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pplication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to study on medicinal plant

表达序列标签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全 文 :·778·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5期2008年5月
·综述·
表达序列标签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吴春颖1一,宋经元1,陈士林卜
(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4;2.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功能基因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来药用植物功能基因逐渐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序
列表达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s)技术是认识生物体基因与基因组快速高效的研究手段之一,广泛应用
于鉴定和发现新的基因、研究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建立分子标记、构建生物体遗传图谱和制作基因芯片等
各个方面。首先对ESTs技术的原理、优势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重点对ESTs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在药用
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概述,并讨论了ESTs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药用植物;序列表达标签技术;功能基因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05—0778—05
Applicationofexpressedequencetagstostudyonmedicinalpl nt
WUChun—yin91”,SONGJing—yuanl,CHENShi—linl
(1.InstituteofMedicinalPl 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
Beijing100094,China;2.BeijingFor stryUniversity,Beijing100083,China)
Keywords:medicinalplant;expressedsequ ncetags(ESTs)technique;functionalgenes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是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领域里
极其重要的部分,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及其合成的相关基因是
研究者的主要研究目标。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在国际上
已进行了很多年,我国虽是药用植物资源大国,但起步相对
较晚。目前已有许多新兴技术用于基因研究,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edsequencetags,ESTs)技术便是其中之一。ESTs
是由美国科学家Venter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开
展于1991年提出的Ill,该技术首先应用于寻找人类新基因、
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识别基因组序列编码区[23等研究领
域,随后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基因组研究。ESTs由于在一定
程度上可获得大量的生物信息,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
护提供科技支持,是我国药用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一
项基础研究∞J。
基因资源作为一种可争夺的国际性战略资源,很多发达
国家都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尤其是ESTs
序列的构建与注册,更是每年以指数的增量增长。根据基因
数据库(GenBank)2007年10月公布的ESTs数据库,人类
ESTs数目超过813万条,高居所有物种ESTs数目之首。动
物和植物ESTs数目列前3名的物种分别是:鼠、牛、猪;拟南
芥、水稻、玉米,这6个物种的ESTs数目均超过100万条。在
这些研究中,除了水稻、玉米等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农作物外,药用植物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如美国的
冷泉港基因组研究中心较早地对银杏与买麻藤进行了ESTs
研究;人参主产国之一的韩国也在积极研究与人参生长发育
相关的各种基因ESTs序列。我国药用资源丰富,很多国外学
者已经开始关注中国中草药资源,所以国内学者应该更加积
极主动地关注、保护并且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珍贵的植物药
材,使我国重要的基因资源得到保护,取得合法的知识产权,
并且结合各种生物信息努力开发新的品种。药用植物的功能
基因研究是物种持续发展的基础,国际上对于基因专利的竞
争已经非常的激烈n]。200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
究所率先注册了西洋参、川贝母等重要药材的部分ESTs序
列,发现一些与人参皂苷、贝母碱合成相关的基因,并且在积
极开展其他珍贵药材的ESTs研究。
ESTs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为研究结构基因组、
功能基因组、比较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提供了有效的研究手
段,为批量克隆功能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建立了高效的技术
平台,促进人们从整体水平去理解整个基因组之间结构与功
能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代谢调控网络。
1 ESTs技术的原理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首先通过DNA转录成mRNA,然后
mRNA经过一系列剪接修饰形成成熟mRNA,最后再经过释
放,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分子。绝大多数真核生物成熟的
mRNA分子都是由5’端非翻译区(57UTR)、开放阅读框
收稿日期:2007.12一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2735);中央级公益型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YZ—l一01)
作者简介:吴春颖(1984一),女,满族,北京人,硕士,主要从事中草药基因组方面的研究。
Tel:(010)62811448E—mail:wuchunyingbio@163.corll
*通讯作者陈士林Tel:(010)62899700E—mail:slchen@implad.ac.ca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5期2008年5月·779·
(ORF)和37端非翻译区(37UTR,含polyA尾)3部分组成,
成熟的mRNA分子通过反转录作用得到的eDNA序列也具
有相应的3部分结构。对于任何一个基因,其5
7
UTR和
37UTR都是特定的,即每条cDNA5’端或37端的有限序列长
约100~500bp.可特异性地代表生物体某种组织某个时期的
一个表达基因,称为“表达序列标签竹[“。如果将成熟的mRNA
视为核酸序列经转录修饰后序列变化的最终端,进而由它直
接指挥蛋白质的合成,那么ESTs序列就是显示这个最终端
的基因标签,也就是直接显示了生物体在某一特定点正在发
生着的基因表达口]。ESTs是长约100t500bp的基因表达序
列片段,将mRNA反转录成eDNA并克隆到载体构建eDNA
文库后,大规模随机挑选eDNA克隆,对其57或37端进行单向
测序[7],获得有限序列的集合,形成一个物种某时期、某部位
的ESTs数据库。然后将ESTs数据库与基因数据库已知序列
进行比较,可以获得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分化、遗传变异、衰
老死亡等一系列生命过程相关的生物信息[8]。
2 ESTs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极其庞大,仅有很少序列(2%~3%)用
于编码基因[9]。如人类基因组大约包含了3.16×109bp,其中
约有3.3万个基因参与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蛋白质的基因编
码‘”3;水稻基因组中大约包4.2×108bp,其中参与编码的基因
约有5万个[I“。如果要对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基因序列逐一研
究.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8]。在这方面,ESTs技术就显示
出非常突出的特点和优势;ESTs是直接编码蛋白质有效基因
序列的代表,直接反映了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用ESTs代替基
因组测序,可使研究费用大大降低,效果大大提高;ESTs技术
应用的研究对象可以是遗传背景还不清楚的实验材料,十分符
合药用植物的研究现状;ESTs技术是分离与鉴定新基因、构建
遗传学图谱、研究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谱、研究比较基因组学
和生物信息学、建立分子标记等有效的工具n“2““,也是一种快
速有效揭示基因组容量的方法[3]。
3 ESTs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cDNA文库构建技术的成熟和DNA测序成本的降
低,ESTs技术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手段之一。
其基本流程大致可以包括6个步骤:1)从材料中提取总
RNA;2)分离纯化mRNA;3)构建高质量的cDNA文库;4)随
机挑选cDNA克隆进行测序;5)通过搜索已知的核酸和蛋白
序列数据库,与同种和异种生物进行比较(BLAST、
Interproscan),利用GO和KEGG工具进行功能和代谢途径
分析;6)发现新基因或将未知基因在GenBank中登录。当前
国际上科学家对基因组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发现新基因,运
用ESTs技术正是快速高效的发现新基因的途径之一。所以
收集、富集生物种类的ESTs数据是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
式之一。目前公共的生物学信息资源很多,较为权威的除了
NCBI的GenBank外,还有EMBLEBI、DDBJ等。现今ESTs
技术在人类和动植物的研究中发展十分迅速.近两年来在全
球范围内生物物种的ESTs数目增长极快,平均每月增加10
万余条。截止到2007年11月,在GenBank中登陆的dbESTs
总数已经达到47077918个。
4 ESTs技术的应用研究
4.1直接建立ESTs数据库以及应用ESTs数据:ESTs技
术最基本的应用方法就是选取合适的植物材料(主要选择不
同生长年限植物的不同组织器官),建立该植物特定时期特
定组织的ESTs数据库[1“。长春花植物中含有的长春碱和长
春新碱是一种有效的抗癌剂,Murata等[153分别建立马达加
斯加岛长春花叶子和根尖的ESTs数据库,从嫩叶和根尖构
建的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克隆测序,得到9842条序列。通
过重叠群分析产生3327个重叠群序列(clusters)和1696个
单拷贝序列(singletons),总共获得5023条非冗余序列
(non—redundantESTs)。这些单一序列中,有44.7%来自叶
片文库、55.3%来自根尖文库。经BLAsTX检索比较,发现
有3363条ESTs是有功能注释的序列;940条是未知功能的
基因序列;还有715条序列可能编码长春花蛋白、但是在
GenBank中没有相似序列的ESTs。研究发现尽管长春花叶
片在合成单萜吲哚生物碱(monoterpenoidindolealkaloids,
MIA)方面相当活跃,但是所得到的这两个ESTs文库中除
了诧牛儿醇-lO-羟化酶(geraniollO—hydroxylase,G10H)和
异胡豆苷·p糖苷酶(strictosidinep-glucosidase,SGD)夕b,并
没有检测到其他已知的MIA合成相关基因;而这两个文库
存在两种特有的序列,即deacetylvindoline一0一乙酰转移酶
(deacetylvindoline一()-acetyltransferase,DAT)和小长春蔓
辛宁一19一D一乙酰转移酶(minovincinine一19一O-aeetyl—
transferase,MAT)。研究者推测,长春花叶片和根尖在合成
MIA过程中存在一些具有合成MIA能力的潜在基因,包含
编码MIA过程中一些新的基因序列,所以该文库是一个很
好地探寻新基因的资源库。为分析研究长春花的转录机制以
及寻找在长春碱合成过程中出现的新基因提供可靠的参考
资料。
2006年,Kim等[16]也通过这种直接的方法建立了四年
生人参叶片的ESTs数据库。以四年生人参叶片为样本构建
eDNA文库,获得高质量的ESTs序列2896条,其中81.6%
长度小于500bp,14.5%在500~10bp,ESTs平均长度为
373bp。在这2896条序列中,1167条为单拷贝序列,409条
为重叠群序列,该重叠群序列共包含1729条ESTs。所以总
共得到1576条单序列(1167+409)。将2896ESTs与
GenBankBrdatabase比较,发现约有87.3%的ESTs与已知
的植物ESTs具有显著的序列同源性。通过BLASTX的检索
比较,有48.8%(14 2ESTs)为已知功能基因,51.2%为未
知功能基因。在已知功能的基因中,参与能量和新陈代谢的
两类功能基因的表达量最大,十分符合叶片在植物生长发育
过程中所起到的能量转换作用。该研究是以土壤种植的人参
叶片为实验材料(以体外培养的人参材料作对照),大量的表
达基因都与光合作用有关。叶绿素Ia/b结合蛋白i型
(chlorophylla/b—bindingproteintypei)和核酮糖一1,5一二磷
酸羧化酶(RuBisCo)有最大量表达.冗余度分别为142ESTs
和53ESTs。其次,光系统I相关蛋白(photosystemI—

万方数据
·780·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5期2008年5月
relatedproteins)和依赖于ATP的CLPB蛋白(ATP.
dependentCLPBproteins)也有相对大量的表达。这是土壤
种植的人参作为半阴生植物特有的一种基因表达模式。最后
在人参叶片的ESTs中确定了可能与合成人参皂苷相关的6
个不同的基因序列:栊牛儿氯喹合酶(geranyldiphosphate
synthase,GPS)、鲨烯合酶(squalenesynth s ,SS)、沙烯环
氧酶(squaleneepoxidase,SE)、}香树精合酶(ivamyrin
synthase,pAS)、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和糖基
转移酶(glycosyhransferase,GT),为进一步了解人参次生
代谢过程提供了依据。
由于ESTs所含有的信息具有直接显示生物体表达现
状的明显优势,不仅可以发现新的基因,还可以通过利用已
知的植物ESTs数据去寻找真核生物中采用直接克隆的方
法不易发现的表达丰度低的基因。目前国内很多学者也正在
进行各种研究,2007年郭强rlr]等利用ESTs及生物信息学方
法预测马铃薯中miRNA及其靶基因。通过把拟南芥、水稻等
植物已知的miRNAs与马铃薯ESTs数据库进行比对搜索,
筛选出候选的miRNA.然后再设置一系列严格的筛选标准,
分析候选miRNA序列特征,从上述候选库中筛选出了22个
miRNA,再利用新鉴定的miRNA序列,预测到43个靶基因。
4.2植物生长物质处理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是一种植
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调节、抗逆、防御等相关
基因的诱导表达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变植物
次生代谢物质的表达量[1“,用MeJA处理植物材料再进行
ESTs研究是目前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如采用MeJA来处理
人参的毛状根,再进行ESTs分析,通过构建cDNA文库得到
3134条经由MeJA处理的人参毛状根的ESTs序列,再进行
片段重叠群分析,获得370个重叠群序列和1680个单拷贝胪
列。确定了与人参皂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如氧化鲨烯环化
酶(oxidosqualenecyclase,OSC)、细胞色素P450和糖基转移
酶等关键酶的基因。并且分析发现一个新的OSC基因,通过
RNA凝胶电泳分析(RNAgelblotanalysis)显示,这个OSC
基因与SS和SE一起,由于MeJA处理而使其表达量增加。这
一研究丰富了人参ESTs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并且提供了人
参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生物信息[1“。
4.3植物抗性研究:植物抗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在不
同胁迫环境下植物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利用ESTs技术
可以分析鉴别植物组织在应激条件下基因表达的特点[20,21]。
2005年有学者以杜鹃花属植物为材料研究其在寒冷胁迫下
植物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2纠。取其叶片.一组叶片经一53℃
处理(CA);另一组叶片经一7℃处理(NA),然后分别构建
两组处理的cDNA文库并做ESTs数据分析。进行对比发现,
两种处理的表达样本仅有6.3%的序列为共有序列,显示了
CA和NA在基因表达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发
现,早期光诱导蛋白凹3](earlylight—inducedproteins,
ELIP)、类脱水素蛋白(dehydrins/lateembryogen sis
abundantproteins,LEA)、细胞色素P450和p淀粉酶(beta—
amylase)在CA中有大量表达f叶绿素Ia/b结合蛋白、
NADH脱氢酶亚基r(NADHdehydrogenasesubunitI)、
plastidic醛缩酶(plastidica dolase)和丝氨酸l乙醛酸转氨
酶(serine:glyoxylateamino ransferase)在NA中有大量表
达。通过对比这些功能基因,结果表明在杜鹃花属植物体中,
相关渗透调节、光抑制、光合成的蛋白也是抗冻物质的关键
因子。
另外,还可以通过不同胁迫处理构建植物材料的消减文
库,研究植物的个别特征表象和基因差别。玉米是世界主要
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实际生产中一种最重要的胁迫,所以
对玉米抗旱基因的研究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乜“。2004年广
西大学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
Clontech公司的oDNR—LIB质粒为载体,构建了干旱和盐碱
共胁迫与无胁迫的耐旱玉米YQ7—96品系的雌雄分化期(12
片叶龄)的cDNA消减文库,并进一步建立该文库的ESTs体
系[2“。研究人员随机对3168个克隆中插入的eDNA进行测
序获得有效序列2098条,对其中的2002个克隆中的cDNA
进行了57端测序,另外96个克隆进行了5’和37两端测序。最
后通过对GenBank中玉米ESTs数据库和BLAST分析进行
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发现130条属于新基因的序列。
上述研究为药用植物ESTs文库构建技术提供了许多
新的研究思路,对阐明药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和道地药材形
成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 ESTs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5.1 利用ESTs技术发现药效成分相关的新基因:利用ESTs
数据库构建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方面的重要用途之一是鉴别
药用植物代谢途径中的新基因。基于ESTs技术发现基因最
成功的例子就是分离参与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酶的基
因,即蓖麻油酸(12一羟基油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通过
ESTs技术发现了2个异戊二烯类的生物合成酶基因
等[2“州。另外,还从人参根中获得人参皂苷生物合成的相关
基因。2003年,科研人员从5个人参eDNA文库中随机测序获
得11636条ESTs序列,其中只有59%的ESTs序列显示与已
知的多肽序列的同源性。在四年生的人参根中鉴别出与人参
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ESTs序列,其中包括4个在角鲨烯
环化作用中有相关作用的氧环角鲨烯环化酶的候选基因
(oxidosqualenecyclasecandidates)和可能参与修饰三萜主链
的9个细胞色素P450和12个糖基转移酶的候选基因
(glycosyltransfersec ndidates),并通过检索BLASTX发现
了大量与胁迫和病原菌抗性有关的应激蛋白的基因[3“”]。
5.2 ESTs技术在药用植物亲缘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
ESTs除了发现新基因外,还可利用已知的古老保守序列
(ancientconservedegion,ACR)研究物种的进化与亲缘关
系。如在拟南芥的研究中得到约有2/3的ESTs序列是属于
ACR序列,为研究拟南芥物种进化提供了依据[3”,也为药用
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通过提取银杏树雄、雌生殖器官和未成熟叶片的RNA分别构
建了3个不同的cDNA文库,并随机测序获得6434条ESTs,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5期2008年5月·781·
分属3830条unigenes(单拷贝基因序列与重叠群序列的合
称)。通过与水稻、拟南芥等有完整基因组序列的植物进行比
较,发现仅有256条unigenes的ESTs与裸子植物和非种子植
物相匹配,另一组uniESTs同被子植物中与发展进化相关的
转录因子高度同源,如MADSbox基因和转录后调控子。并且
银杏中存在许多与苏特科植物同源的进化保守基因和一些裸
子植物特有的潜在基因。这些工作为进一步研究银杏种子和
花粉的进化、解决银杏在裸子植物中尚不清楚的系统发育关
系奠定了基础【3“。
5.3利用ESTs技术建立药用植物基因数据库:利用ESTs
技术已经针对人类、部分模式动植物和重要作物建立了数据
庞大的基因数据库,但药用植物的基因数据库研究十分薄弱,
仅在很少的药用物种上有报道[3]。2007年D7Agostino等[3阳
发表了关于藏红花柱头的ESTs数据库及其分析的研究报
告,他们获得了6603个高质量ESTs,分别归为l893个重叠
群序列,每一个重叠群代表着一个不同的表达基因,如性别决
定基因、类脂化合物或叶红素代谢酶和转录因子的基因等,该
研究为更好地研究藏红花代谢过程的相关内容提供了重要的
资料。2006年研究人员通过ESTs技术构建了长春花叶和根
尖的eDNA文库,在随机挑选的9824个ESTs序列中发现
3663个可能的功能基因并进行克隆,获得的5023条非冗余
ESTs序列为长春花的转录分析和基因发现提供了很好的数
据资源[1“。利用ESTs技术建立基因数据库的其他药用植物
还有人参、丹参、薄荷、甜叶菊、银杏、甘草等。
可见,利用ESTs技术建立药用植物基因数据库对于药
用植物基因资源的保护有重要价值,为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
挖掘和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而且,ESTs作为某个特定
时期细胞组织表达基因的代表,与非表达序列标签相比在物
种间具有更高联系性[3“。如对于一个缺少目标基因的药用
物种,可以根据其他物种的相关基因作为寻找依据,ESTs允
许物种之间生物信息的转化。这一特点对丰富药用植物基因
库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6 ESTs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前景
ESTs技术作为研究物种基因和基因组的有效手段,其
方法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尽管ESTs技术用于药用植物
研究起步较晚,但展现了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具体表现在
以下4个方面。
6.1 有效保护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由于药用植物野生资源
的破坏十分严重,30%中药材品种面I|缶濒危,我国被列入濒
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的物种占其总
数的1/4,是世界上CITES濒危物种数量最多的5个国家之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2004年报告指出,全世界
20%的药用植物处于濒危和灭绝状态,大部分尚未被认识的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也会随着资源的丧失而消失,势必对中医
药现代化的发展造成影响。利用ESTs技术,通过构建和分析
药用植物的ESTs数据,建立我国中草药基因资源信息数据
库,形成我国丰富中草药基因资源的有效保护技术平台,对
濒危药用植物物种、我国特有药用植物物种和特色药用植物
物种的基因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
用前景。
6.2推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合理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功能
基因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资源,对于物种改良和种质创新具有
极高的价值,能够形成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与差减杂交法、
mRNA差异显示技术等相比较,ESTs技术在批量发现功能
基因方面具有稳定性好、分析规模大等优势.获得的功能基因
可能涉及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调控、药用植物生长
发育的调节、适应胁迫等环境因子变化产生对应的分子应答
等。这些功能基因的合理开发利用将对药用植物品种改良和
种质创新产生巨大影响,有利于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3有利于中药材道地性形成机制的研究:ESTs数据库为
制备基因芯片提供了很好的基因资源,将基因芯片与标记后
待测样本杂交.分析杂交信息检测待测样本的基因表达谱,
通过比较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可以阐
明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此外,对于ESTs数据的功能分
析本身就展示了药材在特定时空的基因表达谱,对比道地药
材与非道地药材ESTs数据的基因功能差异可以直接反应
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
6.4为中药材鉴别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由于ESTs可获得足
够的生物信息,显示其所代表基因的功能以及与其他基因之
间的关系,因此ESTs是以测序为核心的新型分子标记方法
的典型代表。ESTs技术可以和PCR—RFLP分子标记等很多
现有的分子生物技术结合应用,更快、更有效地研究物种的
基因转录与基因表达的生物信息。随着全世界范围内ESTs
数量的迅速增长。ESTs与SSR(微卫星或简单序列重复标
记)、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等相结合又成为一种新的
分子标记[3“。与多数来自非表达区的其他标记如AFLP、
RAPD、SSR相比,这种以ESTs为基础的分子标记具有非常
显著的优势:易于开发、信息量高、更可能在物种之间转换
等。目前基于ESTs开发的分子标记已有数种并且在很多植
物中都已有应用[3“。ESTs—SSR在物种间有很好的通用
性阳⋯,便于比较基因组的研究,在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
重要作物上都有相关的研究报道。基于ESTs开发的分子标
记对药用植物的研究可以用于遗传多样性、性状关联基因标
记、中药材真伪和品质优劣的鉴别等,为中药材鉴别提供新
的技术手段。
7 ESTs技术在药用植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ESTs技术作为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与后基因组学
之间的桥梁,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有力工具。生物体在
某一时期特定细胞组织内,不同的基因表达状态不一样。高
丰度表达的基因会产生大量的ESTs片段,如果表达量过大
则造成冗余,浪费实验成本;对于某些低丰度表达的基因其
ESTs又可能会丢失,这些问题会通过构建均一化eDNA文
库得到解决,使ESTs技术成为可靠有效的研究工具。但目前
dbESTs数据库中的ESTs并不精确。且存在一定的错误,可
能在识别ESTs代表已知基因还是新基因时造成误差,ESTs
技术所获得的是一种模拟序列,只能作为实验前的一种参

万方数据
·782· 中草菊 chiⅡeseTraditjonaI蛆dHerbaIDrugs第39卷第5期2008年5月
考,对结果的最终确认和接受还要通过实验验证;ESTs的测
序方法存在误差(精确度为97%),功能分析应用程度存在局
限,使unigene在聚类拼接过程中可能将同源性较高的不同
基因混杂在一起,从而给功能分析造成误判。上述局限性在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不
必要的损失。尽管如此,ESTs数据库仍是发现新基因相对
较快且经济的方法,如何充分挖掘其中的生物信息,关键在
于充分了解其数据的特征,开发相应高效、可靠的生物信息
学工具对其进行分析,相信通过生物学家和生物信息学家的
共同努力,会使ESTs技术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AdamsMD,KeIIeyJM,GocayneJ D,群4f.Comple—
mentaryDNAsequencing:expressedsequenceta93and
humangefIomeproject[J].&妇雄甜, 1991,252(5013):
1651—1656.
[2]BoguskiMS. Theturningpointingenomeresearch[J].
丁旭以幽Biw“优&f,1995.20(8):250一296.
[3]王伟,朱平,程克棣.药用植物基因组及EsTs研究
[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1—5.
[4]朱平,王伟,程克榱.药用植物功能基因[J].中国生物
工程杂志,2004,24(2):3—8.
[5]万海伟.杜立新.表达序列标签(ESTs)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
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4(1):34—38.
[6]whiteJA,ToddJ,NewmanT,.以dfAnewsetof
ArabidopsisexpressedequencetagsfromdeVelopingseeds.
Themetabolicpathwayfromcarbohydrate8toseedoil[J].
尸缸班Pbj驯,2000,124(4):1582—1594.
[7]PereiraosL,LeonardAE,HuangYS,甜d.Identification
oft、阳novelmicroalgalenzymesinVolVedintheconVersionof
theomega3一fattyacid,eicosapentaenoicacid,intodocosa—
hexaenoicac d[J].BiDf^f研t,,2004,384(Part2);357—
366.
[8]于凤池.ESTs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
Z005。21(2):54—58.
[9]wuJ,MaeharaTShimokawaT,甜nZ.Acomprehensiverice
transcriptmacontaining6591expressedequencetagsite8
[J].P缸mCPZf,z002,14(3):525—535.
[10]VenterJc,AdamsMD.E“genewM,矗甜.Thesequence
ofthehumangenome[J].Sc锄肼,2001,291:1304—1352.
[11]GoffSA,RickeD,LanTH,盯o.Adraftsequenceofthe
ricegenome((b,zn敞m崛L.8sp.扣pD,l妇)[J].Sc妇竹ce,
Z002.Z96(5565)l92—100.
[12]CollinsFs,PatrinosA,JordanE,矗4厶Newgoalsforthe
U. S. humangenomeproject:1998—2003Uj.Sff删cf,
1998。282(5389)I682—690.
[13]Hatto“M,TsukaharaF,FuruhataY,甜n厶Anovelmethod
formakingnesteddeIetionsanditsapplicationfor8equencing
ofa300kbregionofhumanAPPlocus口].N”z疵血耐s
R∞,1997,25(9):1802—1808.
[14]LiuCJ,HuhmnD.sumnerLw,矗“.Regiospecific
hydroxylationofis flavonesbycytochromep45081E
enzymesfrom埘&托馏昌口f,越钟口t“肠[J].P缸开f.,,2003.36
“):471·484.
[15]MurataJ,BienzleD,BfandleJE,“口z.Expressedsequence
tagsfrom讹.幽g口5f4r户£riz“行正z£((T口m口rⅡ九f^“5,njP“s)[J].
FEBSL甜f,2006,580(18):4501—4507.
[16]KimMK,LeeBs.InJG.“以.Comparativeanalysisof
expressed8equencetags(ESTss)ofgin engleaf口].P缸耐
&盯&户,2006,25(6):599—606·
[17]郭强,项安玲,杨清,等.利用EsTs及生物信息学方法
挖掘马铃薯中m.RNA及其靶基因[J].科学通报,2007,52
(14):1656—1664.
[18]LeeMH。JeongJH,SeoJw,“4厶Enhancedtriterpene
andphytosterolbiosynthesisinP盘开口zgi雄sP”goverexpres—
singsqualenesynthasegene[J]·P缸埘c扰尸伽耐,2004,
45(8):976—984.
[19]choiDw,JungJ,HaYI,以dz.Analysisoftranscriptsin
methyl_iasmonate—treatedginsenghairyootstoidentify
gene5involvedinthebiosynthesisofgjn enoside8another
secondarymetabolites[J].州n村c扰R印,z005.23(8):
557.566.
[20]NamMH,HeoEJ,KjmJY,甜∥.Proteomea舶Jysisof
theresponsesofPn触zgi以卵ngC.A.Meyerleavestohigh
light:useofelectrosprayionization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8pectrometryandexpressedequencetagdataLJJ·
PM龆o,,l耙j,Z003,3(12):2351—2367.
[21]ChenC.BaiLH,QiaoDR,矗4厶Cloningandexpression
studyofaputativecarotenebiosynthesisr lated(cbr)gene
fromthehalotolerantgreenalgaD“n4z拓ff口5口zf,I口[J].^f甜
Bi“RP户,10.1007/s11033一007—9089一z,2007—06一12·
[22]weiH,DhanarajAL,RowlandL J,“以.comparative
analysjsofexpressedequencetal蹿fromc ld—accli脚tedand
non—acclimatedle v sofR删od朗dro竹c4缸戳坨dc玎埘·J订ichx
[J].Pz口n缸,2005,22l(3)I406—416.
[23]zengQ,ChenX,woodAJ. Twoearlyigh“nducible
protein(ELIP)cDNAsfromtheresurrectionpIa t‰“4
,赳r口Z打aredifferentianyexpressedinr 8ponsetode8iccation,
rehydration,salinity,andhighl ght[J]..,E.】.户.JEi以,2002,
53(371)l197—1205.
[24]whitelawCA.BarbazukwB,PerteaG.矗口厶Enrichment
ofgene—codingsequencesinmaizebygenomefiJtration[J].
Sc拥f£.Z003,302(5653):2118—2120.
[25]张洁,焦岳宏,陆海峰,等.玉米混合组织的EsTs文库的
构建和部分EsTs序列的分析[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t
2004,23(3):243·248.
[26]CrockH,wildungM,CroteauR. Isolationandbacterial
.expressionofa8esquiterpene8ynthasecDNAclor坨from
peppermint(^l西tf,14z户矽£rf£口L.)thatp oducestheap id
aIarmpheromone(E)一pfarnesene[J].P缸以fP缈矗“,1997,
94:12833一12838.
[27]LangeBM,wildungMR.MccaskillD,甜以.Afamilyof
tran8ketolasesth tdirectsisoprenoidbiosynthesisviaa
mevalonate—independentpathway[J].PrwⅣ口£fA阳dSfi
USA,1998,95:2100一2104.
[28]Cah00nEB.carlsonTJ,RippKG,群“.Biosynthetic
originofconjugateddoubleboundsl productionoffattyacid
componentsofhigh—v8Juedryingo订sintransgenicsoybean
embryos[J].P,w^k“AcndSciUSA,1999,96:12935·
12940.
[29]LangeBM,wildungMR,StaubeEJ,4“.Probing
essentiaIoilbiosynthesisand8ecretionby functionaI
evaluationofexpressedequencetagsfrommintglandular
trichon砣8[J].Pr卯^r4“Ac口dSdUSA,zooo,97:2934—
2939.
[30]BrandleJE,RjchmanA,SwansonAK,甜4Z.LeafESTss
fromSt仉百口r.}6口“di口M:aresourceforgenedi3coveryin
diterpenesy thesis[J】.P缸订t肘以Bi“,2002,50:613—622.
[31]LuozY,LuQH,LiuSP,一4厶Screeninga d
identificationofnovelgene8involvedin biosynthesi8of
ginsenosidein Pnn口士gf九泐gplant口]. Ad口B妇^f卅
BiD户^”缸4S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2003,
35(6):554—560.
[32]JungJD.ParkHw,HahnY,甜n厶Discoveryofg nesfor
ginsenosidebiosynthesi8byanalysi3ofginsengxpressed
sequencetags[J].P肠nf叫zR节,2003,2z(3):224—230.
[33]DunaevaM,Ad mskaI.1dentificationofgenesxpressedin
responsetoliRht8 ressinleavesofArabidopsisthaliana
usingRNAdifferentialdisplay[J].E“rI,Biw缸柳。200l,
268(21):552l一5529.
[34]BrennerED,KatariMS,StevensonDW。以“.ESTs
analysisin(齐疗岛即巍f幽f肌 船s船smentofcons盯ved
developmentalr guIatorSandgymnospermsp cificgenes
口].B肘cG∞Dm耙j,2005,6:143.
[35]D’AgostinoN.PizzichiIIiD,Ch usanoML.矗“.AnESTs
databasefromsa“ronstigms[J].BMCP如^fBi以,2007t 7
(1):53.
[36]刘稳升,吴忠道.表达序列标签大规模序列分析策略及方法
[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z007.34(3)l139一146.
[37]EujaylI,sorrellsME,BaumM,矗4厶IsolationofEsTs—
deriVedmicrosatellitemarkersforgenotypingtheAandB
genomesofwheat口].7■啦or铆f6锄以,2002,104(2—3)l
399—407.
[38]YuJK,DakeTM,singhs,“口z.DIevel叩mentand
mappi“gofESTs·deriveds mpIesequencerepeatmarkersfor
hexaploidwheat[J].GmDm£,z004,47(5)l8 5—818.
[39]ThielT,Michalekw.VarshneyRK,甜以. Exploiting
ESTsdatabasesforthedeveIoDmentandcharacterizationof
gene—de^vedsSR—markersinbarley(j了研jc如“研们“94,℃L.)
[J].丁枷r4幼zG翻厨。2003,106(3):41l一422.

万方数据
表达序列标签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吴春颖, 宋经元, 陈士林, WU Chun-ying, SONG Jing-yuan, CHEN Shi-lin
作者单位: 吴春颖,WU Chun-ying(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北
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宋经元,陈士林,SONG Jing-yuan,CHEN Shi-lin(中国医学科学
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5)
被引用次数: 5次

参考文献(39条)
1.Adams M D;Kelley J M;Gocayne J D Complementary DNA sequencing:expressed sequence tags and human
genome project[外文期刊] 1991(5013)
2.Boguski M S The turning point in genome research[外文期刊] 1995(08)
3.王伟;朱平;程克棣 药用植物基因组及ESTs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01)
4.朱平;王伟;程克棣 药用植物功能基因[期刊论文]-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02)
5.万海伟;杜立新 表达序列标签(ESTs)在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生物技术通报 2004(01)
6.White J A;Todd J-Newman T A new set of Arabidopsis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developing seeds
The metabolic pathway from carbohydrates to seed oil[外文期刊] 2000(04)
7.Pereirao S L;Leonard A E;Huang Y S Identification of two novel microalgal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conversion of the omega3-fatty acid,eicosapentaenoic acid,into docosahexaenoic acid[外文期刊] 2004
8.于凤池 ESTs技术及其应用综述[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05(02)
9.Wu J;Maehara T Shimokawa T A comprehensive rice transcript map containing 6591 expressed sequence
tag sites[外文期刊] 2002(03)
10.Venter J C;Adams M D;Eugene W M The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外文期刊] 2001
11.Goff S A;Ricke D;Lan T H A draft sequence of the rice genome(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外文期
刊] 2002(5565)
12.Collins F S;Patrinos A;Jordan E New goals for the U.S.human genome project:1998-2003[外文期刊]
1998(5389)
13.Hattori M;Tsukahara F;Furuhata Y A novel method for making nested dele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sequencing of a 300 kb region of human APP locus[外文期刊] 1997(09)
14.Liu C J;Huhman D;Sumner L W Regiospecific hydroxylation of isoflavones by cytochrome p450 81E
enzymes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外文期刊] 2003(04)
15.Murata J;Bienzle D;Brandle J E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Madagascar periwinkle(Catharanthus
roseus) 2006(18)
16.Kim M K;Lee B S;In J 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s)of ginseng leaf[外文
期刊] 2006(06)
17.郭强;项安玲;杨清 利用ESTs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马铃薯中miRNA及其靶基因[期刊论文]-科学通报 2007(14)
18.Lee M H;Jeong J H;Seo J W Enhanced triterpene and phytosterol biosynthesis in Panax ginseng
overexpressing squalene synthase gene[外文期刊] 2004(08)
19.Choi D W;Jung J;Ha Y I Analysia of transcripts in methyl jasmonate-treated ginseng hairy roots to
identify gen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ginsenosides and other secondary metaholites[外文期刊
] 2005(08)
20.Nam M H;Heo E J;Kim J Y Proteome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s of Panax ginseng C.A.Meyer leaves to
high light:use of elee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and expressed
sequence tag data[外文期刊] 2003(12)
21.Chen C;Bai L H;Qiao D 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study of a putative carotene biosynthesis
related(cbr)gene from the halotolerant green alga Dunaliella salina 2007
22.Wei H;Dhanaraj A L;Rowland L J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cold-
acclimated and non-acclimated leaves of Rhododendron catawbiense Michx[外文期刊] 2005(03)
23.geng Q;Chen X;Wood A J Two early light-inducible protein(ELIP)eDNAs from the resurrection plant
Tortula ruralis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response to desiccation,rehydration,salinity,and
high light[外文期刊] 2002(371)
24.Whitelaw C A;Barbazuk W B;Pertea G Enrichment of gene-coding sequences in maize by genome
filtration[外文期刊] 2003(5653)
25.张洁;焦岳宏;陆海峰 玉米混合组织的ESTs文库的构建和部分ESTs序列的分析[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4(03)
26.Crock H;Wildung M;Croteau R Isolation and bacterial expression of a sesquiterpene synthase cDNA
clone from peppermint(Menthax piperita L.)that produces the aphid alarm pheromone(E)-β-farnesene
1997
27.Lange B M;Wildung M R;McCaskill D A family of transketolases that directs isoprenoid biosynthesis
via a mevalonate-independent pathway[外文期刊] 1998(5)
28.Cahoon E B;Carlson T J;Ripp K G Biosynthetic origin of conjugated double bounds:production of
fatty acid components of high-value drying oils in transgenic soybean embryos[外文期刊] 1999
29.Lange B M;Wildung M R;Staube E J Probing essentiaI oil biosynthesis and secretion by funetional
evaluation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mint glandular trichomes[外文期刊] 2000(6)
30.Brandle J E;Richman A;Swanson A K Leaf ESTss from Stevia rebaudiana:a resource for gene discovery
in diterpene synthesis[外文期刊] 2002
31.Luo Z Y;Lu Q H;Liu S P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genes involved in biosynthesis of
ginsenoside in Panax ginseng plant[期刊论文]-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 2003(06)
32.Jung J D;Park H W;Hahn Y- Discovery of genes for ginsenoside biosynthesis by analysis of ginseng
expressed sequence tags[外文期刊] 2003(03)
33.Dunaeva M;Adamska I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expressed in response to light 8tress in leave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using RNA differential display[外文期刊] 2001(21)
34.Brenner E D;Katari M S;Stevenson D W ESTs analysis in Ginkgo biloba:an assessment of conserved
developmental reguIators and gymnosperm specific genes[外文期刊] 2005
35.DAgostino N;Pizzichini D;Chiusano M L An ESTs database from saffron stigms[外文期刊] 2007(01)
36.刘稳升;吴忠道 表达序列标签大规模序列分析策略及方法[期刊论文]-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2007(03)
37.Eujayl I;sorrells M E;Baum M Isolation of ESTsderiv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genotyping the A
and B genomes of wheat[外文期刊] 2002(2-3)
38.Yu J K;Dake T M;Singh S Development and mapping of ESTs-derive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for hexaploid wheat 2004(05)
39.Thiel T;Michalek W;Varshney R K Exploiting ESTs databases for the deveI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e-derived SSR-markers in barley(Horderm vulgare L.)[外文期刊] 2003(03)

本文读者也读过(1条)
1. 宋经元.吴春颖.陈士林 EST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挖掘中的应用研究[会议论文]-2007

引证文献(5条)
1.冯辉.金永三.刘燕楠.刘震.韩宇宁.孙海波.张绍鹏 冬虫夏草菌表达序列标签的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10(4)
2.陈小芳 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进展初探[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4)
3.吴琼.孙超.陈士林.罗红梅.李滢.孙永珍.牛云云 转录组学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10(3)
4.平军娇.张珍.蔡振锋.汤贤春.钱刚 千里光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分析[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2(3)
5.陈士林.谢彩香.姚辉.宋经元.孙超 中药资源创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5)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0504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