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浅述藏药的研究
甘青梅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 藏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藏药的历史、资源、专著与标准、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并
对黑果枸杞的开发研究作一简介。
关键词: 藏药 ;资源 ;黑果枸杞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R29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4 0371 03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Tibetan Medicinal Herb
GAN Qing-mei
( Qinghai Institute fo r Drug Contr ol, Xining Qinghai 810000, China)
Key words: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Lycium ruthenicum Murr.
藏药学是我国传统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凝
聚着藏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 ,具有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两千余年的优生优育、种族繁
衍、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藏药以其传统
治疗方法 ,发挥自身的特殊和优势 ,尤其对某些特殊的疑难
病证具有特定的疗效。
1 历史
藏药发展至今已有 2 500余年 ,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
系已有 1 300余年 ,公元 7世纪初 ,编译传世的《月王药珍》
收载药物 580种 ,其中植物药 440种 ,动物药 66种 ,矿物药
80种 [1]。
公元 8世纪末 ,著名藏医药学家宇妥· 元丹贡布在总结
本民族医药学的基础上 ,吸取中医、印度吠陀医学的许多精
华编著成《四部医典》 ,收载药物 1 002种 ,方剂 443个。药物
分为珍宝类、土类、石类、树类、汁液精华类、草类、动物类等
8大类 [2]。
17世纪 ,五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 ,藏医药呈现鼎盛时
期 ,这期间问世的德司· 桑杰嘉措的《蓝琉璃》收藏药物 150
多种 ,方剂 850多个 [3 ]。
公元 1835年 ,帝玛尔· 丹增彭措著成《晶珍本草》 ,它堪
称藏药之大成 ,全书收载药物 2 294种 ,其中植物药 1 006
种 ,动物药 448种 ,矿物药 850种 ,分为珍宝、石、土、汁液精
华、树、湿生草、旱生草、盐碱、动物、农作物、水、火、炮制类等
13大类 ,被誉为藏药的“本草纲目” [4]。
2 资源概况
青藏高原号称地球第三极 ,这里高山连绵 ,峰峦叠嶂 ,冰
川林立 ,白雪皑皑 ,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内外河流纵横交错 ,
自然景观十分雄伟壮丽。藏药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
和南部 ,大都生长在 3 600~ 5 000 m高山的灌丛、草甸、砾石
地带和高山冰缘 ,少产于林缘、林下和湖泊沼泽。位于青藏高
原东部的青海省 ,面积达 200万 hm2 ,平均海拔在 3 000 m以
上 ,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 ,蕴藏着品种繁多、引人注目的藏
药材资源。 由于这里生态环境特殊 ,日照时间长 ,温差大 ,光
合作用强 ,没有环境污染 ,因此所产的藏药材质地优良、品位
上乘、驰名中外的藏药材很多 ,如雪莲、藏茵陈、红景天、沙
棘、冬虫夏草、花锚、烈香杜鹃、短管兔耳草、禾叶风毛菊、五
脉绿绒蒿、独一味、唐古特乌头、小叶假耧斗菜、铁棒锤等等 ,
动物药和矿物药则分布全省各地。据 1986-1990年的调查统
计 ,全省有藏药 1 294种 ,其中植物药 1 087种 ,动物药 150
种 ,矿物药 57种 [5] ;在常用的 600种藏药中 ,中藏交叉品种
274种 [6 ] ,包括麻黄、羌活、当归、贝母、大黄、木香等 204种 ,
鹿茸、麝香、熊胆、牛黄等 46种 ,寒水石、石燕、石膏、龙骨、硝
石等 24种。 这些充分说明青藏高原藏药种类多 ,分布广。
3 专著与标准
藏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必须加以继承 ,并不断努力
发掘和提高。 多年来有关部门对藏药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
和整理。已编写了《藏药初步调查》、《西藏常用中草药》 ,记载
藏药 367种 ,并附彩图 424种 [7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收载
植物药 378种 ,动物药 77种 [8 ]; 《藏药志》收载常用藏药 431
种 ,其中植物药 278种 ,动物药 91种 ,矿物药 53种 [9]; 《中国
藏药》 1~ 3卷 ,收载藏药材、原药材 1 538种 ,藏医常用处方
900个。 其中植物药 1 196种 ,动物药 164种 ,矿物药 68种 ,
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青藏高原藏药材的专著 ,有
30%以上的药物系首次发表的研究成果 [10 ]。近年来 ,为提高
藏药质量 ,促进藏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 1978年制定了六省
(区 )《藏药标准》 ,收载藏药材 174种 ,成方制剂 290种 ,作为
六省 (区 )药品生产、供应 、检验的依据 [11]。 1992年在卫生厅
主持下 ,我省率先制定了中藏文对照的《青海省藏药标准》 ,
收载藏药材 150种 ,制剂 170种 ,涉及 10种剂型 [12]。 1995
·37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07-12作者简介:甘青梅 ( 1955-) ,女 ,甘肃武威县人 ,副主任药师 ,主要从事藏药检验和新药开发。 Tel: ( 0971) 8215400
年 ,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主持下 ,整理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部
颁《藏药标准》 ,收载藏药材 136种 ,制剂 200种 [13 ]。
4 研究现状
藏药生境独特 ,生理活性强 ,无污染 ,是新药研究发掘不
尽的宝库。 藏药研究开发起步较晚 ,但有许多药物基础研究
较为深入 ,如藏药深红景天中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的分析 [14]。
药理实验表明 ,该药具有抗缺氧、抗疲劳 、抗衰老、增强记忆
力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及较强的生理活性 [15~ 17 ] ,具有改善
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药
物 [18]。 藏药雪莲花是藏医常用贵重药材 ,可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 [19]。北京医学院采用 50%雪莲煎剂进行动物实验 ,证明
雪莲有强心、降压、兴奋子宫 ,消炎止痛作用 ,并可使回肠收
缩减弱 ,肌张力下降 [20]。 沙棘是应用最早的藏药之一 ,从沙
棘果实中提取的沙棘油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抗溃疡作用 [21, 22] ;
而沙棘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90% [23 ] ,它对提高
人体免疫功能 ,提高人体抗辐射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由于
青海地处内陆 ,藏药的研究未能快速发展 ,大多数藏药尚未
得到开发利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藏药研究发展较
快 ,近年来开发研制了一些新产品 ,如三普红景天胶囊 ,该药
可升高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降低血液粘度 ,改善微循
环 ,增加机体氧供 ,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服药后疗效可
达 90. 7% [24]。 经药理、毒理学及多年临床研究证实 ,三普红
景天胶囊具有抗缺氧、抗疲劳、增强记忆、改善自由基代谢作
用 ,对发病较高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较好疗效 [25 ]。又如复
方藏茵陈胶囊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调节免疫功能的作
用 ,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有效药物 [26]。 用六味寒水石散治
疗慢性胃炎 185例 ,总有效率占 95. 7% ,取得较好疗效 [27]。
另有许多产品如虫草精、沙棘鲜浆口服液、二十五味松石丸、
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具有毒性低、药理作用明显
等天然药物的优点 ,很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5 黑果枸杞的研究
黑果枸杞 Lycium ruthenicium Mur r. ,藏药称为“旁玛” ,
为茄科枸杞属植物 [28 ] ,果实成熟后紫黑色 ,由此得名。 黑果
枸杞味甘、性平、清心热 ,藏医用于治疗心热病、心脏病、月经
不调、停经等病症 ,并且药效显著 ,被收载于《四部医典》、《晶
珠本草》等藏医药经典著作中。
5. 1 果实色素:黑果枸杞与枸杞 L . barbarum L. 虽为同属
植物 ,但两者果实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组成截然不同。 枸杞
果 实 成 熟 后 呈 红 色 , 色 素 为 脂 溶 性 类 红 萝 卜 素
( ca ro tenoids) [25 ]。 黑果枸杞果实成熟后呈紫黑色 ,经研究测
定所含色素成分为花色苷 ( anthocyanin) ,苷元呈紫红色 ,果
实中色素含量高达 387. 9 mg /100 g (鲜果 )。经对果实色素在
不同的 p H值、加热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发现
该色素着色力强、稳定性好 ,而且加工工艺简单 ,可广泛用于
食品、医药、轻纺工业中 ,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5. 2 营养成分: 黑果枸杞有与宁夏枸杞相同的有效成
分 [29] ,经测定其糖含量为 6. 9% ,高于宁夏枸杞。对黑果枸杞
果实中所含的蛋白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无机元素、维生素及
果肉中总酸的测定表明: 总酸含量为 0. 735%。 并含有人体
必需的 18种氨基酸 ,以天门冬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
氨酸的含量较高 ,但多数呈游离状态。 游离氨基酸约占氨基
酸总量的 50% ,有利于人体直接吸收。同时果实中所含的微
量元素也很丰富 ,除常量元素 Na, K , Mg , Ca, Fe之外 ,并含
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 Mn, Sr, Se, Zn, Cr , Cu等。以上所作的
研究项目 ,在国内外均属首次报道。
6 结束语
藏医药对防治高原病、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独特
的疗效 ,而黑果枸杞的研究开发为藏药的发展提供了一味有
效药物 ,并可开发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活力的营养保
健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开
发研究将会成为振兴青海经济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 马世林 ,王振华 ,毛继祖 . 泽月王药诊 [M ]. 兰州: 甘肃人民出
版社 , 1993.
[ 2 ] 马世林 ,罗达尚 ,毛继祖 ,等 . 四部医典 [M ] .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7.
[3 ] 德司· 桑杰嘉措· 蓝琉璃 (藏文 ) [M ] . 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
社 , 1980.
[ 4 ] 毛继祖 ,罗达尚 ,王振华 ,等 . 晶珠本草 [M ] . 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86.
[ 5 ] 郭鹏举 ,叶宝林 ,孙尚运 ,等 . 青海地道地产药材 [M ] .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6.
[6 ] 陈月蓉 ,左振常 ,东 珠 ,等 . 浅析中药材在藏药中的应用 [ J ].
中草药 , 1995, 26 ( 1): 53.
[7 ] 西藏自治区卫生局 . 西藏常用中草药 [M ]. 拉萨:西藏人民出
版社 , 1975.
[8 ]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 .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M ]. 西安:青海人民
出版社 , 1972.
[9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藏药志 [M ]. 西宁:青海人
民出版社 , 1991.
[ 10 ]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等 . 中国藏药 [ M ] . 1卷 . 上海: 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96.
[11 ] 青海省卫生厅 . 六省 (区 )藏药标准 [ S]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
社 , 1979.
[12 ]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 青海省藏药标准 [ S ]. 西宁:青海省卫生
厅 , 1992.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藏药标准 [ S ]. (第一册 ) . 北京:卫
生部药典委员会 , 1995.
[ 14 ] 甘青梅 ,纪兰菊 . 深红红景天中有效成分红景天甙的分析
[ J] .中成药 , 1995, 17 ( 2): 36.
[15 ] 黄立成 ,姜 平 ,冯海莲 . 天景合剂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 J ].
西北药学杂志 , 1987, 2 ( 3): 19-20.
[ 16 ] 姜 平 ,黄立成 ,王志平 . 天景合剂长期毒性的研究 [ J] . 西
北药学杂志 , 1990, 5 ( 3): 17-19.
[17 ] 冯素华 . 天景合剂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 J ] . 西北药学杂志 ,
1989, 4 ( 3): 3-4.
[18 ] 汪文学 ,贺俊生 ,王得威 ,等 . 红景天治疗高原细胞增多症 50
例及其中皱微循环观察 [ J] .华西药学杂志 , 1994, 9 ( 1): 57-
59.
[19 ] 彭宝珠 ,冯力伟 . 雪莲药理作用的研究 [ J ] . 北京医学院学
报 , 1976, 1: 43-44.
[20 ] 高 海 ,孙文基 ,沙振芳 . 静态顶穿气相色谱法测定沙棘油中
溶剂残留量 [ J] .中草药 , 1992, 23 ( 5): 243-244.
[ 21] 肖 蓉 ,温莉萍 . 沙棘油抗胃溃疡活性成分分离及其在各产
地中的含量 [ J ]. 华西药学杂志 , 1996, 11 ( 2): 90-91.
[ 22 ] 李 娟 . 超临界萃取沙棘籽油的成分分析 [ J] . 中国药学杂
志 , 1996, 31 ( 1): 19-20.
[ 23] 张鑫生 ,郗爱旗 ,阿祥仁 ,等 .复方天棘胶囊的前期研究工作
·37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及临床研究总结 [ J] .高原医学杂志 , 1996, 6 ( 4): 5-8.
[ 24 ] 黄立成 ,王宁萍 ,宋建芳 . 复方天棘胶囊急性毒性研究 [ J] .
高原医学杂志 , 1996, 6 ( 4): 19-20.
[25 ] 吕 东 ,杨风梅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藏茵陈胶囊及其
原料藏茵陈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 J ]. 药物分析杂志 , 1997, 17
( 3): 184-185.
[26 ] 朋 毛 ,林充德 . 藏医药治疗慢性胃炎 185例临床观察 [ J]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1996, 6 ( 3): 10-11.
[ 27 ] 甘青梅 ,左振常 ,昌也平 ,等 .藏药 “旁玛”的考证及生药学研
究 [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1995, 2 ( 1): 31-33.
[28 ] 蔺定运 ,用光谱法评价花色甙的稳定性 [ J ] . 食品与发酵工
业 , 1992, 5: 83-84.
[ 29 ] 陈绥清 ,王 强 ,龚玉莲 . 中药枸杞中的氨基酸分析 [ J] . 中
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91, 1: 53-55.
冬虫夏草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李绍平 1 ,季 晖 2 ,李 萍 2 ,董婷霞 3 ,詹华强 3 ,李文琪 1
(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药剂科 ,安徽 合肥 230022; 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38; 3. 香港科技
大学 生物系生物技术研究所 )
摘 要: 综述冬虫夏草抗肿瘤作用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分析了冬虫夏草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抗肿瘤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282. 71;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0253 2670( 2001) 04 0373 03
Advances in studies on anti-tumor activity of Cordyceps sinens is
LI Shao-Ping1; JI Hui2 ; L I Ping2 , DONG Ting-xia3 , ZHAN Hua-qiang3 , L I Wen-qi1
( 1. Depa rtment o f Pha rmacy ,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 l of Anhui Univ 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Hefei Anh ui 230022; 2.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 e rsity , Nanjing Jiang su 210038; 3. Depar tment o f Bio lo g y and Institute of Bio technolog ical Re-
sea rch, Hong Kong Univ er sity o f Science& Technolog y , Hong Kong )
Key words: 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 ; anti-tumo r activi ty; activ e component; mechanism
冬虫夏草是我国名贵传统中药 ,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
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 Be rk. ) Sa cc. 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
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其性味甘平 ,具补肺益
肾、止血化痰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 ,冬虫夏草有多方面的药
理作用 [1~ 3 ] ,笔者对冬虫夏草抗肿瘤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以
供参考。
1 抗肿瘤作用
冬虫夏草抗肿瘤作用报道于 60年代 ,研究表明 ,虫草水
煎剂对 S180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将冬虫夏草分别以水、醇、醚
等溶剂提取 ,经溶解、灭菌做成注射剂 ,并对其抗小鼠艾氏腹
水癌 ( EAC)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冬虫夏草醇提物有
明显的抑癌作用 ,且作用与剂量呈明显正相关。 发现虫草醚
提物是其抗肿瘤作用的有效部位 ,冬虫夏草水提物对小鼠皮
下移植 Lewis肺癌的生长和小鼠自发肺部转移均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虽然不同的观察者对冬虫夏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
部位认识不一 ,但均证明冬虫夏草确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了
冬虫夏草温水提取物 ( ECS)的体内 、外抗肿瘤作用 ,发现
ECS能显著延长接种 EAC和接种 M eth-A纤维瘤细胞的
BALB /c小鼠的生存期 ,而体外 ECS对 EAC和 Meth-A细
胞既无细胞毒作用 ,也无生长抑制作用。小鼠 EAC接种前经
X光照射则能明显降低 ECS的抗肿瘤作用 ,提示 ECS可能
主要是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有人采用 125Ⅰ 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外和人的体外天然
杀伤细胞 ( NK )活性 ,同时以 Lewis肺癌细胞对小鼠进行肿
瘤克隆形成试验 ,研究了冬虫夏草醇提液对小鼠和人 N K细
胞活性及小鼠肿瘤克隆形成的影响。表明冬虫夏草醇提液能
增强小鼠和人 NK细胞活性 ,并能防止免疫抑制小鼠 N K细
胞活性的降低 ,抑制小鼠肿瘤克隆的形成。此外 ,冬虫夏草对
体外喉癌细胞增殖性生长有直接抑制作用。
由于天然冬虫夏草资源紧缺 ,其代用品及人工培养菌丝
相继问世。已对甘肃产虫草新种 C . gansuensis sp. nov . 的提
取物作了抗肿瘤作用的初步研究 ,发现其对 P338和 Hep瘤
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分别达
48. 5%和 32. 4% ,并能使 C57BL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
功能增强。 对蚕蛹虫草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 蚕蛹虫草水
煎剂能明显抑制 C57BL小鼠 S180瘤块生长 ,延长荷瘤小鼠寿
命 ,降低小鼠荷瘤率 ,明显抑制小鼠 Lewis肺癌原发灶生长
和自发肺部转移 ,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激活腹腔巨
噬细胞吞噬活性。 体外试验表明 ,蚕蛹虫草具有直接抑制喉
癌细胞生长及集落形成的作用。 临床上应用人工虫草制剂
(心肝宝胶囊 )治疗晚期肺癌 50例 ,发现其对提高免疫功能 ,
控制肿瘤生长等有一定的疗效 , 36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人
·37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11-01作者简介:李绍平 ( 1964-) ,男 ,安徽肥西人 ,主管药师 ,博士。1998, 1999年分别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访问研究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标准及活性成分与新药的研究开发。 Tel: ( 0551) 5903375 Fax: ( 0551) 5903375 E-mail: shaopingli@ ah163. com