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hady Jerusalemsage (Phlomis umbrosa) ( I)

糙苏的化学成分研究(I)



全 文 :· 有效成分 ·
糙苏的化学成分研究 ( I )
北京 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 室 (1 0 0 0 8 3) 刘世 旺 斑 付宏征 林文翰 ’ `
摘 要 从糙苏 尸 hlo m i : u m bro sa 全 草的脂溶性部位共分得1 6 个化合物 , 分别鉴定为 : 1一 O 一 b一葡萄
糖 一 2 一O 一顺 一二十碳烯 一 9 一酸一甘油 醋 ( I ) , 甘油酸 甘油三醋 ( l ) , 齐墩果酸 ( l ) , 马斯里酸 ( W ) , 熊果
酸 ( v ) , a2 一经基一熊果酸 ( VI ) , 3 a 一经基 一熊果酸 ( 珊 ) ,卜谷 幽醉葡萄糖昔 (恤 ) , 2 , 6 一二 聚果糖 ( 议 ) , D -
果糖 ( x ) , D 一毗喃 葡萄糖 ( xI ) , 豆 幽醇 ( X I ) ,卜谷 幽醉 ( X皿 ) , 油酸 ( 翻 ) , 亚 油酸 ( X v ) , 月 桂酸
( vI )
。 其中化合物 I 、 n 、 l 、 VI 、 VI 、 皿 、 xI 、 xn 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化合物 I 为一新的天然产
物 。 它们的结构经波谱分析和化学转化等方 法确定 。
关扭词 糙苏 化学成分 1一 O 一 b一葡萄糖 一 2一O一顺 一二十碳烯 一 9一酸一甘油醋
糙苏 尸hl o m i : u m b or as T ur c z 为唇形科
糙苏属植物 , 根和全草可人药 , 其性味温辛 ,
可祛风活络 ,强筋壮骨 , 清热消肿 。 主治感 冒 ,
疮疥肿毒等 〔” 。
在云南少数 民族居住 区 ,糙 苏作 为中药
稀签草 5 . or ic n t al i : L . 长期混用 。 为了探寻
这 2 种 中草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我们对其
化学成分进行 了较系统的研究 , 发现糙苏植
物的主要成分系五环三褚类化合物 , 而稀签
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 贝壳杉烷二枯类成分 ,
故从化学分类学 的角度阐明了糙苏与稀签草
系属于不同科属 的植物 , 糙苏不应作为稀签
草的代用品在市场上推广应用 。
1 仪器与材料
熔点用 X T 4 A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测定 ,
温 度 未校 正 ; 质 谱 用 Z A B一 H S 型 质谱 仪 测
定 ; 核磁共振用 V a r i a n 一 3 0 0 M H z 和 V a r i a n -
5 0 0 M H z 型核磁共振仪测定 , T M S 为 内标 ,
C D C 1
3 和 D M SO 为 溶 剂 ; 红 外 光 谱 用
P e r k i n

E lm
e r 一 5 5 9B 型测 定 ( K B r 压片 ) 。 层
析用硅胶 系青 岛海洋化工厂产 品 , 柱层析用
A 1
2
0
3 由上海 五四化学试剂厂生产 。 所 用溶
媒均为分 析纯 , 由北京化工厂或北京金 星化
工厂生产 。 原植物采 自云南昆明郊区 , 由成都
军 区 民族医药研究所方文才主任药师鉴定 ,
标本 收藏于北京 医科大学药学 院生药教研
室 。
2 提取和分离
取糙苏全草磨成粗粉 , 95 %工业乙 醇浸
提 4 次 , 每次 s d 。 提取合并后减压浓缩成 乙
醇浸膏 。 取浸膏用 3 0 0 目硅胶拌样上柱 ,然后
分别用石油 醚 , 氯仿 , 乙 酸乙酷和 甲醇洗脱 ,
洗脱液分别浓缩 回收得部位 A 、 B 、 C 和 D 。
部 位 B 用 丙 酮溶 解 , 硅胶 拌样 后 上柱
( 3 0 0 目 ) , 分别用石油醚 , 乙醚和 乙酸 乙醋洗
脱 , 减压浓缩得 石油醚 , 乙 醚 和 乙酸 乙 醋部
位 。 石油醚部位经两次硅胶柱分离得到化合
物 l 、 删 、 XV 、 xVI 。 乙醚部位经硅胶层析 , 以
石油醚 一丙酮梯度洗脱 ,分离 得到化合物 v 。
乙 酸乙醋部位经 A 120 3 柱层析 , 以石油醚一 乙
酸 乙醋 ( 1 : 1) 洗脱 , 分得化合物 班 。 部位 C
用丙酮溶解 , 60 目硅胶拌样 , 用 2 0 0一 3 0 目
硅胶装柱并上样 , 以氯仿一 甲醇梯度洗脱 , 分
得化合物 VI 、 VI 、 X 兀 、 X I 。部位 D 用水溶解 ,
水溶液分别用乙 酸乙 醋和正丁醇萃取 , 萃取
液分别减压浓缩得乙 酸乙醋膏和正丁醇膏 。

A d d r e s s
:
L i u S h i w a n g
,
N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e h L a b o r a t o r i e s o f N a t u r a l a n d B io m i m e t i e
M e d i e a l s e i e n e e s
, 氏 ijin g 现在 湖北 省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二 通讯联 系人
D r u g s
,
eB ij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中草药 》 19 9 9 年第 3 0 卷第 3 期 . 1 6 1 .
乙酸乙醋膏经多次硅胶柱层析后分离得到化
合物 I 、 x l 、 规 , 正丁醇膏经多次硅胶 柱层
析后 , 分离得到化合物姐 ~ xI 。
3 鉴定
化合物 I : 白色片状 固体 。 m p 1 7 `C 一
1 7 9℃ 。 〔a 〕D+ 2 8 0 ( e , 0 . 5 8 , M e O H ) 。 F A B 一M S
谱 确定分子离子峰为 m / : 54 7( M + )I , m z/
5 7 0 (M
+ + N a + 1 )
, 结合 ` 3C 和 ’ H N M R 谱确
定分子组成为 C 2 9 H o O 。 , 不饱和度为 3 。 IR 谱
在 3 3 6 4 ( b r ) , 2 9 1 5 , 2 8 4 6 , 1 6 8 0 , 1 6 2 0 , 1
5 2 9
, 1 4 6 2
, 1 3 7 2
,
1 1 6 9 ( b r ) e m 一 ’ 信号提示
为糖基 、 醋基 等 吸收峰 , 经 ’ 3 C 和 ’ H N M R 谱
分 析 , 确 定 为 长 链 脂 肪 酞 葡 萄 糖 甘 油醋 。
`℃N M R 谱 中 j : 1 0 3 . 5 ( d ) , 7 7 . 1 ( d ) , 7 6 . 6
( d )
, 7 3
.
6 ( d )

7 0
.
7 5 ( d )
,
6 1
.
5 ( t ) p pm 为 b -
葡萄 糖 片段 , 由丙 三醇 的 `” C N M R 数据 a :
7 0
.
1 6 ( t )
,
7 3
.
6 ( d ) 和 6 1 . 2 ( t ) p p m 得知 ,该
化合 物 为 1一O 一葡萄糖 一 2一 O 一脂 肪酸 甘油 醋 。
` 3甲M R 谱 在 6 1 7 3 · 9 6 ( s ) , 1 2 9 . 6 9 ( d ) ,
1 2 8
.
1 3 ( d )
,
3 4
.
5 5 ( t )
,
3 1
.
5 2 ( t )
,
2 9
.
2 8 ( d
,
n
X C )
,
2 5
.
8 5 ( t )
,
2 4
.
6 6 ( t )
,
2 2
.
3 3 ( t )
,
1 4
.
1 8
( q ) 为不饱和长链脂肪酞基信号 。 ` H N M R 谱
在 6 : 5 . 5 8 ( d , J = 7 . 0 , C , , 一 H ) 为葡萄糖 的 C l ,

H信号 , J值表明为 p构型 。 台: 5 . 31 ( m , C H -
C H )
,
4
.
9 1 ( m
,
C Z

H )
,
2
.
3 5 ( t
,
J = 6
.
5
,
C
: 一
H )
, 1
.
6 5 ( m )
,
1
.
2 1 ( m )
,
0
.
8 4 ( t
,
J = 6
.
5 ,
M e)
。 该化合物经酸水解 , T L C 检测 ,水解产
物 中含顺 一二 十碳烯 一 9一酸 、 葡 萄糖和甘 油醇
成分 。 故确定该化合物为 1一O 一 b 一葡萄糖一 2一 O -
顺 一二十碳烯 一 9一酸一甘油醋 , 结构式如图 1 。
合物为 1 , 2 , 3一O 一亚油酸甘油三醋 。
化 合 物 l : 白 色 针 晶 , m p 3 07 ℃~
3 o 8 UC
, 〔。 〕合+ 7 3 0 。 ’ H N M R ap pm : 5 · 1 6
( m )
,
3
.
3 6 ( t )
,
1
.
0 9 (
s , M e )
, 0
.
9 1 (
s , M e )
,
0
.
8 4 ( s
,
M e )
,
0
.
8 1 (
s , M e )
, 0
.
8 0 (
s , M e )
,
0
.
7 1 (
s ,
M
e
)
, 0
.
6 7 (
s , M e )
。 其 `℃ N M R 谱数
据 (表 1) 与齐墩果酸的文献报道值临 3〕一致 ,
故确定该化合物为齐墩果酸 。
裹 1 化合物 皿 ~ 姐的’犯N M R 光谱激据
C 亘 VI V 班 姐
3 8

5 0
27
.
1 9
7 6

8 0
38

2 2
5 4
.
7 0
1 8

0 0
3 2
.
8 5
3 9

6 6
4 7

0 0
3 7

0 0
2 3

3 6
1 2 1
.
5 3
1 4 3
.
8 2
4 1

3 1
2 5

9 9
2 2
.
8 6
4 5

6 6
4 1

3 0
4 5
.
6 8
30

1 9
3 3
,
3 1
3 2

4 1
2 8
.
2 1
1 5

1 5
1 6
.
1 0
1 6
.
8 0
2 6

9 9
1 7 8

6 0
3 2

1 0
2 2

6 0
4 6
.
9 7
6 7
.
3 1
8 3
;
4 0
3 9
.
32
5 4
.
8 9
1 8

2 1
3 2

6 7
3 9
.
0 6
4 7
.
1 5
3 7

7 6
2 3

4 3
1 2 1
.
5 9
1 4 4
.
0 3
4 1

6 0
2 6
.
5 6
2 3
.
2 0
4 7

0 0
4 0

90
4 5
.
6 8
30

6 7
3 3

7 0
3 2
.
1 0
2 8

2 0
1 6

4 6
1 6
.
5 8
1 6

7 6
2 6

0 0
1 7 8
.
6 3
3 3
.
1匕
2 3
.
2 0
3 8

6 2
2 7

4 4
7 6
.
8 0
3 8

9 2
5 4
.
7 2
1 7

8 9
3 2

6 4
4 0
.
3 2
4 6
.
9 5
3 6

4 5
2 3

7 3
1 24
.
5 1
13 8

0 9
4 1
.
5 6
28
.
14
2 6
.
8 7
4 6

9 5
5 2

3 1
3 9
.
7 5
3 9

7 5
3 0

0 7
4 1
.
5 0
2 8

1 4
1 5

1 0
1 5
.
8 9
1 6
.
8 5
2 6

2 0
17 8

0 9
16
.
8 5
2 0
.
9 1
4 6

9 8
6 7
.
3 2
8 2
.
4 1
4 0

4 4
5 4
.
9 8
1 8

2 1
3 2

7 7
3 9
.
6 0
4 7
.
1 4
3 8

6 5
2 3

4 3
1 24
.
63
13 8
.
3 7
4 2

1 0
2 8
.
9 7
2 4

1 0
4 7

0 4
5 2

3 1
3 9

3 2
3 7

7 5
3 0

6 6
3 6
.
7 0
2 8

7 0
1 7

0 3
1 6

7 9
1 6
.
5 3
2 3
.
5 2
1 78

4 3
17
.
0 3
2 1

1 1
3 8

0 1
2 5
.
9 5
7 1
.
6 1
3 9

6 1
5 5

0 0
2 1

1 7
3 2
.
1 2
3 9
.
6 1
4 7

0 1
3 6

5 1
23

2 2
1 2 6
.
8 8
13 8
.
7 7
4 2

10
2 8
.
6 8
2 6
.
4 5
4 7

1 7
5 2
`
5 1
3 9
.
4 1
3 7
.
4 1
3 1

0 1
3 9
.
4 1
2 7

5 1
1 6
.
9 3
1 6

8 2
1 6
.
7 3
2 3

1 3
17 9
.
1 3
1 7
.
1 1’
2 1

2 4
34
78
91023456789
退一 c( H 。
~
` 、
圈 1 化合物 I 的化学结构式
化合 物 l : 黄色油 状物 , ’ HN M R 谱 中 ,
占: 4 . 2 9 (d d , J一 4 . 5 , 1 1 . 5 , 2 CH ) , 4 . 1 3 . ( d d ,
J = 6
.
0 , 1 1
.
5
,
2 C H )和 5 . 2 9 ( m , 1 C H ) P p m
系甘 油三 醋 的 1一 a 一 1 1 , 1一 b 一 H , 2 一 H , 3一 a 一 H 和
3

b

H 特征信号 , 化合物 l 经 5 % H CI 水解后
的产物 中检出丙三醇和亚油酸 , 故确定该化
.
1 6 2
.
化 合 物 N : 白 色 结 晶 , m p 2 61 ℃ ~
2 6 3℃ ,其 I H 和 ` 3C N M R 谱数据 (见表 l )与马
斯里酸的文献报道值 〔幻一致 。
化 合 物 v : 白 色 针 晶 , m p 278 ℃ ~
2 7 9 ℃ , 〔a昭 6 2 . 4 0 。 其 , H 和 ’ 3C N M R 谱数据
(见表 1) 与熊果酸的文献报道值 〔幻一致 。
化 合 物 vI : 白 色 结 晶 , m p 280 ℃一
2 8 2℃ ,其 ` H 和 ` 3C N M R 光谱数所 (见表 1 ) 与
Z a 一 O H
一熊果酸的文献报道值⑤一致 。
化 合 物 孤 : 白 色 结 晶 , m p 243 ℃~
24 6 ℃ 。 其 ` H 和 ` “C N M R 光谱数据 ( 见表 1 ) 与
3a

O H
一熊果酸的文献报道值 〔6 〕一致 。
化 合 物 珊 : 白 色 固 体 。 m p 278 ℃ ~
8 20 C
,
I R 谱在 3 3 9 2 , 2 9 2 9 , 1 4 5 9 , 1 3 6 4 , 1
1 6 4 C m 一 `处 吸收峰 为 幽体 糖昔 的特征 吸收
峰 。 T L C 的 R f 值与 件谷 幽醇葡萄糖昔相 同 ,
`
H 和 ` “ C N M R 谱数 据与 各谷 山醇葡萄糖昔
的文献报道值 〔 7〕一致 。
化合 物 仪 : 白色 晶体 , m p 97 ℃一 9 ℃ ,
I R 谱在 3 3 0 0 , 1 2 0 0 。 m 一 ’处 的宽带吸收峰为
寡 糖 特 征 吸 收 峰 , F A B 一M S 谱 在 m z/ : 36 5
( M + + M a ) 和 m / 2 3 4 3 (M + + 1 ) 处的分子离
子峰表明为双糖结构 , 结合 ` H 和 ` 3C N M R 谱
(数据见表 2 ) 。 确定分子组成分 C 1 2H Z oO l l ,
,℃ N M R在 a : 8 2 . 9 6 和 8 1 . 1 2 p p m 处信号归
属为吠喃果糖 的 C 3 和 C 3, 位 , 其 中一糖 的 C 6
位 a : 值顺磁低移到 6 : 67 . 9 p p m 处 , 另一吠
喃环果糖 的 C Z, 为 6 : 1 04 . 2 p p m , 表 明该糖
的 C 6 与另一糖 的 C : 成昔 键 , 故确定该化合
物为二聚果糖 , 波谱归属见表 2 。
化 合 物 X : 白 色 方 晶 , m p 1 01 ℃一
10 2 ℃ 。 T L C 对比 实验表 明 : 该化合物与 D -
果 糖 的 R f 一 致 , 且 二者 混合 熔 点 不下 降 。
, 3
C N M R谱数据归属见表 2 。 确定该化合物为
D
一果糖 。
化 合 物 xI : 白 色 晶 体 。 m p 1 47 `C 一
14 8℃ 。 T L C 对 比实验表明 : 该化合物与 D -
葡萄 糖 的 R f 一致 , 且 二者 混合 熔 点 不 降 。
13 C N M R谱数据见表 2 。 确定该化合物为 D -
葡萄糖 。
化 合 物 x l : 白 色 粉 末 , m p 1 6 2℃一
1 6 3 C
, 其 I R 、 ` H ; ` 3 C N M R 数据 与文献 〔8 〕一
致 ,故确定该化合物为豆 街醇 。
化 合 物 X I : 白 色 针 晶 , m p 13 7℃ 一
1 3 9℃ ,其 IR , ’ H N M R 数据 与 p一谷街醇对照
品一致 , 且二者混合熔点不下降 ,故确定该化
合物为 p一谷街醇 。
化 合 物 X W : 黄 色 油 状 物 。 ` H N M R
( C D C 1
3
) P p m
: 5
.
3 6 ( m
,
2 X H )
,
2
.
3 4 ( t
,
J =
7
.
0
,
2 X H )
,
2
.
0 4 ( m
,
4 X H )
,
1
.
6 3 ( m
,
Z X
H )
,
0
.
8 7 ( t
,
J = 7
.
0
,
3 X H )
,
T L C 对 比实验
表 明 , 该化合物的 R f 值与油酸相同 。
表 2 化合物 xI ~ xI 的 ’ 3 C N M R 光谱数据
C 位 2 , 6 一二聚果糖 D 一果糖 a 一 D 一葡萄糖 卜D 一葡萄糖
Oó。曰连ōbqdC乙Oé衬R八b一从j…门nA几内O八U仓1二O口,口ō了叮者口óbdQ八OQù8内匕1通OJ01C4.`…n乙O`几J09白1O甘月rō1tJ矛ōh10095247.63102.875250125n986247.64.981097325213456r牙了军引已
化 合 物 X V : 黄 色 油 状 物 , ` H N M R
( C D C 1
3
) p P m
:
5
.
3 6 ( m
,
4 X H )
,
2
.
8 0 ( m
,
Z x
H )
,
2
.
3 4 ( t
,
J = 7
.
0
,
2 X H )
,
2
.
0 4 (m
,
4 X H )
,
1
.
6 3 ( m
,
2 X H )
,
0
.
8 7 ( t
,
J = 7
.
0
,
3 X H )

T L C 对 比实验 表明 , 该化合物的 R f 值与亚
油酸相同 。
化合物 XVI : 黄色固体 , m p 41 ℃ ~ 43 C ,
`
H N M R ( C D C 1
3
) p pm
:
2
·
3 3 ( t
,
J = 7
.
0
,
Z X
H )
,
1
.
6 1 ( m
,
2 X H )
,
0
.
8 7 ( t
,
J = 6
.
5
,
3 X H )

T L C 对 比实验表 明 ,该化合物 的 R f 值 与月
桂酸相 同 。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 新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下册 ) . 上海 : 上海科技
出版社 , 1 9 8 6 : 2 6 6 5
2 T o m i t a Y
, e t a l
.
J C S C h
e m C o m m
,
1 9 7 3
: 7 Q7
3 T o r i K
, e t a l
.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e r s
,
19 7 4
:
4 22 7
4 龚运淮著 .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 ` 3 C 核磁共 振化学位 移 .
昆 明 : 云南科技 出版社 , 19 86 : 13 2
5 D o d d r e ll D M
.
T e t r a h e d r o n L e t t e r s
,
1 9 7 4
:
2 3 8 1
6 M u k h e r je e K S
, e t a l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8 2
,
2 1 ( 9 )
:
2 4 1 6
7 V e e e h i e t t i V
, e t a l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7 9
,
1 8
:
1 8 2 7
8 国家医学管理 局 中草药情报 中心站编 . 植物 药有效成
分 手册 . 北京 :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19 86 : 9 96
( 1 9 9 8

0 6

0 8 收稿 )
《中草药 》 1 9 9 9 年第 3 0 卷第 3 期 一 1 6 3 .
St u d io s e nt h e C h e mic a l Co ns t i t u e ntso f Sh a d y J er us a l e ms a g e (Ph l
o mis u mbr o s a ) 义 I )
L i
u
Sh i w a ng
,
F u H o n g z h e n g a n d L in W
e n h a n ( 13e ij in g U n iv
e r s
i t y
o f M
e
d i
e a l S e i e n e e s
,
N
a t i
o n a l
R e s e a r e h L a b o r a t o r ie s o f N a t u r a l a n d B io m im e t i e D r u g s
,
eB ij in g 1 0 0 0 8 3 )
A b s t r a c t F
r o m t h e C h i n e s e m e d ie i n a l p la n t P h l o m i s u m b or
s a
T
u r e z
. ,
1 6 e o m p o u n d s w e r e is o la t e d
a n d id e n t if i e d b y v a r io u s s p e e t r a l a n a l y s is a n d e h e m ie a l e o n v e r s io n
, a s l

O

g l u e o

2

O

g a d
o
l
e ie

g l y c e r i d e
( I )
, t r i li n o l e in ( 皿 ) , o l e a n o l ie a e i d ( 1 ) , m a s l in ie a e id ( W ) , u r s o li e a e id ( V ) , Z a 一 h y d r o x y l一 u r s o l ie a e i d
( VI )
,
3 a

h y d r o x y l
一 u r s o l ie a e i d ( 皿 ) , p一 s i t o s t e r o l g l u e o p y r a n o s id e (哑 ) , 2 , 6 一 d i f r u e t o s e ( xI ) , D 一 f r u e t o s e
( X )
,
D

g l u e o s e ( 刀 ) , s t ig m a s t e r o l ( X n ) , 各s i t o s t e r o l ( x 皿 ) , o le ic a e id ( x w ) , li n o le i e a e id ( X V ) a n d
l
a u r i e a e id ( XVI )
.
A m o n g t h e m
, e o m p o u n d s l
,
l
,
l
,
VI
,
VI
, 姐 , 仪 , x n w e r e d is e o v e r e d i n t h i s p la n t f o r t h e
f i r s t t im e a n d e o m P o u n d 1 w a s a n e w n a t u r a l P r o d u e t
.
K e y w o
r d s P h l
o m i s u m b or
s a T u r e z
·
1

O

g l u e o

2

O

g a d o l e ie

g l y e e r id e
康定乌头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华西 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 学教研室 (成都 6 1 0 0 4 1 ) 吕光华 升
陈东林
李正邦
简锡 贤
袁 玲
王锋鹏
摘 要 从康定乌头 A co n iut m t at is n en en s` 的块根中分得 9 个单体成分 , 根据波谱数据分析 , 分别
鉴 定 为印乌碱 ( i n d a e o n i t i n e , I ) ,粗茎乌碱 甲 ( e r a s s i e a u li n e A , l ) , d o lie h o t in e A ( 皿 ) , 8一 乙酞 一 1 4 -
苯 甲酞查斯曼 宁 ( 8一 a e e t y l一 1 4 一 b e n z o y l一 e h a s m a n in e , VI ) , 查斯曼 尼丁 ( e h a s m a e o n it i n e , v ) , 滇乌碱
( y u n a e o n it i n e
, 矶 ) , 塔拉萨敏 ( t a l a t i s a m in e 妞 ) , 8 一去 乙 酞滇乌碱 ( 8一 d e a e e t y l y u n a e o n i t i n e , 姗 )和查
斯 曼宁 ( c h a s m a n i n e , XI ) 。
关键词 康定 乌头 二菇生 物碱
康定乌头 A c o n i t u m t a t s i n e n e n s e F i n e t e t
G a g n e p
. 分布于四 川省西部 ,资源丰富 〔 1〕 , 根
产量 高 , 民间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 、 跌打
损伤等病症 。其毒性很大 , 未见其化学成分研
究报道 。 在国产药用的 51 种乌头属植物中 ,
二菇生物碱被认为是其活性成分之一 , 具有
镇痛 、 消炎 、 局麻 、 强心等作用 〔 2〕 。 为了开发利
用康定乌头植物资源 , 我们对其根 中的生物
碱成分进行了研究 , 从中提取 、 分离得到 9 个
单体化合物 ,根据光谱数据分析及与 已知品
对 照 , 分别鉴定为 : 印乌碱 ( I ) 、 粗茎乌碱 甲
( l )

d o l i e h o t i n e A ( 皿 ) 、 8一乙 酞 一 1 4 一苯 甲酞
查 斯 曼 宁 ( w ) 、 查 斯 曼 尼 丁 ( v ) 、 滇 乌 碱
( VI )
、 塔拉萨敏 ( 皿 ) 、 8一去乙酞滇乌碱 (姗 ) 和
查斯曼宁 ( 仪 ) 。 I ~ XI 的化学结构式见图 1 。
现报道这些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
1 仪器和材料
质谱用 M 一 8 0A 型 G C / M S 仪测定 , 核
磁共振谱用 B ur ke r A C 一 E 20 0 核磁共振仪测
定 , C D C 13 为 溶 剂 ( 化 合 物 姗 为 C 6D SN ) ,
T M S 为内标 。 柱层析用硅胶 H ,薄层层析用
硅胶 G ,均为青岛海洋化工 厂出品 。 T L C 展
开剂 : 氯仿一甲醇 ( 9 5 : 5 ) ( 5 1 ) 、 ( 9 : 1 ) ( 5 2 ) ,
环己烷 一丙 酮 ( 7 : 3 ) ( 5 3 ) 、 ( 3 : 2 ) ( 5 4 ) , 乙 醚 -
丙酮 ( 9 : 1 ) ( 5 5 ) 、 ( 8 5 : 1 5 ) ( 5 6 ) 。 植物样 品采
用 于四 川省康定县老榆林 ( 1 9 94 年 10 月 ) ,
A d d r e s s
:
L u G u a n g h u a
,
C o l le g e o f P h a r m a e y
,
W e s t C h in a U n i v e r s i o f M e d i e a l S e i e n e e s
,
吕光 华 , 硕士 , 讲师 。 1 9 8 7 年 7 月毕业 于吉林农业大学药用植物专业 。 1 9 8 7 年 7 月~ 1 9 9。 年 8 月、在四川省 中药学校工作 。 1 9 9 。 年 8 月 ~ 19 9 3 年 8 月在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 、 中国医学 科学院学习 , 获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分配到华西医科大学工
作 。 科 研工 作以 天 然药物化学 成分 的提取 、分 离 、 结构 鉴定 以 及 H PL C 分 析 为主 。 曾在 “ 药 学学报 ” 、 “ oJ ur an l of N at 盯 al
P or d cu st
” 、 “ 关然产物研究与开 发 ” 等刊物 上发表多篇文章△高等学校博士 点专 项 目资助课题
.
1 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