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4, 3, 2-DE]quinolin-8( 1H) -ones [ P] . US: 5414001, 1995-05-
09.
[76 ] Paladini A C, Medina J H. Use of ni trof lav onoid s for th e
t reatm en t of anxiety [P ]. WO: 9714414, 1997-04-24.
[ 77 ] M acrides T, Kalafatis N. Anti-inflammatory p reparation
[ P] . WO: 9605164, 1996-02-22.
[78 ] Tabata M , Tanak a S, Ikeshiro Y. An ti-allergic agents [ P] .
JP: 7215846, 1995-08-15.
[79 ] Mori M , Torii K. Use of prolin e and /or derivatives as an an-
tih epati ti s agent [ P] . EP: 0715850, 1996-06-12.
[80 ] Natori S. Novel n-β-anan yl-5-s-glutathionyl-3, 4-dihydrox-
yphenylalanine f rom th e body fluid of Sarcophaga peregr ina
larvae as antimicrobial and an ticancer agen ts [ P ] . JP:
96337594, 1996-09-24.
[81 ] Braquet P, Bigg D. Treating diso rd ers characteris ed b y ex-
cessiv e cell prolif eration w ith sclareolide [ P]. WO: 9620704,
1997-07-11.
[82 ] Maingault M . U tili zation of sophorolipid s as th erapeutically
activ e sub stances or cosm etic products, in particular for th e
treatment of th e skin [ P] . WO: 9701343, 1997-01-16.
[ 83 ] Pet ti t G R, Cich aca Z A. Isolation and st ructu re of dictyo-
s tatin 1 [P] . U S: 5430053, 1995-07-04.
[84 ] Nakaharam K, Miyagaw a K, Kodama T, et al . Com posi-
t ions of galloylox yhex ah yd rodiphenoyl ellagitan nin as mois-
turising agents [P ]. EP: 727217, 1996-08-21.
[85 ] Bombardelli E. New alkaloid derivativ es , th ei r us e and phar-
maceutical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th em [P ]. EP: 0573260,
1993-12-08.
[ 86 ] Watanabe T, Yasumoto T, Mu rata M. Subs tances and mi-
croo rganisms which produce th em [P ] . EP: 0582267, 1994-
02-09.
[87 ] Gaf far A, Gibbons R J, Tylewk sa S. Oral composi ti ons con-
taining oligosacch arid e fo r inhibi ti on of Streptococcus pygenes
adhession on oral cell s [P ]. US: 5002759, 1991-03-26.
[ 88] Marples B A, Traynor J R. Morphine and codeine deriv at ives
for use in therap y [ P]. WO: 9616063, 1996-05-30.
[89 ] 刘吉开 ,杨 雪 . 植物药有效成分国际专利近况分析 ( I) [ J ].
中草药 , 2001, 32( 5): 466-471.
内蒙黄芪的研究概况
陈聪颖 ,陆 阳 ,陈泽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化学教研室 ,上海 200025)
摘 要: 内蒙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等 ,具有抗衰老、对 DN A损伤的防护作用等药理活
性。 提出应加大对内蒙黄芪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 内蒙黄芪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6 0567 03
Survey of studies o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olicus
CHEN Cong-ying , LU Yang , CHEN Ze-nai
( Depa rtment o f Chemistry , Shanghai Second Univ er sity o f Medica l Sciences, Shanghai 200025, China )
Key words: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Fisch ) Bge. v ar mongol icus ( Bge. ) P. K. Hsiao; chemical
consti tuents; pharmaco logical activity
内蒙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 Fisch) Bge. va r.
mongolicus ( Bge. ) P. K. Hsiao为膜荚黄芪 A . membra-
naceus ( Fisch. ) Bge.的变种 ,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山西、
河北等省区 [1]。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属内蒙黄芪和膜荚黄芪
的干燥根。我国药典规定两者均作为正品药用。该属植物约
1 600种 ,分布于除大洋洲外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我国有
130种以上 ,主产于东北 ,可充黄芪作药用者有 10种左右。
内蒙黄芪有补气固表 ,利尿托毒 ,敛疮生肌 ,益气补中之
功效 ,主要用于食少便溏 ,中气下陷 ,久泻脱肛 ,便血崩漏 ,表
虚自汗 ,气虚水肿 ,慢性肾炎蛋白尿和糖尿病等症的治疗 [2 ]。
对膜荚黄芪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 ,而内蒙黄芪则相对较
少 ,两者在成分上也似有差异 ,对内蒙黄芪的化学和药理的
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1. 1 黄芪多糖: 内蒙黄芪的多糖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其多
糖含量处于中上水平 [3]。 黄芪多糖多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 ,
关键是控制好醇沉浓度 ,秦雪梅等 [4]比较不同部位多糖含
量 ,测得根含量最高 ,茎叶次之 ,种子最低。 还可采用超滤
法 [5 ] ,因黄芪多糖相对分子量在 1万~ 5万 u左右 ,因此 ,用
超滤法选择适宜超滤膜 (相对分子量为 6 ku) ,以便将多糖提
取完全。
方积年 [6]从内蒙黄芪根的碱性水提液中得到一水溶性
多糖 -黄芪葡聚糖 ,以 1, 4-葡萄糖残基为主链 ,并在 6-O有分
支 ,重复单元为 10个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
Shimizu等 [7]从根中分离得到一种酸性多糖 AMon-S,
相对分子量 76 ku,碳清除率试验显示显著增强网状内皮系
·56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6期
收稿日期: 2000-11-01作者简介:陈聪颖 ( 1970-) ,女 ,四川涪陵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研究。
Tel: ( 021) 63846590-466 E-mai l: huaxue@ koala. sh sm u. edu. cn
统作用。它由 L-阿拉伯糖 -D-半乳糖 -D-半乳糖醛酸 -D-葡萄
糖醛酸 ( 18∶ 18∶ 1∶ 1)组成 ,还有少量 O-乙酰基团和肽残
基。一部分己糖醛酸以甲酯形式存在。通过甲基化分析 ,碳谱
和过碘酸盐氧化研究阐明其结构单元。
朱立文 [8]利用酚 -硫酸法和 3, 5-二硝基水杨酸法 (简称
DN S法 )测定黄芪多糖含量 ,结果两法无显著性差异。酚 -硫
酸法由于操作简单 ,样品不需进行水解 ,较 DN S法为好。 王
瑞明等 [9]对内蒙黄芪地上部分多糖定性鉴别 ,碱性酒石酸铜
反应呈阳性 ,黄芪地上部分所含多糖可能具有还原性。 另外
蒽酮 -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
1. 2 皂苷类: 王惠康等 [10, 11]首次从内蒙黄芪根中分离得到
了黄芪皂苷Ⅰ ,Ⅱ ,Ⅳ ,大豆皂苷Ⅰ 。 除大豆皂苷Ⅰ 以大豆皂
苷元 B为苷元外 ,黄芪皂苷Ⅰ ,Ⅱ ,Ⅳ都是以 9, 19-环羊毛脂
烷型的四环三萜类即环黄芪醇 ( cyclo astrag enol)为苷元。
ZHU Yong-zhi等 [12]从内蒙黄芪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
物的正丁醇部位通过 Sephadex LH-20( MeO H)以及硅胶柱
层析分离得到了两种新的阿尔廷烷型 ( cycloar tane-type)三
萜皂苷 , lo ngholicoside Ⅰ ( 9, 19cyclolanost-24E -ene-1α, 3β ,
16β , 27-tetrao l-O-β -D-glucopyrano side)和 longho lico side Ⅱ
( 3β-ace tox y-9, 19-cyclo lano st-24E-ene-1α, 3β , 12β , 16β -27-
penta ol-27-O -β -D-g lucopy rano side) ,并报道利用多种波谱
( FAB-M S, 1H、 13CNM R, 1 H-1 HCOSY, 1H-13CCOSY,远程 1 H-
13CCOSY以及 NOE等 )对上述结构进行鉴定。
鲁静 [13]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反射法锯齿扫描及外标
两点法测定黄芪甲苷 ( ast raga lo side IV )的含量 ,结果显示不
同品种和产地的含量相差较大。 王静竹等 [14]建立了测定黄
芪甲苷 HPLC法 ,采用 C1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 1∶ 2. 3) ,检
测波长为 203 nm。潘飞等 [15]对 11种黄芪的总皂苷进行了定
量定性分析 ,测得内蒙黄芪皂苷含量居中。
1. 3 黄酮类:据报道 ,内蒙黄芪含多种黄酮苷元: 山柰酚、槲
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 [16]以及黄酮苷 [17]: 山柰素 -4-甲
醚 -3-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 -3-β -D-葡萄糖苷和异槲皮苷。
贺正全 [18]还分得黄芪异黄烷苷 [3S-( - ) -mucronulato l-
7-O-g lucopy rano side ]。 Suba rnas 等 [19]分得 7-O-methyliso
mucronulato l, isom ucronula to l-7, 2′-di-O-gluco side, 5′-hy-
droxyiso mucronula tol-2′, 5′-di-O-g lucoside, 3, 9-di-O-
methy lnissolin, isomucro-nulato l 和 isomucronula tol-7-O-
g lucoside,其中前 4种为新化合物。 结构鉴定中除利用苷化
学位移数据确定异黄烷苷中糖的连接位置外 ,又根据 CD谱
的负 Cot ton效应进一步说明分子中的 3R绝对构型。王惠康
等 [11]则利用 2D谱归属了毛蕊异黄酮 ( ca ly co sin)的全部质
子的化学位移。
运用硅胶 F254预制薄板、香兰素 -硫酸显色法 ,可简单而
快捷地区别异黄酮、异黄烷、紫檀烷。展开后的薄板在紫外灯
下观察黄酮、异黄酮、双氢黄酮类可见斑点 [20] ,然后用 0. 5%
香兰素 -硫酸显色 ,异黄烷类显红色 ,紫檀烷类显黄色 ,且显
色较持久。
1. 4 其它: 内蒙黄芪中还含有 3-羟基 -2-甲基吡啶 , ( - ) -
co riolic acid, (+ ) -laricir esinol, ( - ) -syringa resinol, 羽扇烯
酮 ( lupenone) [21]和 β-胡萝卜苷 [10 ]等。
2 药理作用
2. 1 抗衰化: 关于黄芪水提物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已有报道。
汪德清等 [22~ 24]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内蒙黄芪有效成分对氧自
由基的清除作用 ,结果表明 ,黄芪活性成分对多种自由基均
有良好的清除作用 ,可防止生物膜的脂质过氧化 ,对超氧阴
离子自由基 ( O÷2 )的清除效能大于对羟自由基 (· O H)的清
除作用 ,其作用强度黄芪总黄酮 ( TFA)> 总皂苷 ( T SA)> 总
多糖 ( TPA)。 其中 TFA是黄芪抗氧化的主要活性成分 ,
T PA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较弱 ,不宜单独作为自由基清除
剂使用。
石瑞如等 [25, 26]采用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老龄大鼠不同
脑区 M受体包括 M 1亚型受体密度的变化及内蒙黄芪的调
节作用。 研究表明 ,黄芪对自然衰老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
状体这 3个重要脑区降低的 M胆碱受体和 M1亚型受体密
度有显著的上调作用 ,提示黄芪延缓脑衰老的作用可能与提
高这 3个部位的 M受体密度有关。石瑞如等 [25]还采用放射
免疫分析法 ,观察老龄大鼠血浆 cAM P、 cGM P及其比值的
变化及黄芪对它们的影响。研究表明 ,老龄大鼠血浆 cAM P、
cGM P含量升高 ,而 cAM P /cGMP比值下降 ,提示血浆环核
苷酸的失平衡也可作为衰老的一个指标。黄芪可以调节血浆
环核苷酸含量 ,纠正环核苷酸系统的失衡 ,提示对环核苷酸
的调节也是黄芪抗衰老的一个方面。
2. 2 对 DN A损伤的防护作用: DN A是电离辐射和某些化
学物质攻击的主要靶分子之一 ,其链断裂是常见的损伤类
型 ,因此 , DN A损伤的防护研究对肿瘤、辐射损伤等疾病的
临床预防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汪德清等 [27, 28 ]用
DNA解旋荧光检测法 ( FADU )研究了 TFA对 γ射线和
H2O2所致 V79细胞 DN A链断裂的防护作用。结果表明 ,当
T FA浓度达到 0. 4和 0. 6 g /L时 ,分别对 H2O2和γ射线所
致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 P < 0. 05) ,而浓度增至 0. 8和
1. 2 g / L时 ,分别对上述两种因素所致 DN A链断裂损伤有
非常显著的防护效果 (P < 0. 01) ,对 H2O2的防护效果优于
对γ射线。
2. 3 其它: 黄芪多糖不但在体外具有增强 LAK细胞杀伤
活性的作用 ,而且在体内 ,对荷黑色素瘤 B16细胞的 C57BL /6
鼠具有显著增强 IL-2 /LAK抗肿瘤作用 ,延长其生存期 [29 ]。
T FA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30 ]。王立新等 [31]预先
给予黄芪多糖能明显提高内毒素中毒小鼠的存活率 ,对内毒
素中毒小鼠肝脏内 ATP含量及 EC值下降具有拮抗作用 ,
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黄芪多糖能明显拮抗内毒素处理
小鼠肝匀浆中 M DA升高及 GSH降低。 电镜显示黄芪多糖
对内毒素处理小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3 结语
相对于膜荚黄芪 ,内蒙黄芪的研究比较滞后 ,系统深入
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 作为药典规定中药 ,研究开发其新
功能、新用途存在很大潜力。
·56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6期
参考文献:
[1 ] 何 侃 ,王惠康 .近年来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的化学成分研
究进展 [ J ]. 药学学报 , 1988, 23( 11) : 873-880.
[2 ] 中国药典 [S ]. 1995. 271.
[3 ] 潘 飞 ,冯毓秀 ,张 颖 .黄芪研究的概况 [ J] .国外医药· 植
物药分册 , 1995, 10( 3): 110-115.
[4 ] 秦雪梅 ,漆小梅 ,张忠鹏 ,等 .内蒙黄芪地上部分多糖的含量测
定 [ J]. 山西医药 , 1995, 11( 1): 50-51.
[5 ] 李树珍 ,赵红霞 ,白卫国 . 黄芪不同提取工艺多糖含量的比较
[ J] .中草药 , 1995, 26( 8): 408-410.
[6 ] 方积年 , Wag ner H.黄芪葡聚多糖的化学结构 [ J ]. 化学学报 ,
1988, 46( 11): 1101-1104.
[ 7 ] Shimizu N, Tomoda M, Kanari M , et al . an Acidic polysac-
ch arid e h aving activity on th e reticuloendoth elial s ystem from
the root of Astra galus mongholicus [ J ] . Chem Pharm Bull,
1991, 39( 11): 2969-2972.
[8 ] 朱立文 ,郁瑞昌 . 黄芪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与比较 [ J ] .
中成药研究 , 1987, ( 6): 11-12.
[9 ] 王瑞明 ,李先荣 . 黄芪地上部分 (茎、叶 )多糖含量测定 [ J] . 中
成药 , 1999, 21( 5): 254-255.
[10 ] 王惠康 ,何 侃 ,叶嘉麟 . 内蒙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 . 中
草药 , 1987, 18( 1) : 5-7.
[11 ] 王惠康 ,何 侃 ,凌罗庆 .内蒙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 (Ⅱ ) [ J] .
中草药 , 1989, 20(5) : 6-8.
[12 ] Zhu Yong-zhi , Lu Shu-ha, Okada Yoshihito, et al . Tw o new
cycloartane-type glucosides, mongh olicosideⅠ andⅡ , f rom
the aerial part of Astra galus monghol icus Bunge [ J ] . Ch em
Pharm Bull, 1992, 40( 8): 2230-2232.
[13 ] 鲁 静 ,王宝琴 . 黄芪甲苷的薄层扫描法测定 [ J] . 中成药 ,
1992, 14( 6): 34-36.
[14 ] 王静竹 ,闫汝南 ,关 莹 ,等 . HPLC法测定黄芪炮制品中黄
芪甲苷含量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2): 84-85.
[15 ] 潘 飞 ,冯毓秀 ,陈四保 .黄芪类药用植物皂苷类成分分析
[ J]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 20( 7): 391-393.
[16] 齐宗韶 . 黄芪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 J ] . 中草药 , 1987, 18
( 5): 41-43.
[17 ] 吕曙华 ,朱永智 ,吴寿金 .内蒙黄芪地上部分黄酮成分的研究
[ J] . 中草药 , 1990, 21( 6): 9-10.
[18 ] 贺正全 ,王宝琴 . 蒙古黄芪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 J ]. 药学学
报 , 1990, 25( 9): 694-698.
[ 19 ] Subamas A. Oshima Y, Hikino H. Isof lavans and a ptero-
carpan f rom Astra galus mongholicus [ J ] . Ph ytoch emist ry,
1991, 30( 8): 2777-2780.
[ 20 ] 宋纯清 ,胡之璧 .异黄酮类简易显色鉴别方法 [ J ] . 中草药 ,
1999, 30( 11): 815.
[21 ] Subarnas A, Oshima Y, Hikino H. New cons ti tuents of As-
t rag alus monghol icus [ J] . Planta Med, 1991, 57: 590.
[ 22] 汪德清 ,沈文梅 ,田亚平 ,等 .黄芪活性提取成分对膜脂质过
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12): 746-
748.
[ 23] 汪德清 ,沈文梅 ,田亚平 ,等 .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
基作用的影响 [ J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94, 10( 2): 129-132.
[ 24] 汪德清 ,沈文梅 ,田亚平 ,等 .黄芪有效成分对氧自由基清除
作用的 ESR研究 [ J]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1996, 23
( 3): 260-262.
[25 ] 石瑞如 ,何路明 ,胡雅儿 ,等 . 黄芪对老年大鼠脑 M受体及血
浆环核苷酸的调节作用 [ J] . 中国医药学报 , 1998, 13( 1): 23-
24.
[26 ] 石瑞如 ,何路明 ,胡雅儿 ,等 . 黄芪对老年大鼠脑 M胆碱受体
的调节作用 [ J] .中医杂志 , 1998, 39( 11): 685-686.
[ 27 ] 汪德清 ,沈文梅 ,田亚平 ,等 . 黄芪总黄酮对 DN A损伤防护
作用的研究 [ J ]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 1996, 23( 4):
346-348.
[28 ] 汪德清 ,沈文梅 ,田亚平 ,等 . 黄芪总黄酮对射线所致 V79细
胞 DNA链断裂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 中华放射医学
与防护杂志 , 1995, 15( 2): 106-107.
[ 29] 王 光 ,周正任 ,娄 丹 ,等 . 黄芪多糖对 IL-2 /LAK抗肿瘤
增强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 J ]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94, 10
( 6): 359-361.
[ 30] 汪德清 ,王成彬 ,田亚平 ,等 .黄芪总黄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中一氧化氮的作用及其影响 [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99, 19( 4): 221-223.
[ 31] 王立新 ,韩哲武 .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损伤的作用
[ J ]. 药学学报 , 1992, 27( 1): 5-9.
桑椹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刘学铭 ,肖更生 ,陈卫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 对桑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其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综述。 桑椹含有丰
富的糖类、有机酸、脂类、维生素、鞣质、矢车菊素、矿物质等成分 ,具有调节免疫、促进造血细胞生长、抗诱变、降血
糖、降血脂、护肝等药理作用 ,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桑椹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开发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6 0569 03
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ulberry
L IU Xue-ming , X IAO Geng-sheng , CHEN Wei-dong
( Se ricultural Institute o f Guangdong Academy o f Ag ricultur al Sciences, Guang 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56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6期
收稿日期: 2000-08-12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9872003-03)作者简介:刘学铭 ( 1967-) ,男 ,江西兴国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博士。 1990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 ,获学士学位 ; 199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 ,获硕士学位 ; 1999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 ,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蚕桑资源的药用研究。 Tel: ( 020) 87237279 E-mail: xuemingliu@ 21cn.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