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防风超临界CO2萃取物化学成分的研究
周 漩,郭晓玲,冯毅凡X
(广东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24)
中药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 T urcz. ) Schischk. 的干燥根。其性味
辛,甘, 温,主要功能为解表祛风,胜湿,止痉,主治感
冒头痛,风湿疼痛等症 [ 1, 2]。防风的药用历史悠久,近
年来其有关报道也较多,但对防风进行超临界 CO 2
萃取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超临界 CO 2
萃取以液态 CO 2为溶剂进行提取,是一种不同于传
统中药提取的新工艺, 能够更有效地从中药中提取
有效成分。本文首次对防风超临界CO 2萃取物进行
分析, 确定其主要成分为人参醇( panaxynol ) [ 3]以及
大量的脂肪酸。
1 防风超临界 CO2萃取物的 GC-MS分析 [ 3]
1. 1 样品: 防风超临界 CO 2萃取物由广州市医药
工业研究所将防风药材以超临界技术进行萃取制
得。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将防风药材粉碎后,于挥发
油提取器中提取 10 h,得挥发油。
1. 2 仪器及色谱条件: HP5890 GC/ HP5972 M S
气/质联用仪; 色谱柱为 BP1( nonpo lar)石英毛细管
柱( 60 m×0. 22 mm×0. 25 Lm) (澳大利亚 SGE 公
司) ;初始温度 80 ℃, 停留 5 min,以 2 ℃/ min 一阶
升温至 140 ℃,保持 20 min,以 1 ℃/ m in 二阶升温
至 260℃,保持 10 min。进样口温度 280℃,柱流量
1 mL/ min。电离方式 EI, 电离电压1 871 mV, 离子
源温度 182℃,扫描质量范围 50~550 amu。
1. 3 分析结果: 分别称取适量的防风超临界 CO 2
萃取物与防风挥发油样品, 以无水乙醇与正己烷
( 1∶1)溶解,配制成 10 mg / mL 的溶液。分别吸取1
LL 以无分流方式进样, 测得其气相色谱-质谱总离
子流色谱图。所得各色谱峰经纯度检测,将得到的质
谱数据经由Wiley 138 质谱数据库检索,结果见表
1。两者比较可知,防风超临界萃取物与其挥发油中
的组分差异颇大, 但均含有高浓度的人参醇,防风超
临界萃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人参醇。
2 防风超临界 CO2萃取物中脂肪酸类的分析鉴定
表 1 防风超临界 CO2 萃取物与防风挥发油 GC-MS
分析结果的比较
编号 名 称 百分含量( % )防风-SFE 防风-WD
1 辛醛 — 1. 307
2 壬醛 — 0. 317
3 2-壬烯醛 — 0. 725
4 7-辛烯-4-醇 — 2. 529
5 辛酸 — 2. 449
6 9-甲基-十一碳烯 0. 739 —
7 2-十一碳烯酸 0. 467 —
8 壬酸 — 1. 212
9 endoborn yl acetate — 0. 385
10 癸二烯醛 — 0. 769
11 2-十一碳烯醛 — 0. 383
12 正癸酸 — 0. 415
13 [ + - ] -g ymnomit ren e — 0. 449
14 benzene, 1-[ 1, 5-dimeth yl-4-hex- — 0. 575
enyl ] -4-methyl-pentyl-, (R ) -
15 benzene, 1-meth yl-4-( 1, 2, 2- — 1. 125
tr imethylcyclopentyl ) -, (R ) -
16 B-没药烯 4. 360 7. 574
17 十二烷酸 — 0. 675
18 十四烷酸 — 0. 438
19 十六酸甲酯 — 0. 506
20 十六烷酸 2. 355 3. 069
21 人参醇 51. 968 59. 694
22 9, 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 — 0. 908
23 9, 12-十八碳二烯酸 4. 058 1. 232
24 9-十八烷烯酸 5. 084 —
25 11, 14-二十碳二烯酸甲酯 1. 340 —
26 9-十八碳酸乙酯 0. 764 —
27 亚油酸丁酯 0. 932 —
28 2-[ 1-[ 2-m ethyl isocrotonoyloxy] - 0. 930 —
1-methylethyl ] -8-ox o-1, 2-dihy-
drofu rano[ 2, 3-H] 2H-chromene
上文[ 4]对防风超临界 CO 2萃取物进行了气质联用
分析,但主要成分除人参醇外,还应含有大量不能直
接气化的脂肪酸,要对防风超临界 CO 2萃取物的化
学成分进行更全面的分析鉴定,我们进一步对其中
的脂肪酸进行了分析鉴定。
2. 1 样品甲酯化:分别取防风超临界萃取物及挥发
油约 50 mg ,加 3 mL 无水乙醚溶解,加 0. 2 mL 四
甲基氢氧化铵溶液( 10% )与 0. 2 mL 甲醇, 振荡 5
·78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 年第 33卷第 9期
X 收稿日期: 2001-09-25作者简介:周 漩( 1975-) ,女,硕士, 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同年加入广东药学院,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工作。
Tel: ( 020) 34074146
min, 加 2 滴 0. 1%百里酚蓝指示剂, 滴加 HCl-
CH3OH 至指示剂由深蓝色变为浅黄绿色, 再加入
0. 5 mL 甲醇即可。
2. 2 仪器及色谱条件: HP5890 GC/ HP5972 M S气
/质联用仪。色谱柱为 BP1( nonpolar )石英毛细管柱
( 60 m×0. 22 mm×0. 25 Lm) (澳大利亚 SGE 公
司) ;初始温度 160 ℃,停留 10 min,以 1 ℃/ m in 一
阶升温至 230 ℃,保持 10 min。进样口温度 250 ℃,
柱流量 1 mL/ m in。电离方式 EI, 电离电压1 965
mV, 离子源温度 188 ℃, 扫描质量范围 50~550
amu。
2. 3 分析结果:取已甲酯化后的防风超临界萃取物
与防风挥发油分别进样 1 LL 用 GC-M S 联用分离,
鉴定脂肪酸。结果见表 2。
从上表可以看到, 防风超临界萃取物与防风挥
发油中所含的脂肪酸亦有不同, 防风超临界萃取物
主要含 9, 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 Z, Z) , 9-十八碳烯
酸甲酯,十六烷酸甲酯等脂肪酸。
表 2 防风超临界 CO2 萃取物与防风挥发油中
脂肪酸(甲酯)分析结果的比较
编号 名 称 含量( % )防风-SFE 防风-WD
1 2-( E) -壬烯二酸甲酯 — 0. 57
2 10—十一碳烯酸甲酯 — 1. 532
3 十四烷酸甲酯 — 1. 776
4 十五烷酸甲酯 — 2. 378
5 7-十六烷酸甲酯 — 1. 623
6 9-十六烷酸甲酯 1. 589 0. 819
7 十六烷酸甲酯 8. 649 14. 172
8 9, 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 Z, Z ) 52. 144 14. 678
9 9-十八碳烯酸甲酯 25. 294 4. 458
10 12-十八碳烯酸甲酯 1. 199 —
11 十八碳烯酸甲酯 1. 447 0. 428
12 11-二十碳烯酸甲酯 1. 130 —
参考文献:
[1] 马 红 . 防风近年研究概况 [ J] . 中草药, 1994, 25 ( 8) : 438-
440.
[2] 王建华,楼之岑 . 中药防风研究概况[ J] .中国药学杂志, 1992,
27( 6) : 323-327.
[3] 吉 力,徐植灵,潘炯光 . 防风挥发油的GC-M S分析[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5, 7( 4) : 5-7.
[4] 王建华,周文序 . 防风中脂肪酸类的分析鉴定[ J ] .中国中药杂志, 1997, 22( 9) : 551-552.
锦灯笼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李 娟1, 李 静1 ,李德坤2X
( 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 天津天士力集团中药研究所 ,天津 300402)
前文[ 1] 曾报道从通化产茄科植物锦灯笼
Phy salis alkekengi L. var . f r ancheti ( M ast . )
M akino 中分离鉴定了 4 种化合物即酸浆苦素 A,
B, R及豆甾醇,我们又对前文的氯仿萃取部分及正
丁醇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 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 L(Ⅰ)、M (Ⅱ)及阿魏酸(Ⅲ)。
其中阿魏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 仪器与材料
药材采自吉林省通化地区,原植物由原白求恩医
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张静敏主任鉴定为锦灯笼
P . alkekengi L. var. f rancheti ( M ast . ) M akino。
Kof ler 显微熔点测定仪(未校正) ; 美国 Nico-
let , 5DX-FJ 型红外光谱仪; 美国 LSI 公司, LDI-
1700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 美国 FINNIGAN
公司 LCQ 质谱仪; Bruker ARX-300 型核磁共振
仪;柱层析用硅胶与薄层层析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
工厂生产。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提取与分离
锦灯笼 10 kg 粉碎后, 用水加热提取 3次。提取
液浓缩后,得总浸膏 950 g。对总浸膏分别用氯仿、乙
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将其分为 3个部分。取氯仿萃
取部分( 8 g )经硅胶柱层析,氯仿-丙酮-甲醇( 50∶
1∶10)洗脱部分经活性炭脱色及重结晶得化合物Ⅰ
( 25 mg)与Ⅱ( 30 mg )。正丁醇萃取部分( 35 g )经硅
胶柱层析,氯仿-甲醇( 20∶1)洗脱部分经活性炭脱
色及重结晶得化合物Ⅲ( 25 mg)。
3 鉴定
化合物Ⅰ: 黄色针状晶体, mp 198 ℃~199 ℃
(丙酮)。MA-LDI-T OF-MS 给出 m/ z: 529. 1, 为
[ M + H]
+ ,即化合物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8。结合
1
HNMR、13CNMR 谱确定分子式为 C28H32O 10。IR
( KBr) : 3 413 cm
- 1为羟基吸收峰, 1 786、1 748及
·78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 年第 33卷第 9期
X 收稿日期: 2002-03-27基金项目:吉林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990577-1)作者简介:李 娟,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多金属氧酸盐及新药开发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