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dvances in studies on Coptis chinensis

黄连的研究进展



全 文 :1980, ( 1): 40-41.
[14 ] 丁葆祖 ,吴 逸 . 番红花球茎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 J] .
植物学报 , 1981, 23( 3): 419-420.
[15 ] 陆文粱 . 离体培养下番红花柱 -柱头物的再生研究花 [ J] . 植
物学报 , 1992, 24( 4): 251-256.
[16 ] 郭志刚 ,刘瑞芝 ,刘雪藏 .红花的叶鞘培养与藏红花素类物质
的合成 [ J ].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999, 39( 12): 4-7.
[17 ] 郭志刚 ,刘 雪 ,刘瑞芝 .碳源对藏红花细胞生长量与藏红花
素合成的影响 [C ] . 第九届全国生物化工学术会议论文集 .
天津 , 2000: 601-605.
[ 18] 王春芳 ,鲁 静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中藏红花素的含
量 [ J ]. 药物分析杂志 , 1997, 17( 5): 321-322.
[ 19 ]  George P S, Ravishankar G A. Inducing of crocin and cro-
cetin in callus cul tu re of Gardendia jsminoides Ellis [ J] . Food
Biotech nol , 1995, 9( 1): 29-38.
[ 20]  Lai C l , Yang J S. Prod ucing of crocin b y f rui t callcus cul tu re
of Gard endia jsminoides Ellis [ J]. Food Biotech nol, 1999, 13
( 3): 209-216.
黄连的研究进展
兰 进 1 ,杨世林 1 ,郑玉权 2 ,邵家斌2 ,李 勇2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4;  2. 成都西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摘 要: 概述了黄连栽培的发展应用现状 ,化学、药理、临床及栽培生产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黄连栽培生产及新药开
发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黄连 ;栽培 ;化学 ;药理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2 1139 03
Advances in studies onCoptis chinensis
LAN Jin1 , YANG Shi-lin1 , ZHENG Yu-quan2 , S HAO Jia-bin2 , L I Yong2
   ( 1. Institute o f Medicina 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 f Medica 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 edical Co lleg e,
Beijing 100094, China; 2. Chengdu X iling Ag ricultura l CO. , L td. , Chengdu Sichuan 610072, China)
Key words: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 cultiv ation; chemist ry; pha rmaco log y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
叶黄连 C.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 C.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 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 ,据
不完全统计 13部宋代以前古代方书中有 3. 2万多方剂 ,含
黄连的方剂有 1 760, 约 5%左右的方剂中有黄连 [1]。 据《全
国中成药品种目录》统计 ,以黄连作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
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 108种。随着国际上
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 ,特别是日本对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
和大量应用 ,黄连出口量将进一步增加。黄连生产潜力很大 ,
特别是川鄂湘黔山地、川西南山区、秦巴山地、川滇藏南山
地 ,适宜种植黄连的山坡面积很大。近年来 ,黄连及复方的药
理和临床研究又有了新的发现 ,并扩大了应用范围 ,引起了
人们对黄连的特别关注。
1 化学成分
黄连的主要成分为多种生物碱 ,包括小檗碱 ( be rberine )、
黄连碱 ( coptisine)、甲基黄连碱 ( w o renine) ,巴马亭 ( pa lma-
tine)、药根碱 ( jatr or rhizine )和表小檗碱 ( epiberberine)。 此
外 ,还含有木兰花碱及阿魏酸等。
Kobayashi报道从黄连根茎中分离出拓扑异构酶Ⅰ 和
Ⅱ的抑制剂 ,对细胞中的 DN 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起重要
作用。黄连根茎的水提物可稳定哺乳动物 DN A拓扑异构酶
的分裂复合体。在生物测定导向下的分离得到 2个原小檗碱
生物碱 ,表小檗碱和 g ro enlandicine,它们是体外拓扑异构酶
Ⅰ 介导的 DN A分裂作用的活性成分 ,但无拓扑异构酶Ⅱ介
导的 DNA分裂活性。对结构有关的原小檗碱生物碱的进一
步研究中 ,证明 berber rubine是体外拓扑异构酶Ⅱ 介导的
DNA分裂的特异性诱导剂 [2]。
Hirano从黄连中分离到落叶松脂素和反式阿魏酸对羟
基苯乙酯。这两个化合物均显示 SOD样作用 ,为自由基清除
剂。落叶松脂素是比抗坏血酸更为有效的超氧化物自由基清
除剂 [3 ]。
2 药理作用
黄连的药理研究报道主要以小檗碱和黄连解毒汤为
重点。
2. 1 抗微生物作用
2. 1. 1 抗菌作用: 黄连抗菌谱广泛 ,极低浓度即开始阻止霍
·113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2期
收稿日期: 2001-03-26作者简介:兰 进 ( 1960-) ,女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硕士 ,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 主要从事药用植物和药用真菌的研究 ,已发表科研论文 30余篇。 Tel: ( 010) 62899723
乱、肠伤寒、痢疾菌的繁殖 ,它也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
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和肠伤寒菌、志贺氏痢疾菌、淋菌等革兰
氏阴性菌的作用 ,此外 ,对蜡样芽胞杆菌 、枯草杆菌、白喉杆
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新城型痢疾杆菌、化脓性链球菌、结
核菌等动物病原菌以及念珠菌属、隐球菌、酵母等真菌均有
抗菌性。
2. 1. 2 抗病毒作用:用黄连的水提取液即使稀释 30倍 ,对兔
角膜细胞Ⅰ 型单纯疱疹感染的病原 ,第 7天仍有抑制作用。
2. 2 镇痉作用:黄连提取液抑制大鼠、小鼠离体小肠的痉挛
性收缩。
2. 3 止泻作用:小檗碱有抑制大鼠回肠内霍乱菌毒素的促
水分、盐类分泌作用。
2. 4 抗溃疡活性:口服黄连甲醇提取液或其生物碱成分对
大鼠有轻度抗溃疡作用。 将大鼠幽门结扎 ,然后皮下注射黄
连或小檗碱 ,均明显地抑制其胃液分泌。 黄连有保护胃粘膜
作用。 黄连解毒汤有抑制正常大鼠胃运动的作用 ,并有促进
慢性溃疡模型乙酸溃疡治愈的趋势。
2. 5 抗炎活性:用鸡受精卵抗炎症试验法进行筛选 ,结果表
明 ,含有小檗碱的植物均有抑制肉芽作用。 特别是黄连表现
出强的抑制作用。 黄连解毒汤通过抑制血管通透性 ,抑制炎
症最终可能影响到免疫系统。
2. 6 健胃作用:黄连提取液轻度提高胃液、胰液、胆汁的分
泌 ,促进胃的运动 [4]。
2. 7 对心脏、心率和心律的作用: 小檗碱低浓度能兴奋猫离
体心脏 ,并增加冠脉流量 20% ~ 40% ;对兔 、大鼠离体心房
有兴奋作用 ;黄连对肺原性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 ,能
减慢心率 [6] ,抗心律失常 [7]。
2. 8 免疫调节作用: 已知小檗碱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繁殖有
很强的抑制作用。 小檗碱 1 mg /kg静注 ,可提高实验性金黄
葡萄球菌败血症犬巨噬细胞吞噬金黄葡萄球菌的能力 ,并使
实验动物免于死亡。
2. 9 预防动脉硬化作用: 口服黄连水提取物能改善饲以高
胆固醇食物的兔血中总胆固醇与总脂质之比 ,使之趋于正
常 ,提示它有预防动脉硬化作用。
2. 10 对循环系统作用:小檗碱肠道外给药有降血压作用 ,
其机制与加强乙酰胆碱作用有关 ,降血压的主因是心脏受到
抑制。黄连含有 β肾上腺素能作用物质。实验还证实 ,黄连动
态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及脑内 5-羟色胺的水平。
2. 11 对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临床上对脑血管病患者广泛试
用黄连解毒汤 ,获得与脑循环代谢改善药相同的改善率 [8] ,
并具有益智的作用。研究还表明黄连解毒汤对低氧性脑障碍
有显著保护作用 ,能预防或治疗因高热或中毒引起的神昏。
日本学者用黄连解毒汤治疗创伤后应激紊乱 ,改善了多梦、
恶梦等引起的睡眠障碍 [9 ]。 目前关于自由基学说认为 ,自由
基与疾病及衰老有关。黄连解毒汤可显著抑制动物体内过氧
化脂质的生成 [10]。
2. 12 抗癌作用: 黄连及复方对鼻咽癌有治疗作用 ,研究发
现黄连复方对鼻咽癌的抑瘤率为 86. 3% ,对宫颈癌的抑瘤
率为 77. 0% [11]。研究表明 ,小檗碱还可抑制癌细胞对羧胺的
利用 ,从而抑制嘌呤及核酸的合成。 体外实验小檗碱及 9-
berbero lindui对艾氏腹水癌和淋巴瘤 NK /LY细胞有一定
抑制作用。含有黄连的生药在焙炒过程中部分小檗碱受热分
解 ,变成小檗红碱 ,它对培养中的 P388白血病、 L-1210白血
病、 B16黑色素等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剂量依赖的抑制作用。
此外 ,研究表明 ,黄连解毒汤对啤酒酵母致热大鼠发热
模型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其解热效果与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
相一致 ,但退热机制不同 [10]。研究还发现从黄连中提取的新
物质具抗 HIV活性 ,显示可以用来治疗艾滋病。
3 临床应用
黄连及复方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痢疾、急性胃肠炎、慢
性腹泻、呼吸道感染、白喉、百日咳、结核性胞膜炎、萎缩性鼻
炎、流行性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口疮、牙周炎、痔疮、脓疱
疮 ,婴儿湿疹。 也有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胃炎、胃及十二指
肠溃疡、慢性胆囊炎和急性肾盂肾炎 ,近来研究于治疗心率
失常 [11] ,高血压 ,中风后遗症和糖尿病 [12]等症。
4 栽培研究
4. 1 黄连栽培生产中利用塑料薄膜育苗 ,提高了黄连成苗
率。在海拔 1 4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 ,黄连育苗是一个难题 ,
用塑料薄膜育苗结果比常用的精细育苗技术的成苗期缩短
15. 7% ~ 18. 2% ,成苗率提高 24. 3% ~ 24. 7% [13 ]。
4. 2 无性繁殖省去育苗阶段 ,使黄连种子和根茎的产量大
大提高。 收获时选留根茎长 0. 5~ 1 cm的秧苗做移栽苗 ,
15 cm× 15 cm穴栽或用根茎分枝法。 无性连苗发育快 ,第二
年开花即达 100% , 6年生无性连比有性连多收 10 kg干连 ,
可增产 17%。
4. 3 推广林下栽黄连技术 ,既省工、省木材 、节约投资 ,减少
劳动强度 ,而且经济效益高 ,优于传统的人工搭棚栽连法。育
苗宜采用矮林混作 ,林冠高度以 2 m以下为宜 ,光照强度为
3 900 lx ,以 3~ 6月移栽的林间连成活率最高。 荫蔽度的调
节是林间栽连成功的关键 ,苗期荫蔽变为 0. 8~ 0. 9,移栽期
为 0. 8,移栽后 3, 4年 0. 5~ 0. 6,第 5年为 0. 3~ 0. 4,第 6年
7月亮棚。
4. 4 采用根外追肥 ,提高黄连的产量。研究发现不同氮素水
平对黄连植株生长及根茎小檗碱含量有影响 ,根茎形成最高
有效成分时所需的供氮水平较黄连植株旺盛所需的氮水平
低 [14]。同时研究揭示了味连的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特性 [15 ]。
4. 5 去花苔可以提高黄连根茎产量。 在黄连种子生产过量
的情况下 ,可以控制种子生产 ,提高黄连单产。
4. 6 在黄连的细胞组织培养中 ,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细胞
培养、小檗碱的产生 [16]和植株再生。研究了稀土对黄连愈伤
组织生长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17 ]。
4. 7 黄连栽培生产中尚存在若干问题:
1)黄连生长不到年限而提前采挖的现象比较普遍 ,商品
枝头短小 ,体质轻泡 ,质量下降 ;在不该起挖的季节起挖黄
连 ,质量次 ,产量低 ,减产 50%左右。
2)秧苗紧缺 ,市价翻番。 1998年黄连价格升高 ,连农种
·1140·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2期
连的积极性高涨。秧苗价格由 20元猛升到 120元以上 ,翻了
6番。
3)雅连为无性繁殖 ,生长慢而单产低 ,生产条件比较艰
苦 ,劳动强度大 ,产区自引种味连以来 ,药农因而纷纷转产 ,
使雅连生产逐年下降。
5 几点建议
5. 1 继续改进黄连生产技术:传统种黄连的方法 ,木材用量
较大 ,林、连矛盾突出 ,所以应积极推广短棚栽连 ,人工造林
新建栽连 ,永久棚栽连等新技术。
5. 2 科学种药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目前 ,黄连单产很低 ,一
般在 150 kg左右 ,增产潜力较大 ,应进一步采取选育良种、
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 ,适时采收等措施 ,以增加产量。
5. 3 稳定布局 ,规模生产: 黄连生长年限长 ,应在生产布局、
发展规模、购销政策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 ,以免产销失调。
5. 4 保护雅连生产 ,发挥质量优势: 雅连为黄连中的优势品
种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应加强雅连生产基地建设 ,从政策、
措施上加以保护。
5. 5 加强黄连的细胞组织培养研究:筛选出稳产高产的细
胞系 ,以获得与黄连根茎相同的小檗碱 ,进行工业化生产。
5. 6 加快新药开发: 包括防治脑血管性痴呆及中风后遗症
药物 ;降血压、血糖、血脂类药物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
硬化药物 ;免疫调节剂和抗癌药物。
参考文献:
[1 ] 陈馥馨 ,高晓山 . 含黄连方剂及黄连配伍的文献统计 [ J ] . 中
成药 , 1997, 19( 8): 40-41.
[2 ]  Kobayashi Y, Yoshinori Kobayshi, Yoshineri Yamashita, et
al . Inh ibitors of DN A topoisomeras eⅠ and Ⅱ i solatedf rom
the Copt is Rhizomes [ J] . Planta Med, 1995, 61( 5): 414-417.
[3 ] 徐 诺 . 黄连中自由基清除剂的分离 [ J]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
分册 , 1998, 20( 6): 30.
[4 ] 秦彩玲 ,刘君英 ,程志铭 . 黄连汤对实验性胃粘膜损伤 [ J ]. 中
国中药杂志 , 1994, 19( 7): 427-428.
[5 ] 段利民 . 提高中医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的疗效管见 [ J ]. 河北
中医 , 1994, 16: 3.
[ 6 ] 方达超 . 小檗碱对清醒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J ]. 药学学
报 , 1987, 22( 5): 321-323.
[ 7 ]  Wang Y, Liu L J, Fang D C. Electrophysiologic ef fects of
berberine on isolated sinoat rial and at riovent ricular nodes of
rabbit [ J] .中国药理学报 , 1990, 11( 5): 422-427.
[8 ] 于庆海 ,周雪梅 ,张逸凡 ,等 . 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脑缺氧和学习
记忆的影响 [ J] .中成药 , 1996, 18( 8): 27-28.
[ 9] 尾崎哲 . 黄连解毒汤治疗创伤后应激紊乱:抑制多梦、恶梦的
可能性 [ J ]. 国外医学 -中医中药分册 , 1998, 20( 1): 28.
[ 10 ] 郭月英 ,于庆海 ,张 毅 ,等 . 黄连解毒汤实验药理研究 [ J ].
中成药 , 1993, 15( 8): 29-31.
[ 11 ] 吴兴泗 . 小檗碱治疗顽固性室性早博 [ J ]. 重庆医学 , 1993,
22( 6): 350-352.
[ 12 ] 王敬先 .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临床观察 [ J ]. 河北中医 , 1990,
12( 3): 10-11.
[13 ] 黄国启 . 黄连塑料薄膜育苗技术 [ J] .中药材 , 1988, 11( 6): 9-
10.
[14 ] 张丽萍 ,陈 震 ,马小军 . 不同氮素水平对黄连植株生长及根
茎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8, 23( 7): 394-
395.
[ 15] 陈兴福 ,丁德蓉 ,刘岁荣 ,等 .味连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特性
研究 [ J ]. 土壤通报 , 1999, 30( 3): 125-126.
[ 16] 张 浩 ,陈 钧 ,晁若冰 ,等 .黄连属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及生
物碱产生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8): 465-467.
[ 17] 卢 萍 ,郭洪祝 ,鲁宽科 ,等 .稀土对黄连愈伤组织生长及生
物碱含量的影响 [ J ]. 中国药学杂志 , 1999, 34( 3): 153-155.
藏药独一味的研究进展
曾 阳 1 ,陈学军 2 ,陈振宁1

( 1. 青海师范大学 生物系 ,青海 西宁  810008;  2. 广州天河区中医院 ,广东 广州  510655)
摘 要 :简要介绍了藏药独一味的来源、性味功能、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和资源状况 ,概述了藏药独一味的化学成
分、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提示藏药独一味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 藏药 ;独一味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12 1141 03
Advances in studies on traditional Tibetan herb Lamiophlomis rotata
ZENG Yang1 , CHEN Xue-jun2 , CHEN Zhen-ning1
   ( 1. Depa rtment of Bio log y , Qinghai No rmal Univ ersity , Xining Qinghai 810008, China; 2. Tianhe Hospital o f TCM in
Guang zhou, Guang zhou Guangdong 510655, China )
Key words: traditional tibetan herb; Lamiophlomis rotata ( Benth. ) Kudo; chemical compositions; pharmaco logical ac-
tions; clinica l practices
·1141·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12期
收稿日期: 2001-03-17作者简介:曾 阳 ( 1964. 9-) ,男 ,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副教授 ,学士。 2000-2001在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做药理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动物学和中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Tel: 630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