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xeris sonchifolia

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有效成分·
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封锡志 1 ,徐绥绪 1 ,姚金鹏 1 ,沙 沂 2 ,李 文 1
( 1. 沈阳药科大学 植化教研室 ,辽宁 沈阳  110015;  2. 沈阳药科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 要: 目的 研究抱茎苦荬菜 I xeris sonchif 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 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
理化方法及光谱 ( IR, ESI-M S, 1HNM R, 13CNM R, HM QC和 HMBC)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抱茎苦荬菜全
草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蒲公英烷 -20-烯-3β , 16α-二羟基 -3-乙酯 ( tar axa ster-20-en-
3β , 16α-dio l-3-ace ta te, Ⅰ ) ,蒲公英甾醇乙酯 ( tarax aster yl ace ta te, Ⅱ ) , (E ) -2, 5-二羟基桂皮酸 [(E ) -2, 5-dihydro xy
cinnamic acid,Ⅲ ],本犀草素 ( luteo lin, Ⅳ ) ,棕榈酸 ( palmitic a cid,Ⅴ )和 β-谷甾醇 (β -sitoster ol, Ⅵ )。结论 化合物
Ⅰ 为新化合物 ,Ⅱ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三萜类化合物 ;蒲公英烷 -20-烯-3β , 16α-二羟基 -3-乙酯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2 0097 03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xer is sonchifolia
FEN G Xi-zhi1 , XU Sui-xu1 , Y AO Jin-peng1, S HA Yi2 , L I Wen2
   ( 1. Depa rtment o f Phyto ch emistr y, Shengyang Pha rmaceutical Univ ersity , Shenyang Lia oning 110015, China; 2. Test
Center o f Shenyang Pha rmaceutical Univ ersi 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15, China)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 tuents o f w hole plant Ix eris sonchi folia. Methods 
Various chroma tog raphic techniques w ere employed fo r the isola 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i ts consti tuents;
and structurally identified by spect ral analy sis ( IR, ESI-M S, 1HNM R, 13 CNM R, HMQC and HMBC) and
chemical evidences. Results  6 compounds w ere identified f rom i ts chlo ro fo rm ex tract as: ta rax aster-20-
en-3β , 16α-dio l-3-aceta te (Ⅰ ) ; ta rax asteryl acetate (Ⅱ ) ; ( E ) -2, 5-dihydroxy cinnamic acid (Ⅲ ) ; luteolin
(Ⅳ ) ; palmi tic acid (Ⅴ ) ; and β -sitosterol (Ⅵ ) . Conclusion  CompoundⅠ was a new compound andⅡ
was found in this plant fo r the fi rst time.
Key words: I xeris sonchi folia Hance; t ri terpenoids; taraxa ster-20-en-3β , 16α-dio l-3-aceta te
  抱茎苦荬菜 Ixeris sonchifol ia Hance为菊科苦
荬属植物 ,分布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 ,具
有清热解毒、排脓、止痛之功效 [1 ]。 文献报道该药对
循环系统具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循环等作用 ;
对血液系统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明显增加
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2~ 4 ] ,有望开发成为治疗心
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我们从抱茎苦荬菜全草的
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的
测定 和 光谱 ( IR, ESI-M S, 1HNMR, 13 CNMR,
1 H-1HCO SY, HMQC, HMBC)解析 ,确定了它们的
结构。
化 合 物 Ⅰ : 无 色 针 状 结 晶 , Liebermann-
Berchard反应阳性。 ESI-M S给出准分子离子峰为
485 ( M+ + 1) ,结合 1 HNMR, 13 CNMR和 DEPT谱
推出分子式为 C32 H52O3。13 CNM R谱中共有 32个碳
信号 ,δ171. 0, 21. 3显示存在一个乙酰基 , 1 HNMRδ
在 2. 04( 3H, s)可确证乙酰基的存在 ,说明此化合物
为一乙酰化的三萜。 IR光谱中有 3 400( O H) , 1 735
( C= O )和 1 639( C= C) cm- 1吸收峰。 1 HNMR显示
结构中有一个烯氢 δ5. 57( 1H, d, J= 6. 3 Hz) ,两个
连氧碳次甲基质子 δ4. 44 ( 1H, dd, J= 10. 5, 5. 7
Hz) , 3. 30( 1H, d, J= 6. 6 Hz)及一个乙酰基的甲基
质子 δ2. 05( 3H, s)。 13 CNM R证明了结构中存在一
个双键δ145. 7, 121. 9,两个连氧碳δ81. 0, 74. 0。 将
其 13 CNMR数据与文献报道的蒲公英烷 -20-烯-3β ,
16α-二醇 [5 ] (Ⅰ a )相对照 (表 1) ,除多出一个乙酰基
信号及 3位由于乙酰化而产生的位移外 ,其他数据
均一致。 HMBC谱中可以观察到乙酰基的羰基与
·9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收稿日期: 2000-04-28作者简介:封锡志 ,男 , 1996年 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药学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现在沈阳药科大学攻读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
* 通讯联系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电话: 024-23843711-3715
H-3存在远程相关 ,可以确定乙酰基连在 3位上 ;而
连氧碳δ74. 1则与 28位甲基存在远程相关 ,则进一
步确定羟基连在 16位上。 因此 ,确定该化合物的结
构为蒲公英烷 -20-烯 -3β , 16α-二羟基-3-乙酯。此化
合物未见文献报道 ,为一新化合物 (见图 1)。
图 1 化合物Ⅰ 的化学结构式
1 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 Fisher-Johns型熔点仪测定 ,温度计未
校正 ;红外光谱用 Bruker IFS 55型红外光谱仪测
定 ;电喷雾质谱用 Finnigan LCQ型液质连用质谱
仪测定 ;核磁共振用 Bruker ARX 300型超导核磁
共振仪测定 ;薄层层析及柱层析硅胶均为青岛海洋
化工厂产品 ;溶剂和显色剂均为分析纯和化学纯。
2 提取和分离
抱茎苦荬菜全草 5 kg ,粉碎后用 70%乙醇多次
回流提取 ,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 1 230 g ,悬浮于水
中 ,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萃取 ,减压回
收溶剂 ,得 80 g氯仿萃取物、 30 g乙酸乙酯萃取物
和 80 g正丁醇萃取物。氯仿萃取物用常压柱层析
(硅胶 H, 200~ 300目 ) ,石油醚 -乙酸乙酯梯度洗
脱 ,得 10个部分 ,再分别反复硅胶柱层析及重结晶 ,
得化合物Ⅰ ~ Ⅵ 。
3 鉴定
化合物Ⅰ : 无色针状结晶 (氯仿 ) , mp 244℃~
246℃ , [α]20D = - 32. 0°( c, 0. 1, CHCl3 ) , Lieber-
mann-Berchard反应阳性。 IR ( KBr ) cm- 1: 3 400
( O H) , 1 735 ( -COOR) , 1 639 ( C= C)。 ESI-M S
( m /z): 485( M
+
+ 1)。 1HNM Rδ( CDCl3 ): 0. 66( 3H,
s, CH3-28) , 0. 85( 3H, s, CH3-25) , 0. 86( 3H, s, CH3-
23) , 0. 88 ( 3H, s, CH3 -26) , 0. 99( 3H, s, CH3-27) ,
1. 04( 3H, d, J= 4. 8 Hz, CH3-29) , 1. 05( 3H, s, CH3-
24) , 1. 69( 3H, s, CH3-30) , 2. 05( 3H, s, Ac ) , 3. 30
( 1H, d, J= 6. 6 Hz, H-16) , 4. 44( 1H, dd, J= 10. 5,
5. 7 Hz) , 5. 57( 1H, d, J= 6. 6 Hz, H-21)。 13 CNMR
数据见表 1。
化合物 Ⅱ : 无色针状 (氯仿 ) , Liebermann-
Berchard反应阳性。 13 CNMR谱中共有 32个碳信
号 ,δ170. 98, 21. 3显示存在一个乙酰基 ,说明该化
表 1 化合物Ⅰ 和Ⅰ a的 13CNMR( 75 MHz)
的光谱数据 ( CHCl3 )
C Ⅰ Ⅰ a C Ⅰ Ⅰ a
1 38. 5 38. 5 16 74. 0 74. 0
2 27. 6 27. 8 17 37. 8 37. 8
3 81. 0 79. 0 18 41. 0 41. 0
4 38. 2 38. 8 19 36. 5 36. 8
5 55. 4 55. 5 20 145. 7 145. 6
6 18. 2 18. 2 21 121. 9 121. 9
7 34. 2 34. 3 22 29. 9 29. 9
8 41. 2 41. 2 23 28. 0 28. 1
9 50. 4 50. 5 24 16. 1 16. 2
10 37. 1 37. 2 25 16. 5 16. 6
11 21. 6 21. 4 26 16. 4 16. 4
12 23. 7 23. 6 27 14. 7 14. 5
13 38. 7 38. 7 28 18. 1 18. 2
14 43. 3 43. 5 29 22. 9 22. 7
15 26. 8 26. 6 30 21. 8 21. 6
COCH3 171. 0
COCH3 21. 3
合物可能为乙酰化的三萜类化合物。IR( KBr) cm- 1:
2 942, 1 730, 1 639, 1 451, 1 370, 1 247。 ESI-M S
( m /z): 469( M+ + 1)。 1 HNMRδ( CDCl3 ): 0. 74( 3H,
s, CH3 ) , 0. 85( 9H, s, CH3× 3) , 0. 88( 3H, s, CH3 ) ,
0. 93 ( 3H, d, J= 5. 0 Hz, CH3 ) , 1. 02( 3H, s, CH3 ) ,
2. 04( 3H, s, CH3 ) , 4. 50( 1H, m ) , 4. 61 ( 1H, brs) ,
4. 62( 1H, brs)。13CNMR( CDCl3 )δ: 38. 5( C-1) , 26. 2
( C-2) , 81. 0( C-3) , 37. 8( C-4) , 55. 5( C-5) , 18. 2( C-
6) , 34. 1 ( C-7) , 41. 0 ( C-8) , 50. 5 ( C-9) , 37. 1 ( C-
10) , 21. 5 ( C-11) , 23. 7 ( C-12) , 39. 2 ( C-13) , 42. 1
( C-14) , 26. 7 ( C-15) , 38. 3 ( C-16) , 34. 6 ( C-17) ,
48. 7 ( C-18) , 39. 4( C-19) , 154. 7 ( C-20) , 25. 7 ( C-
21) , 38. 9 ( C-22) , 28. 0 ( C-23) , 15. 9 ( C-24) , 16. 5
( C-25) , 16. 4 ( C-26) , 14. 8 ( C-27) , 19. 5 ( C-28) ,
25. 5 ( C-29 ) , 107. 2 ( C-30 ) , 21. 3 ( -OCOCH3 ) ,
170. 98( -OCOCH3 )。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蒲公英甾
醇乙酯 [5 ]一致 ,故可确定为蒲公英甾醇乙酯。
化合物 Ⅲ : 黄色粉末 , mp 206℃~ 207℃。
1
HNMRδ( py ridine-d5 ): 7. 27( 1H, d, J= 8. 2 Hz, H-
3) , 7. 19( 1H, dd, J= 7. 6, 2. 0 Hz, H-4) , 7. 63( 1H,
d, J= 2. 0 Hz, H-6) , 8. 08( 1H, d, J= 15. 6 Hz, H-7) ,
6. 76( 1H, d, J= 15. 6 Hz, H-8)。 13 CNM Rδ( pyridine-
d5 ): 127. 2( C-1) , 147. 5( C-2) , 116. 6 ( C-3) , 115. 6
( C-4 ) , 145. 5 ( C-5) , 116. 8 ( C-6 ) , 145. 1 ( C-7) ,
121. 8( C-8) , 169. 8( C-9)。根据以上数据 ,化合物Ⅲ
为 (E ) -2, 5-二羟基桂皮酸 ,与文献相符 [ 6]。
化合物Ⅳ: 黄色针晶 , mp 328℃~ 330℃。
1
HNMR、 13 CNMR数据与文献 [7, 8 ]报道的木犀草素
·9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一致 ,故化合物Ⅳ确定为木犀草素。
化合物Ⅴ :白色固体 (氯仿 -甲醇 ) , mp 63℃~
65℃。其 Rf值与 IR、 EI-M S数据与参考文献 [9 ]一
致 ,且与对照品棕榈酸混合测熔点不下降 ,故确定该
化合物为棕榈酸。
化合物Ⅵ : 黄色针晶 , mp 138℃~ 139℃。
Liebermann-Berchard反应阳性。 其 Rf值与 IR光
谱与 β -谷甾醇对照品一致 ,且与其混合测熔点不下
降 ,故鉴定该化合物为 β -谷甾醇。
参考文献:
[1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M ]. 上册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77.
[2 ] 冯玉书 ,桂绿荷 ,魏文庄 ,等 .抱茎苦荬菜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
作用 [ J]. 中草药通讯 , 1979, 10( 3) : 31-34.
[ 3 ] 桂绿荷 ,冯玉书 ,徐暑民 ,等 . 苦碟子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 J ].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81, 13: 18-22.
[ 4 ] 冯玉书 ,桂绿荷 ,徐暑民 ,等 . 苦碟子治疗冠心病的研究 [ J ].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81, 13: 23-29.
[ 5 ]  Shashi B M, Kunda A P. 13 CNMR sp ectral of pentacyclic
t ri t erpenoids-a compilation and som e salient features [ J].
Ph ytochemis try, 1994, 37( 6): 1517-1575.
[6 ] 马继元 ,王峥涛 ,徐珞珊 ,等 . 抱茎苦荬菜 I xeri s sonchi fol ia
Hance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98, 29( 2):
94-96.
[ 7 ]  Ternai B, Markham K R. Carbon-13 NM R Studies of f lavo-
noids-Ⅰ f lav ones and f lavonols [ J ] . Tet rah ed ron, 1976, 32:
565-569.
[8 ]  Markh am K R, Ternal B. 13 CNM R of f lav onoids-Ⅱ f lav on-
oids oth er then f lavon e and flavonol aglycones [ J] . Tet rahe-
dron, 1976, 32: 2607-2612.
[9 ] 从浦珠 .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M ]. 北京:科学出
版社 , 1987.
白桦叶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王素娟 ,裴月湖
(沈阳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研究室 ,辽宁 沈阳  110015)
摘 要: 目的 对白桦叶的化学成分做系统研究 ,以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 方法 采用硅胶柱、凝胶柱
及制备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 ,通过波谱技术 ( 1HNM R, 13CNM R, 1 H-1HCOSY, HMQC, HMBC, NOESY)进行结构鉴
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4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槭木素丁 (Ⅰ ) ,氧杂二苯庚烯 (Ⅱ ) , 17-甲基 -15-甲氧基 -7-氧代槭
木素丁 (Ⅲ ) ,槭木素十一 (Ⅳ )。 结论 化合物Ⅲ ,Ⅳ均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并纠正了化合物Ⅲ的碳谱数据
归属。
关键词: 白桦叶 ;桦木属 ;化学成分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2 0099 03
Diarylheptanoids from leaves of Betula platyphylla
WAN G Su-juan, PEI Yue-hu
   ( Depa rtment o f Na tural Pr oduc t Chemistry , Shenyang Pharmaceutica l Univ er sity, Sh enyang Liaoning 110015, China )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 tuents of Betula platyphylla Suk. fo r the bet ter deve-
lopment and utili za tion of botanic resources o f our country. Methods  The consti tuents w ere iso lated by
column chromatog raphy ( silica gel and Sephadex LH20) and preparativ e TLC, and identified by means of
spect ral da ta (
1
HNMR,
13
CNMR,
1
H-
1
HCOSY, HMQC, HMBC, NO ESY) . Results  4 diarylheptanoids
w ere obtained and elucida ted a s acerogenin E (Ⅰ ) , ( 3R) -3, 5′-dihydro xy-4′-methoxy-3′, 4″-oxo-l , 7-
dipheny l-l-heptene (Ⅱ ) , 15-methoxy-17-O-methy l-7-oxoacerogenin E (Ⅲ ) , acerogenin K (Ⅳ ) . Conclu-
sion  CompoundsⅢ andⅣ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 rst time from this plant and the assignment of 13 CNMR
data of compoundⅢ was co rrected.
Key words: leaves of Betula platyphyl la Suk. ; Betula L; chemical consti tuents; diary lh eptanoids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 为桦木科桦木属
植物 ,桦树皮和桦树汁具有清热利湿、镇咳祛痰等功
效。在我国白桦分布范围广 ,植物资源丰富 ,但研究
开发甚少 ,仅王建华报道了桦树皮的镇咳祛痰成
分 [1 ]。国外对桦木属植物在化学、药理及开发利用等
方面研究较多 ,尤其是日本学者对日本境内的桦木
属植物做了系统研究。因此 ,极有必要对我国白桦进
行研究 ,以更好的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我
·9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收稿日期: 200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