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保护意识。
3. 2. 2 实施就地保护:在主产地 ,建议林业主管部
门 ,把金线莲列入药用植物的保护名录 ,并交由检查
站负责查检 ,限制输出。把查获的鲜品回植于良好的
自然生态环境中 ,使其不断地生存和繁衍。同时在自
然保护区内 ,对金线莲的生态环境予以特别管护并
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 ,防止盗采、盗挖。
3. 2. 3 大力开展人工繁殖和栽培:据了解 ,福建师
大生物工程学院的范子南教授已开展金线莲的组织
培养技术研究并成功地育出试管苗。 医药卫生部门
应组织力量尽快地把该项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进行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人工栽培以获取一定量的
产品供应市场 ,满足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下册 .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2.
[2 ] 林 鹏 .福建植被 [M ] .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 , 1990.
[3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M ] . 第五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0.
[ 4 ] 林来官 . 福建植物志 [ M ] .第二卷 . 福州: 福建科技出版社 ,
1995.
茜草藤的生药学研究
陈战国 1 ,肖娅萍 2
( 1.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 ,陕西 西安 710062; 2.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目的 为了安全、准确的使用茜草藤药材。 方法 对茜草藤的叶、茎、籽实及其粉末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化
学成分定性试验及薄层色谱试验。结果 获得了茜草藤横切面组织构造简图、茜草藤茎横切面详图、粉末特征图及
其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茜草藤具有明显的生药学特征。通过薄层色谱试验表明 ,茜草藤的正丁醇萃取液在硅胶
板上可分离出清晰的 7个斑点。化学成分定性试验结果表明 ,茜草藤中有酚类、皂苷和黄酮类物质。结论 为药材
鉴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茜草藤 ;组织结构 ;粉末特征 ;薄层色谱 ;生药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2 0157 03
Study on pharmacognosy of Rubia cordifol ia
CHEN Zhan-guo , X IAO Ya-ping2
( 1. Depar tment o f Chemistry , Shanxi No rmal Univ ersity, Xi′an Shanx i 710062, China; 2. Colleg e o f Life Sciences,
Shanxi No rma l Univ er sity , Xi′an Shanxi 710062, China)
Abstract: Object A pharmacognostic study on Rabia cordifolia L. w as carried out fo r the purpose to
ensure it s proper use w ith safety. Methods The leaf , stem, seed and powder w ere studied phy to tomically
and i ts chemical consti tuents identified qualita tively by T LC. Results Diagrams o f the t ransverse section
o f the plant , crossection of the stem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wder were draw n. Conclusion 7 spo ts w ere
clea rly distinguishable on the TLC pla te. Quali ta tiv e identification proved that they were phenolic com-
pounds, saponins and flavonoids. This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 r the further study on this medicinal
plant.
Key words: Rubia cordi folia L. ; ti ssue const ruction; powder characteristic; TLC chromatog raphy;
pha rmacognostic characteristics
茜草藤为茜草科茜草属茜草 Rubia cordifol ia
L. ( R. akane Nakai )的地上部分 (包括叶、茎、籽
实 ) , 9, 10月采收。归脾、胃、大肠经。分布于我国东
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亚洲热带地区
·15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收稿日期: 2000-04-21;修回日期: 2000-09-15作者简介:陈战国 (1960-) ,男 ,高级工程师 ,硕士。 从事药物分析研究工作。 曾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3项 ,发表论文 40余篇。共同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项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研制出三类中药 1种 ,四类中药 1种 ,五类西药粉剂和片剂生产工艺 2项。 Tel: ( 029) 5308284
及大洋洲、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1 ]。其根早已入药 ,用
于凉血止血 ,去瘀 [2 ]。 茜草在我国有 4个变种 ,长叶
茜 草 Rubia cordifol ia L. v ar. longifol ia Hand.
-Mazz.、肉叶茜草 R. cordi folia L. var.herbecea
Chun et How、四轮茜草 R. cordifol ia L. v ar steno-
phylla Franch 和 黑 果 茜 草 R. cordifol ia
L. v ar. pratensis Maxim. 我国某些地区用茜草根水
煎液洗脚 ,可治肠炎 [ 3]。而茜草藤 (地上部分 )研究报
道甚少 ,除茜草藤的微量元素 [ 4]及茜草籽实中的氨
基酸 [5 ]等化学成分研究外 ,国内未见其它报道。近年
来 ,我们通过对茜草藤的药理、药效、毒理及临床试
验表明 ,茜草藤水煎液对内蕴型腹泻病有独特的治
疗作用 ,证明茜草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泻药 (另文
报道 )。 在此 ,我们报道茜草藤的生药学研究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完整新鲜的茜草标本 , 1999年 10月采自西安
市近郊 ,由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全宏教授
鉴定为茜草 Rubia cordi folia L. ( R. akane Nakai )。
取其藤 ,按照常规方法 ,对茜草藤的叶、茎、籽实及粉
末进行解剖学研究。硅胶 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出
品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结果与结论
2. 1 植物形态:茎呈方柱形 ,皱瘪 ,灰绿色 ,具 4条
明显的纵棱 ,棱上疏生倒刺 ;切面中空或有白色髓
部。叶轮生 ,叶片纸质 ,灰绿色至红褐色 ,顶端渐尖 ,
基部心形 ,基出脉 3~ 5条 ,上面具短糙毛 ,下面脉上
及叶柄有倒刺。气微 ,味淡。
2. 2 组织结构
2. 2. 1 茎横切面:轮廓似正方形 ,四角凸起成棱。 从
外至内由表皮、皮层、内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组
成。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 ,其外有多数表皮毛 ,表皮细
胞外围壁加厚 ;表皮内侧棱角处有 2~ 9层厚壁细胞 ,
两棱角间有一层类似表皮的薄壁细胞 ,其余均为正常
皮层薄壁组织 ,其中散生粘液细胞与草酸钙针晶束 ;
内皮层凯氏点明显 ;韧皮部中的分泌细胞含综红色物
质 ,集于近轴心一边排列成环带状;木质部厚壁细胞
发达 ,导管放射状排列 ;髓部细胞的壁极薄 ,细胞干缩
时胞壁被破坏 ,形成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空隙。韧皮
部与髓部均有草酸钙针晶分布 ,以髓为多 (见图 1)。
2. 2. 2 粉末:草绿色。木质纤维较多 ,常成束 ,灰绿
色或黄绿色 ,散在者几无色 ,细胞壁有加厚 ,木化 ,孔
沟细小 ,纹孔稠密 ,呈斜缝状 ,直径 8~ 19μm。皮层纤
维多 ,成束或散在 ,灰绿色或几无色 ,细胞壁有加厚 ,
木化 ,无孔沟及纹孔 ,直径约 5. 4μm。果皮较常见 ,桔
图 1 茜草藤横切面简图
红色或桔黄色 ,细胞形小 ,多角形、类长方形或类三角
状 ,大小不一 ,排列紧密 ,常有油滴存在 ,亦可见小方
晶。单细胞非腺毛 ,多破碎。完整者细胞壁加厚 ,有 3
种:一种为长圆锥状毛 ,基底部膨大成类圆形或椭圆
形 ,上部向一侧弯曲 ,有的弯钩状 ;另一种为短锥毛 ,
基底部宽大 ,成类三角形 ,上部短 ,向一侧弯曲 ,较坚
硬;第三种为星状毛 ,部分毛的表面有针刺状突起 ,有
些毛细胞腔内有内含物。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 ,或
充塞于粘液细胞中 ,针晶长约 46~ 92μm。韧皮分泌
细胞 ,常成堆存在 ,细胞椭圆形或类瓜子形 ,胞壁微
厚 ,胞腔有桔红色内含物。茎表皮组织细胞长条形 ,细
胞壁加厚 ,细胞面积为 48. 6μm× 13. 5μm~ 232
μm× 27μm。气孔平轴式。一对付卫细胞新月形。形
状大小与保卫细胞相似 ,常特称“茜草型气孔”。 叶表
皮组织: 上表皮细胞较大 ,一般面积为 35μm× 35
μm~ 84μm× 35μm;下表皮细胞较小 ,面积为 24
μm× 9μm~ 54μm× 24μm,细胞壁波浪状弯曲 ,细
胞不规则形 ,茜草型气孔 ,上、下表皮均有毛孔。 薄壁
细胞壁波状弯曲 ,细胞为长方形 ,大小不一 ,排列整
齐。胞腔内有淀粉粒。花粉粒散在 ,灰黄色或几无色 ,
具三沟孔。 表面有细颗粒状雕刻纹理 ,直径约 5. 4
μm。此外 ,导管以螺纹和梯纹易见 ,亦有环纹导管和
纹孔管胞 ;表皮上还有棕色腺毛 ,分别由 1, 3, 7, 8个
细胞组成 ;柄部常 1~ 2个细胞 ,头部 2~ 6个细胞;并
有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或方形晶体 (见图 2)。
2. 3 薄层色谱鉴别:取本品粉末 2 g,加水 30 mL,
加热回流 30 min,过滤。 滤液用乙醚萃取至醚层无
色 ,水溶液再用正丁醇萃取 3次 ,每次 20 mL,合并
正丁醇提取液 ,减压浓缩至 1mL左右 ,作为供试品
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5
年版 ,一部附录 57页 )试验 ,吸取上述供试液 1μL,
点于 4. 5 cm× 20 cm的硅胶板上 ,以醋酸乙酯 -甲
酸-冰醋酸-水 ( 30∶ 2∶ 2∶ 4)为展开剂 ,取出晾干。
·15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1-木纤维 2-皮层纤维 3-果皮 4-单细胞非腺毛 5-草酸钙
针晶 6-韧皮分泌细胞 7-茎表皮组织 8-叶表皮 ( a-上表皮 ,
b-下表皮 ) 9-薄壁细胞 10-花粉粒 11-环纹导管与纹孔管胞
图 2 茜草藤显微粉末图
图 3 茜草藤的薄层
色谱图
在 254 nm紫外灯下可观察
出 3个黄绿色的斑点 ,而后再
喷以 10%浓硫酸乙醇溶液 ,
在 105℃下烘烤 ,所有斑点显
色清晰 ,见图 3。
2. 4 化学成分定性鉴定
2. 4. 1 取本品粉末 5 g ,加水
50 mL,加热煮沸 30 min,过
滤。加滤液 0. 5 mL于白瓷板
上 ,加 5% FeCl3 试剂 3~ 4
滴 ,溶液由橙黄色变为黄绿
色 ,示有酚类物质存在。
2. 4. 2 取上述试液 2~ 3 mL于试管中 ,用力振荡 5
min,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 , 10 min内泡沫量不少于
溶液体积的 1 /3,示有皂苷类物质存在。
另取相同滤液于蒸发皿中 ,水浴蒸干。残渣加几
滴冰醋酸使其溶解 ,再加入醋酸酐 -浓硫酸 ( 19∶ 1)
试液几滴 ,溶液变紫红色并渐变为棕黑色 ,进一步证
明有皂苷类物质存在。
2. 4. 3 取本品粉末 5 g ,加 95%乙醇 50 mL,回流
30 min过滤。取滤液 2 mL,向其中加入少许镁粉并
振荡 ,再滴加 5滴浓盐酸 , 1~ 2 min即显紫红色 ,示
有黄酮类物质存在。
3 小结
本研究结果表明 ,茜草藤有明显的生药学特征 ;
化学成分定性鉴定表明 ,茜草藤含有皂苷、黄酮及酚
类物质。薄层色谱具有明显的 7个斑点 ,其中 Rf1=
0. 14, Rf2= 0. 17, Rf3= 0. 22, Rf4= 0. 30, Rf5= 0. 48,
Rf6= 0. 56, Rf7= 0. 71。 1, 4, 7三斑点具有黄绿色荧
光。这些结论为鉴别茜草藤的真伪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M ]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
[2 ] 中国药典 [ S] , 2000年版 .
[3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汇编 [M ] . 上册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
[ 4 ] 刘谦光 ,陈战国 ,高永吉 ,等 . 茜草地上部分微量元素的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0, 15( 10): 39-40.
[5 ] 陈战国 ,刘谦光 ,耿 征 ,等 . 茜草籽实中氨基酸的提取分离及
测定研究 [ J] . 陕西师大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6, 24( 4): 117-
119.
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变化动态
及其对种胚发育的调节
赵永华 ,杨世林 ,刘惠卿 ,刘铁城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摘 要:目的 阐述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的关系。方法 激素测试用 HPLC法 ,外标法
定量 ,激素含量以 ng /g fw表示 ;淀粉酶总活性测定用比色法 ,比色波长为 520 nm。 结果 在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
过程中吲哚乙酸 ( IAA )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峰值出现在层积开始后第 80天 ,第二次峰值出现在层积后第 140天 ,
随后很快下降。 赤霉素 ( GA3 )在层积处理开始的第 60天有一个高峰 ,至第 120天以后又开始持续升高。 玉米素
( Z)的变化动态与 GA3相似。 脱落酸 ( ABA )的变化动态与内源 IAA的变化动态相似 ,不同之处是在层积开始后的
前 20 d一直没有检测到 ABA的存在。结论 GA3和 Z是西洋参种子萌发促进因子 ,而不能启动原胚的起始发育。
ABA第一个高峰的出现可能正是引起西洋参种胚起始发育的因子 ,第二个高峰则与种胚的快速发育一致 ,可能起
·15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2期
收稿日期: 2000-01-12作者简介:赵永华 ( 1967-) ,男 ,籍贯山东 ,副研究员 ,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材规范种植技术研究和基地建立 ;植物源农药和生物肥料的开发 ;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发表论文 10篇 ,论著 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