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庆地区灰毡毛忍冬药用成分量的变化研究



全 文 :4  讨论
关于皂苷元的量在不同产地的远志药材中的差
异 ,前人有一些研究报道。杨国红等[5 ] 曾对山西 6
产地远志的皂苷元量进行测定 ,结果为 1147 %~
1159 %。赵云生等[3 ]对山西不同产区远志药材的皂
苷元量的测定结果为 01624 %~11497 % ,而笔者的
测定结果为 01658 %~01898 %。不同实验结果测
得皂苷元的量存在差异的原因 ,除了不同地区的远
志药材确实存在着药用成分量的差异外 ,远志的不
同生长状况、不同采收加工方法以及采样的代表性
问题等也都是造成数据相差的原因。为此 ,为了尽
可能客观地体现不同产地远志之间的皂苷元量差
异 ,本研究采取实地考察 ,亲自采样 ,并选择同一生
长年份的远志药材 ,尽量扩大取样量 ,并在粉碎后将
粉末充分混匀 ,以尽量保证各测试样品的客观条件
基本平行 ,使测定结果更有代表性 ,能反映各地药材
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远志主产区山西、陕西、河北不同
产地的药材中远志皂苷元、多糖的量变化较大 ,差异
达到显著水平 ( P < 0105) ,反映各地远志药材的质
量存在较大差异。总体看来 ,山西各产地药材的皂
苷元的量和多糖差别较大 ,陕西和河北药材的皂苷
元的量处于中等水平。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量与其
产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栽培管理条件以及药
材本身遗传因素有关 ,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研究结果提示应对不同产地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
析 ,从而揭示影响药材品质的决定因素。
不同产地远志药材品质的差异性为远志品种选
育工作提供了较丰富的材料。从皂苷元和多糖的量
综合分析 ,山西闻喜、新绛的量都处于较高水平 ,而
平遥和运城两地的皂苷元和多糖量都属于较低水
平。该结果启示在今后远志品种选育时可优先考虑
闻喜和新绛两地的品种。
参考文献 :
[ 1 ]  中国药典[ S]1一部1 20051
[2 ]  徐国钧 ,徐珞珊1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 M ]1福州 :
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41
[ 3 ]  赵云生 ,李占林 ,张丽萍 ,等1 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皂苷元含量测
定[J ]1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 ,8 (4) :682701
[ 4 ]  刘友平 ,万德光 ,刘 涛 ,等1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远志总
皂甙的含量[J ]1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23 (2) :462471
[ 5 ]  杨国红 ,孙晓飞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远志中远志皂苷元
的含量[J ]1药物分析杂志 ,2001 ,21 (4) :26022631
[ 6 ]  刘友平 ,万德光 ,宋  英 1 HPLC 法测定远志中去羟基远志皂
苷元含量[J ]1中草药 ,2001 ,32 (9) :78627871
[ 7 ]  赵云生 ,严铸云 ,李占林 ,等1 晋产远志品种资源多糖含量测定
[J ]1时珍国医国药 ,2005 ,16 (9) :86728681
[8 ]  裴 瑾 ,万德光 ,杨 林1 苯酚2硫酸比色法测定远志及地上部
分多糖的含量[J ]1华西药学杂志 ,2005 ,20 (4) :33723391
重庆地区灰毡毛忍冬药用成分量的变化研究
张  雪1 ,2 ,李隆云2 ,3 3 ,杨  宪4 ,杨水平1
(11 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6 ; 21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重庆  400065 ;31 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
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5 ;41 重庆大学 ,重庆  400044)
摘  要 :目的  测定不同母株年龄及不同部位灰毡毛忍冬叶和枝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方法  采用 HPL C2
PDA 测定灰毡毛忍冬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量 ,应用 Excel 和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不同母株年龄的
样品中 ,叶和枝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量随着年龄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上部叶的绿原酸量都高于中部和下部叶 ,
而上部、中部、下部叶中木犀草苷的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嫩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明显高于老叶 ;不同个体中 ,
叶中绿原酸的量在 0115 %~3167 % ,木犀草苷的量在 01056 %~01386 % ,枝中绿原酸的量 0109 %~1157 % ,木犀
草苷的量在 01003 %~01051 % ,叶和枝的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量都有显著差异 ( P < 0105) 。结论  重庆地区灰毡
毛忍冬中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呈规律性变化 ,这对后续的品种选育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灰毡毛忍冬 ; HPLC2PDA ;绿原酸 ;木犀草苷
中图分类号 :R2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09) 0721146205
·641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
3 收稿日期 :2008211218                      
基金项目 :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 (编号 :2006BAI06A12214)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编号 :CSTC2008AB5031)
作者简介 :张 雪 (1981 —) ,河北安国人 ,研究生 ,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Tel : (023) 68251249  13752836711  E2mail :zhangxue0012003 @1631com3 通讯作者 李隆云 Tel : (023) 89029118  E2mail :lilongyun8 @1631com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将灰毡毛忍冬 L oni2
cera m acrant hoi des Hand12Mazz1 的花蕾或带初开
的花归到山银花项下[1 ] ,药理实验表明 ,其花蕾等具
有抗病毒、解热、抗炎、保肝、止血、抗氧化、抗生育、
调血脂作用[2 ] 。《中国药典》对灰毡毛忍冬的花蕾或
带初开的花定量测定仅限于绿原酸 ,但实验表明 ,灰
毡毛忍冬中无论是花蕾、叶还是其主茎 ,均还含有黄
酮类物质如木犀草苷等 ,而此类物质也是抑菌主要
有效成分之一[ 3 ] 。而且 ,对人工种植的灰毡毛忍冬
不同部位及不同年龄药用成分研究较少 ,考虑到对
灰毡毛忍冬资源能充分应用 , 本实验通过使用
H PL C2PDA 技术 ,选取重庆秀山地区不同年龄人工
种植的灰毡毛忍冬母株为研究对象 ,对叶和枝中绿
原酸和木犀草苷进行定量测定 ,为全面控制灰毡毛
忍冬的质量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1  材料
111  仪器与试剂 :岛津 2010 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 ,
含四元梯度泵、自动进样器以及 L Csolution 色谱工
作站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 PDA) 。甲醇、乙腈为色
谱纯 ( Tedia 公司 ,美国) ,水为超纯水。绿原酸对照
品 (批号 :1117202200602)和木犀草苷对照品 (批号 :
1107532200413)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12  采样 :灰毡毛忍冬样品于 2007 年 10 月上旬采
集 ,采自重庆秀山人工灰毡毛忍冬种植基地 ,在基地
中随机选取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各 3~4 株 ,研
究不同母株年龄及不同部位灰毡毛忍冬叶和枝中绿
原酸和木犀草苷量的变化规律。另选取 50 株 10 年
生灰毡毛忍冬 ,研究不同个体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
量的变化规律。样品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李隆云研
究员鉴定为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 L1 m acrant h2
ods Hand2Mazz1 各部位。采集好的样品及时置干
燥、通风、无阳光照晒处阴干。干燥后 ,把同一基地
内灰毡毛忍冬样品各部位分别混合后组成混合样品
备用。
2  方法与结果 :
211  数据分析 :应用 Excel 和 SPSS 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
212  色谱条件 :参照 200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金
银花项下[1 ] 。
21211  绿原酸色谱条件 : SHIMADZU C18 柱 (250
mm ×416 mm ID ,5μm) ;流动相 :乙腈2014 %磷酸
(13 ∶87) ;体积流量 :018 mL/ min ;柱温 30 ℃;进样
量为 10μL ;检测波长为 327 nm ,理论板数按绿原酸
峰计应不低于 1 000。
21212  木犀草苷色谱条件 : SHIMADZU C18 柱
(250 mm ×416 mm ID ,5μm) ;流动相 :乙腈 ( A)2
015 %冰醋酸 (B)二元梯度洗脱 ,具体梯度为 :0 min ,
10 %A ;30 min ,30 %A ;体积流量 : 018 mL/ min ;柱
温 30 ℃;进样量为 10μL ;检测波长为 350 nm ,理论
板数按木犀草苷峰计应不低于 2 000。
213  绿原酸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
品约 10 mg ,置 50 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 10 mL ,
超声使溶解 ,再用 50 %甲醇稀释至刻度 ,精密量取
上述对照溶液 2 mL ,置 10 mL 量瓶中 ,加 50 %甲醇
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14  木犀草苷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木犀草苷
对照品约 10 mg ,置 50 mL 量瓶中 ,加 70 %乙醇 10
mL ,超声使溶解 ,再用 70 %乙醇稀释至刻度 ,精密
量取上述对照溶液 2 mL ,置 10 mL 量瓶中 ,加 70 %
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15  绿原酸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粉末 (过四号
筛)约 015 g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 50 %甲醇 50
mL ,称定质量 ,超声处理 (功率 250 W ,频率 35 k Hz)
30 min ,放冷 ,再称定质量 ,用 50 %甲醇补足减失的质
量 ,摇匀 ,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 5 mL ,置 25 mL 棕色
瓶中 ,加入 50 %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16  木犀草苷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粉末
(过四号筛)约 3 g ,置具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 70 %
乙醇 50 mL ,称定质量 ,超声处理 (功率 250 W ,频率
35 k Hz) 1 h ,放冷 ,再称定质量 ,用 70 %乙醇补足减
失的质量 ,摇匀 ,滤过 ,取续滤液 ,即得。
217  标准曲线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绿原酸和木犀草
苷对照品溶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分别进样 2、5、
10、15、20μL ,以峰面积为横坐标 ,进样量为纵坐标作
工作曲线 ,结果以进样量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 ,
绿原酸得回归方程为 : Y = 1195 ×105 X - 4177 ×103 ,
r = 01999 8 ;进样量在 01085 2~01880μg 与峰面积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木犀草苷得回归方程为 : Y =
5 792 + 1 46118 X , r = 01999 1 ;进样量在 01201~
21614μg 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8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各对照品溶液 ,连续 6
次测定 ,测得上述 2 种成分峰面积值 ,结果表明 ,以
绿原酸峰面积计算 RSD 为 0197 % ,以木犀草苷峰
面积计算 RSD 为 1158 % ,表明精密度良好。
219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分别于 0、2、
4、8、12、24 h 进样 ,测得上述 2 种成分峰面积值 ,以
绿原酸峰面积计算 RSD 为 1145 % ,以木犀草苷峰
面积计算 RSD 为 1136 ,结果表明 ,供试品溶液在 24
·7411·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
h 内稳定。
2110  重现性试验 :精密称取同批药材样品 6 份 ,按
“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操作 ,进样。测定并计算 2
种成分的量 ,6 次测定值的 RSD 分别计 ,绿原酸为
1123 % ,木犀草苷为 0172 % ,表明重现性良好。
2111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取已测定的
同批样品 6 份 ,按《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金银花
项下规定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精密称定供试品
量的一半 ,精密加入各对照品溶液适量 ,按“供试品
溶液制备”项下操作 ,测定并计算各成分的回收率 ,
结果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平均回收率为 99125 %和
100108 % ,RSD 分别为 1115 %和 0199 % ,表明本法
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2112  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叶中绿原酸及木犀
草苷测定 :以重庆秀山产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
叶为考察对象 ,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变化为指标 ,
研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不同部位变化规律 ,进行绿
原酸和木犀草苷定量测定 ,结果见图 1。不同母株
年龄灰毡毛忍冬叶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量随着年
龄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绿原酸的量远大于
木犀草苷。
母株年龄/ 年
图 1  不同年生灰毡毛忍冬叶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量比较
Fig11  Comparis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galuteolin
in leaves of L1 macrant hods at different age
2113  不同部位灰毡毛忍冬叶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定
量测定 :以重庆秀山产不同母株年龄的灰毡毛忍冬
的上部、中部、下部叶为考察对象 ,以绿原酸和木犀
草苷量变化为指标 ,研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不同部
位变化规律 ,进行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定量测定 ,结果
见图 2、3。
  由图 2 灰毡毛忍冬不同部位叶中绿原酸量比较
可以看出 ,上部叶的绿原酸量都高于中部和下部叶 ,
而中部和下部叶的绿原酸量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由图 3 灰毡毛忍冬不同部位叶中木犀草苷量比较可
以看出 ,灰毡毛忍冬上部、中部、下部叶中木犀草苷
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从图 2、3 同样可以看出图 1
得到的结论 ,即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叶中绿原
酸和木犀草苷的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2114  灰毡毛忍冬老叶和嫩叶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
量比较 :以重庆秀山产不同母株年龄的灰毡毛忍冬
的老叶和嫩叶为考察对象 ,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
变化为指标 ,研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变化规律 ,进行
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定量测定 ,结果见图 4、5。
·841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
母株年龄/ 年
图 5  灰毡毛忍冬老叶和嫩叶木犀草苷的量比较
Fig15  Comparison of galuteolin between tender
and old leaves of L1 macrant hods
  综合图 4、5 可以看出 ,不同母株年龄的灰毡毛忍
冬老叶和嫩叶中绿原酸的量和木犀草苷的量均体现
相似的规律性 ,即嫩叶的量明显高于老叶。同时可以
看出 ,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叶中绿原酸的量和木
犀草苷的量不存在规律性 ,且没有明显的差异。
2115  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枝中绿原酸及木犀
草苷定量测定 :以重庆秀山产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
忍冬枝为考察对象 ,以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变化为
指标 ,研究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随母株年龄的变化规
律 ,进行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测定 ,结果见图 6。不同
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枝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随着
年龄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绿原酸的量远大
于木犀草苷的量。
母株年龄/ 年
图 6  不同母株年龄灰毡毛忍冬枝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
量比较
Fig16  Comparison of chlorogenic acid and galuteolin
in branches of L1 macrant hods at different ages
2116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
量 :以重庆秀山产 50 株相同母株年龄 (10 年生) 的
灰毡毛忍冬中 1 年生叶和枝为考察对象 ,以绿原酸
和木犀草苷量变化为指标 ,研究不同个体间绿原酸
和木犀草苷的变化规律 ,进行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定
量测定 ,结果见表 1、2。
表 1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叶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
( n = 3)
Table 1  Chlorogenic acid and galuteolin in leaves
of L1 macrat hods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 n = 3)
编号 绿原酸/ % 木犀草苷/ % 编号 绿原酸/ % 木犀草苷/ %
1 31 67 01 341 26 01 85 01226
2 31 58 01 152 27 01 82 01353
3 31 12 01 331 28 01 78 01172
4 21 75 01 285 29 01 76 01195
5 21 64 01 248 30 01 68 01237
6 21 41 01 226 31 01 68 01327
7 21 34 01 340 32 01 65 01195
8 21 22 01 221 33 01 63 01168
9 21 02 01 074 34 01 62 01134
10 11 87 01 148 35 01 58 01211
11 11 70 01 184 36 01 58 01195
12 11 58 01 233 37 01 56 01386
13 11 43 01 251 38 01 55 01271
14 11 21 01 210 39 01 52 01352
15 11 21 01 191 40 01 45 01158
16 11 16 01 287 41 01 39 01111
17 11 13 01 188 42 01 39 01252
18 11 02 01 168 43 01 35 01165
19 11 01 01 241 44 01 34 01258
20 01 99 01 133 45 01 28 01145
21 01 97 01 291 46 01 25 01215
22 01 97 01 274 47 01 23 01198
23 01 92 01 318 48 01 22 01084
24 01 89 01 125 49 01 15 01181
25 01 87 01 326 50 01 15 01056
表 2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枝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
( n = 3)
Table 2  Chlorogenic acid and galuteolin in branches
of L1 macrat hiods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 n = 3)
编号 绿原酸/ % 木犀草苷/ % 编号 绿原酸/ % 木犀草苷/ %
1 11 57 01 051 26 01 68 01015
2 11 49 01 031 27 01 64 01025
3 11 42 01 025 28 01 64 01019
4 11 41 01 025 29 01 62 01015
5 11 41 01 019 30 01 61 01026
6 11 38 01 031 31 01 58 01018
7 11 38 01 022 32 01 58 01014
8 11 34 01 022 33 01 58 01006
9 11 29 01 034 34 01 58 01028
10 11 26 01 021 35 01 55 01018
11 11 25 01 018 36 01 52 01015
12 11 24 01 035 37 01 47 01014
13 11 18 01 024 38 01 42 01022
14 11 18 01 019 39 01 38 01035
15 11 09 01 019 40 01 35 01015
16 11 04 01 028 41 01 34 01011
17 01 92 01 024 42 01 27 01034
18 01 87 01 014 43 01 25 01029
19 01 85 01 005 44 01 25 01014
20 01 84 01 019 45 01 24 01012
21 01 84 01 018 46 01 21 01009
22 01 77 01 029 47 01 18 01014
23 01 72 01 025 48 01 14 01025
24 01 71 01 017 49 01 13 01003
25 01 69 01 028 50 01 09 01018
·9411·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
  通过表 1 可以看出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叶
中绿原酸量大致在 0115 %~3167 % ,而木犀草苷的
量大致在 01056 %~01386 % ,经过方差分析 ,结果
表明 ,50 株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绿原酸和木犀草
苷的量差异显著 ( P < 0105) 。
  通过表 2 可以看出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枝
中绿原酸的量大致在 0109 %~1157 % ,而木犀草苷
的量大致在 01003 %~01051 % ,经过方差分析 ,结
果表明 ,50 株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绿原酸和木犀
草苷的量差异显著 ( P < 0105) 。
3  讨论
研究过程中发现 ,灰毡毛忍冬不同部位的叶中
绿原酸量差别较大 ,同时 ,新长出的嫩叶和老叶绿原
酸和木犀草苷的量差别也较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它
们的差异性 ,特将整株叶均分为 3 部分 ,分别为上
部、中部和下部 ,并根据叶的生长过程将叶分为嫩叶
和老叶。
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其量
受到自身遗传因素和生理、生化等因素的影响 ,也受
到植物生长发育进程及其所处的生境条件的控制。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 ,其细胞内不断发生次生代谢
产物的合成、转化或降解 ,各部分所处的环境不同 ,
其量也会显著不同[4 ] 。本研究表明 ,灰毡毛忍冬叶
的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普遍比枝中要高 ,同时上部
叶的绿原酸量一般都高于中部和下部叶 ,嫩叶的绿
原酸和木犀草苷量明显高于老叶 ,这对生产实践具
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统计分析表明 ,灰毡毛忍冬不同个体间叶和枝
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量差异显著 ,这对后续的品种
选育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 1 ]  中国药典[ S]1一部1 20051
[ 2 ]  梁生旺 ,崔永霞 ,王淑美 ,等 1 金银花的 HPLC 药效指纹图谱
研究[J ]1中草药 ,2006 ,37 (10) :1489214931
[ 3 ]  张会敏 ,石俊英 1 近五年金银花研究进展 [J ]1 食品与药品 ,
2006 ,8 (12A) :112131
[4 ]  张康健 ,董娟娥1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 M ]1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
社 ,20011
HPLC测定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 C和去氢土莫酸
金晓勇1 ,2 ,3 ,贾晓斌1 ,2 ,3 3 ,陈  彦1 ,2 ,王静静1 ,2 ,兰雪莲1 ,2
(11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药新型给药系统重点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28 ; 2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方适宜型
重点研究室 ,江苏 南京  210028 ; 31 江苏大学药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13)
摘  要 :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茯苓中猪苓酸 C 和去氢土莫酸的方法 ,并比较不同产地茯苓中猪苓酸 C 和去氢土莫
酸量的差异。方法  应用 HPLC 法测定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的量 ,色谱柱为 Alltima2C18 (250 mm ×416 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2水2磷酸 (70 ∶29185 ∶0115) ;体积流量为 1 mL/ min ;检测波长为 244 nm ;进样量为 20μL ;柱温
为 30 ℃。结果 测得 8 个产地茯苓中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的量分别为 01188 6~01575 6、01113 7~01216 7 mg/ g ,
其中以浙江产茯苓药材中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量最高 ,四川次之 ,其他几个产地的量相对较低 ;猪苓酸 C 定量测
定的线性范围为 01179 2~21240 0μg ( r2 = 01999 9)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188 % ,RSD 为 1177 % ;去氢土莫酸测定
的线性范围为 01137 2~11715 0 ( r2 = 1)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7176 % ,RSD 为 0162 %。结论  所建立的色谱方法
可以简便、准确测定茯苓中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的量 ,重现性好 ;各产地茯苓中的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的量差别
较大 ,有必要建立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的定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茯苓 ;猪苓酸 C ;去氢土莫酸
中图分类号 :R2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22670 (2009) 0721150203
  茯苓是中国传统中药 ,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始载
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
Pori a cocos ( Schw1 ) Wolf 的干燥菌核 ,性平 ,味
甘、淡 ,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宁心安神 ;主要含有三萜酸类如茯苓酸和多糖等有
效成分[ 1 ] 。猪苓酸 C、去氢土莫酸等茯苓素具有抗
肿瘤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 ,3 ]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测定项尚无其化学成分定量测定[4 ] 。本
·0511·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0 卷第 7 期 2009 年 7 月
3 收稿日期 :2008210226                      
基金项目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项目 (2006)
作者简介 :金晓勇 (1982 —) ,男 ,江苏连云港人 ,江苏大学 2006 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中药物质基础与质量评价。
Tel :13814038712  E2mail :jinzhulang @1631com3 通讯作者 贾晓斌 Tel/ Fax : (025) 85637809  E2mail :jxiaobin2005 @hot mail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