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有效成分·
黑果山姜的化学成分△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研究室 (南京 210038) 乔春峰 王峥涛* * 董 辉 徐珞珊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郝小江
摘 要 从姜科植物黑果山姜 Al pinia nigra ( Gaer tn. ) Burt t种子团中分得 5个化合物 ,经光谱鉴定为黄芪苷
( astr agalin,Ⅰ )、山柰酚 -3-O -葡萄糖醛酸苷 ( ka empfer ol-3-O -g lucuronide ,Ⅱ )、 三十七烷酸 -α-单甘油酯
( h epta triacontanoic acid 2, 3-dihydroxypropy l ester ,Ⅲ )、三十七烷酸 -β -单甘油酯 ( hepta triacontanoic acid 1, 3-
dihydro xypropy l este r,Ⅳ )、三十五烷酸 -β -单甘油酯 ( pentatriacontanoic acid 1, 3-dihydroxypropy l ester ,Ⅴ )。 均为
从姜科植物中首次分得 ,其中Ⅱ含量高达 1%左右。
关键词 黑果山姜 黄芪苷 山柰酚 -3-O -葡萄糖醛酸苷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lackfruit Galangal (Alpinia nigra )
Depar tment of Pha rmacognosy ,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 er sity ( Nanjing 210038) Qiao Chunfeng , Wang Zh eng tao ,
Dong Hui and Xu Luoshan
Depar tment of Ph ytochemistry , Kunming Institute o f Bo tany , Chinese Academy o f Sciences Hao Xiao jiang
Abstract Five ch emical consti tuents w ere iso lated f rom the seed cluster o f Alpinia nigra
( Gaertn. ) Burt t ( Zingiberaceae ) and identi fied as kaempferol-3-O -gluco side ( ast ragalin, Ⅰ ) ,
kaempferol-3-O -g lucuronide (Ⅱ ) , heptat riacontanoic acid 2, 3-dihydroxypropyl ester ( Ⅲ ) ,
heptat riacontanoic acid 1, 3-dihydroxypropyl ester (Ⅳ ) and penta triacontanoic acid 1, 3-dihydro xypropyl
ester (Ⅴ ) based on spect ral data. Ⅰ ~ Ⅴ were isola ted f rom the plants o f Zingiberaceae for the fi rst time
andⅡ was obtained in a ra ther high yield of ca. 1% .
Key words Alpinia nigra ( Gaertn. ) Burt t ast ragalin kaempfero l-3-O -g lucuronide
黑果山姜 Alpinia nigra ( Gaertn. ) Burt t为姜
科山姜属植物 ,产于我国滇南、滇西南及东南亚地
区。其根茎和种子团在民间作药用 ,有行气、解毒的
功能 ,用于治疗食滞、蛇虫咬伤等 [ 1]。迄今尚未见有
关黑果山姜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 ,为此
我们对其种子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乙醇提取
物的甲醇可溶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 2个黄酮
苷 ,经光谱鉴定为黄芪苷 ( ast rag alin)和山柰酚 -
3-O -葡萄糖醛酸苷 ( kaempferol-3-O -glucuron-
ide) ;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可溶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分离得到 3个脂肪酸单甘油酯 ,经光谱鉴定为三十
七烷酸 -α-单甘油酯 ( hepta triacontanoic acid 2, 3-
dihydroxypropyl ester )、三十七烷酸 -β-单甘油酯
( heptat riacontanoic acid 1, 3-dihydro xypropy l est-
er )、三十五烷酸 -β -单甘油酯 ( penta triacontanoic
acid 1, 3-dihydroxypropyl ester)。 5个化合物均为
首次从姜科植物中发现。 据文献报道 ,黄芪苷有利
胆、利尿、祛痰和降压等活性 [2 ]。山柰酚-3-O -葡萄
糖醛酸苷含量很高 ,得率达 1%左右 ,但未见药理活
性方面的报道 ,值得进一步研究。
1 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 Kof ler显微熔点测定仪 ,未校正。核磁
共振谱用 Bruker-AM-400型核磁共振仪。 质谱用
AU TO SPEC-3000型质谱仪。薄层层析、柱层析用
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黑果山姜 Alpinia nigra ( Gaertn. ) Burt t果
实 , 1998年 8月采于云南省景洪市嘎洒区 ,经作者
鉴定 ,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药科大学标本馆。
2 提取和分离
黑果山姜果实阴干后重 1 300 g ,除去果皮 ,种
子团重 800 g。种子团粉碎后用工业乙醇渗漉提取 ,
回收乙醇得浸膏 160 g。 石油醚、氯仿萃取后的部
·40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6期
Address: Qiao Chunfeng, Departmen t of pharmacognos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 ty, Nanjing乔春峰 1991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药系。 1997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国药科大学攻读生药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姜科闭鞘姜属、山姜属和舞花姜属等植物的生药学研究。
* * 联系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39600010
分 ,用甲醇稀释 ,滤去不溶物 ,回收甲醇得甲醇可溶
部分。 甲醇可溶部分经 D-101型大孔树脂脱糖 ,硅
胶柱层析 ,氯仿 -甲醇梯度洗脱 ,分别得到化合物 Ⅰ
和Ⅱ。 石油醚萃取部分经硅胶柱层析 ,石油醚 -乙酸
乙酯梯度洗脱 ,分别得到化合物 Ⅲ ~ Ⅴ 。
3 鉴定
化合物Ⅰ :黄色片状结晶 ,定性反应显示为黄酮
类化合物。从 FABMS给出的 447( M - 1)+ 和 285
碎片 ,推测为黄酮葡萄糖苷。13 CNMR中δ177. 72季
碳 ( C-4)信号表明苷元 C-3位有氧取代。1HNMR显
示δ8. 02和δ6. 88处有两组 d峰 (各 2H, J= 8. 80) ,
推测苷元 C-4’位有取代。1HNM R中δ6. 44与δ6. 21
的两组 d峰 ( J= 2. 00) ,为 6-H和 8-H的间位偶合。
经与文献数据对照 [3 ] ,推断化合物Ⅰ 为黄芪苷
(a st ragalin)。
化合物Ⅱ :黄色片状结晶 ,其 FABMS显示 461
( M - 1)+ 和 285碎片 ,推测为葡萄糖醛酸苷。 其
13 CNMR谱和 1HNM R谱 ,均与化合物Ⅰ 相似 ,在
13 CNMR谱上比化合物Ⅰ 少一个δ61. 01处的 CH2 ,
多了δ173. 08处的一个季碳 ,因此推测化合物Ⅱ为
山柰酚 -3-O -葡萄糖醛酸苷 ( kaempferol-3-O -
g lucuronide)。
化合物Ⅲ :白色粉末 ,定性反应显示为脂肪酸或
脂肪酸酯类化合物。根据 DEPT谱的δ173. 37处的
C、δ71. 15处的 CH、δ62. 06处δ61. 55处的两个 CH2
信号 ,推测Ⅲ为脂肪酸的α-单甘油酯。1HNMR谱显
示的 δ4. 18~ δ4. 31处的一组 m峰 ( 3H) ,δ3. 68处
的一组 d峰 ( 2H) ,也与之吻合。根据 EIM S给出的
607( M - OH)+ 碎片 ,与同系物二十五烷酸 -α-单甘
油酯的文献数据 [4 ]对照 ,推断化合物Ⅲ为三十七烷
酸-α-单甘油酯。
化合物Ⅳ :白色粉末 ,定性反应结果、 1HNM R、
DEPT和 EIM S谱均与化合物Ⅲ相似 ,在 DEPT谱
上 ,δ64. 98处显示重叠的两个 CH2信号 ,推测化合
物Ⅳ为脂肪酸的 β -单甘油酯。 根据 EIM S给出的
607( M- OH)+碎片 ,在与化合物Ⅲ比较的基础上 ,
推断化合物Ⅳ为三十七烷酸 -β -单甘油酯。
化合物Ⅴ :白色粉末 ,定性反应结果、 1HNM R、
DEPT和 EIM S谱均与化合物Ⅳ相似 ,在 DEPT谱
上 ,δ62. 11处也显示重叠的两个 CH2信号 ,推测化
合物Ⅴ为脂肪酸的 β -单甘油酯。根据 EIM S给出的
579( M- OH)
+碎片 ,在与化合物Ⅳ比较的基础上 ,
推断化合物Ⅴ为三十五烷酸 -β -单甘油酯。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植物研究所 ,等 . 新华本草纲要 . 第一册 .上海: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8: 540
2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 .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 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97
3 于德泉 ,等 .分析化学手册 . 第五分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3: 755
4 胡旺云 ,等 .中草药 , 1994, 25( 2): 59
( 1999-09-27收稿 )
藁本内酯的稳定性研究及异构化产物的 GC-MS分析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 (烟台 264003) 李桂生 马成俊 李香玉 刘 珂
摘 要 藁本内酯 ( lig ustilide)分别于室温、 4℃、 - 20℃放置 ,以气相色谱法进行稳定性考察 ,结果表明藁本内酯
可在 - 20℃稳定保存。 通过对异构化产物的 GC-M S分析 ,推测了其异构化产物的结构及可能的异构化途径。
关键词 藁本内酯的稳定性 藁本内酯的异构化 GC-M S分析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Ligustilide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Isomerized Products by GC-MS
Center o f Resea rch and Development, Shandong Lǜ ye Pha rmaceutical Co . Ltd. ( Yantai 264003) Li Guisheng , Ma
Cheng jun, Li Xiangyu and Liu Ke
Abstract Ligusti lide w as kept separately at room tempera tures of 4℃ and - 20℃ and examined
periodical ly by GC.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ligusti lide could be kept only below - 20℃ . It i s labi le to
·40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6期
Adress: Li Guish eng , Cen te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 t, Sh andong Luey Pharmaceutical CO. Ltd. , Yan tai李桂生 男 , 1997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职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 ,主要从事于海洋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其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工作。 目前为山东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贻贝抗风湿因子提取的研究》及《羊栖菜功效成分—— 褐藻多糖硫酸酯的研究》的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