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多穗柯中黄酮类成分研究
李胜华,伍贤进* ,曾军英,张 俭,周 楠
收稿日期: 20100305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 2005DKA30430)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2009FJ3105 ) ;怀化市重大专项( 200704A) ;怀化
学院科研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胜华( 1978- ) ,男,硕士,主要从事生物活性成分的检测与分离。 Email: Lish enghu a110@ 126. com
* 通讯作者 伍贤进
(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重点实验室, 湘西药用植物与民族植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 怀化 418008)
摘 要:目的 研究多穗柯 Lithocar pus p oly stachyus 叶中黄酮类成分, 为其药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聚酰
胺、葡聚糖凝胶树脂及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UV、1HNMR、13CNM R)鉴
定其结构。结果 从多穗柯中分离得到 11 种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根皮素( 1)、根皮苷( 2)、二氢查尔酮2
D吡喃葡萄糖苷( 3)、2, 6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 4)、槲皮素( 5)、槲皮素3OD半乳糖苷( 6)、5羟基7
甲氧基二氢黄酮( 7)、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 8)、三叶海棠苷( trilobatin, 9)、槲皮素3OD葡萄糖苷( 10)、槲
皮素3O L阿拉伯糖苷( 11)。结论 化合物 3、4、6~ 8、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多穗柯; 黄酮;二氢查耳酮2D吡喃葡萄糖苷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10) 12 1967 03
多穗柯 L ithocar pus p oly stachyus Rahed,俗称
甜茶,属壳斗科栎属常绿植物,是一种药、食两用, 兼
有茶、糖、药三种功能的珍贵植物。主要集中于江
西、广西及湖南等省, 四川、安徽、福建、海南、云南、
贵州等省也有生长[ 1] 。多穗柯嫩叶是一种传统中草
药,具有清热利尿、滋润肝肾、润肺镇咳等功效,可用
于防治温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等症 [ 23]。民
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在降血糖、调血脂及降
血压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初步推断其抗氧化成分中
含有黄酮类物质 [ 4] , 多穗柯中总黄酮的量达到
10%
[ 5] 。多穗柯产地群众自古有采其嫩叶作 甜茶!
饮用的习惯,其香气浓郁、色泽鲜艳、回味甘甜持久,
是因为其中富含一种天然甜素, 这种甜味剂在多穗
柯叶中的量极高, 很有实际利用价值。本实验对多
穗柯叶中的黄酮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 最终得到 11
种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根皮素 ( 1)、根皮苷
( 2)、二氢查尔酮2D吡喃葡萄糖苷( 3)、2, 6二
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 4)、槲皮素( 5)、槲皮素
3OD半乳糖苷 ( 6)、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
( 7)、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 ( 8)、三叶苷( 9)、
槲皮素3OD葡萄糖苷( 10)、槲皮素3OL阿
拉伯糖苷( 11)。化合物 3、4、6~ 8、10、11为首次从
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和材料
超声波循环提取仪(北京恒祥隆有限公司) ; 熔
点仪为 XRC1型显微熔点仪,核磁共振波谱仪( val
iian Inova 500 MHz) ;质谱用VG AU TO Spec3000
质谱仪测定;柱色谱硅胶和薄层色谱硅胶(青岛海洋
化工厂) ;聚酰胺薄膜为浙江黄岩四青生化材料厂产
品,柱色谱聚酰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83305 部队
701厂产品;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植物样品采集于湖南省怀化芷江甜茶厂栽培基
地,经怀化学院伍贤进教授鉴定为壳斗科栎属植物
L i thocar pus p oly stachyus Rahed。
2 提取与分离
多穗柯叶 20 kg 烘干粉碎过 100 目筛,用 80%
乙醇溶液浸泡 24 h,利用超声波循环提取辅助提取
45 m in后减压浓缩得浸膏 1 12 kg, 混悬于水中,分
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进行萃取,回收溶剂后得到石
油醚部分 324 g, 醋酸乙酯部分 657 g。醋酸乙酯部
分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 氯仿甲醇( 100 ∀ 1、80∀
1、50∀ 1、30 ∀1、20∀ 1、10∀ 1、5 ∀1、3 ∀ 1、1∀ 1)梯
度洗脱,等份收集,薄层色谱方法检测, 合并相同部
分,再经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反复分离及重结
晶得化合物 1~ 11。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1: 无色针晶, mp 262~ 264 # (分解)。
EIMS m/ z : 275( [ M + H ] + )。相对分子质量 274,
分子式为 C15H 14O 5。1HNMR ( 400 MHz, DM SO
d6 ) : 2 75( 2H , t , J= 7 6 Hz, H) , 3 20 ( 2H , t,
∃1967∃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J= 7 6 Hz, H) , 5 80( 2H , s, H3, 5) , 6 65( 2H ,
d, J= 8 5 H z, H3, 5) , 7 00 ( 2H , d, J= 8 5 Hz,
H2, 6) , 9 03( 1H , s, 4OH) , 10 24( 1H , s, 4OH ) ,
1210( 2H , s, 2, 6OH) ; 13CNMR( 250 MHz, DMSO
d6 ) : 204 4( C= O) , 164 7( C4) , 164 3( C2, 6) ,
1554( C4) , 1310( C1) , 1293( C2, 6) , 115 2( C3,
5) , 103 0( C1) , 948( C3, 5) , 45 4( C) , 29 5( C
)。经与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 1为根皮素[ 6]。
化合物 2: 白色晶体, mp 168~ 169 # ; UV
!M eOHmax nm: 281 1, 224 5, 1HNMR ( 400 MHz,
DM SOd6 ) : 7 06 ( 2H , d, J = 8 55 Hz, H2, 6) ,
6 68( 2H , d, J = 2 51、8 56 H z, H3, 5) , 6 09( 2H ,
s, H3, 5) , 4 9 ( 1H , d, J= 8 84 Hz, H1%) , 3 90
( 1H , d, J= 12 07 Hz, H5%) , 3 71 ( 1H , d, J =
12 07 Hz, H6%) , 3 44( 2H , t H) , 3 30( 2H , t , H
3%, 4%) , 2 85 ( 2H , t , H ) ; 13 CNMR ( 250 MHz,
DM SOd6 ) : 134 087 ( C1 ) , 130 581 ( C2, 6 ) ,
156 657 ( C4) , 116 426 ( C3, 5) , 48 029 ( C ) ,
31 785( C ) , 207 071 ( C = O ) , 107 218 ( C1) ,
165 515( C2, 6) , 96 776 ( C3, 5%) , 165 173 ( C
4) , 101 485( CG- 1 ) , 75 057( CG- 2 ) , 78 332( CG- 3 ) ,
71 587( CG- 4 ) , 78 696( CG- 5 ) , 62 839( CG- 6 )。通过
熔点测定、UV、IR、NMR 波谱分析, 其数据与文献
报道根皮苷光谱数据一致[ 7] ,故确定化合物 2为根
皮苷。
化合物 3: 淡黄色结晶, mp 121~ 123 # ,
1
HNMR( 400 MHz, DM SOd6 ) : 2 91, 3 40( 2H ,
t, J= 8 Hz, H2, 6) , 5 10( 1H , d, J= 7 3 Hz, H3) ,
5 97, 6 19( 1H , d, J = 1 Hz, H3, 6) , 6 74, 7 08
( 2H , d, J= 9 H z, H2, 5) ; 13CNMR ( 250 MHz,
DM SOd6 ) : 156 1 ( C4) , 133 9 ( C1) , 130 8 ( C
2) , 130 3( C6) , 116 7( C3) , 116 1( C5) , 167 3( C
4) , 165 6( C6) , 162( C2) , 106 8( C1) , 98 5( C
5) , 95 5( C3) , 46 7( C) , 31 7 ( C ) , 206 5 ( C=
O) , 101 9( CG- 1 ) , 78 2 ( CG- 3 ) , 78 3 ( CG- 5 ) , 74 7
( CG- 2 ) , 71 9( CG- 4 ) , 62 4( CG- 6 ) ,数据与文献的光
谱数据基本一致 [ 8] ,故确定化合物 3为二氢查尔酮
2D吡喃葡萄糖苷。
化合物 4: 淡黄色结晶 (丙酮 ) , mp 195~
197 # , EIMS m/ z : 272( M + , 16) , 167( 100) , 152
( 11) , 147( 27) , 124( 10) , 91( 18) , 77( 10) , 69( 17)。
1HNMR( 400 MHz, CDCl3 ) : 7 25( 5H , m, H2~
6) , 6 03 ( 1H , d, H8) , 5 95 ( 1H , d, H6 ) , 3 87
( 3H , s, OCH 3 ) , 3 30( 2H , m, H) , 2 70( 2H , m,
H) ; 13CNMR( 250 MHz, CD3 COCD3 ) : 46 5( C
) , 31 3( C) , 205 0( C= O) , 106 7( C1) , 164 5
( C2) , 96 8 ( C3) , 168 3 ( C4) , 91 8 ( C5) ,
165 8( C6) , 126 2 ( C1) , 129 1( C2, 6) , 129 2
( C3, 5) , 162 7( C4) , 56 2( OCH 3 ) , 根据光谱及相
关信息鉴定化合物 4为 2, 6二羟基4甲氧基二
氢查耳酮,其光谱数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9]。
化合物 5: 黄色粉末, mp 306~ 308 # , TLC 展
开后紫外灯( 254 nm )下有荧光, 喷浓 H 2SO4 显黄
色;盐酸镁粉反应呈紫红色, 在紫外灯下呈黄色荧
光, 喷 AlCl3 荧光变成黄绿色。1HNMR ( 400
MHz, CD3OD) : 12 50( 1H , s, 5OH) , 6 37( 1H , d,
J= 2 0 Hz, H6) , 6 18( 1H , d, J= 2 0 Hz, H8) ,
7 25( 2H , s, H2, 6) ,其数据与文献报道槲皮素光
谱数据一致[ 10] ,故确定化合物 5为槲皮素。
化合物 6: 黄色粉末, 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
1
HNMR ( 400 MHz, DMSOd6 ) : 12 62 ( 1H , s,
OH5) , 10 83( 1H , br s, OH7) , 9 68( 1H , s, OH
4) , 9 19 ( 1H , s, OH3) , 7 65 ( 1H , dd, J= 2 0,
8 5 Hz, H6) , 7 57 ( 1H , d, J= 2 0 Hz, H2) ,
6 83( 1H , d, J = 8 5 Hz, H5) , 6 39 ( 1H , d, J=
2 0 Hz, H8) , 6 19( 1H , d, J= 2 0 Hz, H6) , 5 37
( 1H , d, J= 7 5 Hz, H1%) ; 13CNMR ( 250 MHz,
DM SOd6 ) : 176 9 ( C4) , 163 6 ( C7) , 160 7 ( C
5) , 155 7( C9) , 155 6 ( C2) , 147 9( C4) , 144 2
( C3) , 132 9 ( C3) , 121 4 ( C6) , 120 6 ( C1) ,
115 4( C2) , 114 6( C5) , 103 3( C10) , 98 1 ( C
6) , 92 9( C8) , 101 3( C1%) , 70 6 ( C2%) , 72 6 ( C
3%) , 67 4( C4%) , 75 3( C5%) , 59 6( C6%)。以上数
据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11] , 鉴定化合物 6为槲皮
素3OD半乳糖苷。
化合物 7: 黄色针晶(丙酮) , mp 236~ 238 # ,
EIMS m/ z ( % ) : 270 ( M+ , 17 ) , 166 ( 100 ) , 138
( 71) , 123( 34) , 104( 28) , 77( 24) , 69( 34)。1HNMR
( 400 MHz, CD3OD) : 7 48~ 7 39( 5H , m, H2~
6) , 6 09( 1H , d, J= 2 Hz, H8) , 6 04( 1H , d, J=
2 Hz, H6) , 5 4( 1H , dd, J= 3, 12 Hz, H2) , 3 81
( 3H , s, OCH 3 ) , 2 98( 1H , dd, J= 12, 16 6 Hz, H
3t rans) , 2 70 ( 1H , dd, J= 3, 16 5 Hz, H3cis )。
13CNMR( 250 MHz, CD3OD) : 80 2 ( C2) , 46 4
( C3) , 191 8( C4) , 166 6( C5) , 97 1( C6) , 167 0
( C7) , 94 2( C8) , 64 2( C9) , 105 8( C10) , 140 6
( C1) , 129 7( C2, 6) , 127 2( C3, 5) , 129 4( C
4) , 56 2( OCH 3 )。根据光谱及相关信息鉴定化合
∃1968∃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
物 7为 5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其光谱数据与文
献报道基本一致 [ 12]。
化合物 8: 黄色针晶 (甲醇) , mp 245~ 248 # 。
盐酸镁粉反应阳性。1HNMR( 400 MHz, DM SO
d6 ) : 13 00( 1H , s, OH5) , 10 06( 1H , s, OH4) ,
9 48 ( 1H , s, OH3) , 7 49 ( 1H , m , H2) , 7 45
( 1H , m, H6) , 6 92 ( 1H , d, J= 8 4 Hz, H5) ,
6 81( 1H , s, H3) , 6 76( 1H , d, J= 2 1 Hz, H6) ,
6 47 ( 1H , d, J= 2 1 Hz, H6) , 5 08 ( 1H , d, J =
8 2 Hz, H1%) , 3 15 ~ 3 47 ( 6H , m , GluH2% ~
6%)。13 CNMR( 250 MHz, DM SOd6 ) : 163 2 ( C
2) , 104 1( C3) , 182 0( C4) , 162 1( C5) , 99 3( C
6) , 164 9( C7) , 94 8( C8) , 156 8( C9) , 104 1( C
10) , 121 8( C1) , 113 6( C2) , 145 8( C3) , 150 2
( C4) , 116 2 ( C5) , 119 2 ( C6) , 100 5 ( C1%) ,
73 5( C2%) , 77 5( C3%) , 69 8 ( C4%) , 76 5( C5%) ,
60 4( C6%) ,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 [ 13] , 确定化
合物 8为木犀草素7OD葡萄糖苷。
化合物 9: 黄色无 定形粉末 ( 甲醇 )。其
1HNMR、13 CNMR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三叶苷基
本一致[ 14] ,故鉴定化合物 9为三叶海棠苷。
化合物 10: 淡黄色粉末, 盐酸镁粉反应阳性。
1HNMR( 400 MHz, DM SOd6 ) : 12 60 ( 1H , s,
OH5) , 10 78( 1H , br s, OH7) , 9 60( 1H , s, OH
4) , 9 20 ( 1H , s, OH3) , 7 65 ( 1H , dd, J= 2 0,
8 5 Hz, H6) , 7 57 ( 1H , d, J= 2 0 Hz, H2) ,
6 81( 1H , d, J= 8 5 Hz, H5) , 6 38 ( 1H , d, J =
7 5 Hz, H8) , 6 20( 1H , d, J= 2 0 Hz, H6) , 5 45
( 1H , d, J= 2 0 H z, H1%) ; 13 CNMR ( 250 MHz,
DM SOd6 ) : 176 9 ( C4) , 163 6 ( C7) , 160 7 ( C
5) , 155 7 ( C9) , 155 6( C2) , 147 9 ( C4) , 144 2
( C3) , 132 9 ( C3) , 121 4 ( C6) , 120 6 ( C1) ,
115 4( C2) , 114 6( C5) , 103 3( C10) , 98 1( C
6) , 92 9 ( C8) , 100 3( C1%) , 73 5( C2%) , 75 9( C
3%) , 69 4( C4%) , 77 0( C5%) , 60 4( C6%)。以上数
据与文献报道一致[ 15] ,故鉴定化合物 10 为槲皮素
3OD葡萄糖苷。
化合物11: 黄色粉末(甲醇) , mp242~ 244 # 。
盐酸镁粉反应阳性, 1HNMR( 400 MHz, CD3OD)
: 7 52 ( 1H , d, J = 2 0 Hz, H2) , 7 49 ( 1H , dd,
J= 2 0, 8 3 Hz, H6) , 6 89 ( 1H , d, J = 8 3 Hz,
H5) , 6 39( 1H , d, J = 2 1 Hz, H8) , 6 20( 1H , d,
J= 2 1 Hz, H6) , 5 46 ( 1H , H1%) , 3 50 ~ 4 32
( 5H , m )。13CNMR ( 250 MHz, CD3OD) : 180 1
( C4) , 166 1( C7) , 163 2( C5) , 159 4( C9) , 158 7
( C2) , 150 0 ( C4) , 146 5 ( C3) , 135 0 ( C3) ,
123 2( C6) , 123 0( C1) , 116 9( C5) , 116 5( C
2) , 109 6( C1%) , 105 7 ( C10) , 100 0( C6) , 94 8
( C8) , 88 1 ( C4%) , 83 4 ( C2%) , 78 8 ( C3%) , 62 7
( C5%)。光谱数据与文献对照一致 [ 16] , 鉴定化合物
11为槲皮素3OL阿拉伯糖苷。
参考文献:
[ 1]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M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1972
[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下册 ) [ M ] 北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 3] 李胜华, 伍贤进,杨青丹,等 多穗柯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
药材, 2010, 33( 4) : 549551
[ 4] 李胜华, 伍贤进, 郁建平, 等 多穗柯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其
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 J] 食品科学, 2008, 29( 8) ; 139141
[ 5] 杨大坚, 钟炽昌, 肖 倬 甜茶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草药,
1991, 22( 3) : 99101
[ 6] 朱智勇, 罗金花, 张兵锋 马醉木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药
材, 2008, 31( 5) : 687689
[ 7] 肖坤福, 廖晓峰 多穗柯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鉴定 [ J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 26( 3) : 8587
[ 8] 周文华, 水谷健二, 田中治, 等 湖南甜茶的甜味成分研究
[ J] 食品科学, 1992( 4) : 1719
[ 9] Sui W, Brow n G Cyloeud esmanolides from Sarcandra glabra
[ J] Phytochemist ry , 1996, 43( 4) ; 819
[ 10] 赵海誉, 范妙璇, 石普丽, 等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草药, 2010, 41( 1) : 1418
[ 11] 许文东, 林厚文, 邱 峰, 等 蛇莓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7, 42( 13) : 981983
[ 12] 罗永明, 刘爱华, 余邦伟, 等 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2005, 40( 9) : 12961298
[ 13] 沈晓丹, 王 冰, 刘春宇, 等 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 & ) [ J ] 中草药, 2009, 40( 12) : 18831885
[ 14] Nie R, T anaka T , Zhou J, et al Phloriz in and t rilobatin ,
sw eet digydrochaconeglucosides fr om leaves of L i th ocar pu s
l i tsei f ol iu s Rehd [ J] A gr ic B iol chem , 1982, 246 ( 7 ) :
19331934
[ 15] 刘志军, 戚 进,朱丹妮, 等 头花蓼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
性研究 [ J ] 中药材, 2008, 31( 7) : 995998
[ 16] 段静雨, 阮金兰 小连翘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草药, 2005,
36( 10) : 14611463
∃196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1 卷第 12 期 2010 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