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1788·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2期2008年12月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胡雪艳,陈海霞,高文远。,刘新桥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目的 研究泽泻Alismaorientalis干燥块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
SephadexLH一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泽泻干燥块茎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泻醇A24一乙酸酯(alisolA24-acetate,I)、16,23一氧化泽
泻醇B(16,23一oxidoalisolB,I)、11-去氧泽泻醇B23一乙酸酯(11-deoxy—alisolB23一acetate,I)、11一去氧泽泻醇
C23一乙酸酯(11一deoxy—alisolC23一acetate,Ⅳ)、alismol(V)、阿曼托黄素(amentoflavone,Ⅵ)、2,2’,4一三羟基查耳酮
(2,2’,4-trihydroxychalcone,Ⅶ)、0-谷甾醇(/3-sitosterol,Ⅷ)。结论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泽泻;化学成分;泽泻醇A24一乙酸酯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12—1788—03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is
(Sam.)Juzep.的干燥块茎,为《中国药典》收载品
种n]。泽泻在多种中药制剂及配伍中均有使用,具有
利水、清湿热和泄热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
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近代药理证
明泽泻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活血化瘀的功效,以
及利尿、降低血压、抗脂肪肝等作用[2]。泽泻的主要化
学成分是三萜及倍半萜类成分,还含有二萜、挥发油、
生物碱、黄酮、蛋白质及淀粉等化学成分。本实验主要
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寻找抗肿瘤活性成
分打下一定的基础。目前已从泽泻干燥块茎中分离得
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泽泻醇A24一乙酸酯(al—
isolA24一acetate,I)、16,23一氧化泽泻醇B(16,23一
oxidoalisolB,Ⅱ)、11一去氧泽泻醇B23一乙酸酯(11一
deoxy—alisolB一23一acetate,Ⅲ)、11一去氧泽泻醇C一
23一乙酸酯(11-deoxy—alisolC23一acetate,Ⅳ)、alis—
mol(V)、阿曼托黄素(amentoflavone,Ⅵ)、2,27,4一
三羟基查耳酮(2,27,4一trihydroxychalcone,Ⅶ)、p
谷甾醇(psitosterol,Ⅷ)。其中化合物Ⅵ和Ⅶ为首次
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仪器、药材及试剂
柱色谱硅胶和薄层硅胶(青岛海洋化工厂);
SephadexLH一20(Pharmacia);NMR用VARIAN
INOVA5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制备HPLC(日
本丰光公司,Pu一1580智能HPLC泵;RI一1530智
能RI检测器);泽泻Alismaorientalis(Sam.)
Juzep.于2005年9月购自福建,经天津大学药物科
学与技术学院高文远教授鉴定。
2提取与分离
取泽泻干燥块茎约8kg,粉碎,用95%、80%乙
醇分别回流提取3次,每次4h,减压回收乙醇得浸
膏,加入适量水混悬后,分别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进
行萃取。醋酸乙酯部分先用2.5kg的硅胶柱进行粗
分,用氯仿一甲醇系统梯度洗脱,TLC检测合并,得
到15个组分,其中组分2、3、9、12通过硅胶柱、
SephadexLH一20、ODS—HPLC、PTLC得到化合物
I(20.6mg)、Ⅱ(10mg)、Ⅲ(17.5mg)、N(26·6
mg)、V(49.1mg)、Ⅵ(27.5mg)、Ⅶ(50mg)、Ⅷ
(620mg)。
3结构鉴定
化合物I:无色粒晶,分子式为C。zHszoe。
1H—NMR(CDCl3,500MHz)艿: .99(3H,s),1.06
(3H,s),1.08,1.14,1.26,1.29(各3H,s),1.01
(3H,m),1.66(3H,rfl),1.75(IH,d,,=11Hz,H一
9 ,3.86(1H,rN,H一11),4.92(1H,brS,H一 4),3.29
(1H,ITl,H一23),2.07(3H,s,H—Ac)。”C—NMR
(CDCl。,500MHz)见表1,并且与文献对照基本一
致口],确定化合物1为泽泻醇A24一乙酸酯。
化合物Ⅱ:白色针晶(MeOH),分子式为
C3。H460。。1H—NMR(CDCl3,500MHz)艿:0.89(3H,
s),1.06。1.065,1.07(各3H,S),1.16(3H,d,J=
7.0Hz,Me一21),1.25(3H,s),1.31,1.30(各3H,
s),2.72(3H,m,H一12,24),3.53(1H,brt,J一8Hz,
H—16),3.82(1H,m,H一11),4.43(1H,brt,J一8.0
Hz,H一23)。13C—NMR(CDCl3,500MHz)见表1,并
且与文献对照基本一致[4],确定化合物Ⅱ为16,23一
收稿日期:2008—03—16
*通讯作者 高文远Tel:(022)87401895E—mail:pharmgao@tju.edu.cn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2期2008年12月·1789·
氧化泽泻醇B。
化合物I:黄色油状物,分子式为C。。H。。o。。
1H—NMR(CDCl3,500MHz)艿:0.80,1.00,1.04,
1.06,1.10,1.31,1.33(各3H,S),1.02(3H,d,J=
7.OHz),2.06(3H,S,OAc),2.73(1H,d,J=8.5
Hz,H一24),4.59(1H,m)。13C—NMR(CDCl3,500
MHz)见表1,并且与文献对照基本一致[5],确定化
合物Ⅲ为11一去氧泽泻醇B23一乙酸酯。
表I化合物I~Ⅳ”C—NMR数据(CDCl3,500MHz)
Table1 13C-NMRDataforcompoundsI——1V
(CDCl3,500MHz)
化合物Ⅳ:白色针晶(丙酮),分子式为
C32H4805。1H—NMR(CDCl3,500MHz)艿:0.87,
0。93,1.06,1.07,1.23,1.28,1.29(各3H,S),1.20
(3H,d,J一7.0Hz),1.79(1H,d,J一19.0Hz,Ha一
15),2.06(3H,S,OAc),2.45(1H,d,J一19.0Hz,
Hb一15),2.72(1H,d,J=8.5Hz,H一24),4.51(1H,
m)。”C—NMR(CDCl。,500MHz)见表1,并且与文
献对照基本一致[5],确定化合物Ⅳ为11一去氧泽泻醇
C23一乙酸酯。
化合物V:无色油状物,分子式为C。。H:。o。
1H—NMR(CDCl,,500MHz)艿:0.99(3H,d,J一7.0
Hz) 1.00(3H,d,J一6.5Hz),1.25(3H,.S,H一15),
4.7l(1H S,H一14b),4.76(1H,S,H一4a),5.56
(IH,S,H一6)。13C—NMR(CI)C13,500MHz)Cl~C⋯
艿:55.2,25.0,40.4,80.9,47.5,121.6,150.O,30.2,
37.3,154.1,37.7,21.5,21.7,24.3,106.7。以上数
据与文献对照基本一致L5],确定化合物V为alismol。
化合物Ⅵ:黄色无定形粉末(CH。oH),分子式
为C30H180lo。1H—NMR(C5D5N,500MHz)d:7.24
(1H,S,H一3),7.17(1H,S,H一6),8.21(2H,d,J一
8.5Hz,H一27,6),7.46(2H,重叠,H一37,57),7.35
(1H,S,H一3”),7.04(1H,d,J=2.0Hz,H一6”),7.12
(1H,d,J=2.0Hz,H一8”),8.86(1H,d,J=2.5Hz,
H一2”),7.72(1H,d,J一8.5Hz,H一 ”),8.22(1H,
dd,J一2.5,8.5Hz,H一6”)。13C—NMR(C5D5N,500
MHz)艿:164.9(C一2),103.9(C一3),183.4(C一4),
162.8(C一5),100.19(C一6),163.5(C一7),105.6(C一
8),156.2(C一9),105.4(C一10),122.9(C—l’),129.2
(C一27,67),117.2(C一3’,57),163.0(C一47),165.O(C一
2”),104.5(C一3”),183.1(C一4”),164.1(C一5”),100.4
(C一6”),166.2(C一7”),95.2(C一8”),158.9(C一9”),
105.3(C一10”),122.8(C一1”),132.9(C一2”),122.1
(C一3”),161.7(C一4”),117.6(C一5”),128.7(C一6”)。
以上数据与文献对照基本一致[6],确定化合物Ⅵ为
阿曼托黄素。
化合物Ⅶ:黄色无定形粉末(CH。()H),分子式
为C15H120。。1H—NMR(CD30D,500MHz)艿:6.29
(1H,d,J一2.5Hz,H一3),6.42(1H,dd,J一2.0,8.5
Hz,H一5),7.97(1H,d,J一9Hz,H一6),6.84(2H,d,
J一8.5Hz,H一37,6),7.61(2H,d,J一8.5Hz,H一
47,57),7.60(1H,d,J=15.5Hz,H。),7.79(1H,d,
J一15.5Hz,H口)。”C—NMR(CD30D,500MHz)艿:
144.5(CB),117.2(C。),192.4(CO),126.7(C一1),
130.7(C一2,6),115.7(C一3,5),160.4(C一4),113.6
(C一1’),165.2(C一2’),102.6(C一37),16 .3(C一4’),
108.0(C一57),132.2(C一67)。以上数据与文献对照基
本一致[7],确定化合物Ⅶ为2,27,4三羟基查耳酮。
化合物Ⅷ:白色结晶,mp132~134。C,五氯化锑
显色呈红色。与对照品p谷甾醇共薄层,Rf值一致[2]。
参考文献:
F13中国药典[s].2005年版.
[23蔡立宁。王红姝.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EJ].天然产物研究
与开发,1996,8(1):5-9.
[33彭国平,朱国元,楼风昌.泽泻中二个三萜新成分的研究
万方数据
·1790· 中草115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9卷第12期2008年12月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4):5-8.
[4]沃联群,罗光明,王保秀,等.草泽泻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
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1263—1265.
[5]NakajimaY,SatohY.MasumiK,eta1.TerpenoidsofAl s—
maorientalerhizomesandthecruderugAlismatisrh zoma
口].Phytochemistry,1994,36(1):119—127.
[6]张玉梅,谭宁华.黑西哥落羽杉中三个活性双黄酮研究[J].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1):107—110.
[7]于德泉.分析化学手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M].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1999.
灰色链霉菌对8个植物C2,甾体的生物转化
范黎明1’2,沈月毛¨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204;
2.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摘 要:目的 研究灰色链霉菌对8个C:。甾体的生物转化作用。方法通过灰色链霉菌在YS培养基中发酵,对
C:。甾体进行转化。结果告达亭(I)和乙酰基告达亭(V)的C一12位ikematic酯基发生羟基化,产生一个相同的新
化合物4’一羟基告达亭(Ia)。而两个乙酰化的衍生物包括乙酰基告达亭(V)和二乙酰基青阳参苷元(VI)发生去乙
酰化。青阳参苷元(I)、青阳参苷甲(I)、青阳参苷乙(Ⅳ)、去乙酰基萝蓐苷元(Ⅶ)和3一乙酰基去乙酰基萝蘑苷元
(Ⅶ)没有检测到明显的转化。结论灰色链霉菌降低了所饲喂C。,甾体的亲脂性而不是形成色霉素或c:。甾体皂苷
所具有的脱氧糖侧链。
关键词:生物转化;C。。甾体;灰色链霉菌;羟基化;4’一羟基告达亭
中图分类号:R2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8)12—1790一03
C。。甾体皂苷是萝蘼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在青
阳参CynanchumotophyrllumSchneid.中也有大量
发现。青阳参是萝蘑科鹅绒藤属植物,广布于我国西
南地区,云南民间用其根做滋补强壮药,治疗小儿惊
风症和风湿关节痛。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根含有较
高量的c2。甾体皂苷[1~3],其中青阳参苷甲(otophyl—
losideA)和青阳参苷乙(otophyllosideB)显示抗癫
痫活性,可以保护小鼠免于听源性痉挛(audiogenie
seizures)发作,ED50值为10.20mg/kg[3]。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放线菌同高等植物有
密切关系,也是研究最多的微生物,其中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griseus的许多基因已经被克隆并分
析[4’5],包括许多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
簇。在灰色链霉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中,色霉素
及其衍生物例如色霉素A。[6’7],在结构上含有脱氧
糖链,这一点同青阳参中发现的C:。甾体皂苷[31相类
似。这表明,灰色链霉菌的脱氧糖转移酶可能具有与
植物青阳参中相应酶类似的功能。因此,本实验使用
灰色链霉菌对一些来自青阳参的C。,甾体及其衍生
物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以探讨灰色链霉菌的脱氧
糖转移酶是否能够对植物成分起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材料:旋光用。lascoDIP一370数码旋
光仪测定,红外光谱用BrukerTensor27型红外光
谱仪测定,KBr压片。核磁共振谱用BrukerAM一
4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以TMS为内标。质谱用
VGAutospec一3000型质谱仪测定。薄层色谱硅胶
和柱色谱硅胶(200---300目)均为中国青岛海洋化
工集团产品。
1.2底物的准备:青阳参植物材料粉碎的根以醋酸
乙酯提取,提取物进一步用石油醚提取得到石油醚
不溶的粗苷部分。取部分粗苷,以1%硫酸一甲醇回
流水解。反应体系以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之后,
减压除去甲醇,残液以氯仿提取。氯仿液经无水硫酸
钠干燥,浓缩得到的提取物用硅胶柱色谱,依次用氯
仿一甲醇(50:1、20:1)洗脱,分别得到化合物告达
亭(I)和青阳参苷元(Ⅱ)。另一部分粗苷依次以四
氯化碳一醋酸乙酯(95:5、85:15)提取,提取物分别
以硅胶柱色谱,氯仿一甲醇(99:1)洗脱,得化合物Ⅲ
和fv。
化合物I在10%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中回流加
热30h,得去乙酰基萝蘼苷元(Ⅶ)。
收稿日期:2008—04—26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070007)
作者简介:范黎明(1976一),男,河南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分离研究。E—mail:fanlimin91976@gmail.COrn
*通讯作者沈月毛Tel;(0871)5223111Fax:(0871)5150227E—mail:yshen@mail.kib.ac.cn
万方数据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 胡雪艳, 陈海霞, 高文远, 刘新桥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津,30007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8,39(12)
被引用次数: 3次

参考文献(7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
2.蔡立宁;王红姝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6(01)
3.彭国平;朱国元;楼凤昌 泽泻中二个三萜新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2(04)
4.沃联群;罗光明;王保秀 草泽泻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5(16)
5.Nakajima Y;Satoh Y;Masumi K Terpenoids of Alisma orientale rhizomes and the crude drug Alismatis
rhizoma[外文期刊] 1994(01)
6.张玉梅;谭宁华 黑西哥落羽杉中三个活性双黄酮研究[期刊论文]-云南植物研究 2005(01)
7.于德泉 分析化学手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小凤.樊淑彦 中药泽泻研究概述[期刊论文]-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9,30(2)
2. 肖飞艳.冯育林.杨世林.王跃生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5)
3. 蒋轶伦.韩超.邱招钗.王小如.JIANG Yi-lun.HAN Chao.QIU Zhao-chai.WANG Xiao-ru 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在泽泻
动态研究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分析试验室2006,25(3)
4. 洪承权.朴香兰.楼彩霞.HONG Cheng-quan.PIAO Xiang-lan.LOU Cai-xia 泽泻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期刊论文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4)
5. 朱玉岚.彭国平.ZHU Yu-lan.PENG Guo-ping 泽泻的萜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18(2)
6. 丁霞.吴水生 泽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2008,25(5)
7. 彭国平.潘林梅.文红梅 泽泻的对照品研究[期刊论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3)
8. 彭国平.楼凤昌 泽泻化学成分的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3)
9. 李长伟.吴水生 泽泻调血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2009,5(10)
10. 尹仁杰.吴继洲 泽泻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药导报2003,22(5)

引证文献(4条)
1.王建平.傅旭春 泽泻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医学 2012(14)
2.禹建春.叶红梅.林西西 泽泻的药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1(2)
3.李敏 氮肥运筹对泽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期刊论文]-作物杂志 2011(1)
4.李敏 氮肥运筹对泽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期刊论文]-作物杂志 2011(1)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81201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