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研究近况



全 文 :马国祥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3 , 2 4 (4) : 21 8
王光远 , 等 . 植物学报 , 1 9 9 5 , 3 7 ( 5 ) : 3 7 4
张治 国 , 等 . 中草药 , 1 9 9 2 , 2 3 (8 ) : 4 3 1
刘瑞驹 , 等 . 药学学报 , 1 9 8 8 , 2 3 (8 ) : 6 3 6
张治 国 , 等 . 中国 中药杂志 , 19 9 3 , 18 (1 ) : 16
郭顺 星 , 等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1 9 91 . 1 3 (1 ) : 46
唐雪 梅 , 等 . 中药材 , 1 9 9 3 , 1 6 (8 ) : 1 2
王进林 , 等 . 云南植物研究 , 1 9 8 8 , 1 0 (4 ) : 3 8 9
孙 文基 , 等 . 天然 活性成分简明手册 . 北京 : 中国 医 药
出版社 , 1 9 98 : 1
王宪楷 , 等 . 药学通 报 , 1 9 8 6 , 21 (1 1 ) : 6 6 6
李 满飞 , 等 . 南京药学院学报 , 1 9 8。 , (3 ) : 1 8 3
(1 9 9 9

0 3

0 9 收稿
1 9 9 9

0 5

0 9 修 回)
1 .lq‘nJJ任一匀叹Utl乃O摸清解决了黑节草繁殖难和 成活率低的两大
难题 , 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 进一
步完善和发展组织培养快繁育苗以获大量的
种苗 , 同时在环境适宜的地区开辟种植基地 ,
进行科学 的管理 , 以满 足市场需求和 提供市
场药源 ; 另一方面不断进行细胞培养实验 , 以
缩短种植周期 , 降低成本 , 最终使其产生商业
价值 。此外 , 对黑节草的有效药用成分及含量
等还 需进一步深人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研究近况
南 京中医药大学 ( 2 1 0 0 2 9) 袁继 丽 ‘
摘 要 综述 了 近年来 有关 中草药 , 如雷公藤 、黄药 子 、 菊三七 、苍耳子 、川糠 子 、何首乌 等致肝损
害的研究报道 , 并对 中草药致肝损 害的原因予 以讨论 。
关键词 中草药 肝损害 病 因 预 防
随着中草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 有关其
毒副作用 和不 良反应的报道 日益增多 。 肝脏
是人体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 , 因而中草药 的
应用不 当导致肝损害 已成 为不容 忽视 的问
题 。 笔者就近年来中草药致肝损害的报道作
一综述 , 以期提醒临床工作者降低药源性肝
病的发生率 。
l 对肝脏有损害的中草药
1
.
1 雷公藤 : 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
T ri Pt e ry g iu m w ilfo rd i H o k
.
f
. 的根 叶 及
花 , 又名黄藤 、断肠草等 。 本品味辛 、有大毒 ,
能祛风除湿 、消肺止痛和通经活络 。药理研究
证明有抗炎 、免疫抑制作用 。近年来用雷公藤
制剂及其提取物 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 、 肾小
球肾炎等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 但有关毒副反
应的报道不容忽视 。 已报道服雷公藤糖浆中
毒 4 例 , 患者表现为恶心呕 吐 、腹 痛腹泻 、食
欲减退 、肝肿大 、肝肾区 叩痛等 , 部分死亡病
例病理学检查 : 肝细胞内脂肪沉着 , 成灶性坏
死 , 以 小叶中央为著 , 汇管 区炎细胞 浸润 、纤
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 、毛细胆管及星状细胞有
胆汁痕积 , 说 明雷公藤对肝细胞有直接损害
作用 〔1〕。 也有报道 1 例因 口服雷公藤片 n 个
月而致药物性肝炎者 : 乏力 、食欲减退 、 恶心 、
尿黄 ; A LT 5 0 7 u / L T b il 1 5 7 拜m o l/ L ; 并排
除其它肝病 〔2 〕。 用雷公藤总昔 (T : )治疗肾脏
病过程中发现 5 例病人转氨酶可 逆性升高 ,
排除病毒性肝炎及其他肝损害用药史 , 使用
T , 1一 1 . 5 m g / k g l一 4 周后 A L T 升高 , 病
人无明显不适 , 停用 T : 或停 用 T , 并加用保
肝药后 A L T 恢复正常 〔3〕 。
1
.
2 黄药子 : 为薯 菠科植物黄 独 及os co re a
bul b ife ra L
. 的块茎 , 又名黄药 、 黄药脂 、黄独
等 。性味苦寒 , 有散结消痪 、清热解毒之功 , 常
A d d r e s s
:
袁 继丽 女
Y u a n
,
2 5 岁
J111
,
N a n jin g U n iv e r s it y o f T r ad it io n a l Ch in e s e M e d ie in e a n d M a te r ia M e d ie a
,
N a n iin g

19 97 年毕业
学 。 现 主要参 与导师周 现教师的课题
攻关课题 。
于北京 中医药 大学 , 同年考人南京 中医药大学攻
“ 中药复 方治疗慢性丙 型肝炎 的临床和 实验研究
读中医内科 学硕士学位 , 专业 : 肝胆病
” 的工作 , 本课题 属国家科委 “九 · 五 ”
《中草药 》19 99 年第 30 卷第 9 期 · 7 1 1 .
用 于治疗甲状腺肿大 。 其主要有毒成分为薯
预皂昔及 薯预毒皂昔 、 吠喃去 甲毒二菇 类化
合物等 〔‘二。 有报道用黄药子煎剂喂小 鼠 , 大剂
量 1 9 . 9 9 / (k g · d ) , 小剂量 1 0 9 / (k g · d )连
续给药 14 d 和 21 d 后处死 , 镜检观察到肝细
胞脂肪变性和 嗜酸性变 , 重者小灶性坏死 , 随
剂量增加 、 时间延长病变加重 〔的 。 报道 1 例因
甲状腺肿瘤用黄药子 15 9 煎服 , 每 日 1 次 , 6
d 后 皮 肤出 现大 量红 斑 , A LT 5 41 . s u / L ,
G O T 2 5 5
.
3 u / L 呱 。 另报道 16 例因甲亢 、 甲
状腺瘤 、 纤维瘤等而用黄独 (大多数 1 0 9 / d ,
最大 3 0 9 /d ) , 在服用 10 d 至 4 个月 (大多数
服用 3 0一 60 d )后 出现黄疽 、乏力 、纳差 、尿黄
等症状 , 肝肿大 13 例 , 腹水 2 例 , A L T > 2 0
u / L 者 1 5 例 , A / G 轻度异常者 5 例〔7 , 。
1
.
3 菊三 七 : 系 菊 科 植 物 千 里 光 5 en ec l’o
sc a n d e n s B u e h

H a rn
. 的全草或根 干 , 又名土
三七 、牛头七 , 系西藏常用中草药 。性味温淡 ,
具活血消肿的作用 , 主治跌打损伤 、痕血肿痛
等 。 菊三七含 p y r r o liz id in e 生物碱 , 能使肝细
胞 R N A 酶活性下降 , R N A 、 D N A 的合成能
力下降 , 细胞不能完成有丝分裂 , 从而形成多
核巨 细 胞 , 肝 细 胞坏 死 与 R N A 合 成减 少 、
D N A 横向断裂有关 〔‘〕 。 在大 鼠急性毒性试验
中 , 以菊三七碱注射液 50 m g /k g 腹腔注射 ,
隔 日 1 次 , 6 次后 动物全部死亡 , 镜检 : 肝脏
呈 广泛急性坏死 , 在大 鼠亚急性毒性试验 中
肝脏 出血 、痕血 、变性坏死 , 并见肝小静脉周
围纤维组织增生 〔8 二。 曾报道 2 例患者 , 其一为
老年男性 , 连服菊三七 4 5 9 /d , 共 10 d ;其二
为 中年女性 , 服辽宁产 土三七 36 9 /d , 连续
服用 SO d 引起 中毒死亡 。 2 例病变相似 , 肝窦
高度扩张 、窟 血 , 尤 以 中央 静脉为重 , 该处肝
细胞萎缩 , 变性坏死 , 肝小静脉内膜明显增厚
并纤维化 , 致管腔显著变小 , 并有淋 巴细胞 、
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 浸润 , 呈静脉炎改
变 , 病理诊断为 : 肝小静脉闭塞病 〔9〕。 有 2 例
因感 冒身痛煎服土三七 约 。. s k g 后 1 周左
右出现腹 痛 、恶心 、呕吐 、腹水 、肝脾肿大 、黄
疽 , 短期 内肝功能衰竭相继死亡 〔‘。〕。

7 1 2
-
1
.
4 苍 耳 子 : 为菊 科 植 物 苍 耳 X a nt 爪u m
s ib ir ic ‘, m Pa t r
.
e x
W id d
. 的果实 。 性味苦温 ,
有通鼻 窍 、 祛风湿 、止痛的功效 , 系鼻科常用
药 。主要成分有苍耳昔 、苍耳醇 、苍耳醋等 , 脱
脂后水浸液可提出一种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
昔样物质 , 具毒性作用 。中毒多为小儿误服引
起 , 急性 中毒者肝肿大 , 病程迁延者肝轻度萎
缩 , 包膜散在 出血 、质软 、 切面呈土黄色 , 杂 以
不规则红色网状条纹 。镜下呈弥漫性改变 , 肝
窦明显扩张 , 肝细胞大部分变性坏死 , 以小 叶
中央 区最重 , 肝细胞索离散 , 胞浆内出现多数
脂肪点滴〔4 〕 。 有人误食苍耳子 引起中毒性肝
炎 、肾衰或并发阿斯氏综合证 , 其中 5 例表现
出肝肿大 、肝 区痛 、 A L T 升高 、黄疽 , 严重者
出现腹水 、消化道 出血 , 尸 解可见 中毒性肝
炎 、肝坏死等病理改变 〔“ 〕。 1 例因头痛早饭后
炒服苍耳子末 50 9 , 午后又服 2 0 0 9 而出现
低热 、头痛 、右上腹 阵发疼痛 、恶心 、呕吐 、食
欲减退 、尿黄 、厌油等症 , 肝区 叩痛 , 尿胆红素
(+ )
,
A L T 32 0 u/ L
, 后经治疗痊愈 〔, 2〕。
1
.
5 苦糠子 : 为糠科植物川糠 材‘lia to o s e n -
d a n Sie b
.
e t Z u e e
. 的成熟果实 , 又名川棣子 、
金铃子 。性味苦寒 , 有行气止痛 、杀虫的功效 。
主要成分有苦棣素 、苦棣菇生物碱等 。 以苦糠
素 2 0 m g / k g 给兔灌 胃 2 次 , 发现肝细胞 中
度变性 ; 同样方法 , 剂量升至 4 0 m g /k g , 兔肝
细胞重度肿胀 、 胞核缩小 、染色质融合成片 、
肝 窦狭窄 。 给猴 2 0 9 / k g 灌 3 d 后死亡 , 镜
检 : 肝细胞索离散 、 胞核 消失 , 枯否细胞明显
肿大 , 毒性可随单次剂量增加而增加 , 作用慢
而持久 , 且有蓄积性 。临床应用或误食可引起
中毒性肝病 , 表现为黄疽 、肝肿大 、肝 区疼痛
等 。 为避免 中毒 , 一般认 为不大于 s m g / k g
的剂量是安全的 〔‘3〕 。
1
.
6 艾 叶 : 系 菊科植 物 艾 A 叮e m is ia a r g ) i
L 通vl . e t V a nt . 的叶片 。 性味苦 、辛 、温 , 有温
经止血 , 散寒止痛的功效 。 有人将艾叶 1 0 0 9
水煎服迅即出现中毒症状 , 终 因严重出血 、 黄
疽 、肝功衰竭而死亡 。 动物实验证明 : 给鼠或
家兔 注人 5 %苦艾素酒精溶液 0 . 03 ~ 0 . 06
m l
一 后 , 肝脏外观 肿大 , 镜检 : 肝细胞浆 内有
颗粒样变性或脂肪变性 〔“ 二。
1
.
7 何首乌 : 为寥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乌
尸ol y g on u m m ul tzfl or u m T h u n b. 的块根 。 性
味苦 、甘 、 涩 , 能补益精血 、截疟解 毒 、润肠通
便 。 古认为何首乌无毒 , 但随着对其成分 、药
理研究的深人 , 在毒副作用 问题上有 了不同
看法 。 1 例服用活力延 口服液 (以何首乌为主
药 , 配 以 淫 羊 羞 、构 祀 而 成 ) 引起 肝 损 害 ,
A L T 9 1 2 u / L
,
A S T 2 ZOO u / L
,
T B il 9 9
.
9
拼m ol / IJ , 巩膜黄染 , 肝 区 叩痛 , 该病人 10 年
前服用首乌片也出现黄疽 〔, 界二 。 1 例 口 服首乌
片出现严 重肝损害 , 病人先后两次服用首乌
片皆 于 7 d 后出现 乏 力 、纳差 、厌油症状 , 到
第 1 0 天 出 现 黄疽 , 入L T 2 0 0 0 u / L , A S T
2 9 自 。 / x
J ,
D B il 1 3 7 拼m o l/ I , T B il 1 54 拼m o l/
L
, 停药后经护肝治疗痊愈 乏16二 。 另 1 例因头发
早白服用 中药 (以何 首乌为主 ) 2 剂后 出现肝
区 叩痛 、 乏力 、 纳差 、尿黄 , A L T > 6 0 O u / L ,
尿胆红素 (+ ) , 经治愈后 又 以炙首乌 50 9 泡
水代茶饮 10 余 日 (约 8 0 9 ) , 再次出现上述
症状 〔17 。
1
.
8 望 江 南籽 : 是豆科 植物 望江 南 Ca s ia
o ‘‘id e n t a lis l一 的种子 。 性味甘 、苦 、 凉 , 有毒 ,
具有清肝明 目 、健 胃 、 通便 、 解毒等功效 。主要
成分含大黄酚 、 大黄素 、 a : 一谷街醇等 。 其种子
的苯抽取物含有毒蛋 白及柯亚素两种有毒成
分 。 有报道 10 例小儿中毒 , 肝脏普遍受到损
害 。但肝大程度 、肝功损害程度与中毒轻重并
不平行 , 其 中 1 例死亡 , 镜检见心 、肝 、肾均有
改变 , 以肝细胞 变性坏死最突出 几’8二 。
此外 , 还有关于 四季青 、娱蛤粉 、鱼胆 、蓖
麻子 、蟾蛛 、密佗 僧 、 金果榄等致肝损 害的报
道 , 这些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机制 尚需深人研
究 。中成药亦有致肝损害的报道 , 如 口服壮骨
关节丸 (狗脊 、淫羊霍 、独活 、 骨碎补 、木香 、鸡
血藤 、川断 、熟地等 )致肝 内胆汁郁积性肝损
害 3 例 。 但未见其内含各种成分有肝毒性的
报道 〔‘9〕 。 有 2 例复方青黛丸 (青黛 、贯众 、建
曲 、 紫草 )致肝损害的病例报道 , 据文献记载
《中草药》1 9 9 9 年第 3 0 卷第 9 期
仅贯众有小毒 , 但复方青黛丸致肝损 害是否
与之有关 尚待研究 〔纵 。
2 中草药致肝损伤的病因及预防
值得注意的是 , 上述报道多是单味药药
理作用 、肝毒性的研究探讨 , 至于 在配 伍的复
方 中这些药物是否仍有肝毒性 尚须进一步研
究探讨 。 中草药致肝损害可 归结为以下几个
原 因 : 1 )服用过量或长期服药 ; 2) 对药物毒性
认识不足 ; 3) 误食误用 ; 4) 盲 目轻信秘方 、 单
方和验方等 ; 5) 药物未经炮制或未依法炮制 ;
6 )个体差异等等 。 可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可 以减少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发生 。 应注意以
下几点 : 1) 不宜长期服药 , 可 间歇服药 , 随时
观察有无乏力 、 纳差 、 尿黄等症状 , 并定期检
查肝功能 ; 2) 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 3 )可配伍解
毒药 , 如生 甘草 ; 4) 讲求煎药方 法 , 延 长煎煮
时间 , 破坏药物的毒性成分等 。 一旦出现 中毒
后应及早 采取解毒措施 , 如洗 胃 、 导泻 、 催吐
等 , 并及早送至 医 院救治 。
3 结语
临床报道上述 中草药致肝损害的病例 ,
大多排除了患者有肝病史和肝毒性药物用药
史 , 因此基本上可 以确定是由中草药引起的
肝损害 。 但对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及肝损害
的病理变化研究 尚不足 。 如药物是直接损伤
肝细胞 、还是损伤汇管区或胆管系统 、 或者是
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免疫反应导致 的肝
损伤 尚未完全阐明 , 需要更为丰富的临床病
理和动物实验资料来补充 。此外 , 这些报道多
是有关单味药或其制剂的毒性报道 , 且往往
是剂量过大而致 中毒 , 在汤剂 中经过君臣佐
使的配伍或减小剂量后毒性是否减轻或消失
仍待研究 。 目前中药复方煎剂导致肝损害的
研究报道较少 , 临床医生如能避免上述用药
不当的因素 , 可望减少 医源性的药物性肝损
害 。
参 考 文 献
1 徐 速 , 等 . 临床皮肤科 杂志 , 19 8 , (5 ) : 封 3
2 李正明 . 人民军医 , 1 99 4 , (1 1 ) : 76
3 孙德珍 , 等 . 中华肾脏病杂志 , 1 99 3 , 9 (4 ) : 2 2
4 王希海 , 等 . 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 , 19 96 , 6 (4) : 48
·
7 1 3
.
6J
8
9
l0
1 l
l2
l3
宋崇顺 , 等 . 中药通报 , 19 8 3 , (4 ) : 34
金 安萍 . 中国中药 杂志 , 1 9 9 6 , 2 1 (6 ) ; 3 7 7
缪 正秋 , 等 . 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 , 1 9 94 , 4 (1 ) : 补
刘 宝庆 , 等 . 中草药 , 1 9 8 4 , (1 ) : 2 7
侯 景贵 , 等 . 中华 内科杂志 , 1 9 8 0 , 1 9 (3 ) : 18 7
廖剑英 . 云南 医药 , 1 9 9 3 , 14 (3 ) : 1 88
武谦虎 . 中医 药研究 , 1 9 9 0 , (6 ) : 3 4 , 2 6
胡志华 . 江苏 医药 , 1 9 9 1 , 1 7 (8 ) : 4 2 6
朱 天忠 . 中国法 医学杂志 , 19 8 6 , l(1 ) : 56
14 朱 天忠 . 中医药信息 . 均 89 , (l ) : 12
15 张文芳 . 实用中医药杂志 , 1 9 9 7 , 1 3 (2 ) : 4 1
1 6 牛建海 . 新药 与临 床 , 1 9 9 6 , 1 5 (6 ) : 3 82
17 叶亲华 . 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 , 1 9 9 6 , 16( 1 2) ; 7 3
18 郑咏梅 . 实用医学杂志 , 19 8 9 , (2) : 34
1 9 刘 丽萍 , 等 . 新药与临床 , 1 9 9 5 , 1 4 (2 ) : 1 2 0
20 韦诗云 . 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 , 1 9 94 , l4( 9 ) : 5 3 9
(1 9 9 9

0 4

0 6 收稿)
中草药抑制 乙肝病毒 (H B V )实验研究进展
温州医 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 2 5 。。0) 叶 人
摘 要 归纳 出 4 种关于 中草药抗 H B V 实验研究方法 : l) 体外直接 抑制 H B V 实验 ; 2) 利用体外
细胞培养 系统 进行抗 H B V 实验 ; 3) 在动物体 内抑 制 H B V 复制 ; 4) 通过调 节 免疫功 能抑制 H B V 。
设想采 用血清药理 学的方法研究 中草药抗 H B V 作 用 , 有 可能避 免不 同的体外实验及其与 临床相
矛盾 的结果 。
关键词 中草药 抗乙 肝病毒 实验研 究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 国人群乙肝表面抗
原 (H B s A g )检 出率 达 10 % , 慢性 乙 型 肝 炎
(C H B )的流行 率为 0 . 1 %一 1 % , 由慢性肝
炎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的相对危险性高于 20 0
倍 。我 国是乙卫肝炎高发区 , 近年来 中草药已
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C H B 并取得一些疗效 ,
笔者就 国内近年来 的实验研 究情况做一综
述 。
1 体外直接抑制 H B V 作用
1
.
1 抑 制 H B V 抗 原 作 用 : 徐燕 萍等 经l〕从
3 0 0 种 中草 药 中筛 出抗 H B sA g 有效 药物 9
种 , 按药效指数排列为半边莲 、旋覆花 、没食
子 、灯芯草 、百蕊草 、莲须 、 紫苏 、铁扫帚 、桑堪
子 。据报道重庆地 区叶下珠与金钱草〔的 , 云南
珠 子草 〔3〕 , 湛江 、深圳 、海 南珠 子草〔4〕及复方
制剂益肝 片 〔5〕 , 石 榴皮水提液〔6〕在体外均有
明显抑制 H B sA g 作用 。 仲英等 〔7 〕报道叶下珠
经分离得 1 个化合物 , 其 中 1 号与 6 号有较
强的抗 H B sA g 作用 , 6 号为新化合物去氢诃
子次酸甲酷 。 郑民实等 〔的从 2 50 种中草药中
筛 出抗 H B e A g 的有效 药物 7 种 , 依次为丹
参 、皂荚 、黄连 、寻骨风 、杜仲 、黎芦和藕节 ;另
报道没食子酸 (从橄榄 中提取)是实验室筛选
出的抗 H B s A g / H B e A g (乙型肝炎 e 抗原 )有
效 药物 ‘9 二 。 徐大文等 〔, 。〕报道苦味叶下珠对
H B s A g
.
H B e A g 抑制 率分 别为 47 · 64 %和
4 9
,
0 9 %
, 水提取物作用强于 乙醇提取物 。 3 0
%华佗消毒液〔, ‘〕和陕西叶下珠的甲 、 乙醇提
取物 〔‘2。均有较强的灭活 H B V 抗原作用 , 但
进一步系统分离纯化乙醇提取物后显示其抗
H B V 活性下 降 , 推测叶下珠灭活 H B V 抗原
可能是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 。 有实验证明中
草 药 中 活性 棘 质 (多 元 酚 类 )含 量 与其 抗
H B V 活性成正相关〔‘3 , 。
1
.
2 抑制 H B V D N A 作用 : 李文 〔, 4〕对 1 0 0
种 中草药与 13 种制 剂进行体外抑 制 H B V
A d d r e s s
;
Y e R e n
,
T he Fir
s t A ffilia t e d H o s p it a l o f W e n z h o u M e d ie a lC o lle g e
,
w e n z ho u
叶 人 女 , 1 9 90 年 7 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 院中医系 。 大学本科 , 学士学位 。 职称 : 主治医师 。 1 9 9 9 年 9 月将重返母校
读 中西 医结合治疗消化 系统疾 病专业 硕士学位 。 目前正从事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 局重点课题 (中草药抗 H BV )的实验研究工
作 。

7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