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景洪哥纳香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全 文 :景洪哥纳香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朱久香  余竞光* *  罗秀珍 孙 兰 李德宇 杨世林
摘 要 从景洪哥纳香 Goniothalamus cheliensis Hu叶的氯仿提取物中分得 6个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
( UV、 IR、 M S、 1H, 13 CNM R)鉴定为 aquilegidine (Ⅰ )、紫玉盘内酰胺 ( v arilac tam, Ⅱ )、鹅掌楸碱 ( lirio denine , Ⅲ )、
马兜铃内酰胺 AⅡ ( aristololactam AⅡ ,Ⅳ )、 4, 5-dioxodehydro asmilobine (Ⅴ )和马兜铃酰胺 AⅢ a ( aristolo lactams
AⅢ a,Ⅳ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景洪哥纳香 番荔枝科 生物碱
  景洪哥纳香 Goniothalamus cheliensis Hu系番
荔枝科 Annonaceae哥纳香属植物。哥纳香属植物约
50种 ,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产 10种 [1 ]。
该属植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 2]。景洪哥纳香叶
氯仿提取物显示较强的抗癌活性 ; ED50: HCT(人结
肠癌细胞 ) 1. 1μg /mL, Bel7402(人肝癌细胞 ) 1. 3
μg /mL, A549(人肺腺癌细胞 ) 0. 55μg /mL。因此我
们对其氯仿部分进行了研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
分析 ( UV、 IR、 MS、 1H, 13 CNMR)鉴定了 6个化合
物。
1 仪器和试剂
Fisher-Johns熔点仪 (温度计未校正 ) ; Philips
PYE Union PU 8800紫外光谱仪 ; Perkin-Elmer
938 G红外光谱仪 ; ARX-400和 Inova-500型核磁
共振仪 ; V G ZAB-2f质谱仪。 柱层析与薄层层析用
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景洪哥纳香叶采于云南省西双版纳 ,由中国医
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连文琰教授鉴定为番荔枝
科 Annonaceae植物景洪哥纳香 G. chel iensis Hu。
2 提取和分离
景洪哥纳香干燥叶 7 kg ,粉碎后用 95%乙醇回
流提取。提取液浓缩得黑色浸膏 ,浸膏用水溶解后 ,
用氯仿萃取 ,回收氯仿所得浸膏 220 g ,用硅胶拌样 ,
经多次硅胶柱层析 ,得到各单体化合物。
3 鉴定
化合物Ⅰ :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20℃~ 222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 IRνmax ( KBr, cm- 1 ): 3 440
( N H) , 1 680, 1 600, 1 590, 1 500, 1 450。EI-M S m /
z: 321 [M ]
+ , 306, 293, 278, 263, 250, 235, 207, 179。
1
HNMR( 400 M Hz DM SO-d6 )δ: 2. 75 ( 3H, s, C7-
CH3 ) , 4. 02 ( 3H, s, O CH3 ) , 4. 10 ( 3H, s, OCH3 ) ,
7. 68( 1H, td, J= 1. 2, 8. 0 Hz, H-10) , 7. 74( 1H, td,
J= 1. 2, 8. 0 Hz, H-9) , 8. 16( 1H, s, H-3) , 8. 20( 1H,
dd, J= 1. 2, 8. 0 Hz, H-8) , 9. 54( 1H, dd, J= 1. 2, 8. 0
Hz, H-11) , 11. 23( 1H, s, N H)。以上数据与文献 [ 5]中
的 aqui legidine一致。
化合物Ⅱ :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90℃~ 292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 IRνmax ( KBr, cm- 1 ): 3 200
( N H, O H) , 2 920, 1 710( C= O) , 1 670, 1 660( C=
O ) , 1 610, 1 550, 1 510, 1 470。 EI-M S m /z: 295
[ M ]
+
, 280, 265, 252, 237, 209, 196, 181, 153。
1
HNMR ( 400 M Hz DM SO-d6 )δ: 4. 01 ( 3H, s,
OCH3 ) , 4. 09( 3H, s, OCH3 ) , 7. 17( 1H, d, J= 8. 0
Hz, H-7) , 7. 48 ( 1H, s, H-9) , 7. 50 ( 1H, t, J= 8. 0
Hz, H-6) , 7. 83 ( 1H, s, H-2) , 8. 94 ( 1H, d, J= 8. 0
Hz, H-5) , 10. 67( 2H, s, N H和 OH)。以上数据与文
献 [3 ]中的 va rilactam一致。
化合物Ⅲ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80℃~ 282℃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 IRνmax ( KBr, cm- 1 ): 3 200( N H和
OH) , 1 750, 1 657 ( C= O ) , 1 500, 1 480, 1 450,
1 425, 1 360, 1 330, 1 300。EI-M S m /z: 275 [ M ]+ ,
247, 219, 188, 162。1 HNMR( 400 MHz, DM SO-d6 )δ:
6. 51( 2H, s, O CH3 ) , 7. 58 ( 1H, s, H-3) , 7. 66( 1H,
td, J= 1. 2, 8. 0 Hz, H-9) , 7. 90( 1H, td, J= 1. 2, 8. 0
Hz, H-10) , 8. 05( 1H, d, J= 5. 2 Hz, H-4) , 8. 39( 1H,
dd, J= 1. 2, 8. 0 Hz, H-8) , 8. 70( 1H, dd, J= 1. 2, 8. 0
·813·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1期
Address: Zhu Jiuxiang, Insti 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 elopm en t, Chines e Academy of M edical Sciences,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 leg e, Beijing余竞光 男 , 1965年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毕业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 ,在灵芝和番荔枝科等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获丰硕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70多篇 ,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朱久香 女 , 1997~ 2000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No 29572087)
Hz, H-10) , 8. 05( 1H, d, J= 5. 2 Hz, H-5)。 以上数据
与文献 [5 ]中的 liriodenine一致。
化合物Ⅳ :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76℃~ 280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 IRνmax ( KBr, cm- 1 ): 3 200
( N H, O H) , 1 705, 1 675 ( C= O ) , 1 500, 1 480,
1 450, 1 425, 1 360, 1 330, 1 300。EI-M S m /z: 265
[ M ]
+
, 250, 222, 166, 139。 1HNMR ( 400 MHz,
DM SO-d6 )δ: 4. 02 ( 3H, s, OCH3 ) , 7. 09( 1H, s, H-
9) , 7. 54( 1H, td, J= 1. 6, 7. 8 Hz, H-7) , 7. 58( 1H,
td, J= 1. 6, 7. 8 Hz, H-6) , 7. 62( 1H, s, H-2) , 7. 93
( 1H, dd, J= 1. 6, 7. 8 Hz, H-8) , 9. 11 ( 1H, dd, J=
1. 6, 7. 8 Hz, H-5) , 10. 29( 1H, s, O H) , 10. 78( 1H, s,
O H)。以上数据与文献 [3 ]中的 a ristololactam AⅡ一
致。
化合物Ⅴ :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49℃~ 250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 IRνmax ( KBr, cm- 1 ): 3 200
( O H, N H) , 1 680, 1 670 ( C= O ) , 1 620, 1 400,
1 380, 960。 EI-M S m /z: 293 [M ]+ , 265, 250, 222,
194, 166, 139。1HNM R( 400 M Hz, DM SO-d6 )δ: 4. 05
( 3H, s, O CH3 ) , 7. 50( 1H, s, H-7) , 7. 64( 1H, m, H-
10 ) , 7. 92 ( 1H, m , H-8) , 8. 09 ( 1H, s, H-3) , 9. 47
( 1H, m, H-11) , 10. 75 ( 1H, s, O H) , 12. 03( 1H, s,
N H )。 以 上 数 据 与 文 献 [3 ] 中 的 4, 5-
dioxodehydroasimi lobine一致。
化合物Ⅵ : 黄色粉末 (丙酮 ) , mp 240℃~ 242
℃ ,生物碱显色剂显色。EI-M S m /z: 281[M ]+ , 266,
238, 182, 155, 126。 1HNMR( 400 MHz DM SO-d6 )δ:
4. 00( 3H, s, O CH3 ) , 6. 98 ( 1H, s, H-9) , 7. 07( 1H,
dd, J= 2. 8, 8. 8 Hz, H-7) , 7. 58( 1H, s, H-2) , 7. 74
( 1H, d, J= 8. 8 Hz, H-8) , 8. 54( 1H, d, J= 2. 8 Hz,
H-5) , 9. 70( 1H, s, O H) , 10. 63( 1H, s, N H)。以上数
据与文献 [4 ]中的 aristolo la tams AⅢ a一致。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 (第三十卷第二分
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 64
2  Wu Y C, Duh C Y, Chamg F R, et al . J Nat Prod , 1991, 54:
1077
3 余冬蕾 ,徐丽珍 ,杨世林 ,等 . 植物学报 , 1999, 41( 10): 1104
4  Horacio A. Pries tap Ph ytoch emist ry, 1985, 24( 4): 849
5 徐丽珍 ,李克明 ,孙南君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2, 17( 5): 295
( 2000-01-24收稿 )
超临界 CO2萃取荆芥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 (广州 510282)  雷正杰  张忠义 姚育法 邹恒琴
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         吴惠勤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 Schizonepeta tenuifol ia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表散风、透疹之功
效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 ,崩
漏 ,产后血晕 [1 ] ,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 本文应用超
临界 CO2流体萃取技术对荆芥的脂溶性成分进行
萃取分离 ,并进行了 GC-M S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荆芥的来源: 由广州市药材公司提供 ,经广州
中医药大学周本杰博士鉴定为 S. tenui folia的干燥
地上部分。
1. 2 超临界装置: 24 L HA121-32-24型超临界萃
取装置 (江苏南通华安超临界实业公司 )。
1.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HP5988A型 (美国 )。
2 荆芥的超临界 CO2萃取
将粉碎成 20目粗粉的荆芥 5. 2 kg投入萃取釜
中 ,按设定的萃取路线: CO2钢瓶→冷冻系统→高压
泵→萃取釜→解析釜Ⅰ→解析釜Ⅱ→精馏柱→ CO2
贮罐→循环 ,分别对萃取釜、解析釜Ⅰ 、解析釜Ⅱ、精
馏柱进行加热 ,当温度分别达到 50℃ , 55℃ , 52
℃ , 40℃时 ,通过高压泵加入 CO2对萃取釜、解析釜
Ⅰ 、解析釜Ⅱ 、精馏柱进行加压 ,当压力分别达到
27, 12, 7和 6. 2 M Pa时 ,开始循环萃取 ,并保持恒温
恒压 ,循环流速 115~ 120 kg /h。萃取分离时 ,每隔
20 min从解析釜Ⅰ 、解析釜Ⅱ、精馏柱中放料 ,解析
釜Ⅰ 得绿色膏状物 ,量极少 ,解析釜Ⅱ得浅黄色油状
液体 ,量较多 ,精馏柱得水样液体 ,量极少 ,直到 180
min后 ,停止萃取 ,共收集萃取物 117. 5 g ,得率
2. 26% ,见表 1。
3 荆芥萃取物的 GC-MS分析
3. 1  GC条件: 选用 Spb 115 m× 0. 2 mm弹性石
·814·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1期
雷正杰 男 ,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副主任药师。主要进行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中成药制剂质量的研究工作及新药开发。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1项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