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8期2008年8月·1151·
161.1(C一7),103.6(C一8),36.3(C一9),36.9(C一10),
172.6(C一11),122.3(C一12),8.3(C一13),16.7(C一
14),106.8(C一15)。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苍术内
酯I一致[8],确定化合物V为苍术内酯I,是首次从
地稔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Vl:黄色无定形固体(MeoH),具双熔点
mp230~232℃和182~185℃。Molish反应出现棕
色环,HCl一Mg粉反应呈玫瑰红色,与A1C1。反应呈
阳性,水解后TLC检出葡萄糖和槲皮素(与槲皮素
对照品对照),ESI—MS所屈:465(M+1)+,
C21H21012,IRv2(cm-1):3340(OH),1660(C=
0),1603,1498(Ar),893,829。UV、IR、1H—NMR
和13C—NMR数据与文献基本一致[9],可确定化合物
Ⅵ为槲皮素一3一O—p葡萄糖苷。
化合物vI:无色针状结晶(CHCl。),mp235~
237℃,FeCI。反应和溴酚蓝反应均为阳性。UV、
1H—NMR和”C—NMR光谱数据与没食子酸的文献报
道基本一致[3],与对照品没食子酸混合,熔点不下
降,可确定化合物Ⅶ为没食子酸。
化合物Ⅶ:黄色针状结晶(甲醇),mp298~
299℃。HCI—Mg粉反应阳性,示为黄酮类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和1H—NMR和”C—NMR光谱数据与文
献报道的数据基本一致[4],可确定化合物Ⅶ为槲
皮素。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77.
[3]程剑华,李以镇.抗癌植物药及其验方[M].南昌:江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8.
[4]TernaiB,MarkhamKR.Carbon一13NMRstudiesof
flavonoidsI flavonesandtlavonols[J].Tetrahedron,1976,
32(5):565.
[53范明松,叶冠,黄成钢.山莴苣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
药杂志,2004,29(12):1147.
[6]杨保华,张卫杂,顾正兵.长白落叶松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口].中国中药杂志,2005,30(4)l271.
[73尹峰,雷一11,心,成亮,等.印楝种子及叶的化学成分研
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5,36(1):10-12.
[8]WangZT,XuGJ,HattorlM.以a1.Constituentsof h
rootsofCodonopsispilosularJ].生药学杂志(日),1988,42
(4):339—342.
[9]谢忱,徐丽珍,赵保华.细梗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
草药,2000,31(2);81—83.
超临界C0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姚发业1,朱文彩1,邱琴2,刘廷礼2
(1.山东省教育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山东济南250013}2.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Mill.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制成。
苏合香的化学组成含树脂(约36%)、水分(14%~
21%)和油状液体。主产于土耳其、叙利亚、埃及等波
斯湾地区。苏合香性温、味辛,归经于心、脾,具有开
窍、破秽之功效,用于中风痰厥、卒然昏倒、胸腹冷
痛、惊痫、湿疟[1]。由苏合香和冰片两药组成的苏冰
滴丸具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的效果[2]。冠心苏合丸
中的苏合香和冰片可使实验性心肌梗死犬的冠脉血
流量明显增加,使其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3]。有关苏
合香树脂和油状液体化学成分已有文献报道[4~8],
苏合香的挥发油成分至今未见报道。本实验采用超
临界流体萃取法(SFE—CO:)和水蒸气蒸馏法(SD)
分别提取了苏合香挥发油,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
术鉴定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超l临界CO。流体萃
取的苏合香挥发油中鉴定出73种化合物,在水蒸气
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2种化合物,各占
挥发油总组分的71%和73%以上,以归一化法计算
各个峰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对比了两种提取技术
下的试验结果。
1仪器与试药
GC一14A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HP—GC一
5890—5970BMSD型GC—MS联用仪(美国Hewlett
Packard公司);SPE—edF 型超临界萃取仪(美国
AppliedS parations公司);苏合香,叙利亚进口,经
山东省省立医院苏德民高级药剂师鉴定;分析纯无
水硫酸钠,无锡市宜兴县第二化学试剂厂出品;去离
子水,山东大学光电所出品。
2实验条件
2.1气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SE一54(25m×
收稿日期:2007—12-24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课题i/SFE—GC—MS法分析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项目编号:03C54
万方数据
·1152·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8期2008年8月
0.25mm,0.25p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中国科学院
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出品;色谱柱程序升温条件:初
始温度60℃,保持8rain后,以5℃/rain升温至250
℃并保持50rain;载气N2,柱前压为50kPa;分流比
为1:30;气化室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70℃;进样量
为0.3肛L。
2.2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条件:色谱柱和色谱柱程
序升温条件同“2.1”项。载气He,柱前压为50kPa,
分流比为1:30,接口温度270℃,离子源温度200
℃,电离电压70eV;质量扫描范围:30,--,400amu。
3苏合香挥发油的提取
3.1水蒸气蒸馏法:取苏合香50g,用挥发油提取
器按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经无水硫酸钠
50mg干燥后得挥发油。收油率为0.25%,挥发油为
相对密度大于1的浅黄色透明油状物,具有芳香味。
3.2超I临界CO:萃取法:取苏合香6g,用超临界
CO。萃取苏合香化学成分,经正交试验确定了超临
界C0。萃取条件:二氧化碳为流体物质,萃取压力15
MPa,温度45℃,收率为30%,获得相对密度大于1
的浅棕色透明油状物。
4结果与讨论
4.1鉴定结果: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苏合香挥发
油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系统,以面积归
一化法测得挥发油各组分质量分数。按上述GC—MS
过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质谱数据库:NIST,
NBS),人工谱图解析,按各色谱峰的质谱裂片图与
文献核对,查对有关质谱资料[7-11],对基峰、质荷比
和相对丰度等方面进行直观比较,分别对各色谱峰
加以确认,综合各项分析鉴定,确定出苏合香挥发油
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见表1和2。
由表1可知,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
73%以上,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87%以上。在已鉴
定的组分中,有苯甲醇(0.66%)、a一松油醇
(O.40%)、安息香酸(0.30%),3种化合物与文献所
报道的相同[6]。由表2可知,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馏
出组分的73%以上,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87%以
上。已鉴定的组分与表1比较,超临界CO:萃取法所
得苏合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增加了p,14p雄甾烷
(O.75%)、(5a,13a)一D一同雄甾烷(O.52%)、5a,14p
雄甾烷(O.54%)、羧基酸苯丙基酯(O.56%)、花生酸
(O.48%)、(+)一(Z)一长蒎烯(0.62%)、4,6,7一三乙
基一1一甲基一5一乙烯基一苯并环戊烯(O.98%)、4一戊基一
1一(4一丙基环己基)一环己烯(O.59%)、脱氢一4一上松香
醇(5.20%)、乙酸1一十七烷醇(0.66%)、(3B,5a,
12a,17B)一雄甾烷一3,12,17—3醇(0.68%)、1一(4一戊
基环己基)一4一丙基苯(O.71%)、2一葵基十六烷基脱
氢一[2,1一a]茚(3.06%)等24种化合物。
4.2方法比较及结论:由表中可知,在水蒸气蒸馏
条件对苏合香挥发油进行分析,得其总离子流图,对 法与超临界CO:萃取法所得苏合香挥发油中,有49
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经 种成分相同,但各成分的量有差异,相同组分主要为
表1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
Table1 Analysisofchemicalconstituentsin ssentialo lfromL.orientalisbysteamdistillation
峰号 化合物错 篇 峰号 化合物名称 嚣 峰号 化合物貅 篇
1 乙醇 2.49 18 咕芭烯0.5936 雪枫酮0.30
2 肉桂烯 1.95 19 绿叶烯 3.43 37 6一雄酮0.52
3 安息香醛 2.21 20 乙酸肉桂烯 1.20 38 5,口,14,}雄烷一15一酮0.44
4 苯甲醇0.662l 石竹烯4.1239 5,a一雄烷0.94
5 乙酸苄酯 2.74 2z 异喇叭烯0.3240 1,3,12-十九碳三烯0.51
6 乙基苯酚0.3823 肉桂酸异丁酯 2.13 41 硬尾醇氧化物 2.49
7 a一松油醇0.4024 律草烯0.6342 异广藿香烷 1.23
8 2,4,6-三甲基一l,3,6—0.3125 1,2一二双环己基乙烷0.6543 2.6,6-三甲基一3一(苯硫基)1.05
庚三烯 26 土青木香烯0.35 环庚一4一烯醇
9 安息香酸酯0.5327 环己基乙基苯0.4044 17一氧白羽扇豆碱 3.21
10 氢化肉桂醛 1.87 28 去氢自莒烯0.3345 异黄钟花醌0.81
11 安息香酸0.3029 }杜松烯0.8546 肉桂酸苄酯 2.65
12 茴香醚0.4830 反-橙花叔醇0.4647 二氢雌甾酮0.43
13 肉桂醇0.5431 石竹烯氧化物0.4248 氢化枞醇 2.39
14 4一异丁基乙酰苯0.3332 a一杜松醇0.3349 4,14一松香油 1.85
15 乙酰苯丙酯 2.43 33 安息香酸苄酯 29.87 50 (5,a)-17-氧杂雄烷一16-酮2.20
16 a一长蒎烯0.8934 本胆烷0.4051 肉桂酸肉桂酯0.78
17 长叶烯0.4235 口一甲基苄基醚0.4152 葵子麝香0.40
万方数据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8期2008年8月·1153·
表2超临界CO:流体萃取苏合番挥发油化学成分
Table2 Analysisofchemicalconstituentsin ssentialollfromL.orientalisbySFE-C02
峰号 化合物名称 嚣 峰号 化合物貅嬲 峰号 化合物貅 嚣
1 苯甲醇0.4627 去氢自莒烯 1.04 53 棕榈酸0.31
2 乙酸苄醋 1.71 z8 }杜松烯0.5354 (+)一(Z)一长蒎烯0.62
3 乙基苯酚0.4129 反一橙花叔醇0.4555 4,6,7-三乙基一1一甲基一5一乙烯0.98
4 a一松油醇0.4830 石竹烯氧化物0.39 基一苯并环戊烯
5 2,4,6-三甲基一1,3,6—0.4731 参杜松醇0.4856 1一戊基一4一(4一丙基环己基)一环0.47
庚三烯 32 十七烷0.40 己烯
6 氢化肉桂醛0.9333 苯甲酸苄酯 29.87 57 zp3争环氧一2一甲基一5a,1713雄0.44
7 安息香酸酯0.3834 苯胆烷0.36 甾烷醇
8 安息香酸0.4835 a一甲基苄基醚0.3858 二氢雌甾酮0.46
9 茴香醚0.5036 雪枫酮0.3059 氢化枞醇0.39
10 肉桂醇0.3837 6一雄酮0.3560 4,14一松香油0.44
11 4一异丁基乙酰苯0.4038 5,a,14,}雄烷一15一酮0.4461 1一十八醇0.39
12 口-长蒎烯0.3539 5,a一雄烷0.3262 (5,a)一17一氧杂雄烷一16一酮0.99
13 丁香酚甲基醚0.4140 1,3,12-十九碳三烯0.3563 4一戊基一1一(4一丙基环己基)一环0.35
14 乙酰苯丙酯 1.83 41 苯胆烷0.45 己烯
15 长叶烯0.7142 p,14p雄甾烷0.7564 9,12一十八二烯酸甲酯0.59
16 咕芭烯0.4343 (5a,13a)一D-同雄甾烷0.5265 苄基肉桂酸 2.53
17 律草烯0.5244 5a,14p雄甾烷0.5466 脱氢一4一上松香醇 5.20
18 乙酸肉桂醇0.3645 硬尾醇氧化物 1.71 67 乙酸一1一十七烷醇0.66
19 石竹烯 2.42 46 丁基邻苯二甲酰0.4768(3p,5a,12口。17口)一雄甾烷一3,0.68
20 异喇叭烯0.8247 异广藿香烷0.41 12。17·3醇
z1 肉桂酸异丁醇 3.05 48 2,6,8-三甲基一3一(苯0.5269 5争雄甾烷一3a,12a。17p3醇0.47
22 绿叶烯 1.81 硫基)环庚一4一烯醇 70 1一(4一戊基环己基)一4一丙基苯0.71
23 乙基肉桂酸0.8149 异黄钟花醌0.3371 肉桂酸肉桂酯0.85
24 1,2.双环己基乙烷0.550 17一氧白羽扇豆碱 2.80 72 葵子麝香0.39
25 土青木香烯0.9251 羧基酸苯丙基醇0.5673 2一葵基十六烷基脱氢一[2,1一a]3.06
26 环己基乙基苯0.4152 花生酸0.48 苗
相对分子质量在262以下的化合物。两种方法提取
的挥发油中低挥发性组分相差不大,如乙酸苄酯、乙
酰苯丙酯、石竹烯、肉桂酸异丁酯、绿叶烯、去氢自莒
烯、硬尾醇氧化物、17一氧白羽扇豆碱、苄基肉桂酸等
量较高的成分。不同组分主要是相对分子质量在262
以上的化合物。在超I|缶界CO。萃取法所得挥发油中,
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成分较多,包括较多的丁基邻苯
二甲酰、二氢雌甾酮、氢化枞醇、葵子麝香等成分以
及水蒸气蒸馏法未能提出的24种化合物。这可能是
由于水蒸气法的提取过程时间长、温度高、系统开
放,其过程易造成热不稳定及易氧化成分的破坏和
挥发损失,对部分组分有破坏作用。超临界CO:萃取
法萃取过程短、温度低、提取系统密闭、收油率大大
提高,在萃取过程中排除了一些化学成分遇氧氧化
及见光反应的可能性,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药材中
的化学组分,从而可使各组分质量分数的数值直接
用于鉴定药材质量的真假和优劣。因此,采用超临界
CO:萃取工艺是研究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有效方法,
具有传统方法难以达到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中
药饮片的剂型改革、中药的现代化生产、进一步提高
中草药药用价值以及对我国的天然药物进入国际市
场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1993.
[2]贾药生,严凌鹤,莫启忠.苏冰滴丸抗心肌缺血原理的实验
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5)t46.
[3]江文德,徐端正,胡国钧.冠心苏合丸的药理研究及其简化
制剂——苏冰滴丸的理论基础[J].药学学报,1979,14
(11):655.
[4]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新华本草纲要(第三册)[M].上海t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CA1963f59:7657b.
[6]罗光明,龚千峰,刘贤旺.苏合香研究进展[J].江西中药学
院学报,1997,9(1):43—44.
[7]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8]丛浦珠.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7.
[9]MasadaY.An lysisofEssemiMOils妇GasChromatography
andMassSpectrometry[M].NewYork:HohnWileyand
SonsInc,1976.
[10]中国质谱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香料质谱图集[M].北京:
中国质谱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1992.
[11]HellerSR,MilneCWA.EPA/Ⅳ,HMassSpearalD ta
Base[M].Washington:USGovemmentPrintingOffice,
1978.
万方数据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
分的研究
作者: 姚发业, 朱文彩, 邱琴, 刘廷礼
作者单位: 姚发业,朱文彩(山东省教育学院化学与化工系,山东济南,250013), 邱琴,刘廷礼(山东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8)

参考文献(11条)
1.黄泰康 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 1993
2.贾药生;严凌鹤;莫启忠 苏冰滴丸抗心肌缺血原理的实验研究 1982(05)
3.江文德;徐端正;胡国钧 冠心苏合丸的药理研究及其简化制剂--苏冰滴丸的理论基础 1979(11)
4.江苏省植物研究所 新华本草纲要 1990
5.查看详情 1963
6.罗光明;龚千峰;刘贤旺 苏合香研究进展 1997(01)
7.林启寿 中草药成分化学 1977
8.丛浦珠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987
9.Masada Y Analysis of Essential Oils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1976
10.中国质谱学会有机专业委员会 香料质谱图集 1992
11.Heller S R;Milne C W A EPA/NIH Mass Spectral Data Base 1978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邓超澄.朱小勇.韦建华.卢汝梅.卢澄生.DENG Chao-cheng.ZHU Xiao-yong.WEI Jian-hua.LU Ru-mei.LU Cheng-
sheng 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青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6(16)
2. 姚芳.俞腾飞.朱惠珍.张晓东.Yao Fang.Zhu Hui-zhen.Yu Teng-fei.Zhang Xiao-dong 水蒸气蒸馏与超临界
CO2萃取土木香挥发油的GC-MS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1)
3. 唐丽君.周日宝.刘笑蓉.王朝晖.刘湘丹.童巧珍.TANG Li-jun.ZHOU Ri-bao.LIU Xiao-rong.WANG Zhao-hui.
LIU Xiang-dan.TONG Qiao-zhen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灰毡毛忍冬中挥发油的GC-MS比较研究
[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9)
4. 石聪文.朱文彩.姚发业.Shi Congwen.Zhu Wencai.Yao Faye 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教
育学院学报2009,24(3)
5. 李晓光.高勤.翁文.罗焕敏.LI Xiao-guang.GAO Qin.WENG Wen.LUO Huan-min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
提取广东海风藤挥发油成分的比较[期刊论文]-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7,28(1)
6. 李瑞珍.朱志鑫.黄晓兰.吴惠勤.LI Rui-zhen.ZHU Zhi-xin.HUANG Xiao-lan.WU Hui-qin 超临界CO2萃取与水蒸
气蒸馏法研究泽兰中挥发性有机物[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2007,26(4)
7. 陶玲.黄际薇.麦海燕 肉桂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分析[期刊论文]-分析测试学报
2004,23(4)
8. 刘世安.张金荣.吴敏菊 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藁本挥发油的比较[期刊论文]-现代中药研究与实
践2004,18(2)
9. 邱琴.杨厚玲.陈士恒.陈婷婷.韩玲.刘廷礼.QIU Qin.YANG Hou-ling.CHEN Shi-heng.CHEN Ting-ting.HAN Ling
.LIU Ting-li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山柰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
(理学版)2006,41(6)
10. 林楠.谢慧琴.王春娟.吴小峰.刘福光.丁玉军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阿魏精油的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
技2008(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0801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