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露蜂房的研究和应用



全 文 :体生物碱 )的生源合成途径还不很清楚 , 因此
要选择合适的前体还需要研究 。
参 考 文 献
l 陈和荣 , 等 . 中药通报 , 2 9 5 5 , 1 0 (1 0 ) : 1 0
2 高山林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 2 , 2 3 (3 ) : 14 4
3 苏 新 , 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 90 , 2 6 (5) : 19
4 周宝钧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 83 , 1 9 (l ) : 30
5 侯高生 , 等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 9 86 , 4 (3 ) : 2 3
6 沈淑瑜 , 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 9 87 , 2 3 (1 ) : 32
7 衷维纲 , 等 . 中草药 , 1 98 2 , 1 3 (9 ) : 4 0
8 郝玉蓉 , 等 . 西北植物研究 , 1 9 8 2 , 2 (l ) : 3 5
9 乔惠琳 , 等 . 中药通讯 , 1 98 6 , 1 1 (3 ) : 1 0
1 0 郝玉蓉 , 等 . 西北植物学报 , 1 9 8 9 , 9 (4 ) : 2 33
l2
1 3
1 4
1 5
1 6
l 7
l 8
1 9
王仑山 , 等 .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新进展 . 北
京 : 学术期刊出版社 , 1 9 8 8. 16 5
樊 君 , 等 . 中药材 , 1 9 92 , 1 5( 4) : 6
徐德然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2 , 2 3 (5 ) : 304
蔡朝晖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 6 , 2 7 (1 ) : 1
蔡朝晖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 2 , 2 3 (6 ) : 36 7
钟凤林 , 等 . 中草药 , 一9 9 2 , 2 3 (4 ) : 1 8 0
朱丹妮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 92 , 2 3 (2 ) : 1 18
陈 霓 , 等 . 武汉植物学研究 , 19 91 , 9 (3 ) : 2 01
周立刚 , 等 . 云南植物研究 , 19 96 , 1 8 (3 ) : 3 36
陶余敏 , 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 9 9 2 , 2 8 (6 ) : 4 0 2
(1 9 9 7

1 1

1 1 收稿 )
露蜂房的研究和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 (北京
1 0 0 0 5 0 ) 李 琳 夸
摘 要 蜂房的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元素分析 、黄酮类 、有机酸类等小分子和大分子化合物 , 药理实
验证实其有抗炎 、镇痛 、抗癌 、抗菌等多种生理活性 , 临床应用也从外用逐渐得到发展 。
关键词 露蜂房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蜂房药用历史悠久 ,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
《神农本草经 》就已有记载 。 蜂房历来多作外
用 , 治疗外疡 , 在内科疾患方面应用较少 。 近
年来 , 人们发现其对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的
疗效 , 逐渐引起医务界重视 。但从 目前研究进
展情况看 , 药物基原不统一 , 化学成分研究有
待进一步深入 , 露蜂房中有效成分还有待确
定 。 现对露蜂房及其各主要成分的研究做一
综述 。
1 药材基原及传统用药方法
历代中医药著作对药用蜂房的来源 、形
态描述不甚明了或有很大出入 。 《神农本草
经 》只说其“生山谷 ” 。《雷公炮炙论》中指出了
4 种药用蜂房 , 并描述了形态 , 却没说明为何
种蜂所营造 。 唐代《新修本草》, 五代十国《蜀
本草》认为是大黄蜂巢 。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
纲 目》认为药用蜂房系多种野蜂之巢 , 其中以
大黄蜂房质量较好 。
近代文献对本品基原的记载也不尽相
同 。 1 9 9 0 年版药典载 : “本品为胡蜂科昆虫果
马蜂 尸o ziste : o liv a c e o u s , 日本长脚胡蜂 p .
夕口户on ic u : sa us s盯e 或异腹胡蜂 尸a r a pols bia
v a r ia F a b r ieiu s 的巢 ”‘,〕。 但有的中药专著却
认 为 “胡蜂科昆虫大黄蜂 尸ol istes m an d a ri -
n us Sa us su re 或同属近缘昆虫 的巢均可入
药 , 〔2一 4〕。
蜂房可以生用也可炮制后应用 , 历代炮
制方法多种多样 。 目前可将蜂房采得后晒干 ,
或略蒸后除死蜂 , 蛹晒干剪成块生用 。也可通
过炒 、蜜炒 、锻等方法炮制后使用〔4 , 。
A d d r e
s s :
L i L in
,
In s t itu t e o fM a t e r ia M e d ie a
,
Chin e s e A e a d e m y o f M e d ie a l S e ie n e e s
,
Ch in e s s X ie h e Med i
e al U n iv e r
-
s ity
,
Be iji
n g
《中草药分1 9 9 8 年第 29 卷第 4 期 . 2 7 7
2 化学成分
2
.
1 元素分析 : 露蜂房水分占 10 . 3 % 、灰分
1 1
.
3 %
、 钙 0 . 1 3 % 、 铁 0 . 0 1 3 % 、 氨 7 . 5 1 %
(相当于蛋白质 46 . 93 % )〔4 , 5〕 , 另外蜂房中有
很丰富的锌 、铁 、硅 、锰 、铜等微量元素〔, , ‘。, 。
2
.
2 小分子化合物 : 一般认为蜂房主要含蜂
蜡 、蜂胶 (树脂 )和蜂房油 3 种 。
2. 2. 1 蜂胶 (Pr o p ol is ) : 是蜂房中一种树脂
状物质 。外用止痛 , 临床上具有抗菌 、抗炎 、抑
制病毒 、增强机体免疫等作用 。软化角质组织
化学成分极其复杂 , 既包含蜜蜂从其周围采
集的物质 , 也含有它们本身的分泌物 , 不同地
区的蜂胶的化学成分也有差别 。 蜂胶约含树
胶 5 0 % 一 8 5 % , 蜂蜡 1 2 %一 4 0 % , 芳香挥发
油 4 %一 1 0 %和花粉夹杂物 5 %一n % 。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旋转薄层色谱 , 在北
京蜂胶中分离出一系列化学成分 , 已鉴定的
7 个化合物分别为 5 , 7 一二经基黄酮 、 3 , 5 , 7 -
三轻基黄酮 、 5 , 7 一二轻基一 2’一甲氧基黄酮 、二
十 三 (烷 )酸甲醋 、邻苯二甲酸双 (2 ‘一乙基 己
基 )醋 、邻苯二甲酸双异丁酷和癸二酸双 (2 ‘-
乙基 己基 )酉旨〔5〕 。
从辽西蜂胶中发现黄酮类化学成分 , 包
括白杨素 、 良姜素 、高良姜素 、金合欢素 、洋芹
素 、 山奈素 、鼠李素 , 其中良姜素 、金合欢素 、
洋芹素 、山奈素 、鼠李素均为首次从蜂胶中发
现 〔6〕。
采集意大利蜜蜂蜂种 , 从辽西蜂胶中分
离到 5 种有机酸类化合物 。 经光谱鉴定分别
为 3 , 4 一二甲氧基桂皮酸 、异阿魏酸 、咖啡酸 、
硫的多倍体 5 8 和苯甲酸的 。
从蜂胶中还分离出维生素 B l 、维生素
PP
、维生素凡 多种氨基酸 、酶类和 多糖 , 并
有福 、铁 、硅 、锰 、铅等微量元素〔” , ‘。〕。
气相色谱一质谱 一计算系统对辽西蜂胶挥
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 、鉴定 , 共分
出 7 5 个峰 , 已鉴定 出甲酸乙酷 、乙酸乙醋 、月-
按叶油醇 、 a 一菇品醇 、愈创木醇 、苯 乙醇 、愈创
烯醇等 49 种化合物 。 以脂肪酸醋为主 , 醇 、
苯 、醛类的含量也较高 。 其中 , 乙醇 、乙醛 、苯
·
2 7 8
·
等蜂胶挥发物均属首次发现 。除此之外 ,还含
菇烯 、烯烃 、烷烃类化合物 〔10j 。
2
.
2
.
2 蜂蜡 :蜂房主要由蜂类分泌的蜂蜡筑
成 。 黄白两种蜂蜡的成分基本相同 。 蜂蜡的
主要成分可分为 4 大类 , 即醋类 、游离酸类 、
游离醇类和烃类 ,此外含微量挥发油 、色素和
1 种芳香性有色物质— 虫蜡素〔“〕 , 含灰分0 . 1 % ~ 0 . 3 % 〔‘2 , 。 软脂酸蜂花醋是蜂蜡的主
要成分 , 还有蜡酸蜂花酷 、落花 生油酸蜂花
醋 。 游离酸类包括醋酸 (约占 5 % ) 、褐煤酸 、
蜂花酸 、廿四酸 、叶虱酸 、新醋酸 (即廿五酸 ) 、
落花生油酸〔‘3〕。 游离醇类有正廿八醇 、蜂花
醇 。烃类有廿五烃 、廿七烃 、廿九烃 、姗一烃及
不饱和 的蜂花烯 〔‘3〕。
2
.
2
.
3 其它 : 实验表明蜂房中所谓泡沫状物
质可以认为是双酞基甘油的还原从而造成单
酞基甘油 的数量增加而引起的〔, 4 〕。 把蜂房和
蜂蜡进行对比实验 , 发现两者总的酞基甘油
量一样 。 与蜂蜡相比 , 蜂房的双酞基甘油减
半 , 单酞基甘油数量加倍 。三烯脂肪酸成分减
少 , 但单烯脂肪酸成分增加 。
2
.
3 大分子化合物 : 以氯仿一 甲醇分别从蜂
蜡 、蜂房 中提取蛋 白 , 两者分别进行 S D S -
PA G E 凝胶电泳 , 以考马斯亮蓝染色 , 可以看
到两者的各亚基分布 , 发现它们各有 1 3 、 n
条带 , 其中 7 条带相同 。 蛋 白的分子量从 19
一 0 0 0 0 0 , 区带 1 、 2 、 6 、 1 7 是蜂房独有的 。 区
带 17 在蜂蜡中占多数 , 而区带 7一12 在蜂房
中占多数 。 蜂房中没有分子量为 19 0 0 部
分 , 可以认为它降解为不易分辨的小分子或
糖基化为更大的分子 〔‘5〕。
3 药理研究
3
.
1 心血管系统 :露蜂房的醇 、醚及丙酮浸
出物 皆有促进血管凝固的作用 , 尤以丙酮浸
出物作用最强 。 它们都能增加心脏运动 。 丙
酮浸出物能扩张离体兔耳血管 , 对离体蟾蛛
心脏低浓度兴奋高浓 度抑制 , 冲洗后可恢
复〔“〕 , 能引起一时性血压下降 。
3
.
2 泌尿系统 :有轻度利尿作用 。 兔 口服蜂
房 0 . 9 9 后 , 24 h 内尿量增加 28 % , 尿中不
含蛋 白质及糖分 。 家兔 口服 0 . 1 9 /k g 蜂房
油 , 可引起急性肾炎 〔4〕。
3
.
3 消化系统 : 蜂房的蜂胶水醇提取物可加
速硫酸钡通过消化道的过程 , 显示其可促进
胃肠平滑肌蠕动 , 有轻泻作用 〔, 3〕。
3
.
4 抗炎及镇痛作用 : 水提物对巴豆油诱发
小鼠的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 抑制率随
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 其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
直接的作用机制 , 而不是通过垂体一肾上腺系
统 , 实验还证明其水提物对急性渗出性炎症
与醋酸氢化可的松有相似的对抗作用 。 在抗
炎症的剂量时 , 可使小鼠正常体温降低 。蜂房
对钝痛有镇痛作用 〔, 6〕 。
3
.
5 抗肿瘤作用 : 近年来发现蜂房对某些恶
性肿瘤有一定治疗作用 。 蜂房提取物对肉瘤
1 8 0 的生长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 。 美蓝法
对胃癌有效 , 能抑制人肝癌细胞 〔‘7〕。
3
.
6 抗细菌 、真菌 、原虫 、病毒作用 : 蜂房对
葡萄球菌 、痢疾杆菌似有一定抑制作用 〔。 , 蜂
胶中的有机酸 、黄酮 、冬按叶油醇类有较强的
抑菌 、防腐作用〔翔 , 蜂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
菌 、链球菌 、沙门氏菌等 20 种细菌有抗菌作
用 〔‘3〕。 蜂房油可驱除绦虫 , 但有毒性 , 可引起
急性肾炎 。蜂房中蜂胶所含黄酮类可抗真菌 ,
蜂胶制剂在低浓度时能抑制阴道滴虫 , 感染
流感病毒前滴鼻或雾化吸入 50 %蜂胶乙醇
溶液可完全抑制其在小鼠体内繁殖 , 但感染
后给药无效 〔‘3〕 。
3
.
7 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及整体动物组织代
谢的影响 : 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发现 , 蜂胶乙
醇溶液使大鼠肝脏 中唬拍酸脱氢酶 (S D ) 、
N A D PH
。 、
G

6 一P 酶 、A T P 酶 、A C P 酶的活性
明显增强 。 蜂胶通过增加这些酶的活性促进
肝细胞能量代谢 ,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及生物
膜转运〔吕〕。
3
.
8 对组织再生修复过程的影响 : 局部应用
蜂胶乙醇溶液可明显促进狗损伤牙髓的再生
修复过程 , 促进牙髓新生 和纤维牙质 的形
成 〔, 3〕。
4 蜂房毒理研究
《中草药》1 9 98 年第 29 卷第 4 期
历代本草皆记载本品有毒 。 按序贯法求
得小鼠静脉给药的 L D S。为 12 · 0 + 0. 38 9 /
k g
, 皮下注射为 3 2 . 3 3 + 2 . 3 1 9 / k g 。 当小鼠
皮下或静脉注射蜂房水提液中毒量时 , 小鼠
自发活动减弱 , 逐渐发展为步履躇姗 , 共济失
调 , 呼 吸抑制 , 之后运动高度抑制 , 呼吸衰竭
而死亡 〔‘6〕。
5 临床应用
在祖国传统医学中 , 露蜂房被用于治疗
诸恶痛 、附骨痈 、 肉屡及头癣等疾病 。 现临床
多治疗急性乳腺炎〔‘’〕、遗尿 、大小便失禁〔‘8 〕、
产后缺乳 〔‘”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性功能障碍
和牙周肿痛 〔2 。〕 。 蜂房水煮去渣 , 药液具有去
腐生肌 、消炎止痛的作用 。 治疗化脓性感染 、
疮 、痈 、烫伤 、新生儿皮下坏痈等均有一定疗
效 。 特别对坏痈性 (溃烂的 )和化脓性的疮面
更为有效 〔“ 〕。
北京中药研究所在对动物药材的抗炎作
用筛选中 , 选用了蜂房水提物 ,并对其进行精
制 , 提高了活性效价 。精制物的游离氨基酸和
水解后的氨基酸测定推断其主要为小肤类物
质 。
近年来发现本品对某些恶性肿瘤有一定
疗效 。 某些癌症高发区的老中医在其治疗肿
瘤的处方中常用到露蜂房 。 例如乳癌散以蜂
房为主组方(含炙蜂房 、雄鼠粪 )治疗乳腺癌 ,
和炙蝗螂 、锻赫石 、炙全蝎 、陈皮 、甘草一起可
治疗 胃癌 (胃溃疡病恶性 变 , 合并幽 门梗
阻 )〔4〕 , 露蜂房水提物的抗肿瘤作用 已经证
实〔2 1〕。
6 小结
露蜂房药用历史悠久且适应证广泛 , 但
多作外用 , 所以并不被历代医家所重视 。从目
前对它的研究来看 , 还是经验多 、 科学验证
少 , 定性多 、定量少 。 据历代医书或民间偏方
所载 , 露蜂房可治疗的病症不下数十种 , 然而
到底是其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组分在起作
用 , 还不十分清楚 , 这必然影响蜂房药理 、临
床的进一步研究 。 这不仅是研究蜂房药急需
解决的问题 , 也是祖国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
.
2 7 9
.
主要问题 。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一
部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1 9 9 0 . 3 20
2 南京药学院 . 中草药学 . 下册 . 南京 :江苏科技出版
社 , 1 9 8 0 . 1 4 2 6
3 高 士贤 , 等 . 常 见药用 动物 . 上海 : 科技 出版 社 ,
1 9 8 4
.
9 2
4 李遇春 , 等 . 河南中医 , 1 9 94 , 1 4 (3 ) : 18 9
5 王秉极 , 等 . 中药通报 , 19 8 , 1 3 (10) : 37
6 迟家平 ,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96 , 31 (3 ) : 2 64
7 迟家平 , 等 . 药学实践杂志 , 1 9 9 5 , 13 (3 ) : 18 4
8 林志彬 . 药学通报 , 1 9 8 2 , 1 7 (4 ) : 3 4
9 匡邦郁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 1 9 79 , (5 ) : 38
10 迟家平 , 等 . 蜜蜂杂志 , 1 9 94 , (10 ) : 5
n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9 7
.
2 5 8 1

2 7 3 7
l6
17
18
19
2 0
2 1
2 2
王本祥 . 蜜蜂产品的医疗效能 . 吉林 : 吉林人民出版
社 , 1 9 8 1 · 1 50
高士贤 . 中国动物药志 . 吉林 : 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9 6
.
3 1 9

3 2 2
D a v id s o n B C
, e t a l
.
N a t u r w is s e n eh aft e n
,
19 8 6
,
7 3
(3 )
:
1 5 9
K u r s tje n s S R
, e t a l
.
N a tu r w is s e n e ha fte n
,
1 9 9 0
,
7 7
(1 )
:
3 4
孟海琴 , 等 . 中草药 , 1 9 8 3 , 1 4 (9 ) : 2 1
李军德 , 等 . 中成药 , 1 9 9 2 , 1 4 (2 ) : 4 0
朱步光 , 等 . 朱良春用药经验 . 上海 : 上海中医学院出
版社 , 1 9 8 9 · 4 0
朱良春 . 中医杂志 , 19 64 , (10 ) : 34
权 力 , 等 . 中医药学报 , 1 9 9 3 , (l ) : 2 5
于立坚 , 等 . 陕西中医 , 1 9 81 , (4 ) : 34
乔智胜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1 , 1 6 (8 ) : 4 81
(1 9 9 7

0 6一 3 0 收稿 )
斑鹜的药用研究进展及资源开发
山东潍坊教育学院 (青州 26 2 5 00)
山东省益都中心医院
王大科
赵 中海
斑鳌属昆虫纲鞘翅 目芫葺科 。 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1 9 8 5 )中规定的药用斑鳌有 2 种 , 即南方大
斑 鳌 人勿la占r is p h a le r a ta p a lla s 和 黄 黑 小 斑 鳌
M
.
ci ho ri L
. 。 由于这一类昆虫的成虫和幼虫体 内
均含有斑鳌素 , 药用功效基本相同 , 因此习惯上也把
芫善科昆虫通称为斑鳌 。 它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昆虫 。
《神农本草经 》中就有“斑鳌能治疗痈疽 、溃疡 、癣疮 ”
等病症的记载 。 《名医别录》中又记录了“芫蓄 ” 、 “葛
上亭长”两种与斑鳌同功效的昆虫 。《本草纲 目》中也
详细地记述了斑鳌 、地胆 、芫普 、葛上亭长等 4 种同
类昆虫的形态 、生境 、采集炮制方法 、气味 、主治及附
方等 。 指出“芫著青绿色 ,斑鳌黄斑色 , 亭长黑身赤
头 , 地胆黑头赤尾 , 色虽不同 , 功亦相近 ” 。 它们的共
同功效是“消瘾病 ” 、 “治疥癣堕胎” 、 “ 傅恶疮瘩烂 ” 、
“破症痕” 、 “解疗毒”等 。 尽管受当时条件的限制 ,对
其所含有效化学成分不明确 , 但其临床疗效是相当
明确的 , 因此为现代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 由于在临
床应用中发现斑鳌在治疗癌症和一些疑难杂症方面
具有独特的疗效 , 因此 ,对斑鳌的药用研究和对资源
的开发利用问题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 笔
.
2 8 0
·
者仅就部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
1 研究现状
1
.
1 斑鳌素的药化 、药理及临床研究 : 斑鳌虫体中
所含斑鳌素为抗癌有效物质 , 其分子式为 Cl o H , 2 0 4 ,
化学成分为单菇烯类 。 该物质毒性很强 , 1 9 纯斑鳌
素可致 40 人死亡〔,〕 。 近年来 , 我国对斑鳌素的临床
应用研究表明 , 斑鳌素及其衍生物等对治疗原发性
肝癌疗效显著 , 明显优于手术治疗或放疗 。同时还能
治疗白细胞减少 、慢性肝炎和神经性皮炎等症〔幻 。 另
有资料证明 , 斑鳌素及其衍生物对乳腺癌 、食道癌 、
肺癌 、责门癌 、肠癌及肝硬化等也有一定疗效 , 而且
还可用于治疗疥癣 、消痕疡和利尿等 。外用为皮肤刺
激药 , 有引赤 、发泡 、 生毛之功效 , 并治恶疮溃疡 、痈
疽拔脓 、庆痣黑子等 〔‘〕。 斑鳌素之所以对原发性肝癌
及某些其它癌症作用显著 , 是与它对肝脏和癌细胞
有较强的亲和性有关 。 其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是抑制
癌细胞的蛋白质合成 , 降低癌毒激素水平及影响癌
细胞的核酸代谢闭 。
斑鳌虽对肝癌等癌症有明显的疗效 , 但其毒素
最后要经尿排出 , 因此它对泌尿 系统有一定的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