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药动学血样预处理方法回顾与展望



全 文 :发生作用。与紫杉醇最难分离的 cephalomannine不
具有这种特性。通过初步的研究 ,在一定的条件下 ,
紫杉醇与 cephalomannine的混和物经药理作用靶
点法纯化后 ,紫杉醇的纯度可达 95% 以上。
作为一种紫杉醇纯化新技术 ,药理作用靶点法
具有以下特点: 1)依据天然抗癌物质与其药理作用
靶点的可逆特异性结合作用来进行分离纯化 ,较常
规的萃取、柱层析及各种组合色谱等方法具有简便、
高效特异性的特点 ; 2)紫杉醇与其药理作用靶点微
管 ,在天然抗癌物质及药理作用靶点两方面都具有
代表性 ,其研究成果易于推广到其它抗癌物质及其
药理作用靶点的物系 ,具有普遍应用价值。
9 结束语
天然抗癌药物如紫杉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医药
界的一大热点 ,前景广阔 ,对攻克人类顽症、提高健
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而在这些药物的研究、开发尤
其是生产中 ,产品的分离纯化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
一 ,迫切需要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和化工研究人员的
参与 ,这也是目前医药行业与化工技术结合越来越
紧密的关键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阎家麒 ,刘 虹 ,王九一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1994, 25( 10):
433; 1996, 27( 12): 531
2 赵凌云 .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解离键合紫杉醇机理及工艺的研究
[学位论文 ]. 天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 1998
3 锅田怎助 ,田崎弘之 ,江部洋史 ,等 . 日本: 特开平 , 6-
157329. 1994
4 徐礼 ,刘爱茹 .药学学报 , 1991, 26( 7): 537
5  Hoke S H, Wood J M , Cooks R G, et al . Analytical Ch em,
1992, 64: 2313
6  Aurill ola S O K, Lepisto A M, Naranlahti T, et al . J Ch ro-
matog r, 1992, 153: 594
7  Witherup K M , Look S A, Stasko M W, et al . J Liq Ch ro-
matogr, 1989, 12( 11): 2117
8  Cardellina J H. J Liq Ch romatogr, 1991, 14( 4): 659
9  Wick remesinh e E R M, Arteca R N. J Liq Ch romatog r, 1993,
16( 15): 3263
10  Mat tina M J I. J Ch romatog r A, 1994, 679: 269
11  Stasko M W, With erup K M, Ghiorzi T J, et al . J Liq Ch ro-
matog r, 1989, 12( 11): 2133
12  Matysik G, Glow niak K, Jozefczyk A, et al . Ch romatogra-
ph y, 1995, 41( 7 /8): 485
13  Chan K C, Muschik G M, Issaq H J. J High Res Ch romatogra,
1994, 17: 51
14  Vanhaelen-Fast re R, Diallo B, Jazi ri M , et al . J Liq Ch ro-
matog r, 1992, 15( 4): 697
15 饶 畅 ,刘 欣 ,张佩玲 ,等 . 药学学报 , 1991, 26( 7): 510
16  Carver D R, Prou t T R, Wo rkman C T, et a l. WO 9412268,
1994
17  Ketch um R E B, Gib son D M. J Liq Ch romatogr, 1995, 18
( 6): 1093
18  Jennings D W , Deuts ch H M, Zalk ow L H, et al . J Supercriti
Flu, 1992, 5: 1
19  Nair J B. E P0521675, 1993
20  Cas tor T P. WO 9420486, 1994
21 元英进 ,那 平 ,胡宗定 ,等 . 离子交换与吸附 , 1994, 10( 6): 543
22 杨雪峰 ,刘开录 . CN 1140170A, 1996
23  Seni lh V, Blech ert S, Colin M , et a l. J Nat Prod, 1984, 47:
131
24  Durzan D J, V en timiglia F. Cell Dev Biol, 1994, 30P: 219
25  Carv er D R, Drout T R, Workman C T, et al . US 5281727,
1994
26  King ston D G I, Gunatilak e A A L, Ivey C A. J Nat Prod,
1992, 55( 2): 259
27  Mu rray C K, Ziebarth T D, Bechvermi t J T. U S 5334732,
1994
28  M urray C K, Beckvermit J T, Anziano D J. U S 5364747, 1994
29  Rimoldi J M , Molinero A A, Ch ordia M D, et al . J Nat Prod,
1996, 59: 167
30 肖 剑 ,药理作用靶点法分离纯化紫杉醇的研究 [学位论文 ].
天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 1999
( 1999-11-02收稿 )
中药药动学血样预处理方法回顾与展望△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药临床药理研究室 (西安 710032)  张 莉  黄 熙* *  王骊丽
摘 要 综述了以血药浓度法研究中药药动学中的血样预处理方法并作简要评价 ,特别介绍了水浴法作为方剂血
样预处理的新方法 ,为中药药动学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药动学 预处理 血药浓度
  在以血药浓度法为研究的药动学中 ,药物成分
从血样中的提取 (包括简单的分离、纯化和富集 )即
预处理 ,常常是方法学研究的首要步骤。中药 (指单
味或复方 )中多种有效成分共存一体 ,因而不同于化
学合成药物或经提取的天然药物单体 ,血样预处理
方法是中药药动学研究中普遍性问题之一。 国内多
·79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0期
Address: Zhang Li, Laboratory of Clinical Ph armacokinetics of Chines e Materia Medica, Xi jing Hospi tal , Fourth Mi lit ary Medical Uni-
versi ty, Xiá n张 莉 女 , 1988年国防科技大学本科毕业 ,在职研究生 ,讲师、主治医师。曾从事输血及血液质量控制工作 ,专业研究方向现为药物分析和中药临床药理 ,已发表论文 11篇。
* * 为指导老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No 39870932
位学者对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1~ 3 ] ,但
均未述及血样预处理 ,有学者已在此方面作出了有
益的探索 [4 ]。 为更好地探索适合中药药动学的研究
方法 ,笔者就近年来中药药动学研究中血样预处理
方法作一综述和简要评价。
1 中药药动学血样预处理方法
中药药动学研究中 ,一部分是服用中药中提取
的有效成分进行药动学研究 [1 ] ,其预处理方法本质
上与西药没有差别 ,大多沿用传统和经典的方法 ,主
要是液 -液萃取 ( LLE) 和固相萃取 ( SPE) ;另一部
分则称为复方药动学 (单味药可作为小复方 ) ,即将
方剂或复方看作为一种药品 [5 ]服用 ,研究其有效成
分的药动学特征 ,这也是中医药有别于西药的特点 ,
因此血样预处理也以提取它们为主要目的。
1. 1 大量应用的传统方法: 无论是单味药 (常称为
小复方 )制成的注射液还是多味药组成的复方 ,药动
学研究中血样预处理大多使用经典的有机溶剂加入
提取法 (为便于综述 ,将以是否加入溶剂为主要提取
手段作一简单划分 ): 此法包括 LLE和沉淀蛋白
法。作者查阅了 1993~ 1996年的国内文献约 50余
篇 ,其样品预处理大部分沿用有机溶剂加入提取法 ,
部分使用固相萃取法 (包括 SPE法 ) ,国外类似。
Yukihiro等人测定了口服甘草甜素和甘草小复方
后在大鼠血中的甘草甜素 ( GL)浓度 ,进行了不同
来源 GL 的药动学特征对比 ,预处理采用 LLE
法 [6 ] ; Rie等人用 SPE法预处理血样 , HPLC、 MS等
法测定了口服小柴胡汤后代谢新生物的血浆浓度及
其化学结构 [7 ]。
1. 2 多步提取方法相结合:中药复方所含成分类型
较多 ,主要有生物碱、苷类、内酯、有机酸、糖类、氨基
酸等 ,各类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不同。已报道以催化
动力学分析法为检测手段 ,利用二价锰离子对高锰
酸钾 -罗丹明 B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 ,使用邻菲罗
啉为活化剂 ,对兔血中源于大青叶淫羊藿中的微量
锰进行药动学研究 [8 ]。 报道用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
研究丹皮酚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9 ]。 预处理采取了先
用乙醚提取丹皮酚 ,然后用薄层分离、点样对照 ,得
到较纯的丹皮酚后再液 -固萃取。报道了胶束荧光技
术检测秦艽中龙胆苦苷 [ 10]和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
血药浓度的检测 [11 ] ,均利用 LLE法、薄层分离和形
成胶束的原理进行处理。
1. 3 快速流动馏分技术 ( RFF): 所用装置由 3个
连接的玻璃柱组成 ,内装硅藻土 ,不同的 pH洗提液
流过 ,得到不同的馏分后进行测定 ,日本学者报道了
应用此项技术进行了小柴胡汤等中药药动学的研
究 [12, 13 ] ,可依次提取并检测多种有效成分或代谢
物。
1. 4 简单方便的新方法—— 水浴法:黄熙等报道了
方剂血样预处理的新方法 [4 ] ,有别于其它各种预处
理方法。 该法为:于 1 mL含药血清中加入内标 ,涡
旋混匀 15 s, 100℃ 水浴 10 min,用超微型搅拌器
搅拌 1 min制成匀浆 , 12 000 r /min离心 10 min,取
上清液直接上机进样。复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能
耐受长时间的沸水高温和水解作用 ,水浴法提取时 ,
这些成分在体内和体外所处环境基本一致 ,且血清
中源自复方的成分以水溶性成分为主 ,兼有双溶性
成分或部分脂溶性成分 ,但能溶于热水。水浴法优
点: 1)步骤简单 ,一次提取 ,直接进样 ; 2)引入外来因
素少 ,减少误差 ; 3)实验条件简单 ,易于控制 ; 4)无
毒 ,不使用有机溶剂 ; 5)费用低廉 ; 6)高效 ,可同时处
理大批量血样。 作者将乙腈提取法和水浴法提取川
芎煎剂和赤芍汤 ,分别灌胃大鼠后测定血清中阿魏
酸并进行了对比 ,实验表明用水浴法取得良好效果。
除阿魏酸外 ,作者还用水浴法测定了川芎嗪、原儿茶
醛、芍药苷和丹参素等 [ 14]。
2 评价及意义
2. 1 评价: 虽然中药药动学研究报道较之西药为
少 ,但借助于灵敏度高、专属性强的现代分析手段研
究中药药动学已是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 ,预处理
方法是大部分分析测定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作者
以 Pharmacokinetics and sample preparation为关
键词查阅了 1991~ 1999年的 medling中的文摘共
89篇 ,明确写出预处理方法 70篇 ,其中溶剂加入法
为 26篇 , SPE法 26篇 ,柱切换法 4篇 ,自动处理系
统 4篇 ,其它还有自动顺序跟踪透析、在线衍生、直
接酶联免疫测定等 ,各种预处理方法均有所应用 ,从
而提示血样预处理方法是朝着多样、简单、多选择
性、高效和自动化的趋势发展。相比之下 ,国内的预
处理方法则以溶剂加入法为主 ,在中药药动学研究
中尤其如此。方剂中各类有效成分血中浓度都很低 ,
因而中药血样预处理方法更要求达到提取多类型的
有效成分并快速将其富集的目的 ,如水溶性的多糖
类、一些不很稳定的酸类和易挥发性药效物质等 ,溶
剂加入法常常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该法确有方便、简
易、费用低廉、无需特别仪器设备的优点 ,然而有机
溶剂的毒性和对环境的污染是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SPE法较之 LLE法用量少、速度快、无乳化现
象 ,提取率一般较高 ,可对中药多成分同时进行提
·793·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0期
取 ,但这一方法费用远高于 LLE法。其它各种在线
的处理技术大都需要专门的装置 ,在药动学研究需
对大批量样品处理时则实验费用显然太高。
胶束荧光技术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
聚集形成胶束 ,刚性荧光分子在胶束中形成分子探针
而起到增溶、富集和增敏的技术 ,能够提高测定的灵
敏度 ,除此之外 ,还有设备要求不高的优点 ,但需多步
提取 ,并通过大量实验选择表面活性剂。有报道曾设
计乌头碱-胶束荧光分子模型和磺胺甲基异 -胶束
荧光分子模型均未获成功 [ 15]。薄层分析作为一种中
药血样本预处理方法具有提取后干扰物质少的优点 ,
但操作繁琐、时间长、常使用有毒的有机试剂等。
水浴法作为一种新方法 ,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但
它提示人们要重视中药成分中兼有水溶性的成分 ,
诸如甘草甜素、芍药苷等相当一部分可溶于水、热水
或沸水中 ,符合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
律。笔者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推测 ,对那些极性较强
的植物药成分 ,水可能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同时 ,这
一方法与中药传统的服用高温水煎液的实际情况相
一致 ,且可多成分一次提取。因此 ,此法可能更接近
方剂进入体内的有效成分作用情况 ,可能更为适合
方剂的血样预处理。步骤简单、无毒、价廉 ,同时大批
量处理无乳化现象 ,无需特别设备 ,这是该法突出的
优点 ,作者认为进一步研究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2 意义: 血样预处理方法是中药药动学血药浓度
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动学是一门借助先进仪器设
备 ,利用动力学原理和方法 ,用数学模型反映药物在
体内经时过程的一门定量化科学 [16 ]。 血药浓度法的
贡献在于提供了较为精确而严谨的研究方法。中药方
剂血样本是一复杂体系 ,预处理乃是将其“白化”的过
程。因此 ,改进预处理方法可能使更多的有效成分得
到研究 ,特别是有关中药体内成分谱和靶成分的研
究 [17 ] ,从而有助于揭示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参 考 文 献
1 黄教成 .药学学报 , 1987, 9( 2): 31
2 庞志功 ,汪宝琪 .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1997, 18( 3): 417
3 潘国宇 ,刘晓东 . 中草药 , 1998, 29( 9): 462
4 黄 熙 ,任 平 ,张 莉 ,等 . 中草药 , 1999, 30( 3): 175
5 黄 熙 ,陈可冀 . 中医杂志 , 1997, 38( 12): 745
6  Yukihi ro O, Mamora N, Hiroyuki K, et al . Yakugaku Zasshi ,
1990, 110( 1): 77
7  Rie M, Takeshi M , M asahi ro N, et al . Yukugak u Zasshi ,
1998, 118( 3): 79
8 汪宝琪 ,庞志功 ,曹治权 . 西安医科大学 , 1993, 14( 3): 226
9 庞志功 ,汪宝琪 ,张 清 . 分析化学 , 1993, 21( 12): 1417
10 汪宝琪 ,庞志功 ,朱慧勤 . ’ 92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全国药物分
析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 .北京:中国药学杂志社 , 1992: 208
11 庞志功 ,汪宝琪 ,李生有 .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1993, 1( 4): 346
12 M asato H, Ki taro O, Tad ashi Y, et al . Anal Bioch em, 1992,
202: 179
13  Masato H, Ki taro O, Chizu T, et al . Biome Chromatogr,
1997, 11: 125
14 黄 熙 . 第三届生命科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 西
安 . 1998: 94
15 汪宝琪 ,庞志功 . 西北药学分析杂志 , 1993, 8( 2): 90
16 黄圣凯 .药代动力学 . 南京:南京药学院出版社 , 1980: 3
17 黄 熙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1999, 20( 4): 277
( 1999-11-24收稿
2000-04-07修回 )
红豆杉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石家庄 050016)  庄晓蕾  张秀清 于树宏 王 刚* *
摘 要 利用红豆杉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紫杉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就近年来在红豆杉
细胞培养及紫杉醇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论述 ,主要包括代谢机制、细胞培养条件、代谢调节等几部分 ,其
中着重介绍了促进紫杉醇代谢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紫杉醇 细胞培养 关键酶 前体 诱导子
  紫杉醇 ( pacli tax el ,商品名为 Taxol )是存在于
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 Taxus L. )植物中的一种四环
二萜酰胺类化合物 [1 ] ,由于其对癌症的独特疗效而
日益受到人们关注。随着对紫杉醇需求的日益增加 ,
仅靠从红豆杉树中直接提取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需
要 ,因此 ,对其他途径的开发就显得尤为必要 ,细胞
培养就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利用离体培养的
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醇 ,一方面能加强对红豆杉野
·79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0期
Address: Zh uang Xiaolei , College of Li fe Sciences,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庄晓蕾 女 , 24岁 ,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研究。
* * 联系人△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0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