶¨ Œ Λ¯¯ ots ˜# Λ¯ p t Πστ Œu Λ¯ ox ≅ • …∏©©¨µ{ Λ¯ o
u1x Λª#Λ¯ p t …≥„ s1{ Λ¯ o加水至 ws Λ¯ ovz ε 酶切 v
«∀
11312 ⁄‘„ 片段接头的连接 每样品加 ts Λ¯ 反
应液 }xs ³°²¯#Λ¯ p t Μσε Œ接头 t Λ¯ oxs ³°²¯#Λ¯ p t Πστ
Œ接头 t Λ¯ ots °  „×° t Λ¯ ot ˜#Λ¯ p t ×w2⁄‘„ 连
接酶 u Λ¯ ox ≅ • ¥∏©©¨µu Λ¯ o‹u’ v Λ¯ ovz ε tw «∀
11313 ⁄‘„片断的预扩增 Μσε Œ引物kxs ±ª#Λ¯ p t
#zsz#
第 ux卷第 tu期
usss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u
⁄¨ ¦qousss
²²ls1y Λ¯ o≥¶¨ Œ引物kxs ±ª#Λ¯ p t°²²l s1y Λ¯ ots ≅
°≤ • …∏©©¨µu Λ¯ ox ˜#Λ¯ p t פ´ k°«¤µ°¦¬¤ls1u Λ¯ oux
°  §‘×° t qy Λ¯ o‹u’ {1y Λ¯ o以上混合液各取 tw Λ¯
加入 x Λ¯ ⁄‘„模板 ∀ °≤ • 程序 }≥·¨³¯ |w ε u °¬±o
≥·¨³u |w ε vs ¶o≥·¨³v xy ε vs ¶o≥·¨³w zu ε ys
¶o≥·¨³x ª²·² ≥·¨³u ovs循环 ∀
11314 引物的标记 标记混合液k适合 ts个 ⁄‘„
样品l }xs ±ª#Λ¯ p t Πστ Œ引物k°twl t Λ¯ o×w2多聚核
苷酸激酶ts ≅ …∏©©¨µs qx Λ¯ o×w2多聚核苷酸激酶
k| qx ˜#Λ¯lp t s qt Λ¯ o≈Χvvp ³ „×° t Λ¯ o‹u’ u qx Λ¯ o
vz ε x «ozs ε 灭活 ts °¬±∀
11315 „ƒ° 的选择扩增 加 Μσε Œ引物k  u o
 v o ty o us o xv o xy o xz o y{ o y| o zu o
 {wlt Λ¯r样品 o⁄‘„模板k稀释的预扩增混合液lx
Λ¯r样品 o反应混合液 3 tw Λ¯r样品 ∀反应混合液 3
含 }ux °   ª≤ u¯ t qu Λ¯ ots ≅ °≤ • …∏©©¨µu Λ¯ ou qx
°  §‘×° t qy Λ¯ ots ±ª#Λ¯ p t Πστ Œs qx Λ¯ ox ˜#Λ¯ p t
פ´ 酶 s qtx Λ¯ o‹u’ { qxx Λ¯ ∀ °≤ • 程序 }≥·¨³¯ |w ε
vs ¶o≥·¨³u yx ε vs ¶o≥·¨³v zu ε ys ¶o≥·¨³w ª²·²
≥·¨³¯ tu 循环 o≥·¨³x |w ε vs ¶o≥·¨³y xy ε vs ¶o
≥·¨³z zu ε ys ¶o≥·¨³{ ª²·² ≥·¨³x uv循环 ∀扩增
后加 us Λ¯ ²¤§¬±ª …∏©©¨µ混匀 o|x ε 变性 x °¬±后
立即放至冰浴中冷却 ∀
11316 制胶 将 w qx h °„ tss °¯ ots h „°≥ xss
Λ¯ o×∞ ∞⁄ tss Λ¯ 轻轻摇匀后立即灌胶 ∀聚合 u «
以上 ∀
11317 电泳 电泳液用 t ≅ ׅ∞otts • 预电泳 tx
°¬±后点样 otts • 恒功率电泳约 t1x «∀
11318 干胶 将胶转移到滤纸上 o加一层保鲜膜后
置 {s ε 干胶机中真空抽干 u «∀
11319 用分子磷屏压片 tu «∀结果在计算机屏
幕上照相 ∀
2 结果
211 不同引物组合的扩增反应效果
我们根据人参基因组的大小k约 wx Ž¥l o采用
的扩增策略是固定一端的引物 o改变另一端的引物 ∀
固定的一个引物为加 u个选择性碱基的标记引物
Πστ Œ3 ~而另一个引物在核心序列及限制性内切酶
¶¨ Œ识别序列基础上分别增加 t ou ov个选择性碱
基 o此端所用引物的编号和序列见表 t ∀共用 tt个
引物组合进行扩增 o选择性碱基尽量选择 ≤ 或 Š ∀
从扩增效果来看 ou n v的组合扩增效果最佳 o条带
清晰 o易于发现多态位点 ou n u其次 ou n t较差 o表
现为带形过多而信号较弱 o使有些条带不易分辨 ∀
表 t 实验所用 Μσε Œ引物的序列
 ²q ‘¤°¨ ≤²°°²± °¤µ· vχ2 ±¨§
t  su xχ2Š„× Š„Š× ≤≤ × Š„Š× „„ ≤2vχ
u  sv xχ2Š„× Š„Š× ≤≤ × Š„Š× „„ Š2vχ
v  ty xχ2Š„× Š„Š× ≤≤ × Š„Š× „„ ≤≤2vχ
w  us xχ2Š„× Š„Š× ≤≤ × Š„Š× „„ Š≤2vχ
x  xv xχ2Š„× Š„Š× ≤≤ × Š„Š× „„ ≤ ≤ Š2vχ
y  xy xχ2Š„× Š„Š× ≤≤ × Š„Š× „„ ≤ Š≤2vχ
z  xz xχ2Š„× Š„Š× ≤≤ × Š„Š× „„ ≤ ŠŠ2vχ
{  y{ xχ2Š„× Š„Š× ≤≤ × Š„≤ × „„ Š≤ ≤2vχ
|  y| xχ2Š„× Š„Š× ≤≤ × Š„≤ × „„ Š≤ Š2vχ
ts  zu xχ2Š„× Š„Š× ≤≤ × Š„≤ × „„ ŠŠ≤2vχ
tt  {w xχ2Š„× Š„Š× ≤≤ × Š„≤ × „„ × ≤≤2vχ
212 不同农家类型 „ƒ°的多态性及特有位点
将本实验扩增的不同农家类型 „ƒ°指纹的特
异位点见表 u ∀
表 u 不同农家类型 „ƒ°指纹的特异位点
引物
k扩增带数l
 u
kuwl
 v
kwyl
 ty
kzxl
 us
kytl
 xv
kvul
 xy
kysl
 xz
kwul
 y{
kwtl
 y|
kv{l
 zu
kwsl
 {w
kyxl
·¤·²¯
kxuwl 百分比
大马牙 s s s s s s t s s s s t s qu
二马牙 s s s s s s s s s u s u s qw
长脖 s s s s t y v v u u s t{ v qw
圆膀圆芦 s s s s t s s t s s s u s qw
黄果 s s s s s s t s s s s t s qu
·¤·²¯ s s s s u y x w u w s uw w qy
注 } u为引物 ~ 括号中数字为扩增带数
从表 u中可见 o≠ 用 tt个引物组合对大马牙 !
二马牙 !长脖 !圆膀圆芦和黄果等 x个人参农家类型
进行 „ƒ°指纹扩增 o共产生了 xuw个扩增产物 o其
中仅有 uw条品种特有带 o未发现两个农家类型共有
#{sz#
第 ux卷第 tu期
usss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u
⁄¨ ¦qousss
特异条带 o所有特异带的总和仅占总扩增产物的
w qy h ∀ 所有农家类型均发现了 t个或 t个以上
的特异位点 o但长脖的特异位点最多 o共有 t{个多
态位点 o占扩增产物的 v qw h o占特异位点总数的
zx h ∀说明长脖有较大的特殊性 o其/杂合态0个体
较高 ∀而其它农家类型在 xuw个位点中仅有 t ∗ u
个特异位点 o遗传变异极低 ∀ ≈ 从引物的扩增效果
看 o xy和  xz扩增的特异条带最多 o分别为 y条
和 x条 ∀这些引物的扩增产物为品种鉴别提供了线
索 ∀
3 讨论
311 • „°⁄指纹与 „ƒ°指纹的比较 在我们已
做过的同等样品数的人参农家类型 • „°⁄指纹检测
中 o证明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o多态位点为
xy q| h ∀而本实验检测到的 „ƒ° 多态位点仅有
w1y h o与 • „°⁄有较大差距 ∀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
原因是由于 „ƒ°所用模板是包含了同一类型的 {
个个体的混合 ⁄‘„样品 o因此消除了农家类型内部
的多态性 o而这部分变异在 • „°⁄的总变异中占
z{1t h ∀ „ƒ°指纹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农家
类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很小的结论 ∀
312 大马牙等 x个人参农家类型 ⁄‘„特征指纹
本实验得到的结果 o为寻找鉴定 x个农家类型 ⁄‘„
特征指纹提供了的线索 o为了找到某一类型所有个
体共有的 „ƒ°分子标记 o只要用本实验中应用的
有关引物对某类型的单个个体进行 „ƒ°扩增 o就
能确证某一位点是该类型特征性位点 o还是个别个
体特有位点 ∀
313 长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本实验对 x个人参
农家类型进行 „ƒ°指纹分析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
象是 o长脖与其他农家类型相比 o有大的多的 ⁄‘„
多态位点 o这一现象与我们对 x 个农家类型做
• „°⁄分析得到的结果一致 o在各类型内部变异量
的比较中 o长脖变异量最高 o⁄≤ 值为 s qxt{v也与我
们观察各类型种皮纹饰所得出的结论相同 ∀我们发
现长脖的外表皮布满密集的孔穴 o这一性状为其它
类型所没有≈{  ∀v个实验的结果说明长脖类型与其
它农家类型相比有其特殊性并具有更大的遗传变
异 o其内部有更多的杂合态个体 o这可能意味着长脖
更接近野生性状 o在育种上的价值值得重视 ∀
≈致谢  本实验在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
点开放实验室完成 o得到贾继增研究员 !张晖副研究员 !杨凯
博士的指导 ∀
≈参考文献 
≈t  马小军 o汪小全 o肖培根 o等 1 国产人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 中
国药学杂志 ousss ovx }u{| q
≈u  马小军 o汪小全 o徐昭玺 o等 1 人参不同栽培群体遗传关系
• „°⁄分析 1 植物学报 ousss owukyl }x{z q
≈v  ¤ ÷¬¤²­∏± o • ¤±ª ÷¬¤²´ ∏¤±o÷∏ «¤²¬¬o ·¨¤¯ q „ ≥·∏§¼ ²±
Š µ¨°³¯¤¶° ²©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 ⁄‘„ ƒ¬±ª¨µ³µ¬±·¶q °µ²2
¦¨ §¨¬±ª²© ÷ ∂¯¯ ·¯« Œ±·¨µ±¤·¬²±¤¯ ≤²±ªµ¨¶¶²© Š ±¨¨ ·¬¦¶ Ž∏±°¬±ª
≥¤·¨¯ ¬¯·¨ ≤²±©¨ µ¨±¦¨ o Ž∏±°¬±ª} ≠∏±±¤± „¶¶²¦¬¤·¬²± ©²µ≥¦¬¨±¦¨
i × ¦¨«±²¯²ª¼ ot||{ q{w q
≈w  ¤¥¨ ¤±  o ∂²¶° ∞∏µ²³¨ ¤± ³¤·¨±·osxvx {x{„t ot||v2sv2vt q
≈x  °¯ ·¨¨µ ∂²¶o • ±¨¨ ‹²ª¨µ¶o ¤µ­² …¯ ¨¨ ®¨ µo ·¨¤¯ q „ƒ° } „ ±¨ º
× ¦¨«±¬´∏¨ ©²µ⁄‘„ ƒ¬±ª¨µ³µ¬±·q‘∏¦¯ „¦¬§¶• ¶¨ot||x ouvkutl }
wwsz q
≈y   ° ≥¨°¥¯¤·o • ¤¬±¥¨µª ∞ ⁄¤¯ °¤¶¶² „ o ·¨¤¯ q ‹¬ª«2µ¨¶²¯∏·¬²±
⁄‘„ ƒ¬±ª¨µ³µ¬±·¬±ª ²© °¤µ·«¨ ±²ª¨ ±¨ ·¬¦ • ²²·2Ž±²· ‘¨ °¤·²§¨¶
˜¶¬±ª „ƒ° „±¤¯¼¶¬¶q  ²¯ ¦¨∏¯¤µ∞¦²¯²ª¼ ot||{ oz }tt| q
≈z  ≥¦²··’ o • ²ª¨µo „µ±²¯§q …¨ ±§¬¦«} ∞¬·µ¤¦·¬²± ²© ⁄‘„ ©µ²°
¬¯¯¬ªµ¤° „ °²∏±·¶²© ƒµ¨¶«o ‹ µ¨¥¤µ¬∏° ¤±§  ∏°°¬©¬¨§ °¯ ¤±·
׬¶¶∏¨¶o °¯ ¤±· ²¯ ¦¨∏¯¤µ…¬²¯²ª¼ ot|{x ox }x| q
≈{  马小军 o汪小全 o肖培根 o等 q人参农家类型种皮扫描电镜观察 q
中国中药杂志 ot||| ouwkxl }uy| q
Α Στυδψ ον ΑΦΛΠ Φινγερπριντινγ οφ Λανδ Ραχεσ οφ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Λ .
 „ ÷¬¤²2­∏±t o • „‘Š ÷¬¤²2 ∏´¤±u o ÷Œ„’ ° ¬¨2ª¨ ±t o ‹ ’‘Š ⁄¨ 2¼∏¤±u
kt qŒ±¶·¬·∏·¨ ²©  §¨¬¦¬±¤¯ °¯ ¤±·o≤«¬±¨ ¶¨ „¦¤§¨ °¼ ²©  §¨¬¦¤¯ ≥¦¬¨±¦¨¶° ®¨¬±ª
˜±¬²±  §¨¬¦¤¯ ≤²¯¯¨ ª¨ o …¨ ¬­¬±ª tsss|w o≤«¬±¤~u q¤¥²µ¤·²µ¼ ²©≥¼¶·¨°¤·¬¦∞√²¯∏·¬²±¤µ¼ …²·¤±¼ o
Œ±¶·¬·∏·¨ ²© …²·¤±¼ o≤«¬±¨ ¶¨ „¦¤§¨ °¼ ²© ≥¦¬¨±¦¨¶o…¨ ¬­¬±ª tsss|v o≤«¬±¤l
[ Αβστραχτ] Οβϕεχτιϖε: ײ ²¥·¤¬± °²µ¨ ¬±©²µ°¤·¬²± ²± ⁄‘„ ©¬±ª¨µ³µ¬±·¬±ª¶²©©¬√¨ ¤¯±§µ¤¦¨¶²© ≤«¬±¨ ¶¨
ª¬±¶¨±ªo±¤°¨¯¼ o⁄¤°¤¼¤k⁄ ≠l o≤«¤±ª¥² k≤…l o ≠∏¤±¥¤±ª¼∏¤±¯ ∏k≠ …≠l ¤±§ ‹∏¤±ªª∏² k‹Šl q Μοτη2
#|sz#
第 ux卷第 tu期
usss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u
⁄¨ ¦qousss
οδσ: ׫¨ ©¬√¨ ¤¯±§µ¤¦¨¶º µ¨¨ §¨·¨¦·¨§¥¼ ¤°³¯¬©¬¨§µ¨¶·µ¬¦·¬²±©µ¤ª° ±¨·³²¯¼°²µ³«¬¶° k„ƒ°l °¤µ®¨ µ¶º¬·«tt
¦²°¥¬±¨ §³µ¬° µ¨¶k  u o v o ty o us o xv o xy o xz o y{ o y| o zu o {w ¬± Μσε Œl qΡεσυλτ ανδ Χονχλυ2
σιον :’±¯ ¼ w qy h ³²¯¼°²µ³«¬¦¶¬·¨¶º¤¶©²∏±§qŒ·º¤¶©∏µ·«¨µ√ µ¨¬©¬¨§·«¤·²±¯ ¼ ¤ ¬¯··¯¨ §¬√ µ¨¶¬·¼ ¬¨¬¶·¨§¤°²∏±ª
·«¨ ¤¯±§µ¤¦¨¶q׫¨ ³²¯¼°²µ³«¬¦¶¬·¨¶²© ≤… º µ¨¨ °∏¦« °²µ¨ ·«¤±·«²¶¨ ²©·«¨ ²·«¨µ¶oº«¬¦«¶∏ªª¨¶·¶·«¤··«¨ µ¨
¤µ¨ °²µ¨ «¨ ·¨µ²½¼ª²·¨¶¬± ≤… ³²³∏¯¤·¬²±¶o¤±§¬·¬¶¦¯²¶¨µ·² º¬¯§ª¬±¶¨±ª·«¤±·«¨ ²·«¨µ¶q
[ Κεψ ωορδσ] Παναξ γινσενγ ~ ¤¯±§µ¤¦¨¶~„ƒ° ~©¬±ª¨µ³¬±·
≈责任编辑 王康正 
风害损伤对檀香药材质量的影响研究
魏 敏t o林 励t o邱金裕u o蔡岳文u o陆安娜u o袁 亮u o廖惠芳t o肖省娥t
kt1 广州中医药大学 o广东 广州 xtswsx ~u1 广东省中药研究所 o广东 广州 xtsxusl
≈摘要  目的 }评价风害损伤对檀香药材质量的影响 ∀方法 }应用气质联用技术 o薄层层析法及药效学试验法
进行研究 ∀结果 }经风害损伤的檀香心材挥发油含量为 t qwu h o其油中各化学成分含量及各提取部位薄层行为均
与自然生长 ux ¤植株及对照药材相似 ∀结论 }风害损伤可使檀香提前结香且不会影响檀香药材质量 ∀
≈关键词  檀香 ~质量
≈中图分类号 ≥xyz qt ~≥wuw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tsst2xvsukusssltu2szts2sw
中药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 Σανταλυ µ αλβυ µ
q树干心材≈t  o原产印度 !印尼等国 ∀自然生长的檀
香需 ts ¤以上开始形成心材k即结香l ovs ∗ ws ¤才
可供药用 ~我国自 t|yu年首次引种 o迄今为止 o各引
种区均未形成商品药材 ∀有文献报道 o檀香受机械
损伤≈u 或激素刺激≈v 可提早结香 o但未深入研究 ∀
笔者在广东省湛江南药场进行了檀香结香试验 o发
现风害损伤亦可促进檀香结香 o故对其进行质量和
药效学研究 o现报道如下 ∀
1 实验材料
111 药物
印尼样品k对照药材l o为广东省药材公司提供
的檀香心材 o树龄不详 ∀风害 „样品 o为湛江南药场
被台风断梢 u ¤后形成的檀香树干心材 o树龄为 ts
年生 ∀风害 …样品 o为湛江南药场被台风断梢 u qx ¤
后形成的檀香树干心材 o树龄为 ts年生 ∀ux年生
样品 o为湛江南药场自然生长 ux ¤的檀香树干心
材 ∀
≈收稿日期  usss2sv2tu
≈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k|xswzl
以上湛江南药场檀香样品均为从印尼引种的檀
香树苗所繁殖 o经广东省中药研究所邱金裕主任中
药师鉴定 o原植物均为檀香 Σανταλυ µ αλβυ µ q∀
药效学实验时在檀香水提液中按比例加入挥发油 ∀
檀香油对照品 o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o
批号 z{|2|sst ∀
112 仪器
岛津 Š≤  ≥2± °2xsss型气质联用仪 o挥发油提
取器k浙江萧山l o定量毛细管k⁄µ∏°°²±§ ˜≥„l o…¯2
vst智能型生物信号 ∀
113 试剂
阿托品k杭州第一制药厂分装 o批号 |ysv{xl o
乙酰胆碱k上海试剂三厂 o批号 |xu{swl o硅胶 Šk青
岛海洋化工厂l o醋酸乙酯 !乙醇 !无水乙醇 !甲苯 !丙
酮 !甲酸 !盐酸 !三氯化铁 !铁氰化钾 !无水硫酸钠等
试剂均为分析纯 ∀
114 动物
‘Œ‹ 小鼠 o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o合
格证号 }|{„su| ~家兔 o由广州市白云区新市石马实
验动物场提供 ∀
2 实验方法
#stz#
第 ux卷第 tu期
usss年 tu月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Χηινα ϑουρναλ οφ Χηινεσε Ματερια Μεδιχα
∂ ²¯ qux o‘²qtu
⁄¨ ¦qous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