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筛选草珊瑚黄酮高产细胞克隆系的研究



全 文 :·276·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
物时,必须加入细胞分裂素解除抑制,才能打破休
眠,促进萌发[1]。
羌活种子中内源Z、GAs、IAA和ABA的量在
20d时都增加,可能有利于启动羌活种胚的生长分
化。从羌活种子内源Z的变化来看,Z与种胚的生长
速度有关,羌活种胚生长缓慢的时期是层积70和
150d时,这两个时期羌活种子中内源Z量相对较
低。羌活种子内源IAA量在20d时增加,之后下
降,在i00和150d时检测不到,且未完成生理后熟
的羌活种子IAA量比出芽种子中的高,可能羌活种
子内源IAA与羌活种子休眠的的解除有关。
羌活种子内源GA。量在100d时较低,别的时
期都比较高,尤其是在20d时达到最高值,可能此
时GA。量的增加提高了羌活种胚的生长潜力,有研
究指出内源赤霉素可能通过这两条途径控制种子萌
发:降低胚周围组织的机械阻碍作用和提高胚的生
长潜力,种皮和胚乳的破裂导致烟草种子休眠解除
与赤霉素相关[2]。羌活种子内源ABA量在20d时
增加,之后下降,到i00d时就检测不到了,ABA量
在层积前期增加,可能促进胚的分化和发育,有研究
指出ABA在植物种胚发育中的作用主要有两点:
一是刺激胚胎的发生,一是防止成熟的胚过早萌发
而影响物种的延续[3]。而赤霉素可能对打破种子休
眠没有直接的作用,如通过后熟和层积能提高Ara—
bidopsisthaliana赤霉素缺陷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
感性来减轻种子的休眠;夕}源GA。处理A.thaliana
的休眠种子不能很有效地打破休眠,GA。只是当
ABA的合成被抑制的时候才促进种子的萌发[“。羌
活种子中内源GA。的量一直远高于ABA的量,而
且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GA。浸泡完成形态后熟的
羌活种子(胚率80%)24h对打破羌活种子的生理
后熟效果也不明显(未发表),可能GA。对打破羌活
种子的休眠也没有直接的作用。根据近些年来的研
究,从生理学方面分析指出ABA和赤霉素在种子
中的作用有“拔河”般的激素平衡关系,决定着种子
所有的休眠和萌发能力。ABA高敏感水平和赤霉素
低敏感水平导致种子休眠程度增加,反之,ABA低
敏感水平赤霉素高敏感水平导致种子休眠程度降
低[s]。层积后期不能检测到ABA,此时羌活种子并
没有解除休眠,可能除了ABA之外还有其他内源
抑制物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致谢:实验得到中国林业科学院分析中心王文
芝老师帮助。
References:
[1]HanBW.PlantGrowthandDifferentiation(植物生长与分
化)EM].Beijing: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Press,
2003.
[2]PhilippeG,DeniseB,BrunoS,elal。Controlofseeddor—
mancyinNicotianaplumbaginifolia:post—imbibitionabscisic
acidsynthesisimposesdormancymaintenanceD].Planta,
2000,210(2):279—285.
[3]ZhaoYH,YangSL,LiuHQ,ela1.Dynamicsofendoge—
noushormoneinAmericanginsengseedduringmorphological
alter—ripeningr odandtheirregulationtoembryodevelop—
ment[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1,32(2);
159—162.
[4]SoniaAR,DeniseB。Marie—H616neW,甜a1.Changesin
endogenousabscisicacidlevelsduringdormancyreleasend
maintenanceofmatureseeds:studieswiththeCapeVerde
Islandsecotype,thedormantmodelofArabidopsisthaliana
口].Planta,2004,219(6):479—488.
[5]BradySM,McCourtP.Hormonecross—talkinseeddorman—
cy[J].JPlantGrowthRegulat,2003,22(I):25—31.
筛选草珊瑚黄酮高产细胞克隆系的研究
涂艺声,吴笑臣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植物单细胞克隆的研究,国际上自20世纪70
年代以后迅速发展。其原因是,一方面理论研究的需
要,另一方面细胞工程的研究,特别是植物次级代谢
工业化生产的兴起,推动了单细胞克隆研究的发
展m2|。笔者在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已研究
报道了草珊瑚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
愈伤组织启动诱导、悬浮细胞培养系统‘3~53和建立
了一套适合草珊瑚细胞克隆的平板培养技术嘲。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它作为一
种调节植物信号以调节植物的各生理过程因子,在
收稿日期:2005—04—01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460)
作者简介:涂艺声(1957一),女,教授,2002年调入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植物生物技术。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277·
研究欧芹悬浮培养细胞的类苯丙烷代谢和黄酮苷途
径中[7]报道,光诱导类苯丙烷代谢顺序相关PLA
酶,肉桂酸一4一羟基化酶,P一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组
I)和类黄酮苷途径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黄烷酮
合成酶的活性。尤其是紫外光,通常刺激许多培养物
形成某些次级代谢产物,高原植物因接受紫外光线
多,类黄酮成分的质量分数相对高,这可能是因为黄
酮类物质对植物自身起保护的功能。
为了探索细胞工程提高生产草珊瑚天然有效成
分的技术方法,笔者采取相关的诱导方法,处理裸细
胞并结合单细胞克隆培养,进行了系统的筛选研究
检测工作,这为细胞大量培养生产草珊瑚有效成分
提供了基础。
1材料
采用人工诱导继代培养的第38代草珊瑚愈伤
组织无性系,经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代,收集培养物
作细胞诱变及其平板培养筛选的材料。
2方法
2.1 草珊瑚细胞克隆系培养:草珊瑚细胞克隆系培
养基和培养方法见文献报道[3“]。
2.2草珊瑚悬浮物的紫外光诱变:草珊瑚悬浮培养
物的制备方法参见文献报道[5],然后在1000r/min
离心5min,用吸管吸去上清液,沉淀的细胞在无菌
条件下定量转入灭菌皿中,以人工紫外光辐照裸露
细胞,辐照度为625/-W/cm2并进行不同辐照时间
5、4、3、2、1、0.5、0.25、0min处理和不同细胞密度
(个/mL):2700、3600、4500、5400、6300、7200、
8100处理实验,此后即进行细胞的平板培养。
2.3草珊瑚悬浮培养福马酸、琥珀酸培养诱变及培
养方法:在悬浮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0、40、20、10、5、
0mg/L不同质量浓度的福马酸、琥珀酸后,进行诱
变培养15d,以后正常悬浮培养二代,再进行细胞平
板培养。悬浮培养方法见文献报道[5]。
2.4草珊瑚细胞平板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草珊瑚诱
变细胞平板培养及培养方法见文献报道[6]。
2。5细胞克隆的挑选和继代培养:草珊瑚细胞平板
培养30d,挑选直径1~2mm的细胞克隆团块于三
角瓶中继续培养,每30天转接1次,连续培养4次,
其后各克隆系作为第1代,每克隆系一半用于继代
培养,一半用于相对增长率、总黄酮量的检测。克隆
系继代培养周期30d。
2.6细胞相对增长率的测定计算、总黄酮的提取、
测定法:采用相对增长率进行对比,以消除因接种量
的差别产生的影响。实验时,称重接种培养物(接种
前后分别称三角瓶及内含物的质量,得接种量),培
养一个月后收获培养物并称重。计算公式:相对增长
率一[(收获质量一接种质量)/接种量]×100%。总
黄酮的提取、测定见文献报道[3]。
3结果
3.1 紫外光辐照诱变因子的效应:利用草珊瑚有效
成分之一黄酮吸收紫外光的特性,人工辅加紫外光
辐照为诱变压力,期望诱导细胞内表达有关酶的
DNA发生变异,继之,经单细胞克隆筛选变异细胞
株。由表1结果表明草珊瑚细胞紫外光辐射半致死
时间为2min,当辐照时间为5min时,细胞克隆植
板率很低,并表现出细胞严重受伤害,细胞克隆很难
发生,0.5min以下的辐照时间影响植板率变化甚
小,植板率密度高,不利于细胞克隆筛选,由表1得
知3min的紫外光辐射较为适合,细胞植板率为
8.35%,能有效发生细胞克隆以及区别挑选(表1内
诱变细胞的密度为5000个/mL)。
表1紫外光辐射草珊瑚细胞不同时问
处理的克隆植板率效应
Table1 PlantefficiencycOrrespOndingtovarious
ultraviolettimperiods
5 4.32 79.38
4 5.88 71.93
3 8.35 60.14
2 10.43 50.21
1 15.5l 25.97
O.5 17.96 14.27
0.25 20.68 1.29
0 20.95
不同裸细胞密度受紫外光辐射后与其细胞克隆
的发生和生长存在密切关系,由表2可以看到细胞
密度在4500个/mL细胞以下的处理,细胞植板率
较低,而超过8000个/mL细胞时,克隆植板率迅速
提高,这是因为细胞密度大,细胞间互相遮盖,而紫
外光透过力差,结果是有的细胞未受到紫外光的作
用生长势强所致。因此,认为本实验适宜紫外光辐照
(辐照度625btW/cm2)的细胞密度为4500~7200
个/mL,辐照时间采用3min。
表2紫外光辐照不同细胞密度的
细胞克隆植板率变化
Table2 Plantefficiencycorresponding
toirradiatedcellulardensity
诱变细胞密度/(个·mL“) 克隆植板率/%
O.82
5.34
8.71
10.89
11.03
11.22
17.53
3.2福马酸、琥珀酸诱导草珊瑚细胞的胁迫实验:
O
O
O
O
0
O
O







2
3
4
5
6
7
8
万方数据
·278· 中草芮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月
福马酸、琥珀酸均为草珊瑚有效成分[3],本实验期望
通过添加外源福马酸或琥珀酸质量浓度胁迫压力,
诱导、筛选有效成分(福马酸或琥珀酸)的高产细胞
突变株,在悬浮培养中分别单独添加60、40、20、10、
5、0mg/mL不同质量浓度的福马酸或琥珀酸预处
理诱变培养,测定其悬浮培养物的相对增长率,结果
是几乎都比对照的相对增长率降低1~2.5倍,有些
处理的细胞全褐死,不能生长,尤其采用它们的悬浮
培养物进行细胞平板培养,多次重复表现植板率几
乎为零,这可能因为有效成分福马酸、琥珀酸皆属草
珊瑚的初级代谢物,当外源添加后,直接扰乱其初级
代谢生理过程,进而对生活细胞的有关酶起了抑制
或伤害,致使其生长不良乃至死亡,故此预示福马酸
和琥珀酸外源添加作诱导压力是不能引发代谢正效
应的。
3.3细胞克隆系的培养和变异株的筛选:草珊瑚细
胞经紫外光辐照诱变处理后,立即进行平板细胞分
离培养,约15d开始有克隆形成的迹象(肉眼可见
平板上凸起的“星”点),30d后挑选增殖块(2mm
大小)的克隆小团块转代到三角瓶新鲜培养基上培
养,初选到215个诱变细胞克隆株;连续培养4次后
开始选优去劣,最后选留36个细胞克隆系,表3列
出部分克隆系的分析结果。
表3细胞克隆第9代生长和总黄酮的比较
Tahie3 Contrastofcellcloneandnavones

in9thgeneration
克隆系相时瞥氏帑/%与亲本相tt/倍总黄酮/%提高亲本的百分率/%
由表3可以看到,各克隆系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它们的相对增长率变化在317.33%~871.51%,19
个细胞株增长率中有14个超过原始株,超过原始株
的细胞株系占71.43%,总黄酮质量分数变化范围
在2.89%~5.09%,19个细胞株中总黄酮有14个
超过原始株,超过原始株的细胞株系占61.9%,从
中选出4个双高(即增长率高、总黄酮质量分数高)
细胞系SG一112,SG一056,SG一130,SG一208,它们的相
对增长率是原始株系的2倍以上,总黄酮质量分数
比母株提高8%~15%。
3.4高产草珊瑚黄酮的克隆系稳定性分析鉴定:为
筛选优良克隆系,对建立的克隆系进行了连续继代
培养观察,发现早期继代培养中的克隆系无论是细
胞增殖,还是总黄酮的质量分数都表现变化很大,随
着继代培养代数的增加,各克隆系的两种指标变化
均趋向稳定。通过测定第9、10、11、12、13多代细胞
克隆系的相对增长率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对高产系
SG一056,SG~112,SG一130,SG一208的相对增长率和
黄酮量的继代变化作图分析,由图1明显发现,
SGl30从第9至第13代保持较稳定的水平,并且两
种指标都优于原始株系。认为SGl30属高产黄酮的
优良细胞株,它的相对增长率平均是原始株系的2
倍,总黄酮质量分数比原始株系提高15.72%,而
SG一056,SG一112,SG一208第9代时相对增长率和总
黄酮质量分数皆高,随着继代增加,它们的两个指标
仍有较大变化,尚不稳定,说明细胞克隆是来源杂小
细胞团,因此,当继代增加,不同质的细胞增殖和代
谢继续随着来源的不同而表现不同,反映在培养结
果上的差异凸显。




800

藤600


‘离400
200
“\★—7“~l一15
p捕1r百13
连续继代培养/代
1-SG0562-SGll23-SGl304-SG2085-亲本
I-SG0562-SGll23-SGl304-SG2085-originalline
图1细胞克隆系在连续继代培养中的稳定性
Fig.1Stabilityofclonelinesduring
successivesubcultruing
3讨论
植物单细胞克隆是筛选细胞突变体的一个极其
有效的方法。利用紫外光辐照草珊瑚裸细胞诱变突
变株,结合细胞平板克隆培养分离选择,能有效地培
万方数据
中草菊 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7卷第2期2006年2,El·279·
养高产草珊瑚黄酮的细胞株。但是通过细胞克隆培
养的许多克隆系中,有些属于细胞突变产生的表型,
有些可能仅是细胞间生理状态差异的表型,在草珊
瑚细胞克隆系连续继代培养的早期,大部分处于生
长和黄酮质量分数不稳定的状态,经过10代左右的
连续继代培养并鉴定分析,才能确定真实的高产变
异细胞株,这和大多数利用细胞克隆技术筛选高产
系的报道是一致的。作为高产草珊瑚黄酮的细胞系
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在一定时间内,细胞
相对增殖率高;其二是细胞代谢次生产物的有效成
分黄酮质量分数高,只有这样,两者的积才表现高
产。实验中SG一130符合这两个条件。因此,认为
SGl30确属高产草珊瑚黄酮细胞株系,对于其细胞
大量培养工艺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
References:
[1]SataF,YanmdaY.Highberberine—producingculturesof
Coptisjaponicacells[J].Phytochemistry,1984,23(2):281—
285.
Ez]TabataM,HiaokaN.Variationofalkaloidproductionin
Nicotianarusticacalluscuhures口].Physiollant,1976,
38:19-23.
E3]TuYS,JiangHR,WangBQ.Culturesofcallusandcell
suspensionofSarcandraglabrafortheproductionofmedici—
nalcomponentE3].NatProdResDeve(天然产物研究与开
发),1995,7(1):35—41.
[4]TuYS,JiangHR,WangBQ,ela1.Studyondifferent
colourlightsemperaturesandpHvaluesoncallusgrowth
andsecondarymetaboliteaccumulationofSarcandraglabra
[J3.JiangxiSci(江西科学),1994,12(2):85—89.
[5]TuYS,JiangHR,WangBQ.studiesonthesupensioncell
culturesofSarcandraglabra口].diangxiSci(江西科学),
1994,12(3):162165。
[6]TuYS,JiangHR.Plantcultureofsiglec llclonefrom
SarcandraglabraEJ].JiangxiSci(江西科学),1996,14
(2):97—101.
E7]BarzW.PlantTissueC ltureandItsBiotechnologicalAppl —
cation[M].Berlin:Springer—Verlag,1977.
RP—HPLC法测定黄柏中黄柏内酯
马学敏1’2,王力生1,赵巍1,郭亚健1,郭树仁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102;2.北京大学,北京100083)
黄柏为常用中药,系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
lodendronchi enseSchneid.及黄柏树P.amurense
Rupr.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前者习惯称“川黄柏”,后
者习惯称“关黄柏”。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
火解毒、退虚热等功效。主要含有生物碱,如小檗碱、药
根碱、木兰花碱等。另含黄柏酮、白鲜交酯、黄柏内酯
等。其中,黄柏内酯具有降血糖Ⅲ、驱虫、抗溃疡‘21的作
用,可作为黄柏及其制剂的指标性成分之一。
一直以来,《中国药典》及各种文献中大多单独
以小檗碱作为黄柏药材及制剂定性定量的指标性成
分,然而,小檗碱存在于黄连、三颗针、功劳木多种植
物中,其专属性较差,黄柏内酯作为黄柏药材及其制
剂的指标性成分更加具有科学性。
本实验建立了黄柏药材中黄柏内酯的测定方
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改善黄柏中
的指标性成分的专属问题提供参考。
1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RE一52A薄膜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
化仪器厂),BruckerAM一500型核磁共振仪,
APEXⅡFT—ICR型质谱仪,SHz~3型水循环真
空泵(河南巩义市英峪电子仪器厂),KQ一100型超
收稿日期:2005—04—24
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惠普
HPl050高效液相色谱仪。
1.2试药:柱色谱硅胶和薄层色谱硅胶(青岛海洋
化工厂);水为重蒸水,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
分析纯;显色剂为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关黄柏1于
2003年采自吉林,经本校生药系阎玉凝教授鉴定为
黄柏树Phellodendronamu e seRupr.干燥树皮;
关黄柏2、川黄柏、山黄柏来自中药学院生药系标本
馆;黄柏内酯对照品为自制,质量分数>98%。
2方法与结果
2.1 黄柏内酯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将关黄柏1
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提取。将醋酸乙酯提取物进
行硅胶柱色谱分离,以氯仿一醋酸乙酯(50:1~8;
1)进行梯度洗脱,将氯仿一醋酸乙酯(10:1)部分进
行反复柱色谱分离,得到白色针状结晶(CHCl。一
MeOH)。经结构鉴定为黄柏内酯(obaculactone)[3]。
2.2色谱条件:Diamonsil—C18分析柱(250mm×
4.6mm,5肚m),流动相:乙腈一水一磷酸(50:50:
0.2),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室温,检测波长
210nm。在此条件下,样品中黄柏内酯与相邻成分
达到良好基线分离,见图1。
万方数据
筛选草珊瑚黄酮高产细胞克隆系的研究
作者: 涂艺声, 吴笑臣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6,37(2)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7条)
1.Sata F;Yanmda Y High berberine-producing cultures of Coptis japonica cells[外文期刊] 1984(02)
2.Tabata M;Hiaoka N Variation of alkaloid production in Nicotiana rustica callus cultures[外文期刊]
1976
3.Tu Y S;Jiang H R;Wang B Q Cultures of callus and cell suspension of Sarcandra glabra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dicinal component 1995(01)
4.Tu Y S;Jiang H R;Wang B Q Study on different colour lights temperatures and pH values on callus
growth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 accumulation of Sarcandra glabra 1994(02)
5.Tu Y S;Jiang H R;Wang B Q studies on the supension cell cultures of Sarcandra glabra 1994(03)
6.Tu Y S;Jiang H R Plant culture of sigle cell clone from Sarcandra glabra 1996(02)
7.Barz W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Its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1977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胡明芳 利用毛竹林建立草珊瑚GAP基地的探讨[会议论文]-2009
2. 邓思珊.刘洪旭.马振菁.徐榕青.胡明芳.DENG Si-shan.LIU Hong-xu.MA Zhen-jing.XU Rong-qing.HU Ming-
fang HPLC法考察人工栽培草珊瑚中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和落新妇苷含量[期刊论文]-药学实践杂志2011,29(3)
3. 郑少华.郑可利.鄢紫红.ZHENG Shao-hua.ZHENG Ke-li.YAN Zi-hong 超声波法提取草珊瑚中总三萜的工艺研究
[期刊论文]-三明学院学报2010,27(4)
4. 刘杰.陆黎敏.刘晓飞.李庆章.高学军.Liu Jie.Lu Limin.Liu Xiaofei.Li Qingzhang.Gao Xuejun 中草药添加
剂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及泌乳性能影响[期刊论文]-乳业科学与技术2010,33(6)
5. 谢勇.曾建伟.郑燕芳.林培玲.梁一池 基于炎症细胞模型的草珊瑚抗炎活性部位筛选[期刊论文]-福建中医药大
学学报2010,20(5)
6. 方文洁.Fang Wenjie 草珊瑚扦插繁殖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
7. 李楠.高广瑞.魏景芳.李冬杰.刘颖.薛志忠.LI Nan.GAO Guang-rui.WEI Jing-fang.LI Dong-jie.LIU Ying.
XUE Zhi-zhong 甘草悬浮培养细胞与甘草草药、植株中甘草酸的检测[期刊论文]-华北农学报2007,22(z1)
8. 黄亮.HUANG Liang 草珊瑚林间套种栽培研究[期刊论文]-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3)
9. 陈立余 秦艽AtNHX1基因转化及O-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学位论文]2008
10. 蔡清楼.陈玲芳.CAI Qing-lou.CHEN Ling-fang 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可行性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引证文献(1条)
1.应国清.陆红娅.王鸿.易喻 中药肿节风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60204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