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nalysis on ecological suitabilityand regionalizatio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国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区划



全 文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481·
·专论·
中国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区划
陈士林,索风梅,韩建萍,谢彩香,姚辉,李西文,李滢,魏建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摘要:从气候、土壤地质、群落生态、遗传等多角度论述中药材单品种生态适宜性分析;并从传统区划、数值区划
和综合区划3个阶段讨论中药材区划的研究发展历史;重点讨论地理信息系统在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和中药区
划中的优势和主要关键技术。对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和中药区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对我国中药材生态适
宜性和中药区划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区划;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2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670(2007)04—0481—07
Analysisonecologicalsuitabilityandregionalization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CHENShi—lin,SUOFeng-mei,HANJian-ping,XIECai-xiang,YAOHui,
LIXi—wen,LIYing,WEIJian—he
(InstituteofMedicinalPl 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andPeking
UnionMedicalCo lege,Beijing100094,China)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ecologicalsuitability;regionalization;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GIS)
中药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大量药材资源
趋于濒危,迫切需要野生变家种;加之很多药材存在
连作障碍,特别是人参种植地需要30年以上、西洋
参种植地需要20年以上、三七种植地需要8~10年
以上才能再次种植,因此每年很多药材的生产均面
临产区的扩大和重新选地问题。但盲目引种、扩种会
严重影响中药材生产的合理布局,极大削弱药材的
道地性,导致药材品质严重下降,许多引种药材有效
成分的量远远低于药典标准。因此,开展中药材生态
适宜性和区划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药
用植物单品种生态适宜性及生产区划的研究现状进
行了论述,重点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中药材生态
适宜性研究中的优势和关键技术,并对中药材适宜
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对发展前景进行了
展望。
1 中药材单品种生态适宜性研究
“诸药所生,皆有其境”,生态环境适宜性对药材
的道地性具有重要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
在对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群落生态等方面,旨在寻
找影响药材有效成分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1.1气候因子与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从生物学角
度来讲,道地药材是物种受特定生境的影响,在长期
生态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遗传特征的个体
群。因此,植物生态型是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实
质。目前已广泛开展了各种气候因子与药材道地性
的研究。肖小河等口1对四川乌头和附子气候生态适
宜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模糊集合论(Fuzzysets)分别
建立乌头和附子5个生态气候要素的隶属函数模
型,以50个市(县)气象台(站)为代表,综合评价了
四川省乌头和附子产地气候条件的生态适宜性,根
据评价结果将四川划分为3个乌头不同适宜区和4
个附子不同适宜区。赵英等D1通过对吉林省西洋参
栽培产地生态环境的分析,确立了栽培西洋参气候
生态因子数字模型;温度和日照是影响西洋参总皂
苷量的主要气候因子[3]。另据研究表明物候期是影
响金银花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绿原酸量在花盛期
收稿日期:2006—12—15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撵计划项目(2006BAl09802)}北京市科技项目(Y0804001000091)
作者简介:陈士林(1961~),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国内外杂志发表
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本。Tel:(010)62899700E—mail:slchen@implad.ac.cn
万方数据
·482· 中革1Is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
达到最高值,而在其他阶段下降n]。对三七的研究结
果表明一月降水量和年温差是影响三七总皂苷的关
键因子,降水量有利于三七体内黄酮的累积,而对总
苷、多糖和三七素的累积有抑制作用r5]。对苍术的研
究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量的重要生态主导
因子之一,高温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
子之一[6]。由此可见,不同药材品种有不同的气候
幅,而且气候因子对药材品质的影响是多角度、多层
次的,因此综合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
种统计学方法,揭示药材品质指标和外观性状与气
候因素的内在相关性,对不同产区的气候因子与药
材品质和外观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深刻阐释
气候因子对药材道地性的影响机制。
1.2土壤及成土母质与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目前
土壤因素与药材生态适宜性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土壤组分、土壤微量元素、土壤结构、土壤酸碱度等
方面。陈士林等r7]对暗紫贝母生长区的土壤进行主
成分分析,研究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差异是产生
松贝(川贝母)品质差异的重要因子。此外,对不同土
壤类型和三七皂苷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土壤
类型对三七皂苷量影响显著,但土壤微量元素对三
七皂苷量无直接影响[8]。对野马追的生态适应性研
究表明,野马追适宜在微酸环境中生长[9]。同时有研
究表明在影响冬虫夏草品质的优劣方面,微生态环
境的作用有时超过大的气候环境、地域差异的作用。
不同产区药材品质与产区地质背景有一定相关
性,道地药材中微量元素的差异与地质背景有密切
关系。地质背景系统对药材品质的制约作用是通过
其外延的“岩石一土壤~药用植物”系统完成地质大
循环和小循环的统一,从而制约道地药材的分布、生
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如四川灌县岩石呈现第四纪
地质体,土壤为冲积潮土,形成了川芎的优势小生境
效应系统。重庆石柱县岩石呈现侏罗纪长石石英砂
岩,土壤为黄化沙壤,形成了黄连优势小生境系
统[10|。道地金银花的分布受地质背景系统制约,主
要分布于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区内,由
于受成土母质影响,金银花最适合的土壤类型是中
性或稍偏碱性的砂质壤土。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对土壤因素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土壤养分含量因子、土壤反应因子,土壤毒害
因子、土壤物理因子,而土壤微生态环境、土壤微生
物对药材品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应加强药
用植物生长环境中土壤微生态和微生物方面研究。
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态学方法对土壤微生物
类群、功能、结构多样性进行评价研究,分析比较不
同产区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种类和数量比例,并研
究其与道地药材品质和外观性状的相关关系。运用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出与药材品质相关的微生物
种类(或种群)和它们对药材品质的贡献率,同时进
行道地药材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制约效应研究。
1.3地形地貌因素与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中药材
具有明显的空闻分布地域规律,药材的不同产区间
不仅存在地理位置差异,而且在地形地貌方面也有
很大差异。不同海拔高度对药材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如黄连同一时期生长在低海拔处的根状茎质量和小
檗碱量大于高海拔处口¨,而短葶飞蓬在同一地区中
总黄酮量有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u引。海拔的变
化会引起气候微环境的改变,不同坡向和坡度的太
阳辐射量、土壤水分、地面无霜期不同,综合应用主
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及灰色关联理论等多种数学方
法分析药材品质与不同地形因子间的相关性,揭示
道地药材品质和外观性状与地形地貌的相关性。
1.4群落因素与药材生态适宜性研究:道地药材生
长的群落环境(包括群落组成和群落结构)是植物生
长的关键因素,关系到物种的生存、多样性、演替、变
异等方面,研究道地药材生长的最适群落环境是道
地药材与环境相关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陈土林
等D3,14]尝试以数值分类方法,初步确定了暗紫贝母
分布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群落特征,并研究了其群
落类型与松贝(川贝母)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指出绣
线菊+金露梅一珠芽蓼群落、窄叶鲜卑花+环腺柳+
毛蕊杜鹃群落、委陵菜+条叶银莲花群落所产松贝
为品质最优的商品规格;运用相似系数法对暗紫贝
母和川贝母分布的群落类型进行了数值分类[1“ls]。
王良信等口61对适于黄芪生长的群落类型进行了调
查,结果表明榛灌丛是最佳群落。
目前关于群落生态与药材品质相关性方面的研
究还相对较少,研究不同群落类型(包括群落的物种
类型、外貌和结构、组成比例、地理分布、生态环境
等)与道地药材品质和外观性状相关关系,得出不同
群落类型对药材品质的贡献度差异;同时,研究群落
和小气候包括太阳辐射、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状况、
水分状况、空气成分、空气流动、土壤形成和环境、营
养分配等与道地药材有效成分累积和外观性状的相
关性,揭示群落生态条件与药材品质的密切联系。
I.5生态适宜性的遗传分析:目前关于药用植物遗
传分析研究多集中在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药用
植物的DNA指纹和遗传多样性。采用DNA分子标
万方数据
中草药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483·
记方法,可以分析不同产地药材基因型与品质问的
相关性,研究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确定道地产区药
材种质资源的基因型,明确药材道地性形成的遗传
机制。因此,DNA分子标记方法不但是药用植物道
地性研究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为筛选、寻找药效
好、有效成分量高的药物资源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对“南药”广藿香不同产地间的叶绿体和核基因组的
基因型与挥发油化学型的关系研究发现,广藿香基
因序列分化与其产地、所含挥发油化学变异类型呈
良好的相关性;基因测序分析技术结合挥发油分析
数据可作为广藿香道地性品质评价方法及物种鉴定
的强有力工具[17|。对浙江产车前种群遗传分化的主
成分分析表明,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位置、海拔高
度有联系r18|。对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基因序列及生物
碱量比较研究表明,不同产地浙贝母的差异不是由
碱基序列,而是由小环境因素引起的[1⋯。
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基础上,应
加强药用植物主要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
因的表达研究,揭示药材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主
要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不同生态环境
下的表达差异,建立以主要有效成分生物合成关键
酶基因为依据的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技术。
2中药材综合区划和生产布局研究
综合区划是自然区划的深入,包括自然与社会
经济两方面。目前,我国的综合区划研究正处在起步
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中药材综合区划更是
如此。中药材综合区划作为区划系统中一个独立的
单元,在局部地区或范围上与气候、土壤、植被以及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和综合农业区划工作有些差别,
但从整体情况看,基本上是相似的。随着科学发展与
生产需要,研究与进行中药材生产区划,对于因地制
宜地发展中药材生产及合理布局,发展优势品种以
及促进《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
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全面实施都有着重要现实
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综合以往诸多研究文献及成
果,可初步将中药材综合区划的研究进展归纳为3
个阶段和发展时期,简单来讲,经历了定性、定量和
多因素综合区划3个阶段。
2.1 中药材传统区划研究:传统的区划研究遵照自
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有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安排中药
材生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科
学性。但由于所掌握的中药材具体的生境特点和生态
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有限,所以中药材生产区划的研究
还相对比较落后,只停留在定性的研究阶段。就目前
来看,传统的综合区划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
区域性的综合区划。目前已经对江苏、贵州等进行中
药材区划,如在贵州的中药资源区域分布和区划中,
把贵州自然植被区域划分为8个植被区,并对各植被
区的中药资源区域分布进行了统计和介绍[2“。二是
全国性的综合区划。20世纪80年代初,由全国7个
部委、中国药材公司具体组织实施的全国中药资源普
查,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了初步的区划研究。在借鉴
农业区划等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研究提出了中药区划
的原则、依据和命名规则,建立了中国中药区划的综
合分区系统。按照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地域分异规
律,全国共分为9个一级区(大区)和28个二级区(亚
区)乜¨。《中国中药区划》作为《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的
重要组成部分,为中药材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分类指导
提供了定性依据。此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中药材
主产区的形成特点和分布规律,促进我国道地药材资
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通过对我国道地药材分布
情况的整理和分析,初步将全国划分为道地药材产地
区域和道地药材产区两个等级单位,并从分布上把我
国的道地药材分成3个大类群。传统区划研究中生态
因子考虑少,手工绘制的区域图较粗糙、灵活性差,限
制了对生产的指导。
2.2 中药材数值区划研究:数值分类是一种定量的
研究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重现性,能从大量的原始
资料中归纳出普通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定
性方法的不足。例如根据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运用
计算机以组平均法聚类分析研究中药区划,将全国
分为4个区和8个亚区,并对各区和亚区的生态环
境条件、植物区系和植被特征做了阐述[z幻;运用该
方法还定量刻划了15种川产道地药材气候生态适
宜性∞3|。诸多实践证明运用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对
道地产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
道地药材研究方面,初步对我国道地药材产地的形
成演变和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我国道地
药材产区进行了区划的研究,初步将全国分为3个
道地药材产地区域和8个道地药材产区。在中药材
区划研究中,根据甘肃自然条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
定量20种绿色道地药材气候生态适宜性,提出了道
地药材生产合理布局及增产增值的设想。应用这类
方法进行区划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从
总体上来讲,仍不乏局限性,缺少自然因素和包括人
类活动等在内的社会因素的相互融合和综合效应评
价。另外,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引进和多学科交叉的
广泛应用,使得中药材综合区划概念也涵盖了新的
万方数据
·484· 中草喃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
内容,因此,其研究内容和手段也不能只停留在定性
和简单定量的阶段。
2.3中药材多因素综合区划研究:近年来,随着计
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道地药材生态适宜性
研究不断深入,中药材区划研究进一步向多因子指
标化、定量化、分析综合化、多学科、现代技术集成方
向发展。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林业等领域
得到了初步应用。与农作物相比而言,中药材的分布
和生境相对复杂。中药材综合区划研究发展至今,仍
是特定历史阶段的阶段性研究,其区划结果是静态
的指标体系。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发展及气
候资料数据库的完善,生物适生地分析已实现了计
算机化。中药材的区划首先应参考我国综合自然区
划,在地貌区划、气候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动
物区划以及综合农业区划等有关的区划材料基础
上,以中药材主产区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主,
以气候、土壤、地貌、植被等因素为辅的原则进行。另
外,中药材主产区及道地产区的形成和变化有许多
人为和主观的因素,如过度采挖使褥原产地资源枯
竭导致产区转移,或开发新产区资源。如人参,由于
上党地区资源枯竭,转到东北地区发展;肉苁蓉在内
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肉苁蓉资源已近枯竭,现市场上
主要销售新疆的管花肉苁蓉。总之,将生态条件如气
候、土壤、地形地貌、群落等自然环境与人文因子等
社会环境二者有机结合和叠加,进行中药材综合区
划才是科学的。
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
tern,GSI)的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系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大特征是将属性数据与空间
地理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可视化方式显示事物的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在农业、林业
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壤适
宜性评价;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特色经
济作物种植适宜性评价系统;从气候、土壤、区位、承
灾能力等方面,分析了上海蔬菜的生产优势区域。但
在中药领域其应用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课题组首
次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中药材适宜性评价,与中
国测绘科学院和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合作,共同研究
开发了国内外第一个针对中药材生产特点的“中药
材生态适宜性评价系统”(TCMGIS—I)。利用该系统
进行了多个药材品种的产地适宜分析,结果表明该
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使用性。
3.1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评价系统构建技术
3.1.1数据整合及空间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是
系统进行空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前提,因此需对空
间数据库的构建原则、构建内容、数据分类体系、数
据组织、采用模式及数据更新方式等进行研究,以确
定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技术路线。
研究药材生态、品质和社会经济要素等多源信
息的空间化技术,实现药材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的
一体化集成和表达。整合的数据主要有:国家基础地
理信息数据、气候资源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中药资
源普查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见图1。
i苎望⋯l
图1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Fig.1Constructionofspatiald tabase
3.1.2中药材生态适宜性的栅格数据模型:物种引
种的基本原则是气候相似,即引种地与原产地气候
相似。为精细刻画每一评价单元内的气候相似性,把
与中药材生长环境相关的各个环境因子分别量化成
栅格数据结构,即将海拔、降水、温度、湿度、土壤、日
照等因子数据转换成每平方公里的单元网格,即采
用栅格数据模型来准确评价每一空间单元内中药材
种植的适宜性。
3.1.3数据挖掘及相关分析模型建立:空间数据挖
掘是寻找大量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方法,应用
GIS进行空间数据挖掘是目前进行海量数据分析的
重要手段之一。道地药材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要素
的相关关系分析关键是相关分析的算法研究。基于
GIS分析平台,建立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
析模型,用数据挖掘中的多种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
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数学等多种手段,研究
生态因子与药材品质问相关性,建立道地药材空间
知识库;综合运用空间叠加、合并分析技术和空间索
引策略,建立快速空间聚类机制;并编写相关算法,
以实现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相关分析的自动化。
3.1.4适宜区评价模型建立:根据药材品质与生态
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针对不同药材品种选
择合理的因子权重,研究与药材数据特点相符合的
数据标准化方法(标准差标准化、最大值标准化、总
万方数据
中草菊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
和标准化等),研究合理的衡量其他区域与药材道地
产地相似度的计算方法(绝对值距离、欧氏距离、明
考斯基距离等),初步确定适合不同药材品种的适宜
区评价模型。结合专家系统和道地药材信息库对分
析结果进行评估及因素权重的调整,运用GIS技术
结合数学模型、聚类分析、模糊数学等技术处理各类
信息,确定道地药材的适宜区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
3.1.5空间分析:本系统中的空间分析分为栅格数
据空间分析和矢量数据空间分析两大类。栅格数据空
问分析用于寻找中药材的最适宜生长区域。矢量数据
空间分析用于对中药材生长区域和行政区划进行叠
加,进一步分析中药材适宜区的行政范围及面积等。
利用GIS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和
方法,结合药用植物的环境因子及土壤类型,构建评
价模型,从而确定药用植物的适生地分布规律。
3.2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比较
3.2.I基于点对点的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
近年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
析也有不少应用实例。如北柴胡的适宜性产地分
析[2“,得出了北柴胡的适宜生长地点,分析的基本
原理是考察不同地点的气候相似距数值,获得不同
相似距数值等级的适宜产地。由于是比较不同地点
间的气候相似距,因此,只能说明某一地点而非某一
区域的数值等级,所以得不出适宜区的面积。同时由
于大部分药材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山区、沙漠、林下,
尤其是原生地在荒山僻岭的野生药材,周围气象站
点稀少,这种以县的气象站点数据为分析依据的点
对点的分析方法,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不适合于
中药材。
3.2.2基于栅格数据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中药
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的数据格式是
栅格数据,即各个环境因子分别量化成每平方公里
的栅格数据,利用栅格数据模型准确评价每一空间
单元内中药材种植的适宜性。对利用栅格数据分析
出的中药材生长区域和矢量行政区划图层进行叠
加,进一步分析和计算出中药材适宜区的行政范围
及面积。
利用TCMGIS—I进行了多个药材的产地适宜
性分析,如对蒙古黄芪的生态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
黄芪的适宜产区主要集中在山西北部、内蒙南部一
带,在东南部地区不适于黄芪栽培,与文献报道一
致[25];利用TCMGIS—I进行三七产地适宜性数值分
类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广西等一些少数传统
产区是三七生态适宜集中分布区,而其他地区为零
星产地盈61;应用TCMGIS—1分析人参的适宜产地得
出人参除了适合在长白山区一带种植外,在内蒙、黑
龙江的大兴安岭山区,北京、河北的燕山山脉,山西
的太行山脉及陕西的秦岭一带有适合人参生长的山
地,从而验证了历史上人参在“上党”有分布的记
载[27|。多个单品种生态适宜性的分析结果验证了该
系统采用栅格数据格式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中药
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路线图见图2。
4讨论与展望
4.1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评价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1.1取样代表性问题:药材品质受生长年限、采
样时间等多因素影响,解决某一生态区域内样品取
样的代表性问题是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相关性研究
的前提数据基础。
4.1.2多源数据集成问题:药材生态、品质和社会
经济要素等多源信息的空间化技术,实现药材属性
信息与空间信息的一体化集合和表达,最终实现药
材属性和空间信息增量更新的技术与方法。
4.1.3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间相关分析问题:药用
植物品质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
系,而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规律研
究需要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才有可能获得准确结果。
4.1.4基于空间数据的多指标综合分析:传统的中
药资源分析均是基于数据的多元统计,而中药资源
的分布本身是带有空间信息的,如何将中药资源的
空间信息和传统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实现基于
空间数据的中药资源多指标综合分析是目前存在的
关键技术难题。
4.2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系统:为了使中药材产
地适宜性分析系统可操作性更强,以方便不同层次
人的使用,目前还需建立中药资源评价模型库、适宜
性评价方法库和专家知识库等。
4.2.1中药资源评价模型库的构建:模型库是进行
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前提,模型库中应包括单指
标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单指标评价模型对影
响中药材产地适宜性的单个因子进行分析评价,根
据各因子指标值与药材质量间的关系建立各因子相
应的评分函数并确定域值,包括气候相似性评价模
型、土壤适宜性评价模型、地形地貌适宜性评价模
型、群落生态适宜性评价模型等。综合评价模型是在
综合考虑自然资源、社会和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
影响下,对评价单元的产地适应性进行优劣比较。
万方数据
·486·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
图2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技术路线图
Fig.2Analyticaltechniquero teof cologicalsuitabil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4.2.2适宜性评价方法库的建立:适宜性评价方法 材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但由于受研究范围及取
库为中药资源评价模型求解提供算法和程序的统一 样量的影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数据量太少不
支撑,包含产地适宜性评价常用的基本方法和标准 足以说明隐含信息;二是对利用回归方程得出的结
算法,如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模糊数 果没有进行检验,给分析结果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
学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方法、灰色系统分析方法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开发的中药材产地
方法库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模型与方法的分离存储, 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I)从大角度研
有利于新方法的生成和修改,可根据不同的决策和 究全国范围的中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划定出药材生
分析需要选取适当的算法。 长的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分析结果将为
4.2.3专家知识库的建立:专家知识库存放所需要 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分析确定准确的试验范
的领域知识,用于指导适宜性评价过程和帮助对评价 围,而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的研究结果又将对
结果的评估。是在评价决策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作 系统的权重进行重新划定,使分析结果更准确,二者
用,模拟决策者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依据决策者 相辅相成。因此,应用TCMGIS—I结合主导因子和
的经验、判断和推测,得到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评价结 限制因子分析将为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研究开
果。专家知识库包括事实库、规则库和约束库3部分。 辟广阔的应用前景。
4.3 中药材生态适宜性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分析:
生态适宜性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分析是个复杂的过
程,确定生态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并根据主导因子
和限制因子对生态适宜性进行区划,从而对次生代
谢物进行调节,排除不利因素,控制其向有利于合成
次生代谢物和提高次生代谢物量的方向发展,是生
态适宜性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生态适宜性相关的
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分析,多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
关联分析等方法获得,很少进行实验的验证工作。不
少文献报道虽然利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找出了某种药
References:
[1]XiaoXH,ChenSI。,ChenSY.Thestudyontheclimatic
ecologicaladequacyofWutouandFuzifromSichuan[J].Res
DevProt(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6(3):151-153.
E2]ZhaoY,WangQX,LiuGY.Studyonthecologyfactorin
regionalizationofPanaxquinquefoliminJil nProvince[J].
GinsengRes(人参研究),2001,13(4):19-23.
[3]wuQS,ZhuRB,WanZH,eta1.Thecorrelationbetween
effectivecomponentsofAmericanGinsenga dclimaticfac—
tors[J3.ActaEcolSin(生态学报),2002,22(5):779—782.
E47_XingJB,LiP,LiuY.Studyonvariationofehlorogenicacid
inLonicerajaponicawithdifferentphenologicalphasesand
localitiesEJ3.ChinPharm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1):
1 9—21.
万方数据
中草蔼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8卷第4期2007年4月·487·
Cs]
E6]
ET]
[8]
[9]
[10]
ItI]
[12]
[13]
[14]
[】5]
[16]
[17]
FengXQ,CuiXM,ChenZJ,eta1.Analysisofcorrelation
betweenfeetivecomponentsofburk(Panaxnotoginseng)
andmeteorologicalfactors[J].ChinJAgrometeor(中国农
业气象),2006,27(1):16—18.
GuoLP,HuangLQ,YangH,ela1.Habitcharacteristics
forthegrowthofAtractylodeslanceab sedonGIS[J].
China。,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2005,30(8):
565—568.
ChenSL。XiaoXH,ChenSY.Studyonthecorrelation
betweenBulbusFritillariaecirrhosaequ lityandsoilecology
日].JChinM耐zVlate,·(中药材),1990,13(9):3-5.
CuiXM,ChenZJ,WangCL,eta1.SoileffectonPanax
notoginsengcontent[J].GinsengRes(人参研究),2000,12
(3):18—21.
ZhangXD,DengB,HuaiHY.Analysisofecologialfactors
affectingheproductionofEupatoriumlindleyanumDC.var.
trifoliolaturn—ana the ticandsuperiormedicinalplantfrom
JiangsuProvince口].ChinWildPlantRes(中国野生植物资
源),2005,24(5):52-55.
FanJA,YiSP,ZhangAJ,eta1.GBSconditionalityeffec—
tiononthegenuinetraditionaldrugsfromSichuanProvince
rJ].ChinaJ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1996,21
(1):12一14.
ZhaoGQ,DuZP.EffectonqualityandieldofCoptischi—
nensiswithitsdifferentageandmonthatdifferentaltitude
[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2,33(12):
1119—1121.
SuWH.LuJ,ZhangGF,eta1.Ecologicalandbiologial
analysisoftotalf avonoidsinErigeronbreviscapus口].Chin
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1,32(12):1119—1121.
ChenSL,XiaoXH,ChenSY.Studyonthecommunity
ecologyfFritillariaunibracteataFJ].JChinMedMater
(中药材),1989。】2(¨):5-8.
ChenSL,XiaoXH。ChenSY.Unmericalstudiesonspatial
distributionpatternofFritillariaun bracteatacommunity
[j].JNorthwestChinaNormUniv:NatSci(西南师范大学
学撤:自然科学版),1997,22(4):416—420.
ChenSL,JiaMR,WangY,eta1.Studyontehcommunity
ofFritillariaci rhosabythepercentageofsimilarity[J].Res
PracChinMed(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t7(3):9-12.
WangLX,LiuJ,ZongXM.Recoveryexperimentofwild
resourcesofAstragalus[J].Chinu巧膨PlantRes(中国野生
植物资源),1999,18(2):27—29.
LiuYP,LuoJ P,FengYF,eta1.DNAprofilingof
Pogostemoncablinchemotypesdifferinginessentialo lcorn-
position口].ActaPharmSin(药学学报),2002,37(41):
304—308.
[18]GuoSL,ZhangDX,CaoT.Principalaxesnalysesonpop—
ulafiongeneticdifferentiationofPlantagoasiaticainZhejiang
EJ].ChinJApplEcoi(应用生态学报),2002,13(i0):
1283—1286.
[19]CaiZH,LiP,LiSI。,eta1.Sequencesof5S—rRNAgene
spacerregiona dcomparisonofalkaloidcontentinFritillaria
thunbergiifromd fferenthabitats口]。JChinMedMater(中
药材),2001,24(3):157-159.
[20]RanMX.Studyonregionaldistributionandivisionoftra—
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inGuizhouProvince[J].
JChinMedMater(中药材),1995,20(10):579—581.
[213 ChinaN tionalCorporationof Traditional&Herbal
Medicine.RegionalDistributionandDivision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Resources(中国中药区划)[M].Beijing:
SciencePr ss,1995.
[22]ChenSL,XiaoXH,WangY.Thenumericalregionalization
ofmedicinalplantinChina[J].ResDevMark(资源开发与
市场),1994,10(1):8-10.
[23]XiaoH,ChenSL,CbenSY.Studyontheproducedistri—
butionofthegenuinetraditionaldrugsfromSichuanProvince
[J].ChinaJChinMaterMed(中国中药杂志),1992,17
(2):70-72.
[24]WeiJH,ChenSL,WeiSQ,eta1.Analysisontheadaptive
areaofBupleurumchineseDC.andit’squantificationallygeo—
graphicaldivision[J].WorldSciTech:ModTraditChin
MaterMed(fit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6):
125—129.
[25]ChenSL,WeiJ H,SunCZ。eta1.Developmentf
TCMGIS—Ianditsapplicationinsuitableproducingareaeval—
uationofAstragalusmembranaceus[J].WorldSciTech:
ModTraditChinMedMaterMed(fit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
代化)。2006,8(3):47—53.
[26]weijH,ChenSL,SunCZ,eta1.Studyon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andregionalizationofPanaxnotoginsengbased
onTCMGIS—IEJ].WorldSciTech:AfDdTra itChinMed
MaterMed(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3):
118—121.
[27]WangY,WeiJH,ChenSL,eta1.AnalysisofPanaxGin—
seng’jproducingareabasedonTCMGIS—I口].Asia—Pacific
TraditMed(亚太传统医药),2006,(6):73—78.
、驴电≯电分卅铲驴、驴卅争电争抄《尹抄电争电≯q分卅p驴《哥卅争卅铲卅p吨争卅势吨矿卅pq驴Y驴、驴、疹、驴、驴、口、护、猡、驴、驴、驴、驴、矿、驴、露、露、西hd斗司争电争瞳P1瞳尹吲尹叫夕、驴
2007天然产物分离应用技术成果交流会暨2006年度论文颁奖大会
为更好地开展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天然产物分离应用中的技术交流、促进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应用
水平,上海同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一医疗集团生命
科学业务、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定于2007年6月11日(星期一)9:oo~16:00在南京中国药科大学举办
“2007天然产物分离应用技术成果交流会暨2006年度论文颁奖大会”。
会议将邀请陈凤庭、曹学丽、范国荣、顾铭、孔令义、欧阳藩、颜继忠、郑卫等专家老师作为主讲嘉宾(排名
不分先后,按姓名拼音排列)。
欢迎各位专家及各地区经销商参加本次研讨会,届时会议将免费提供午餐。由于场地原因,每单位限定
2人。敬请有意参加会议者务必于大会10天前传真、电告各联系人确认。
详细情况可登陆本公司网站查询!www.tautobiotech.com.
日期:2007年6月11日9:oo~16:oo地点: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Tel:(021)51320588—8028/8029/8030;Fax:(021)51320502
E—mail:tauto@tautobiotech.corn联系人:方先生、陈小姐、赵先生
万方数据
中国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区划
作者: 陈士林, 索风梅, 韩建萍, 谢彩香, 姚辉, 李西文, 李滢, 魏建和, CHEN Shi-lin
, SUO Feng-mei, HAN Jian-ping, XIE Cai-xiang, YAO Hui, LI Xi-wen, LI Ying
, WEI Jian-he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7,38(4)
被引用次数: 31次

参考文献(27条)
1.Xiao X H;Chen S L;Chen S Y The study on the climatic ecological adequacy of Wutou and Fuzi from
Sichuan 1990(03)
2.Zhao Y;Wang Q X;Liu G Y Studyon the ecology factor in regionalization of Panax quinquefolim in
Jilin Province[期刊论文]-人参研究 2001(04)
3.Wu Q S;Zhu R B;Wan Z 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ffective components of American Ginseng and
climatic factors[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2(05)
4.Xing J B;Li P;Liu Y Study on vari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Lonicera japonica with different
phenological phases and localities[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3(01)
5.Feng X Q;Cui X M;Chen Z J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efective components of burk (Panax
notoginseng)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期刊论文]-中国农业气象 2006(01)
6.Guo L P;Huang L Q;Yang H Habit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growth of Atractylodes lancea based on GIS
[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5(08)
7.Chen S L;Xiao X H;Chen S Y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quality
and soil ecology 1990(09)
8.Cui X M;Chen Z J;Wang C L Soil effect on Panax notoginseng content 2000(03)
9.Zhang X D;Deng B;Huai H Y Analysis of ecologi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var.trifoliolatum-an authentic and superior medicinal plant from Jiangsu Province[期
刊论文]-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5(05)
10.Fan J A;Yi S P;Zhang A J GBS conditionality effection on the genuine traditional drugs from
Sichuan Province 1996(01)
11.Zhao G Q;Du Z P Effect on quality and yield of Coptis chinensis with its different age and month
at different altitude[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2(12)
12.Su W H;Lu J;Zhang G F Ecological and biologial analysis of total flavonoids in Erigeron
breviscapus[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1(12)
13.Chen S L;Xiao X H;Chen S Y Study on the community ecology of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1989(11)
14.Chen S L;Xiao X H;Chen S Y Unmerical studie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community 1997(04)
15.Chen S L;Jia M R;Wang Y Study on teh community of Fritillaria cirrhosa by the percentage of
similarity[期刊论文]-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3(03)
16.Wang L X;Liu J;Zong X M Recovery experiment of wild resources of Astragalus 1999(02)
17.Liu Y P;Luo J P;Feng Y F DNA profiling of Pogostemon cablin chemotypes differing in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期刊论文]-药学学报 2002(41)
18.Guo S L;Zhang D X;Cao T Principal axes analyses on population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Plantago
asiatica in Zhejiang[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2(10)
19.Cai Z H;Li P;Li S L Sequences of 5S-rRNA gene spacer region and comparison of alkaloid content in
Fritillaria thunbergii from different habitats[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1(03)
20.Ran M X Study 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ivi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Guizhou Province 1995(10)
21.China National Corporation of Traditional & Herbal Medicine 中国中药区划 1995
22.Chen S L;Xiao X H;Wang Y The numerical regionaliz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in China 1994(01)
23.Xiao X H;Chen S L;Chen S Y Study on the produc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uine traditional drugs
from Sichuan Province 1992(02)
24.Wei J H;Chen S L;Wei S Q Analysis on the adaptive area of Bupleurum chinese DC.and its
quantificationally geographical division[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06)
25.Chen S L;Wei J H;Sun C Z Development of TCMGIS-I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uitable producing area
evaluation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03)
26.Wei J H;Chen S L;Sun C Z Study on quantit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Panax
notoginseng based on TCMGIS-I[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03)
27.Wang Y;Wei J H;Chen S L Analysis of Panax Ginsengs producing area based on TCMGIS-I 2006(06)

本文读者也读过(6条)
1. 朱琳.陈明彬.朱延年.李再刚.杨丽霞.郑晓华 秦巴山区根类中药材气候适宜性区划[期刊论文]-陕西气象
2009(2)
2. 王璃.魏建和.陈士林.孙成忠.赵润怀.刘召芹.肖小河.王继永.周应群.Wang Yu.Wei Jianhe.Chen Shilin.Sun
Chengzhong.Zhao Runhuai.Liu Zhaoqin.Xiao Xiaohe.Wang Jiyong.Zhou Yingqun 道地药材浙贝母产地适宜性的
GIS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2006,8(6)
3. 张小波.陈敏.黄璐琦.郭兰萍.格小光.林淑芳.吴志刚.ZHANG Xiao-bo.CHEN Min.HUANG Lu-qi.GUO Lan-ping.
GE Xiao-guang.LIN Shu-fang.WU Zhi-gang 我国地黄人工种植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2011,18(5)
4. 陈士林.周应群.谢彩香.赵润怀.孙成忠.魏建和.刘召芹.高微微.CHEN Shi-lin.ZHOU Ying-qun.XIE Cai-xiang.
ZHAO Run-huai.SUN Cheng-zhong.WEI Jian-he.LIU Zhao-qin.GAO Wei-wei 基于TCMGIS-Ⅰ的西洋参生态适宜性分
析[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8,33(7)
5. 魏建和.陈士林.孙成忠.刘召芹.赵润怀.王继永.周应群.肖小河.Wei Jianhe.Chen Shilin.Sun Chengzhong.
Liu Zhaoqin.Zhao Runhuai.Wang Jiyong.Zhou Yingqun.Xiao Xiaohe 三七产地适宜性数值分类与区划研究[期刊
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8(3)
6. 李先恩.陈士林.魏淑秋.魏建和.兰进.赵润怀 地黄适生地分析及等级划分[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6,31(4)

引证文献(31条)
1.姜林 浅谈人参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3)
2.王利民.戴洪波 青冈县万寿菊种植适宜性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1(6)
3.黄林芳.谢彩香.陈士林.段宝忠.孙成忠.凯撒·苏来曼.王丽芝 沙生药用植物锁阳产地适宜性的定量评价[期刊论
文]-植物学报 2010(2)
4.蔡小红.邓年妹 崇义县白术、玄参、升麻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2(8)
5.陈士林.黄林芳.陈君.杨美华.钱忠直.陆建伟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
现代化 2011(3)
6.刘杨楠.窦德强.谢彩香.康廷国.许亮 基于TCMGIS的牛蒡子适宜产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09(11)
7.吴志刚.潘永地.张剑.陶正明.冷春鸿 基于GIS的地道药材温郁金种植适宜性评价[期刊论文]-浙江农业学报
2010(5)
8.Chang LIU.Hua YU.Shi-Lin CHEN 中国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战略框架简述[期刊论文]-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1)
9.张艳.曹慧.尹永田.刘萍 基于网格优化的中药材空间管理信息系统[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9(4)
10.莫静静.刘国顺.叶协锋.史宏志 基于GIS和AHP的南阳市烟草种植生态适宜性评价[期刊论文]-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3)
11.杜静.索凤梅.黄林芳 基于TCMGIS的贯叶连翘生态适宜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12(2)
12.王静爱.刘金欣.高路.孟繁蕴.张文生.陈静 浅谈数字药匣的理论构建与应用[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1(6)
13.王珍.董梁.李家春.萧伟.谢彩香.黄林芳.王振中 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11(12)
14.索风梅.丁万隆.谢彩香.董粱.林余霖.孙成忠.李应东 蒙古黄芪的生态适宜性数值分析[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
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3)
15.王璃.谢彩香.陈士林.吴琼.魏建和.李健.王谷强 石柱参(人参)产地适宜性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
药现代化 2008(4)
16.王冬梅.黄林芳.索凤梅 民族药苦豆子生态适宜性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11(10)
17.黄林芳.陈士林 无公害中药材生产HACCP质量控制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1(7)
18.林余霖.黄林芳.李卿.王丽芝.谢彩香.索凤梅.孙超.由金文.陆建伟 八角茴香产地适宜性分析与数值区划[期刊
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3)
19.索风梅.谢彩香.陈士林.孙成忠 常用药材栀子生态适宜性数值分析[期刊论文]-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6)
20.王珍.索凤梅.黄林芳 基于TCMGIS的溪黄草生态适宜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11(11)
21.蒋舜媛.孙辉.周毅.陈士林.谢彩香.陈铁柱.马小军 宽叶羌活适生地分析及数值区划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9(4)
22.周应群.曹海禄.赵润怀.陈士林 中药资源生态学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11(3)
23.谢彩香.索风梅.贾光林.宋经元.黄林芳.陈士林 人参皂苷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24)
24.索风梅.陈士林.余华.谢彩香.孙成忠 中国四大名菊的产地适宜性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2)
25.曾勇.蔡传涛.刘贵周.文平 不同海拔两种天麻仿野生栽培下产量和品质变化[期刊论文]-植物科学学报 2011(5)
26.张霁.蔡传涛.蔡志全.刘贵周.罗媛.杨志雄 不同海拔云南黄连生物量和主要有效成分变化[期刊论文]-应用生态
学报 2008(7)
27.武孔云.孙超 中药材品质及提高中药材品质的途径[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0(7)
28.何银生.由金文.刘海华.艾伦强.郭杰.张国华.何美军.郭晓亮 恩施州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期刊论文]-湖北
农业科学 2011(12)
29.谭燕.贾茹.陶金华.杨念云.段金廒.钱大玮.江曙 内生真菌诱导子调控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期刊论文]
-中草药 2013(14)
30.陈士林.谢彩香.姚辉.宋经元.孙超 中药资源创新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5)
31.谢彩香.索风梅.贾光林.宋经元.黄林芳.陈士林 人参皂苷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24)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70400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